乡愿 来由

乡愿 来由
乡愿 来由

乡愿来由

《论语·阳货》:“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凉?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

徐干《中论·考伪》:“乡愿亦无杀人之罪也,而仲尼恶之,何也?以其乱德也。”

编辑本段

意义

乡愿这个词含义丰富,孔子所谓乡愿大概是指伪君子,指那些看似忠厚实际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只知道媚俗趋时的人。孟子所言大约是说言行不一,当面背后各一套的四方讨好,八面玲珑的人就是乡愿。这种人随波逐流,趋炎媚俗,更多的是指道德败坏的小人。

孔子判断一个人的德行“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应以善恶为标准”,这个当然是不错的,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是万不可妥协的。乡愿所指的伪君子成分定然是众人所唾弃的,所以俗语有伪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怕,可见人们对这种乡愿的普遍厌恶。

乡愿:乡人的心愿,老百姓所共有的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愿。方方《刀锋上的蚂蚁》五:“对了,乡愿。无论时代如何嘈杂混乱,无论生活的背景如何变化,乡愿却总是那样坚定而执着。”“鲁昌南仿佛燃烧了。他匆忙找出笔记本,急切地在上面写着,总题:乡愿。然后便使劲回忆当年村民们最渴望的内容。他将他们一一列在纸上:福从天降,平安如意,福寿延年,福寿禄喜,福在眼前,四季平安,五福捧寿,松鹤延年,榴开百子,事事如意,平升三级,喜鹊登梅,鱼跃龙门,麒麟送子,八仙过海,渔樵耕读,老鼠嫁女。”

乡下人的心愿就是人民对物质的渴望,对于这种渴望,被孔子否决了,而且中国古代上层都认为是低俗的,而中国下层人民还是象上文所描述的那样,充满了对物质的渴望。遗憾的是我们中国总在这个层次停步,达两千年,没有任何理论上的发展突破。造就了中国历代的人民贫困。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理论指导实际两千年。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当代要肯定乡愿、分析乡愿。而过分的乡愿,今天就叫拜金主义,确是很可怕的。所以要辨证的看待我们当代社会的乡愿。

乡愿的这种解释不与孔子的本义相违背,本身孔子的定义并不清晰。历代的解释多由孟子出发,所以用当代的眼光研究儒学,更有批判意义,可以使我们更透彻的理解儒学,把儒学应用到当代社会。

对于一个人的正确评价,其实并不容易。但在这里孔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依据。他的这个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识别好人与坏人有重要意义

古人以德治天下。当儒家学说在宋朝逐渐成为道德准则之后,孔孟也就成了圣人,圣人的话,在以封建道德一统天下的时代当然不会错。今天看来,却不尽然。关键在于,“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应以善恶为标准”,固然不错,但什么是“善恶”,古今则迥然不同。昭著者如“女子无才便是德”,照此标准,如今行走于社会各行各业的女子因其不守妇道而必为恶人无疑了。7 J% h8 c5 P3 |* H

* C2 W: d' D/ E9 [+ [/ o

乡愿,如果指那些言行不一、四方讨好、八面玲珑、趋炎媚俗之人,用孔孟之道衡量,其行也恶焉,当为恶人无疑。可如今凡人百姓无权无钱,生存之难,非如此无以为继,固然成不了君子,可难道因其“恶”都成了小人不行?. }! l7 e/ D! D& {, i8 W

; k* h! e- `# s& P" Z

乡愿,德之贼也。是孔子站在封建道德的立场上,为维护其正统而作出的价值判断,在崇尚人性、宽容的今天,面对激烈的生存竞争,如果据此而苛求于人,必将严重混肴善恶之界限,使真正的恶人、坏人、小人更加猖獗于天下,使善人、好人、凡人百姓无所措手足。$ O I5 _" o3 L# B! T! M+ s7 D' K

, e) G# m5 K$ h; a) G) s" i

在当今社会中,区别善恶,应以“是否刻意伤害他人以谋取私利”为最简单、直接的标准:以“恶”行害人谋利者,是为恶人、坏人、小人;为稻粮谋不得不“恶”行以求自保者,固然不能称其为君子、好人,但绝不能谓之于小人、坏人,不过凡人百姓耳。

乡愿是一种伪善人格!5 E9 e3 w* c, i& m! S9 \

2 f0 _& [ [& y( Z9 G

乡愿是指一种道德人格。

4 T( B9 a' A) K' ~

最早这个词出现在《论语.阳货》: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h' S" g5 ~) o1 [7 x4 A, r9 X& z

孟子也很重视孔子这个理论,并在《孟子.尽心下》中作了具体描述:“言不顾行,行不顾言,……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也。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谐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O& D% l- R3 i# n1 g$ I

/ h2 x3 l# w" A7 `

+ u& Q# m0 T8 T8 y' h

孔子主张,为人要坚持道德原则。《论语.子路》中有: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朱熹也继承了孔孟的思想,在《朱子语类》六十一卷中直斥“乡愿是个无骨肋的人,东倒西擂,东边去取奉人,西边去周全人,看人眉头眼尾,周遮掩蔽,唯恐伤触了人。”

& E" ~# a% f* `' w' y# \/ t( W

乡愿是指看似忠信廉洁,其实毫无道德原则,只知媚俗趋时的一种人格" X0 N, s5 U8 N5 z

/ D" M. T, Y: r7 D

孔子所说的“乡愿”,就是指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伪君子,这些人欺世盗名,却可以堂而皇之地自我炫耀。孔子反对“乡愿”,就是主张以仁、礼为原则,只有仁、礼可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L1 H- @, u2 J; h4 a8 d- `3 j

孟子的意思是说,言行不一,当面背后各一套的四方讨好,八面玲珑的人就是乡愿。这种人想指责他,找不出大错,想要骂他,又没有证据,他随波逐流,趋炎媚俗,自以为是,其实如孔子所言,就是道德败坏的小人。

: }% Y6 {" U; \

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对于一个人的正确评价,其实并不容易。但在这里孔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依据。他的这个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识别好人与坏人有重要意义。3 G2 s: Y( n0

|% D1 w: T* Q5 S

6 t+ f

7 r6 d) d: n1 L0 |, \# x

其实,这是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好辩题。" k' S2 |/ u. K: t% v

古人以德治天下。当儒家学说在宋朝逐渐成为道德准则之后,孔孟也就成了圣人,圣人的话,在以封建道德一统天下的时代当然不会错。今天看来,却不尽然。关键在于,“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应以善恶为标准”,固然不错,但什么是“善恶”,古今则迥然不同。昭著者如“女子无才便是德”,照此标准,如今行走于社会各行各业的女子因其不守妇道而必为恶人无疑了。7 J% h8 c5 P3 |* H

* C2 W: d' D/ E9 [+ [/ o

乡愿,如果指那些言行不一、四方讨好、八面玲珑、趋炎媚俗之人,用孔孟之道衡量,其行也恶焉,当为恶人无疑。可如今凡人百姓无权无钱,生存之难,非如此无以为继,固然成不了君子,可难道因其“恶”都成了小人不行?. }! l7 e/ D! D& {, i8 W

