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免疫组化工作制度

10  免疫组化工作制度
10  免疫组化工作制度

免疫组化工作制度

免疫组化染色已经成为现代病理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准确的免疫组化染色极大地帮助病理诊断,或提供准确的分子治疗靶标;而不准确的免疫组化染色反而产生误导,造成误诊。因此必须对影响免疫组化染色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控,对技术人员和病理医师进行培训,保证准确的染色结果和正确的结果判读。

一、免疫组化染色相关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和授权。

二、每一批次的免疫组化染色必须设阳性和阴性对照,可利用组织中的内对照。

三、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按《病理科免疫组化操作常规》严格进行。必须建立本实验室免疫组化染色的操作规程,并根据染色效果及时更新。

四、更换抗体或试剂后,需要用阳性和阴性组织对新试剂进行有效性验证,并有相应的文字记录和染色切片档案,相关档案保留2年。

五、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液体(如DAB)应存放于指定容器中,专门回收处理,严禁随处倾倒。

六、病理医师必须熟悉各种抗体的染色结果,阳性信号表达部位、其诊断应用范围,以期做到正确的结果判读。

七、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必须由病理医师结合形态学综合判断,并将染色结果写到病理报告中。

八、免疫组化染色种类由诊断医师根据临床或病理诊断的需要,参照《病理科常用免疫组化抗体一览表》上的抗体种类范围提出申请,申请时应尽量考虑周全,避免重复切片。

九、技术组负责找出蜡块,根据登记的免疫组化染色项目进行切片,并根据免疫组化染色的种类和数量在蜡片(需要微波修复的抗原,应多切出1-2切片)切出后2-3日完成染色。

十、在染色过程应保持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熟悉病理科常用免疫组化试剂的种类和处理方法。严格按照免疫组化标准的操作方法认真制片,制片时应做到四核对(对蜡块的号码、标记的项目、抗体的种类和浓度进行核对)。要求修复的抗体不能省略该程序,抗体的滴加量应适中,在取得最佳染色结果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抗体,严格控制抗体作用时间,确保制片质量。

十一、操作者应了解和熟悉各种免疫组化试剂在冰箱中存放的位置,工作中尽量减少开启冰箱门的次数和时间,并应观察记录冰箱温度,保证冰箱温度符合要求。

十二、染色完成后的切片,贴好标签,放入特染/免疫组化切片盒中,并由执行人记录完成的时间、签字,交给诊断医师。

十三、如遇脱片等特殊情况需重新染色的,应及时告知诊断医师。

十四、染色完毕,操作者应将所用的容器按病理科《各类容器的清洁标准》进行处理,并放回原处,以便下次使用。

十五、技术组负责抗体、试剂的使用保管。染色中遇试剂缺乏或不足时,应及时申请购买补充。

十六、诊断组需增加新的免疫组化抗体时,应向技术组长提出,由技术组长统一做计划定购。

十七、免疫组化试剂购进时,应登记该抗体的购进日期、保存方法和有效期。对超过有效期的抗体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染色结果。各种免疫试剂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并有购买批号、品名、类别、数量、耗用、库存的数量账目及过期日期。

十八、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由专人保管和使用,未经保管人允许或主任批准禁止他人使用,精密贵重仪器由专人负责,操作按程序,不得违章操作。

十九、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员由科主任和技术组长指定专人负责。

二十、认真做好免疫室文字资料的记录、登记工作,加强各种资料的保管,防止资料丢失。统计报表及时。

二十一、保持室内整齐清洁,防止火、水、电、窃等事故发生。

预防接种工作制度(全)

预防接种工作制度(全) 预防接种工作制度 一、为保证这项工作经常性开展,乡防保所设立以所长为组长,乡防疫人员及接种员人员为骨干的计划免疫领导组,负责制订本乡生物制品计划,领发生物制品,实施预防接种,调查处理异常反应,“冷链”管理,以及对基层卫生人员计划免疫工作的业务培训、督促、检查等项工作。 二、乡计划免疫工作实行一卡、一证、两册、两簿、 两表制度。卡、簿、表乡防疫人员专柜保管,接种卡仅接种期间发至各接种点,接种完后仍交回乡卫生院管理。7岁后,接种卡片乡镇卫生院保管15年。儿童预防接种证交儿童家 长保管,0—7岁儿童年龄分组表每年统计一次并上墙公布。 三、建、管、用好0—7岁儿童免疫接种卡、证。20XX 年度建卡率、建证率不得低于99%卡、证填写符合率不得 低于95%以上,坚持每季全乡儿童出生人数与建卡数、建证 数核对。 四、接种人员应以高度责任心,严格的科学态度,掌握免疫程序,生物制品性质,接种方法、接种途径及接种前的询问和告知,禁忌症,以及接种后副反应的观察处理。为确保工作质量,接种前要仔细检查发现禁忌症,严禁使用过 期、冻接和变质的疫苗,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

