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毋方鼎
金属的化学性质(1)

置换反应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D )
A、Mg + H2SO4 = MgSO4 + H2↑
B、Fe + CuCl2 = FeCl2 + Cu
C、2Al +3 H2SO4= Al2(SO4) 3+3H2↑ D、3Fe+ 2O2
点燃
Fe3O4
练一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 铁和氢气 B、镁和稀硫酸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配制硫酸铜溶液可用铁制容器 D、铝制品可以较长时间保存,是 因为铝的化学性质稳定
3
Zn + H2SO4 = H ↑ + ? ZnSO4 ? 2
Fe + H2SO4 = H ?2↑ + FeSO4
Fe + CuSO4 = FeSO4 + Cu
Fe + H2SO4 = FeSO4 + H2↑ Zn + H2SO4 = ZnSO4 + H2↑ Fe + CuSO4 = FeSO4 + Cu
实验室要除去铜屑中 混有的少量铁屑,你能设 计出哪些实验方案?
小明想在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 氢气。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请 你帮助小明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反应的装 置图。Fra bibliotek铁在氧气中燃烧
镁在空气中燃烧
Mg + 2HCl
= MgCl2 + H2↑
三千多年前的金杯 司母戊方鼎 北宋时期的铁镢头 曾侯乙 黄金器物 编钟 春秋时期的铁剑
金属的化学性质
2Mg+O2 2MgO 点燃 3Fe+2O2 Fe3O4 △ 2Cu+ O2 2CuO
礼仪与教化1

莲鹤方壶
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的春秋 时期铜器、青铜器,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 铜馆,另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院。 通高117厘米 口长30.5厘米 口宽24.9厘米。 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该壶造型 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 瓣形,中间平盖上立一展翅欲飞之鹤;壶颈两侧 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器身满饰蟠螭纹, 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 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其构思新颖, 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被誉 为时代精神之象征。
原因:1、商代鬼神观念,高度集权的残酷的奴隶制度…… 2、西周理性思想的发展,统治阶级权力的分散 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混乱,各种思想、学说争鸣,当然还有新技术的出现 4、铁器的出现和发展
司母戊大方鼎
讨论
鼎有什么功能 ?
炊煮器—礼器;实用物品—祭祀物品 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品,更是一种权力和等级的象征。相传禹铸九鼎,以象征九州,以后成为 传国的重器,所以“问鼎”是比喻图谋篡权政权。在我国周代,统治者为了“明尊卑,别上 下”,规定天子用九鼎,以下自诸侯、卿大夫至士,用鼎数依次减少,形成了严格的列鼎制 度,不得超越。由此也可透射出统治者的王权意识,那时争战夺取统治权,称为“问鼎”, 取得了天下,则称为“定鼎天下”。
人面纹方鼎
因其里面有2个铭文“大 禾”,所以又叫大禾人面方鼎。 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 23.7厘米,1959年湖南省宁乡 县黄村寨子山出土,湖南省博 物馆藏。 器体呈长方形,立耳,四 柱状足,为商代后期鼎常见的 样式。鼎腹的四面各以浮雕式 人面作主体装饰,面部较为写 实,特征突出,十分醒目。
什么叫“文明社会” “文明社会”和原始社会在社会结构有什么区别?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青铜艺术相关的实际问题,如青铜器在当代社会的应用。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模拟铸造实验。这个操作将演示青铜器的基本铸造原理。
-时间跨度的把握:夏商周时期跨度较长,学生可能难以记忆不同时期青铜器的特点。教师应提供时间线、图表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时间框架。
-珍爱国宝的情感培养: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国宝的尊重和珍爱,是教学难点之一。教师应结合实际案例,如青铜器流失海外的痛心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教学流程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青铜艺术的基本概念。青铜艺术是古代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铜与其他金属的合金铸造出的工艺品。这些青铜器不仅实用,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四羊方尊。这个案例展示了青铜艺术在商代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难点上,尤其是青铜器铸造工艺的复杂性方面,学生们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多的教学资源,如视频、模型等,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这些复杂的工艺流程。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实践活动的设计上,可以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参观博物馆时,是否注意过那些古老的青铜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代青铜艺术的奥秘。
