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复习要点(整理版)

《经济学原理》复习要点(整理版)
《经济学原理》复习要点(整理版)

复习要点

(注意ppt上四个市场的图形,总供给总需求的图形)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考察经济现象是什么,而不对其做好坏的价值判断。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对经济现象作出好坏的评价,或该不该如此的判断。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意义

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是一个图形,它表明在企业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为既定时,经济所能生产的两种物品的产量组合。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经济所能生产的产量组合.经济可以生产该边界线上或边界线内的任何组合.但边界线以内的点表示缺乏效率;在经济资源既定时,边界线以外各点不能实现。

生产可能性边界体现的经济学原理:资源是稀缺的,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为了得到一种东西而必须舍弃的东西被视作得到这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技术进步改变了生产函数就意味着经济的增长。

●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根据生产率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一个生产者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根据机会成本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机会成本的概念,总成本、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概念和相互关系、

计算

机会成本是指一定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时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又称为经济成本。

总成本(total cost):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就是总成本。TC= FC + VC 或:TC= Ф (Q)+b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MC):额外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

图像中MC交于ATC和AVC的最低点。

平均总成本(average total cost-ATC):总成本与产量的比值。

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AFC):固定成本与产量的比值。

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AVC):可变成本与产量的比值。

固定成本(fixed cost):企业购买不变要素的费用支出就是固定成本,它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即使企业停产,也要照样支付。主要包括借入资金的利息、租用厂房的租金、固定资产折旧费、停工期间无法解雇的雇员(总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等)的薪金及保险费等。

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企业用来购买可变要素的费用支出就是可变成本,它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产量的函数。主要包括可随时解雇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的费用、停产期间水电费和维修费的变动部分等。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市场供给与个人供给的关系

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对某种物品或劳务需求的总和。

市场供给是所有个人对某种物品或劳务供给的总和。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图在微观p476),正常商品与劣质商品

收入效应:当价格的某种变动使消费者移动到更高或更低无差异曲线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替代效应:当价格的某种变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变动到有新边际替代率的一点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正常商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劣质商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商品。

●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及其计算(图在ppt第一页,解释在2-4页)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及其关系

总产量(total product——TP):指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以后,所得到的产出量总和。

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AP):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量。(AP=TP/x) 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MP):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MP=△TP/△x )

●价格上限与价格下限的有效性

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而且,卖者必然在大量潜在买者中配给稀缺物品。这种限制会导致市场缺乏效率或者不公平,因此并非是合意的。

而价格上限过高时,是无效的。

限制性价格下限引起过剩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

会计利润:厂商销售收入扣除会计成本(按一定的会计规则核算)后的剩余;

经济利润:厂商销售收入扣除经济成本(按各生产要素的机会成本计算)后的剩余。

会计利润(accounting profit)=销售收入-显性成本

经济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 =会计利润-隐性成本

正常利润 :经济成本(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差额。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图在微观p290)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或以上。

在长期企业可以选择其中哪一条曲线,而在短期,只能选择某一固定曲线。这说明,企业在长期比在短期有更大灵活性。

●几种弹性的计算(含点弹性与弧弹性)

弧弹性:采用变动前后价格和需求量的算术平均数计算的结果称弧弹性,即需求曲线上某两点之间的平均弹性。

点弹性: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称为点弹性。

●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垄断、寡头、垄断竞争、完全竞争),寡头数量多寡对寡头行为及

其对价格和产量的影响;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供给曲线,画图说明垄断的效率损失,博弈收益表,能找出占优策略,纳什均衡解(纳什均衡及其简单的计算);厂商短期临时停产点的相关计算,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图形),一、二、三级价格歧视 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在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以上的边际成本曲线的那一部分,而且,固定成本的大小与供给决策无关。只要P高于AVC,每个企业的 MC曲线就是其供给曲线,市场供给量等于市场上所有企业供给量之和。

纳什均衡是指相互作用的经济主体在假定所有其他主体所选战略为既定的情况下选择自己最优战略的状态。

生产结构市场集中

程度产品差异 程度进出难易程度典型行业

完全竞争很低(许多家)无差异很低农业

垄断竞争很低(许多家)有差异很低保健品行业寡头垄断较高(几家)或有或无高汽车制造业完全垄断很高(一家)唯一无替代极高自来水

寡头数量多寡对寡头行为及其对价格和产量的影响 :

寡头各方都会有增加产量的动机,但他们都会权衡两种效应:

一是产量效应:如果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在现行价格时每多销售1加仑水将增加利润。

二是价格效应:提高产量将增加总销量,从而降低水的价格并减少所销售的所有其他加仑水的利润。

如果产量效应大于价格效应,寡头将增加生产,如果价格效应大于产量效应,寡头将不会增加生产。每一个寡头都把其他寡头的生产作为既定的,并一直增加生产,直到这两种边际效应完全平衡。

卖者的数量越多,每个卖者就越不关心自己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实际上,随着寡头数量的增加,价格效应在降低,当寡头增加到极大时,价格效应完全消失,只剩下了产量效应。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寡头市场的每个企业只要价格在边际成本以上就会增加产量。

随着寡头市场上卖者数量的增加,寡头市场就越来越像完全竞争市场,价格逐渐接近于边际成本,产量逐渐接近于社会有效率的水平。

●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共有资源、俱乐部物品

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是消费时排他,有竞争性的物品。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指消费时不排他,没有竞争性的物品。

公有资源(common resource):有竞争性但没有排他性的物品。

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有排他性但无竞争性的物品。

对不同物品征税引起的无谓损失的差别(图在微观p173) ●科斯定理 市场

类型

产量与价格决策原则需求曲线形状短期状况长期状况竞争手段或行为完全

竞争

MR=MC 水平赢利与否取决于P与AC的对比P=AC 接受市场价格,尽量降低成本等完全

垄断

MR=MC 向右下倾斜赢利与否取决于P与AC的对比可能维持P>AC 阻止其他企业进入 价格歧视垄断

竞争MR=MC 向右下倾斜但比完全垄断平缓赢利与否取决于P与AC的对比 P=AC 但在AC的最低

点的左边

主要是非价格竞争寡头垄断MR=MC 向右下倾斜赢利与否取决于P与AC的对

比可能维持P>AC

公开或私下串谋,但也竞争

如果产权明晰,且有关各方可以无交易成本地协商资源配置,那么,无论最初的权利如何分配,他们都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

●储蓄投资恒等式所表示的意义(宏观p82)

