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红色素

合集下载

天然甜菜红色素

天然甜菜红色素

甜菜红色素Beet Red(Beetroot Red)别名甜菜根红编码GB 08.101;INS 162化学结构本品主要着色成分为甜菜苷(betanine)甜菜苷C24H26N2O13相对分子质量550.48性状由食用红甜菜(Beta vulgaris L. var rabra)的根(我国俗称紫菜头)制取的天然红色素,主要由红色的甜菜花青(betacyanines)和黄色的甜菜黄素(betaxanthines)组成(除色素外尚可有糖、盐和蛋白质等)。

甜菜花青中的主要成分为甜菜苷(betanine),占红色素的75%~95%。

甜菜红为紫红色粉末。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无水乙醇,水溶液呈红至紫红色,色泽鲜艳,在波长535nm附近有最大吸收峰。

PH3.0~7.0时较稳定,pH4.0~5.0时稳定性最好。

在碱性条件下则呈黄色。

染着性好,耐热性差。

其降解速度随温度上升而迅速加快,pH5.0时,色素的半减期为1150±100min(25℃)、310±30min(50℃)、90±10min (75℃)和14.5±2min(100℃)。

光和氧也可促进其降解。

金属离子的影响性一般较小,但如Fe3+,Cu2+含量高时可发生褐变。

抗坏血酸对本品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制法将红甜菜根榨汁或用水溶液抽提后,经进一步精制、浓缩、喷雾干燥而得。

亦可将抽提液用离子交换树脂等处理后制成。

质量标准注:FAO甜菜红含量计算:甜菜苷%=(A*V)/(1120*L*W)式中A—最大吸光度(530nm)V—试液体积(mL)L—比色皿长度(cm)W—样品质量(g)1120—吸光系数鉴别方法1. 溶解性溶于水,不溶于无水乙醇。

2. 呈色反应向本品5ml水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1+10)1mL,颜色由红或由紫变黄。

3. 分光广度测定甜菜苷在pH5.4水中,于波长530nm左右有吸收峰,在pH8.9时于545nm 显示宽吸收峰。

红曲红色素的使用方法

红曲红色素的使用方法

红曲红色素的使用方法
红曲红色素是一种天然食品色素,它来源于发酵后的红曲霉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红曲红色素的使用方法及其拓展应用。

1. 食品添加剂:红曲红色素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

它可以用于调味品、肉制品、酱油、面制品、饼干、饮料等食品的着色,不仅能增加食品的色彩,还能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视觉效果。

2. 医药领域:红曲红色素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用于制作中药饮片、保健品、药膏等。

红曲红色素中含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对于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调节免疫功能等有一定的作用。

3. 美容护肤:红曲红色素中的红曲素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很好的抗衰老效果。

因此,红曲红色素可以应用于化妆品领域,如面膜、护肤乳液、颈霜等,能够有效改善肌肤质地,淡化色斑,增加肌肤的光泽度。

4. 红曲红色素的提取方法:红曲红色素可以通过水提、酶解、有机溶剂提取等方法进行提取。

其中,酶解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
将红曲红色素悬浮液与酶溶液反应,然后经过离心、过滤等步骤得到纯净的红曲红色素。

总之,红曲红色素作为一种天然、安全的食品色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不断研究和开发,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红曲红色素的应用领域,为食品、医药和美容护肤等行业提供更多选择。

苋菜红色素提取方法

苋菜红色素提取方法
最佳提取温度的选择
在考虑效率和稳定性之间取得平衡,通常选择在60℃到80℃之间进行提取。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 控制水浴温度来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
时间控制
时间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延长提取时间可以提高色素的提取效率 ,因为更多的色素分子有机会从细胞中 释放出来。但是,过长的提取时间可能 会导致色素分解和氧化,进而降低其质 量和稳定性。
萃取原理
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殊性质,如高渗 透性和低粘度等,实现萃取和分离。
提取过程
优缺点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具有高选择性、高 提取效率等优点,但设备成本较高, 且操作复杂。
将苋菜原料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 进行萃取和分离。
CHAPTER 03
提取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
新鲜苋菜
采集新鲜、无病虫害、无腐烂的 苋菜,去除杂质和根部,清洗干
01
数据分析方法
对提取效果的数据进行分析,通 常采用统计学方法和数学模型进 行数据分析。
模型建立
02
03
评估方法
根据实验数据和统计学方法,建 立预测模型,用于预测不同条件 下的提取效果。
通过比较实际数据与预测数据的 差异,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CHAPTER 07
应用领域与市场前景
食品工业应用
眼影
苋菜红色素可以用于制作眼影,为眼影提供鲜艳的红色和良好的附 着性。
腮红
苋菜红色素可以用于制作腮红,为腮红提供鲜艳的红色和良好的质地 。
其他领域应用
染料
苋菜红色素可以用于制作染料,为布料、纸张等物品提供鲜艳的红色和良好的染色效果 。
生物实验
苋菜红色素可以用于生物实验中,为实验结果提供鲜明的颜色对比和良好的观察效果。

