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概述

合集下载

浅谈工业设计范文

浅谈工业设计范文

浅谈工业设计范文
工业设计作为现代产品设计的重要分支,其对于产品的功能、外观和性能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以下就是为大家介绍工业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关于工业设计:
1、定义:工业设计是通过研究、测量、观察、分析、思考等过程,从产品功能、性能、生产技术等多个方面,把产品的理念转换成实物的一门学科。

2、特点:工业设计能够将功能和科技的性能与产品外观形态融合在一起,使产品更具有实用性、美观性和可引起兴趣,以满足用户需求。

3、作用:工业设计既可以帮助企业推广和引领产品市场,又可以提升公司品牌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在市场中获得更多竞争优势和商业价值提供帮助。

二、工业设计的过程:
2、产品概念:基于调研结果,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提出和开发可行的创意,制定预期的设计概念,以及概念的实现方案。

3、开发定制:建立定位文档,根据创意概念开展多次实际开发与评估,以确定最终用户使用感受和性能参数。

工业设计简介及其工作范围

工业设计简介及其工作范围

工业设计简介及其工作范围
一、工业设计简介
工业设计是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的设计,它是20世纪初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其设计理念从产生之初的“形式随机能”发展到现今的“在符合各方面需求的基础上兼具特色”。

工业设计者的设计构思,应该包括产品的整体外型线条、各种细节特征的相关位置、颜色、材质、音效;还要考虑产品使用时的人因工程学。

更进一步的工业设计构想,会考量到产品的生产流程、材料的选择、以及在产品销售中展现产品的特色。

工业设计者必须引导产品开发的过程,借由改善产品的可用性,来使产品更有价值、更低生产成本、更高的产品魅力。

1、改变传统造形,
2、改变制造的素材,
3、改变生产方式,也就是今日所谓的“量产”,模式大都以机械力取代人力,以达人人能消费得起。

二、工业设计工作范围
工业设计,是人类生活、行为模式的一种跨领域的改善规划活动,加上各种数位工具的帮助,工业设计学科现代化之后大为新兴勃发。

1、社会学:展望设计、产品使用者心理、产品的社会影响、文化(民俗)产品(如庙器)、设计方法学、设计语意;
2、艺术:工业美学、质感、设计流派、设计风格、装饰艺术产品、
各产业实务图学、产品文化、设计元素、设计工具;
3、环境:绿色产品、循环运用设计、节能设计、园艺产品设计、生产流程;
4、健康:医疗产品设计、辅具设计、通用设计、婴幼设计、食具设计;
5、机构设计:各产业实务力学设计、流体(散热)设计、演光设计、架构(回路)设计;
6、材料:特殊材料、材料加工、材料特性、材料估价、材料生产、材料声学。

工业设计概述

工业设计概述

1。

工业设计的产生与发展到本世纪末和21世纪初,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将完成后工业化过程,将更强有力地操纵信息、市场和技术以及发展第三产业。

工业设计正是信息、市场、技术和第三产业的重要构成因素。

一、工业设计的产生爆发于两个世纪之前的工业革命强烈地震撼了整个世界,以惊人的速度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成就,向人们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工业革命宣告了传统手工艺生产方式的终结,机械化、批量化大生产促使社会各行业、各工种的分工细化。

分工暴露了生产各环节之间衔接、配套的矛盾,导致了设计与生产,生产与销售相分离。

正是在这种变革的过程之中,逐渐体现出设计作为一种贯穿生产始终,并且有计划、有目的的协调、管理生产各环节思想方法的重要作用。

由于工业革命后机器化的生产方式使大批区别于原来艺术品的拙劣、粗糙的工业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引起工业制品与需求者的利益冲突,产品严重缺乏设计,工业振兴和设计危机的矛盾困扰着生产和生存质量的提高与发展。

这种情况下英国首次明确提出科学、工业和艺术要结合,主张国家应和政府有计划地组织、管理市政设计和工业制品设计,使当时的英国工业振兴找到了出路。

二、工业设计的发展工业设计在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发展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和抵制,发展有所减缓。

