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函数的周期性教案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函数的周期性教案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函数的周期性教案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案:函数的周期性

教材分析: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是函数的一个重要的性质,为高考中的必考知识点;常用

函数的概念、图像、单调性、周期性、对称性等综合考核。

学情分析:大多数学生了解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的概念,但对判断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和应

用,对函数的周期的求法还没有掌握。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含义;会运用函数图像判断函数奇偶

性和周期,利用图像研究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

教学重点、难点:函数奇偶性和周期的判断,结合图像解决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问题。

教学流程: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问答式)

C1.奇偶函数的判断基本步骤:

(1)先求定义域,定义域不对称则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

(2)定义域对称则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

C2.奇偶函数的图像特征: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0,0)对称;偶函数关于y 轴对称。

二、函数的周期

C 1.周期的概念

对于函数f(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 ,使得当x 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f(x+T)=f(x),那么函数f(x)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 叫f(x)的周期,如果所以的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那么这个最小正数就叫做f(x)最小正周期。

C 判断:最小正周期相同的两个函数的和,其最小正周期是不变。

答:错,不一定不变

2.周期函数的性质

C (1)周期函数不一定有最小正周期,若T ≠0是f(x)的周期,则kT(k ∈Z,k ≠0)也是的周期,周期函数的定义域无上、下届。

(2)如何判断函数的周期性:

⑴定义;

⑵图象;

⑶利用下列补充性质:设a>0,

C-①函数y=f(x),x ∈R,若f(x+a)=f(x-a),则函数的周期为2a 。

B-②函数y=f(x),x ∈R,若f(x+a)=-f(x),则函数的周期为 2a 。

B-③函数y=f(x),x ∈R,若 ,则函数的周期为 2a 。

B-④函数f(x)时关于直线 x=a 与x=b 对称,那么函数f(x)的周期为||2a b -

了解证明过程:

证明:由已知得:

)(1)(x f a x f -=+)()(,)()(x b f x b f x a f x a f -=+-=+[][]

)2()(2x a b b f x a b f +-+=+-∴

||2a b T -=∴

B 特例:若函数f(x)是偶函数,其图象关于直线x=a 对称,那么其周期为 T=2a 。

A-⑤若函数f(x)关于直线x=a 对称,又关于点(b,0)对称那么函数f(x)的周期是4|b-a|。

B 特例:若函数f(x)是奇函数,其图象关于直线x=a 对称,那么其周期为 T=4a 。

三、例题分析与课堂练习

例1.已知定义在R 上函数y=f(x)满足(2)(2)f x f x +=-且y=f(x)是偶函数,

C (1)求函数周期。

B (2)当[0,2]x ∈时, ()21,f x x =-求当[4,0]()x f x ∈-时,的解析式.

利用图像分析

变式练习:已知(2)()f x f x +=-(]时,当4,0∈x 1)(2+-=x x f ,

C (1)时,当)0,4(-∈x 求f(x)的解析式。

B (2)求f(x)的解析式。

解:(1) [](4)(2)2(2)()4f x f x f x f x T +=++=-+=∴=

设)4,0(4)0,4(∈+-∈x x ,则,2(4)(4)1f x x ∴+=-++

(2) (](]4,4440,4x n n n Z x n ∈+∈-∈设,则

2()(4)(4)1f x f x n x n ∴=-=--+,n Z ∈

例2.()(,)(2)(2),(7)(7)f x f x f x f x f x -∞+∞-=+-=+设函数在上满足且在闭区间

[0,7]上,只有(1)(3)0.f f ==

B-(Ⅰ)试判断函数的周期性;

A-(Ⅱ)试求方程()0f x =在闭区间[-20,20]上的根的个数,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 由)14()4()

14()()

4()()7()7()2()2(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

)10()(+=?x f x f

所以:此函数为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为10 .

(II)由)10()(+=x f x f

又(3)(1)0(11)(13)(7)(9)0f f f f f f ==?==-=-=

故f(x)在[0,10]和[-10,0]上均有两个解,

从而可知函数)(x f y =在[0,20]上有4个解,

在[-20,0]上有4个解,

所以函数)(x f y =在[-20,20]上有8个解。

四、课堂小结

1.函数的周期性定义

2.特殊函数周期

3.利用函数的周期解决有关函数问题。

五、课后作业

C-1填空:①.函数y=f(x),x ∈R,若f(x+2)=f(x-2),则函数的周期为 。

②若f(x+1)=-f(x),则函数的周期为 。

③若 ,则函数的周期为 。

④函数f(x)时关于直线 x=1 与x=-3 对称,那么函数f(x)的周期为 。

⑤若函数f(x)是奇函数,其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那么其周期为 。

2.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满足(2)()f x f x +=-,且当3[1,1]()x f x x ∈-=时,

C (1)求f(x)在[1,5]上的表达式.

