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张力系数实验

表面张力系数实验
表面张力系数实验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物理教学与实验中心 于舸)

液体沿表面总是存在着使液面紧张且向液体内收缩的力称为表面张力。液体的许多现象,如毛细管现象、湿润现象、泡沫的形成等,都与表面张力有关。表面张力系数是表征液体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不同种类的液体,其表面张力不同,而对于同一种液体,其表面张力系数随着温度及其所含杂志的改变而增大或减小。这些性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浮法选矿、液体的传输技术、化工生产线的设计等等都要对液体的表面张力进行研究。

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拉脱法和毛细管升高法。本次实验介绍用拉脱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目的】

1. 学习FO-NST-B 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2. 用拉脱法测定室温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3. 掌握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实验原理】

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称为分子力。液体内部每一个分子周围都被同类的其他分子包围,它所受到的周围分子的作用,合力为零。而液体的表面层(其厚度等于分子的作用半径,约cm 8

10-左右)内的分子所处的环境跟液体内部的分子缺少了一半和它吸引的分子。由于液体上的气相层的分子数很少,表面层内每一个分子受到向上引力比向下的引力小,合力不为零,出现一个指向液体内部的吸引力,所以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这种液体表面的张力作用,被称为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f 是存在于液体表面上任何一条分界线两侧间的液体的相互作用拉力,其方向沿液体表面,且恒与分界线垂直,大小与分界线的长度成正比,即

L f α= (1)

式中α称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单位为N ?M -1,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长度上的表面张力。试验证明,表面张力系数的大小与液体的温度、纯度、种类和它上方的气体成分有关。温度越高,液体中所含杂质越多,则表面张力系数越小。

将外径为D 1,内径为D 2的金属环悬挂在测力计上,然后把它浸入盛水的玻璃器皿中。当缓慢地向上金属环时,金属环就会拉起一个与液体相连的水柱。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测力计的拉力逐渐达到最大值F (超过此值,水柱即破裂),则F 应当是金属环重力G 与水柱拉引金属环的表面张力f 之和,即

f G F += (2)

由于水柱有两个液面,且两液面的直径与金属环的内外径相同,则有

)(21D D f +=απ (3)

则表面张力系数为

)

(21D D f

+=

πα (4)

表面张力系数的值一般很小,测量微小力必须用特殊的仪器。本实验用FO-NST-B 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进行测量。FO-NST-B 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用到的测力计是硅压阻力敏传感器,该传感器灵敏度高,线性和稳定性好,以数字式电压表输出显示。

若力敏传感器拉力为F 时,数字式电压表的示数为U ,则有

k

U

F =

(5) 式中k 表示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单位V/N 。

吊环拉断液柱的前一瞬间,吊环受到的拉力为f G F +=1;拉断时瞬间,吊环受到的拉力为G F =2。 若吊环拉断液柱的前一瞬间数字电压表的读数值为U 1,拉断时瞬间数字电压表的读数值为U 2,则有 k

U U F F f 2

121-=-= (6)故表面张力系数为

k

D D U U D D f )()(212

121+-=+=

ππα (7)

【实验仪器】

FO-NST-B 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游标卡尺、片码、铝合金吊环、吊盘、玻璃器皿、镊子。

【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开机预热15分钟;

2. 清洗玻璃器皿和吊环;

3. 调节支架的底脚螺丝,使玻璃器皿保持水平;

4. 测定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

① 预热15分钟以后,在力敏传感器上吊上吊盘,并对电压表清零;

②将7个质量均为0.5g的片码依次放入吊盘中,分别记下电压表的读数U1~U7;再依次从吊盘中取走片码,记下读数U7~U1。将数据填入表1中。

5. 测定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①将盛水的玻璃器皿放在平台上,并将洁净的吊环挂在力敏传感器的小钩上,并对电压表清零;

②逆时针旋转升降台的大螺帽使玻璃器皿中液面上升,当环下沿部分均浸入液体中时,改为顺时针转动该螺帽,这时液面往下降。观察环浸入液体中及从液体中拉起时的物理现象。记录吊环拉断液柱的前一瞬间数字电压表的读数值U1,拉断时瞬间数字电压表的读数值U2。重复测量5次。

③用游标卡尺测量吊环的内、外直径(单次测量)。

【注意事项】

1. 吊环应严格处理干净。可用酒精洗净油污或杂质后,用清洁水冲洗干净,并用热吹风烘干。

2. 必须使吊环保持竖直,以免测量结果引入较大误差。

3. 实验之前,仪器须开机预热15分钟。

4. 在旋转升降台时,尽量不要使液体产生波动。

5. 实验室不宜风力较大,以免吊环摆动致使零点波动,所测系数不准确。

6. 若液体为纯净水,在使用过程中防止灰尘和油污以及其它杂质污染。特别注意手指不要接触被测液体。

7. 玻璃器皿放在平台上,调节平台时应小心、轻缓,防止打破玻璃器皿。

8. 调节升降台拉起水柱时动作必须轻缓,应注意液膜必须充分地被拉伸开,不能使其过早地破裂,实验过程中不要使平台摇动而导致测量失败或测量不准。

9. 使用力敏传感器时用力不大于0.098N。过大的拉力传感器容易损坏。

10. 实验结束后须将吊环用清洁纸擦干并包好,放入干燥缸内。

【数据记录及处理】

1. 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k的测定

表1 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k的测定

用最小二乘法作直线拟合,求出传感器灵敏度k和线性相关系数r。

2. 水的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表2 水的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吊环外径D 1= mm ,内径D 2= mm

【思考题】

1. 实验前,为什么要清洁吊环?

2. 为什么吊环拉起的水柱的表面张力为)(21D D f +=απ?

