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

主体性
主体性

主体性:现代性的哲学奠基(1)

2007-06-15 01:11:33 作者:沈语冰来源:本站原创浏览次数:458 文字大小:【大】【中】【小】

简介:[内容提要]本文概述从哲学上对现代性进行的奠基。首先指出现代性哲学的基石是主体性( subjectivity )(一)。对主体性内涵的界定虽众说纷纭,但其基本内涵可以从下列观念之争中得到勾勒:1)个体性( indi ...

关键字:主体性

[内容提要]本文概述从哲学上对现代性进行的奠基。首先指出现代性哲学的基石是主体性( subjectivity )(一)。对主体性内涵的界定虽众说纷纭,但其基本内涵可以从下列观念之争中得到勾勒:1)个体性( individuality )或个体主义( individualism )与各种版本的集体主义之争;2)理性( reason )的不同界定;3)对自主性( autonomy )的不同理解;4)反思性( reflexivity )或唯心哲学( idealistic philosophy )及其争论(二)。

一主体性:现代性哲学的基石

从一开始,现代性就包含着双重性格:既在不断地否定自身,又在不断地确证自己。现代性的时间意识表明,现代人感到自己脚下是虚空的深渊,是过渡、暂时与偶然,虽则现代人期望这种过渡、暂时和偶然能结合永恒、本质与必然,但这一期望本身恰恰表明了现代性的脆弱。现代性本质上的这种流动性和敞开性,使得为其自身奠定一个稳固的基础的要求变得益发尖锐。波德莱尔首先在美术批评中论述了这一主题,本雅明则将这个源于美学经验的命题译解为一种历史哲学。所有这些都表明了:一旦现代性脱离了传统的轨道,不再从外部(比如传统中)借用准则,那它为自身确立标准的要求就成为一种必须。现代性的时间意识在从波德莱尔到本雅明的艺术哲学和历史哲学那里已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概念化,但第一次将现代性脱离过去的准则,从而自己为自己确立标准的问题上升为一种哲学问题的人却是黑格尔。当然,对传统的批判早就已经开始了,这个批判的过程融合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经验,并对现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作出了反应。但是,只有到了十八世纪末,现代性的自我确证问题才成为如此紧要的问题,以致于黑格尔能够把它当作一个哲学问题来加以把握,事实上黑格尔把它当作他自己哲学的根本问题加以处理。

一种没有先例的(without models)现代性必须将其自身建立在业已形成的分裂(diremptions or divisions)之上,这一事实所导致的焦虑,在黑格尔看来乃“哲学需要的渊源”。黑格尔最早发表的作品《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就是关于哲学的需要、前提和原则的一般性思考。黑格尔在此书导论性的“回顾”中说:“当一些现象,例如有关宗教的演讲,与思辨的需要不直接相关,那么它们和它们的被接受,尤其是诗歌和一般艺术开始在它的真正的范围内所得到的荣誉,都以较朦胧或较清醒的感觉,预示了哲学的需要。”1

黑格尔充分意识到了当时德国的整个精神氛围,即除了从康德、费希特到谢林的思辨哲学外,还存在着关于宗教(后期费希特和谢林、施莱尔马赫)的思想、诗歌与艺术中的浪漫主义(赫尔德、歌德、席勒)。康德通过思辨哲学所得到的分裂的知识图景,为费希特和谢林所不满。费希特认为“存在是由道德目的所指引的动态的演化过程,这同他所解释的唯心主义是一致的,同德国文学界的伟大首领莱辛、赫尔德和歌德的意见相吻合。……浪漫派诗人,如施莱格尔兄弟、蒂克和诺瓦利斯,对费希特的严格的逻辑性兼有反唯理主义和神秘因素深感兴趣。”与此相应,谢林“以自然为可见的精神,精神为不可见的自然,这种思想促进了浪漫派的想象,鼓舞新诗人赋予世界以生命和精神、用爱慕的同情心来看待世界,这是他们在呆

滞的机器面前所不能感受到的。”2

黑格尔正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承担起协调分裂的重任。对他来说,协调随着启示宗教的式微而来的文化分裂为各种不同的、各自自主的领域的任务,恰恰就是哲学的使命。他说:

如果进一步地观察哲学具有的特殊形式,那么我们就看到:它一方面出自精神的生动的创造力,精神在这形式中由自己恢复破碎了的和谐,主动地进行塑造;它另一方面出自分裂具有的特殊形式,从这种特殊形式产生出体系。分裂是哲学需要的源泉。3