; k* h! e- `# s& P" Z

乡愿,德之贼也。是孔子站在封建道德的立场上,为维护其正统而作出的价值判断,在崇尚人性、宽容的今天,面对激烈的生存竞争,如果据此而苛求于人,必将严重混肴善恶之界限,使真正的恶人、坏人、小人更加猖獗于天下,使善人、好人、凡人百姓无所措手足。$ O I5 _" o3 L# B! T! M+ s7 D' K

, e) G# m5 K$ h; a) G) s" i

在当今社会中,区别善恶,应以“是否刻意伤害他人以谋取私利”为最简单、直接的标准:以“恶”行害人谋利者,是为恶人、坏人、小人;为稻粮谋不得不“恶”行以求自保者,固然不能称其为君子、好人,但绝不能谓之于小人、坏人,不过凡人百姓耳。. }% C q! s2 ~3 {

道德,是人类文明的“标杆”。符合时代要求,关注百姓生存的道德规范,会使人类社会变得更加宽容、和谐;违背时代要求,为道德而泯灭人性,不关注百姓生存的道德规范,只会使社会在道德的名义下变得更加虚伪。

何所谓乡愿?就是伪君子嘛。4 B7 R0 Z. G# g/ ]& S7 t' F! A

孔祖宗为什么如此厌恶乡愿呢?因为乡愿虚伪矫饰,粉饰太平,貌似忠厚,实际上却不忠不厚,笑里藏刀,笑面老虎,脸上递笑、脚下使绊的伪君子比明刀明枪的恶人更可恶。因为面目伪善,心怀杀机的人更容易给人造成错觉,叫人深受其害。% _( }- `5 A, f g+ ~9 e

“大忠藏奸”,古来凡奸佞之辈,往往貌似忠廉,以掩饰自己的歹恶祸心。在现实生活中,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好话说尽,坏事做绝的人叶随处可见,然而屡屡上当受骗、遭其暗算的人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就在于好话随耳,良莠不辩;对逆耳的忠言听不进,对苦口的良药饮不下。这就给似忠非忠、似廉非廉的乡愿们以安身之地、可乘之机。

也可以说,识破伪善面,幸免遭暗算。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不分是非的老好人,实际上也属于那些藏私害义的乡愿。, ?; V6 v- r' w$ ?4 d

+ l% O: o/ G/ h( i$ j! X; r" I

因为老好人看似明哲保身,实则不辨是非,他们往往最讨厌斗争,号称在大是大非上持不偏不倚,实际上是在善恶大义上不辨真伪,在生死攸关上无动于衷。这种人客观上是在庇荫罪

恶,伤害忠良。因此老好人表面看来左右逢源、处处行好,实质上并无好处,并无善行,当然也终无好报。

4 ^! [( U. u8 k+ G$ P

老祖宗们还说有另外一种人叫做鄙夫,何所谓鄙夫?乃指不明礼义,视个人利害唯此为大的人。这种人被孔子称为“昧德之夫”。这种人在任何时候、场合,都以自我为“圆心”,以利己为半径划圆,唯利是图,唯我独尊,只见得自己好,处处标榜深明大义,其实是触不得半点个人利益,否则就会跳起来。

这种人目光短浅,且狂妄不羁,正如古人所言: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吕氏春秋·序言》) 也就是说私利膨胀的人,观察事物,像瞎子一样什么也看不见;听取意见,像聋子一样什么也听不进;付诸行动,像疯子一样什么都敢干。这种人一旦得势便张吞国之口、慷公之慨、害众之利。1 y8 v/ Y6 J, u T1 @& @/ B

/ {. c, f) @7 C+ v9 s

不过,这种鄙夫,因为存在形态泰国与明显,终会目盲而失途、昏然而失势,张狂而失持,陷入狭私的沉潭。

3 J

4 d" g+ o( ]

“鄙夫”古已有之,世不乏继。古人厌弃,今人更应摒弃。

. T+ D. |" |# R; K) N" y2 ^6 M

道德,一旦极端化为人皆仰望而不可及的楷模,它离虚伪也不远了。9 l1 P1 d4 T# x

凡为人处事之难,谁人敢说自己没说过违心的话,没做过违心的事,绝对是表里如一;P* z8 o5 H% n- e$ r) l

2 y% y( u# m, I

感人世之不公,有几人愿为公理、正义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四处出击、八方树敌;Q* Y6 a: K+ r% e' o2 ~

% w; b {+ Z" ~" m7 z+ `, e

叹命运之多艰,有几人敢不为斗米折腰,公然挑战世俗权力,只为表现自己的高洁、骨气;& d" c" Z% B' f5 d

观喧器、浮躁、物俗熏天之人世百态,有几人敢不入欲流,标傲世之新,立脱俗之异?

4 c$ [+ F4 Y/ X# F* }% K

有,固然有!多乎哉?不多也。如此,在道德的标准下,社会中、下层无奈挣扎之沉默的大多数凡人百姓岂不因无德无行而成为“恶”人?( ?: Y( }/ K5 `8 d K6 g

道德,古往今来一直是中国文人、官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底。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习过程中,道德一直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是,道德的“高标准”在世俗物质利益的浸淫下,虽贵为“天理”却难灭“人欲”而流于虚伪。否则,那世代沿袭源源不绝的腐败因何而生,那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朝代更替缘何而起?

以道德论善恶,道德愈虚伪则善恶愈难辩。

君子守身如玉、处处谨言慎行、克已复礼尚不得善终,故做好人难;

小人寡廉鲜耻、无所不用其极、予夺欲取却游刃有余,故当小人易。. O$ @# C0 F+ p. p1 y

君子与小人交锋,失败的一定是君子,因其竭诚地维护着道德的虚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悲壮!

小人与君子打斗,胜利的一定是小人,因其取舍的理由始终是个人的利益,为此而不择手段,可鄙!/ C; @; k* s, L* g t5 j

# G, O1 ?, Q% e5 Y

更有假道德之名,行小人之事的伪君子,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其秽行若不能大白于天下,照样堂而皇之行走于庙堂之上,谁能奈之何?

