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口腔修复情况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特点分析

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特点分析

防嵌器 、 夹板 以 及 赝 复体 等 。 可摘 式 的局 部 义 齿 相 对 便 宜 、 有 机 但
械 性 能 差 , 用 不 舒 适 , 不 利 于 口腔 卫 生 的缺 点 , 点 是 易 于修 戴 也 优
详细检查 记录 , 有无病史等都 需要 了解 , 这为以后 的统 计分析工
作 做 好 准 备 。 疗 时将 松动 和无 用 的 牙齿 拔 除 , 治 同时 对 龋 齿 、 牙髓
病 、 周病 等 进 行 治疗 , 证 修 复 后 牙 齿 的 健 康 。 必要 的情 况进 牙 保 对 行 系 统 的补 牙 、 牙 , 定 期 复 查 。 洗 并
1 3 统计 学分 析 . 应用S S 30 P S 1 . 统计 学 分 析软 件 对 收 集 的数 据 进 行分 析 处 理 ,
女 之 间有 显 著差 异 ( <0 0 ) J P .5。
2 4 咬 合 接 触 关 系 . 1 8 患 者 中 有4 例 无咬 合接 触 关 系 , 2 8 %。 8例 3 占2 .7 在义 齿 修 复
1 资 料 与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过 程 中 出现 咬 合 抬 高 的有 4 例 占2 .0 上 下 牙 间 有 咬 合关 系也 l 1 8%,
健 康 的 老 年 患 者 比较 适 用 。 关于 咬 合 的 重 建 、 曲 线不 良的 矫正 、 颌 防治 食 物 嵌 塞 及颞 下 颌 关 节 病 是 老 年 口腔修 复 的 重 要 特 点…。 对具 体 情 况 分 别 给 予 不 针 同 的 纠 正 。 正 咬合 和 嵌 塞 问题 主 要 通 过 用 填 充物 填 塞空 隙和 间 纠
改 , 很 容 易 的 修 改 加 牙 , 利 于 患 者将 来慢 慢 适 应 全 口义 齿 。 可 有 而

598例老年口腔修复问题的临床分析

598例老年口腔修复问题的临床分析

598例老年口腔修复问题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老年人口腔修复的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598例老年修復治疗的病例资料。

结果:本组老年人平均缺失牙齿8.5颗。

21.5%的病例颌骨间无咬合接触关系,21.5%的病例修复时需咬合重建或咬合抬高,22.5%的病例修复前存在食物嵌塞。

结论:活动义齿是老年修复治疗的主要方法,咬合重建及防治食物嵌塞、颞下颌关节病是老年修复的特点。

标签:老年;口腔;修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口腔卫生宣教工作的开展,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有很大的提高,口腔疾病常常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大疾病。

多数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列缺损或缺失,为了维持适当的咀嚼、消化、语言等功能及良好的心理状态,口腔修复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本文对598例曾在我院行修复治疗的老年病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1年6月~2006年6月在我院行修复治疗的598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416例,女性182例;年龄58~87岁,平均66.5岁。

1.2 方法所有病例在修复前均认真行口腔检查和治疗,记录和拍摄全口或局部牙片,拔除松动牙齿,治疗龋病、牙髓病、牙周病,残根残冠拔除或保存治疗等。

与颞下颌关节有关的病例在治疗前后拍摄关节侧位片。

同时分析食物嵌塞、颞下颌关节、修复前后的咬合关系等情况。

2 结果2.1 修复情况598例病例中514例(85.9%)为活动义齿修复;514例活动义齿修复患者共缺失牙齿4 369颗,平均每人缺失8.5颗。

84例(14.1%)为固定义齿修复。

2.2 义齿修复情况514例老年患者中,全口义齿32例,上半口义齿26例,下半口义齿11例,赝复体8例。

84例固定义齿修复中,男55例,女29例;共修复125个牙单位,其中,男87个牙单位,女38个牙单位。

2.3 食物嵌塞情况以食物嵌塞为主诉或缺牙伴食物嵌塞共103例,占20.0%。

其中,男性95例,占28.6%;女性8例,占6.12%;发生率在男女性别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老年患者的口腔修复旳临床特点分析

