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汉语教学现状及思考

合集下载

吉尔吉斯斯坦汉语教学现状及思考

吉尔吉斯斯坦汉语教学现状及思考

吉尔吉斯斯坦汉语教学现状及思考范晓玲、古丽妮莎·加玛勒2012-02-17 10:12:06 来源:《新疆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内容提要:本文以实地调查的形式,介绍吉尔吉斯斯坦汉语教学的情况。

重点介绍吉国汉语师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汉语教材使用、课程设置、学校生源情况。

有针对性地提出在吉尔吉斯斯坦有效推广汉语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吉尔吉斯斯坦;汉语教学;现状及思考中图分类号: H19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5330 (2010) 04—0062—05作者简介:范晓玲,新疆财经大学副教授(新疆乌鲁木齐830000);古丽妮莎·加玛勒,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

吉尔吉斯斯坦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与中国关系最为密切的国家之一,中国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山水相连,陆路相通,拥有1100公里的边境线。

目前在只有500多万人口的吉尔吉斯有3千多在校大学生学习汉语,而各类非学历教育的汉语班像雨后春笋般遍布各地,学汉语的人数增长迅速。

新疆在吉国建立的两所孔子学院及各种教育合作对中吉两国的文化教育交流起到重要的作用,对汉语在吉国的顺利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疆与吉国有着战略、地缘、民族资源、历史文化亲近的优势,凭借这个优势,发展与吉国经贸、交通、能源、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和平、和谐外交关系,已经是中国与吉国达成的共识。

2006年以来,我们对吉国的12所高校、5所中学的3千多名学生和60多名当地汉语教师采用问卷和座谈的方式,针对该国的汉语教师素质、课堂教学、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材以及对汉语教师的需求情况、汉语教育发展策略等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范围仅限于大学本科学历及中学列入教学计划中的汉语教学情况。

调查至2008年9月。

一、吉尔吉斯斯坦汉语教学现状(一)教师队伍情况现有的师资中本地教师占70%,主要来自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和国立大学汉语专业的毕业生,中国籍教师占近30%,他们当中只有6名是中国国内的大学教师,其余均为在比什凯克经商或学习的中国人。

语言环境对汉语学习的影响——以吉尔吉斯斯坦高校为研究对象

语言环境对汉语学习的影响——以吉尔吉斯斯坦高校为研究对象

第37卷 第3期2018年6月兰州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ofLanzhouJiaotongUniversityVol.37No.3Jun.2018收稿日期:2017?12?10 学报网址:http://xb.lzjtu.edu.cn作者简介:爱 美(1994-),女,吉尔吉斯斯坦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E?mail:aigerim.94.16@mail.ru.文章编号:1001?4373(2018)03?0140?03DOI:10.3969/j.issn.1001?4373.2018.03.024语言环境对汉语学习的影响———以吉尔吉斯斯坦高校为研究对象爱 美,刘青汉(兰州交通大学文学与国际汉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摘要:汉语是吉尔吉斯斯坦高校普遍开设的外语课,如何提高汉语学习效果对吉尔吉斯斯坦大学生意义较大;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汉语语言环境,主要表现为汉语培训、汉语文化研讨交流、汉语角等;相对而言,前往吉尔吉斯斯坦境外,即前往中国感受、体验汉语交流环境在汉语学习者来说,效果更好。

关键词:语言环境;汉语学习;吉尔吉斯斯坦;影响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犜犺犲犐狀犳犾狌犲狀犮犲狅犳犔犪狀犵狌犪犵犲犈狀狏犻狉狅狀犿犲狀狋狅狀犆犺犻狀犲狊犲犔犲犪狉狀犻狀犵———犐犾犾狌狊狋狉犪狋犲犱犫狔狋犺犲犈狓犪犿狆犾犲狅犳犓狔狉犵狔狕狊狋犪狀犆狅犾犾犲犵犲TOSHBAEVAAigerim,LIUQing?han(SchoolofInternationalSinologyandLiterature,LanzhouJiaotongUniversity,Lanzhou730070,China)犃犫狊狋狉犪犮狋:Chineseisaforeignlanguagecoursethatiswidelyestablishedincollegesanduniversi tiesinKyrgyzstan.ImprovingtheeffectivenessofChineselearningiscrucialforuniversitystudentsinKyrgyzstan.InKyrgyzstan,theChineselanguageiscommonlypracticedinChinesetrainings,Chineseculturalseminars,Chinesecorners,andsoon.Comparativelyspeaking,forstudentswhowishtolearnChinesemoreeffectively,thebestwayisgoingtoChinabyyourself.inthisway,youcanfullyimmerseyourselfinboththeculturalandlanguage.犓犲狔狑狅狉犱狊:Environment;chineselearning;Kyrgyzstan;influences 吉尔吉斯斯坦国土面积19.8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万,国语是吉尔吉斯斯坦语,官方语为俄语。