试问今日之社会,谁会因君子之“善”而为其正名;何曾见仅为小人之“恶”便出手打击?在我们焦急地企盼着“善恶终将有报”并聊以自慰时,道德在哪里?- U4 G' p* h' I3 Y, }

以法律论善恶,则泾渭分明。逾法违律侵害他人权益者,是为“恶”;遵纪守法谨守公民本分者,是为“善”。扬善惩恶,天网恢恢。0 ? ?& U; I) j/ ]+ q. s3 E5 X

8 S: C' K2 O. r/ r' {1 K

0 a: O+ E7 U/ i0 r8 }2 \$ e

现代道德与传统道德之区别,在于对人性之态度。传统道德将道德等同于法律,为彰显其所谓“天理”而不惜压抑人性,冷酷而刻板;现代道德只作为法律的补充,尊重人的基本生存权力,关注人性的多元化追求,倡导爱、宽容、和谐。& `) `3 }* k3 t, H. ^% b% U

2 s" Y- ?* x. J \5 T$ n

在我国,传统道德体系已在现代文明各种思潮冲击下变得支离破碎,新的道德体系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确立。当下,在道德这个范畴中,人们实际上在不违犯法律的前提下“各行其是”。以道德论善恶,实在是善恶难辩。2 Y. e& ~7 k, }' t6 B+ h

1 i* h; E8 E* d+ h% R

人常常会陷入两难之中。面对婴儿,你向他说些什么?这实在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是你如此一个平常的人,面对的是婴儿的有财有势的父亲,你说什么?我的意思是,当你在必须恭维的场合不想恭维,你怎么办?你不想说这孩子将来会升官发财,因为这会委屈你的尊严,你也不愿说这孩子将来要死的这类真理,因为这会委屈你的皮肤。你怎么办?标准答案是:呵呵哈哈。# l0 X; u& J2 j0 ~# g" ~

- I1 ^; ?* ]& K3 h' v) ~

于是我们就呵呵哈哈。1 }7 H7 t' j* N8 [( Z

* Z5 m$ L/ f2 Y( ]

我们总是呵呵哈哈。/ ^% T) e* O( }/ m3 k# }

: f! O' O. h: ]! P3 {) V$ D" o) W

当邻居被恶霸凌辱时,我们不愿做帮凶,又不敢做侠客,转脸向天,呵呵哈哈,装作没看见;

当同事被领导欺侮得狠了,在我们面前哭诉时,我们固不愿仗势什么的,也不敢充当同情者,只能呵呵哈哈。! S: ]1 p, Q) A% e( f7 b4 R. r

我们都生活在不愿与不敢之夹缝中,看上去活得津津有味,其实是仰人鼻息。

我们都是一些脸团团步子方方的乡愿而已,哈哈一笑,好像很赞成,好像不赞成,人人都觉得你对。一般说来,能做个乡愿也蛮不错了。

P& R! \% e: _+ J# d

一旦我们愿了,情况就大不一样。我们就能成为势利之徒,攀着一棵大树,大树牢靠,我们吃果果,大树砍掉,我们充炮灰,不想充炮灰,帮忙砍大树。攀得对了,名垂青史,攀错了,让后世骂骂也无所谓,反正又听不见——听见了又怎样?

- F5 N' y: }2 U, X! x" m

一旦我们敢了,情况更不一样。你一般得准备着被同样凌辱和欺侮,被拳击被棒打被腰斩被凌迟。你不能老想着做英雄,除暴安良,劫富济贫,也不能老觉得你能干成什么大事,如一路上打家劫舍没想到弄假成真的朱洪武似的。你轻则痛路一条重则死路一条。你的意义是,你虽做不成英雄,也得尽量让恶霸做不成恶霸。9 V: G: S0 ^+ {- _2 i' h+ i; m$ T! q& I

# Q7 B- b/ W; U/ ^

或是“愿”,或是“敢”,都比不愿不敢的乡愿好些;但你若做惯了奴隶,当然是做乡愿好些,呵呵哈哈,容易过日子。& q, `1 ]% U+ R

' k, g& I z1 h- f; |% w! E

(ZT )

. }%

企业的起源

很久的过去,某地生活着一群人。他们居住在一起,共同对付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同时靠集体的力量猎取其它动物、捕鱼、采摘植物果实为生。当时,除了身残体弱者之外,大家都要参与劳动。 逐渐,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了分工,一部分人专门负责猎取动物,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有这方面的特长,我们称之为狩猎者:另一部分人熟练地掌握了捕鱼技术,成了专门负责捕鱼的渔猎者;还有一部分人采摘技术非常娴熟了,专门负责采摘,我们称之为采摘者。 此时一个群体变成了三个群体,但每一个群体依然过着集体生活。 随着人们的劳动技能不断提高。狩猎者群体每日猎获的动物除了满足本群体食用外,有了部分盈余,于是想方设法将其储存起来,以备猎获不足时食用。渔猎者与采摘者同样。 有一天,狩猎者群体的成员们在休息的时候谈起了一个话题,那就是他们经常看到山下的渔猎者津津有味地吃鱼,他们不知道鱼到底味道怎么样,都很想尝尝,可大家都不会打渔。于是有聪明人出了个主意,派人到渔猎者那里用肉换鱼吃。 狩猎者代表带着肉来到了渔猎者的住处,说明了来意,渔猎者们非常高兴,因为他们也正想尝尝肉的滋味呢! 于是顺利成交,狩猎者吃到了鱼,渔猎者吃到了肉。 吃到了肉的渔猎者得到了启示,他们想用同样的办法吃到植物的果实,于是派了代表带着鱼去与采摘者们换取植物果实,同样顺利成交。 从此以后,在狩猎者、渔猎者及采摘者之间交换开始频繁进行。 世界依然在发展,人的知识与技能同样在提高。在发展过程中,大家发现不仅食物可以相互交换,衣服、工具等都可以用来交换食物或相互交换,于是

一部分人开始从狩猎者、渔猎者、采摘者中间分化出来,开始专门加工衣服、工具或其它各种生活用品。 有一天大家发现,分工的细化使交换变得复杂起来了,有人想拿肉换鱼,可有鱼的人却正好不想吃肉,他想吃米,可有米的人也不想吃鱼,想吃肉。这样就好了,有肉的人先拿肉换了米,再拿米去换鱼,交易就完成了。 如果有米的人不想吃鱼,也不想吃肉,那就麻烦了,想拿肉换到鱼还需要费好大周折。 为了简化越来越复杂的交换过程,有人提出拿一种大家都认可的东西作中间物,这种中间物根据比例可以换取任何东西,任何东西也可以拿这种中间物换取,于是出现了“货币”性质的东西。 货币的出现虽然使复杂的交换过程简单化了,可因为人的群体发展非常快,分工越来越细、生活空间也越来越大,即使想拿肉换鱼的人已经拿肉换到了货币,可他要把货币换成鱼还需要走很多路,费很大劲,中间还有在其它方面花费货币的可能,等真的找到了有鱼的人,他手里原本可以换10条鱼的货币现在只能换5条鱼了。 也就是说,肉换鱼的成本越来越高,或者说就是:有鱼的找不到要鱼的,有肉的找不到要肉的。 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生活空间的进一步扩大使交换的成本越来越大,交换重新变得困难起来了。此时,聪明人再次出现。他想,如果定时把大家组织起来,把自己多余的东西带到一个地方,这样就互通有无了,于是市场出现了。 市场的出现方便了交换的实现,在市场上既可以以物易物,又可以以物易货币,还可以以货币易物。在市场上,初期大家不论是物物交换,还是通过货币交换都是按照约定的比例进行的,后来紧俏的东西可以换取更多东西或更多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历年高频考点:教育的起源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历年高频考点:教育的起源 自2014年开始,安徽各县市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由之前的单独组织考试改为全省统一组织(统考)。中公安徽教师考试网在14年、15年安徽教师考编公告及考试真题进行梳理与分析,对2016年安徽第三次全省性教师招聘考试(统考)考情进行分析预测。 教育的起源的学说无论是在教师招聘还是教师资格考试中都是一个高频考点。教育的起源学说包括: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神话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有19世纪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其基本错误是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 【心理起源说】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是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著有《教育史教科书》一书。孟禄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凯洛夫等教育学家。劳动起源论者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运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阐述人和人类社会起源的观点,从恩格斯的“劳动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人类本身”这一基本命题出发,推断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我国学者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中,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述教育起源的理论,正确解释了教育起源问题,他说:“自有人生,便有教育”,认为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社会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在生活实践过程中进行的。 【神话起源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另外,中国的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考题预测】 1.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是( )。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公司由来