红色素做面食的原理和作用

红色素做面食的原理和作用

红色素做面食的原理和作用红色素在食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面食制作中。

红色素可以通过增加食物的色彩鲜艳度,提升美食的视觉效果。

此外,红色素还可以影响食物的味道和口感,给人以愉悦的食用体验。

下面将详细介绍红色素在面食中的原理和作用。

一、红色素的原理红色素是一种色素,主要通过吸收可见光的特定波长来呈现红色。

红色素分为天然红色素和人工红色素两种类型。

天然红色素通常来自于一些天然食材,如红薯、甜菜等。

人工红色素则是通过化学合成或改造天然物质得到的。

目前广泛使用的人工红色素包括铁氧化红、胭脂红等。

二、红色素在面食中的作用1. 提升色彩鲜艳度:面食通常为白色,加入红色素可以使食物色彩更加鲜艳,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红色素在拉面、馄饨、抄手等面点中的应用,增加了面食的诱人度,让人一眼就能被吸引。

2. 营造食欲:红色是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颜色,有助于刺激人们的食欲。

红色被认为能够增加肠胃蠕动,促进消化和吸收,让人们更容易产生食欲。

面食中加入红色素,可以让人更有食欲地品尝美食。

3. 改善口感:红色素可以改变食物的外观和质地,提升口感。

例如,在包子的皮上添加红色素可以使其焦糖化,增加了包子的香脆口感和美食的独特魅力。

4. 增加产品的认可度:面食市场竞争激烈,红色素的应用可以使产品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在面食中添加红色素,可以使产品具有独特的色彩特点,让消费者能够更容易地辨认和选择。

5.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一些红色素来源于天然食材,例如花生、红薯等,这些食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面食中加入这些天然红色素,可以为面食增加营养价值,例如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三、红色素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红色素种类:红色素有多种类型,应根据不同的面点特性选择适合的红色素。

例如,对于面点中需要耐高温的红色素,可以选择耐高温的人工红色素,而对于天然食材制作的面点,可以选择天然红色素。

2. 合理控制使用量:红色素使用过多或不当可能会影响食品的质量和人体健康。

红色素的化学式

红色素的化学式

红色素的化学式
红色素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物质,可以用来颜色食物,化妆品,药物等,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药物,化妆品等领域。

红色素的化学式为C18H32N4O14S2、分子量为464.63,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红色素是一类活性有机物,主要由三类成分组成:其中一类是具有吸光性的芳香族环糊精核糖类,在色素发色时充当光合子,并发挥抗氧化作用;另一类是有机砜,羟基脲、羟基环芳香烃等,系芳香环糊精核糖类的重要修饰基团;第三类是有机氯离子,如氯醛类、氯醚类等,主要是以氧化铵为原料,进行电化学活性化,充当酸碱催化剂和电荷稳定器。

红色素的化学式中氧化铵(NH4+)的含量很高,具有碱性和抗氧化特性。

由于氯离子的存在,可以使它在低温下也保持活力,增加其保鲜性。

红色素的氯离子有助于抑制蔗糖糖苷酶的活力,可以起到防腐蚀作用。

此外,氧化铵与氯离子的相互作用还可以抑制色素的褐变现象,产生软糖颜色变化的同时维持活性高。

此外,红色素的化学式中还含有其他重要的成分,如木质素、水杨酸、碳酸盐和碳水化物、氨苯等物质。

木质素可以促进有机物稳定,防止有机物氧化;水杨酸则有助于色素的氧化反应;碳酸盐和碳水化物可以改善色素的抗氧化性,并增加色素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红色素化学式中涉及到多种成分,色素的抗氧化性、稳定性和维持活性能力都非常重要,因此在应用过程中有必要考虑以上各种因素,以确保有效的利用红色素。