老年患者的口腔修复旳临床特点分析

老年患者的口腔修复旳临床特点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的口腔修复特点。

方法对120例老年患者的口腔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探究其临床特点。

结果120例患者中行活动义齿修复者共82例,占68.3%,38例患者进行固定义齿修复,占31.7%,行活动义齿修复的患者多于固定义齿修复者;120例患者中22例可以直接修复,32例需要颌重建或重新咬合定位,66例需要牙体牙周治疗及牙槽嵴修整。

结论活动义齿修复是目前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主要方式,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同时应注意其牙美观和咀嚼功能的改善情况。

关键词老年患者;口腔修复;活动义齿;临床特点口腔修复是口腔临床常见的治疗措施,主要是指对缺失和受损的牙齿进行修复和治疗,也包括对颌面部组织损伤、牙周病、下颌关节病的修复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口腔器官和组织会逐渐衰退,骨密度下降,牙齿磨损严重,牙龈及黏膜层不断萎缩、变薄,牙根管逐渐变细,髓腔逐渐变窄,导致牙齿逐渐脆弱,日常咀嚼磨损及龋病、牙周病就很容易导致牙齿缺失,对老年人的正常饮食和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1]。

数据调查显示,老年人群中约83.2%的患者存在牙齿缺失情况,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问题[2]。

作者针对老年人的口腔修复特点进行临床研究,现将研究情况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项研究中共纳入研究对象120例,均为2013年7月~2014年8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老年患者。

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61~88岁,平均年龄(68.19±6.61)岁。

1. 2 方法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包括整个口腔及局部的每颗牙齿,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并评估其生理、心理状况,同时考虑患者的经济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拟定综合修复方案,并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给予口腔修复。

先将松动牙齿、废用牙齿拔除,再对其进行必要的牙周治疗,如牙髓病、根尖炎的处理和龋齿填充,舌系带修整,牙槽嵴修整等,保证口腔修复后牙齿能够达到健康状态[3]。

70例老年口腔修复临床分析

70例老年口腔修复临床分析

70例老年口腔修复临床分析【关键词】老年;口腔;修复我国现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健康日益引起社会关注,临床证据表明大多数老年人都存在牙科疾病。

老年人的牙齿问题如牙列缺失、缺损等非常普遍,严重影响了老人的咀嚼、消化、语言能力和心理健康,而且口腔问题不得到及时纠治会影响到患者的消化功能,不良的口腔卫生和慢性牙病也会影响全身健康,因此有效地施行口腔修复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了70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现将其治疗经验分享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修复治疗的70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年龄58~87岁,平均66.5岁。

1.2方法1.2.1所有病例在修复前均认真行口腔检查和治疗,由专业的口腔修复医生(镶牙医生)进行检查,制定治疗方案。

1.2.2拔除残根、松动不能保留的牙齿,治疗口腔内有问题的牙齿。

1.2.3实施补牙、洗牙、牙周疾病的系统治疗,并保证剩余牙齿的健康。

1.2.4修复医生进行牙体预备,取印模,适戴牙。

1.2.5戴牙及复查。

同时分析食物嵌塞、颞下颌关节、修复前后的咬合关系等情况。

1.3结果70例病例中40例(62.5%)为活动义齿修复,共缺失牙齿325颗,平均每人缺失8.5颗。

30例(37.5%)为固定义齿修复。

40例老年患者中,全口义齿10例,上半口义齿5例,下半口义齿10例,赝复体5例。

30例固定义齿修复中,男15例,2讨论2.1修复前应注意的问题①老年患者缺牙后若长时间不修复,一方面可促使余留牙的移位、伸长及牙槽骨的吸收;另一方面,易形成各种不良咀嚼习惯,如单侧后牙缺失,易形成偏侧咀嚼习惯,双侧后牙缺失或全牙列缺失,易形成前牙咀嚼习惯或前伸合习惯,这些都会给修复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②修复前了解老年患者是否戴过义齿、何种类型义齿,以及义齿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