五、做好接种前的调查摸底工作,接种中的组织实施;填写好接种卡证和接种登记册;接种后的统计汇总工作,按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出生物制品使用双月报表或工作总结。 六、积极处理预防接种中出现的异常反应,并及时向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局报告,必要时,提请县异常反应诊断小组会诊,任何医疗单位或个人不得单方面出具诊断证明,所出证明一律无效。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制度 对疫(菌)苗应用灭菌的注射器和规范的操作进行注射,并对使用过的注射器具进行安全处理,称为安全注射,安全注射必须达到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对实施注射者无危险,注射后的物品不会给公共带来危害。根据以上要求,特制定安全注射制度。 一、预防接种要使用合格的注射器;二、实施预防接 种的人员要持技术合格证、上岗证上岗。三、预防接种必 须掌握各种疫苗的禁忌症。四、预防接种的操作要规范化。 五、预防接种的环境要符合工作要求。 六、接种后的接种器材及其废弃物品安全的回收、销毁工作制度 一、预防接种门诊每周定若干天数为预防接种日,为辖区内适龄儿童与流动人口儿童开展 常年免疫接种和业务咨询。预防接种门诊要设立登记咨 询点,接受群众咨询 二、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 和《安徽省预防接种免疫程序》

计划免疫规划制度

中心医院免疫规划工作制度(试行目录 1.疫苗和注射器使用管理制度 2.预防接种卡、证管理制度 3.安全接种制度 4.预防接种知情同意制度 5.免疫规划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6.疫苗和注射器使用管理制度 7.冷链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8.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处理制度 9.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制度 10.疫苗接种信息监测报告制度 11.预防接种宣传培训制度 12.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职责和工作制度 13.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14.乙肝疫苗接种操作规程 15.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操作规程 16.百白破疫苗接种操作规程 17.麻疹疫苗接种操作规程 18.产科接种室接种人员职责与工作制度

19.产科接种室卡介苗接种操作规程 20.产科接种室乙肝疫苗接种操作规程 疫苗和注射器使用管理制度 一、建立健全疫苗和注射器领发手续,安排专人负责疫苗和注射器的领购、运输 、储存、分发工作。 二、严格实行疫苗主渠道供应模式,即一类疫苗、二类疫苗全部通过省→市→区 →乡(或接种单位逐级供应。每次领取、购进疫苗要填写“山东省第一类疫苗供应申 领表”、“山东省第二类疫苗供应申领表”。 三、加强疫苗和注射器管理,严格按照“山东省生物制品及一次性注射器出入库 登记表”进行出入库登记,登记项目要齐全、完整,做到帐、物相符。登记表应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四、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要求,做好疫苗的储存、运输工作,并做好温度监测、记录。 五、适量储备疫苗,区级、乡级疫苗储存量分别不得超过2个月、1个月的使用量。 六、疫苗储存应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分发时要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以 及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有计划地分发。 七、一类疫苗实行计划管理。各级根据需要每月制定上报“山东省免疫规划疫苗 及一次性注射器计划用量统计表”,每年年底上报下年度疫苗及一次性注射器计划用 量统计表。 七、疫苗接种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一类疫苗接种使用全省统一采购和下发 的注射器,一次性普通注射器仅用于稀释疫苗,一次性自毁型注射器用于接种。使用 后的注射器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的规定处理。

计划免疫系列工作制度(10篇)

计划免疫系列工作制度(10篇) 预防接种工作制度 (一)、为保证这项工作经常性开展,乡(镇)卫生院设立以院长为科长,乡(镇)兼职防疫人员及接种员人员为骨干的乡(镇)卫生院防保科,负责制订本乡(镇)生物制品计划,领发生物制品,实施预防接种,调查处理异常反应,“冷链”管理,以及对基层卫生人员计划免疫工作的业务培训、督促、检查等项工作。 (二)、乡(镇)计划免疫工作实行一卡(儿童免疫接种卡)、一证(儿童预防接种证)、两册( (1)、2类疫苗接种登记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登记册)、两簿(生物制品令发登记簿、冷链设备接种器材领发登记簿)、两表(年度生物制品计划双月报表、0—7岁儿童分村分龄统计表)制度。卡、簿、表由乡防疫人员专柜保管,接种卡仅接种期间发至各接种点,接种完后仍交回乡卫生院管理。7岁后,接种卡片由乡镇卫生院保管xx年。儿童预防接种证交儿童家长保管,0—7岁儿童年龄分组表每年统计一次并上墙公布。 (三)、建、管、用好0—7岁儿童免疫接种卡、证。2xxx年度建卡率、建证率不得低于99%,卡、证填写符合率不得低于95%以上,坚持每季全乡儿童出生人数与建卡数、建证数核对。

(四)、接种人员应以高度责任心,严格的科学态度,掌握免疫程序,生物制品性质,接种方法、接种途径及接种前的询问和告知,禁忌症,以及接种后副反应的观察处理。为确保工作质量,接种前要仔细检查发现禁忌症,严禁使用过期、冻接和变质的疫(菌)苗,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 (五)、做好接种前的调查摸底工作,接种中的组织实施;填写好接种卡证和接种登记册;接种后的统计汇总工作,按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出生物制品使用双月报表或工作总结。 (六)、积极处理预防接种中出现的异常反应,并及时向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局报告,必要时,提请县异常反应诊断小组会诊,任何医疗单位或个人不得单方面出具诊断证明,所出证明一律无效。预防接种卡、证使用管理制度 (一)、凡本地0—7岁儿童必须一人一卡一证。外来、外迁的儿童要及时索补卡、转卡,超龄儿童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实行剔卡,剔除的卡片要保存备查。 (二)、儿童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保管。接种卡要以乡(镇)卫生院集中专柜保管,7岁后的卡片必须保存xx年以上,接种期间下发