因为现代性唤醒了自觉意识,自我确认的需要也由此产生了,这一需要被黑格尔理解为对哲学的需求。他认为哲学面临着把握“它自己的”时代的任务——在他看来,这一时代即现代。黑格尔相信,他不可能把握独立于现代性的哲学概念的“哲学本身”的概念,换言之,哲学(在他的哲学体系中达到最后阶段)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关于现代(及其问题)的哲学。

黑格尔发现,现代的原则乃是主体性(subjectivity)。主体性原则既说明了现代世界的优越性,也说明了现代世界的危机。它揭示了现代乃是进步与异化同在的世界。因此,黑格尔认为,有关现代的最初探讨即已包含着对现代的批判。在他看来,现代以他称之为主体性的自相关结构(a structure of self-relation)为普遍标志:“现代世界的原则就是主体自由,也就是说,存在于精神整体之中的一切本质方面,都在发展过程中达到它们的权利。”4当黑格尔勾勒现代世界的观相术时,他用“自由”和“反思”来解释“主体性”:“我们时代的伟大在于承认了自由、精神财富、精神本身是自由的,并且承认精神本身便具有这种自由的意识。”5

也就是说,直到黑格尔,现代性才作问题性被提到了哲学思考的前台,而我们已经说过,现代性的自我奠基过程其实早在黑格尔之前的两个世纪便已经开始了。多尔迈在其《主体性的黄昏》一书中说,自文艺复兴以来,主体性就一直是现代哲学的奠基石。6一般认为,笛卡尔开始了现代性哲学的奠基,他的《沉思录》是现代哲学中“基础”隐喻的最著名表述。在第二个“沉思”里,笛卡尔说:

阿几米德只要求一个固定的靠得住的点,好把地球从它原来的位置挪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同样,如果我有幸找到哪管是一件确切无疑的事,那么我就有权抱远大的希望了。7

笛卡尔不满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思想,他发展出了一种“普遍怀疑”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将怀疑置于信仰的对立面,而其基础,即无可置疑的“阿几米德点”则是“我思”。伯恩斯坦把这种寻找基础(确定无疑的事物)的冲动称做“笛卡尔式焦虑”,并认为这种焦虑与其说是为要世界寻找一个固定的支点这种形而上学的冲动,还不如说是出于对人生有限性、易错性、偶然性的思考。笛卡尔将这种思考刻划为“灵魂的旅程”,这个旅程的恐怖性是间接提到的疯狂、黑暗、“从自我欺骗的梦幻世界里走出来”的恐惧感、“突然掉进深水中”的畏惧感上反映出来,在深水中,“我既不能肯定我的脚踏在底上,也不会游泳以便把自己托出水面。”这个旅程的恐怖性还反映在想象中的焦虑不安上,即想像我只不过是万能恶魔的一个玩物而已。伯恩斯坦得出结论说:“将《沉思录》作为灵魂的旅程来阅读有助于我们理解笛卡尔对基础或阿几米德点的寻求并不只是解决形而上学和认识论问题的一种手段。它是对某种固定支点的探求,对某种稳固的岩石的探求,在那块岩石上我们能够在时时威胁我们的自然变迁面前确保生命无虞。”显然,这种笛卡尔式焦虑既不单单是宗教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论的或是道德上的,而是,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本体论上的”。8

笛卡尔式焦虑表明,在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的过程中,伴随着神义论的式微,人类为自身寻找基础的焦虑有着深层的缘由。这一点,如果我们将笛卡尔放回到“他的时代”中去看,就清

楚无疑了。一般教科书将笛卡尔宣布为革命精神的祖先,是“戴着假面的哲学家”,就是说,笛卡尔的哲学话语,是在论证“上帝存在”与“灵魂不死”(经院哲学的两个最大主题)9的伪装下,确立了怀疑一切的现代哲学原则,这一原则所蕴含着的宗教神学方面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当时的巴黎主教博絮埃就敏感地觉出这一点:“我预见到:从中得出的反对我们祖祖辈辈坚持的教条的结论,即将使得笛卡尔哲学面目可憎,也将使得教会丧失为了在哲学家们心灵中确立神、确立灵魂不朽而可能指望从笛卡尔哲学中获得的一切成果。”10

怀疑一切之后,什么是怀疑一切的剩余,即不可怀疑的东西呢?笛卡尔回答说:

当我愿意像这样想着一切都是假的时候,这个在想着这件事的“我”必然应当是某种东西,并且觉察到“我思想,所以我存在”这条真理是这样确实,这样可靠,连怀疑派的任何一种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于是我就立刻断定,我可以毫无疑虑地接受这条真理,把它当作我所研求的哲学的第一条原理。11