(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储蓄—投资恒等式

基本假设:只有家庭和企业两个部门,不考虑折旧,于是:

从支出角度:国民收入Y=C+I

从收入角度:国民收入Y=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C+S

由于C+I=Y=C+S, 于是得到储蓄—投资恒等式:S=I (savings=investment)

·必须注意:储蓄与投资恒等是在上述定义下得出的必然结果,但现实经济中并不一定如此,所以才有经济的收缩与扩张。

·理解储蓄等于投资有一个关键的地方需要注意,即只有一个可贷资金市场,且利率能够有效调节两者的均衡。

(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三部门指家庭、企业和政府

从支出角度:Y=C+I+G

从收入角度:总收入中除了储蓄和消费外,还要向政府纳税,但政府反过来又有转移支付,因此政府净收入T=全部税金收入T

-政府转移支付Tr.于是:Y=C+S+T

在三部门经济中,总支出同样等于总收入,即:

C+I+G = Y =C+S+T I+G=S+T I=S+(T-G)

上式中的(T-G)可以看做政府储蓄,所以在三部门中,储蓄与投资仍然恒等。

(3)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四部门指家庭、企业、政府、国外部门

从支出角度:Y=C+I+G+(X-M)

从收入角度:Y=C+S+T+Kr

C+I+G+(X-M)=Y=C+S+T+Kr

I+G+(X-M)=S+T+Kr

I=S+(T-G)+(M-X+Kr)

等式右边分别表示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和外国人对本国储蓄(其中Kr表示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所以,在四部门经济中,储蓄仍然等于投资。

●短期与长期利率的决定因素(短期利率由货币供求决定,长期可贷资金市场决定)

●GDP的计算(私人建设房产、企业存货等、收入法、支出法、增加值法、GDP平减指数)

二手货不能算入,存货应算入,住自己的房子也要算租金。

收入法: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利润是税前利润,因为在收入法核算GDP时,并没有政府收入的单独计算。

支出法: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属于消费,消费指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属于服务消费中。

投资指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投资,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分类:净投资&重置投资,固定投资&存货投资)

政府购买指各级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包括政府员工的薪水和用于公务的支出。

(*政府购买不等于政府支出,后者大于前者。其中政府支付的公债利息、转移支付等都不属于政府购买。)

增加值法:GDP=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

另外,GDP=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政府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 x 100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费雪效应)

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指没有根据通货膨胀调整的储蓄收益或借贷成本,银行存款或贷款的利率就是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real interest rate)指根据通货膨胀调整之后的储蓄收益或借贷成本。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r=i-π

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1+通货膨胀率)-1 一般iπ 较小,可忽略

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实际)利率;货币供给的增长决定通货膨胀率。货币供给不影响实际利率,但影响通货膨胀率。

确切情况是,费雪效应表明的是名义利率根据预期的通货膨胀调整。即 i = r + π e

●影响生产率的因素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公共政策

影响生产率的因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技术知识

公共政策:鼓励储蓄和投资、鼓励来自外国的投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保护产权,促进政治稳定、允许自由贸易(外向型政策)、鼓励研究与开发(资助、减税、专利制度)、人口政策

●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总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 (支付意愿-实际成交价格)支付意愿是心理最高价位。

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衡量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卖者的成本。

*注意这里的成本应当指机会成本。

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买者的评价 -卖者的成本

●货币乘数的意义及其计算(与法定准备金率的关系)

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ier)指银行体系用1元 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供给量,又称为货币创造乘数。货币创造乘数等于准备金率的倒数。

●交易数量方程和收入数量方程式

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价格×交易量,即:M ×V≡ P ×T(恒等式)

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GDP平减指数×总收入(实际GDP)

●中央银行工具箱中的三大工具及其使用原理

公开市场活动:根据经济形势,如果需要增加货币供给时(如:通货紧缩时),美联储就指令其债券交易商在全国债券市场上买进债券,这样美联储支付债券的美元就增加了流通中美元的数量。同时,新增美元中存入银行的部分通过货币乘数效应,产生更大的作用。当需要减少货币供给时(如;通货膨胀时),卖出债券,回收货币。

法定准备金:根据乘数原理,准备金率的高低与货币创造乘数成反比,所以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动来间接影响货币供给的变化。支付准备金利息:美联储向银行支付持有的准备金的利息,准备金利率越高,银行选择持有的准备金越多。

贴现率:美联储向银行发放贷款,并规定向银行贷款的利率--贴现率。通过控制贴现率高低来改变货币供给。提高贴现率就减少了银行体系的准备金量,这又减少了货币供给。相反,低贴现率鼓励银行向美联储借款,这就增加了准备金量和货币供给。

●降低失业的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某些公共政策来减少摩擦失业水平

通常的做法有提供及时的工作岗位需求信息和劳动力公共供给平台信息、应对转岗的再培训计划等。

●影响可贷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因素,他们的引动产生的影响

政策:储蓄激励,投资激励,预算赤字与预算盈余(ppt第29页)

●影响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影响短期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

影响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劳动、资本、自然资源、技术的变动

影响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除了长期的 4个因素外,还有预期的物价水平。预期物价水平上升减少了物品与服务的供给量,并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预期物价水平下降增加了物品与服务的供给量,并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影响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的变动。

政府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增加既定物价水平时的物品与服务需求量-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紧缩货币供给-提高利率-减少既定物价水平时的物品与服务需求量-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政府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政府购买的变动同时具有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税收变动:减税增加了消费支出,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增税压低了消费支出,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税收变动引起对总需求变动幅度受三方面影响:乘数效应,挤出效应,家庭对税收变动是持久的还是暂时的感觉。

●外部性与公共政策的应对(包括正的和负的外部性)

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会影响别的经济主体的福利,这就是外部性。

政府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解决外部性问题: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对行为进行管制;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提供激励,对于正的外部性:补贴,专利授权等;对于负的外部性:庇古税,污染许可证等。

●菲利普斯曲线与失业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简单地说明了:短期中出现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结合是由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使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变动。

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了一个结论:长期中失业并不取决于货币增长和通货膨胀。

●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补)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家庭额外收入中用于消费而不用于储蓄的比例。

●通货膨胀的成本

皮鞋成本 :减少货币持有量的成本。当通货膨胀鼓励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时所浪费的资源。取款的时间成本。