3. 当吊环下沿部分均浸入液体中后,旋转大螺帽使得液面往下降,数字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乙醇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乙醇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篇一:溶液表面张力测定实验报告 学号:20XX14120222 基础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应用化学二班班级03 组号实验人姓名:xx同组人姓名:xxxx 指导老师:杨余芳老师实验日期:20XX-11-12 湘南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一、实验目的 1、测定不同浓度正丁醇(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2、了解表面张力的性质,表面自由能的意义及表面张力和吸附的关系; 3、由表面张力—浓度曲线(σ—c曲线)求界面上吸附量和正丁醇分子的横截面积s; 4、掌握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术。 二、实验原理 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很多,如毛细管升高法、滴重法、环法、滴外形法等等。本实验采用最大泡压法,实验装

置如图一所示。 图一中A为充满水的抽气瓶;b为直径为0.2~0.3mm的毛细管;c为样品管;D为u型压力计,内装水以测压差;e 为放空管;F为恒温槽。 图一最大泡压法测液体表面张力仪器装置图 将毛细管竖直放置,使滴口瓶面与液面相切,液体即沿毛细管上升,打开抽气瓶的活栓,让水缓缓滴下,使样品管中液面上的压力渐小于毛细管内液体上的压力(即室压), 毛细管内外液面形成一压差,此时毛细管内气体将液体压出,在管口形成气泡并逐渐胀大,当压力差在毛细管口所产生的作用力稍大于毛细管口液体的表面张力时,气泡破裂,压差的最大值可由u型压力计上读出。 若毛细管的半径为r,气泡从毛细管出来时受到向下的 压力为: pmax?p大气?p系统??h?g 式中,△h为u型压力计所示最大液柱高度差,g为重 力加速度,ρ为压力计所贮液体的密度。 气泡在毛细管口所受到的由表面张力引起的作用力为2 πr?γ,气泡刚脱离管口时,上述二力相等: ?rr2pmax??r2?h?g?2?r 2 r??r2?h?g?2?r??rp???h?g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报告

.. . . ..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名称: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学院:管理学院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实验地点:基础实验大楼608 座位号: 实验时间:第三周星期天下午四点开始 学习参考. .. . .. .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水的表面性 质,用拉脱法测定室温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学会使用焦利氏秤测量微小力的原理和方法。2【实验仪器】焦利秤,砝码,烧杯,温度计,镊子,水,游标卡尺等。 【实验原理】 液体表面层内分子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得液体表面自然收缩.犹如紧张的弹性薄膜。由于液面收缩而产生的沿着切线方向的力称为表面张力。设想在液面上作长为L 的线段,线段两侧液面便有张力f相互作用,其方向与L垂直,大小与线段长度L成正比。即有: ???LF f α称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单位:N/m。 将一表面洁净的长为L、宽为d的矩形金属片(或金属丝)竖直浸入水中,然后慢慢提起一张水膜,当金属片将要脱离液面,即拉起的水膜刚好要破裂时,则有 F=mg+f。其中,F为拉出时所用的力,mg为金属片和带起的水膜的总质量,f 为表面张力。实验中利用金属圆环,则: f=F-mg 【实验步骤】 1.安装好仪器,挂好弹簧.调节底板的三个水平调节螺丝,使焦利秤立柱竖直。在主尺顶部挂入吊钩再安装弹簧和配重圆柱体.使小指针被夹在两个配重圆柱中间,配重圆柱体下端通过吊钩钩住砝码托盘。调整小游标的高度使小游标左侧的基准线大致对准指针,锁紧固定小游标的锁紧螺钉.然后调节微调螺丝使指针与镜子框边的刻线重合.当镜子边框上刻线、指针和指针的像重合时(即称为“三 线对齐”),读出游标0线对应刻度的数值L. 02.测母弹簧的倔强系数K:依次增加1.0g砝码.即将质量为1.0g,2.0g.3.0g,…,9.0g的砝码加在下盘内。调整小游标的高度.每次都重新使三线对齐,分别记下游标0线所指示的读数L1.L2,…,L9;再逐次减少1.0g砝码.调整小游标的高度.每次都重新使三线对齐,分别记下游标。线所指示的读数L9',L8',….L0',取二者平均值,用逐差法求出弹簧的倔强系数。即 ?L L-ii?L i241? (L-?L)?L i5?i5i?05g?K L?学习参考. .. . . .. 值。将洁净的金属圆环挂在弹簧下端的小钩子上,调整小游标的mg)3.测(F一。把装有蒸馏水的烧杯置于焦S高度使三线对齐.记下此时游标0线指示读数0利平台上,调节平台位置,使金属片浸入水中,转动平台旋钮使平台缓缓下降,下降的过程中金属圆环底部会拉成水膜,在水膜还没有破裂时需调节三线对齐,金属圆环刚好脱直到平台稍微下降,然后再使平台下降一点,重复刚才的调节,的值,即为在S,算出△S=S—出液面为止,记下此时游标0线所指示的读数