笛卡尔以下,欧洲哲学开始了漫长的、围绕着“基础”而进行的替代工作。但是,不管这个现代哲学的基础是何种名称和何种面目出现(如主体、主体性、自我、意识、先验意识、绝对),经院式的、追求自恰的、枯燥乏味的哲学论证或形而上学思辨的背后,事实上保留着为脆弱的现代性奠基的不变本质。

为了反对笛卡尔理性主义的过份强烈的建构色彩,英国哲人强调经验的基础地位。洛克并没有泛泛地把相当于笛卡尔“我思”的自我(人格)定义为思的主体,他更注重自我意识在人格中的地位:“意识永远是和当下的感觉和知觉相伴随,而且,只能凭借意识,人人才对自己是他所谓的自我……因为意识既然常常伴随着思想,而且只有意识能使人成为他所谓的‘自我’……因此人格同一性只在于意识。”12洛克的这一思想启发了休谟。休谟指出笛卡尔所说的“灵魂的实体”是不可能被感知到的,因此自我不可能是灵魂的实体,而是一连串意识状态的总和。“任何时代,我总不能抓住一个没有知觉的我自己。”13灵魂是没有任何能力保持同一性的,我们所知觉的无非是一连串的意识状态,我们根据这些意识状态通过联想才产生出自我的观念。自我不过是“知觉束”,在经验中找不到恒定不变的自我。

主体性原则被公认为在康德哲学中得到基本型式。康德的“哥白尼式倒转”使主体的地位定于一尊。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区分了“经验的自我”和“先验的自我”。识,并认为休谟是正确的,不论是外知觉还内知觉,人们都观察不到灵魂的实体。不过,康德不像休谟那样完全否认自我的存在。他主张,必须承认先验的自我的存在。尽管先验的自我不是经验认识的对象,却是经验认识的可能性条件。经验认识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意识的统一性,先验的自我确保了认识的统一性,它具有意识活动统调者的功能。经验认识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意识的结构或基本形式。先验的自我为经验认识提供结构,因而感性认识的对象处于时空的形式之中,知性认识的对象处于先验范畴的认识形式之中。14

Inden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虽然哲学史与思想史学界对现代性哲学奠基于主体性原则这一点几乎已达成共识,但是对于主体性内涵的界定,却常常莫衷一是。不同的流派与作家经常对主体性作出不同的、有时是截然相反的理解。据哈贝马斯的分析,黑格尔所说“主体性”这一术语主要有四个含义:1)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在现代社会,每个独特不群的个体都自命不凡;2)批判的权利(the right to criticism):现代世界的原则要求,每个人都要认可的东西应表明它自身是合理的;3)行动的自主(autonomy of action):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一点是现代的特征;最后,4)“唯心哲学”(idealistic philosophy)本身:黑格尔将哲学把握自我意识的(或自我认识的)理念当做现代的工作,干脆地说,当作他自己的任务。15我们不妨以此作为入口,来检视主体性原则的基本内涵。也就是说,通过勾勒围绕着主体性概念展开的种种争论,可以明了主体性论域的大致范围。

二主体性的基本内涵

1个体主义抑或集体主义

黑格尔认为,主体性的第一个内涵则是个体性或个体主义。所谓个体性或个体主义,其首要意思是指,在现代社会,个体成为一切的出发点与归宿。一般认为,尽管个人地位的确立经过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长期的历史过程,但是,从哲学上论证个体性或个体主义的重要性,则始于英哲霍布斯。莱恩(Alan Ryan)说:“霍布斯被广泛称为现代个体主义的创始人,个体主义之父。”列奥·斯特劳斯敏锐地洞察到霍布斯在从传统思想向现代思想过渡中所扮演的角色:“传统自然法所关心的主要是一个客观的‘法则与尺度’,它是一种先于人类意志并独立于人类意志的、具有约束力的秩序。……而现代自然法则主要是或倾向于是一系列‘权利’,这些权利是主观上声称的,其来源是人类的意志。”16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家麦克弗森(C. B. Macpherson)也认为,个体主义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的英国。在那里个体主义表现为两个形态。一是以霍布斯为代表的抛弃传统的社会、正义和自然法思想观念,而从个人的利益和意志中推导出政治权利与义务的思想;二是强调所有个人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与尊严的清教徒思想,并存在于像洛克那样的哲学家的思想中。两种形态不约而同地展示了现代自由主义的一个基本概念,即“所有权”的概念,这种所有权的概念首先表现在个人的概念上——个人是其自身的所有者。自由是所有权的一个功能,社会则是由许多自由、平等的个人构成的,这些个人以自身能力所有者的身份而互相联系,社会由于各个所有者之间的交换而得以形成。