浅谈吉尔吉斯斯坦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浅谈吉尔吉斯斯坦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浅谈吉尔吉斯斯坦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作者:陈浩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05期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吉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双方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密切。

吉尔吉斯斯坦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对外汉语教学得到很大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目前汉字教学情况不容乐观,汉字教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本文尝试对比什凯克市六十二中学汉字教学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汉字教学初级阶段应采取的教学策略,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汉字的畏难情绪,提高学习汉字的兴趣。

关键词:对外汉语;汉字教学;问题;策略一、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字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学习者的汉语水平。

要想了解中国文化,提高汉语水平,学习者必须学习汉字和掌握汉字。

1.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一个民族怎样思维,就怎样说话,反之亦然,怎样说话就怎样思维。

汉字经过历史演变,历经甲骨文,金文,大小篆、隶书和楷书等阶段,汉字发生巨大变化,字形由繁入简,但汉字的神韵仍完好地保留下来。

通过汉字,我们能够了解古代中国社会形态及其风俗习惯,探寻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哲学。

2.学习汉字的情况影响汉语水平。

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受汉字掌握程度的制约。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见到下列现象:有些学生的汉语水平达到了HSK中级或高级后,虽然能够使用汉语完成日常交际任务,汉语读写能力却相对滞后,学生进行汉语阅读时存在一定困难,书写汉字也时常出错,究其根源在于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汉字。

此外,吉尔吉斯斯坦有数万东干人,东干人属于中国西北回族的海外群体,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东干人已经不使用汉字,东干语完全采用俄文字母标注。

目前东干人无法阅读汉语文字材料,更谈不上使用汉语进行书面交际。

外汉语教学不是简单地语言教学,更重要的是传播中华文化。

在初级阶段我们要重视汉字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汉语本质特点,为其打开汉语世界大门。

二、吉尔吉斯斯坦汉字教学现状笔者所在的教学点是比什凯克六十二中学,目前汉语教学仍处于初级阶段。

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中小学汉语教学现状

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中小学汉语教学现状
济 、 战 略 、 资源 等 方 面 的 联 系 , 以及 民族 文 化 与 历 史 的 渊 策 ,也使 得英语和 日语在当地 发展较好 。 源 ,促 进 了 双 方 经 济 、 贸 易 、 交 通 、 能源 、教 育 等 方 面 的 二 、 比什 凯克 市 中小 学 汉 语 教 学现 状
比 什 L 兄 巾尔十 甲字
2 1 5 2 4 8 8 0 9 5 4 7 0 4 3 0 5 0 0 Nhomakorabea、
2 7 5 8 学 生 是 学 习 活 动 的 主 体 ,在 教 学 活 动 中 ,不 管 是 制 定 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 ,还 是确 定教学 内容 、教材 和教学 方 法 等 ,都 要 从 学 生 自身 的特 点 和 需 要 出 发 。通 过 对 学 生 这
交 流与合 作 。这种健 康发展 的和平外交 关系 ,为汉 语的传 播 与推广提 供了很好的平 台。 目前 ,只有5 4 7 . 4 万人 口的吉 尔 吉 斯 斯 坦 , 学 习汉 语 的 在 校 大 学 生 超 过 3 0 0 0 人 , 各 类 汉
语 课 外 学 习 班 也 迅 速 发 展 , 这 在 其 他 国 家 和 地 区 是 很 少 见 的 。2 0 0 8 年6 月1 5 日, 由 新疆 大 学 与 吉 尔 吉 斯 斯 坦 合 作 的 比
比什 凯 克 市 中小 学 汉 语教 学 概 况 吉 尔 吉 斯 斯 坦 全 称 为 吉 尔 吉 斯 斯 坦 共 和 国 , 与 我 国 新

比什 凯 克 市第 六 十 八 中 学 比什 凯 克 市第 六 十 九 中 学 吉 尔 吉斯 国立 民族 大 学 附属 高 级 中学 比什 凯 克 市第 六 中学 比什 凯 克 市第 二十 八 中 中学 比什 凯 克 市 第六 十 二 中学