液体表面张力实验报告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实验目的] 1、了解液体表面张力性质以及表面张力系数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2、理解拉脱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基本原理,了解测量方法。 3、了解用液体界面张力仪定标测量微小力的思想和方法。 4、了解液体界面张力仪的调节使用方法和校准方法。 5、熟悉实验的具体内容. 6、拟定出合理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原理]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的重要特性,它类似于固体内部的拉伸应力,这种应力存在于极薄的表面层内,是液体表面层内分子力作用的结果。作用于液面单位长度上的表面张力称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用来度量表面张力的大小。表面张力系数不仅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而且还与温度、纯度、表面上方的气体成分等有关.物质液体状态的许多性质都与液体的表面张力相关,如毛细现象、浸润现象等。因此,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对于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常用方法有:拉脱法,液滴测重法和毛细管升高法等。拉脱法是一种直接测定法,通过物体的弹性形变(拉伸或扭转)来度量力的大小,如扭力天平法、焦力称法等。 实验中采用拉脱法测量水与空气界面的表面张力系数。通过实验可以重点学习如下内容:(1)实验方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拉脱法。(2)测量方法:用液体界面张力仪定标测量微小力的方法。(3)数据处理方法:质量标准曲线的绘制方法.(4)仪器调整使用方法:液体界面张力仪的调整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 1、整液体界面张力仪水平和零点,达到待测状态. 2、准液体界面张力仪。 (1)金属环上放一块小纸片,仪器调零。包括两个方面的调节:第一,调节刻度盘蜗轮,使零刻度线与游标零线重合,即读数为零;第二,调节调零微调蜗轮,使吊杆臂上的指针与平面反射镜的红线重合。 (2)在小纸片上放质量0.0005kg的砝码,测量金属环单位长度的受力F,即调节刻度盘蜗轮使指针与红线重合时刻度盘的读数. (3)计算理论值F0=mg/π(d1+d2)。 (4)比较测量值F与理论值F0,如果二者相等,说明校准准确;若不相等,调节两个吊杆臂,保证两臂的长度等值缩短或伸长,使刻度盘上的读数F与理论值F0相等.重复测量几次,直至二者一致为止. 3、测量绘制质量标准曲线。 (1)仪器校准后,放置不同质量m的砝码,记录刻度盘的读数f。 (2)以m为横坐标f为纵坐标绘制质量标准曲线。

表面张力实验报告

表面张力实验报告 励耘化学 黄承宏 2 量具名称 量程 分辨力 误差限 测量 游标卡尺(mm) 150.00 0.05 0.05 D1,D2 1 2 3 平均值 内径 D1(mm) 33.15 33.15 33.05 33.12 外径 D2(mm) 34.80 34.75 34.85 34.80 D1+D2(mm) 67.95 67.90 66.90 67.92 编号 1 2 3 4 5 6 7 质量/g 0.5 1.0 1.5 2.0 2.5 3.0 3.5 砝码重力/N 0.0049 0.0098 0.0147 0.0196 0.0245 0.0294 0.0343 示数/mV 2.0 3.1 5.2 6.8 8.3 10.2 11.9 灵敏度B 为0.3426N/V 1 2 3 4 5 6 平均值 U1/mV 7.8 8.6 8.7 9.1 9.2 9.4 8.8 U2/mV 1.7 3.1 3.2 3.1 3.5 3.0 2.9 U1-U2 6.1 5.5 5.5 6.0 5.7 6.4 5.9 由公式水的表面张力α=Bπ(D1+D2)= 0.3426?3.14159?0.6792 N/m=8.07×10-3 N/m 误差 71.96?8.070 71.96 ×100%=88.79% 肥皂水表面张力系数测试 y = 0.3426x + 7E-05R2 = 0.9973 00.002 0.0040.0060.0080.010.012 0.0140 0.005 0.01 0.015 0.02 0.025 0.03 0.035 0.04 示数/V 重力/N

用焦利氏称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系 级 姓名 日期 No. 评分: 实验题目:焦利氏秤法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 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用焦利氏秤法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的方法,加深对液体表 面张力的理解。 实验原理: 液体表层内分子力的宏观表现,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想象在液面上划一条线,表面张力就表现为直线两侧的液体以一定的拉力相互作用。这种张力垂直于该直线且与线的长度成正比,比例系数称为表面张力系数。 把金属丝AB 弯成如图 (a)所示的形状,将其悬挂在灵敏的测力计上,浸到液体中,缓缓提起测力计时,金属丝就会拉出一层与液体相连的液膜,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测力计的读数逐渐达到一最大值F (超过此值,膜即破裂)。。由于液膜有两个表面,若每个表面的力为F ',则由 '2F mg F += 得 2 'mg F F -= (1) 表面张力F ’的大小与分界线的长度成正比。即 l F σ=' (2)

系级姓名日期No. 评分: σ称为表面张力系数,单位是N/m。表面张力系数与液体的性质,杂质和温度有关。测定表面张力系数的关键是测量表面张力F',应用焦利氏秤液膜即将破裂可以方便地测量表面张力F'。 实验器材:焦利氏秤,自来水,肥皂水,金属丝,金属圈,钢板尺。 实验内容: 1、确定焦利氏秤上锥形弹簧的劲度系数k; 2、测量自来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3、测量肥皂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数据记录处理: 1、确定焦利氏秤上锥形弹簧的劲度系数k m/g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x/cm 2.87 3.38 3.86 4.36 4.88 5.42 5.93 6.48 7.00 7.53 8.06 (1)作图法:

有关表面张力的几个小实验

有关表面张力的几个小实验 作者:admin 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23 更新时间:2006-6-17 资讯录入:admin (1)水面浮针或浮硬币:由于它们经常和手接触,所以针和硬币表面有一层油脂,使水对它们不浸润。如果再用油脂涂一下更易成功。漂浮硬币时可以不用纸去托,轻轻地向水面上平放即可。 课本上的“缝衣针浮在水面上”的小实验,比较难做,可以让学生先做浮硬币的实验(用5分硬币比较容易成功). 做浮针实验时可以用一小块餐巾纸托住钢针放入水面,餐巾纸吸水后下沉,钢针就能浮于水面。 (2)肥皂水膜的表面收缩到最小:用金属丝制成图③所示的框架,浸入肥皂水中,提出后可看到图中的活动细金属丝AB 被肥皂水膜的表面张力拉着而向上运动,需加一定拉力,AB才能静止平衡。 (3)水超过杯口不溢:向饮水用的玻璃杯中小心地注满水,使水面恰好与杯口相平,注意杯口原来应当是干燥的。然后把大头针或小钉逐个地放入水杯中,要从水面的中间投放,尽量减轻水面的扰动。可以看到水面逐渐凸起高于杯口但不溢出,以此说明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 (4)表面活性剂能改变水的表面张力:在水盆中央漂浮几根火柴棍,排成图④所示的形状。然后向它们中间A处的水面上滴一些肥皂水或洗衣粉溶液或洗净剂等这类表面活性剂,就会看到火柴棍迅速向四周散开。这说明表面活性剂使A处水面的张力变小了,外面四周的水面收缩而使火柴棍移动。 (5)失重的油滴 水银滴在失重状态下,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呈球形,这个现象可以用悬浮状态下的油滴来模拟说明。往小酒杯内倒入约半杯酒精(或高度白酒),再加少量水并搅匀。滴管吸入半管食用油,伸入酒精溶液中,将油一次挤出。如果油滴成偏球形且沉于杯底,可向杯中加少量水使溶液密度变大,并用火柴梗轻轻搅动偏球形油滴的四周(不要使油滴分裂成许多小滴),与此同时可以看到偏球形油滴上浮,最后呈球形悬浮在溶液中。这说明在消除重力对油滴的影响后,仅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油滴呈球形,如图5所示。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1