医院检验科临检室工作制度

医院检验科临检室工作制度 1、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上、下班前打扫干净所用工作台、采血窗口,并用250mg/L有效氯消毒两次,如有污染随时消毒。 2、采血时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一巾一带一消毒,采血针必须使用一次性的。 3、工作中要态度 1、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上、下班前打扫干净所用工作台、采血窗口,并用250mg/L有效氯消毒两次,如有污染随时消毒。 2、采血时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一巾一带一消毒,采血针必须使用一次性的。 3、工作中要态度和蔼,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尽可能为病人提供方便。 4、工作要认真负责,树立严格的科学态度,严格执行操作规定,保证检验结果及时准确。 5、检验要及时,结果要准确,尽量缩短病人的等待时间。 6、搞好室内卫生,每天上下班前做到地面清、桌面清、标本清。 7、各种废物处理,严格按消毒隔离制度要求进行。 医院检验科生化室工作制度 1、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上、下班前打扫干净工作台、地面,并用250mg/L有效氯消毒两次,如有污染随时消毒,每天开窗通风二次。将用过的一次性物品放到指定的地点,再由卫生工人负责处理;用过的非一次性物品,用5 1、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上、下班前打扫干净工作台、地面,并用250mg/L有效氯消毒两次,如有污染随时消毒,每天开窗通风二次。将用过的一次性物品放到指定的地点,再由卫生工人负责处理;用过的非一次性物品,用500mg/L有效氯浸泡后,再由卫生工人负责处理。 2、每天收验标本时要核对科别、姓名、性别、标本号、标本数量、质量。 3、每天有专人负责生化分析仪的开机、调试、检测、保养、维护、关机等工作,发现仪器有问题要及时报告,并做好记录。 4、准备好仪器所用的试剂,及时更换,确保检验质量。 5、审核检验结果,对有疑问的结果要复查,同时及时检查仪器、试剂、标准、质控、标本

计划免疫工作制度定

计划免疫工作制度定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计划免疫工作制度 1、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 2、预防接种门诊消毒制度 3、预防接种档案管理制度 4、预防接种卡、证使用管理制度 5、预防接种信息化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6、预防性生物制品使用管理制度 7、疫苗、注射器管理制度 8、冷链设备管理制度 9、安全接种制度 10、新生儿报告登记制度 11、预防接种反应及事故处理制度 12、预防接种社会监督制度 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

一、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及河南省“三规范一意见”等相关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经所在地县(市、区)以上卫生局指定,承担本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接受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 二、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制定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报告所在地县(市、区)卫计委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疫苗接收、购进记录。 三、严格遵守疫苗储存、运输、使用管理规范,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冷链设备,保证疫苗质量。 四、严格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并在接种场所的显着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公示第二类疫苗的收费标准。 五、每月主动开展对责任区域适龄儿童的调查走访,及时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及各项预防接种相关资料,做好预约通知接种工作;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作好记录。 六、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 七、接种工作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实行佩证上岗;按照接种规范要求,对符合接种条件的受种者实施接种,做到“三查七对”,即接种前诊查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对预防接种登记薄与接种证,查看疫苗外观与批号效期;核对接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并依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

2020515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2020515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一、准入制度 二、设施设备检测维护制度 三、健康监护制度 四、生物安全自查制度 五、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六、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七、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八、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九、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医疗废弃物处理程序 一、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一、目的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 二、范围适用于进入实验室检验科、病理科、核医学科所有工作人员。 三、职责 1、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准入工作的监督和实施。 2、进入实验室所有人员必须以本规定规范自己的工作。 四、制度要求 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 2、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由单位生物安全委员会组织

实施。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3、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 4、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 5、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6、实验室人员在下列情况进入实验室特殊工作区需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 ⑴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⑵患发热性疾病⑶呼吸道感染或其它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⑷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耐受⑸妊娠 7、实验活动辅助人员废气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等应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接受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8、外单位来实验室参观、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控制区域应有相关领导批准并遵守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规章制度。进入实验室的一般申请由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一个月及以上的准入需到医务部备案。 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

免疫组化室工作制度

免疫组化室工作制度 1.目的:规范免疫组化工作程序,保证免疫组化制片质量 2.适用范围:病理科 3.操作规定: 3.1.1每一批次的免疫组化染色必须设阳性对照,可利用组织中的内对照。 3.1.2必须建立本实验室每种免疫组化染色的操作规程,并及时更新。 3.1.3更换抗体后,需要有用阳性和阴性组织进行有效性验证,并有相应的文字记录和染色切片档案,相关档案保留2年。 3.1.4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液体(如DAB)应专门回收,严禁随处倾倒。 3.1.5病理医师必须熟悉各种抗体染色结果,阳性信号表达部位、其诊断应用范围,以期做到正确的结果判读。 3.1.6单纯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不能作为最终诊断,必须由病理医师结合形态学综合判断。 3.2培训规定 3.2.1由病理科制定培训计划,安排具有师资资格的上级医师对病理科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3.2.2病理科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病理科常规病理切片的操作。 3.2.3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免疫组化染色培训的相关内容,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相关专业知识。 3.2.4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人员要了解免疫组化染色的阳性显色部位。 3.2.5免疫组化染色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废弃液处理的培训。 3.2.6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人员每年至少接受1次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工作,认真做好培训相关记录,留存试卷。 3.2.7对考试不合格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人员进行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3.3考核规定