“公司”由来 “公司”一词,究其来源,一般人会认为它应该是现代经济的产物,可能像“坦克”、“镭射”(激光)这些词一样,来自西方,应当是舶来品;学过一点法律但未深究的人会认为这个词可能来自日本或中国台湾,因为中国近现代很多法律用语是从日本或中国台湾学习吸收过来的。 但事实上,“公司”这个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最早出自孔子的《大同》《列词传》:“公者,数人之财,司者,运转之意。”庄子说:“积弊而为高,合小而为大,合并而为公之道,是谓公司”,其含义与现代公司大致相同,即公司是聚多人之财、共同运作之意。 “公司”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最早出现在福建农村中,是一种带有帮会性质的组合形式。后来又为闽粤两省的“洪门”(即“天地会)在海外华侨社会中广泛使用。和company 这个词在英语里的情形一样,公司有许多功能(政治、帮会组织、家族财产管理、运营)。公司的出现,出现政治需要(反清复明)之外,和当时商业、矿业(包括在海外的商业、采矿业)的发展需要密切相关。每个成员向一个共同的基金捐助,能够适用大规模采矿的需要并抵御风险。作为回报,每个人都被赋予对利润享有同等份额的权利。公司为海外的移民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商业、采矿业的发展提供了保护和积累足够的资金支持,并最大限度地创造利润回馈公司成员(股东)、支持国内“革命”的需要。” 应当说公司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在中国出现不算晚,甚至比西方国家还要早(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大概是在产生于1600年,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产生于1602年),只是中国没有商事土壤,发育较慢而已。 在英国东印度公司出现时,中国人一看,这不就是中国的“公司”嘛,后来慢慢地,官员用来“公司”来称呼西方的商行,“公司”这个词的使用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但范围却越来越小(除去了帮会性质、政治目的),逐渐成为经济门类的专用名词了。 目前所知文献中最早出现的“公司”字样,是康熙23年(1684)福建总督王国安上奏康熙皇帝,报告在厦门扣押了原反清的郑成功政权属下要员的两艘大船,内载“公司货物”若干。清代学者魏源成书于鸦片战争以后道光年间的《筹海篇四》云:“西洋互市广东者十余国,皆散商无公司,惟英吉利有之。公司者,数十商辏资营运,出则通力合作,归则计本均分,其局大而联。”这是我国从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角度来解释公司的最早的资料。1904年在清末修律过程中产生的《公司律》规定说:凡凑集资本共营贸易者为公司公司制度起源 现代的公司制度起源于《社会契约论》 研究公司的起源,不是要在历史上寻找现代意义上的公司,而是探寻公司最早的历史渊源,一般认为,公司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但是实际上公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远的年代。大量史实表明,公司萌芽于古罗马。古罗马是靠战争发迹的,战争使罗马疆域扩大,也使商人大发其财。但是战争以及维持辽阔疆域却耗资巨大,于是政府与商人相

软件测试的起源与发展

软件测试的起源与发展 软件测试的概念与定义 软件测试是伴随着软件的产生而产生的。早期的软件开发过程中,那时软件规模都很小、复杂程度低,软件开发的过程混乱无序、相当随意,测试的含义比较狭窄,开发人员将测试等同于“调试”,目的是纠正软件中已经知道的故障,常常由开发人员自己完成这部分的工作。对测试的投入极少,测试介入也晚,常常是等到形成代码,产品已经基本完成时才进行测试。 直到1957年,软件测试才开始与调试区别开来,作为一种发现软件缺陷的活动。由于一直存在着“为了让我们看到产品在工作,就得将测试工作往后推一点”的思想,潜意识里对测试的目的就理解为“使自己确信产品能工作”。测试活动始终后于开发的活动,测试通常被做为软件生命周期中最后一项活动而进行。当时也缺乏有效的测试方法,主要依靠“错误推测ErrorGuessing”来寻找软件中的缺陷。因此,大量软件交付后,仍存在很多问题,软件产品的质量无法保证。 到了20世纪70年代,这个阶段开发的软件仍然不复杂,但人们已开始思考软件开发流程的问题,尽管对“软件测试”的真正含义还缺乏共识,但这一词条已经频繁出现,一些软件测试的探索者们建议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开始阶段就根据需求制订测试计划,这时也涌现出一批软件测试的宗师,BillHetzel博士就是其中的领导者。1972年,软件测试领域的先驱BillHetzel博士(代表论著《TheCompleteGuidetoSoftwareTesting》),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大学组织了历史上第一次正式的关于软件测试的会议。在1973年,他首先给软件测试一个这样的定义:“就是建立一种信心,认为程序能够按预期的设想运行。Establishconfidencethataprogramdoeswhatitissupposedtodo.”后来在1983年他又将定义修订为:“评价一个程序和系统的特性或能力,并确定它是否达到预期的结果。软件测试就是以此为目的的任何行为。Anyactivitiesaimedatevaluatinganattributeorcapabilityofaprogramorsystem.”在他的定义中的“设想”和“预期的结果”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用户需求或功能设计。他还把软件的

股份公司的起源

我也谈历史:股份制的起源(1) 郎咸平:各位现场来宾,各位电视机前面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节目。现在央视推出《百家讲坛》,这个节目孕育了几位明星,比如讲《三国演义》的易中天,讲《论语》的于丹等,他们对这些古典精品文化的重新解读激起了大家关注历史、学习历史的风潮。那么对于这种历史热,我也给予了关注,也看了易中天的《品三国》,易中天这个人的口才确实不错。他成名之后,受到很多人攻击,他现在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当然,于丹也是一样,忽然之间就成名了,因为央视给她这个机会,讲我们中国的历史,讲我们中国的哲学,现在,她在国内的知名度提高了。我观看他们的讲解过程,观察得非常仔细,他们讲历史有一个潜在的问题,那就是没有理解历史的本质。那么通过一些学术研究,以《三国演义》为例,他只能讲清楚到底有没有赤壁之战,有没有空城计等等问题,这叫做什么?这叫做考据学,各位理解我的意思嘛,所以基本上《百家讲坛》里面讲的历史都是考据史。 因而坦白地讲,我对这个节目比较失望;如果说我还有一点比较乐观的话,那就是我们社会大众对所谓的历史本身开始关注,这是一个好现象。我想在这个电视节目里面我也想跟大家谈谈历史,可是我谈的历史绝对不限于只做考据学,我不干这种事的。今天,大家跟着我跳出这个圈子,来谈谈什么是真正的历史。 那么为了说明我的观点,我就找出一个事件,说一个事件大家都能理解:我们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叫什么?叫改革,改成股份制,所以我还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或者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时候,全国各大小企业都争先恐后地改成股份制。我就以股份制这一件小事情讲出一个大道理。我想请问全国的观众朋友,你知不知道什么叫股份制?我再问你们一下,全世界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出现在哪里? 你们是否了解当初为什么会有股份制?这是一个让人感到很遗憾的问题,现在,我就要跟各位谈一个在教科书上看不到的,你们在书店里面的任何历史文献里面也查阅不到的,我甚至怀疑在我们整个中国大地也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的一段历史。今天,我讲的这个历史课,绝对都是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心得。那么,根据我和香港的大学同事杨耀辉教授的研究,你会发现第一个股份制的公司出现在英国。什么时候?在西元10世纪,也就是说在差不多等同于中国的大宋王朝时期,英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这个股份有限公