菜单成本:改变价格的成本。

资源配置的失误:通货膨胀会降低资源配置中的微观经济效率。通货膨胀扭曲了相对价格,使得消费者的决策也被扭曲了,市场也就不能把资源配置到其最好的用途中。

税收扭曲:由于几乎所有国家的税法都是按照名义货币衡量征税,通货膨胀必然改变了个人或企业的绝对纳税数量。

混乱与不方便:通货膨胀侵蚀了计价单位的真实价值。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特殊成本: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比稳定的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有更大的危害,根本原因是它对财富再分配的任意性。

?1 2 3 4 5 6 7 8-9 10-12 13 14 15 16 17 18-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3

判断题:

1.每种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该要素的边际生产率。 T

2.每种生产要素赚到了它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边际贡献的价值。 T

3.资本是被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代表现在正用于生产新物品和劳务的过去生产的物品的积累。T

4.效用是人们在环境中得到的幸福或满足程度。效用是功利主义者认为的所有公共政策和私人行动的最终目标。效用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感受。 T

5.功利主义支持收入再分配的出发点是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 T

6.功利主义政府必须使更大平等的好处与扭曲激励的损失平衡。 T

7.自由主义的目标是提高社会中最差的人的福利。所以,不像功利主义者主张的使每个人的效用总和最大化,而是要使最小效用最大化,这种规则被称为最大标准化。 T

8.自由意志主义者(自由至上主义)的出发点是评价不平等结果产生的过程。他们认为机会平等比收入平等更重要。 T

9.负所得税是向高收入家庭征税并给低收入家庭补贴的税制。 T

10.完全替代品无差异曲线为直线,边际替代率为常数。完全互补品无差异曲线为直角。 T

11.消费者均衡点处,消费者在有限资源情况下实现了最大效用,消费者选择的两种物品组合要使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 T

12.当“闲瑕”这种商品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应该增加工作时间。当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时,应该减少工作时间。 T

13.在许多交易中,信息是不对称的。当存在隐蔽性行为时,委托人会更注意因代理人道德风险问题引起的损失;买者会关注卖者的逆向选择问题;私人市场会用发信号和筛选来对付不对称信息。 T

14.外部性内在化,激励市场买者与卖者考虑其行为的外部影响。 可以通过征税,专利补偿等。T

15.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慈善组织,不同类型的企业一体化,交易各方签订合同。T

16.科斯定理说明,私人经济主体可以解决他们之间的外部性问题,并且,结果是有效率的。T

17.政府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解决外部性问题: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对行为进行管制;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提供激励(例:庇古税--存在正外部性的激励,可以使资源配置接近最优),以促使私人决策者自己来解决问题。T

18.庇古税(矫正税)既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又提高了经济效率。T

19.庇古税决定污染价格,污染许可证确定了污染量。T

20.专门用于遵从税法的资源是一种无谓损失。T

21.评价赋税平等的两个原则:受益原则,能力纳税原则。受益原则指根据人们从政府服务中获得利益的多少来纳税,能力纳税是指根据一个人所能承受的负担对其纳税。 T

22.税收归宿是指税收最终有谁负担的问题,它是评价税收平等的核心。T

23.税收的效率是它给纳税人带来的成本。T

24.理性人的三种行为特征:完整性,传递性,有理性的选择。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T

25.微观经济学被称为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被称为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微观经济学假定资源利用已经解决,研究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假定资源配置已经解决,研究资源利用。T

26.向中国西部地区投入更多的政府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建设是出于公平考虑。 T

27.通过市场价格的自发调节,资源朝着相对价格高的用途上配置。T

28.外部性和市场势力引起市场失灵。T

29.效率是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T

30.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T

31.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最终根源;货币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最终根源。T

32.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T

33.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状况更好,因为它使人们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有比较优势的活动。T

34.完全竞争市场的两个基本特征:物品的同质性,决策的分散性。T

35.需求曲线表示除了价格之外,影响购买决策的许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时人们消费的数量。T

36.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称为需求量的变动,它在需求曲线图上表现为在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移动。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称为需求的变动。它在图形上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左右移动。T

37.企业预期未来商品价格上升,会把现在生产的商品储存起来,而减少当前的市场供给。T

38.价格是指导资源配置的信号。T

39.收入弹性并不取决于商品本身的属性,而是取决于消费者购买时的收入水平。T

40.生活必需品的短期弹性小于长期弹性,奢侈品的短期弹性大于长期弹性。T

41.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高处弹性大,价格低处弹性小。同一条供给曲线上,价格低处弹性大,价格高处弹性小。T

42.消费者剩余产生的原因是“我们所得到的大于我们所支付的”,这种额外的好处根源于边际效用递减。T

43.效率衡量由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构成的总剩余,如果资源配置使总剩余最大化,就认为这种市场具有效率。T

44.某种商品的供给与需求越富有弹性,税收引起的无谓损失越大。T

45.关税会产生过度生产和消费不足的两种无谓损失。T(图在微观p192,解释在微观p193)

46.产出等于收入,是从生产要素的贡献角度考察的;产出等于支出是从最终产品的购买角度考察的,当年生产而未卖出的部分最终产品被看成是企业在存货方面的支出,仍然被划入支出部分。T

47.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T

48.GDP算的是产出值而不是销售额。T

49.国民收入是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T

50.个人收入是家庭和非公司制企业得到的收入,与国民收入不同,个人收入不包括留存收

益--公司获得的但没有支付给其所有者的收入。T

51.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属于服务消费中。T

52.名义GDP即货币GDP,是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T

53.GDP是衡量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好指标。T

54.通货膨胀率是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水平衡量指标(GDP平减指数、CPI)变动的百分比。T

55.使用消费物价指数的三大缺陷:(1)替代倾向难以得到反映;(2)新产品的引进难以得到反映;(3)质量变化难以得到反映。T

56.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差别:(1)GDP衡量生产,CPI只衡量消费(GDP平减指数衡量所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价格);(2)GDP平减指数指包括国内生产的物品与服务,CPI包括国外进口物品与劳务价格的变动;CPI一篮子物品是固定的,而GDP平减指数允许一篮子物品随GDP组成部分的变动而一直变动。T

57.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可用物价指数表示物价水平)。T

58.指数化是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T

59.通常公布的是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名义利率,而非实际利率。T

60.GDP平减指数与CPI所衡量的通货膨胀率一般保持一致。T

61.追赶效应源于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T

62.在长期中,高储蓄率引起高水平的生产率和收入,但在这些变量中并没有高增长。T

63.反映经济增长的生产率并不能保证长期的快速增长,原因在于技术进步的不确定性。T

64.人口增长会导致自然资源紧张,稀释资本容量,同时也会促进技术进步。T

65.债券有三个重要特征:期限、信用风险、税收待遇。T

66.与债权相比,股票持有者承担了较高的风险,但也具有潜在的高收益。T

67.共同基金的两个优点:使钱并不多的人进行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使普通人获得专业资金管理者的服务。T