实验报告 班级微电子101姓名贺鸿浩学号10105110 日期2011.10.24 室温26.2℃气压102.29kpa成绩教师 实验名称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 【实验目的】 1.了解液体表面性质 2.学习采用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3.学习用拉脱法测表面张力系数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仪器】 液体表面张力测定装置、砝码盘和砝码、圆环型吊片、卡尺、温度计 图1液体表面张力测定装置 【实验原理】 1. 拉脱法 测量一个已知周长的金属圆环或金属片从待测液体表面脱离时所需的拉力,从而求得该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称为拉脱法。所需的拉力是由液体表面张力、环的内外径及液体材质、纯度等因素决定。 2. 吊环法和吊片法比较 (1)吊环法:使用金属细线制成吊环时,在液膜被拉破的瞬间接触角不接近于零,此时所测得的力是表面张力向下的分量,因而所得表面张力系数误差较大,必须用修正公式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2)吊片法:虽然液膜被拉破的瞬间接触角趋近于零,但在具体测量时,由于吊片在拉脱

过程中容易发生倾斜,实验时吊片的长度上限为3—4cm ,而在测量力时,则希望力大 一点,有利于提高测量精确度。 (3)片状吊环:新设计有一定厚度的片状吊环。经过对不同直径吊环的多次试验,发现当 吊环直径等于或略大于 3.3cm 时,在液膜被拉破的瞬间液体与金属环之间的接触角接 近于零,此时接触面总周长约为20cm 左右。在保持接触角为零时,能得到一个 较大的待测力。 3. 实验原理 使用片状吊环,在液膜拉破前瞬间,考虑一级近似,认为液体的表面张力为: f = f 1 + f 2 = αл(D 1+ D 2) 这里α为表面张力系数,D 1、D 2分别为吊环的外径和内径。 片状吊环在液膜拉破前瞬间有: 此时传感器受到的拉力F 1和输出电压U 1成正比,有: U 1 = BF 1 片状吊环在液膜拉破后瞬间有: F 2 = mg 同样有 U 2 = BF 2 片状吊环在液膜拉破前后电压的变化值可表示为: U 1- U 2 = △U = B · △F = B (F 1- F 2)= B αл(D 1+ D 2) 由上式可以得到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为:1212() U U B D D απ-=+ 这里U 1:液膜拉断前瞬间电压表的读数,U 2:膜拉断后瞬间电压表的读数 实验内容(用拉脱法测量水的表面张力): 1.力敏传感器进行定标,用最小二乘法作直线拟合,求 出传感器灵敏度B 。 2.游标卡尺测量金属圆环的内、外直径。 3.金属环状吊片挂在传感器的小钩上,调节升降台,将 液体升至靠近环片的下沿,观察环状吊片下沿与待测液面 是否平行,将金属环状吊片取下后,调节吊片上的细丝, 使吊片与待测液面平行。(注意 :吊环中心、玻璃皿中心 最好与转轴重合。) 4.调节容器下的升降台,使其渐渐上升,将环片的下沿部分全部浸没于待测液体。然后反 向调节升降台,使液面逐渐下降。这时,金属环片和液面间形成一环形液膜,出现“浸润” 现象,继续下降液面,测出环形液膜即将拉断前一瞬间数字电压表读数值 U1和液膜拉断后 一瞬间数字电压表读数值U2。(注意 :液膜断裂应发生在转动的过程中,而不是开始转动 或转动结束时,因为此时振动较厉害,应多次重复测量。) 【实验步骤】 1.开机预热(15分钟) 2.将水盛入玻璃器皿内(1cm 左右),用双面胶与升降台面贴紧固定。 3.将砝码盘挂在力敏传感器的钩上 图2液膜的收缩

大学物理实验——表面张力系数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题目: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专业班次: 姓名: 日期:2014-10-14 一、实验名称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二、实验任务 (1)用砝码对硅压阻力敏传感器进行定标,计算该传感器的灵敏度,学习传感器的定标 方法。 (2)观察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并用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定律进 行分析和研究,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 (3)测量室温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三、实验仪器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垂直调节台、硅压阻力敏传感器、铝合金吊环、吊盘、砝码、玻璃皿、镊子和游标卡尺。 四、实验原理 1.硅压阻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 当传感器的力臂发生形变时,硅力敏传感芯片就会把这一形变转变成电压值,有数字电压表显示出来。在弹性范围内,力臂的形变与挂钩所受的力成正比,而硅力敏传感芯片的输出电压与力臂的形变成正比;也就是说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挂钩上所受的力成正比,其比值称为传感器的灵敏度,即 F ??=?B U 2.实验的基本构思与原理 在实验中,将一个金属圆环固定在传感器上,该环浸没于液体中,当把圆环渐渐从液体中拉起时,金属圆环会受到液体表面膜的拉力作用。表面膜拉力的大小为 ()()απππαα212122D D r r l f +=+=?= 式中D1、D 2分别为圆环外径和内径,α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在液面拉脱的瞬间,这个表面膜的拉力消失。因此,金属圆环拉脱瞬间前后传感器受到的拉力差为 ()απ21D D f += (1) 并以数字式电压表输出显示为 ()B U U f /21-= (2) 式中U1为吊环即将拉断液体柱前一瞬间数字电压表读数值,U2为拉断时瞬间数字电压表读数,B 为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由(1)(2),我们可以得到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为 ()()[]2121/U D D B U +-=πα (3)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 学习用界面张力仪测微小力的原理和方法。2 深入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概念,并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二 实验原理1 液体表面张力 由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使每个位于表面层内的分子都受到一个指向液体内部的力,这就使每个分子都有从液体表面进入液体内部的倾向,所以液体表面积有收缩的趋势,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液滴总是呈球形,致使其表面积缩到最小,这种使液体表面收缩的力叫做液体的表面张力。2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原理 图1 如图1,将一表面洁净的矩形金属薄片浸入水中,使其底边保持水平,然后将其轻轻提起,则其附近液面呈现如图示的形状,则时,f 方向趋向垂直向下。在金属片脱0→?离液体前,受力平衡条件为(1)mg f F +=而(2))(2d l f +=α则(3))(2d l mg F +-=α若用金属环替代金属片,则(3)式变为