因此本工作对红色素的化学
式及其相应的性质以及影响色素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红色素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红曲红的标准使用量

红曲红的标准使用量

红曲红的标准使用量红曲红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也是一种天然的红色素。

它主要由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发酵制成,因此也被称为红曲霉色素。

红曲红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可以用于调色、增香、防腐等多种作用。

但是在使用红曲红时,需要注意其使用量,以免超标使用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红曲红的最大使用量规定如下,在酱油、豆瓣酱、腐乳等调味品中,红曲红的最大使用量为25g/kg;在米面制品、糕点、肉制品等食品中,红曲红的最大使用量为20g/kg;在其他食品中,红曲红的最大使用量为5g/kg。

因此,在使用红曲红时,需要根据不同食品的种类和用途,合理控制其使用量,以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过量使用红曲红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红曲红是一种天然色素,但是其中也含有一定的毒性物质。

如果长期或过量摄入,可能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

因此,在食品生产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使用量进行添加,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此外,红曲红的使用量还受到食品工艺和配方的影响。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原料的变化、加工工艺的改进等因素,导致红曲红的使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红曲红的使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以确保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总的来说,红曲红作为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调色、增香、防腐等多种作用。

但是在使用红曲红时,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使用量进行添加,避免过量使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红曲红的使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以确保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希望食品生产企业和从业人员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食品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食品产品。

2023年度常见红色素分析和总结

2023年度常见红色素分析和总结

2023年度常见红色素分析和总结2023年度常见红色素分析和总结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素需求的不断提高,对食品中添加的色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色素的研究也不断深化。

红色素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分析2023年度常见的红色素,并进行总结。

一、红色素种类1. 胭脂红胭脂红是一种常用的红色食品添加剂,它的主要成分是染料酸性红14。

胭脂红颜色鲜艳,使用广泛,但其在一些发达国家已被限制使用。

因为胭脂红在摄入后,一部分会被代谢成苯胺类物质,苯胺类物质有致癌的风险。

2. 苯甲酸盐苯甲酸盐是指苯甲酸钠、苯甲酸钙和苯甲酸类成分。

它们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和儿童零食中。

但在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规定只能添加苯甲酸钙,且添加量不能超过0.15g/kg。

3. 柿子红柿子红在我国也被称为西红柿红色素,其主要是从西红柿中提取的一种颜料,红色鲜艳,且具有较高的色泽稳定性。

柿子红被广泛用于饮料、酱油等食品中,但在添加柿子红时需要注意其添加量,不宜过多。

4. 甜菜红甜菜红属于双酚A类颜料,具有鲜亮的红色和良好的耐光性和耐热性,被广泛用于冷饮、果汁、糕点等食品中。

但是,甜菜红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质,因此应注意其添加量,不宜过多。

5. 天然红色素天然红色素是指从天然植物或动物中提取的颜料,如胡萝卜素、番茄红、紫红卷须藻素等。

这些天然颜料颜色鲜艳、安全无害,且具有营养价值,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等领域。

二、红色素的应用红色素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用于制造糕点、饼干、饮料、罐头、冷冻食品、甜点、婴儿食品和保健品等各种食品和饮料。

添加适量的红色素不仅能增加产品的色彩,同时还能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视觉效果,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三、红色素的安全性食品添加剂是指在生产、加工、制造、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向食品中添加一定量的化学物质,以改变其色、味、香、质等性质,从而增强食品的品质和食用价值。

但是,如果添加过多或者添加不合法或不合规范化的食品添加剂,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食用红色素清洗方法

食用红色素清洗方法

食用红色素清洗方法引言食用红色素是一种常见的色素,常用于食品和饮料中,给人们带来美观的视觉享受。

然而,红色素可能会残留在容器、餐具和厨房用具上,如果不彻底清洗,会对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有效的食用红色素清洗方法,帮助我们保障食品和饮料的安全。