68.可贷资金的供给来自储蓄,而其需求来自家庭或企业的投资,其中利率的调整实现两者的均衡。T

69.宏观经济学中投资是指购买实际资本品并能够为一国的未来带来实际产出的行为。T

70.预算盈余:税收收入大于政府支出的余额。(T-G>0)预算赤字:政府支出引起的税收收入短缺。(T-G<0)T

71.由于投资对长期经济增长很重要,所以政府预算赤字会降低经济增长率。T

72.挤出:政府借款所引起的投资减少。(宏观p89)T

73.如果把可贷资金定义成为私人投资筹资可以得到的资源流量,则政府的预算赤字会减少供给;如果把可贷资金定义成从私人储蓄中得到的资源流量,那么政府的预算赤字就会增加需求。T

74.预算赤字是扩张性财政政策。T

75.保险市场受到两类问题的困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T

76.保险不能消除固有风险,而是有效分担风险。T

77.资产评价理论告诉我们,任何公司的股票价格应该反映其预期的未来获利性。T

78.大多数人的失业期间是短期的,而在任何一个时间所观察到的大多数失业是长期的。T

79.摩擦性失业的原因: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工人技能的错位,地区转换的障碍,信息不对称。T

80.刚性工资的三大具体原因:最低工资法、工会的垄断力量、效率工资。T

81.货币的三种职能:价值储藏、计价单位、交换媒介。T

82.当银行只把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时,银行就创造了货币。T

83.中央银行(美联储)的两项工作:控制银行并确保银行体系的正常运行。控制经济中可以得到的货币量,即货币供给,决策者制定货币政策。T

84.货币供给中的两个问题:美联储不能控制家庭以银行存款方式持有的货币量,美联储也不能控制银行选择的贷款量。T

85.货币数量论(quantity theory of money)。这种理论认为,经济中可得到的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可得到的货币量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经济中可得到的货币量决定了货币的价值,而且货币量增长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T

86.古典二分法中,货币供给变动不影响实际变量。T

87.货币中性不能解释短期经济现象。T

88.政府通过增发货币为自己筹集收入称为金(银)币制造税,它实际上是一种通货膨胀税(inflation tax),这样,所有持有货币的人都因通货膨胀等于向政府交纳了税款。T

89.当平均通货膨胀率很高时,通货膨胀就特别多变而且不确定。T

90.超速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给的过度增长,深层原因是财政政策问题-用增发货币弥补预算不足,引起纳税滞后,带来更严重的预算不足。T

91.通货膨胀最容易伤害穷人。?富人 穷人?

92.一国的储蓄必定等于其国内投资加资本净流出。T

93.实际汇率=名义汇率×物价水平比率 *物价水平比率为国内物价水平/国外物价水平 T

94.实际汇率不仅取决于名义汇率,而且取决于用同一通货衡量的两国物品的价格。 T

95.实际汇率离购买力平价水平越远,从事国际套利的动机就越强,最终会向购买力平价趋近。 T

96.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任一单位通货在任何国家都应当能够买到等量的物品,这意味着两国通货之间的名义汇率应当反映这两国的物价水平。T

97.如果一种货币近来持续升值,就说它是坚挺的,反之则是疲软的。T

98.经济波动通常被称为经济周期,但经济波动实际上根本没有规律,而且几乎不可能准确地预测。T

99.真实GDP减少时,失业率上升。T

100.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物价水平下降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的原因:第一,财富效应:消费者更富有了,这刺激了消费品的需求;第二,利率效应:利率下降,这刺激了投资品的需求;第三,汇率效应:汇率贬值,这刺激了净出口需求。T

*这些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假设前提下得出的,尤其是假设货币供给不变。

101.总供给曲线在短期中向右上倾斜,但在长期中却是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中的产量被称为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T

102.总供给曲线在短期中向右上倾斜的解释:粘性工资理论,粘性价格理论,错觉理论。

产量供给量=自然产量+a(实际物价水平-预期的物价水平)*a是决定产量对物价水平未预期到的变动作出反应的程度(或称反应系数)T

103.财政政策指政府对政府购买或税收总水平的选择。货币政策指货币的供给决策。T

104.支出乘数是“1与边际消费倾向之差”的倒数。货币乘数是准备金率的倒数。T

105.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是在经济进入衰退时决策者不用采取任何有意的行动就可以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变动。最重要的自动稳定器是税制。T

经济学原理测试题(选择及计算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机器原来生产产品A,利润收入为200元,现在改为生产产品B,所花费的人工、材料费为1000元,则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是()。(华东师大2000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A. 200元 B. 1200元 C. 1000元 D. 800元 答案:A 根据教材定义,似乎应该选择答案B,但我们并不知道生产产品A时所花费的成本,生产一套桌椅和生产一套组合柜都要用到电锯,但显然二者的其他投入如时间、人工、材料等是不同的,因而只能以A产品的利润作为B产品的机会成本。 关于这个问题,可作以下思考: ①按教材的定义,机会成本是其他应用中的最大收益(视不同应用的成本相同);②机会成本是其他应用中的最大利润(不考虑投入差异);③综合运算(考虑投入的差异):A的机会成本=B的收益+(A的成本-B的成本)——。 第一种算法一般只在两种应用的投入品完全相同时适用;第二种和第三种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显得更合理一些。(例如,一台机器用来生产A,总投入为100,利润为150;用于生产B,总投入为200,利润为200。采用第二种算法,生产B的机会成本为150;采用第三种算法,生产B的机会成本为350,如果扣除生产B的投入200,剩余部分与第二种算法相同;相比之下第一种算法的机会成本250就很难说明问题了) 但令我感到纠结的是不知道你们大学毕业后的去向如何,如果考研,特别是经济学有关的研究生,对方选择的经济学教材是否高鸿业的就有影响了,所以最好我们同学对这几种算法都有了解,届时采用有针对性的算法解决问题。 2. 在短期生产中,当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达到最小值。 A. 平均成本 B. 边际成本 C. 平均可变成本 D. 平均不变成本 3. 如果一个企业经历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则LAC曲线是()。(天津财经学院1999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A. 上升的 B. 下降的 C. 垂直的 D. 水平的 4. 经济学中所指的经济利润是指() A. 总收益与显性成本之间的差额 B. 正常利润 C. 总收益与隐性成本之间的差额 D. 超额利润 5. 短期中,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则有()。 A. 平均成本上升 B. 平均不变成本上升 C. 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6. 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射线)与TC曲线的切点上,AC()。(上海交大1999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A. 达到最小值 B. 等于MC C. 等于A VC+AFC D. 以上结果都正确 7. 外在不经济引起LAC曲线()。 A. 向上移动 B. 向左移动 C. 沿LAC曲线下移 D. 不发生变化 8.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是()。(华东师大2000年研究生入学试题) A. 收支相抵点 B. 停止营业点 C. 厂商均衡点 D. 平均成本最低点 9. LAC曲线同LMC曲线之间关系正确的有()。 A. LMC﹤LAC时,LAC上升 B. LMC﹤LAC时,LAC下降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23章 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1)逍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真实GDP和名义GDP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24章

