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沉淀池排泥系统的优化改造
污水厂沉淀池排泥方式改进措施

污水厂沉淀池排泥方式改进措施发布时间:2021-03-26T11:12:59.75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作者:温璐菁[导读] 摘要:沉淀池排泥是污水处理厂的重要内容,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污水处理厂工作效率的提升。
山东济南摘要:沉淀池排泥是污水处理厂的重要内容,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污水处理厂工作效率的提升。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以具体的某地污水处理工厂为例,针对厂内沉淀池在排泥工作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更为细致化的分析和讨论,随后针对问题的存在给出了几点比较有价值的解决方案,期望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能够为该污水厂中沉淀池的排泥效率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排泥堵塞;连续提气装 1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排泥方式概述某污水处理公司,日常所经厂的污水主要来自市政污水,处理量在每日15万吨,厂内所采用的二沉池规格为71×84m,共两座。
在两座沉淀池中,分别设置了8条64×10m的沉淀沟子,沟内液位置主要控制在3.5m,沉淀沟底部区域,会设置相应的出水、进水端口,前端口与后端口前倾保持在0.5%规格内。
其中,沉淀沟前端位置还会设置两个5×5m深度为4m的锥形集泥斗,并分别将一套非金属链板式刮泥机安装于两个沉淀沟内,该刮泥机的功率在0.25kW。
刮泥机上的刮板运行率为每分钟0.6m,集泥斗内DN300排泥管,排泥管两端分别配置于排泥井内与集泥斗底部区域。
2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排泥方式执行中的问题及原因 2.1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排泥方式执行问题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由于回流泵的连续运行,每个沟渠和沉淀池的扬程约为0.15 m,来自沟渠的污泥继续通过回流通道流入泵井。
但是,在运行过程中有很多情况下会阻塞污泥。
换句话说,在操作过程中,特定沟槽的污泥被刮刀刮入污泥桶中,然后沉积在桶中,而不通过污泥排放管排放到污泥通道中。
污泥在池底积聚后,沉淀池失去其沉淀功能,导致径流超过标准。
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的优化改造

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的优化改造摘要:本文通过对自来水处理系统中平流沉淀池积泥区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相应地进行优化改造,解决积泥的问题,从而提高沉淀池的出水水质。
关键词:水厂改造;排泥系统;平流沉淀池沉淀池排泥系统对恢复沉淀池功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出水水质及节能降耗。
随着原水水质的恶化,水处理投加的药剂品种的增多,沉淀池沉泥中已不像过去那样只含无机物,而是含有有机物、化学药剂等各种复杂成分,如果每次排泥不干净而产生积泥,积泥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老化而上浮,即影响新的矾花下沉,同时上浮的积泥也被带出出水口,影响出水水质。
平流沉淀池在自来水处理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而且普遍采用机械排泥车排泥,其积泥处主要有下列几方面:沉淀池进水口及出水末端底部、集水槽下部、池底、导流墙及池壁水线位置等。
1. 沉淀池进水口及出水末端改造1.1沉淀池配水花墙进口处改造沉淀池进口处长期有积泥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排泥车吸口位置距离进水口处约有1m的长度,这个位置排泥车吸泥口不能到达,是一个排泥真空地带。
为了减少这个位置的积泥状况,在沉淀池进口至排泥车吸泥口1m范围内砌一个斜坡,使积泥随水流沿斜坡落至排泥车吸泥口,达到减少沉淀池入口处积泥量的目的。
由于配水花墙最下部孔口离池底只有1m高,如果斜坡底部宽度做到1m的话,斜坡角度只有45度,斜坡上的沉泥很难滑下,仍可能产生积泥。
因此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造(图1):(1)将排泥车路轨延长,在沉淀池与絮凝池间的配水廊道上铺盖板,并将原栏杆移位,尽量使排泥车能够靠近配水花墙侧,通过改造,排泥车可移进约0.4米,斜坡角度可做到约59度。
(2)采用800×800的光滑瓷砖铺彻斜坡面,瓷砖接缝处进行抛光处理,使斜坡面尽量光滑,减少滑泥阻力,从而减少积泥现象。
(3)在配水花墙底钻孔,埋设de25塑料管,间距150,减少坡角处沉泥。
1.2沉淀池出水末端排泥改造沉淀池末端,有两大原因限制了排泥车前行:一是池底放空阀门的布置阻挡排泥车排泥管下部的水封箱前行,二是排泥车轨道终点设在池末端墙边,限制了排泥车前行。
平流沉淀池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平流沉淀池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王旭宁;孙学东;姜红安;赵红志;李实
【期刊名称】《中国给水排水》
【年(卷),期】2006(22)10
【摘要】北方某水厂的平流沉淀池在运行中存在以下问题:冬季池表面结冰、吸泥机运转不正常;池底积泥不均匀,导致吸泥机排泥浓度变化大,影响污泥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出水集水槽不在同一水平面,引起矾花上浮。
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安装了冬季融冰系统;对虹吸吸泥机的主体进行了改造,并根据原水水质采取变频运行;使用一种简单快捷的调整方法将出水集水槽调平,改善了沉后水水质。
【总页数】4页(P27-30)
【关键词】平流沉淀池;冬季融冰;吸泥机改造;集水槽调平
【作者】王旭宁;孙学东;姜红安;赵红志;李实
【作者单位】保定中法供水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91.2
【相关文献】
1.水厂平流沉淀池排泥桁车存在问题及改造措施 [J], 周艳
2.水厂平流沉淀池排泥桁车存在问题及改造措施浅析 [J], 武瑞
3.电网建设规划与运行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J], 胡晓锐; 许晓川; 田迅; 徐婷婷
4.电网规划建设与改造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 [J], 李永辉
5.某企业污水站运行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改造措施 [J], 潘兴华;李栋;蔡国飞;胡涛;杨峰;戴建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沉砂池优化方案58786