德国后来居上,工业设计在那里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20世纪,欧美国家现代设计运动影响了德国的机械化生产。

德国工业设计著名理论家和活动家穆特修斯,对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和工业设计运动的发展提出“粗糙产品的制造并非因为机械制造,而是出于机械使用者的不当和我们的无能;批量生产与分工并没有什么危险,但要有工业设计设计出生产优质产品的标。

”这种观念大大引导了工业制品的生产和开发,工业设计不仅强有力地介入了小至风扇、水壶的工业产品设计,还进入了大至厂房在内建筑领域设计。

包豪斯打破了纯美术与实用美术的对立局面,以机器为创作工具,将设计成果纳入批量化生产中,以实际艺术架起了沟通技术的桥梁,使艺术与技术获得了新的统一。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

展示设计
展览展示设计
展览展示设计需要考虑参展 方需求、观众体验、空间布 局等因素,以提供主题明确 、视觉效果良好、互动性强
的展览展示方案。
商业空间展示设计
商业空间展示设计需要考虑 商品展示、顾客体验、空间 氛围等因素,以提供具有吸 引力、舒适且能激发消费者
购买欲望的商业空间。
博物馆展示设计
博物馆展示设计需要考虑展 品特点、观众体验、文化内 涵等因素,以提供具有知识 性、趣味性且能传达文化信 息的博物馆展示方案。
服装设计
时装设计
时装设计需要考虑流行趋势、人体工学、材料选择等因素,以提 供时尚、符合人体工学且具有美感的时装。
运动装设计
运动装设计需要考虑人体工学、功能性、舒适性等因素,以提供适 合不同运动项目、具有良好功能性和舒适性的运动装。
制服设计
制服设计需要考虑职业特点、识别度、实用性等因素,以提供符合 职业特点、具有高识别度和实用性的制服。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
汇报人: 2023-12-06
目 录
• 工业设计概述 • 工业设计的基本要素 • 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 工业设计的实际应用 • 工业设计的未来趋势 • 工业设计案例分析
工业设计概述
01
工业设计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工业设计是一种跨学科的专业,它运 用美学、工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 识,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以提高产 品的使用体验和价值。
产品的智能化、可持续性和人性化。
工业设计案例分析
06
案例一:某智能家居产品的工业设计
智能、人性化、绿色环保
该智能家居产品采用了高科技元素,实现了智能化控制,提高了居住的舒适性和 便利性。设计风格简约大方,符合现代家居的审美趋势。同时,材料选择环保, 符合绿色设计理念,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工业设计概述及设计流程

工业设计概述及设计流程

工业设计概述及设计流程来源:百度文库编辑:深圳市白狐工业设计一、工业设计的定义1.全面表述:工业设计是围绕工业批量制造的产品或产品系统所进行的开发性和创造性的设计活动,是对工业产品的形态、色彩、材料、工艺、结构、机构和表面修饰等,从使用、经济、美观的要求予以综合处理,使之既符合人们对物质产品使用的功能的要求,又能满足人们审美的精神需求。

2. 简化表述:工业设计是运用艺术设计诸手段,根据工业化生产的规律和人们对工业产品的需求而使工业产品形态和人工环境催向优化的设计。

3.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的表述: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设计。

4.有关定义的几点说明:1)工业设计不同于纯艺术,尽管应用了造型艺术手段,但它并不以表现纯粹个人的主观感情及喜好为目的,而是通过设计师的创意服务于广大的消费者和使用者,通过设计体现生活的意义、美观及生命的价值;2)工业设计不同于工程技术,并不着重于产品内部的机能原理和构造传动,而主要关心与人相关的产品外观环境系统,通过人—机界面解决人与产品的关系,进入实人—产品—环境—社会的协调;3)产品形态的“优化”不等于“美化”产品。

工业设计不是先有产品,后有“美化”的设计,更不是仅有装潢、装饰的“美化”设计;4)这里的“艺术手段”是一个综合性的概述,不仅包括视觉的(造型、色彩、肌理、装饰),还应包括宜人的触觉、听觉、嗅觉等综合感觉效果的处理。