由于各类义齿的适应性不同,戴过固定义齿的患者易对可摘义齿不满意,而戴可摘局部义齿者又不易适应戴全口义齿。

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随 着我 国步 入老 龄 化 社会 ,老 年 口腔 患者 越来 越 多 ,受历 史及经 济条 件制 约 ,老年 人 的 口腔保 健 意识普 遍偏 低 ,牙 列缺损
或 缺 失 仍 是 普遍 存 在 的 口腔 疾 病 , 统计 表 明, 我 国老 年 人 牙 齿 缺 失率 约为 1 4 % ,牙 列缺 陷率 为 1 1 %  ̄8 8 % ,严 重 影响 了老 年 人 咀 嚼效 率 、消 化吸 收能 力、语 言发 音功 能和 心理 健康 ,大 大 降低 了其 生活质 量 。为 了保 障其 能正 常咀 嚼、 维护 口腔剩 余组 织 的健
[ 摘
哈尔 滨
1 5 0 0 0 1 )
要 ] 目的 :分析 老年 患者 口腔 状 况、修 复方 法及 效 果 。方 法 : 回顾性 分析 8 6 例 老年 患者 口腔 修 复病例 ,制定 个性 化修 复 方
案 。结 果 :经 完善 治疗 和修 复 ,8 6 例 患者 中有 6 2 例 ( 7 2 . 1 % )采取 活动 义 齿修 复 ,2 4 例 ( 2 7 . 9 % )采 取 固定义 齿修 复 。结 论 :采取 活 动 义 齿是 老年 患者 口腔修 复 治疗 的主要 方法 ,咬 合重 建及 防 治食物 嵌塞 是老 年 口腔 修 复 的难 点 。 [ 关键词 ]老 年 患者 { 口腔 修复 ; 临床 分 析
8 6 例 ,其 中男3 7 例 ,女4 9 例 ,年 龄6 0 岁 ~8 9 岁 ,平 均7 3 . 6 岁。
, . 方 法 ‘
功 能紊 乱 ,其 中比较 常见 的是正 中咬 合位 不稳 定和 双 择 性调 磨余 留牙 咬合 高 点后再 经试 戴 一段 时 间,如 发现 咀嚼不 适再 行调 整 , 以最 大 限度恢 复 患 者 的颞下 颌 关节 对 称 性 ,实现 咬 合稳 定 。本 研 究 中5 例 患 者行 颌 关 系修 复后症 状 明显缓 解 ,随访 半年 患者 自我 感觉 舒适 ;② 食 物 嵌塞 : 口腔基 础疾 病在 老年人 中发 病 率很 高,往 往 引起食 物嵌 塞 。我们 与 口腔 内科 医生 合作 , 治疗 有 炎症 的牙 齿 ,控 制 牙周 炎 进 展 ,调 磨过锐 牙尖 、牙 体缺 损采 用嵌 体修 复或根 管 完善 治疗 后 桩核 冠修 复治疗 ,均 取得 较好 疗效 。 多颗牙 齿均 有嵌 塞症状 时, 采用 铸造 支架 式防 嵌器修 复 ,本研 究 中,3 1 例食 物嵌 塞 的老年 患 者术 后 回访 症状 都 已消 失或 明显好 转 ;③颌 问垂 直距 离过 低 :全 口牙 列缺 失 ,上下颌 牙列 缺 失或后 牙缺 失较 多或 磨损 严 重的老 年 患者 几乎 均存在 垂 直距 离过低 的 问题 ,我们 重 点测量 颌 间垂 直距 离 ,对策 是如 个别 牙齿缺 损 ,无 颞下颌 关 节症状 ,且 不存 在牙 本 质过 敏和 食物 嵌塞 等情 况 ,可不抬 高 咬合 。如剩 余牙 数 较多 ,但

54例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分析

54例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分析

54例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分析目的:通过对我院54例老年患者口腔修复情况的分析,总结口腔修复的经验。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54例老年口腔患者进行修复,观察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