中西青铜器与世界青铜文明

四羊方尊中西青铜器与世界青铜文明文/张昌平青铜器往往被人们下意识地界定在青铜时代。
比如,我们常说司母戊方鼎是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但这个“最大、最重”只适用于青铜时代,且只是在中国。
中西青铜器及世界青铜文明发展各异,但中国青铜器的社会需求、生产技术、造型与艺术互为影响,在中国形成了繁盛、发达的青铜文化,是青铜时代古典文明的一枝独秀。
93铜是人类最早认知的金属,用铜、锡、铅制作的青铜则是人类最早大量生产和使用的金属。
两个世纪前,丹麦考古学家克里斯蒂安•于恩森•汤姆森按石器、青铜、铁器三个时代陈列古物展览,成为划分古代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最直观且广为接受的方式。
虽然青铜时代之后的近古时期,青铜器产量更大,但青铜器往往被人们下意识地界定在青铜时代。
比如,我们常说司母戊方鼎是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但这个“最大、最重”只适用于青铜时代,且只是在中国。
青铜时代的区域差异世界不同地区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并不相同。
安列托利亚半岛是最早冶铸青铜器的地区,目前发现有公元前6000年的青铜器。
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公元前3000年进入青铜时代,古埃及文明紧随其后。
欧洲的青铜时代自公元前2300年起,延续了约1000年。
古代中国使用铜、青铜以及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稍晚于其他古典文明。
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器,是公元前3500年甘肃马家遗址的青铜刀,不过该遗址尚处于新石器时代。
作为其后早期国家核心的中原地区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中西学术界都认可的是公元前17世纪。
有意思的是,在今天新疆、青海和甘肃等地,发现有较多年代更早的青铜器,其中一些可在中亚地区见到更早的类似物。
早期青铜器由西及东渐次推迟的现象,暗示中国青铜器的起源可能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影响。
但由于东西方发展阶段不连贯,加上青铜器的传播路线缺失,中国学者对此持谨慎态度。
例如,考古学家李伯谦、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刘绪教授认为,甘肃地区发现了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青铜器一一东乡林家遗址马家窑文化的青铜刀,以及西城驿铸铜作坊,使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青铜器的出现与欧亚草原的文化交流有关,这种认识有其合理性。
浅谈青铜器动物纹饰的艺术特征

《浅谈青铜器动物纹饰的艺术特征》中国青铜器发源于黄河流域,在新石器晚期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的遗址都发现了铜器制品。
可以肯定的是,新石器晚期文化已经为青铜器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如青铜器的形制、纹饰甚至铭文等都可以在新石器晚期的石器、陶器中发现它们的渊源。
而青铜器纹饰则是继彩陶艺术之后又一重要图像资料推翻了传统的首领推选制度,确定了世袭王位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王朝的出现。
到了公元前16世纪,人们对于国王夏桀的暴虐统治十分痛恨,这时东方的一个古老部落在商汤领导下乘机起兵,夏朝灭亡。
商代原是以今河南郑州及其附近为活动中心,后屡次迁都,至盘庚时迁都于今天的河南安阳,即后来周朝人称为殷的地方。
自盘庚迁殷以后的商代又称殷代或殷商。
商代出现完整的文字体系甲骨文和金文,尊天事鬼的祭祀活动名目繁多,仪式隆重,青铜文化在整个精神生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
周原先是活动于陕甘一带的古老农业部落。
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起兵灭商,建立周朝,自此至公元前770年,史称西周;前770年,周平王把国都从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东周时代又以前476年为界,前期称春秋时代,后期称战国时代,至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为止。
综合起来看,青铜艺术集工艺绘画、雕塑、绘画以及书法等绘画种类的特征、手法和成就于一身,成为夏、商、周三代艺术成就最集中、最辉煌的代表。
青铜器在用途上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
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
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
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
秦汉时期,随着瓷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
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中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
2019年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商朝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它们是下图中的()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2.中国古代有位教育家,他在教学中善于进行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特长。
这位教育家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3.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工艺精湛,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_朝的_______。