多尔迈援引爱利·哈勒维的话说:“在整个现代欧洲,有一种事实是个体具备对他们自律的意识,每一个人都要求得到所有其他人的尊重,他将别人视为他的同类,或者看作是相互平等的;于是,社会便出现了,而且也许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由创造社会的个体意志的汇合之中。这种出现和个体主义学说的成功就足以证明:在西方社会里,个体主义是一种真正的哲学。”17哲学上或方法论上的个体主义往往成为经济学与政治学上个体主义的先声。林赛就认为:“一切现代政治理论,除了布尔什维克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之外,都是个体主义的,在个体主义中,政治理论为个人道德判断寻求余地并予以鼓励,而且它是建立在宽容和维持权利制度的基础之的的。绝大部分现代个体主义(严格地如此称谓)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差异都是这些共同假设之间的差异。”18

斯特文·卢克斯在《个体主义》一书中,用四个基本概念或原则来确定个体主义这一概念的本质。这四个基本原则是:1)对人的尊严的尊重;2)自律(或自我指导);3)私人性;以及4)自我发展。卢克斯认为这些原则乃是“个体主义的核心价值”,在此意义上,“人的尊严或对个人的尊重观念便处于平等观念的心脏,而自律、私有性和自我发展则代表着解放或自由的三个方面。”19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一书的主题是后个体主义政治哲学的到来,但是他对个体主义曾经在西方历史上扮演的角色所作的勾勒仍然可资参考。他说:

西方文明被深深地烙上了个体主义的印记,或许可以说,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西方历史的各个阶段及其发展冲动都证实了这种紧密联系的稳定加强。古希腊哲学的兴起是一些富有个性并且对传统宇宙观不满的思想家努力的结果。在罗马帝国严密的社会结构中,基督教鼓吹人类灵魂的价值,坚持要拯救个人。在近代史刚刚破晓之时,宗教改革就将个人良心从牧师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正如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文艺复兴将个体理性或“我思主体”从盲目的信仰中解放出来一样。20

function ImgZoom(Id)//重新设置图片大小防止撑破表格{ var w = $(Id).width; var m = 550; if(w < m) { return; } else { var h = $(Id).height; $(Id).height = parseInt(h*m/w); $(Id).width = m; } }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var Imgs = $("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var i=0; for(;i< } ImgZoom(Imgs[i]); {>

mes New Roman'">我们知道,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一开始就不止有一种声音,它们不仅包括从个体主义自由主义方面对现代性作出的奠基与建构,而且自始就还包括从集体主义和激进主义方面对现代性所作的调校与批判。21卢梭和黑格尔的取向就代表了与个体主义自由主义言说迥然异趣的另一端。《社会契约论》称,自由意味着“一个人一理达到有理智的年龄,可以自行判断维护自己生存的适当方法时,他就从这时成为自己的主人。”22这种自由概念与霍布斯的消极自由概念形成鲜明对比。在霍布斯那里,自由就是不受权力控制,因此人们在社会中必须作出基本选择:自由或被统治。卢梭的观点恰恰相反,他不仅否认自由与被统治之间存在着内在矛盾,而且断言人们只有在社会与政治生活中才能过一种最完美的自由生活。这就是埃赛亚·伯林所说的典型的“积极的自由”观。由于这种自由观的自由本质上是自治(即自我控制、自为主宰),它在逻辑上预设了“有一个高级的、理想的自我向低劣的、经验的自我下律令”,因此自我一分为二。接着,又由于真实的自我不一定存在个人心中,而可能体现在比个人更广泛的集体(如国家、民族或阶级),因此这种外在于个人的存在乃得以名正言顺地要求经验上的自我向它臣服。23在卢梭看来,人们可以同时既是自由的,又是被统治的。实现这一目标的神奇方案是采纳一种独特的社会契约:“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集体。”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置于公意的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种契约中,每个人全部转让了其天然自由,公意是全体成员的共同意志。这样,当个人服从公意时,他“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24