结果:活动义齿修复34例(62.9%),牙位缺失774颗(平均14.3颗);固定义齿修复20例(37.04%)。

结论活动义齿修复是老年口腔修复的主要方法,牙牙合重建或抬高、防治食物嵌塞、治疗颞下颌关节疾病是老年口腔修复的关键。

标签:老年口腔修复;口腔保健;食物嵌塞在老年人群中都普遍的存在牙列缺损或缺失的口腔疾病,影响了老年人的正常的咀嚼、语言交流等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保障老年人日常的正常生活,就要对患有口腔疾病的老年患者及时进行口腔修复治疗,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多数伴有其他口腔疾病,并不是只有某种单一的口腔疾病,口腔情况相对比较复杂。

还有就是由的老年患者在口腔疾患的同时身体上其他机制系统也存在着疾病,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口腔修复的难度,所以对老年人口腔修复的特点进行临床观察。

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了54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现将其治疗经验分享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老年患者54例,无全身性疾病,均给予口腔修复治疗。

男34例,女20例。

年龄56~78岁,平均64.5岁。

1.2方法全部拍摄牙片,进行详细的病史记录和口腔检查,包括缺失牙情况、余留情况、食物嵌塞情况、咬合情况;同时检查颞下颌关系,牙牙合关系等。

牙病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松动的牙齿有选择地进行保存或者拔除。

对无价值的残冠、残根、松动等给予拔除,对牙槽骨破坏已达牙根的1/3价值不大的患牙也可以考虑拔除,对于缺损牙列和龋齿,如果有存在的必要给予银汞合金填充治疗。

2结果54例老年患者普遍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其中牙齿松动患者48例(88.9%),牙齿缺失患者7例(12.9%),食物嵌塞患者25(46.3%)例;54例患者总共缺失牙齿数为774颗,人均14.3颗,缺失最多的为上颌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和下颌第一磨牙。

老年口腔修复临床分析_0

老年口腔修复临床分析_0

老年口腔修复临床分析老年口腔修复临床分析本文关键词:口腔,临床,修复,老年,分析老年口腔修复临床分析本文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对老年口腔修复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总结老年口腔疾病的治疗经验。

方法:选择20xx年8月-20xx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口腔修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他们的口腔修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80例中50例(62.5%)为活动义齿修复;30例(37.5%)为固定义齿修复。

结论:活动义齿老年口腔修复临床分析本文内容:[摘要]目的:通过对对老年口腔修复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总结老年口腔疾病的治疗经验。

方法:选择20xx年8月-20xx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口腔修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他们的口腔修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80例中50例(62.5%)为活动义齿修复;30例(37.5%)为固定义齿修复。

结论:活动义齿修复是老年口腔修复治疗的主要方法。

咬合重建及防治食物嵌塞、颞下颌关节病是老年修复的关键。

作者:阎卫华[关键词]老年口腔疾病;口腔修复;活动义齿修复;固定义齿修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在接诊的口腔修复的患者中,大部分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列缺损或缺失,这就造成了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降低[1-3]。

在临床当中我们发现由于老年人的口腔常存在着多种疾病,情况比较复杂,加之老年人多有骨质疏松、牙槽骨吸收、神经肌肉功能退化等一些系统性疾病,上述原因就加大了口腔修复的难度。

本文中笔者收集我院20xx年8月至20xx年8月收治的80例口腔科修复治疗的老年患者,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中笔者选取研究对象为20xx年8月-20xx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的80例口腔科修复治疗的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的年龄50-80岁之间,平均年龄74岁;老年患者的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7例,,中学、中专或技校30例,小学33例;老年患者经济状况:月收入水平低于l000元者13例。

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特点和效果研究

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特点和效果研究

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特点和效果研究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对腔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腔内修复技术往往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因此,探究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特点和效果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一、临床治疗特点1.牙齿缺失严重:由于年龄增长,老年人口常常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口腔疾病等因素导致部分或全部牙齿丢失或需要拔除。

因此修复病例的牙齿缺失一般都比较严重。

2.牙龈退缩和牙菌斑的加重:随着年龄的增长,牙周组织会逐渐退化,导致牙龈退缩,从而增加了不适感。

此外,老年人口中的细菌数量明显增加,牙菌斑也更加容易形成。

3.患有全身性疾病的风险增加:老年人口与一些全身性疾病的风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这些疾病会对口腔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在治疗中需要考虑这些病人的身体状况。