教育学: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学: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法律法规四个部分,其中教育学在各省教师招聘考试中所占40%-60%,是分值最多的因而尤为重要,这部分知识主要有知识多(人物,著作,主张),知识缺少变化,知识零碎。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是第一个出现的重点,使熟悉教育学的关键部分。更多教师招聘学习资料可访问中公教师论坛 第一部分是教育的起源,主要是4个起源学说,主张和代表人物。其中着重3个学说 1.生物起源说、主张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 2.心理起源说、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代表人物孟禄; 3.劳动起源说、主张教育起源于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 上面是需要识记的内容,另外还有两个引申知识点需要知道,一个是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都认为教育起源与人的自然本能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另一个是马克思,社会主义认为正确的教育起源是劳动起源说。 第二部分是教育的发展,可以把教育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近现代社会的教育三个部分。清楚每个部分的教育特点以及各部分所不同的内容。 1.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特点是(1)无等级性、阶级性(2)再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这2个特点是原始社会教育所独有的(3)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内容上主要是生产技能,生活技能,教育方法也停留在口耳相传等方式。 2.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1)产生了学校(夏、商、西周)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3)产生了阶级性 除了上面的特点还需要知道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为六艺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四书五经。西方中世纪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教育内容七艺和七技。 3.近现代社会教育 (1)近代社会的特征:公立教育崛起、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起源与德国)、教育的世俗化(内容贴近生活)、依法治教(德国) (2)现代社会的教育特点 全、民、多、现、身(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以上就是这一部分的所要记忆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内容容易混淆,知识点相对杂乱,因而记忆技巧尤为重要,可以采取谐音联想法,联系生活实际(可以是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加深特点的记忆)希望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分析能够降低大家备考时的难度。 更多教师招聘信息的学习与交流可访问中公教师论坛-园丁俱乐部-师说论坛

企业大学的起源与发展

企业大学的起源与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浪潮席卷全球,人才已经越来越凸显其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而外部培训机构不能满足企业的这种需求,高等教育机构也不能满足员工对职场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渴求,企业大学就在这种形势下走上了历史舞台。 一、企业大学的起源 1.1 国外企业大学 1.1.1 国外企业大学发源 一般认为,通用电气在1956年建立的克劳顿培训中心(即现在的韦尔奇领导力发展中心)标志着企业大学的诞生。事实上早在1927年,通用汽车即创办了通用汽车技术和管理学院(GM学院),试图将培训和学习带到工作中来,这个时间也可以理解为企业大学的发源时间。 1.1.2 国外企业大学历史 企业大学出现以前,传统的企业培训主要集中在员工的技能普及和培训方面,企业大学的成立掀开了企业管理培训的序幕。下图1描述了国外企业大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在企业大学发展的第一阶段(20世纪20—70年代),传统的培训体制发生改变,“企业大学”这一术语在20世纪50年代由迪斯尼公司首先采用,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20世纪末)摩托罗拉大学成立后,企业大学有了全新的功能和形式,它的成功运作,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企业大学建立的高潮。数据显示,1998年,美国大约有400家企业大学成立,到2000年间,美国的企业大学已经超过2000家。 第三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21世纪初,企业的培训对象开始进一步对外扩展。2001年,惠普应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培训需求成立了惠普商学院,很快,客户面就扩大到了整个社会。2002年,摩托罗拉大学完成了从企业内部培训为主到内外兼顾的整个价值链培训的转型,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企业大学”。企业大学在企业结构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企业文化的内涵及起源

在企业界,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企业能够办成百年老字号,长盛不衰,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有些企业只有三五年的寿命,昙花一现后,就销声匿迹了。就连一些借助政策优势、市场机遇一夜成名的大型企业也逃脱不了如此命运。据美国《财富》杂志统计:1970年名列世界500强排行榜的大公司,到了20世纪80年代已有160余家销声匿迹,淘汰率高达三分之一。为查找这些企业衰败的原因,西方一些大师们通过认真研究,发现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缺乏内动力,没有先进的企业文化领航。 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呢?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案例。被喻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谈到自己对企业的管理时,曾有过这样一段话:“当员工1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前面以身作则,发号施令;当员工1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中间,协调各方,相互配合,努力工作;当员工10000人时,我只有站在员工后面,双手合十,以虔诚之心祈导他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企业规模较小时,者亲力亲为,带领员工冲锋在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就行了;但到了中等规模时,要善于管理,用严格的制度进行约束,加上强硬的手段就可以使企业正常运行;当企业规模非常庞大时,就要祈求员工万众一心,自发拼搏,这里需要全体员工有一种共同的信仰,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这是一种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管理者的魅力,来自于一种伟大的思想影响力,一种高度升华的精神力量。而这种精神力量,就是优秀的企业文化! 目前,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有许多种,虽然说法不同,但其内涵大体一致。最近,清华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先生在其所著的《企业文化塑造》一书中,给企业文化下了这么一个定义: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叫管理者文化,是管理者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管理理念、管理风格、管理经验的集中体现和智慧结晶,是层次的升华,是的最高境界。 至于企业文化的来源,我们可以追溯到20世纪。在二战结束以后,日本于50年代开始有意识地搞企业文化建设,并因此在60年代迅速崛起。到70年代,日本经济已经开始称雄于世。日本经济崛起的神话,令自以为是的美国人十分尴尬,他们不得不放下架子去窥探、去研究。通过研究,他们发现,“日本现象”的根源在于日本比较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大量研究企业文化的著作开始在美国问世,《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艺术》、《》和《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4部著作,使热在美国达到了高峰。很快,一股研究的热浪便席卷世界。 我们国家从70年代开始介绍建设,到80年代初期进行的探讨,到80年代后期,几乎所有的煤炭企业都在搞,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理念和标识。但那个时期,我国的企业走了弯路,认为喊喊口号,搞搞文体活动就是,甚至于有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就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导致了的自生自灭。到了90年代的后期,在青岛和上海一带,又开始了的复苏,像海尔集团等一些知名企业,它们把日本的5S管理引进来,并通过创新改为6S管理法,对企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一跃成为世界知名大型企业。他们的成功,也让其它企业意识到了的重要性。于是,很多大中型企业纷纷开始推行建设。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今后企业间的竞争将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力和文化优势的竞争。纵观古今中外,无论多么新的产品都会成为文物,无论多么高的科技也必将成为历史。在历史长河中,惟有文化可以流芳百世,历久弥新。中外成功企业的实践证明: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人才优势、科技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反之,不重视的企业就不可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优势。如果文化根基发生了动摇,精神支柱坍塌了,再强的企业也会垮台。 随机读管理故事:《银行家的营销之道》 银行家的儿子问爸爸:爸爸,银行里的钱都是客户和储户的。那你是怎样赚来房子、奔驰车和游艇的呢?银行家:儿子,冰箱里有一块肥肉,你把它拿来。儿子拿来了。再放回去吧。儿子问:什么意思?银行家说:你看你的手指上是不是有油啊?