(4))(21d d mg F +-=πα式中d1,d2为圆环的内外直径。若用补偿法消除mg 的影响,即mg F f -=则(4)式可写为(5))(21d d f +=πα即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三 实验仪器液体界面张力仪、标准砝码、环形测件、玻璃杯、镊子、纯净水、小纸片四 实验内容及步骤1 仪器调整。调整仪器水平,刻度盘归零。 2调零。将小纸片放在金属环上,调整调零旋扭,通过放大镜观察,指针、指针的像及红线三线重合。 3 绘制质量标准曲线分别在小纸片上放100mg 、300 mg 、500 mg 、700 mg 、 1000 mg 的砝码,记下对应的刻度盘的示数。以所加砝码的质量作为横坐标,刻度盘的示数作为纵坐标,绘制质量标准曲线。 4 测量纯净水的表面张力系数调零。用玻璃杯盛大约2/3的水,放在样品座上,调节样品座的高度,使金属环刚好浸过水面。左手调节样品座下面的螺丝,使样品座缓慢的下降,右手调节蜗轮旋扭。两手调节的同时,眼睛观察三线始终重合,直到环把水膜拉破为止。记下刻度盘示数M’。为了消除随机误差,共测五次。 6 将M’在质量标准曲线上查得水作用在金属环上的表面张力,按式(5)计算出mg f =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五 数据记录及处理1 金属环的直径外径 : 内径:mm d )001.0670.19(1±=mm d )001.0470.18(1±=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实验报告

最大气泡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实验目的】 1、掌握最大泡压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了解影响表面张力测定的因素。 2、了解弯曲液面下产生附加压力的本质,熟悉拉普拉斯方程,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了解兰格缪尔单分子层吸附公式的应用。 3、测定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饱和吸附量, 由表面张力的实验数据求正丁醇分子的截面积及吸附层的厚度。 【实验原理】 1、表面张力的产生 纯液体和其蒸气组成的体系体相分子:自由移动不消耗功。表面分子:液体有自动收缩表面而呈球形的趋势。要使液体表面积增大就必须要反抗分子的内向力而作功以增加分子位能。所以分子在表面层比在液体内部有较大的位能,这位能就是表面自由能。 W=A σ-?g 如果ΔA 为1m 2,则-W ′=σ是在恒温恒压下形成1m 2新表面所需的可逆功,所以σ称 为比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其单位为J·m -2。也可将σ看作为作用在界面上每单位长度边缘上的力,称为表面张力,其单位是N·m -1。液体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和它的表面张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2、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 (1)在任何两相界面处都存在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方向是与界面相切,垂直作用于某一边界,方向指向使表面积缩小的一侧。 (2)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温度有关,温度愈高,表面张力愈小。到达临界温度时,液体与气体不分,表面张力趋近于零。 (3)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液体的纯度有关。在纯净的液体(溶剂)中如果掺进杂质(溶质),表面张力就要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大小决定于溶质的本性和加入量的多少。 (4)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产生很多特殊界面现象。 3、毛细现象 (1)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弯曲表面下的液体或气体与在平面下情况不同,前者受到附加的压力。