1. 温水清洗首先,我们可以使用温水对容器、餐具和厨房用具进行清洗。

温水能够帮助去除红色素的残留物,而且相对安全无刺激。

在清洗之前,首先将用具的表面清除掉大块的残留物,然后使用温水和中性洗涤剂进行清洗,最后用干净的水冲洗干净。

2. 柠檬汁清洗柠檬汁是一种天然的酸性溶液,具有良好的清洁和消毒作用。

将柠檬切成片状,挤出汁液,然后将柠檬片和汁液涂抹在被红色素污染的部位。

稍微停留一会儿后,用清水冲洗即可。

柠檬汁的酸性可以有效分解红色素,而且还能带来清新的香味。

3. 小苏打清洗小苏打是一种碱性物质,能够有效中和酸性物质,对清洁效果有很大帮助。

使用小苏打清洗红色素污渍的餐具和厨房用具,可以在清洗效果上取得极好的效果。

将一些小苏打溶解于温水中,然后将带有红色素污渍的餐具和厨房用具放入水中浸泡,稍微搓洗一下后,即可清除红色素。

4. 氢过氧化物清洗氢过氧化物是一种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清洁能力。

使用氢过氧化物清洗红色素污渍,需要注意使用的浓度和时长,以免对材料产生损害。

将适量的氢过氧化物稀释在温水中,然后将被红色素污染的餐具和厨房用具浸泡其中,15-30分钟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

5. 海绵搓洗在清洗过程中,使用海绵可以增加清洁效果。

选择质地柔软的海绵,将其沾湿后,轻轻搓洗红色素污渍的地方。

海绵的纹理可以帮助去除污渍,但要注意不要过度用力,以免划伤器具表面。

结论食用红色素的清洗是保障食品和饮料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以上介绍的几种食用红色素清洗方法都简单有效,并且多数方法所需的材料易于获得。

在清洗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安全和卫生,确保清洗彻底,以免对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红色素常见红色素有:辣椒红色素,角黄素,番茄红素苋菜红、诱惑红。

甜菜红、胭脂红(胭脂虫红)(红曲米、红曲红)、花生衣红红米红、甘蓝红、高粱红等等1.辣椒红色素辣椒红色素(水溶、油溶) 是以辣椒为原料,采用科学方法提取、分离、精制而成的天然色素。

主要成份为辣椒红素和辣椒玉红素,为深红色油溶性液体,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耐光、热、酸、碱,且不受金属离子影响;溶于油脂和乙醇,亦可经特殊加工制成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色素。

该产品富含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具保健功能。

广泛应用于水产品、肉类、糕点、色拉、罐头、饮料等各类食品和医药的着色。

亦可用于化妆品的生产。

2.角黄素角黄素是一种带橙红色的类胡萝卜素色素。

角黄素天然存在于许多食物中,例如蘑菇、甲壳类动物、鱼类和蛋类。

这种色素也可以用人工方法制造。

角黄素的用途角黄素(食物添加剂国际编号:INS161g)主要用作动物饲料添加剂,使蛋黄和禽肉的颜色更鲜明,三文鱼的色泽更红润。

角黄素也可用于果酱、糖果、糖浆、调味汁、含二氧化碳饮料等食物,作为着色剂。

不过,角黄素较常用于动物的饲料,而非作食用色剂用途。

3.番茄色素番茄色素 Tomato Color 异名:日本天然No295成分:主要成分为茄红素(lycopene)。

性质与指标:暗红色粉末或油状液体。

溶于乙醇和油脂,不溶于水。

油溶液呈橙色。

耐热和耐光性优良。

对热、光稳定,并有抗氧化能力。

K+、Na+、Mg2+和Zn2+对色素影响不大,Fe3+和Cu2+引起色素的损失较大,Fe2+、Al3+引起的损失较少。

来源: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的果实为原料,用油脂提取,或先脱水,再用己烷、醋酸乙酯、95%乙醇、氯仿或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然后真空浓缩,脱去溶剂,得到粉末状的番茄红素。