考试题目的来源是哪里

考试题目的来源是哪里?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事业单位考试的题型,相信很多同学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那么事业单位考试的题目来源是哪里?是不是有所谓的“题库”呢?中公教育周阳老师根据部分事业单位的真题,就其中的题目来源进行介绍,以方便大家平时的积累和复习。 一、来源于公务员考试和地方省考题目 中公专家点拨:分析各地事业单位考试题目来源,除部分省市外,相当部分事业单位题目是历年公务员考试的真题。 例如,2011年辽宁新宾事业单位第68题:科学家发现,生活在大的群体之中的鸟类,比生活在孤独之中的鸟类大脑中有着更多的新的神经元,也有着更强的记忆力。他们据此向人类发出忠告:如果你是一个孤独者,你结交一些朋友,否则就会丧失你宝贵的脑细胞,导致记忆力低下。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观点? A.人类大脑和鸟类根本不同 B.人脑比鸟类大脑发达得多 C.很多交友多的人记忆力并不好 D.很多孤独者的记忆力非常好 这道题与2009年陕西省联考第79题完全相同。 例如,2012年辽宁阜新市直考试第70题:虽然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钙,但同时还有大量的浆草酸,浆草酸会阻止人体对于钙的吸收。因此,一个人要想摄入足够的钙,就必须用其他含钙丰富的事物来取代菠菜,至少和菠菜一起食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题干的论证?( ) A.大米中不含钙,但含有中和浆草酸并改变其性能的碱性物质 B.奶制品中的钙含量要远高于菠菜。许多经常食用菠菜的人也同时使用奶制品 C.在烹饪的过程中,菠菜中受到破坏的浆草酸要略多于钙 D.在人的日常饮食中,除了菠菜以外,事实上大量的蔬菜都含有钙 这道题与2004年国考行测第76题完全相同。 二、来源于其它地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 中公专家点拨:事业单位考试不像公务员考试那么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不统一导致每个地区考情差别比较大,考查科目和题型、题量皆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有些地区仅考

人才测评:很公司人事部都在用的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文章来源:启航人才信息港 人才测评:很多公司人事部都在用的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这个测试是菲尔博士在著名女黑人欧普拉的节目里做的,满准确的。答覆是依现在的您,不要依过去的您。这是一个目前很多大公司人事部门实际采用的测试。 1.你何时感觉最好? a)早晨 b)下午及傍晚 c)夜里 2.你走路时是…… a)大步的快走 b)小步的快走 c)不快,仰著头面对著世界 d)不快,低著头 e)很慢 3.和人说话时,你…… a)手臂交叠的站著 b)双手紧握著 c)一只手或两手放在臀部 d)碰著或推著与你说话的人 e)玩著你的耳朵、摸著你的下巴、或用手整理头发 4.坐著休息时,你的…… a)两膝盖并拢 b)两腿交* c)两腿伸直 d)一腿卷在身下 5.碰到你感到发笑的事时,你的反应是…… a)一个欣赏的大笑 b)笑著,但不大声 c)轻声的咯咯地笑 d)羞怯的微笑 6.当你去一个派对或社交场合时,你…… a)很大声地入场以引起注意 b)安静地入场,找你认识的人 c)非常安静地入场,尽量保持不被注意 7.当你非常专心工作时,有人打断你,你会…… a)欢迎他 b)感到非常恼怒 c)在上两极端之间 8.下列颜色中,你最喜欢哪一颜色? a)红或橘色 b)黑色 c)黄或浅蓝色 d)绿色 e)深蓝或紫色 f)白色 g)棕或灰色 9.临入睡的前几分钟,你在床上的姿势是…… a)仰躺,伸直

b)俯躺,伸直 c)侧躺,微卷 d)头睡在一手臂上 e)被盖过头 10.你经常梦到你在…… a)落下 b)打架或挣扎 c)找东西或人 d)飞或漂浮 e)你平常不做梦 f)你的梦都是愉快的 现在将所有分数相加,再对照后面的分析 分数 1.(a) 2 (b) 4 (c) 6 2.(a) 6 (b) 4 (c) 7 (d) 2 (e) 1 3.(a) 4 (b) 2 (c) 5 (d) 7 (e) 6 4.(a) 4 (b) 6 (c) 2 (d) 1 5.(a) 6 (b) 4 (c) 3 (d) 5 6.(a) 6 (b) 4 (c) 2 7.(a) 6 (b) 2 (c) 4 8.(a) 6 (b) 7 (c) 5 (d) 4 (e) 3 (f) 2 (g) 1 9.(a) 7 (b) 6 (c) 4 (d) 2 (e) 1 10.(a) 4 (b) 2 (c) 3 (d) 5 (e) 6 (f) 1 【低於21分:内向的悲观者】 人们认为你是一个害羞的、神经质的、优柔寡断的,是须人照顾、永远要别人为你做决定、不想与任何事或任何人有关。他们认为你是一个杞人忧天者,一个永远看到不存在的问题的人。有些人认为你令人乏味,只有那些深知你的人知道你不是这样的人。【21分到30分:缺乏信心的挑剔者】 你的朋友认为你勤勉刻苦、很挑剔。他们认为你是一个谨慎的、十分小心的 人,一个缓慢而稳定辛勤工作的人。如果你做任何冲动的事或无准备的事,你会令他们大吃一惊。他们认为你会从各个角度仔细地检查一切之后仍经常决定不做。他们认为对你的这种反应一部分是因为你的小心的天性所引起的。 【31分到40分:以牙还牙的自我保护者】 别人认为你是一个明智、谨慎、注重实效的人。也认为你是一个伶俐、有天赋有才干且谦虚的人。你不会很快、很容易和人成为朋友,但是是一个对朋友非常忠诚的人,同时要求朋友对你也有忠诚的回报。那些真正有机会了解你的人会知道要动摇你对朋友的信任是很难的,但相等的,一旦这信任被破坏,会使你很难熬过。 【41分到50分:平衡的中道】 别人认为你是一个新鲜的、有活力的、有魅力的、好玩的、讲究实际的、而永远有趣的人;一个经常是群众注意力的焦点,但是你是一个足够平衡的人,不至於因此而昏了头。他们也认为你亲切、和蔼、体贴、能谅解人;一个永远会使人高兴起来并会帮助别人的人。 【51分到60分:吸引人的冒险家】 别人认为你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高度活泼的、相当易冲动的个性;你是一个天生的领袖、一个做决定会很快的人,虽然你的决定不总是对的。他们认为你是大胆的和冒险的,会愿意试做任何事至少一次;是一个愿意尝试机会而欣赏冒险的人。因为你散发的刺激,他们喜欢跟你在一起。 【60分以上:傲慢的孤独者】 别人认为对你必须「小心处理」。在别人的眼中,你是自负的、自我中心的、