A.夏四羊方尊 B.商司母戊鼎C.西周司母戊鼎 D.商大盂鼎4.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A.镇压人民的反抗B.控制边疆地区C.防止地方割据D.巩固统治5.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B.奴隶消极怠工C.土地被少数人占有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6.姜尚又名姜子牙,在西周建立过程中立了大功,被封为齐侯,这得益于哪种制度()A.宗法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7.一切事物有对立面,且可以相互转化,在下列观点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兼爱”“非攻”C.“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D.“仁者爱人”“以德为政”8.王宁同学正在写一篇有关西周时期的小论文,其中在文章中会出现的内容是()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禅让制④世袭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9.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青铜器有()①合金铜爵②司母戊鼎③四羊方尊④编钟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西周“国人暴动”发生时,哪一个国王在位()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11.迁都是国家将原来设立的首都,迁到另一个城市。
商前期几次迁都的原因是()A.政治动乱和水患B.统治者想扩大势力C.外族入侵D.商朝人思念家乡12.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周天子都派人参加,这说明了()A.这两个诸侯国得到了小诸侯国的拥护B.周天子非常尊敬这两个诸侯国的国君C.这两个诸侯国有很高的地位D.他们的霸主地位得到了周天子的确认13.春秋争霸战争的客观进步性表现在()A.促进民族融合B.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C.国王权威下降D.诸侯国数目大减14.商朝的建立者是()A.禹 B.汤 C.盘庚 D.纣15.2015年是我国农历乙未年(羊年),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哪个是“羊”字( )A. A B. B C. C D. D16.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17.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施仁政于民,“民贵”“君轻”B.墨子—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C.孔子—“仁”,“为政以德”D.韩非子—“兼爱”、“非攻”18.“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这一言论出自()A.《道德经》 B.《论语》 C.《孟子》 D.《孙子兵法》19.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有关,据说楚庄王在争霸的过程中,曾率军在周都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谴使问九鼎的大小和轻重。
小学四年级美术考试题和答案

小学四年级美术考试题和答案1、法国巴黎卢浮宫三大镇馆之宝是《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断臂维纳斯》和()[单选题] *A.《椅中圣母》B.《蒙娜丽萨》(正确答案)C.《亚当与夏娃》2、中国画《女娲补天图》是清代画家()的作品。
A.任伯年(正确答案)B.董希文C.梁楷D.徐悲鸿3、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草垛》等作品属于的流派是()[单选题] *A.后印象主义B.新古典主义C.浪漫主义D.印象主义(正确答案)4、莫迪里阿尼的肖像作品《戴帽的芙劳》将所画人物的脸形和脖子都拉长并简化为()[单选题] *A.线条B.笔触C.几何形(正确答案)5、19.中国现代美术一般指起始的美术。
()[单选题] *A.1919年“五四”运动(正确答案)B.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文化大革命结束后D.三大改造后6、蓝天白云、红墙碧瓦,色彩鲜艳的民间工艺品令人赏心悦目,他们的漂亮是因为运用了()? [单选题] *A.泥塑B.摄影C.对比色(正确答案)D.彩色纸7、20.油画《开国大典》一画的作者是()[单选题] *A.徐悲鸿B.罗中立C.董希文(正确答案)D.卫天霖8、《清明上河图》中表现的宋代汴梁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今天这个城市被称为()[单选题] *A.开封(正确答案)B.洛阳C.西安9、黄荃的《写生珍禽图》采用的绘画技法是()[单选题] *A.点彩法B.勾填法(正确答案)C.笔触法10、“黄金分割比”的比值约为多少?()[单选题] *A.628B.14C.618(正确答案)D.81611、纯度高的色彩加入了不同程度的(),纯度就会降低。
()*A.白色B.灰色(正确答案)C.其他颜色(正确答案)D.水12、蓝色与绿色的搭配属于以下哪种对比?()[单选题] *A.强烈B.柔和(正确答案)C.冷暖D.色相13、16. 以下属于帛画的有()[单选题] *A.《松岩阁楼图》B.《步辇图》C.《人物御龙图》(正确答案)D.《消夏图》14、年画题材内容丰富,具有祈望早生贵子等含义,蕴藏着家族、民族、人类世代生息繁衍的美好理想的是()[单选题] *A、《门神》B 《吉庆有余》C 《女十忙》D 《麒麟送子》(正确答案)15、22.《司母戊方鼎》是什么时候的青铜器()[单选题] *A.夏朝B.殷商(正确答案)C.周朝D.春秋16、布朗库西的雕塑《吻》采用的是()[单选题] *A.写实表现手法B.具象表现手法C.抽象表现手法(正确答案)17、随着什么的发展,阿姆斯特朗在1969年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踏上月球的宇航员?()[单选题] *A.技术和科学B艺术和科学(正确答案)C.艺术D.科学18、被誉为西方“古典艺术王冠上的宝石”的帕特农神庙是哪国古典建筑最杰出的成就?()[单选题] *A.希腊(正确答案)B.意大利C.法国D.英国19、下面这幅油画《光之间,第559号》是俄国画家哪位的抽象绘画作品。