波普尔认为,跟柏拉图一样,集体主义者黑格尔把国家看做是有机体,继卢梭以“普遍意志”装备它之后,黑格尔以一种自觉的和思维的本质、以及它的“理性”或“精神”来装备它。这个精神,它的“本质就是活动性”,同时又是构成国家的集体的民族精神。认识像国家这样的社会机构的方法是去研究它的历史,或者研究它的“精神”史。民族的精神决定着它的潜在的历史命运;每一个“希望成为存在”的民族必须通过进入“历史舞台”,即通过打败其他民族,来肯定其个性或灵魂;斗争的目的是支配世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像赫拉克利特一样,黑格尔相信:战争是一切事物之王、之父。黑格尔写道:“历史是世界的正义法庭。”25

可以认为当下社群主义者的诸多努力仍然是对现代性本质作出一种调校。26其主要旨趣乃是对卢梭与黑格尔的遗产的强调,27此外,部分被归入社群主义名下的学者,则保持了与古典思想的关联。在此值得一提的麦金太尔就曾指出,当代个体主义自由主义不过是18世纪启蒙运动道德哲学家们的现代性伦理谋划意图的继续,因而也必定与它们的先驱理论一样难逃失败的命运。28

2理性或批判的权利

按照黑格尔的看法,主体性的第二个基本内涵是理性,或批判的权利。这种权利,即人类运用自己的理性对事物或状态作出判断的能力,乃是现代性的基本标志。这一权利的确立则是始于笛卡尔,直至康德与黑格尔的现代哲学基本主题。福柯在《事物的秩序》中认为,笛卡尔(还有培根)代表了十七世纪初的思想断裂,是笛卡尔对直到那时为止一直在思考的那种一种思考发动了攻击:

不连续性——在若干年的空间里一种文化有时不再像它直到那时为止一直在思考的那样思考并且以另一种方式思考另一些事的事实——可能开始于来自外部的耗损,来自那样一种空间,这种空间(对思想来说)另一方面只存在于它从一开始就没有停止过思考的空间。29

福柯坚持,十七世纪初,在那个不管正确与否被称作巴罗克的时期,思想停止了在相似性要素中的运动,这种相似性正是构筑“文艺复兴知识型”的要素;相似不再是知识的形式,而是错误和危险的场所,正是在人们不去检验混乱那模糊的边界时,人们把自己暴露给了这一危险。“这是经常的习惯,”笛卡尔说,“当我们在两件事物当中发现一些相似性时,将这些相似性平等地赋予这两件事物,甚至在那些事实上它们根本不同的地方,甚至在那些我们已经发现两者之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地方。”30对笛卡尔来说,相似性仅仅是那些必须依据同一与差异加以分析的不同范畴的大杂烩。他坚信相似性观念不能作为规序知识的一种方法,并用比较观念替代了相似性观念。由此,相似性(resemblance)文化与表象(representation

le="FONT-FAMIL 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文化的根本断裂出现了。31谢里登(Alan Sheridan)认为,正当17世纪时,西方人已经意识到,相似性只能成为一个错误的诱因,一个尚未达到理性时代的知识的迷人的幻像。于是,相似概念由比较概念取而代之,比较概念可分为两类:度量概念和秩序概念。前者为了构成同一性和差异的关系而分解为诸多的单元;后者依据最小的可能程度建构最简单的可能元素和配置不同的元素。于是西方文化的知识型在其最根本的配置中发生了转换。32

笛卡尔方法的关键之处是“秩序”概念。他在“原则五”中写道:“整个方法只在于,为那些我们的心灵目光所集中关注的事物安排秩序;我们首先把混乱暧昧的命题还原为简单的命题,然后从对所有最简单命题的直观出发,尝试以同样的步骤升至关于其他一切事物的知识”。其次才是数学。“这些长长的链条是由非常简单容易的推理构成的,几何学家通常用它们达到极为困难的证明。这些链条使我想到,人类认识范围中的一切东西,都是以同样的方式相互联系着的,而且我认为,一旦我们不再把非真的东西看作是真的,一旦我们总能遵循从某物演绎他物所必需的规则,就没有什么得不到或者无法发现的东西。”33把数学方法推广到人类知识范围中的一切东西,就可以形成一种“普遍的科学”(mathesis universalis):“它的根部是形而上学,主干是物理学,则由主干生长出来的支干则是各门其他科学”。然而,数学的还原方法怎么能够用于解决上帝存在或灵魂存在的问题呢?笛卡尔认为,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与几何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同样明显甚至更为明显”,为此(为建立他的体系的形而上学基础)他提出了著名的沉思技术,后来被人们称为“怀疑方法”。