B (2)若{|(),},A x f x a x R A =>∈≠?且,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3.设()y f x =是定义在{0}D x x =≠,且满足对任意12,x x D

∈,有

1212()()()f x x f x f x ?=+,

C (1)求(1)f 的值。

)

(1)3(x f x f -=+

B(2)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并证明结论。

A(3)如果(4)1,(1)2,()(0,+)

且在上石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

f f x f x x

五、板书设计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1)

第1页 共64页 高考数学总复习教案 第一章-集合 考试内容: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考试要求: (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01. 集合与简易逻辑 知识要点 一、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主要分为集合、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集合化简)、简易逻辑三部分: 二、知识回顾: (一) 集合 1. 基本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使用. 2.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性质: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如果B A ?,同时A B ?,那么A = B. 如果C A C B B A ???,那么,. [注]:①Z = {整数}(√) Z ={全体整数} (×) ②已知集合S 中A 的补集是一个有限集,则集合A 也是有限集.(×)(例:S=N ; A=+N ,则C s A= {0}) ③ 空集的补集是全集. ④若集合A =集合B ,则C B A = ?, C A B = ? C S (C A B )= D ( 注 :C A B = ?). 3. ①{(x ,y )|xy =0,x ∈R ,y ∈R }坐标轴上的点集. ②{(x ,y )|xy <0,x ∈R ,y ∈R }二、四象限的点集. ③{(x ,y )|xy >0,x ∈R ,y ∈R } 一、三象限的点集.

高三数学第一轮教案简易逻辑

简易逻辑 二.教学目标: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 种命题及其互相关系;反证法在证明过程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复合命题的构成及其真假的判断,四种命题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 1.理解由“或”“且”“非”将简单命题构成的复合命题; 2.由真值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 3.四种命题间的关系. (二)主要方法: 1.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集合中的并集、交集、补集有着密切的关系,解题时注意类比; 2.通常复合命题“p 或q ”的否定为“p ?且q ?”、“p 且q ”的否定为“p ?或q ?”、“全为”的否定是“不全为”、“都是”的否定为“不都是”等等; 3.有时一个命题的叙述方式比较的简略,此时应先分清条件和结论,该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 4.反证法中出现怎样的矛盾,要在解题的过程中随时审视推出的结论是否与题设、定义、定理、公理、公式、法则等矛盾,甚至自相矛盾. (三)例题分析: 例1.指出下列命题的构成形式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并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 (1)菱形对角线相互垂直平分. (2)“23≤” 解:(1)这个命题是“p 且q ”形式,:p 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q 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 ∵p 为真命题,q 也是真命题 ∴p 且q 为真命题. (2)这个命题是“p 或q ”形式,:p 23<;:q 23=, ∵p 为真命题,q 是假命题 ∴p 或q 为真命题. 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首先应看清该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然后判断构成它的简单命题的真假,再由真值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 例2.分别写出命题“若220x y +=,则,x y 全为零”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解:否命题为:若220x y +≠,则,x y 不全为零 逆命题:若,x y 全为零,则220x y += 逆否命题:若,x y 不全为零,则220x y +≠ 注:写四种命题时应先分清题设和结论. 例3.命题“若0m >,则20x x m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吗?证明你的结论. 解:方法一:原命题是真命题, ∵0m >,∴140m ?=+>, 因而方程20x x m +-=有实根,故原命题“若0m >,则20x x m +-=有实根”是真命题; 又因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是等价的,故命题“若0m >,则20x x m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 方法二:原命题“若0m >,则20x x m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若2 0x x m +-=无实根,则0m ≤”.∵20x x m +-=无实根 ∴140m ?=+<即104 m <- ≤,故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 例4.(考点6智能训练14题)已知命题p :方程210x m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负根,命题q :

(完整)初中数学一次函数教案

一次函数知识总结 教学 目标 知识点:1、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定义 2、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3、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4、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 重点 难点 重点:画一次函数的图像,并掌握其性质 难点:1、根据已知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一、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1.常量与变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保持数值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2.函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y就叫做x的函数,其中x做自变量,y是因变量. (1)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 ①整式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②分式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实数. ③二次根式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嗣是使被开方数是非负数的实数,若涉及实际问题的函数,除满足 上述要求外还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2)函数值:对于自变量在取值范围内的一个值所求得的函数的对应值. 3.函数常用的表示方法:(1)图象法:形象、直观;(2)列表法:具体、准确;(3)解析法:抽象、全面。由函数的解析式作函数的图象,一般步骤是:列表、描点、连线. 范例讲解 例1、一汽车油箱中有油30升,若每小时耗油10升。 (1)写出油箱中剩油量Q(升)与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指出其常数、自变量、因变量; (3)Q是t的函数吗?为什么? 巩固练习 1、设路程为s,时间为t,速度为v,当v=60时, 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式为,这个关系式 中,是常量,是变量,是的函数。

