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充满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创新充满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堂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并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地位与作用,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音乐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创造,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质。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显得极其重要,那么,在新课程下如何让创新充满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堂呢?

一、音乐节奏的创新,培养正确乐感。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音乐都无法离开鲜明的节奏。学生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节奏,节奏掌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音乐的教学和创新。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节奏感,只是强弱因人而异。在听音乐时,有的同学会用脚打拍子,有的学生会点头、拍手等。例如,我让小朋友找出常见的声音,让他们自己去创编节奏,并发给学生节奏创新卡片。小部分同学创编如下:

心脏声:2/4 × × | × × ||爸爸打鼾声:2/4 ×—| ×— ||

咚咚咚咚呼呼

钟表声:2/4 ×××× |××××||

嘀嗒嘀嗒嘀

狗叫声:2/4 × × | × × ||猫叫声:2/4 ×—| ×— ||

汪、汪、汪、汪喵、喵

小鸡叫声:2/4 ×××× | ××××||

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

这些声音都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所以创编起节奏拿捏着很准,热情也高涨。形象生动的节奏训练方式,不但使学生兴趣盎然,丰富了课堂内容,活跃了儿童身心,而且于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二、音乐故事的创编,深化教学内容。很多音乐是有故事内容的,有些通过歌词可以知道,有些需要认真欣赏,体会其中的意境。让学生创编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地理解音乐。例如我在教学《小老鼠上灯台》这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聆听乐曲,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创编故事情节,深化教学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化教学内容。在学完歌曲后,我让学生用肢体动作表演,学生不仅有模有样地表演,而且俏皮地“吱吱”叫个不停,模仿着偷油吃的动作,模仿小猫的动作……当我问学生:“猫来了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的思维马上被激活了,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猫把小老鼠一只只吃了;猫和老鼠握手言和,老鼠也改掉了偷东西的坏毛病;老鼠逃走了,窥视着机会想再次出击……

一首乐曲,不同的学生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这是学生发挥创造思维的结果,如果我们在欣赏前就揭示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并且要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去欣赏。那么,这样就像给学生加了枷锁,束缚了学生的思路,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学生回答问题中,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想法、新方案。要培养学生有独立的见解,训练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这种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他们时刻感到随时都会有“成功”的机会。

三、歌词内容的创编,挖掘生活素材。有的音乐作品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歌词、曲调都是比较简单,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培养学生的歌词创新能力以达到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目的,这样,既能提高学生演唱新歌的兴趣,同时又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深入理解内涵。当然,要准确把握音乐的情绪,所填歌词应与音乐相呼应,注意歌词押韵、意思连贯,对位准确,便于演唱。例如,我在教唱《新疆是个好地方》这首歌时,当学生会唱歌曲以后,我就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这首歌的曲调创编歌词,字数与原歌曲尽量相近或相同。经过同学们合作讨论,有的学生将歌名改为《广丰是个好地方》:广丰是个好地方,东南西北好风光;月兔广场真热闹,大家个个喜洋洋。也有的同学改编成《学校是个好

地方》:学校是个好地方,老师同学聚一堂,老师对我亲又亲呀,幸福的花儿在开放。还有的学生改编成《家乡是个好地方》等等,学生唱着自己作词的歌曲,心里是多么欢畅,我从他们涨得通红的脸上,看出了成功带来的喜悦。

四、表演动作的创编,尽情张扬个性。边唱边演是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形式,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更喜欢用动作来表达情感,表现欲同想象力一样,在幼儿时期就已存在,表演是学生乐于参与的一种音乐活动,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也可以让他们自由结合、自由分组,进行舞蹈创编,把歌曲的内容和内心的感受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例如,每次上课,我都弹出不同的乐曲,让同学们一边表演不同动作,一边进课堂,让学生初步养成创编动作的好习惯。又如我在教学歌曲《小雨沙沙》的表演时,让学生们进入到角色,男同学做“种子”,女同学当“小雨”,让同学们进行自创动作表演。有的女同学想出了用双臂在身前有节奏地做一下摆动的动作当成小雨。男女同学手拉手当作“淋雨”,而男同学双手交叉在胸前,两脚做单腿跪步蹲,当作“种子”,远看还真像一颗幼苗呢!男同学双手合掌左右晃动向上升起,倒真像是“种子发芽”呢!还如,我在教学《两只小象》这课时,学生们都想出了用手当作小象的长鼻,做出了“钩一钩”、“握握手”等动作。

五、简单乐器的创制,增强亲身体验。学生对乐器有着天生的喜爱,为提高学生综合音乐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表现风声、雨声、小鸟叫声、走路声等等,提高对打击乐器的认识,再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常见的乐器:碰铃、木鱼、三角板、双响筒等,创编简单的伴奏。当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尝试用生活中的物品创制打击乐器。有一次,我布置了课外作业,让学生自制打击乐器。发现学生制作的真不少:有的用矿泉水瓶装进少许沙做成的“沙槌”;有的用两块竹板串在一起做成的“舞板”;有的用自行车铃做成的“碰铃”;有的用两节小竹筒做成的“双响筒”;有哄婴幼儿的小铃铛挂起来的“串铃”;也有的“拨浪鼓”等等。当同学们有板有眼地用这些“乐器”为歌曲齐奏时,我领悟了《南郭先生》时的齐宣王爱听三百人演奏的滋味。当然,创新不只是在课内进行,生活中到处充满着美妙的声音,如食堂中的饭盒声、筷子声、菜盆声、调羹声、玻璃声、碗声、勺子声,声声入耳,俨然是一首清脆的碗盘进行曲。

六、头饰设计的创新,锻炼操作能力。小学生喜欢表演,当然,有些时候少不了一些小道具,我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创制丰富的人物、小动物的头饰,让学生自己去设计造型。学生们兴趣可大了,他们创设了许多头饰,例如:我在教学《山谷回音真好听》这一课时,在学生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创设了一个情境:请小动物们来山谷做回音游戏。学生拿出自己设计的动物头饰,争先恐后地来到“山谷”,一群“小动物”热热闹闹地唱起自己创编的歌曲:有“喵喵”叫的小猫;有“呱呱”叫的小青蛙;有“嘎嘎”叫的小鸭;有“汪汪”叫的小狗……,学生们戴着自己设计的头饰,演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创制头饰的设计教育价值是很有意义的,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七、音乐小品的创编,提升综合能力。学校要经常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六一”儿童节,歌舞比赛等活动,假如每次都是音乐老师或班主任当导演,也是够吃力的。只有发动学生,启发大家的智慧,大家来集体创编节目,才能把节目办好,相对来说,音乐小品的创编难度要稍大一些,可学生还是乐于去创编的。例如我在教学《龟兔赛跑》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们自己去编设小品,学生自导、自编、自演、自评。发挥集体参与创作,经过大家的讨论设计,群策群力,加上语言对白、道具等等。《龟兔赛跑》的小品终于设计出来了,我发现学生非常有创意,他们用不同的头饰,不同的服饰装饰自己,生动形象,活泼可爱、尤其在表现角色的动态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这真是学生艺术综合实践能力,在自主性学习中的充分展示,也是创新、创造能力的充分展示。

八、评价方式的创新,促进持续发展。《音乐课程标准》在“完善评价机制”中有这样的阐述:“评价可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形式……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善于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我们倡导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的多元评价,使评价不再是完全由教师支配的过程,而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有这样的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评价中,教师不仅要运用肯定性评价,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进一步探求新知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