笛卡尔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完善的知识”,他把这种知识定义为“从第一因中推演出来的”知识:“一旦我们要着手探究完善的知识(这正是‘哲学探究’一词严格所指的活动),我们就必须从寻求第一因或第一原则开始。”笛卡尔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揭示这种原则的内在能力,并表明是受到我们自身理性的自然之光的正确指导。他说:“我用‘方法’是指容易使用的可靠规则,这样,只要人们严格地遵循它们,就绝不会把错误的东西当作是正确的……,随着人们的知识持续不断地增加,总有一天,人们会以自身的能力达到对万物的真正理解。”34

从笛卡尔开创的大陆理性主义,在为现代性的主体性原则奠定第一块基石的同时,也为现代性的批判埋下了种子。尽管有洛克和休谟等英国思想家的存在,法国启蒙思想还是高举起理性万能的大旗,在法国启蒙运动中,理性是主宰一切的力量,它与另一原则,即进步原则一道,担当起了启蒙的重任。但是,与法国启蒙运动不同的是,苏格兰启蒙运动并不主张理性的万能,而是倾向于划定理性的效力范围。特别突出的是休谟,休谟以洛克的经验论为

出发点,认为从经验中找不到普遍性和必然性。洛克曾指出:“所谓理性……我并不认为它在此处的含义是指那种构成了思想之链以及推论证据的领悟能力,而是指一些明确的行动原则,正是从这些原则的基础上,产生了所有的德性以及对于确当养育道德所必要的一切东西。理性与其说是确立并宣告这种自然法,倒不如说是在探寻并发现自然法。理性与其说是自然法的制定者,倒不如说是自然法的解释者。”35休谟进一步认为,我们是借助于习惯来实现由个体观念到普遍观念的转变,但是我们既不可能说明心灵活动的最终根源,也不可能以有限的心灵去获致“无限”的概念。36

在休谟对理性能力的局限的洞见中,最著名的莫不过他对因果关系的客观性与必然性的否定。他认为,理性不能帮助人们发现原因和结果的最终关系,而且,在经验向我们指出它们的惯常联系之后,理性也不能使我们相信那些将经验扩大到人们曾经观察过的特殊事例之外去的根据。“我们只是假设,却永不能证明,我们所经验过的那些对象必然类似于我们所未曾发现的那些对象。”37

不无遗憾的是,休谟的这些洞见并不为当时的大部分知识分子所认可。启蒙运动朝着理性万能的方向毫无阻碍地向前推进,最终导向了今天仍为人们诟病的那些对于理性的极端的理解。38

3对主自性或自律的不同理解

主体性的第三个内涵是行动自决(自律)或意志自由。如果说,个体性是现代性的出发点和归缩,而理性是现代性的基本标志与知识准则的话,那么自主性、行动自决或意志自由则是现代性由以确立自身的行动准则或实践原理了。某种意义上,现代性是由这一问题标示出来的:即在现代社会,当上帝不再是自明的存在之由与真理之源时,现代人就需要为自己寻找一个安身立命的终极根据。于是,人完全受制于上帝的意志,还是有彻底的意志自由,就成为现代性的基本问题。

笛卡尔曾面对这样一个难题:人的完满性在于其意志不受限制,既然人是自由的,他就可以做任何事(包括神预先未加安排的事),那么又如何去理解全知全能的神对于一切事物的预先规定呢?他只得说:“人的精神是有限的,神的能力和预先规定是无限的;我们不能判明人类灵魂的自由与神的全知全能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但是他决定“只能坚持”我们在自

我意识中所“确定地见到自由”这件事实。

与笛卡尔不同,斯宾诺莎认为万物都预先为神所决定,但这不是说为神的绝对任意性所决定,而是指为神的绝对本性或无限力量所决定。40斯宾诺莎的意思是,与其说上帝决定一切,包括人类的行动,还不如说是万物均遵守自然的法则。万物依照“自然的一般法则”,或说“上帝的永存的天命”而存在。41但是,斯宾诺莎仍然强调了权利的个体性和个人的自由意志。他说:“神所显示的天意赋予每个人以自由。”如果个体希求自由,那么他便能自由,因为无论他处于什么样的社会中,只要他是为理智所引导,他就可以是自由的。一般认为,斯宾诺莎的这种自由观导向了欧陆“积极自由”观的产生。