最全-初中数学-一次函数教案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 数学任课教师:张老师授课时间:年11 月16 日

图像性质 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 (1)列表. (2)描点;[一般取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也可叫“两点法”。] 一般的y=kx+b(k≠0)的图象过(0,b)和(-b/k,0)两点画直线即可。 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一般取(0,0)和(1,k)两点。(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条直线。 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象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 (通常找函数图象与x轴和y轴的交点分别是-k分之b与0,0与b). 2.性质: (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k≠0)。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都是过原点。 () () ()3 2 1 . k ? ? ? ? ? < = > < b b b 3. 在一次函数y=kx+b中: 当0 k>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0 b>时,直线交y轴于正半轴,必过一、二、三象限; 当0 b<时,直线交y轴于负半轴,必过一、三、四象限. 当0时,直线交y轴于正半轴,必过一、二、四象限; () () ()3 2 1 . k ? ? ? ? ? < = > > b b b

三、例题讲析 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2),且函数y的值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函数解析式: 2、已知关于x、y的一次函数()12 y m x =--的图象经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第一、三、四象限,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3、函数(0) y kx k k =+≠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4.一次函数21 y x =-的图象大致是()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 y x =+经过() A.第一、二、三象限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一、三、四象限D.第二、三、四象限 6、如图,直线l上有一动点P(x, y),则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 7、已知f (x)为一次函数。若f (-3)>0且f (-1)=0,判断下列四个式子, 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A) f (0)<0 (B) f (2)>0 (C) f (-2)<0 (D) f (3)>f (-2) 8、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3) ,与(21),,则这个一次函数y随x的增大而. O x y O x y O x y y x O A.B.C.D.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案: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案: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一、考试要求:1、了解映射的概念;2、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 3、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4、了解函数与映射的关系; 5、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二、知识梳理: 1、函数(1)函数的定义:设集合A 是一个非空 集,对A 内任意数x ,按照______的法则f ,都有 ___ 数值y 与它对应,则这种对应关系叫做_________上的一个函数。 (2)函数的两大要素: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集合A )叫做函数的__________,所有函数值构成的集合叫做函数的___________。 (3)函数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段函数:在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x 的不同取值范围有着不同的________,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_________。 2、映射(1)映射的定义:设A 、B 是两个 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集合A 中的 元素,在集合B 中 与x 对应,则称f 是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y 是x 在映射f 的作用下的 ,x 称作y 的 ,其中A 叫映射f 的 ,由所有象f(x)构成的集合叫映射f 的 。 (2)一一映射:如果映射f 是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并且对于集合B 中的 , 在集合A 中都有 ,则这两个集合的元素之间存在 关系,称这个映射叫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一映射。 3、函数与映射的关系:函数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_,其特殊性表现在__________。 三 基础练习: 1、下列四个命题:(1)函数是其定义域到值域的映射。 (2)x x x f -+-=23)(是函数。 (3)函数)(2N x x y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4)函数???<-≥=) 0()0(22x x x x y 的图象是抛物线.其 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 3 D : 4 2、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1-=x y 与2)1(-=x y B :1-=x y 与1 1--= x x y C :x y lg 4=与2lg 2x y = D :2lg -=x y 与100lg x y = 3、在x y 2=,x y 2log =,2x y =,x y 2cos = 这四个函数中,当1021<<+恒成立的函数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4、(2007年江西卷)四位好朋友在一次聚会上,他们按照各自的爱好选择了形状不同、内空高度相等、杯口半径相等的圆口酒杯,如图所示.盛满酒后他们约定:先各自饮杯中酒的一

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一节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两个原理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1)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2)会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两个原理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 +n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两个步骤,做第1步有m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n种不同的方法. 易误提醒(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在使用时易忽视每类做法中每一种方法都能完成这件事情,类与类之间是独立的.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在使用时易忽视每步中某一种方法只是完成这件事的一部分,而未完成这件事,步与步之间是相关联的. [自测练习] 1.从0,1,2,3,4,5这六个数字中,任取两个不同数字相加,其和为偶数的不同取法的种数有() A.30 B.20 C.10 D.6 解析:从0,1,2,3,4,5六个数字中,任取两数和为偶数可分为两类,①取出的两数都是偶数,共有3种方法;②取出的两数都是奇数,共有3种方法,故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得共有N=3+3=6种.答案:D 2.用0,1,…,9十个数字,可以组成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的个数为() A.243 B.252 C.261 D.279 解析:0,1,2…,9共能组成9×10×10=900(个)三位数,其中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有9×9×8=648(个),