管理学考试题目和答案 来源

管理学考试题目和答案 .1 西方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伍德沃德 2 .管理跨度原则可以理解为领导者所管理的人员数目应当适当 3 .美国学者梅奥曾经带领一批研究人员进行了有名的霍桑试验,开创了()的早期研究。 A 行为科学学派 4. 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是进行组织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于什么是合理的管理幅度,对于下列四种说法,你最赞同哪一种?( )。C管理幅度应视管理者能力、下属素质、工作性质等因素的不同而定。 5 .在计划类型中,按照计划制定者的层次可将计划分为()。A 战略计划、管理计划、作业计划 6 .在管理控制活动中,有一种控制是用过去的情况来指导现在和将来,这种控制是()。 B 反馈控制 7.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当下属的成熟度处于成熟阶段应采取的领导方式是:()。 D 低工作低关系 8 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劳动之比,与他人的报酬与劳动之比是相等的,这时就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这种理论称为:()。C、公平理论 9.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多种需求概括为五个层次的需要,依次是:()。C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0.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是进行组织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于什么是合理的管理幅度,对于下列四种说法,你最赞同哪一种?( )。 C管理幅度应视管理者能力、下属素质、工作性质等因素的不同而定。 11..与西方国家意识形态上的个人主义传统相反,我国意识形态的传统是( ) 。D 家庭观念 12..按计划对象可把计划分为()三种.A 综合计划局部计划项目计划 13..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 )。A 精神层 14..美国的管理学家泰勒,后人将其尊称为()。B 科学管理之父 15..按照沟通的可逆性可将沟通分为:()。D 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16.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赫伯特.西蒙(H.A.Simon)是以下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A决策理论学派 17..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是()。B “ Y 理论” 18..组织的最高决策层,由于工作复杂多变,其管理跨度:()。D 宜窄些 19.欧文是”人事管理之父“

TPM的起源与发展

TPM是一种来源于生产现场的改善活动。全世界最好的工厂管理在日本,是因为改善活动在日本工厂无处不在,TPM活动就是其中最受关注而且最有成效的改善活动之一。TPM活动是从美国的PM活动(生产性维护或预防维护)演变过来的。20世纪50年代前后,美国设备制造业空前大发展,在设备制造业内广泛开展各类设备维护活动。 为了解决各类设备维护成本不断上升的问题,以及维护难度的加大,美国借助欧洲工业革命的成功,对设备维护经验进行了总结,将设备出现故障以后采取应急措施的事后处置方法叫做“事后维护(Breakdown Maintenance,BM)”,将设备出现故障以前采取对策的事前处置方法称为“预防维护(Preventive Maintenance,PM)”,将延长设备寿命的改善活动叫做“改良维护(Corrective Maintenance,CM)”,把爲了制造不出故障不出不良的装备的活动将制造不出故障易于维修的设备的活动称为“维护预防(Maintenance Prevention,MP)”,最后将上述BM、PM、CM、MP四种活动结合起来称为“生产维护(Productive Maintenance,PM)”,从此找到了设备管理的科学方法,这就是TPM的雏形。美国利用这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大大减少了设备故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20世纪60年代,日本从美国引入了PM活动,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充实其内容。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为了大力推广PM活动,设立了PM奖,以奖励那些在PM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企业。其中,日本电装公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日本电装公司是丰田汽车公司下属的一家关联企业,主要生产电气零部件,它于1961年导入了GE公司的美式PM生产维护,以此开始探索日本式的PM方式。经过不断的改进,日本电装公司终于创建了日本式的PM,即“全员生产维护(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TPM)”。 与此同时,由于日本电装公司在PM活动中取得的卓越成果,一举获得了当年的PM优秀奖。日本电装公司的成功,在企业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与会的教授和专家在考察了电装公司的现场后,发现制造部门的80%到90%的员工都参与了这项活动,于是在PM前面加了个T,正式将该公司的PM活动称为TPM,以区别于美国的PM活动。 1971年,日本设备管理协会(JIPE)正式认同了TPM活动,并且在日本企业全面推广这项活动。

公司的起源

公司的起源 公司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早期人类社会的生产经营活动,它主要是建立在自然人的基础上,即以个人和家庭为单元主体进行的活动,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则是个体经营与家族经营体。这些基于身份和血缘关系建立的经营体难以建立健全的组织与规范的运作规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些组织形式难以适应大规模经济活动的需要。于是,各种由自然人组成而又超越于自然人之上的经济组织便逐步应运而生。 通常认为,现代企业发源于中世纪欧洲地中海地带。当时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热那亚、比萨等城市商业复兴、贸易发达。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新的经济组织形式来解决当时贸易尤其是海上贸易面临的资本集中和风险分担问题,由此出现了现代企业的一些雏形形态。 人们对现代的企业、公司起源于何种形式观点不一。有的认为,企业、公司起源于海上贸易中的船舶共有,由于以船舶从事海上贸易,需要集中大量资金且风险很大。船舶共有能够适应人们资本集中和风险分担的需要,并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企业形态。这种企业形式后来成为股份公司的雏形;也有学者认为公司起源于家族经营体,这是个人经营的经济事业因后代子孙的共同继承而逐步形成家族经营体。最初成员仅限于家族成员内部,而后随着经营的需要和资本的集中,便逐渐拓展到家族成员以外的人形成合伙,并逐步形成无限公司;还有人认为,企业、公司是在多种原始企业形式共同作用影响之下发展形成的。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公司等现代化企业制度也得以迅猛发展和巩固。十七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些欧洲国家开始突破地域的限制,将资本主义势力范围延伸到世界,并建立了许多殖民地,设立了大量专门从事海上贸易的殖民公司,如著名的英国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殖民公司最初设立时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具有同业行会性质的合组公司,另一类则是合股公司。公司由董事会统一经营管理,股东按其所持股份分享利润、分担损失,并可以自由转让股份。因合股公司的组织形式更适宜集中资本、协调关系、垄断经营,遂为人们广泛采用,成为主导形态。合股公司便是现代股份公司的前身。 公司制度最早在法律上得到确认要追溯到1807年的法国商法典中。该法典首次在法律上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两合公司等企业形态,并明确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可以仅以其出资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英国1855年制定的《有限责任法》中也规定了公司股东可以承担有限责任的原则。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中确立了公司人格与财产独立的法人制度以及股东有限责任制度之后,现代企业的基本制度便得以建立。此后德国于1892年4月20日颁布了《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使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更适宜中小企业的投资者采用,保障了他们的有限责任利益,有力促进了社会投资与经济发展,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并加以立法保护,于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均得以通过立法顺利建立,公司制度基本完善。