3.3.1由病理科制定培训考核计划,安排具有师资资格的上级医师授课及考试。 3.3.2病理科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人员每年至少接受1次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认真做好培训相关记录,留存试卷。 3.3.3对考试不合格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人员进行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3.4液体回收规定 3.4.1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产生的废弃有害液体显色液(DAB)进行统一回收,严禁随处倾倒。 3.4.2确保用专用仪器处理或具有资质的机构回收处理,严禁随意倾倒入下水道。 3.4.3将废弃有害液体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示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3.4.4医疗废弃有害液体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示和警示说明。 3.4.5在盛装医疗废弃有害液体前,应当对医疗废弃有害液体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3.4.6建立医疗废弃有害液体的暂时储存设施、设备并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 3.4.7对医疗废弃有害液体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及交接人员、处理方式。 3.4.8有医院指定的回收人员定期到病理科回收,经病理科工作人员与回收人员双方交接验收并签字后,由回收人员送到医院医疗垃圾回收站,按国家规定统一焚毁。

计划免疫科规章制度

计划免疫科工作制度 一、疫苗及其使用管理 1、根据《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范》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和上级制定的各类生物制品指导程序进行免疫接种(第一类为国家免费规划疫苗,第二类为自费疫苗),不得随意扩大接种对象和增减接种次数。 2、疫苗按市→区(市)县→社区接种点统一订购各类生物制品和供应,按照规定温度条件和要求贮存,每天记录2次冰箱温度。 3、疫苗贮存和运输的温度要求: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联合疫苗、乙脑灭活疫苗和流脑疫苗在2-8oC贮存和运输。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和乙脑减毒活疫苗在-20-8oC的条件下运输,贮存期3个月以上的,在-20oC 条件下贮存;贮存期3个月以内的,在-20oC或2-8oC条件下贮存。 4、疫苗应按照计划领取、分发,办理登记手续。 (1)设立疫苗专用账簿,日清月结,半年定期盘查,做到账苗相符。 (2)疫苗应按照品种、批号(失效期)分类码放,领取或分发疫苗要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和同批号疫苗“先入库、再出库”的原则。 二、预防接种证、卡(册)管理 1、凡在我中心范围内出生的儿童在一个月内建立预防接种卡、建立预防接种证; 2、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保管,作为接种及儿童办理入托、入园、入学和留学凭证。

3、卡(册)由各接种点专人负责保管,每年进行2次卡片清理,清理的卡(册)要妥善保管。 4、每次接种完后用钢笔填写接种证、卡(册),按时统计上报各类数据和报表。 三、接种管理 1、接种人员必须经过计划免疫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接种时遵循三查八对。三查:在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对疫苗和接种对象进行检查;八对:对姓名、性别、年龄、接种时间、疫苗名称、剂量、接种途径和有效期。 3、接种前咨询健康状况,严格掌握禁忌症。 4、接种时保证安全注射: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做好回收和毁型,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 四、接种器材管理 按照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管理规范”要求存放。 彤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预防接种工作制度(全)

预防接种工作制度(全) 预防接种工作制度一、为保证这项工作经常性开展,乡防保所设立以所长为组长,乡防疫人员及接种员人员为骨干的计划免疫领导组,负责制订本乡生物制品计划,领发生物制品,实施预防接种,调查处理异常反应,“冷链”管理,以及对基层卫生人员计划免疫工作的业务培训、督促、检查等项工作。二、乡计划免疫工作实行一卡、一证、两册、两簿、两表制度。卡、簿、表乡防疫人员专柜保管,接种卡仅接种期间发至各接种点,接种完后仍交回乡卫生院管理。7岁后,接种

卡片乡镇卫生院保管15年。儿童预防接种证交儿童家长保管,0—7岁儿童年龄分组表每年统计一次并上墙公布。 三、建、管、用好0—7岁儿童免疫接种卡、证。2003年度建卡率、建证率不得低于99%,卡、证填写符合率不得低于95%以上,坚持每季全乡儿童出生人数与建卡数、建证数核对。四、接种人员应以高度责任心,严格的科学态度,掌握免疫程序,生物制品性质,接种方法、接种途径及接种前的询问和告知,禁忌症,以及接种后副反应的观察处理。为确保工作质量,接种前要仔细检查发现禁忌症,严禁使用过期、冻接和变质的疫苗,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

操作。五、做好接种前的调查摸底工作,接种中的组织实施;填写好接种卡证和接种登记册;接种后的统计汇总工作,按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出生物制品使用双月报表或工作总结。六、积极处理预防接种中出现的异常反应,并及时向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局报告,必要时,提请县异常反应诊断小组会诊,任何医疗单位或个人不得单方面出具诊断证明,所出证明一律无效。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制度对疫(菌)苗应用灭菌的注射器和规范的操作进行注射,并对使用过的注射器具进行安全处理,称为安全注射,安全注射必须达到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对实施注射