1 .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3 )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二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 (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货币数量) 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货币购买力)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经济学原理笔记整理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 任何一个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最终的选择必然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十章:外部性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如果没有市场失灵,竞争市场的结果是有效率的,即最大化了总剩余(包括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外部性(是一种市场失灵):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由于自利的买卖者忽略其行为的外部成本或收益,有外部性时,市场结果是没有效率的。 政府行为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即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公共政策能够提高效率。负外部性的例子:空气污染,狗叫,邻居吵闹,噪声污染,二手烟,驾车时打电话对路人不安全 市场均衡,最大化了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供给曲线,表示私人成本,卖着直接承担的成本。 需求曲线,表示私人价值,对于买者的价值(也就是支付意愿)。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外部成本:对旁观者负外部性影响的价值。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征税=社会成本 当市场参与者必须支付社会成本时,市场均衡=社会均衡。 正外部性的例子:接种预防传染病的疫苗,研究创造知识,教育(减少了犯罪和改善了政府)。 存在正外部性时,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私人价值(对买者的直接价值)+外部利益(对于旁观者的价值)。 社会最优数量是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 补贴=外部利益 如果存在负外部性,市场生产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征税。 如果存在正外部性,小于。补贴。 技术政策:政府干预经济旨在扶持增进技术的企业。 专利法,技术政策的一种,对个人或公司创造发明的产权予以专利保护。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经济学原理习题与答案

第1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可定义为( C )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人们靠收入生活 2.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D )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3.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B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4.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作出某种选择,这是因为( B )A、选择会导致短缺 B、人们在进行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 C、人是自私的,所作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D、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5.下列问题( C )是经济学研究不会涉及的问题 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 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翻两番 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

6.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B )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水平 7.下列各项中( C )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失业 B、通货膨胀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物品生产下降 8.下列命题中( C )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已超过30 000美元 9.下列( B )是规范经济学的说法 A、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 B、收入分配中有太多的不公平现象 C、从1999年开始,中国的物价水平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这一现象也许会保持到2005年 D、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你购买了微软公司的1000股股票,现在你愿意出售的话,你肯定赚不少钱 10.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 B ) A、所有的人都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B、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机制实现的 C、政府能够决定谁获得多少消费品 D、要得到急需的物品你只能“走后门” 11.西方学者认为现代美国经济是一种( C ) A、完全的自由放任经济制度 B、严格的计划经济制度 C、混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D、自给自足制度 二、判断正误

经济学原理试题及标准答案

经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篇一:《经济学原理》(a卷)试卷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a卷答案) 2014-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试卷 级别:专业:学号: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由于选择人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被称为(c) a、费用 b、成本 c、机会成本 d、支出 2、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a) a、既定资源的配置b、资源总量的决定c、如何实现充分就业d、国民收入的决定 3、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b)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具有单位弹性 d、完全无弹性 4、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随着对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d) a、商品价格越来越高 b、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c、预算约束线的斜率越来越小d、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该商品支 付的意愿减少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c) a、mc以上的avc曲线 b、mc以上的ac曲线 c、avc以上的mc曲线 d、ac以上的mc曲线

6、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c) a、与数量轴平行b、与边际收益曲线重合 c、向右下方倾斜d、位于边际收益曲线的下方 7、公共物品导致市场失灵,是因为它们具有(b) a、竞争性 b、非排他性 c、排他性 d、有用性 8、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是指(a)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收入c、国内生产净值 d、可支配收入总和 9、失业率是指(a)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城镇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d、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人数的百分比 10、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必然导致(d) a、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总水平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总水平下降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11、假定某国2006年按1980年测算的物价指数为120,而2007年的物价指数为150,则2007年的通货膨胀率为(b) a、20% b、25% c、50% d、125%

产业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产业经济学期末复习 题型 一:单选 10*1.5’ 二:名词解释5*4’ 三:简答题 5*8’(其中必有一题计算题,一个关于博弈论的题) 四:案例分析 两题 一题10’一题15’ 考试重点(但不是只考这些哦!!!!!) P1 产业的概念 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劳务(即同一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所组成的集合。 P6 那张图 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 P17 规模经济定义 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导致的经济。 P18判定系数 。 平均成本曲线呈水平线产出量的一定范围内,本,规模收益不变,在,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如果平均成本曲线上升; 加,济,即随着产出量的增成本,则存在规模不经时,平均成本小于边际当平均成本曲线下降; ,,即随着产出量的增加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时,平均成本大于边际当1FC 1FC 1FC MC AC FC =<>= P19 范围经济定义,要会判断是否存在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原有的生产或销售鬼才来生产或销售多于 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 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政策理论 反垄断与管制理论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关联 产业布局 产业政策科学 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 反垄断法 政府管制 市场绩效

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如果企业增加产量能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如果企业增加产品 品种或种类能节约成本,则范围经济存在。 ) ,(),()(件可用下式表示: ,则存在范围经济的条所发生的总成本单位的产品和单位的产品)表示一个企业生产,(令y x y x y x y x Q 0TC 0Q TC Q ,Q TC Y Q X Q Q Q TC +< P36 绝对集中度指标 最基本的市场集中度指标是绝对集中度,通常用在规模上处于前几位企业的生 产、销售、资产或职工的累计数量或数额占整个市场的生产、销售、资产、子宫 总量的比重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度。 意味着非常高的集中程接近于小的部分;相反的,个企业仅供应了市场很意味着最大的接近于数之和。额、资产额、或职工人位企业的生产额、销售 表示前;买方的数目)(计量买方集中度时指为市场上卖方企业数目职工人数;额、资产额 位企业的生产额或销售列的第为按照资源份额大小排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 前表示市场上规模最大的式中,1n 0n N n 111n n n i i i n N i i n i i n CR CR X i X CR X X CR ∑∑∑==== P38赫希曼指数知道概念 、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 HHI ,也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代表该产业内的企业数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第代表企业的规模;代表代表市场总规模;式中,n i /i X )(HHI n 1 221X X S X S X X i i i i i n i i ===∑∑== 洛伦茨曲线表示的是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原理知识整理