∴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有900-648=252(个).答案:B 考点一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典型题专题训练:函数(含解析)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典型题专题训练 函 数 一、填空题 1、(南京市、镇江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函数() 27log 43y x x =-+的定义域为 _____________ 2、(南京市2019届高三9月学情调研)若函数f (x )=a +12x -1 是奇函数,则实数a 的值为 ▲ 3、(苏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函数()lg(2)2f x x x =-++的定义域是 ▲ . 4、(无锡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已知8a =2,log a x =3a ,则实数x = 5、(徐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已知奇函数()y f x =是R 上的单调函数,若函数2()()()g x f x f a x =+-只有一个零点,则实数a 的值为 ▲ . 6、(盐城市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已知函数2 1()()(1)2 x f x x m e x m x =+--+在R 上单调递增,则实数m 的取值集合为 . 7、(扬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已知函数()f x 为偶函数,且x >0时,3 2 ()f x x x =+,则(1)f -= . 8、(常州市武进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已知函数()(1)()f x x px q =-+为偶函数,且在 (0,)+∞单调递减,则(3)0f x -<的解集为 ▲ 9、(常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函数1ln y 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 10、(海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已知函数f (x )=? ????3x -4,x <0,log 2x ,x >0,若关于x 的不等式f (x )>a 的解 集为(a 2,+∞),则实数a 的所有可能值之和为 . 11、(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已知y =f (x )为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当x >0时,f (x )=e x +1,则f (-ln2)的值为 ▲ . 12、(南通市三地(通州区、海门市、启东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 函数 有3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 13、(苏北三市(徐州、连云港、淮安)2019届高三期末)已知,a b ∈R ,函数()(2)() f x x ax b =-+为偶函数,且在(0,)+∞上是减函数,则关于x 的不等式(2)0f x ->的解集为 . 14、(苏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设函数220 ()20 x x x f x x x ?-+≥=?-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天印中学2010届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主备人:李松 2009-12-1立体几何2) 课题:线面平行与面面平行(B 级) 【教学目标】 1. 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进行论证和解决有关问题; 2. 掌握平面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进行论证和解决有关问题。 〖走进课本〗——知识整理 1.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 ; ; 三种 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用符号表示为 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用符号表示为 4.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有符号表示为 5.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有符号表示为 〖基础训练〗——提神醒脑 1.直线a ⊥平面α,直线α||b ,则a 与b 的关系是( ) A.b a || B. b a ⊥ C. b a ,一定异面 D. b a ,一定相交 2.如果直线a 平行于平面α,则( ) A.平面α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 平行; B. 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与a 平行; C. 平面α内不存在与a 垂直的直线; D. 平面α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 垂直; 3.若直线a 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平行,则a 与α的位置关系是( ) A.α||a B. α?a C.α||a 或α?a D. α?a 4.已知直线b a ,和平面α,那么b a ||的一个必要不充分的条件是( ) A.α||a ,α||b B. α⊥a ,α⊥b C. α?b 且α||a D. b a ,与α成等角 5.以下六个命题: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①两个平面分别与第三个平面相交所得的两条交线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②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③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④一个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⑤与同一条直线成等角的两个平面平行; ⑥一个平面上不共线三点到另一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 文

函数的奇偶性 一、知识梳理:(阅读教材必修1第33页—第36页) 1、 函数的奇偶性定义: 2、 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1) 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 确定与的关系; (3) 作出相应结论 3、 奇偶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2)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3)为偶函数 (4)若奇函数的定义域包含0,则 (5)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研究函数的定义域,有时还要对函数式化简整理,但必须 注意使定义域不受影响; (6)牢记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有助于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7)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有时可以用定义的等价形式: 4、一些重要类型的奇偶函数 (1)、f(x)= (a>0,a) 为偶函数; f(x)= (a>0,a) 为奇函数; (2)、f(x)= (3)、f(x)= (4)、f(x)=x+ (5)、f(x)=g(|x|)为偶函数; 二、题型探究 [探究一]: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例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15年北京文科】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 A .2sin y x x = B .2cos y x x = C .ln y x = D .2x y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偶函数的定义()()f x f x -=,A 选项为奇函数,B 选项为偶函数,C 选项定 义域为(0,)+∞不具有奇偶性,D 选项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故选B. 考点:函数的奇偶性. 2. 【15年广东文科】下列函数中,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是( )