2021年医院预防接种工作制度

共青城市人民医院预防接种工作制度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预防接种室负责本院出生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 二、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要求,做好预防接种的实施。 三、预防接种室工作人员应具备工作责任心,并取得执业医师(护师)资格,且经过县级以上计划免疫知识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能上岗。上岗工作应佩戴胸卡。接种时接种人员要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佩戴胸卡,患手部皮肤病或传染病期间不准参加接种工作。接种人员应主动向群众宣传计划免疫知识,告知下次接种时间和地点。连续通知两次均未接种者,应及时进行随访落实。 四、保持预防接种室清洁卫生,开诊前后要用合格浓度的消毒液擦拭消毒工作台与地面,开启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每次消毒应做好记录备查。接种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统计应种对象、填写卡片资料,准备疫苗、注射器及各种药械等。 五、做到“三查七对”,即接种前诊查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对免疫卡册,查看疫苗外观与批号效期;核对接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计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六、严格执行“安全注射”制度,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规定浓度及合格配置时间的皮肤消毒液;已开启未用完的疫苗安碚应盖上灭菌的干棉球并冷藏,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

时;未用完的疫苗应废弃,整个接种过程应确保无菌操作,安全有效。卡介苗接种应设专室,暂无条件的应设专苗操作台,严防误作其他疫苗错种。凡符合接种条件的对象应以书面形式告知家长所接种疫苗的效用、禁忌症、接种副反应及其注意事项。 七、预防接种室每月统计上报“免疫接种情况统计汇总表”,协助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免疫检测、相应传染病个案调查及疫情控制等工作。 共青城市人民医院

【2020实用】医院制度-病理科免疫组化室工作制度

病理科免疫组化室工作制度 1。制片过程中应保持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如条件允许,应尽量使用阳(阴)性对照,严格控制抗体作用时间。 2。抗体的滴加量应适中,在取得最佳染色结果的前提下,应尽量节约抗体。 3。各种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参照病理科免疫组化操作常规严格进行。 4。免疫组化染色种类由主检医师根据临床或病理诊断的需要提出申请,并按要求开出医嘱并计费。 5。申请免疫组化染色项目应参照《病理科常用免疫组化抗体一览表》上的抗体种类范围申请,申请时应尽量考虑周全,避免重复切片。 6。技术组负责找出蜡块,制片室在每天上午09:00以前所登记的免疫组化染色项目进行切片,并根据免疫组化染色的种类和数量在蜡片切(需要微波修复的抗原,应多切出1~2切片)出后2~3日完成染色。 7。操作者应了解和熟悉各种免疫组化试剂在冰箱中存放的位置,工作中应尽量减少开启冰箱门的次数和时间。 8。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按《病理科免疫组化操作常规》进行。 9。在染色过程应保持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熟悉病理科常用免疫组化试剂的种类和处理方法。 10。染色完成后的切片,贴好标签,放入特染/免疫组化切片盒

中,并由执行人记录完成的时间、签字,由主检医师自行取走。 11。染色完毕,操作者应将所用的容器按病理科《各类容器的清洁标准》进行处理,并放回原处,以便下次使用。 12。负责抗体、试剂的使用保管。染色中遇试剂缺乏或不足时,应及时补充。 13。如遇脱片等特殊情况需重新染色的,应及时告知经检医师。 14。诊断组需增加新的免疫组化抗体时,可在每月22日前向技术组长提出,由技术组长统一做计划定购。 15。免疫组化试剂购进时,应登记该抗体的购进日期、保存方法和有效期。对超过有效期的抗体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常规染色的结果。 16。负责微波仪、烤箱、恒温箱的使用保管。 17。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员由科主任和技术人员专人负责。 实用医院制度 加强制度完善,冲刺等级评审 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水平 齐心协力、鼓足干劲、全力迎接“三甲”医院复审。 创“三甲”是每一个人的事,重在全院参与。 以“创三甲”为契机,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全面提高医疗水平。

接种门诊规范管理制度

荣县预防接种门诊管理规范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相应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强我县预防接种接种门诊规范管理,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防止接种事故,使预防接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根据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四川省计划免疫实施办法》和《自贡市计划免疫接种门诊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一、接种门诊的基本要求 1、有条件的地方预防接种门诊设置在乡(镇、街道)卫生院,一个乡镇开设1~2个门诊,其他地方可根据经济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口密度等具体情况设置预防接种点。 2、预防接种门诊每月运转1~2次;有条件的乡镇可按旬、周、日开展接种;边远乡镇每年运转不得少于6次。 3、预防接种门诊要做到三固定:接种地点、接种时间、接种人员;五统一:门诊标志、疫苗标牌、开设时间、工作程序、考核标准。 4、实行“二级运转,三级服务”的计免工作程序,即每个镇乡卫生院应在较边远的村设立临时接种点,每月由镇乡卫生院负责派人定时对边远村的儿童开展计划免疫工作服务。每月不得少于一次。 5、预防接种合格门诊要有面积20m2以上的专用房,有条件的乡镇应达到规范门诊30 m2以上的专用房,中心卫生院应达到示范门诊40 m2以上的专用房要求。室内地面硬化、清洁明亮、空气流通。 预防接种门诊要有候种室(宣传教育、反应观察)、预诊室(登记、询问、体检)、接种室(疫苗接种应分室或分区,卡介苗应设专室),各室有明显的标志牌。预防接种门诊应与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放射室分开,并保持一定的距离。接种室要定期进行室内消毒。有足够的桌椅,合格接种门诊要求达到一苗一桌,开诊时桌上铺设白色台布,有醒目标志。