4.口腔卫生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口手部协调能力和记忆力下降,口腔卫生难以维持,容易造成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加重。

根据老年人口的特点,针对性地选择修复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1.保留原始牙齿:在已经损坏的牙齿保留程度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保留原始牙齿。

这相当于为牙缺失部位留下骨质,方便日后植入人工牙齿。

2.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在选择修复方案时,应根据老年人口口腔条件和实际需求,综合选择固定修复、活动修复或牙种植等方案。

此外,还应合理设计修复结构和造型,使其与天然牙齿相似,同时要保证修复体的稳固性和舒适性。

3.加强卫生保健:在治疗后,患者应加强口腔卫生,注意定期洗牙和检查,避免因口腔疾病造成修复体的松动、脱落等问题,同时可以预防其他口腔疾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口腔修复情况临床分析
目的对老年口腔修复情况进行临床分析。

方法对52例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认真的口腔检查并对症治疗。

将病例所有信息采用SAS对资料进行统计处理,本统计中覆盖基牙均记做缺牙;所有病例均以28颗牙统计,同时分析食物嵌塞、颞下颌关节修复前后的咬合关系等情况。

结果52例患者中共缺损或缺失牙齿447颗,平均每人缺失或缺损8.596颗,其中上颌缺失或缺损例数大于下颌缺失或缺损例数,上下颌均缺失或缺损例数较少。

活动义齿修复39例,占75.17%,其中,全口义齿8例,占15.38%,上半口义齿17例,占32.69%,下半口义齿13例,占25.00%,赝复体1例,占1.92%,固定义齿修复13例,占25.00%。

有21.15%的患者以食物嵌塞或缺牙伴食物嵌塞为主诉,且男性多于女性。

21.15%的患者上下颌骨间无咬合接触关系;19.23%在义齿修复过程中咬合抬高;62.00%上下牙列间有咬合关系且修复时按原咬合关系修复。

结论活动义齿修复是老年口腔修复治疗的主要方法,在修复的过程中应重视老年人个体情况及口腔保健与修复治疗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

标签:老年;口腔;修复;临床分析
口腔疾病是威胁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年人口腔卫生问题越来越突出。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老年人龋齿患病率分别高达88.1%和98.4%,90%以上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列缺损或缺失[1]。

口腔疾病使很多老年人过早丧失咀嚼功能,还可以引起或加重心脏病、胃病、糖尿病、心血管病和关节疾病及并发症,并且一些全身性疾病还会影响到口腔疾病的治疗,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

为了解老年人口腔修复情况,提高老年口腔修复治疗水平,制定正确的老年口腔保健与治疗方案,笔者对本院52例老年患者的口腔修复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52例患者均为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本院口腔科就诊的老年患者,其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60~83岁,平均68.7岁;其中,牙齿颌面重度磨损23例,牙齿缺失33例,龋齿23例,牙周病l9例,牙齿松动19例,牙髓病11例,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口腔问题者13例。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先进行认真的口腔检查和治疗,包括拍摄全口或局部牙片,并对症治疗,如牙齿松动拔除,龋病、牙龈萎缩、牙髓病、牙周病治疗,根据残冠、残根情况对残根残冠拔除或治疗等。

将病例所有信息采用SAS对资料进行统计处理,覆盖基牙均记做缺牙统计;所有病例均以28颗牙统计,同时分析食物嵌
塞、颞下颌关节、修复前后的咬合关系以及不良修复等情况。

2 结果
2.1 患者牙齿缺损或缺失情况
52例患者中共缺损或缺失牙齿447颗,平均每人缺失或缺损8.596颗,牙齿缺失居前3位的为:上颌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和下颌第一磨牙。

余留牙居前3位为:下颌尖牙、第一双尖牙和上颌尖牙。

上颌缺失或缺损例数大于下颌缺失或缺损例数,上下颌均缺失或缺损例数较少。

见表1。

2.2 患者牙齿修复情况
52例患者中,活动义齿修复39例,占75.17%,其中全口义齿8例,占15.38%,上半口义齿17例,占32.69%,下半口义齿13例,占25.00%,赝复体1例,占1.92%,固定义齿修复13例,占25.00%。