甲骨文、青铜器、都城遗址,安阳殷墟的三宝

甲骨文、青铜器、都城遗址,安阳殷墟的三宝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曾说:安阳殷墟有三宝——甲骨文、青铜器、都城遗址。
这是从文明的产生与进程的角度,高度评价殷墟的价值和意义。
甲骨文甲骨文被认为是从一个偶然机会中发现的。
1899年清王朝国子监祭酒、金石学家王懿荣从一味中药龙骨上面发现刻有一种不认识的古代文字。
经过研究,才弄清这种龙骨有的是龟甲,有的是牛肩胛骨。
后来,人们把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从1899年发现甲骨文至今100多年来,殷墟先后出土甲骨文约15万片,分别珍藏于中、美、英、法、德、日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与学术机构中。
100多年来的甲骨文研究,形成了一门国际性显学——甲骨学。
根据1999年甲骨文发现100周年时的统计资料,当今世界上研究甲骨学的专家和学者有3881人,出版了各类专著10000余种。
2000年,四川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甲骨文献集成》,洋洋四十大帙售价高达5.6万元。
目前所见的甲骨文出现单字4700余个,可识别和与现代汉字有明确相沿关系的约1700字左右。
2004年7月3日,上海公开拍卖了20小片甲骨文,拍卖出528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
最早对甲骨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四位学者是:郭沫若(1892-1978)、董作宾(1895-1963)、罗振玉(1866-1940)、王国维(1877-1927),因其字和号中都有一个堂字,被称作甲骨四堂。
甲骨文字中,中国汉字的六书造字原则(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都已出现,表示出成熟而系统的文字序列。
郭沫若先生认为,中国文字发展到甲骨文时期,至少经历了1500年的历史。
殷墟所出约15万片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丰富多采,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宗教、军事、社会风俗、历史文化等多方面时代风貌。
需要说明的是,甲骨文是由于记录占卜、祭祀的特殊需要所书刻的文字,并不是当时文字的唯一载体,与甲骨文同时期既有铭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还有由甲骨文典、册等字形所表现出的竹简或木简上的书写文字,以及所见的书写在玉石上的文字和陶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视频
谢谢观赏
• 后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 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 表作。后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 纹势华丽,工艺高超,又称后母戊大方鼎,高133厘 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 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包括空心鼎足)浑铸, 其合金成分为:铜84.77%,锡11.44%,铅2.76%, 其他0.9%。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 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 根圆柱形鼎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命名过程
• 此鼎初始被定名时,专家释读其上铭文为 ‘司母戊’,然而随着更多同时期青铜器 被发现,目前专家多认为应当释读为‘后 母戊’。但由于中小学历史课本的广泛宣 传(目前人教版教科书仍是称之为“司母 戊鼎”),目前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 等名称更为有名。
相关说法
• 针对后母戊鼎前后有两种说法。一说为,“司” 读“祀”,“母戊”是商王文丁之母的庙号, 鼎是文丁为祭祀母亲所铸;另一说为“司”意 为“后”,后就是王的意思,后母就是王的母 亲。先秦王同后,注意这里后不是说是母后, 太后。 • 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发掘出后母辛鼎,对比 发现后母辛鼎的形制、纹饰和铭文的风格均和 后母戊鼎一致,而历史记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 一个王后,专家由此断定出土后母戊鼎的墓的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鼎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 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当地农民探寻到的。 • 挖掘工作是秘密进行的,到半夜时分,挖下约10米深, 宝物被发现了,先挖到的是器物的柱足,接着整个器 物显露出来。当时,大方鼎的口朝东北,柱足朝西南, 横斜在泥土里,大如马槽,但只有一个鼎耳,另一个 鼎耳不知去向,人们在泥土中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 估计,它在埋入地下之前,便被击断失落了。
司母戊方鼎
姓名:卢萌萌 学号:27
简
介
文物出土 命名过程 相关说法 相关视频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 造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材料的稀有和青铜铸造工 艺的先进性,使得它与陶器、木器和石器等沉沦于 日常物用的器具,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 等引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