吉尔吉斯斯坦本土汉语教师身份认同现状研究

吉尔吉斯斯坦本土汉语教师身份认同现状研究

吉尔吉斯斯坦本土汉语教师身份认同现状研究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对自己及教师群体的认知和认可。

不断提高本土汉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是建设优质本土汉语教师队伍的保证,是推动汉语海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运用调查问卷法和教育叙事研究,分析吉尔吉斯斯坦当地79名本土汉语教师情况,以社会文化理论及“教师发展成因关联模型”做理论依据,描述吉尔吉斯斯坦本土汉语教师身份认同现状并分析影响其身份认同的因素。

本文创新之处在于研究对象及角度的选择,增加文化融合视角审视教师身份认同。

问卷调查显示吉尔吉斯斯坦本土汉语教师身份认同情况总体呈中等偏上水平,教师身份认同水平较好。

其中,专业身份认同最低,环境身份认同水平较低,说明教师队伍的优化仍需重视本土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及所处环境的改善。

结合叙事研究得出影响其身份认同的因素分外部和内部,包括重要他人及学校、社会文化的支持、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反思等因素。

最后提出相应策略,即对重要他人及孔子学院的建议、对本土汉语教师的一些期望。

吉尔吉斯斯坦南部汉语教学现状及发展前景和优势

吉尔吉斯斯坦南部汉语教学现状及发展前景和优势

吉尔吉斯斯坦南部汉语教学现状及发展前景和优势摘要本文以实地调查的形式,介绍吉尔吉斯斯坦南部贾拉拉巴德州汉语教学的情况,以及吉国南部汉语教学在当地发展前景及优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在吉尔吉斯斯坦南部有效推广汉语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吉尔吉斯斯坦南部贾拉拉巴德州汉语教学发展前景及优势吉尔吉斯斯坦南部贾拉拉巴德州始建于1939 年11 月21日,后几经变动,1990 年独立建州。

下辖8 个区、5个市、8 个镇和69 个村。

面积3.39万平方公里,人口92.06 万人(2003 年1 月1日)。

该州位于吉尔吉斯斯坦西南部,其西部为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在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贾拉拉巴德州共设立了四个教学点,分别设在贾拉拉巴德市里的贾拉拉巴德州国立大学、经济管理大学、贾拉拉巴德工程技术专科学校及位于贾拉拉巴德州巴扎库尔干区阿克曼村的奥斯曼中学。

这几个教学点都急切希望能与中方合作,增设汉语课程,增派更多的汉语教师和志愿者,为学习汉语的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吉尔吉斯斯坦贾拉拉巴德国立大学与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自合作建立孔子学院教学点以来,在汉语教育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卓有成效。

吉尔吉斯贾拉拉巴德国立大学成立于1993 年4 月2 日,占地面积106915 平方米,有着良好的大学环境。

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获得了政府提供的资金和设备支持,教学水平也进一步提高。

目前,贾拉拉巴德州国立大学有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层次的学历教育,其中有28 个大专专业、74 个本科专业,16 个研究生专业。

此外,该大学在贾拉拉巴德州有哈日昆勒、阿克瑟、麦勒苏、阔赤阔拉塔和塔西库木尔等五所分院。

每一分院因该州特有的资源结构都体现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一、当地汉语需求贾拉拉巴德州国立大学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国第三大城市贾拉拉巴德市,该市曾是贾拉拉巴德州首府,始建于1877 年,是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西南部的轻工和食品工业中心。

该州的矿藏极为丰富,主要有煤炭、石油和建材原料。

《2024年吉尔吉斯斯坦汉语教材使用现状调查与教材国别化编写研究》范文

《2024年吉尔吉斯斯坦汉语教材使用现状调查与教材国别化编写研究》范文

《吉尔吉斯斯坦汉语教材使用现状调查与教材国别化编写研究》篇一一、引言吉尔吉斯斯坦作为中亚地区的重要国家,汉语教育在该国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满足吉尔吉斯斯坦学生学习汉语的需求,对当前汉语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以及进行教材国别化编写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吉尔吉斯斯坦汉语教材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教材国别化编写建议,以期为吉尔吉斯斯坦的汉语教育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材资源。

二、吉尔吉斯斯坦汉语教材使用现状调查1. 调查背景与目的随着中吉两国友好关系的不断发展,汉语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

为了了解当前汉语教材在吉尔吉斯斯坦的使用情况,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调查旨在了解教材的使用范围、使用频率、使用效果以及学生、教师对于教材的反馈意见。

2. 调查方法与过程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多种方式,对吉尔吉斯斯坦的多所中小学及高校进行了调查。