经济学原理知识整理 模块一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项目一认知经济学基础 知识——带你步入经济学殿堂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 2、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是指人类的欲望或需要是无穷的。欲望是人们为了满足 生理或心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渴望。 3、物品:自由物品、经济物品、有害物品。 4、自由物品: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 5、经济物品也叫稀缺物品,是指人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得到的有用 物品。特点:有用性;人们获得时通常都要花费代价;经济物品相对于自 由物品来说一定是稀缺的;价格为正。 6、有害物品:人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消除的物品,它来源于人们的经 济活动或其他活动,或是大自然的力量留下来的灾害。 7、稀缺性:经济物品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有限的经济物品总 是难以满足无限产生和膨胀的人类欲望,这一矛盾就是经济学中通常所说的稀缺性。 8、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绝对性,这种绝对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和人们生 产的所有区域。从历史上来看,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所有时期。从世界各地来看,稀缺性存在于所有人类活动的区域。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 面临着稀缺性的问题,只不过稀缺的内容不同而已。所以,稀缺性是人类 社会永恒的问题。 9、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相对性:也就是说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 资源也是稀缺的。 10、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最大 产量(产值)。(一种资源用来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实质上是指选择的代价,即“选择成本” 。 11、生产可能性: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 合。 12、生产可能性曲线:主要用来考察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其相对稀缺的生产

西方经济学原理多选复习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原理》复习大纲2 二、多选题 56. 机会成本概念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有() A. 经济中存在着闲置的资源 B. 资源实现充分利用 C. 资源只有一种用途 D. 资源有多种用途 57. 进入新世纪后,北京市汽车拥有量飞速发展,其中特别是私人轿车的发展已超过了公用轿车,为此,北京市政府在公共交通方面增加了大量投资,扩建了公路和增设了交通标志。公路与交通标志使用具有:() A. 排他性 B. 非排他性 C. 抗争性 D. 非抗争性 58. 进入新世纪后,北京市汽车拥有量飞速发展,其中特别是私人轿车的发展已超过了公用轿车,为此,北京市政府在公共交通方面增加了大量投资,扩建了公路和增设了交通标志。交通标志越多:() A. 私人边际成本越高,社会边际成本越低 B. 私人边际成本越低,社会边际成本越高 C. “免费搭车”的人越少 D. “付费搭车”的人越多 59. 在厂商的停止营业点上,应该有() A. AC=AR B. 总亏损=FC C. AVC=P D. AC=P 60. 当两种商品间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负值时,表明() A. 这两种商品为相互替代商品 B. 这两种商品为相互补充商品 C. 这两种商品无任何关系 D. 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61. 如果一种商品是吉芬商品,那么() A. 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与消费者收入的变动呈反方向关系 B. 该商品属于低档商品 C.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可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也可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D. 该商品的需求情况不符合需求定理 62.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造成() A. 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 B. 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C. 对该商品替代品的需求增加 D. 对该商品替代品的需求减少 63. 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减弱时,将导致该商品的() A. 均衡价格上升 B. 均衡价格下降 C. 均衡数量增加 D. 均衡数量减少 64. 商品价格变化将引起()

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第一章 1.稀缺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用油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4.平等:讲这些资源的成果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 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6.理性人:能系统而由母的的尽最大努力去实现目标 7.编辑变动: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10.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1.市场势力:单个人或者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12.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动数量 经济学十大原理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5、毛衣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7、政府又是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事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第二章 要点 1.循环流向图,见书20。在这个模型中,经济由两类觉得这,家庭和企业组成, 2.物品与劳务市场上,家庭是买者,生产要素市场上,家庭是卖者 3.生产可能性边界:一个图形,标明在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出。大炮与 黄油 4.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特定市场上相互影响 5.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 6.关于世界的表述有两种类型:一,实证表述:描述性的,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表述;二,规表述: 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表述 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1.某种物品与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2、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的市场 3、完全竞争的市场具有的两个特征:可供销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买者与卖者众多以至于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无法影响市场价格,此时他们被称为价格接受者 4、垄断者:一些市场只有一个卖者,由他决定价格 5.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种物品的数量 6.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经济学原理选择题整理

单项选择 1.计划经济体制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方式是:() A 分散决策 B 竞争生产 C 纵向传递信息 D 要素市场定价 2.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A 机会成本 B 稀缺性 C 规范经济学 D 生产什么的问题 3.政府税收政策和转移支付政策直接关系到:() A 生产什么B生产多少 C 如何生产 D 为谁生产 4.下列哪一项不是实证经济学的说法:() A 2009 年中国GDP增长达8% B 2006年中国失业率为4% C 穷人不应该纳税 D 商品房的价格上升速度已超过收入的增长速度 5.下列问题中不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 橘子汁价格下降的原因 B 物价水平下降的原因 C 政府预算赤字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D 国民生产总值的决定 第一章导论 1.经济学可定义为:A 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 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 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 个人的生财之道 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 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 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 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 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3.一个经济体系必须做出的基本选择是:A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 如何生产 C 为谁生产 D 以上都包括 4.当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时:A 政府必须决定谁的要求不能被满足 B 必须有一套市场系统起作用 C 必须做出选择 D 价格必定上升 5.选择具有重要性,基本上是因为:A 选择导致稀缺 B 用于满足所有人的要求的资源是有限的 C 人们是自私的,其行为是为了个人私利 D 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有限 6.稀缺性的主要含义是:A 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来买 B 需要用政府计划来决定资源的应用 C 必须做出选择 D 生活水平会逐渐下降 7.时间:A 不是稀缺资源,因为永远有明天 B 与资源分配决策无关 C 对生产者是稀缺资源,但对消费者不是 D 对任何人都是稀缺资源 8.在美国,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主要是由谁来回答:A 政府 B 生产者 C 消费者和政府 D 消费者和生产者 9.经济学家谈到的“混合经济”是指:A 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 B 政府和个人都要做出决策 C 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相互作用 D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相互关系10.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计算机产业的价格决定 B 通货膨胀率的决定 C 一家光碟厂商的产量水平 D 广告业雇员人数 11.宏观经济学的观点:A 包括对经济个体单位行为的分析 B 研究消费者和厂商如何决策 C 是以自上而下的角度分析经济 D 是以自下而上的角度分析经济 12.研究某个厂商、某种产品和单个居民行为的经济学被称为:A 规范经济学 B 实证经济学 C 宏观经济学 D 微观经济学 13.实证经济学:A 把价值判断和意见结合起来 B 主要研究“是什么” C 不能提供价值判断的标准 D 关注“应该是什么” 14.下列哪一项是实证经济学的说法:A 失业救济太低 B 降低失业比抑制通货膨胀更重要 C 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 D 失业救济太高