用途:用于番茄制品、肉类、汤料、酱类、糖果、小吃食品和面点等的着色,为红色着色剂。

4.胭脂红色素胭脂红色素异名:胭脂虫色素,胭脂红成分:主要成分为胭脂红酸。

性质与指标:在PH=4.5呈黄色;PH=5.0呈橙色;PH=5.5呈红色;PH≥6.0呈紫红色。

色素呈橙色、红至紫红色的区间的耐光性较好,而PH值约为4.5和7.0-7.5时耐光性较差。

对热稳定性良好。

遇铁离子色调变淡或无色。

复合磷酸盐对色素有护色作用。

来源:从胭脂虫红中提取。

将胭脂虫红的干体磨细,用60-70℃的热水浸泡,并不时搅拌,经过一天左右大部分色素可被提取下来,再经第二次浸提则几乎可达100%的提取率。

两次滤液合并,减压浓缩,得到色素。

用途:可用作酒、水果浆、冷饮等饮料、糖果、糕点以及肉类、香肠等的着色剂,还可用在化妆品中。

5.苋菜天然红色素以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A.caudatus、A.mangstanusl L)为原料,利用现代的生物技术提取而成的天然着色剂。

主要成份为苋菜苷(amaranthin)和少量甜菜红苷等,紫红色粉末易溶合于水和乙醇和溶合液。

主要用于食品,如饮料、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红绿丝、青梅、山楂制品、果冻等的着色,为红色着剂。

6.诱惑红(合成色素)【食品添加剂——诱惑红】Fancy Red(Allura Red)别名 1-(4′-磺基-3′-甲基-6′-甲氧基-苯偶氮)-2-萘酚二横酸二钠、C.I.食用红色17号、FD&C40 号红色(美)、食用赤色40号(日)编码 GB 08.012;INS 129;C.I.(1975)16035性状深红色均匀粉末,无臭。

溶于水,可溶于甘油与丙二醇,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

溶于水呈微带黄色的红色溶液。

耐光、耐热性强,耐碱及耐氧化还原性差。

制法 2-甲基-4-氨基-5-甲氧基苯磺酸重氮化与2-萘酚-6-磺酸钠偶合着色剂。

1.使用注意事项参见苋菜红。

2.使用范围及使用量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规定:可用于糖果包衣,最大使用量0.085g/kg;用于冰淇淋、炸鸡调料,为0.07g/kg。

7.甜菜红甜菜红亦称甜菜根红是食用红甜菜(紫菜头)的根制取的一种红色天然色素,由红色的甜菜花青素和黄色的甜菜黄素所组成。

甜菜红为红色至红紫色液体、块或粉末或糊状物。

水溶液呈红色至红紫色,pH3.0~7.0比较稳定,pH4.0~5.0稳定性最大。

染着性好,但耐热性差,降解速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加。

光和氧也可促进降解。

抗坏血酸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稳定性随食品水分活性(Aw)的降低而增加。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甜菜红主要用于罐头、果味水、果味粉、果子露、汽水、糖果、配制酒等,其使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而定。

8.红曲红红曲红色素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采用红曲霉通过液体深层发酵或者固体发酵制得红曲米并从中提取的粉状天然食用色素。

不同发酵法得到的红曲红性质不同,很多老工艺得到的红曲红还分水溶与醇溶,已经被淘汰,如今的新工艺生产的既能水溶又能醇溶。

大多数红曲红在PH<4时容易沉淀。

由于红曲霉素易产生致癌的桔霉素,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生产条件。

红曲红色调自然,但受光照易褪色,在部分应用领域暂时无法替代合成色素。

红曲红色素可广泛应用于肉制品、调味品、饮料、酒类、果冻、糕点、糖果等食品的着色,是化学合成色素的理想替代产品。

红曲色素异名:红曲红,红曲红色素;红曲米色素;Red Kojic Rice ;Monascorubrin;Red Rice Starter;原料:以红曲米为原料,利用现代的生物技术提取而成的天然着色剂,主要成份红斑素、红典红素、红曲素、红曲黄素、红斑胺、红曲红胺。

红色或暗红色粉末。

该产品应用于酒、糖果、熟肉制品、腐乳、雪糕、冰棍、冰淇淋、饼干,果冻、膨化食品、调味类罐头、酱菜、糕点、火腿的着色,也可用于医药和化妆品的着色,为红色着色剂。

食品天然色素中,红曲色素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

因其含有两种黄色素(梦那红,安卡黄素)、两种红色素(潘红、梦那玉红)及两种紫色素(潘红胺、梦那玉红胺),而且色素对pH、温度、金属离子氧化还原剂等较其他天然色素稳定。

