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卷)高考生物冲刺卷0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卷)2016年高考生物冲刺卷07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120分)
一、选择题(共17小题。每小题6分,共102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来自同一人体的神经元、吞噬细胞、卵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的基因都相同
B.虽然各细胞的形态、大小和生理功能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相同的
C.因为各细胞的形态、大小和生理功能不同,所以细胞中的RNA种类都不相同
D.因为各细胞的形态、大小和生理功能不同,所以细胞中的细胞器种类都不相同
【答案】B
2.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选取菠菜的叶肉细胞来进行
B.6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状态
C.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b点右移
D.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
【答案】D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A细胞失水量增加,说明细胞发生质壁分离。B失水量先增加后减少,说明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复原。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成熟植物的活细胞,故A正确。6min时都可以发生质壁分离的状态,只是B再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故B正确。如果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b点质壁分离后复原的时间需要变长即右移,故C正确。两条曲线的差异是因为A、B溶液不同导致的,不仅是因为浓度的不同, B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后的自动复原,故D错误。
3.雄性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但这一特性对雌孔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使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特性代代保留。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雄性蓝孔雀大尾屏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绝对的
B. 异性孔雀间传递的行为信息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C. 雌孔雀对配偶的选择影响种群基因频率
D.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有利于变异的积累
【答案】D
4.已知控制果蝇某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N,n)中的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 N X N、X N Y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中雌雄比例为2:1,据此判断,错误的是()
A.亲本中雌性果蝇为杂合子
B.若F1雌果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其基因型为X N X N、X N X n、
C.若N基因纯合致死,让F1果蝇随机交配,则理论上F2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1/11
D.若F1雌果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n
【答案】D
【解析】由题意“一对果蝇杂交所得F1代果蝇中雌雄比例为2:1”可知: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亲本中雌性果蝇为杂合子,基因型为X N X n,A项正确;F1代果蝇中雌雄比例为2:1,说明F1代中雌蝇都存活,雄蝇约有1/2致死,已知亲本中
雌性果蝇的基因型为X N X n,若F1雌果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亲本中雄性果蝇的基因型为X N Y,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 N X N、X N X n,B项正确;若N基因纯合致死,则亲本雌性果蝇的基因型为
X N X n,雄性果蝇的基因型为X n Y,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2X N X n、1/2X n X n,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 n Y,让F1果蝇随机交配,因F1产生的雌配子为1/4X N、3/4X n,产生的雄配子为1/2X n、1/2Y,则理论上F2成活个体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 N X n:X n X n:X n Y=1:3:3,基因N的频率=1÷(2×1+2×3+1×3)=1/11,C项正确;综上分析,若F1雌果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可能是n,也可能是N,D项错误。
5.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受到土壤的机械压力,幼苗的下胚轴顶端会产生曲折,形成甲图所示的“顶端弯钩”。科学家为研究该现象产生的机理,在无土、黑暗条件下,给予黄化幼苗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处理,得到如图乙的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顶端弯钩”的形成减小了子叶在出土过程中的机械伤害
B.“顶端弯钩”的形成与生长素无关
C.茉莉素拮抗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的作用
D.土壤压力、光照等环境因子会引起植物体内激素含量的变化
【答案】B
6.B细胞必须接受Th细胞的辅助才能增殖、分化,Th细胞的活性由Bcl—6和Blimpl两个基因调控,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h细胞的辅助下,B细胞就能增殖、分化
B.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与Bcl一6基因的活性被抑制有关
C.只要Th细胞活性正常,机体就不会患免疫缺陷病
D.Bcl—6基因和Blimpl基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体液免疫功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Th 细胞的辅助下,B 细胞接受抗原的刺激才能增殖、分化,A 项错误;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自身免疫病,可能与Blimpl 基因的活性被抑制有关,B 项错误;Th 细胞活性正常,若B 细胞、浆细胞等免疫细胞活性降低甚至失活,机体也会患免疫缺陷病,C 项错误;题图显示:Bcl —6基因调控的结果使Th 细胞活性升高,Blimpl 基因调控的结果使Th 细胞活性降低,所以Bcl —6基因和Blimpl 基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体液免疫功能,D 项正确。
7.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将糖尿病病人的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呈现砖红色沉淀
B .将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用龙胆紫染色,可观察染色体的形态
C .分离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滤液细线最远
D .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黄再变绿
【答案】C
第II 卷(180分)
二、非选择题。
8.(14分)将某植物幼苗置于密闭恒温箱中,8:00—24:00给予恒定强度光照,24:00至次日8:00为黑暗条件,下表为不同时间点测定恒温箱中2CO 浓度(L L /μ)的结果。回答下列
问题: 培养条件
光照阶段 测定时间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24:00 2CO 浓度L L /μ 57
80(基本不变) 培养条件 黑暗阶段
测定时间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2CO 浓度L L /μ
27 )植物叶肉细胞中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色素统称为 ,叶绿体中增加色素附着面积的结构是 。
(2)8:00—12:00之间,2CO 浓度 (填“是”或“不是”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