人才测评技术与应用复习资料全

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 第一章导论 一、单选题 1、人员测评的核是() A 举止相貌测评 B 身体状况测评 C 智慧才能测评 D 人员素 质测评 2、下列对人员素质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是个体行为与副业成功的充分条件 B 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工作)与任务的多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 C 是行为的基础和根本因素 D 包括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两个方面 3、下列属于只能素质的是() A 学校教育程度 B 知识 C 自我学习程度 D 社会文化 程度 4、关于考核性测评的定义准确的是() A 是以鉴定与验证某种(些)素质是否具备或者具备成素大小为目的的素 质测评 B 是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C 是以人事合理配置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D 是以开发人员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二、多选题 1、素质的特性有() A 原有基础作用性与稳定性 B 可塑性与在性 C 表出性欲差异性 D 综合性与可分解性 2、品德素质包括() A 政治品质 B 思想品质 C 道德品质 D 社会化程度 3、绩效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 A 工作效率 B 工作时间 C 工作任务完成的质与量 D 工作效 益 4、下列说确的是() A 绩效主要是对主体工作前提条件的分析与确定 B 绩效考评主要是对主体工作后果的分析与确定 C 绩效考核是指考评主体对个体或组织活动成果及其价值的考查与评定 D 绩效考评与素质考评是相辅相成的 5、素质测评的功能() A 评定、诊断反馈、预测 B 有助于资源配置的科学化 C 有助于人力资源开发 D 有助于劳动人事的优化管理 三、填空题 1、人员素质测评按目的和用途划分的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 _、____、____、____。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的起源复习要点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的起源复习要点教育的起源这个考点,在资格证考试和编制考试中,都会涉及到,一般以客观题方式考查,以选择题居多。 这部分内容不多,只是知识点有点琐碎,今天我们一起来归纳汇总学习。 1.神话起源说 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我国的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以达尔文生物 进化论为指导,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 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代表人物:孟禄。 生物起源和心理起源这两种学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育的起源,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有意识的活动,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同有意识的教育混为一谈,都是不正确的。 4.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同样坚持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代表人物: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 综上,教育的起源分享给大家,帮助小伙伴们复习备考。 【习题演练】

山东省青岛市2018届高三5月高考模拟检测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

山东省青岛市2018届高三5月高考模拟检测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

2018年5月青岛市高考模拟检测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世本>记载“黄帝见百物,始穿井”。考古发现,河南汤阴白营遗址中的水井,以及洛阳矬李遗址的一口圆形水井,距今约四千多年,证明四、五千年前中原地区水井已存在。可见 A.没有遗址辅证的古书必然有争议 B.古代书籍与历史遗址有互证作用 C.考古遗址是历史认识的唯一来源D.《世本》等书历史研究价值不大 25.战国时期,士人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国之重臣。魏文侯重用李悝、吴起,魏国首霸中原;燕昭王尊郭隗为师,用乐毅等士,燕国得以振兴。这类做法 A.导致士人阶层掌控国政 B.改变了天下分裂的趋势 C.冲击了传统的血缘政治 D.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6.据南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十六记载,“士大夫发迹垄亩,贵为公卿,谓父祖旧庐为不可居,而更新其宅者多矣。复以医药弗便,饮膳难得,自村疃而迁于邑,自邑而迁于郡者亦多矣”。材料所述“地主城居”现象 A.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衰落 B.导致了坊市界限的瓦解 C.推动了市镇经济的繁荣D.密切了城乡经济的联系 27.邹衍曾提出“五德终始”学说,用当时流行的“五行”学说解释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替,认为历史是所谓“五德”相继更替、周而复始的循环。《三国演义》开宗明义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 A.曲解了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 B.说明了历史按主观意志变化 C.印证了历史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D.反映了历史循环论的正确观点 28. 1896年,李鸿章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训令为:“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 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实际上在每个国

公司背景及发展过程:

一公司背景及发展过程 一,公司的起源: 英格兰移民威廉.波克特( WILLIAM.PROCTE)与爱尔兰移民詹姆斯.甘保(JAMES.GAMEBLE),一心想在美国西部寻求发展机会,但由于客观原因在辛辛那提市带了下来。威廉.波克特从事制造蜡烛的生意,而詹姆斯.甘保学习制造蜡烛,但碰巧的是这两个人取了两姐妹,在岳父的说服下,成了合伙人。在1837年4月12日,他们开始共同生产肥皂和蜡烛,8月22日,两方各出资3,596.47美元,确立合作关系,并于10月31日签定合伙契约,并用两个的名字,成立了宝洁公司,简称P&G。 二,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837年-1890年)公司的起步与发展: 自签约后,由于美国经济危机,公司发展很慢,直到1850年后,才有了突破。在公司创立22年后,宝洁年销售额首次超过100美元,员工发展为80人。 1879年,创始 人的儿子共同开 发出一种质量好 且价格适中的香 皂,取名为象牙 皂,于1886年进行生产和销售,到1887年,宝洁首创美国最早的利润制度。 第二阶段(1890年-1945年)创新与发展: 1890年,宝洁公司创立了一个分析实验室,新产品一个接一个的产生,并实施了员工认购公司股份制度。1904年开始在辛辛那提以外设厂,到1923年,宝洁尝试采用新的传播媒介--电台广播,并成为首创使用电台广告的公司之一。1930年,保洁创立一百周年纪念,年销售额达到2,3000万美元。 第三阶段(1945年-1980年)崭新的领域,迅猛的发展: 1946年后,宝洁公司推出了一系列产品,比如,汰渍,在试销一年后,在美国各地正式推出,接着又推出了佳洁士牙膏,并确认为防龋牙膏,佳洁士的销售突飞猛进。1973年,又收购了日本Nippon.Sunhome公司,在日本制造并销售产品,这时的宝洁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销售额突破100亿美元。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来源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来源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企业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而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来源于企业核心技术的创新 所谓企业核心技术!是指企业所有相关技术群中能够保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的最关键技术。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表面上看是产品的竞争,实际上是技术的竞争。因此,要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以核心技术创新为重点。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核心技术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核心技术上突破性的创新,所提升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也将是十分有限的。这就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第一,勇于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创新工作,技术创新所需资源由企业投入,企业对创新独自进行管理。自主创新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非常有利的地位。这是由于新技术的模仿、解密等都需要一定时间,再加上法律对这些专有创新和专有技术的保护,使自主创新企业在新技术的持有上具有较强的壁垒,因而能在一定时期内独立地控制某项产品或工艺的核心技术。同时,自主创新企业由于是新市场的开拓者,因而还可能较早地建立起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网,率先占领产品所需的稀缺资源,从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夏普公司在自主创新过程中,逐渐确立了以液晶技术为中心的光电子领域作为企业的核心技术专长,多角度地进行企业的技术研究与开发。目前我国一些成功企业也非常重视技术创新,如联想、海尔、春兰等都建立设施一流的技术研究院,并与著名高校合作科研,做到“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自主创新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同样也具有较高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研究与开发投入的比例相对比较大,企业需要有较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承担失败的能力。 第二,坚持持续创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企业经营日益国际化,使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过去要几年、几十年才更新的产品,如今可能在短短几个月中就会淘汰。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给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了威胁———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