A .2sin y x x =+ B .2cos y x x =- C .122x x y =+ D .sin 2y x x =+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函数()2 sin f x x x =+的定义域为R ,关于原点对称,因为()11sin1f =+,()1sin1f x -=-,所以函数()2sin f x x x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函数 ()2cos f x x x =-的定义域为R ,关于原点对称,因为 ()()()()2 2cos cos f x x x x x f x -=---=-=,所以函数()2cos f x x x =-是偶函数;函数()122x x f x =+的定义域为R ,关于原点对称,因为()()112222x x x x f x f x ---=+=+=,所以函数()122 x x f x =+是偶函数;函数()sin 2f x x x =+的定义域为R ,关于原点对称,因为 ()()()sin 2sin 2f x x x x x f x -=-+-=--=-,所以函数()sin 2f x x x =+是奇函 数.故选A . 考点:函数的奇偶性. 3. 【15年福建文科】下列函数为奇函数的是( ) A .y x = B .x y e = C .cos y x = D .x x y e e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函数y x = 和x y e =是非奇非偶函数; cos y x =是偶函数;x x y e e -=-是奇 函数,故选D . 考点:函数的奇偶性. [探究二]:应用函数的奇偶性解题 例3、【2014高考湖南卷改编】 已知)(),(x g x f 分别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和奇函数,且1)()(23++=-x x x g x f ,则=+)1()1(g f ( ) A. 3- B. 1- C. 1 D. 3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讲义教学设计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讲义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ecture notes for the first round of se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讲义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讲义空间的距离一.复习目标:1.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两条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和平面的距离,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2.掌握求空间距离的常用方法和各距离之间的相互转化.二.知识要点:1.点到平面的距离:. 2.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3.两个平面的距离:. 4.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三.课前预习:1.在中,,所在平面外一点到三顶点的距离都是,则到平面的距离是() 2.在四面体中,两两垂直,是面内一点,到三个面的距离分别是,则到的距离是() 3.已知矩形所在平面,,,则到的距离为,到的距离为.4.已知二面角为,平面内一点到平面的距离为,则到平面的距离为.

四.例题分析:例1.已知二面角为,点和分别在平面和平面内,点在棱上,,(1)求证:;(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3)设是线段上的一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求的长. 例2.在直三棱柱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侧棱,分别是,与的中点,点在平面上的射影是的重心,(1)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例3.已知正四棱柱, 点为的中点,点为的中点,(1)证明:为异面直线的公垂线;(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五.课后作业:班级学号姓名1.已知正方形所在平面,,点到平面的距离为,点到平面的距离为,则() 2.把边长为的正三角形沿高线折成的二面角,点到的距离是()3.四面体的棱长都是,两点分别在棱上,则与的最短距离是()4.已知二面角为,角,,则到平面的距离为.5.已知长方体中,,那么直线到平面的距离是.6.如图,已知是边长为的正方形,分别是的中点,,,(1)求证:;(2)求点到面的距离. 7.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1)求:点到平面的距离;(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3)求平面与平面的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教案

14.1变量和函数 教学目标: 重难点: 一、变量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 2.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 注意: (1)变量和常量是相对的,前提条件是在一个变化过程中;(2)常数也是常量,如圆周率要作为常量 二、函数 1.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 确定的值,y都有惟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 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注意: ①函数是相对自变量而言的,如对于两个变量x,y,y是x的函数,是函数。 ②判断一个关系式是否为函数关系:一看是否在一个变化过程中, ③函数不是数,它是指在一个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对应关系 ④“y有唯一值与x对应”是指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x 的值与之相对应,否则y不是x的函数. ⑤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有函数关系,不仅要有关系式, 不同的值,y的取值可以相同.例如:函数 2 (3) y x =-中,2 x=时,1 y= 2.函数的三种表示形式 (1)解析法: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解析法.(2)列表法:通过列表表示函数的方法. (3)图象法:用图象直观、形象地表示一个函数的方法.3确定函数解析式的步骤 (1)根据题意列出两个变量的二元一次方程 (2)用汉字变量的式子表示函数 4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0. 14.1.3函数图象 (2)描点;(3)连线. 14.2.1 正比例函数 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k≠0的条件,当k=0时,无论x为何值,y的值都为0,所以它不是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王旭丽 高考数学命题近年来经历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体现了对能力和潜能的考察,使知识考查服务于能力考查。针对这一命题走向,怎样在短暂的时间内搞好总复习,提高效率,减轻负担是我的核心理念。 一、夯实基础。 今年高考数学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基础。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从学生反馈来看,平时学习成绩不错但得分不高的主要原因不在于难题没做好,而在于基本概念不清,基本运算不准,基本方法不熟,解题过程不规范,结果“难题做不了,基础题又没做好”,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将格外突出基本概念、基础运算、基本方法,具体做法如下:1.注重课本的基础作用和考试说明的导向作用;2.加强主干知识的生成,重视知识的交汇点;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规范解题习惯;4.加强反思,完善复习方法。 二、解决好课内课外关系。 课内:(1)例题讲解前,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讲解中,让学生陈述不同解题思路,对于解题过程中的闪光之处或不足之处进行褒扬或纠正;讲解后,对解法进行总结。对题目尽量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一题多解的题目让学生领会不同方法的优劣,一题多用的题目