经济学原理习题与答案94415

10.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 B ) 第 1 章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可定义为( C ) A 、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 、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C 、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 、人们靠收入生活 2.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 、怎样生产 C 、为谁生产 3.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 、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C 、 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 、 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4.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作出某种选择,这是因为( B ) A 、选择会导致短缺 B 、人们在进行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 C 、 人是自私的,所作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D 、 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5.下列问题( C )是经济学研究不会涉及的问题 A 、 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 B 、 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翻两番 C 、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D 、 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 6.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B ) A 、通货膨胀 B 、失业或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 、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 、一种生产品最适度水平 7.下列各项中( C )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 、失业 B 、通货膨胀 C 、 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 、 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物品生产下降 8.下列命题中( C )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A 、 1982 年 8 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 10% B 、 1981 年失业率超过 9% C 、 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 D 、 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已超过 30 000美元 9.下列( B )是规范经济学的说法 A 、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 B 、收入分配中有太多的不公平现象 C 、 从1999年开始,中国的物价水平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这一现象也许会保持到 2005年 D 、 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你购买了微软公司的 1000股股票,现在你愿意出售的话, 你肯定赚不少钱) B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D 、以上都包括 ) B 、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 , 资源总是不足的

2016北师行管考研唐任伍《经济学原理》核心讲义,

第1章导论 本章节包括4个大知识点,经济学的发展与研究对象,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经济学教会了我们什么和经济学研究方法。其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经济学的定义和作用,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帕累托最优,经济学教会了我们什么。 在复习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知识点,通过阅读教材,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而后分析教材的例题知道怎么去掌握重要知识点,最后通过查阅资料完善自己的理解。这样就能熟悉相应知识点,最后再通过本讲义如下内容对应的例题,从分析、解题、易错点到布置作业,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过程。 1.1本章知识点串讲 【知识点1】经济学的发展与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无限欲望的 科学。 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经济组织的这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 产 【知识点2】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名师注:相当重要) 市场机制的运行基础: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它的作用: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说得同样简单明了,他把价格在经济的作用简要归 纳为:第一,传递情报;第二,提供一种刺激,促使人们采用最节省成本的生产方法,把可得到的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目的;第三,决定谁可以得到多少产品——即收入的分配。作者观点: 1.市场价格能传递信息。从消费的角度而言,市场价格提供了重要信息从生产的角度说,市场价格提供了消费者对每种商品评价的最新信息。市场价格也为生产过程中豺资源 或要素的使用提供重要信息。 2.市场价格能协调人们的行为。 3.市场价格能提供有效激励。 4.市场价格能保证良好的市场秩序。总之,价格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通过价格对需求与供给的调节,最终会使需求与供给相等。当需求等于供给时,消费者的欲望得到了满足,生产者的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价格机制分配于各种用途,使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最大 化得以实现,这种配置就是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又称为“帕累托效率”,是意大利经济学维弗雷多·帕雷托(Vilfredo Pareto)提出来的,用来评价资源使用和配置是否有效率,是资源

经济学原理经典题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经典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供给:卖者愿意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 2 需求:买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 3 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4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5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是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6最高限价: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的法定最高价格比如:租金控制。 7最低限价: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的法定最低价格比如:最低工资。 8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 的满足程度。 9边际效用:即每一单位新增的商品或服务带来的效用量的增量。 10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 11机会成本:是指当经济资源有多种用途时,

个例子。 外部性:污染市场势力:垄断2、画出并解释一个生产牛奶与点心的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一场瘟疫造成该经济一半奶牛死亡,这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假设在正常情况下,将可能得到的所有资源用于生产点心,可以生产300千克,如果全用于生产牛奶,可以生产1 000升。L1表示正常情况下该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一场疾病造成该经济一半的奶牛死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向内移,即L2线。因为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可用于生产点心和牛奶的经济资源减少了。 3.画一张循环流向图,确认模型中对应于下列每种活动的物品与劳务流向和货币流向的部分。 A.萨姆向店主支付1美元买了1夸脱牛奶。 B.萨莉在快餐店工作,每小时赚4.5美元。

A.萨姆向店主支付1美元买了1夸脱牛奶。答:属于过程(4)和(8),消费者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购买消费品,支出货币。 B.萨莉在快餐店工作,每小时赚4.5美元。答:属于过程(1)和(5),萨莉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提供劳动,获得工资收入。 4.什么是竞争市场?简单描述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的市场类型。 答:竞争市场是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还有垄断市场。在这个市场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 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

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第章消费者选择理论多选题答案

第21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1. Emilio购买价格为10美元的比萨饼和价格为2美元的苏打水。他的收入为100美元。如果以下哪一个事件出现,他的预算约束线就会平行向外移动? A. 比萨饼的价格下降到5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下降到1美元,而他的收入减少为50美元。 B. 比萨饼的价格上升到20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上升到4美元,而他的收入仍保持不变。 C. 比萨饼的价格下降到8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下降到1美元,而他的收入增加为120美元。 D. 比萨饼的价格上升到20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上升到4美元,而他的收入增加到400美元。 【答案】D 【解析】预算约束线:10x+2y=100 对于A:5x+y=50,此预算线和原预算线是同一条曲线。 对于D:20x+4y=400,预算线平行向外移动。 2. 在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该曲线的斜率衡量消费者的__________. A. 收入 B. 用一种物品换另一种物品的意愿 C. 对两种物品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的认知 D. 需求弹性 【答案】B 【解析】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边际替代率。