计划免疫规划管理办法

计划免疫规划管理办法 篇一:免疫规划管理制度 免疫规划管理制度 1. 对适龄儿童根据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并宣传免疫预防知识。 2. 建立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及时做好信息登记和更新,上传至国家信息管理平台。档案应长期妥善保管。 3. 疫苗专人管理,制定需求计划,从规定渠道购入。购入时须验收疫苗相关合格证件。做好领发登记,及时掌握使用量及耗损量。过期疫苗登记后上交。 4. 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符合冷链管理要求。建立冷链设备档案,账物相符、专物专用。 5. 合理安排疫苗接种门诊周期,设成人接种日。接种场所、接种人员、消毒、体检及接种均应符合相关要求。 6. 及时建立接种卡、接种簿与接种证,按时预约接种。做好常规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 7. 做好接种率监测与常规接种月报表统计,定期评价疫苗接种情况。 8. 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做好登记、调查,并及时处理、上报。 篇二:计划免疫各种规章制度 冷链设备管理制度

一、冷链设备的管理、保养、维修、监测应指定专人负责。 二、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和固定资产账目(包括冷链设备 说明书、合格证、检验单到货通知单等)。 三、设备应安装或存放在保持通风的专业房间内,避免阳光 直射,远离热源,每台设备安装专用插座,不可与其他设备共用插座。 四、对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运行状况进行温度记 录,每天不得少于2次(上、下午各一次,要有冷冻、冷藏温度记录),每台冰箱、冰柜都必须设有独立的温度记录本和温度计。 五、对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定期检查和维修。 六、各式冷藏容器不可变卖、租借,不得存放与本疫苗无关 的其他任何物品。 七、保持冰箱清洁卫生,并且及时除霜。 疫苗使用管理制度 一、疫苗管理人员应掌握疫苗相关法律、法规和贮藏、

(完整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定此制度。 一、准入制度 二、设施设备检测维护制度 三、健康监护制度 四、生物安全自查制度 五、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六、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七、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 八、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 九、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 十、医疗废弃物处理程序 十一、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

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一、目的 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 二、范围 适用于进入实验室检验科、病理科、核医学科所有工作人员。 三、职责 1、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准入工作的监督和实施。 2、进入实验室所有人员必须以本规定规范自己的工作。 四、制度要求 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 2、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由单位生物安全委员会组织实施。体检 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3、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 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 4、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 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 5、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 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6、实验室人员在下列情况进入实验室特殊工作区需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 ⑴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 ⑵患发热性疾病 ⑶呼吸道感染或其它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 ⑷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耐受 ⑸妊娠 7、实验活动辅助人员废气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等应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安全基 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接受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8、外单位来实验室参观、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控制区域应有相关领导批准并遵 守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规章制度。进入实验室的一般申请由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一个月及以上的准入需到医务部备案。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

计免科工作制度

计免科工作制度 一、遵章守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站内各项规章制度; 二、严格履行各项专业法规,落实《山西省儿童计划免疫条例》; 三、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尽职尽责为大众服务; 四、实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定期整档,归档。 五、专人按要求完整、及时上报各项报表,分析数据。对下级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对于自己不能把握的问题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当本人因公无法及时完成报表时,须提前向科室领导汇报或委托科室其他人完成工作; 六、科室内所有人员均有义务接收来信、来函上级文件等,并及时交与相关资料管理人员; 七、无工作任务时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八、对于完成调查或督导的县区及时写出调查报告; 九、认真完成年度工作计划。 十、服从上级调遣。

生物制品科工作岗位职责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实施办法》的规定,中心生物制品科负责全市预防用生物制品的订购、储存、运输、分发、调配、经销和冷链系统的使用,及时的保质保量将生物制品供给各县区,控制并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为强化内部管理、规范工作行为,进一步明确本科室具体工作岗位职责。 一、科长: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全科具体工作,上传下达、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搞好工作。 二、记帐员: (一)凡是上级发送分配来的各种疫苗及时登记入帐,并将商品疫苗按品名、数量、价格等情况报财务科。 (二)凡是出库的疫苗要开出库票,并将商品疫苗收费交财务科,品名、价格、数量报清楚。 (三)必须做到日清月结和保管员一月一对帐,帐物相符;和财务科一月一对帐,帐、财、物相符;如有问题及时报告以便核查。 (四)按财务科要求记好帐。 三、保管员: (一)根据记帐员所开的出入库单据验货后记好疫苗数量帐目。 (二)保管好各县区用疫苗欠条,建好台帐。 (三)记录清楚各种疫苗的产地、批号、效期,按照《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的要求储存发送疫苗。 (四)每月清查库存和记帐员核对,帐物相符。

计划免疫工作制度(定)

计划免疫工作制度 1、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 2、预防接种门诊消毒制度 3、预防接种档案管理制度 4、预防接种卡、证使用管理制度 5、预防接种信息化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6、预防性生物制品使用管理制度 7、疫苗、注射器管理制度 8、冷链设备管理制度 9、安全接种制度 10、新生儿报告登记制度 11、预防接种反应及事故处理制度 12、预防接种社会监督制度