沉砂池优化方案58786
介绍
本优化方案旨在对沉砂池进行改进,提高处理效率并减少维护
成本。
以下是具体的优化方案。
1.设备更新
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建议使用更先进的沉砂池设备。
现有设备
可能已经过时或存在性能问题,因此将其更新为新的更高效的设备
是必要的。
2.水流优化
调整沉砂池的水流以达到更好的沉砂效果。
可以通过改变水流
速度、角度和方向来优化沉砂效果,使泥沙更容易沉淀和分离。
3.污泥处理
改善污泥处理方法可以减少维护成本并提高沉砂池的处理效率。
建议考虑以下方案:
- 定期清理和去除污泥以防止污泥堆积过多。
- 考虑采用更高效的污泥处理技术,如机械脱水或化学处理,以减少处理时间和成本。
4.定期维护
定期维护是保持沉砂池正常运行的关键。
建议制定一个维护计划,包括:
- 定期检查设备的性能并进行必要的维修或更换。
- 清洗和维护水流系统以确保畅通和正常工作。
- 定期检查污泥处理设备并进行必要的维护。
5.监控系统
安装一个监控系统可以帮助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监控系统可以监测水流速度、沉砂效果和设备性能,并提供实时的警报和报告。
结论
通过实施以上优化方案,沉砂池的处理效率将得到提升,维护成本也将减少。
为了实现最佳效果,建议评估现有设备和系统,并
与专业人士合作进行优化。
优化方案的具体实施细节需要根据现有设施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研究。
净水厂沉淀池排泥系统改造