让学生领会知识间的联系。(2)学生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不但指出错误之处,更要引导学生寻根问底,使学生找出错误的真正原因。(3)每节课留10分钟让学生疏理本节知识,理解本节内容。 课外:除了正常每天布置适量作业外,另外布置一两道中档偏上的题目,判作业时面批面改,指出知识的疏漏。 三、注重师生互动 1.多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对于有些章节知识,按难易程度选择六至八道,尽量独自完成,无法独立解决的可以提示思路。 2.让学生自我小结,每一章复习完后,让学生自己建立知识网络结构,包括典型题目、思想方法、解题技巧,易错易做之题; 3.每次考试结束后,让学生自己总结:①试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 ②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③试题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技巧,关键步在哪里;④答题中有哪些典型错误,哪些是知识、逻辑心理因素造成,哪些是属于思路上的。 四、精选习题。 1.把握好题目的难度,增强题目针对性,所选题目以小题、中档题为主,且应突出知识重点,体现思想方法、兼顾学生易错之处。 2.减少题目数量,加强质量。

(完整版)高中数学一轮复习《1集合与充要条件》教学案

盐城市文峰中学美术生高中数学复习教学案 §1集合与充要条件 【考点及要求】: 1.了解集合含义,体会“属于”和“包含于”的关系,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2.了解并掌握集合之间交,并,补的含义与求法; 3.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基础知识】: 1.集合中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文字描述为 和 符号表示为 和 2.常见集合的符号表示: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复数集 3.集合的表示方法1 2 3 4.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相等关系:_________A B B A ???且 2)子集:A 是B 的子集,符号表示为______或B A ? 3) 真子集:A 是B 的真子集,符号表示为_____或____ 5.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 ,记作 ,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 6.若已知全集U ,集合A U ?,则U C A = . 7.________A A ?=,_________A ??=,__________A A ?=, _________A ??=,_________U A C A ?=,_________U A C A ?=, 8.若A B ?,则____,___A B A B ?=?= 9.若q p ?,则p 是q 的 条件, q 是p 的 条件. 10.若q p ?,且p q ?,则p 是q 的 条件. 【基本训练】: 1.{}a a a ,202-∈,则a 的值等于_________. 2.若全集{}4,3,2,1,0=U ,且{}3,2=A C U ,则A 的真子集有 个. 3.集合{}{}02,12<-=>=x x x B x x A ,则______=?B A . 4.1>x 是x x >2的_____________ 条件. 【典型例题讲练】 例1.已知集合{}{} 03)32(,082222≤-+--=≤--=m m x m x x B x x x A (1) 若[]4,2=?B A ,求实数m 的值;

2019-2020最新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第1讲集合教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最新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第1讲集合教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课标要 求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命题走 向 有关集合的高考试题,考查重点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近年试题加强了对集合的计算化简的考查,并向无限集发展,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的直观性,注意运用Venn图解题方法的训练,注意利用特殊值法解题,加强集合表示方法的转换和化简的训练。考试形式多以一道选择题为主,分值5分。 预测2017年高考将继续体现本章知识的工具作用,多以小题形式出现,也会渗透在解答题的表达之中,相对独立。具体题型估计为: (1)题型是1个选择题或1个填空题; (2)热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运算和工具作用。 教 学 准 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要点精讲: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1)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 a∈;若b不是集 合A的元素,记作A b?; (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 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 立; 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 (3)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 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注意: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 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 ;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2.集合的包含关系: (1)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称A是B的子集(或 有的学 生对整 数包括 哪些数 还不太 清楚, 后面还 要通过 具体题 目增强 认识。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一次函数》优秀教案