问卷内容涵盖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访谈对象包括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等。

3. 调查结果分析(1)教材使用范围:调查发现,吉尔吉斯斯坦的汉语教学主要依赖于中国出版的汉语教材,本土化教材相对较少。

(2)教材使用频率:多数学校在使用中国出版的汉语教材时,能够按照教学计划进行,但部分学校存在教材更新不及时的问题。

(3)教材使用效果: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中国出版的汉语教材内容丰富,但部分内容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实际生活和文化背景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4)反馈意见:教师和学生希望教材能够更加贴近吉尔吉斯斯坦的实际生活和文化背景,增加与吉尔吉斯斯坦相关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三、教材国别化编写研究1. 编写原则在进行教材国别化编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贴近吉尔吉斯斯坦的实际生活和文化背景,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反馈,以及符合语言教学规律。

2. 编写内容与形式(1)内容:教材内容应涵盖汉语基础知识、听说读写技能训练、中国文化与吉尔吉斯斯坦文化对比等方面。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四所高校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四所高校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四所高校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吉尔吉斯斯坦首都四所高校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近年来,汉语作为世界上最为普及的语言之一,在吉尔吉斯斯坦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吉尔吉斯斯坦首都四所高校的汉语教学现状,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首先,我们选择了四所位于吉尔吉斯斯坦首都的高校进行调查,分别是吉尔吉斯国立大学、吉尔吉斯人民友谊大学、吉尔吉斯国立农业大学和吉尔吉斯国立工艺学院。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我们了解了各校的汉语教学情况、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等。

调查结果显示,四所高校的汉语教学普遍得到了很大的重视。

吉尔吉斯国立大学作为吉尔吉斯斯坦最重要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在汉语教学方面具备较强的实力。

该校设有多个汉语教学班级,并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吉尔吉斯人民友谊大学也开设了汉语专业,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中文专业毕业生。

与此同时,吉尔吉斯国立农业大学和吉尔吉斯国立工艺学院虽然在汉语教学上相对较新,但已经开始逐步建设汉语专业,并引进了一些教材和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方面,各校普遍使用标准化的汉语教材,如《汉语》、《HSK标准教程》等。

同时,各校还注重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设备的运用,为学生提供更生动、互动的学习体验。

此外,各校也积极组织汉语角、中文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交流能力。

师资力量方面,四所高校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汉语教师,并会聘请中方教师或汉语外教来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任务。

此外,吉尔吉斯国立大学和吉尔吉斯人民友谊大学还设有汉语教研室和研究中心,为教师的培训和教学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不过,调查结果也显示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尽管各校在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上有所投入,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师生比例仍然不平衡,有时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其次,由于吉尔吉斯斯坦人对汉语的需求逐渐增加,各校所开设的汉语课程容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学生报名的竞争激烈程度也逐渐加大。

此外,尽管汉语水平测试(HSK)在吉尔吉斯斯坦受到很高的认可度,但由于缺乏相关的考试中心,学生在参加HSK考试时面临一些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尔吉斯斯坦汉语教学现状及思考范晓玲、古丽妮莎·加玛勒2012-02-17 10:12:06 来源:《新疆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内容提要:本文以实地调查的形式,介绍吉尔吉斯斯坦汉语教学的情况。

重点介绍吉国汉语师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汉语教材使用、课程设置、学校生源情况。

有针对性地提出在吉尔吉斯斯坦有效推广汉语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吉尔吉斯斯坦;汉语教学;现状及思考中图分类号: H19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5330 (2010) 04—0062—05作者简介:范晓玲,新疆财经大学副教授(新疆乌鲁木齐830000);古丽妮莎·加玛勒,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

吉尔吉斯斯坦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与中国关系最为密切的国家之一,中国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山水相连,陆路相通,拥有1100公里的边境线。

目前在只有500多万人口的吉尔吉斯有3千多在校大学生学习汉语,而各类非学历教育的汉语班像雨后春笋般遍布各地,学汉语的人数增长迅速。

新疆在吉国建立的两所孔子学院及各种教育合作对中吉两国的文化教育交流起到重要的作用,对汉语在吉国的顺利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疆与吉国有着战略、地缘、民族资源、历史文化亲近的优势,凭借这个优势,发展与吉国经贸、交通、能源、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和平、和谐外交关系,已经是中国与吉国达成的共识。