1.
S 拉
3 望 匣
‘
£. 辞
叠
£
:
. 辞
£
S
£
( 上接 第 2 9页)
降 浊 效 果越 好 。 () P M 特 征 粘 度 对 复 配混 凝 剂 用 于 冬 季 长 江 水 的 降 浊 2 D 处 理 的 影 响 不大 , 可 使 絮 团 明显 增 大 , 高 沉 淀 性 能 , 对 原 但 提 其
1 引言
石 家庄净水厂建设工程是河北省重点工程 , 水源来 自距厂
2 公里的黄壁庄水库和 3 1 4公里 的岗南水库 , 总设计 日供水量 3 万吨 , 0 是石家庄唯一 的地表水 厂。水处理工艺过程包括 : 取 水、 加药混凝 、 沉淀 过滤 、 加氯消毒 , 送水 、 废水处理 七个主要
一
摘要
净水厂沉淀池排泥 系统改造
赵 芳珍 杨 荣
( 石家庄供水集 团, 河北石家庄 0 0 7 ) 50 1
对生产 中遇到 的排 泥问题 采用 妙 的方法予 以解决 , 收到 了良好 的实际运行效果。 沉淀池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 , 我们决定从分析沉淀池 的运行方式 以
关键字 排 泥定时器 排 泥 阀 集水井
3 Edz a d K , b a o J w l J To i s n E. E nha c d n e Co gu ato a l i n: US
Re urme t qi e n
ad n
A
Bodr ra e
Ve iw
[1W ae J. tr
S i c &T cnoo y,9 94 ()6 ~7 . ce e eh lg 19 , 09 :3 0 n
平流沉淀池7大问题及对策

平流沉淀池7大问题及对策一、出水带有细小悬浮污泥颗粒原因:1、因短流而减少了停留时间,使絮体在沉降前即流出;2、活性污泥过度曝气;3、水力超负荷;4、因操作或水质关系产生针状絮体。
对策:1、减少水力负荷;2、调整出水堰的水平,以防止产生短流;3、投加化学絮凝剂;4、调节曝气池中运行的工艺,改善污泥的性质。
二、污泥块状上浮原因:污泥结块、堆积并引起污泥解絮,泥升至表面。
对策:1、更经常、更频繁地从沉淀池排放污泥;2、更换损坏的刮泥板;3、将粘附在二沉池内壁及部件上的污泥用刮板刮去。
三、出水堰脏原因:因固体物积累、粘附和(或)藻类长在堰板上。
对策:1、经常和彻底地擦洗与废水接触的所有表面;2、先加氯后在擦洗。
四、污泥管道堵塞原因:管道中流速低,重物含量高。
对策:1、疏通沉积的物质;2、用水、气等反冲堵塞的管线;3、较经常地泵送污泥;4、改进污泥管线。
五、短流原因:1、水力超负荷;2、出水堰不平;3、设备失去功能;4、污泥或砾石过多地积累,因此减少了停留时间。
5、风的影响对策:1、减少流量;2、调整出水堰水平;3、修理或更换损坏的进泥和刮泥装置;4、避免风的影响;5、去除沉积的过量固体物。
六、刮泥器扭力过大原因:因刮泥器上承受负荷过高所致。
对策:1、定期放空水并检查是否有砖、石和松动的零件卡住刮泥板;2、及时更换损坏的环子、刮泥板等部件;3、当二沉池表面结冰时应破冰;4、减慢刮泥器的转速。
七、二沉池出水溶解氧偏低或偏高原因:1、活性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污泥中好氧微生物继续消耗氧,导致二沉池出水中溶解氧下降。
2、吸(刮)泥机工作状况不好,造成二沉池局部污泥不能及时回流,部分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污泥中好氧微生物继续消耗氧,导致二沉池出水中溶解氧下降。
3、水温突然升高,使好氧微生物生理活动耗氧量增加、局部缺氧区厌氧微生物活动加强,最终导致二沉池出水中溶解氧下降。
4、曝气池进水有机负荷偏低或曝气池充氧量偏大。
三津水厂平流沉淀池排泥系统设计优化建议