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报告分析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化学工程实验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掌握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术 2、通过对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加深对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吸附量关系的理解 3、学习使用Matlab 处理实验数据 (2) 实验原理 1、 表面自由能:从热力学观点看,液体表面缩小是一个自发过程,这是使体系总的自由能减小的过程。如欲使液体产生新的表面A ?,则需要对其做功。功的大小应与A ?成正比:-W=σA ? 2、 溶液的表面吸附:根据能量最低原理,溶质能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时,表面层中溶质的浓度应比 溶液内部大,反之,溶质使溶液的表面张力升高时,它在表面层中的浓度比在内部的浓度低。这种表面浓度与溶液里面浓度不同的现象叫“吸附”。显然,在指定温度和压力下,吸附与溶液的表面张力及溶液的浓度有关。Gibbs 用热力学的方法推导出它们间的关系式 T c RT c )(??- =Γσ (1)当00,溶质能减少溶剂的表面张力,溶液表面层的浓度大于内部的浓度,称为正吸附,此类物质叫表面活性物质。(2)当0>??? ????T c σ时,Γ<0,溶质能增加溶剂的表面张力,溶 液表面层的浓度小于内部的浓度,称为负吸附,此类物质叫非表面活性物质。由 T c RT c )(??- =Γσ 可知:通过测定溶液的浓度随表面张力的变化关系可以求得不同浓度下溶液的表面吸附量。 3、 饱和吸附与溶质分子的横截面积:吸附量Γ浓度c 之间的关系,有Langmuir 等温方程 式表示:c K c K ·1·+Γ=Γ ∞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doc.DOC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申请者:李京玲吕咏思朱家欢蔡小玲朱绍进刘本明所在学院:理学院 指导老师: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 □科技发明制作B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姓名:李京玲吕咏思朱家欢蔡小玲朱绍进刘本明班级:10物理学(师范) 摘要: 关键词:液体表面张力 引言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有的笑昆虫能在液体上自由自在的行走?为什么银针能在水面上浮着而不沉下去呢?为什么少量水银在干净的玻璃版上会收缩成球冠状,而水却会扩张开来?等等的这些原因,激起我们想要研究液体表面张力的动力。 【实验目的】 1.掌握用焦利秤测量微小力的原理和方法。 2.用拉脱法测量室温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仪器】 约利弹簧秤、砝码、烧杯、金属框、游标卡尺等。 【实验原理】 液体分子之间存在分子力,其有效作用半径约10-8cm。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所处的环境和液体内部分子不同。液体内部每个分子四周都被同类的其他分子所包围,它受到周围分子的合力为零。但处于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由于液体上方为气相,分子数很少,因而表面层内每个分子受到向上的引力比向下的引力少,合力不为零,即液体表面处于张力状态。表面分子有从液面挤入液体内部的倾向,使液面自然收缩,直到处于动态平衡,即在同一时间内脱离液面挤入液体内部的分子数和因热运动而到达液面的分子数相等为止。因而,在没有外力作用时液滴总是呈球形,即是其表面积缩到最小。 表面张力的大小可以用表面张力系数来描述。 设在液面上作一厂为L的线段,此线段两侧的液体之间存在着互相牵引的力f,这种力的方向恒与线段垂直,大小与线段长度L成正比,即 F=ɑL (1) 其比例系数ɑ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定义为作用在单位长度上的表面张力,单位为N/m。实验证明,表面张力系数ɑ的大小与液体的种类、纯度、温度和它上方的气体成分有关,温度越高,液体中所含杂质越多,则表面张力系数越小。

液体表面张力报告模板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 一、实验简介 液体具有尽量缩小其表面的趋势,好象液体表面是一张拉紧了的橡皮膜一样。把这种沿着表面的、收缩液面的力称为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存在能说明物质处于液态时所特有的许多现象,比如泡沫的形成、润湿和毛细现象等等。 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焦利氏秤法(拉脱法)、毛细管法、平板法、滴重法、最大泡压法等。 本实验采用焦利氏秤法(拉脱法)。该方法的特点是,用秤量仪器直接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测量方法直观,概念清楚。 二、实验原理 液体表面层(其厚度等于分子的作用半径)内的分子所处的环境跟液体内部的分子是不同的。 表面层内的分子合力垂直于液面并指向液体内部,所以分子有从液面挤入液体内部的倾向,并使液体表面自然收缩 想象在液面上划一条直线, 表面张力就表现为直线两旁的 液膜以一定的拉力相互作用。 拉力F 存在于表面层,方向恒 与直线垂直,大小与直线的长度 l 成正比, 即 F =σl 式中σ称为表面张力系数, 它的大小与液体的成分、纯度、 浓度以及温度有关。 三、实验方法 金属丝框缓慢拉出水面的过程中,金属丝框下面将带起一水膜,当水膜刚被拉断时,诸力的平衡条件是 /2F mg F =+ 而/ F l σ= 得到2F mg l σ-=

焦利秤的构造如图所示,它实际上是一种用于测微小力的精细弹簧秤。一般的弹簧秤都是弹簧秤上端固定,在下端加负载后向下伸长,而焦利秤与之相反,它是控制弹簧下端的位置保持一定,加负载后向上拉动弹簧确定伸长值。 三线对齐 为了保证弹簧下端的位置是固定的,必须三线对齐,即玻璃圆筒E上的刻线、小平面镜上的刻线、E 上的刻线在小平面镜中的象,三者始终重合。 在力F作用下弹簧伸长Δl,根据虎克定律可知,在弹性限度内 F = kΔl,将已知重量的砝码加在砝码盘中,测出弹簧的伸长量,由上式即可计算该弹簧的k值,由k值就可测外力F

表面张力及其实验探讨

液体表面张力及实验探讨 摘要: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表面张力的概念很少提及,但有关表面张力的现象却是很常见的。本文在研读文献的基础上,从分子力的角度对表面张力的概念进行了阐释,然后分析了影响表面张力大小的因素。在一些现象中人们通常会将表面张力与浮力相混淆,本文设计了三个简便易行的实验,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及分析,说明表面张力和浮力的不同作用。最后,由于表面张力在人体的呼吸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研读文献的基础上给与归纳、描述,并且从表面张力的角度分析了人体在高烧的时候,呼吸加快的原因。本文意在通过简洁的论述和图示,让人们了解表面张力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关键词:表面张力;浮力;呼吸过程 一、问题的提出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表面张力的概念很少提及,但有关表面张力的现象却是很常见的。如:日常生活中人们见到的液滴往往呈球形,是液滴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下雨天人们使用的雨伞是布面的,有微小的缝隙却不漏雨,是雨水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在人体每时每刻的呼吸中,表面张力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表面张力使大小不同的肺泡保持一定的形状,不会使大肺泡因扩大而爆裂,也不会使小肺泡因缩小而萎陷;表面张力的这种变化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起到的调节作用。用纯水很难吹出泡泡,然而往水中加入一些表面活性物质,就可以很容易的吹出又大又圆的泡泡了。同样,往洗涤剂中加入表面活性物质,不仅可以使洗涤剂更好的溶于水,还可以增强衣物的浸湿效果,更有效的去除污迹。可以说表面张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形影不离,要很好的利用表面张力,就要了解表面张力的含义。 二、表面张力的概念 (一)相关概念 1.分子力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分子力。如图(1)所示,当分子之间的距离等于10-10m时,分子间的引力等于斥力,对外不显示力的作用,因此10-10m叫做分子的平衡距离,用r0表示。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9m时,引力和斥力消失,分子力为零。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属于短程力。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