二、工业设计的内容与程序1.工业设计的内容1)工业产品设计主要工业产品有:家用电器车辆及其它交通工具机械产品器皿器具家具产品照明灯具织物及产品儿童玩具日用工具2)视觉传达设计主要内容有:产品包装设计商标、微标设计广告设计印刷设计展示设计3)环境设计:主要内容有:城市乡镇规划设计园林与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2.工业设计的程序1)工业设计的全过程:2)工业设计的内容与程序图示三、工业设计的意义1.通过设计,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实用与审美功能的统一,实现技术的软化与艺术的物化;2.通过设计,减少能耗与污染,实现人—产品—环境—社会的协调与优化,实现人与社会的持续发展;3.通过设计,促进产品开发与市场拓展,促进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4.通过设计,倡导新的生活方式,提倡适度消费,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工业设计史(全套教案)

工业设计史(全套教案)

工业设计史(全套教案)一、工业设计概述1. 工业设计的定义工业设计,是指以工业产品为对象,运用美学、工学、心理学等知识,通过创意构思,对产品的功能、结构、材料、外观、使用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的一门学科。

2. 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末):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业,工业设计开始萌芽。

(2)发展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兴起,强调功能主义,工业设计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专业。

(4)创新阶段(21世纪初至今):互联网、智能化技术融入工业设计,跨界融合成为趋势。

3. 工业设计的重要性(1)提高产品附加值:优秀的工业设计能使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产品附加值。

(3)推动产业升级:工业设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二、工业设计史上的重要流派与人物1. 现代主义设计(1)代表人物: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米斯·凡德洛、勒·柯布西耶等。

(2)设计理念:强调功能主义,主张“形式随功能”,追求简洁、实用的设计风格。

2. 后现代主义设计(1)代表人物:罗伯特·文丘里、迈克尔·格雷夫斯等。

(2)设计理念:反对现代主义的单一性和排他性,主张多元化、个性化设计。

3. 北欧设计(1)代表国家:瑞典、丹麦、芬兰等。

4. 德国的理性设计(1)代表人物:迪特·拉姆斯等。

(2)设计理念:强调设计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注重功能与美学的统一。

5. 意大利的设计风格(1)代表人物:吉奥·庞蒂、马赛罗·扎努索等。

(2)设计理念:注重创意与时尚,追求优雅、浪漫的设计风格。

三、工业设计史上的经典案例1. 现代主义设计的代表作——米斯·凡德洛的“巴塞罗那椅”2.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典范——罗伯特·文丘里的“母亲之家”3. 北欧设计的代表——阿尔瓦·阿尔托的“阿尔托花瓶”4. 德国的理性设计——布劳恩公司的家用电器5. 意大利设计的典范——阿特米德公司的“水滴椅”四、工业设计的教育与传播1. 工业设计教育的兴起随着工业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各地纷纷成立工业设计专业院校。

工业设计名词解释

工业设计名词解释

工业设计名词解释工业设计名词解释:工业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创新活动,专注于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全面设计能力。

它是一个系统的、多学科的、多方面的活动,旨在通过对用户体验、功能特性、形式与材料、制造过程等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广泛考虑,以创造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满足用户需求,并实现有效的生产。

1、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它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创造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以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实用、可用、可行、易制造的产品。

产品设计通常包括多个综合步骤,如产品原型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产品外观设计、产品功能设计等。

2、材料设计:材料设计是指根据产品设计思想,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材料,以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

材料设计具有复杂性和技术性,要考虑到材料的性能、强度、结构、外观等方面的因素,以及制造成本、材料成本和可行性等因素。

3、工艺设计:工艺设计是指将产品设计的结果转化为可执行的工艺流程,以实现产品的有效制造。

在工艺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工艺流程、机械设备、工艺条件、工艺工具、生产性能等多方面的因素,以实现有效、可靠、精益的产品制造。