以食物嵌塞或缺牙伴食物嵌塞为主诉共11例,占21.15%,男性多于女性。

上下颌骨间无咬合接触关系的有11例,占21.15%;在义齿修复过程中咬合抬高的10例占19.23%;上下牙列间有咬合关系且修复时按原咬合关系修复的31例,占59.61%。

见表2。

3 讨论
老年人大多对口腔健康不够重视,没有定期口腔检查的意识,再加上口腔组织的增龄性变化,导致老年患者口腔问题较多。

包括:口腔卫生差,牙龈炎、牙周炎多发,基牙松动、伸长、倾斜、垂直距离降低等,牙槽嵴吸收严重;缺牙数量多,余留牙伴有不同程度的龋病、楔形缺损或松动等,牙齿磨耗严重且不均,颌曲线不良;口腔黏膜较薄弱,唾液腺分泌减少,黏膜病发病率较高[2-3];咬合关系紊乱、食物嵌塞等。

据调查了解,我国老年人牙列缺失率为6.98%~14.25%,牙列缺损率为1.50%~88.13%,但修复率较低,且其中不良修复率超过70%。

本组中52例患者中共缺损或缺失牙齿447颗,平均每人缺失或缺损8.596颗,其中上颌缺失或缺损例数大于下颌缺失或缺损例数,上下颌均缺失或缺损例数较少。

老年人的口腔状况较为复杂,口腔修复必须根据老年人的口腔特点,确定每一位老人的口腔修复方案,进行符合生理、生物学原则的修复治疗[4]。

主要遵循以下治疗原则:(1)残根残冠的保留。

如保留牙根,则牙根周围的牙槽骨即可得到保留,这有助于老年人牙病的长期修复,因此,在不影响修复的前提下,对于无牙周炎、根尖周炎的残根残冠,不能轻易拔除,但对于松动度大于Ⅱ度、残根残冠的根尖周病变或者根分歧病变不能消除的应予拔除[5]。

(2)义齿的选择。

应根据每位老人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做出不同的推荐,一般来说选用活动义齿修复更为适宜,活动义齿还应便于患者摘戴。

基牙条件好,经济状况允许的老年人也可选用固定义齿甚至种植牙修复,修复体的设计应尽量简单,易于清洁[6-7]。

本组52例患者中,活动义齿修复39例,占75.17%,其中全口义齿8例,占15.38%,上半口义齿17例,占32.69%下半口义齿13例,占25.00%,赝复体1例,占1.92%,
固定義齿修复13例,占25.00%。

(3)牙齿食物嵌塞。

老年人由于牙龈萎缩、牙体缺损、牙周病缺牙、牙齿颌面重度磨损、牙列不齐、咬合关系异常以及不良修复等,常常造成牙间食物嵌塞,既影响牙周支持组织的健康,又易引起牙龈更加退缩、牙槽骨吸收,且妨碍颌型,因此要求医生在修复缺牙同时,务必注意到对有食物嵌塞部位的防嵌设计[8]。

总之,活动义齿修复是老年口腔修复治疗的主要方法,在修复的过程中应重视老年个体情况及口腔保健与修复治疗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使老年人牙列缺损或缺失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口腔医师要善于抓住个体特点,在整个修复过程中应注意做到全身与局部兼顾以及结合老年人心理特点,并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提高老人口腔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洪臣,储冰峰,王燕一. 老年口腔修复的特点[J].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4,6(2):104-107.
[2] 苏风丽,娄清玲. 常见老年口腔修复问题的临床分析[J]. 当代医学,2007,6(9):112.
[3] 李炜,李线绒. 老年缺牙患者口腔修复特点及对策[J]. 内蒙古中医药,2010,(19):16-17.
[4] 刘洪臣. 口腔修复的发展趋势[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2,3(1):1-2.
[5] 周嵩琳,柳海,张小良,等. 重新修复42件全口义齿修复体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6):35-36.
[6] 赵鹏. 602例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特点的探讨与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8):54-55.
[7] 潘维青,姚新星. 老年人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体会[J]. 亚太传统医学,2010,6(8):119-120.
[8] 洪江. 316例老年患者口腔修复问题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0,7(19):46-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