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 一、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及河南省“三规范一意见”等相关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经所在地县(市、区)以上卫生局指定,承担本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接受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 二、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制定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报告所在地县(市、区)卫计委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疫苗接收、购进记录。 三、严格遵守疫苗储存、运输、使用管理规范,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冷链设备,保证疫苗质量。 四、严格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并在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公示第二类疫苗的收费标准。 五、每月主动开展对责任区域适龄儿童的调查走访,及时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及各项预防接种相关资料,做好预约通知接种工作;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作好记录。 六、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 七、接种工作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实行佩证上岗;

免疫室工作职责

免疫室工作职责 1.目的: 合理安排人员,做到人员优化及工作效率最大化。 2.范围: 适用于免疫室。 3.职责: 3.1 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室内排班制度,互相协助完成日常检验工作。 3.2 室组长:负责每天各个岗位的人员安排,合理调配相关岗位。 3.3 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组长岗位人员安排和各岗位人员工作情况,对于不合理之处及时提出及更改,以保证各人员工作积极性及提高效率。 4.具体工作要求 4.1、实验室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前业务培训,完成临床免疫学常规工作,尽力满足病人及临床需求,做好质量管理。 4.2、实验室人员具有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要根据试验安排,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严格执行申请单和标本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审查、复核制度; 4.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到实验结果真实、可靠,完善并记录好室内质控,保证质量作好质控图。对试验结果要结合临床分析,有疑问时认真核对,必要时重新复查,质控合格方能出具报告。 4.4、免疫室一般无急诊,但特殊情况要特殊处理,妥善解决临床和病人的需求。要遵守己制定的工作安排,不得任意延迟报告时间。 4.5、废弃物的消毒处理工作是免疫室的重点之一,要严格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的要求,做好实验室安全防护工作。对一些特殊实验,如:HIV初筛实验室,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4.6、病人标本检验后,要做好标识,保留3天备查。每天打印乙肝结果登记,若有留下标本(如复查标本、有未检验项目的标本)必须在登记上住明,以备查寻。 4.7、每日下班前,为次日的工作做好必要准备,检查各种仪器,关好水电和门窗。 5.相关记录《免疫室排班表》《检验科工作制度》 1

产科预防接种人员职责和工作制度

产科预防接种人员职责与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岗位职责,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穿戴工作服、帽、口罩、持证上岗,有专人负责,并备有抢救药品。严禁无预防接种资格人员从事预防接种工作。 2、严格执行冷链管理制度,专人负责,冰箱温度记录齐全,帐苗相符。 3、接种前严格履行登记、询问、检查和接种前告知程序,发现有禁忌症和当前健康状况异常的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 4、接种时,严格按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卡介苗皮内注射,乙肝疫苗肌肉注射。 5、预防接种一律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前检查失效期、包装有无破损。 6、及时填写新生儿预防接种登记表和登记本,告知家长持卡1个月内到新生儿居住地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证。每月5日之前向县级疾控机构上报新生儿乙肝、卡介苗接种报表。

疫苗、注射器和冷链管理制度 1、健全疫苗、注射器领发保管制度,建立疫苗、注射器领发台帐,出入库账物相符,登记必须有名称、数量、生产单位、批号、有效期、进出数量、结余数量、领取人签名等。 2、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温度要求进行。按照疫苗的品种、批号分类整齐码放,疫苗纸箱(盒)之间、与冰箱冰柜壁之间均应留有冷气循环通道。使用疫苗按照“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和同批疫苗按“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存放要整齐,包装标志明显,疫苗之间留出冷气循环通道。疫苗过期应及时做好报损手续。 3、健全冷链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冷链设备台帐。 4、冷链设备做到专人管理,经常擦拭保洁,定期保养,建立维修、温度记录。每日上、下午2次观察冰箱、冰柜运转温度并做好相关记录。 5、冰箱和冰柜应安放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的地方,后部要留有空间,底部要垫搁架,电源线路与插座应专线专用。存放疫苗的冰箱和冷库严禁存放其他物品。

免疫室实习自我鉴定

毕业实习总结报告 姓名 班级 时间飞逝,三年的在校生活结束了,20。。年。月,我来 到。。。。医院实习,在检验科主任和各科室老师的带领下,将4年来 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习环境 。。。。医院是。。市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院 内,外急救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现代化综合医院。医院拥有先进 的仪器设备,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好,为病人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检 验科的老师们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分工明确,工作认真、负责,为学生 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老师们严格要求学生,认真耐心的指导学生,使我 们受益匪浅。 。。。。医院检验科共分为九个科室,血液化验室属于血液科。 从。。年月。日至。。。。年。。日,我依次到体液化验室,采血室, 发光免疫室,免疫室,细胞室,微生物,生化,血常规,病区化验室, 血液化验室进行学习。 1. 生化 2.血液化验室 在血液化验室,我学会了使用凝血四项分析仪,了解了凝血四项中 各项的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血片和骨髓片都 是由医生自己采集、自己染色、自己分类,因此看的机会不多,但基本 上可以认识粒系、红系各阶段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巨核细胞。 3.病区化验室 病区化验室中尿液与血液检测的仪器与尿常规和血常规中的一样, 除此之外还学会了脑脊液、浆膜腔积液的检测及如何用血沉管加血沉 4.采血室 在采血室,我掌握了静脉采血的方法,各检测项目应该用哪种真空 采血管,各个真空采血管所含的抗凝剂不同。红色采血管不含抗凝剂, 一般用于生化项目和免疫血液学试验;绿色采血管含肝素钠、肝素锂抗 凝剂,一般用于生化项目的检测;紫色采血管含有edta-k,用于血液学 和免疫血液学试验;浅蓝色采血管的抗凝剂为枸盐酸钠:血液=1:9,用 于凝血试验;黑色采血管的抗凝剂为枸缘酸盐:血液=1:4,用于红细胞 沉降率试验。 5.血常规 在血常规,我熟练掌握了微量吸管的使用,末梢血采集的方法,学 会了使用 xs-800i血液分析仪和全自动血沉分析仪,了解了各项目的临床意 义。