3. Mathew和Susan是衬衫和帽子市场上的两个追求最优化的消费者,他们用100美元买一件衬衫,用50美元买一顶帽子。Mathew买了4件衬衫和6顶帽子,而Susan买了6件衬衫和12顶帽子。从这些信息,我们推断,Mathew的边际替代率是每件衬衫__________顶帽子,而Susan是每件衬衫_______顶帽子。 A. 2, 1 B. 2, 2 C. 4, 1 D. 4, 2 【答案】B 【解析】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边际替代率。MRS=MUx/MUy=Px/Py. 对于两个消费者,其预算线分别是100x+5y=700;100x+5y=1200。 4. Charlie只购买牛奶和早餐麦片,牛奶是正常物品,而早餐麦片是低档物品,当牛奶价格上升时,Charlie购买的__________. A. 两种物品都更少 B. 牛奶更多,早餐麦片更少 C. 牛奶更少,早餐麦片更多 D. 牛奶更少,但对早餐麦片的影响并不清楚 【答案】C 【解析】分析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综合影响。 5. 如果通心粉价格上升而消费者购买更多通心粉,我们就可以推断: A. 通心粉是正常物品,而且收入效用大于替代效应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重点整理

23一国收入的衡量 一、经济的收入和支出 〃GDP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出的总支出。 〃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GDP衡量货币流量。 〃两种计算GDP方法:加总家庭对于物品和劳务的总支出或加总企业支付工资、租金和利润的总收入。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 1、国内生产总值: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2、几点说明 〃GDP使用市场价格。 〃GDP不包括非法生产与销售的东西和家庭内的生产和消费。 〃GDP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 〃GDP包括有形的物品和无形的劳务。 〃GDP不包括过去(一年或一个季度之外)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用两种算法算出的GDP差额为统计误差。 3、其他收入衡量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永久居民所赚到的总收入。= GDP + 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 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NNP:= GNP –折旧(经济中设备和建筑物存量的磨损或消耗) 〃国民收入:一国居民在物品与劳务生产中赚到的总收入。= NNP –间接的企业税+ 企业补贴 〃个人收入:家庭和非公司制企业得到的收入。= 国民收入–留存收益(公司获得但未支付给其所有者的收入)- 公司所得税–对社会保障的支付+ 家庭从其持有的政府债券中得到的利息收入+ 家庭从政府转移支付项目中得到的收入 三、GDP组成部分 〃GDP = 消费+ 投资+ 政府购买+ 净出口= C + I + G + NX = Y 〃消费: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投资: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政府购买(政府消费支出和总投资):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转移支付:改变家庭收入却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不用于交换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计入政府购买。 〃净出口:外国人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支出(出口)–国内居民对外国物品的支出(进口)。 四、真实GDP与名义GDP

经济学原理考试题目

判断题 1.食盐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手机的需求价格弹性。Y 2.《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的作者是凯恩斯。N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的是资源配 置问题。N 4.对职业足球比赛的需求就是在一定时期,假定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每一价格水平上门票价格和消费量之间的函数关系。Y 5.股票是吉芬物品,因为股价越高越有人买,而股价下跌时没人愿意买 股票N 6.如果牛的价格上升了,我们将会预期到牛排的供给将会增加。N 7.当消费者收入变动2%时,需求量变动4%,则需求收入弹性为2。Y 8.当消费者收入变动2%时,需求量变动4%,则需求收入弹性为0.5。 N 9.任何两个具有函数关系的经济变量之间都可以建立弹性。Y 10.消费者均衡理论说明了,在现实世界中,人们为了作出支出决策要计 算边际替代率,并使之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N 11.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在边际产量曲线的最高点相交。N 12.当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α+β>1时,则为规模报酬递减。 13.完全竞争厂商实现短期均衡时不会存在亏损的情况。N 14.学校体育的开展具有正的外部影响。Y 15.一个人均GDP高的国家通常生活水平或生活质量都高于人均GDP低 的国家.N 16.CPI包括进口照相机价格上升,但GDP平减指数不包括。Y 17.工资是转移支付的一个例子,因为是从企业到工人的转移支付.N 18.如果名义利率是12%,通货膨胀率是7%,那么,实际利率就是5%.Y 选择题 1.游泳运动和健身俱乐部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为1.5,则可以判断(AD ) A、这两种体育产品为替代关系 B、这两种体育产品为互补关系 C、这两种商品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欲望 D、这两种体育商品可以同时满足消费者的某种欲望 2.货币政策的三种主要工具是(D ) 政府支出、赋税,以及法定准备金 货币供给、政府购买,以及赋税 铸币、现金,以及活期存款 公开市场活动、法定准备金,以及贴现率 3.六一儿童节时的玩具比普通时间段的玩具的需求价格弹性(B )

经济学原理(A卷)试卷及答案

广州广通校区函授班 2014-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经济学原理》(A卷答案) 级别:专业:学号: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由于选择人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被称为( C ) A、费用 B、成本 C、机会成本 D、支出 2、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 ) A、既定资源的配置 B、资源总量的决定 C、如何实现充分就业 D、国民收入的决定 3、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 B ) <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具有单位弹性 D、完全无弹性 4、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随着对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 D ) A、商品价格越来越高 B、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C、预算约束线的斜率越来越小 D、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该商品支付的意愿减少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 C ) ( A、MC以上的AVC曲线 B、MC以上的AC曲线 C、AVC以上的MC曲线 D、AC以上的MC曲线 6、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 C ) A、与数量轴平行 B、与边际收益曲线重合 C、向右下方倾斜 D、位于边际收益曲线的下方 } 7、公共物品导致市场失灵,是因为它们具有( B ) A、竞争性 B、非排他性 C、排他性 D、有用性 8、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是指( A )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可支配收入总和

9、失业率是指( A ) 》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城镇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D、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人数的百分比 10、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必然导致( D ) & A、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总水平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总水平下降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11、假定某国2006年按1980年测算的物价指数为120,而2007年的物价指数为150,则2007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B ) … A、20% B、25% C、50% D、125% 12、消费者预算线反映了( C )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 B、消费者的偏好 C、消费者的需求 D、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 13、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组合集中在( B )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B、无差异曲线上 C、预算约束线上 D、需求曲线上 ! 14、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A ) A、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不能调整的时期 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 C、一年之内 D、只能调整一年生产要素的时期 : 15、假如厂商生产的产量从1000单位增加到1002单位,总成本从2000美元上升到2020美元,那么它的边际成本等于( A ) A、10美元 B、20美元 C、2020美元 D、2美元 16、下列行为中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的一项是(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