一次函数 知识点:函数的概念 定义: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例如x 和y ,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惟一..的值与之对应,我们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此时也称y 是x 的函数. 例1: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1)2 1 += x y ; (2)2-=x y . 例2:圆柱底面半径为5cm ,则圆柱的体积V (cm 3)与圆柱的高h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它是函数.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概念 定义:一次函数:若两个变量x 、y 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k 、b 为常数,k ≠0)形式,则称y 是x 的一次函数(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特别地,当b =0时,称y 是x 的____________.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况. 例1:有下列函数:①y =-x -2;②y =-2 x ;③y =-x 2+(x +1)(x -2);④y =-2, 其中不是一次函数的是.(填序号) 例2:要使y =(m -2)x n - 1+n 是关于x 的一次函数,则m 、n 应满足______________. 例3:已知y =(k -1)2 k x 是正比例函数,则k =. 【变式练习】 1、若函数y = (k +1)x +k 2-1是正比例函数,则k 的值为( ) A .0 B .1 C .±1 D .-1 2、若23y x b =+-是正比例函数,则b 的值是() A . 0 B . 23C . 23-D . 3 2 - 3.下列关于x 的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 22221A.3(1) B.y=x+x 1 C.y= -x D.y=(x+3)-x x y x =- 考点: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函数测试题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函数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1.2sin lg ln y x y x y x y =+=== 下列函数是偶函数的是( ) A. B. C. D. ()()()()1 2.lg(1)1,11,1,11,(,)f x x x ++--∞-+∞-+∞-∞+∞函数()= 的定义域是( ) A. B. C. D. 2443.log 3.6,log 3.2,log 3.6,a b c a b c a c b b a c c a b ===>>>>>>>>已知则( ) A. B. C. D. 1 3 4.y x =函数 ) 5.已知函数2 2 )(m mx x x f --=,则)(x f ( ) A .有一个零点 B .有两个零点 C .有一个或两个零点 D .无零点 } { (]136.=124,log 1110,,2(,2)0,233x R x B x x ???? <<=≤??????????-∞ ? ????? 已知集合A ,则A (C B)=( ) A. B. C. D. 10020000003,07..()3,log ,0 808808x x f x f x x x x x x x x x x +?≤>?>?><><<<<<已知函数是()=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或 C.0 D.或0 8.()43111113 0444224 x f x e x =+--在下列区间中,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 A.(,0) B.(,) C.(,) D.(,) 9.设函数???<+≥+-=0 ,60 ,64)(2x x x x x x f 则不等式)1()(f x f >的解集是( ) A ),3()1,3(+∞?- B ),2()1,3(+∞?- C ),3()1,1(+∞?- D )3,1()3,(?--∞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二次函数(1)教案文

课题:二次函数(1) 一、知识梳理 二次函数作为最基本的初等函数,可以以它为素材来研究函数的解析式、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还可建立起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有机联系;二次函数可以编制出层出不穷、灵活多变的数学问题. 二次函数研究就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解析式,二是图像特征.从解析式出发,可以进行纯粹的代数推理,这种代数推理、论证的能力反映出一个人的基本数学素养;从图像特征出发,可以实现数与形的自然结合,这正是中学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 1、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一般式:()()02≠++=a c bx ax x f 顶点式:()()2()0f x a x h k a =-+≠ 零点式:()()02≠++=a c bx ax x f 存在零点21,x x , 则有()()12()()0f x a x x x x a =--≠ 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抛物线 的对称轴是 ,顶点的坐标 ,因此对任意的实数x ,都有 。 当 时,抛物线开中方向 ,在区间 上是递增,在区间 上 ,是递减,因此抛物线在 处,取得最小值 。 当 时,抛物线开中方向 ,在区间 上是递增,在区间 上 ,是递减,因此抛物线在 处,取得最大值 。 (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位置关系:由判别式判定 3、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 一般地,设二次函数,二次方程的根的差别式 ,我们可以利用二次方程的根求出不等式,或,解集,它们的关系如下表: 二次函数()的图象 Y X Y X Y X 二次方程 的根 == 没有实数根 ()的解集 (-) R ()的解集 (,) 二、题型探究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导数(1)教案文