液体表面力系数的测定 表面力是液体表面的重要特性,它类似于固体部的拉伸应力,这种应力存在于极薄的表面层,是液体表面层分子力作用的结果。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有从液面挤入液的趋势,从而使液体有尽量缩小其表面的趋势,整个液面如同一拉紧了的弹性薄膜,我们把这种沿着液体表面,使液面收缩的力称为表面力。作用于液面单位长度上的表面力,称为液体的表面力系数,测定液体表面力系数的方法有:拉脱法、毛细管法、最大气泡压力法等。本实验采用拉脱法测定表面力系数。实验目的: 1、了解液体表面性质。 2、熟悉用拉脱法测定表面力系数的方法。 3、熟悉用焦利弹簧秤测量微小力的方法。 实验仪器: 焦利弹簧秤,被测液体,游标卡尺,矩形金属框,烧杯,砝码及托盘等 实验原理: 1、面力的由来 假设液体表面附近分子的密度和部一样,它们的间距大体上在势能曲线的最低点,即相互处在平衡的位置上。由图(1)可以看出,分子间的距离从平衡位置拉开时,分子间的吸引力先加大后减小,在这儿只涉及到吸引力加大的一段,如图(2)所示,设想部某个分子A欲向表面迁徙,它必须排开分子1、2,并克

服两侧分子3、4和后面分子5对它的吸引力。 用势能的概念来说明,就是它处在图(3)左边的势阱中,需要有大小为 d E 的 激活能才能越过势垒,跑到表面去。然而表面某个分子B 要想挤向部,它只需排 开分子' ' 21、 和克服两侧分子' '43、的吸引力即可,后面没有分子拉它。所以它所处的势阱(图(3)中右边的那个)较浅,只要较小的激活能 ' d E 就可越过势垒,潜 入液体部。这样一来,由于表面分子向扩散比部分子向表面扩散来得容易,表面分子会变得稀疏了,其后果是它们之间的距离从平衡位置稍为拉开了一些,于是相互之间产生的吸引力加大了,这就是图(3)右边所示的情况。此时分子B 需克 服分子'' 43、 对它的吸引力比刚才大,从而它的势阱也变深了,直到' d E 变得和d E 一样时,外扩散达到平衡。所以在平衡状态下液体表面层的分子略为稀疏,分子间距比平衡位置稍大,在它们之间存在切向的吸引力。这便是表面力的由来。 在刚才的讨论中未考虑液面外是否有气体。如果有,则分子B 背后有气体的分子拉它,这显然会使上述差距减小,从而减小表面力。事实也确实如此。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影响因数1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研究报告机汽学院 车辆工程专业 1211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朱丽娟 实验地点N1—104实验时间2013年 6 月 5 日 实验名称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影响因素一、实验的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研究现状: 1.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影响因素与液体种类有关。 2.与液体浓度有关。参考文献:[1]顾惕人 ,朱步瑶 ,李外郎,等. 表面化学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4: 20 - 3 3. [2]焦丽凤 ,陆申龙. 用力敏传感器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J ]. 物理实验 , 2002, 22 (7) : 40 - 42. [3]洪振宇. 悬垂液滴研究及表面张力和润湿角测定 [J ]. 物理实验 , 2006, 26 (7) : 10 - 12. [4]龚镇雄编. 普通物理实验中的数据处理 [M ]. 西安: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 , 1985: 143. [5]杨述武主编. 普通物理实验 一、力学及热学部分 [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0: 30 - 31.二、实验需要的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力敏传感器、表面张力系数测试仪、温度计、分析天平、盐、水、洗衣粉、烧杯 三、实验的研究目的研究液体种类与液体浓度这两种影响表面张力系数的因素四、实验的研究内容本实验,采用拉脱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通过对七种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控制变量法)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得出浓度、温度分别对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影响。具体实验方法如下: (1) 将传感器的固定杆安装在立柱上, 要保证测力方向和传感器弹簧片的平面垂直. (2) 传感器的定标:接上电源和数字电压表, 先通电预热 15分钟, 然后将砝码盘挂在传感器梁端头的小钩上, 对仪器调零后, 依次加入标准砝码, 从数字电压表读出对应的电压输出值。(3)游标卡尺测量圆环的外径和内径. (4)将金属圆环洗净, 挂在小钩上, 调节传感器固定杆的高低位置, 转动控制平台升降的微动螺旋,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二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用拉脱法)本实验介绍拉脱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拉脱法是一种直接测定法。 实验目的 1.了解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的基本结构,掌握用标准砝码对测量仪进行定标的方法,计算该传感器的转换系数K。 2.观察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并用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定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 3.掌握用拉脱法测定纯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及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实验仪器 FB326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游标卡尺。 FB326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是本实验所 用主要仪器,主要组成有:底座;立柱;传感器固 定支架;压阻力敏传感器;数字式毫伏表;有机玻 璃液体容器(连通器);标准砝码(砝码盘);圆筒 形吊环。如图所示。 实验原理 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称为分子力。 液体内部每一个分子周围都被同类的其他分子包 围,它所受到的周围分子的作用,合力为零。而液体的表面层(其厚度等于分子的作用半径,约10 cm 左右)内的分子所处的环境跟液体内部的分子缺少了一半和它吸引的分子。由于液体上的气相层的分子数很少,表面层内每一个分子受到向上引力比向下的引力小, -4) 实验表明,α与液体种类、纯度、温度和液面上方的气体成分有关,液体温度越高,α