4、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指根据产品设计思想,考虑产品使用环境、结构原理、材料特性等因素,设计出有效的结构系统,以满足产品性能和加工成本的要求。

结构设计还要考虑到结构强度、抗侧移力、抗冲击力、耐腐蚀性、可靠性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5、功能设计:功能设计是指设计出有效的、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功能,以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功能设计需要考虑产品的结构原理、材料特性、工艺流程等,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外观设计:外观设计是指设计出有吸引力的、具有辨识度的产品外观,以满足用户审美和使用要求。

外观设计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使用环境、用户需求、材料特性等,以确保外观的美观性和可靠性。

7、色彩设计:色彩设计是指通过色彩来表达产品品牌形象,以及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色彩设计需要考虑到色彩的科学性、色彩的心理学性、色彩的技术性、色彩的美学性等,以确保色彩的色彩感知性和可控性。

《工业设计基础》课件

《工业设计基础》课件

材质选择
根据产品特性和设计要求 ,选择合适的材质,提升 产品质感。
技术要素
1 2
技术可行性
确保设计方案的实现,考虑制造工艺、材料技术 等。
技术创新
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产品的技术 含量。
3
技术整合
将不同领域的技术进行整合,实现产品的综合性 能优化。
经济要素
成本分析
01
对产品设计的成本进行估算和控制,确保经济效益。
01
工业设计的基本要 素
功能要素
功能定义
产品所具备的特定功能,满足用户需求。
功能分析
对产品功能进行深入剖析,确定功能的主次和关 联性。
功能实现
通过设计实现产品功能的最大化,提高产品的实 用性和易用性。
形式要素
01
02
03
形态设计
产品的外观形态,包括形 状、线条、比例等。
色彩设计
产品外观的颜色搭配,考 虑色彩心理学和品牌形象 。
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
通过对室内外空间进行整体规划、布 局和装饰,创造出舒适、美观、实用 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总结
环境设计是工业设计的延伸领域,它 涉及到建筑、景观、室内等多个方面 ,是提升人们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的 重要手段。
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
通过研究用户行为、需求和心理,设计出易于使用、高效便捷的人机交互界面和交互方式,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 价值。
价值工程
02
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
商业模式
03
考虑产品的市场定位、定价策略和销售渠道,实现商业价值。
环境要素
可持续性
产品设计应考虑环境影响,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概述工业设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进入到现代生活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由于人们在该学科研究的侧重面不甚相同,因而对该学科含义的理解则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

一般来说,广义的理解主要包括:①工业产品设计;②视觉传递设计;③作业环境设计。

狭义的理解则仅限于以工业产品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系统性设计,它主要包括产品的形态、色彩、人机关系等方面。

本书所涉及的正是这种以具体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有关内容。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生产中,都需要各式各样的用品、工具和机器设备,它们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特定需要,并受其制约而加工制造出来的,这种受人们的特定需要而加工制造出来的特定形式称为造型。

造型一班可分为造型艺术和产品造型两类。

造型艺术是指在空间或平面对有形世界作主观的、明显的、为视觉所感受的描绘。

一般多以自然物为表现对象,如雕塑、绘画、盆景艺术等。

这些造型物所表现的是作者主观的思想意识,是其心灵的表现。

因此,造型艺术主要体现物品的精神功能,它供人们欣赏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也就是说,造型艺术的优劣是以其艺术欣赏价值来衡量的。

产品造型主要是以工业产品为表现对象,在满足其工业品属性的前提下,用艺术表现手段创造出实用、美观、经济的产品,如家用电器、交通工具、机械设备等。

这些造型物除了要保证产品物质功能的实现外,还要关心产品与人相关的一切方面,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使产品能适应和满足人的生理、心理要求。

因此,从现代设计的观点看,产品造型必须满足实用要求的物质功能和审美要求的精神功能两方面的需求,最终是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人机系统使用效能来衡量的。

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产品要取得社会的承认并达到预期的社会效果,就要在设计中实现技术因素和艺术因素的有机结合,将过去的单纯工程结构设计改为结构设计、造型设计的综合设计,从单纯助工程技术领域转入到与人机工程学、美学、心理学、色彩学、符号理论以及价值工程、市场销售等多学科相关的领域。