导数(1) 一、 知识梳理:(阅读选修教材2-2第18页—第22页) 1、 导数及有关概念: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设函数)(x f y =在0x x =处附近有定义,当自变量在0x x =处有增量x ?时,则函数()y f x =相应地有增量)()(00x f x x f y -?+=?,如果0→?x 时,y ?与x ?的比x y ??(也叫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有极限即x y ??无限趋近于某个常数,我们把这个极限值叫做函数)(x f y =在0x x →处的导数,记作0x x y =',即0000()()()lim x f x x f x f x x ?→+?-'=? 在定义式中,设x x x ?+=0,则0x x x -=?,当x ?趋近于0时,x 趋近于0x ,因此,导数的定义式可写成 000000 ()()()()()lim lim x o x x f x x f x f x f x f x x x x ?→→+?--'==?-. 2.导数的几何意义: 导数0000()()()lim x f x x f x f x x ?→+?-'=?是函数)(x f y =在点0x 的处瞬时变化率,它反映的函数)(x f y =在点0x 处变化.. 的快慢程度. 它的几何意义是曲线)(x f y =上点()(,00x f x )处的切线的斜率. 即0()k f x =', 要注意“过点A 的曲线的切线方程”与“在点A 处的切线方程”是不尽相同的,后者A 必为切点,前者未必是切点. 因此,如果)(x f y =在点0x 可导,则曲线)(x f y =在点()(,00x f x )处的切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一次函数教案

《一次函数》 1.课标解析 一次函数是初中阶段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函数知识,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学生学习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基础与条件,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一种完美体现,在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一次函数也是学生利用变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是学生了解物质世界变化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 2.知识目标 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能正确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并能根据图象探索函数的性质;能根据具体条件列出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3.能力目标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梳理过程和归纳总结过程,加深对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的理解,强化数学的建模意识,提高利用演绎和归纳进行复习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4.考试内容 (1)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及其应用。 (2)考查学生对“由形到数”和“由数到形”的感知能力和抽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开门见山地给出一次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等的框架图。 (二)、提出“六求”:本单元的知识点比较繁多,且地位比较重要。因此,我将本单元题目归 为“六求” (三)分“求”例析及练习 1、求系数(指数): 例1、已知函数y=(k-1)x + m-2 ①若它是一个正比例函数,求k , m的值。 ②若它是一个一次函数,求 k , m的值。 分析: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函数解析式的特征的理解,在讲解时要突出两点:一是一次函数中自变量的指数等于1,而不是0;二是一次函数解析式中自变量的系数不为零。2、求位置:是指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坐标系中的位置,直线经过的象限:一般的,一条直线都经过三个象限,因此我把这个知识点编成顺口溜:“小小不过一,大小不过二,小大不过三,大大不过四,”,意思是当k<0,b<0是,直线经过二三四象限,以此类推。同学们很容易记住并理解: 例:两直线 y=ax+b 和 y=bx+a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 ( ) 3、求交点:①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以及两直线交点坐标的求法。直线 y=kx+b与x轴的交点坐标(-b/k,0),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②两条直线的交点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函数的周期性教案

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案:函数的周期性 教材分析: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是函数的一个重要的性质,为高考中的必考知识点;常用 函数的概念、图像、单调性、周期性、对称性等综合考核。 学情分析:大多数学生了解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的概念,但对判断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和应 用,对函数的周期的求法还没有掌握。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含义;会运用函数图像判断函数奇偶 性和周期,利用图像研究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 教学重点、难点:函数奇偶性和周期的判断,结合图像解决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问题。 教学流程: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问答式) C1.奇偶函数的判断基本步骤: (1)先求定义域,定义域不对称则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 (2)定义域对称则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 C2.奇偶函数的图像特征: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0,0)对称;偶函数关于y 轴对称。 二、函数的周期 C 1.周期的概念 对于函数f(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 ,使得当x 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f(x+T)=f(x),那么函数f(x)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 叫f(x)的周期,如果所以的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那么这个最小正数就叫做f(x)最小正周期。 C 判断:最小正周期相同的两个函数的和,其最小正周期是不变。 答:错,不一定不变 2.周期函数的性质 C (1)周期函数不一定有最小正周期,若T ≠0是f(x)的周期,则kT(k ∈Z,k ≠0)也是的周期,周期函数的定义域无上、下届。 (2)如何判断函数的周期性: ⑴定义; ⑵图象; ⑶利用下列补充性质:设a>0, C-①函数y=f(x),x ∈R,若f(x+a)=f(x-a),则函数的周期为2a 。 B-②函数y=f(x),x ∈R,若f(x+a)=-f(x),则函数的周期为 2a 。 B-③函数y=f(x),x ∈R,若 ,则函数的周期为 2a 。 B-④函数f(x)时关于直线 x=a 与x=b 对称,那么函数f(x)的周期为||2a b - 了解证明过程: 证明:由已知得: )(1)(x f a x f -=+) ()(,)()(x b f x b f x a f x a f -=+-=+[][] )2()(2x a b b f x a b f +-+=+-∴[])2(x a b b f +--=) 2(x a f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