值越小,液体含杂质越多,α值越小,只要上述条件保持一定,则α是一个常数,所以测量α时要记下当时的温度和所用液体的种类及纯度。本实验的核心部分是准确测定 mg F -,即圆筒形吊环所受到向下的表面张力,用326FB 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 测定这个力。 实验内容 1.开机预热15分钟。 2.清洗有机玻璃器皿和吊环。 3.在有机玻璃器皿内放入被测液体。 4.将砝码盘挂在力敏传感器的钩上。 5.若整机已预热15分钟以上,可对力敏传感器定标,在加砝码前应首先读取电子秤的初读数0V (该读数包括砝码盘的重量),(注:对于加有调零装置的仪器,可以通过调节机箱后面的调零旋钮,使初读数为零)。然后每加一个mg 00.500砝码,读取一个对应数据)mV (,记录到表格中,注意安放砝码时动作要应尽量轻巧。用逐差法求力敏传感器的转换系数 )mV /N ( _________K =。 6.换吊环前应先测定吊环的内外直径,然后挂上吊环,读取一个对应数据)mV (,在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过程中,可观察到液体产生的浮力与张力的情况与现象,逆时针转动活塞调节旋钮,使液体液面上升,当环下沿接近液面时,仔细调节吊环的悬挂线,使吊环水平,然后把吊环部分浸入液体中,这时候,按下面板上的按钮开关,仪器功能转为峰值测量,接着缓慢地顺时针转动活塞调节旋钮,这时液面逐渐往下降(相对而言即吊环往上提拉),观察环浸入液体中及从液体中拉起时的物理过程和现象。当吊环拉断液柱的一瞬间数字电压表显示拉力峰值1V 并自动保持该数据。拉断后,释放按钮开关,电压表恢复随机测量功能, 静止后其读数值为2V ,记下这个数值。连续做5次,求平均值。那么表面张力: ()K V V f ?-=21 表面张力系数: ()() 21 外内D D K V V L f +??-== πα 数据处理 1.用逐差法求仪器的转换系数)mV /N (K : 数据记录表格 先记录砝码盘等作为初读数mV _________V 0=,然后每次增加一个砝码mg 00.500m =, (该标准砝码符合国家标准,相对误差为%005.0)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砝码对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定标的方法,并计算该传感 器的灵敏度 2、 了解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的结构、测量原理和使 用方法,并用它测量纯水表面张力系数。 3、 观察拉脱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并 用物理学概念和定律进行分析研究,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 4、 掌握读数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学会用毛细管测定 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5、 利用现有的仪器,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自行设计新的实验内容。 【实验原理】 一、拉脱法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把金属片弯成如图 1(a )所示的圆环状,并将该圆环吊挂在灵敏的测力计上,如图 1(b )所示,然后把它浸到待测液体中。当缓缓提起测力计(或降低盛液体的器皿)时,金属圆环就会拉出一层与液体相连的液膜,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测力计的读数逐渐达到一个最大值 F (当超过此值时,液膜即破裂),则 F 应是金属圆环重力 mg 与液膜拉引金属圆环的表面张力之和。由于液膜有两个表面,若每个表面的力为f L a = (L 为圆形液膜的周长),则有 2F mg L s =+ (2) 所以 2F mg L s -= (3)

圆形液膜的周长L 与金属圆环的平均周长,L 相当,若圆环的内、外直径分别为1,2D D 。则圆形液膜的周长 L ≈L ’=p (D 1+D 2)/2 (4) 将(4)式代入(3)式得() 12F mg D D s p -=- (5) 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由弹性梁和贴在梁上的传感器芯片组成,其中芯片由四个硅扩散电阻集成一个非平衡电桥。当外界压力作用于金属梁时,在压力作用下,电桥失去平衡,此时将有电压信号输出,输出电压大小与所加外力成正比。即U K F D =D (6) 式中,ΔF 为外力的大小;K 为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单位为 V/N ;ΔU 为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大小。 二、毛细管升高法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1一只两端开口的均匀细管(称为毛细管)插入液体,当液体与该管润湿且接触角小于90°时,液体会在管内上升一定高度。而当接触角大于 90°时,液体在管内就会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毛细现象。 本实验研究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的情形。如图 2 所示,f 为 表面张力,其方向沿着凹球面的切线方向,大小为 2 f r p s =,其中

表面张力实验报告(附数据及处理)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用焦利氏称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目的:学习焦利氏秤独特的设计原理,并用它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内容: 一、用作图法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根据已测数据,横轴单位为g ,纵轴单位为cm ,描点,经过拟合后得一条 直线 cot (/)0.1cot (/)0.1*9.8 1.169N/m 0.83818 mg m k g g g cm g kg m x x k θθ= =?=?=?∴==Q 由图得: 二、逐差法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m/g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x/cm 2.17 2.53 2.98 3.40 3.82 4.24 4.65 5.05 5.50 5.93 /m g ? 2.5 2.5 2.5 2.5 2.5 /x cm ? 2.07 2.12 2.07 2.10 2.11

由上表数据得: 550.6822222 ()() 3.500, 2.094cm,()=0.0103cm () 1.140.005251cm ()0.005773cm ()()()0.005251+0.0057730.005()0.00163 j j j j A x B A B m B m m m k x x x m g x x u x t u x C u x u x u x g u m C σ++-?==-??=?=??===?===?=?+=?===∑∑()()() ()()222222222 22 67g 2.5 1.1939g/cm=1.1700N/m 2.094()()()0.005251+0.0057730.0016672.094 2.50.00001433 0.0037860.004520g/cm=0.004430N/m k=(1.1700.004)N/m A B B m g k cm x U k u x u x u m k x m U k k U k ?===????+=+ ?????=+===∴± 三、自来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1)用金属圈测定 金属圈直径: 41 2.900 2.900 2.950 2.850 2.9000.0290044 i i d cm cm cm cm d cm m =+++====∑ 周长: 3.14159*0.029000.09111l d m π=== 膜破时金属圈上升的距离: 5 15 (2.44 1.50)(2.44 1.50)(2.52 1.50)(2.54 1.50)(2.52 1.50)5 0.00992i i x x x cm cm cm cm cm cm cm cm cm cm m =?=-+-+-+-+-==∑(-) 表面张力: '22 F mg k x F l d δδπ-?===?????→水膜质量可忽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