2006年以来,我们对吉国的12所高校、5所中学的3千多名学生和60多名当地汉语教师采用问卷和座谈的方式,针对该国的汉语教师素质、课堂教学、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材以及对汉语教师的需求情况、汉语教育发展策略等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范围仅限于大学本科学历及中学列入教学计划中的汉语教学情况。

调查至2008年9月。

一、吉尔吉斯斯坦汉语教学现状(一)教师队伍情况现有的师资中本地教师占70%,主要来自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和国立大学汉语专业的毕业生,中国籍教师占近30%,他们当中只有6名是中国国内的大学教师,其余均为在比什凯克经商或学习的中国人。

无论是当地的,还是中国籍汉语教师的年龄绝大多数都在30岁以下。

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尤其是临时聘用的中国教师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常常是中途不辞而别,给校方带来很多困难。

表1 吉尔吉斯斯坦十二所大学师资情况一览表该数据资料来自汉语教师填写的问卷调查表。

表1调查情况说明:1·汉语教师的短缺,直接影响汉语教学质量,导致生源流失。

如在汉语师资力量最强的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师生比28∶1193。

而学校规定一个班最多不超过15人,所以不得不聘用没有教学经验的中国留学生和本校汉语专业的高年级学生上课,汉语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其他学校则出现因为没有汉语教师,学生只好改学语种或专业的情况。

2·汉语教师教学经验的不足,限制了教学水平的提升。

部分本地教师虽有语言的优势,但担任汉语教师之前没有接触过语言教育,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而且部分教师自身的汉语语音、语调、语法都还存在着很多偏误,完全靠教授汉语后的慢慢摸索,限制了教学水平和学生汉语能力的提升。

3·汉语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科发展。

吉国汉语教师职称结构比例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 0∶4∶17∶46。

这个比例说明汉语教师队伍缺少学科建设带头人,这既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

4·汉语教师收入偏低,导致汉语教师流失和汉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困难。

吉国大中学校教师的收入相对而言比较低,年轻的教师月薪最多25美金。

很多教师都身兼数职,无法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中,使汉语教学水平受到一定影响。

(二)教材情况目前,吉尔吉斯斯坦正在使用的有18种教材。

表2 使用中的部分教材一览表该资料由各大学汉语教研室提供。

上表调查情况说明:1·从列出的十八种教材来看,一套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打破了。

每种课型都有多种教材同时竞争,给教师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2·虽然有几种教材使用情况较好,如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汉语新目标》、《汉语速成》,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全景》,但同时也反映出这些教材俄文、吉文注解的教材不系统、不配套,缺少本土化中高级精品教材的问题。

3·被调查的十所高校、四所中学,除了比什凯克人文大学汉语教材、参考书比较充足以外,其他院校均反映缺少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

4·俄文版教材内容老化严重,面临淘汰。

(三)课程设置情况表3 吉尔吉斯高校汉语课程设置情况一览表该资料由各大学汉语教研室提供。

表调查情况说明:1·课程设置单一,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

上述八所大学只有三所按课型设置了课程,以综合技能课精读课为主干课程,辅以专项技能课。

其余五所大学基本上是一门汉语课一本书包括所有的技能训练,结果顾此失彼,不能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横向展开,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2·汉语课时分配不合理,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汉语专业课时有限(一至二年级一周十课时,三、四年级一周12课时),其他课程繁多,挤占了宝贵的汉语课时资源。

但是阿拉套国际大学却是个例外,它的课程设置最为理想,听说读写四种技能课有机的结合,汉语课时也有保证,每周22节,可以预见教学效果将会优于其他大学。

3·凭经验办学,缺乏理论指导。

除了比什凯克人文大学、民族大学,其他开设汉语课的高校是在没有教学大纲,没有教学计划的情况下开展教学的,教什么,怎么教,完全由汉语教师一个人决定,有很大的随意性。

所以,这些大学的汉语教研室希望在课程建设方面得到帮助。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吉国的教育体系沿用前苏联时期的模式,外语专业并不单纯地学习外语,而是结合某一专业。

比如,比什凯克人文大学汉学系的学生,每天两个课时的汉语课,辅以其他课程,到了三年级学生开始按照各自的专业学习除汉语以外的课程,汉语课也由10个课时增加到12个课时。

吉尔吉斯斯坦只有阿拉套大学今年开设了汉语文学专业,可以说,这是这个国家迄今为止招收的专门学习中国语言文学的第一批学生。

(四)生源情况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吉尔吉斯斯坦的“汉语热”开始升温,目前,汉语已经成了该国最重要的外语,而且他们也越来越重视对中国历史、政治、国家结构体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因此迫切需要培养不同专业领域掌握汉语的高级专业人才。