因此它就一种优良的食品天然色素。

日本学者对其进行毒性试验证明:红曲色素安全无毒。

我国毛宁等对色素提取液进行分析,证明提取液中,不含黄曲霉毒素,可用于糕点、肉罐头、糖果、药片染色。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王柏琴等人将红曲色素用在发酵香肠中,代替亚硝酸盐发色,用1.6mg/g红曲色素制作的颜色,更接近于用0.15mg/gNaNO2,取得很好的效果。

红曲色素在乙醇浓度82%或者醋酸浓度78%时,对红曲色素的溶解性最好。

水溶液呈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溶解性较好,对热稳定性较好。

红曲色素就由红曲霉属的丝状真菌经发酵而合成的天然色素,就红曲霉的次级代谢产物。

有人研究认为红曲色素在红曲霉菌代谢过程中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在营养良好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红曲霉合成的红曲色素可以作为一种能量储存物质,当培养基营养缺乏时,红曲霉可同化色素,延缓细胞衰老、自溶过程。

因此,对红曲色素的提取必须选择合理的发酵时期,终止发酵,进行提取色素。

目前报道的利用液体发酵法生产红曲有宁夏轻工所的M130菌株在大米及豆浆培养基中发酵,其发酵色价为160U/ml。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食品学院筛选出一支红曲色素高产菌株MF107,对发酵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曲霉在发酵过程中色素大量分泌至细胞外,胞内色素不足胞外色素的一半,5~6天色素大量积累,色价最高可达410U/ml。

利用纯种红曲霉,采用液体发酵法生产红曲色素新技术,以饴糖为原料进行中型试验(500L发酵罐),其工艺流程为:斜面菌种―――种子罐培养(29~30h,33℃)―――发酵罐培养(72~89h,33℃)―――板框榨滤―――浸泡滤饼(93°酒精)―――离心去渣―――浓缩色素液―――成品。

100Kg饴糖(42°Be)可得固体醇溶性色素2.7Kg,色价达9500~10000U/ml。

9.花生衣红异名:花生衣色素;花生衣天然色素;花生内衣色素生皮色素;成分:主要色素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另外还有含有花色苷、黄酮,二氢黄酮等。

性质:红褐色粉末或液体,易溶于热水及稀乙醇溶液,来源:以鲜花生(Arachis hypogaea)的内衣为原料,利用现代的生物技术提取而成的天然着色剂。

用途:西式火腿、糕点、香肠等的着色,为红褐色着色剂。

10.红米红〔使用说明〕我国特有的优质红米的副产品,经过萃取,浓缩而成的浸膏,喷雾干燥的粉末。

在食品工业中作为着色剂。

为紫红色膏状或粉末,易溶于水和乙醇。

〔最大限量〕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规定: 用于冰淇淋、糖果、配制酒时最大使用量为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1.红球甘蓝色素异名:红甘蓝;红球甘蓝色素;卷心菜红色素;甘蓝红;紫甘蓝色素;Purple Wild Cabbage Pigment 成分:为矢车菊甘等多种花色素苷,尚含黄酮和单宁等。

性质:深红色粉末,糊状或液体,溶于水来源:十字花科红球甘蓝(Brassica oleraea var.capitata)及紫球甘蓝等的叶子为原料,利用现代的生物技术提取而成的天然色素。

用途:糖果色拉、乳酸菌饮料碳酸饮料、粉末清凉饮料、果酒、果汁、汽水、胶姆糖、冰淇淋、话梅等的着色,为红色着色剂。

12.高粱红以紫黑色或红棕色高粱壳为原料,用水或稀乙醇水溶液抽提后,经浓缩,干燥制得的粉末制品,在食品工业中作着色剂,(食用色素)(食用着色剂)(食用染色剂)(食品添加剂)为天然色素深褐色无定形粉末,溶于水,乙醇和含水的丙二醇,不溶于非极性溶剂及油脂,水溶液为红棕色,偏酸性时色浅,偏碱性时色深,对光,热都稳定,对金属离子形成络盐,但只要加入微量焦磷酸钠之类,即能抑制金属离子的影响制法以禾本科植物高粱外果皮为原料,用乙醇水溶液浸提,过滤,减压蒸发浓缩,精制,干燥,而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