《工程与建设》 2012年第26卷第1期 6 7
建筑材料
J I A N Z H U C A I L A O
方 卧 龙 :人 工 砂 石 料 生 产 的 质 量 控 制 要 点 及 工 艺 分 析
数非常了 解 与 掌 握。同 时 为 了 系 统 加 工 生 产 的 保 证 ,必 须 对 毛 料 颗 粒 级 配 进 行 严 格 的 控 制 。 设 计 人 员 在 施 工 的 时 候 ,也 要 针 对 勘 探 得 出 的 资 料 数 据 进 行 严 格 的 遵 守 ,对 起 爆 的 方 向 进 行 了 解 ,尽 可 能 的 避 开 断 层 与 夹 层 ,这 样 才 能 够 开 采 出 优 质 的 毛 料 。 [8-9] 4.2 完 善 工 艺 流 程
图 3 潜 水 排 泥 泵 布 置 图
(2)在沉 淀 池 出 水 端 设 计 导 泥 斜 坡。 沉 淀 池 出 口处约1.5 m 的 区 域 内 的 积 泥 情 况 应 引 起 重 视,由 于 排 泥 机 的 吸 泥 口 无 法 吸 到 此 处 的 积 泥 ,所 以 此 处 的 积泥较多。虽然积泥量相对花墙后面的进水端要少, 但最易影响出水水质。建议沿沉淀池池尾墙壁内侧 浇 筑 一 个 混 凝 土 斜 坡 ,坡 底 长 度 为 排 泥 机 运 行 至 池 尾 最近处时刮泥板与 池 壁 的 最 小 距 离 1.5 m,坡 度 角θ 取60°,则 斜 坡 的 高 度 为 2.6 m,如 图 4 所 示。 这 样, 此处的积泥即可顺斜坡下滑后由排泥机吸泥管吸走。 为 了 使 斜 坡 面 尽 量 光 滑 ,降 低 滑 泥 阻 力 ,可 以 在 斜 坡 面 上 铺 上 光 滑 瓷 砖 ,瓷 砖 接 缝 处 进 行 抛 光 处 理 ,可 以 最大程度减少积泥量 。 [6-7]
水厂沉淀池改造方法与应用分析

水厂沉淀池改造方法与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1-06-17T11:27:30.68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作者:孙晓燕金豪杰[导读] 摘要:针对水厂传统沉淀工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沉淀池改造的成功案例,得出改造方案。
浙江海云环保有限公司浙江海宁 314400摘要:针对水厂传统沉淀工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沉淀池改造的成功案例,得出改造方案。
改善进水面积,降低进水流量,提高布水均匀性;为解决“跑矾”现象,通过延长排泥车行程对排泥系统进行改造;针对不同的水质问题,可以考虑采用平流——斜管组合池、浮沉池和水平管沉淀技术来提高水处理效果。
通过对进水口、排泥系统和沉淀池类型的改进,可以有效提高沉淀池进水的稳定性,解决排泥不畅的问题,增强对低温低浊水和含藻水的适应性。
今后沉淀池改造仍应围绕进水、排泥系统、沉淀池类型三个方面进行,借鉴国外高效沉淀技术,提高原水处理效果。
关键词:水厂;沉淀池改造;进水口;排泥系统;池型选择;应用1沉淀池进水区沉淀池进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进水段,减少扰动,避免絮体破碎。
沉淀池入口一般布置穿孔墙,穿孔直径一般为100mm左右。
水流通过穿孔壁孔的速度一般为0.08 ~ 0.10 m/s,远高于水池中水流的速度3 ~ 20 mm/s,所以流入水池的水动能很大,可以持续很长一段距离(几十米)才消失。
这种射流加剧了水的湍流,从而影响降水效果。
祎凡等人发现,当布水区起始处的水平流速控制在0.010~ 0.018 m/s时,可以达到较好的沉淀效果。
其他研究表明,当沉淀池初水平流速较高时,沉淀池出水水质对表面负荷和泥深的变化较为敏感。
虽然在沉淀池进水口的设计中广泛采用了配水墙,但为了保证配水均匀,提高沉淀效果,许多水厂在沉淀池进水口的改造上进行了新的尝试。
基本原理是通过降低进水流速来提高配水的均匀性。
2沉淀池排泥在沉淀池的运行中,水厂经常面临因排泥处理不当而导致排泥系统堵塞的问题,导致沉淀池中的污泥堆积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