显然.工业设计与传统的工程技术设计朽着明显的不同,在衡量产品质量指标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差别。

从工业设汁的角度看,现代工业产品的质量指标应包含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和人机质量三个方面。

内在质量指标侧重反映产品的物质功能,它主要包括产品的结构、性能、使用寿命等。

外观质量指标侧重反映产品的精神功能,它主要是通过产品的形态、色彩、浆饰等美感要素来体现的。

人机质量指标侧重反映产品的使用功能,它主要是通过控制器、显示器、作业主间、作业环境等与人在操作使用过程中相关的因素来体现的。

工业产品种类繁多,而且又受使用对象、经济成本、生产技术、材料工艺、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制约,所以具体到每一件产品又各有不同的侧重。

例如,同样是车辆,装甲车与旅游汽车的侧重面则不一样;同是服装,晚礼服与工作服的侧重点也显然不同。

由于习惯观念的影响,提到工业设计,有人则认为只是在工程技术设计的基础上对成型产品进行一些美化工作而己,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著名美学家艾·苏利奥曾指出:把工业设计看作是来自工业产品的装饰艺术,这是一种误解。

工业设计中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不是外在的,而是渗透在产品结构之中,目的在于获得尽善尽美的产品。

这种完美不是在产品上再没有什么可以增添的了,而是再没有什么可以去掉的了。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nterm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Industrial design,简称ICSD)曾给工业设计学科作过如下的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

”同时也给工业设计师作了如下的界定:“工业设计师应具有充分的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和视觉鉴赏力,能胜任于确定工业批量生产产品的材料、结构、机制、外形、色彩、表面涂敷和装潢。

在不同阶段,可以侧重于工业产的上述方面的全部或一部分。

在处理包装、广告、陈列和销售方面的问题时,除需要技术知识和经验之外,还需要视觉鉴赏,那么工业设计师也可以参与这方面工作。

”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几乎每个国家都是先认识到技术设计的重要性,然后才逐步深入认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越是从初级向高级发展,就越会感到工业设计的重要。

在全世界范围内,从工业革命开始,经过一个多世纪,到1930年左右才在德国确立工业设计专业的地位。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性发展时期,工业设计才在工业发达国家首先得到普遍重视。

我国工业现在虽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长期以来主要是由于对工业产品的需求量的持续努“大、侧重解决的是“有”和“无”的问题,没有认识、也很难认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在得到虽的满足后,需求就自然会向质的充实及多样化发展。

工业设计正是为适应这—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业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繁荣和物质文明水平,也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艺术成就及工业技术水平。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产品设计已由过去的单纯结构性能设计发展到今天的结构性能、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等综合性、系统性设计的时代。

这是一种观念的更新,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的更新,无论是设计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必须适应这一领的需要而再学习,因为它是在社会发展到现代化的今天之必然1.2工业设计发展简史工业设计的发展一直与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与新材料的发现、新工艺的采用相互依存,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及人们审美爱好的直接影响。

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大体上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始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19世纪中叶,西方各国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实现了手工业向机器工业的过渡,这个过渡过程也是手工业生产方式不断解体的过程。

一般来说,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是产品的设计、制作、销售都是由一人或师徒几人共同完成的,这种生产方式积累了若干年的生产经验,因而较多地体现了技术和艺术的良好结合。

当机器工业逐步取代手工业生产后,这种结合也随之消失,但产品设计者为了适应人们传统的审美习惯和需要,就把手工业产品上的某些装饰直接搬到机械产品上,例如,给蒸汽机的机身到铸上哥特式纹样,把金属制品涂上木纹之类等等,往往给人以不伦不类、极不协调的感觉。

这个时期,出现在市场上的商品一方面是外观简陋的廉价工业品,另一方面是耗费工时、精工细作的高价手工艺品,鉴于这种情况,人们认为产品的工业化与产舱的审美属性水火不相容。