近几年,只要有条件的院校都开始开设汉语课程,以满足学生学习汉语的要求。

该国最早开设汉语课程的大学是吉尔吉斯民族大学和比什凯克人文大学。

吉尔吉斯民族大学作为第二外语于1992年开设了汉语课,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取消了,五年前又恢复了招生。

比什凯克人文大学于1995年开始招收汉语专业的学生,虽然起步稍晚于前者,但是经过十几年的稳步发展,已经拥有了一支比较稳定的教师队伍。

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成了学习汉语的学生的首选学校。

表4 吉尔吉斯斯坦各个院校生源增长情况一览表该资料由各大学汉语教研室提供。

上表调查情况说明:在这个只有500多万人口的小国家有三千多在校学生选择学习汉语,热情之高、规模之大、增长之快令人感慨。

数据清楚地表明,2006年学生的数量比四年前增长了近10倍。

我们调查的对象仅限于接受大学本科学历教育的学生,而接受汉语非学历教育的学生人数并未统计在内,各个大学举办的汉语培训班像雨后春笋遍布比什凯克,这部分人的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二、如何在吉尔吉斯斯坦更好更有效地推广汉语教学目前,我国在吉尔吉斯斯坦开办有2所孔子学院,分别是新疆大学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和新揭牌的新疆师范大学吉尔吉斯民族大学孔子学院。

新疆汉语国际推广中学基地将在近三年内与比什凯克市多所重点中学、国际学校、外国语中学合作,建立中学孔子课堂。

上述两所孔子学院也将在吉尔吉斯斯坦各州首府城市建立孔子课堂、汉语中心等汉语国际推广分支机构。

面对吉国汉语教学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我们要多一些冷静和思考,要对当前吉国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更深入一步的调研和研究,才能更好更有效地推广该国的汉语教学,做好汉语传播的工作。

1·要加大对吉国的汉语学习和汉语广播节目的投资力度,促进文化交流方面的实质性合作,如建立针对年轻人的更广覆盖面的网站,使中国在吉国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广泛传播的汉语是中国实力和地位的标志,更是吉国对中国未来预期的标尺。

汉语如能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为越来越多的吉国人使用,这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又具有“反哺”作用,其影响可以惠及政治、外交、经贸等全方位的领域。

2·大力加强吉国汉语教学师资培训。

首先可利用新疆与吉国具有“跨境相同民族,跨境相同语言”和长期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所积累的经验的优势,做好高校对外汉语硕士及本科专业的培养、汉语教学师资培训工作,培养合格的面向上合组织国家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推广和普及汉语教学的教师和志愿者。

其次是做好吉国“本土化”汉语教师的培训工作。

在吉国境内定期举办汉语教学师资培训班,以孔子学院为基地,从国内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前去讲学,有计划地分批轮训吉国目前在岗的汉语教师,向他们介绍中国的汉语教学资源,对他们进行汉语教学理论及教学法方面的培训,指导他们使用精品汉语教材,这不仅有助于汉语教材和教学模式在吉国的推广,同时也便于继续到中国提高汉语水平的学生在学习上的衔接。

第三是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采取中国政府给汉语教师发放补助(50~100美金)的办法,向社会招聘汉语教师,以缓解边远地区汉语教师不足之困难。

3·作为中国十大汉语推广基地之一的中亚基地,新疆各高校及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中亚各国汉语教学理论及实践的研究,我国新疆境内和境外的汉语教师有必要摸索和总结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共性,借鉴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经验,研究吉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特点,探索影响其学习的各种因素,有针对性开展对吉国相同或相近民族的汉语教学。

4·大力提倡中吉合作编写教材和推广中国针对吉国编写的汉语教材。

国家汉办对中亚各国汉语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非常重视,新疆汉推基地在各高校的配合下,近期已完成对中亚包括吉国系列汉语教材的招标及编写工作。

同时,我们还加强教材在吉国境内的试用和推广工作,在吉国各地设立汉语教材及中文书刊发售代办点,以解决学校有钱买不到书的状况。

并做好总结和修订工作。

5·大力发挥目的语环境的优势,实行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汉语学习活动应向课外延伸,营造说汉语、用汉语的氛围,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最佳的汉语学习环境。

为此可组织有中国留学生参加的汉语角、汉语夏令营,以促进双方的学习。

中国与吉国的关系源远流长。

古代的“丝绸之路”曾把中国和中亚地区紧紧联结在一起,双方的友好交往,为推动东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