卫生院科室管理制度

卫生院各科室管理制度 一、急救与抢救工作制度 .必须小时开诊,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值班接诊。对急诊病人,要立即组织医务人员积极抢救,不得拖延。 .凡急诊、重症病人需要住院治疗者,须在住院前先预交押金,如被救病人一时筹资困难时,可允许其在小时内补交各种费用。 .对抢救和急诊病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正确、敏捷地进行救治,小时值班,随时观察和掌握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和交接班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重、危症病人,或者延误病人救治。 .及时向家属交待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抢救情况,对一时诊断不清的危重病人,应立即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会诊,经抢救病情稳定后速转上级医院治疗,不得延误时间,转院时要有名医生带上抢救药品及器械,以防在路途发生事故。 .平时要准备完善各类抢救药品、器材等,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 .如遇重大抢救病人,需立即报告院长,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救治。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人,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报告。 二、会议制度 .为加强院内职工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及时

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应每天集中召开次会议。 .每位职工都要政治学习笔记和业务工作手册,并要结合实际,写出学习心得体会或阶段工作总结。 .业务会议要求每位医务人员轮流讲授业务知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不断改进或提高自身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 .根据上级要求或文件精神,随时召开院内职工会议。 三、设备管理制度 .院内全部设备都需财务人员建立帐目。 .各科室(组)的设备由科室(组)负责人建立帐目。 .全体医务人员均需要爱护院内设备,谁损坏谁赔偿。 .院内设备不得随意借给他人或外单位。 .院内职工在调动时要交清全部财产,方可办理工资手续。 .设备使用人要做好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 四、考勤制度 .为严格考勤,医院应坚持小时服务。 .有事必须向院领导书面请假,准假后方可离开单位。 .有事请假天内由医院批准,天以上报县卫生局批准。 .每迟到或早退半小时按旷工半天计算,旷勤半天按天计算,旷勤天扣发当月岗位津贴及日平均工资。 .对违犯医院考勤制度,旷工天以上者,扣除当月岗位津贴和日平均

计划免疫各种规章制度.

冷链设备管理制度 一、冷链设备的管理、保养、维修、监测应指定专人负责。 二、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和固定资产账目(包括冷链设备 说明书、合格证、检验单到货通知单等)。 三、设备应安装或存放在保持通风的专业房间内,避免阳光 直射,远离热源,每台设备安装专用插座,不可与其他设备共用插座。 四、对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运行状况进行温度记 录,每天不得少于2次(上、下午各一次,要有冷冻、冷藏温度记录),每台冰箱、冰柜都必须设有独立的温度记录本和温度计。 五、对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定期检查和维修。 六、各式冷藏容器不可变卖、租借,不得存放与本疫苗无关 的其他任何物品。 七、保持冰箱清洁卫生,并且及时除霜。

疫苗使用管理制度 一、疫苗管理人员应掌握疫苗相关法律、法规和贮藏、养护等方面知识,并经过有关培训方可上岗。 二、进货渠道遵循“市→县→镇”的原则,专人负责运输、储存和管理。 三、疫苗计划 (一)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制定第一类疫苗的需求计划和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计划应包括疫苗的品种、数量、供应方式等内 容。 (二)每年2月底前向县疾控中心报告下一年度第一类疫苗的需求计划。 (三)接收疫苗或购进疫苗时,应查看疫苗的冷藏条件,在规定的冷链要求下运输的疫苗,方可接收。 (四)认真做好疫苗购进验收记录,切实做到票、帐、货相符,购货数量、供货单位、购货日期、质量情况(温度)及验收人签名等。 购进验收记录的填写,必须真实、完整、不可漏项,并妥善保存 2年以上备查。 四、疫苗贮藏与运输 (一)应设有独立的疫苗贮藏室,与生活等区域分开,环境应卫生整洁、明亮,设有相应的冷藏、防潮、防辐射、防鼠、防盗等设施设备,并达到疫苗贮藏规定的温度。 (二)拆零的疫苗应保留原包装及标签,不得同其它拆零疫苗混放。 (三)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并按照失效期长短,进库先后,有计划的分发,分发时应按规定填写出库记录。 (四)报废疫苗需分开存放,并应设明显标志。 (五)运输疫苗时应使用冷藏设备,并在规定的温度下运输。 五、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第一类疫苗过期、失效或因疫苗存在明显质量问题时,按照疫苗报废规定进行上报。 六、发现假劣疫苗或质量可疑的疫苗,应当及时报当地药监部门,不得继续使用。 七、建立健全疫苗领发登记,出入有账目,做到帐苗相符;每月做好生物制品使用量统计,汇总后上报疾控中心计免科。 八、领发登记要有疫苗的名称、数量、生产厂家、批号、效期、领取日期及消耗等,若出现异常反应则有据可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