此时,英国人英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倡导并掀起了“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要求废弃“粗糙得丑陋或华丽得丑恶”的产品,代之以朴实而单纯的产品。

莫里斯一方面认为艺术和美不应当仅集中于绘画、雕塑之中,主张让人们努力把生活必需品变成美的,把生产过程也变得对自己是舒适的,人类劳动产品如不运用艺术必然会变得丑陋。

但另一方面他又把传统艺术美的破坏归结为工业革命的产品,主张把工业生产退回到手工业方式生产。

这后一种提法和作法显然是违反时代发展潮流的,可是他却向人们提出了工业产品必须重视研究和解决在工业化生产方式下的工业设计问题。

到19世纪柬至20世纪初.在欧洲以法国为中心又掀起了一个”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承认机器生产的必要性,主张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注意产品的合理结构,直观地表现出工艺过程和材料。

它以打破建筑和工艺上的古典主义传统形式为目标,强调曲线和装饰美,在强调工艺的合理性、结构的简洁和材料的适当运用方面有所进展,但是过分强调产品外在的装饰美,而没有把艺术因素作为事物的内在属性,因此导致功能与形式的矛盾。

总之,新艺术运动对于工业设计学科发展的历史功绩是巨大的。

在“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推动下,欧洲的工业设计运动进人了高潮,而第一个产生巨大影响的团体组织则是德国工业联盟(Deutscher Werkbund),它是由德国设计理论家、建筑师穆迪修斯〔Herman Muthesius,1861—1927)倡议并于1907年组成的。

它的成员有企业家、建筑师、工艺师和评论家,旨在探索如何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并按照物质的深层本质取得产品的形式,通过实用品的展出打开市场并推进生产的标准化。

继德国工业联盟之后,奥地利、英国、瑞士、瑞典等国也相继成立了类似的组织。

许多工程师、建筑师、美术家都加入到这—行列.他们相互协作、开创了技本与艺术相结合的活动,并影响到工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及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为工业设计的研究、应用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时期,大体上从20世纪20至50年代。

人们经历了数十年大胆而多样的探索后。

为工业设计进行系统教育创造了条件,并逐步转入到以教育为中心的活动。

当时、年轻而富有才华的建筑师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于1919年4月1日在德国魏玛首创了设计学校——国立包豪斯(Das Staatliches Bauhaus,1919-1933)。

包豪斯的理论原则是,废弃历史传统的形式和产品的外加装饰,主张形式依随功能,尊重纠构的自身逻辑,强调几何造型的单纯明快,使产品具有简单的轮廓、光洁的外表,重视机械技术,促进标消化并考虑商业因素。

这些原则被称为功能主义设计理论,即要求最佳地达到产品的使用日的.主张使产品的审美特征寓于技术的形式中,做到实用、经济、美观。

功能主义设计理论的实践在工业设计的理论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其局限性则表现在.强调用大量的标迎化生产去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抹杀对个性的表现并忽视传统的意义,认为物品只要适用,它的形式就是美的,就能给人以美感。

包豪斯学校的建立,标志着人们对工业设计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并日趋成熟。

包豪斯建校14年,共培养学生1200多名,并出版汇编了工业设计教育丛书一套14本。

在这14年中,包豪斯的师生们设计制作了一批对后来有着深远影响的作品与产品,并培养出一批世界第一流的设计家。

可以说,包豪斯对工业设计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包豪斯学校后因德国纳粹的迫害,被迫于1933年7月解散。

格罗佩斯等人流遗到美回哈佛大学等校任教,其他一些著名的教育家、设计家也多相继赴美,这样,工业设计的中心即由德国转移到美国。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本土未遭破坏,为工业设计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加之其科学技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又为工业设计提供厂良好的条件。

此外,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造成商业竞争的加剧,许多厂商通过产品在市场销售中的激烈竞争,逐步认识到产品设计的重要性,最终促进了工业设计的发展步入高潮。

所以说,工业设计的普及化和商业化是开始于德国、发展于美国,同时也推动了世界工业设计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