霍布斯是明确提出个体意志自由原则的哲人。他认为,人的自由,是人“在从事自己具有意志、欲望或意向想要做的事情上不受阻碍”的状态。42这也是英美自由主义所认可的唯一的自由概念,即“否定性的自由”(一译“消极自由”)。与当时几乎所有论述人的意志自由的著作一样,霍布斯也在他的著作中留下了一个神的意志的尾巴。他说人的每一种意志都有其第一因(上帝的意志),因此人的一切自愿行为既是自由的行为,也是出于必然的行为。这种必然性保证了人类的自由不至于与上帝的全能和自由发生冲突。霍布斯关于个体自由的另一大贡献是明确提出了“法律下的自由”的观念。他提出“在法律未加规定的一切行为中,人们有自由去做自己的理性认为最有利于自己的事情”。43

洛克认为,人(主体)就其可能性或潜能而言,是可以有完全的行动自由的;但是,人之能否做到行动自由,则视乎必然性的情形。值得注意的是,洛克的必然性已经不见神义论的影子,而是纯粹的物质运动与静止的一般规律。在政治哲学方面,洛克则非常明确地提出了英美自由主义所说的“否定性自由”的观念:“人的自然自由,就是不受人间任何上级权力的制约,不处在人们的意志或立法权之下,只以自然法作为他的准绳。”但这只是“自然自由”,即自然状态下的自由,而非社会(或法律)状态下的自由:“法律的目的不是取消或限制自由,而是维护和扩大自由。这是因为在所有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因此,在这样的法律下,他不受其他人的专断意志的支配,而是能够自由地遵循他自己的意志。”44在从自然自由向法律下的自由的转移中,洛克开创并确立了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主要原则。

康德也否定了所谓人的思想是被决定和无自由的,只是因果链条上的一个环节的机械论与神学论,他认为必然性只支配自然领域,而道德领域则由道德律所支配。这样一来,康德就将道德的基础由经验的外在对象转向先验的主体意志。意志自由与普遍道德就成为一桩事情的两面:自由是道德律的基础,而道德律则是认识自由的基础;倘若承认了道德律及其实现的可能性,那么事实上也就承认了实现道德律的条件,即自由。为此,康德提出了著名的“责任自负”的论点:责任以义务为主要内容,它是自由行为的必要性;由于人在行使意志时有选择的自由(既可服从道德律,也可不服从它),他是自身行为结果的制造者,因此他须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45这样,康德便以理性自我立法、意志自律和行为自我负责的理论否定了神意决定论和因果必然论。46

广义上讲,自主性问题不仅跟中世纪经院哲学以降有关自由意志论与上帝决定论之争有关,也跟人们对传统特别是传统中形成的那些行为规则的理解有关。而后者又牵涉到人们对理性或批判的权力的不同理解。如果说,欧陆建构式理性主义倾向于人的完全自决(自我主张、自我肯定、自主行事),那么,英式进化论理性主义则倾向于认为人没有完全的自决能力,其行为总是或多或少地依赖于人的理性所不及的那些因素。对哈耶克来说,欧陆现代性的基本原则——理性自主与自决——并不是一个好的原则,而是一个坏的原则,因为它对理性提出了“非份的要求”,并且很容易破坏更高的原则:传统、习俗以及那些久已被证明是正确的一般性原则。哈耶克将这个欧陆现代性的基本原则称为“霍布斯主义”:“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观点实际上出自一种谬误的唯理主义;此种唯理主义居然认为理性是自主的且自决的,并且在根本上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一切理性的思想都活动于一理性不及的信念及制度框架之中。”47

4反思性或唯心哲学及其争论

黑格尔认为主体性的第四个内涵是反思性。反思性是现代哲学,特别是德国现代唯心哲学的突出特征。而将这种唯心论发挥到极致的,则是黑格尔。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将整个现代哲学,尤其是德国现代哲学,整理出一条直线发展、次第向前的精神的自我发现史:精神向前运动,它设定自己和自己的对立面,以此为中介使自己变得具体起来,然后又扬弃它们,获得的新的发展动力和形式。而从康德、经费希特、谢林到黑格尔自己,精神终于完全意识到自己,并在自己的掌握中。对黑格尔来说,主体性的首要体现,就是在他自己的哲学体系里达到彻底自觉的“意识”本身。

哈贝马斯在总结主体性概念史的脉络时说,在哲学话语中,主体性原则的结构以不同的名称出现,如笛卡尔的“我思”,康德的绝对自我意识,总之,这是一种自相关的、认知主体的结构,这一主体返身依靠自己,并把自己当作客体,以便像镜像一般把握自己。康德在其三大批判中提出了这一反思哲学的方法;他把理性置于判断的最高席位,在它面前,任何自称

有效的事物都必须受到检验。康德把实践理性和判断力的能力跟理论知识的能力区分开来,并把它们置于各自的基础之上。在为客观知识、道德洞见和审美价值的可能性提供基础的过程中,批判理性不仅能确保它自身的主体能力,使理性的知识体系得以清楚明白,而且担当起最高裁判的角色。到十八世纪末,科学、道德与艺术已被体制化地区分为不同的活动领域,其中,真理、正义和趣味的问题被各自自主地确立起来,也就是说,处于各自独特的有效性层面上:一方面,“认知的

域”被从信仰的领域分离出来,另一方面,则既从合法地加以组织的领域,也从日常生活领域中分离出来。48黑格尔则把康德哲学理解为标准的现代性的自我理解,他还在这一时代的最高程度的反思性表述中,看到了尚未概念化的东西:康德并没有把理性中的差异,文化中的以及所有那些领域中的分歧看做分裂。因此,康德无视伴随着由主体性原则所激发的分裂而到来的统一的需求。一旦现代性历史地构想它自身,这样一种绝对需求就会加在哲学之上,换言之,一旦它意识到榜样式的过去与创造所有那些以自身为规范的事物的需求相融合,现代性原则及其自我意识结构作为规范定向的资源是否已经足够的问题便产生了。问题现在成了人们能否从主体性及其自我意识那里获得准则,这一准则来自现代世界并且与此同时能够适应自我定位——而这也意味着能适应对一种自我变异的现代性的批判。一种内在的理想形式如何从现代性精神中被建构出来,而这种现代性精神却既不只是模仿以往(历史)

的形式,也不被从外面强加于其上?49

黑格尔认为,主体性原则并没有强大到足以以理性为中介再生出宗教的统一力量。启蒙运动的骄傲的反思文化业已将自身从宗教脱离出来,宗教地位的降低导致信仰和知识的分离,而这却是启蒙无法凭借自身的力量加以克服的。出于这个原因,知识在《精神现象学》中以自我异化的精神之名出现。“文化扩张得越广,分裂本身可以交织进去的生命变化就越多样化,分裂的地区性的神圣性就越坚固,对文化的整体来说就越陌生,生命的重新分娩自身达到谐和的努力就越无

意义。”50

只有绝对理性才能被设想为可以克服理性自身以及“生活状况整个系统”的分裂状态。黑格尔因此带着他自己对康德与谢林的批判,向现代性的自我理解开战。黑格尔通过批判哲学的假设——自然与精神、感知与认知、知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知识与信仰之间的两分——,对生活自身的分裂危机作出反应。否则,哲学批判就不能拥有满足需求的期望,正是这一需求哲学才被客观地呼唤出来。对主观唯心主义的批判同时也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只有以这种方式,现代性才能

确保其概念的安全,并因此确保自身的稳定性。为了贯彻这一计划,批判能够并且应当只利用反思的手段,这一反思手段乃现代原则的最纯粹的表现。假如现代性想要为自己提供基础,黑格尔就不得不通过一种辩证地隶属于启蒙本身的原则

发展出批判的现代性概念。51

但是,黑格尔的方案迅速招来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为了反对被抬高到突发事件和正在到来的发展的事实性、偶然性和确实性之上的合理现实的概念,青年黑格尔派,诉诸存在的重要性。费尔巴哈坚持内在和外在自然的感觉的存在:感性和热情证明了自身肉体的在场和对物质世界的抗拒。克尔凯戈尔坚决维护个体的历史存在:个体存在的真实性是在对无限兴趣的绝对内在性和不可撤消的决定的具体性和不可替代性中得到确认的。最后,马克思坚持我们日常生活的经济基础的物质存在:生产活动和社会化个人的合作是族类的自我繁衍的历史进程的中介。52凡此种种,都显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在对主体性的理解中,不同的思想家强调了不同的重心。这可以被读解为不同思想流派对现代性本质作出的不同调校。但总的来说,对于现代性奠基于主体性这一点,则没有疑义。

注释:

课题: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性原则

课题: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性原则 教学目标: 1.掌握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性原则 2.理解在贯穿运用主体性原则时应注意的问题 3.理解并运用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性原则进行班级管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性原则 教学时数 1微课时 作业: 在见习的过程中收集贯彻主体性原则的典型案例。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 [导入] 原则是指本质、基础,或者基本的行动准则、规则,是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等。管理原则是指导管理规则的行动准则。我们在进行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新授]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原则是对班级管理必须遵守的普遍性行为准则,这一原则贯穿与班级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的体现在幼儿园管理当中,包括环境创设、教学活动、日常生活等;实践证明: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参与性原则、高效性原则以及保教结合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的含义

幼儿是学习和游戏的主体,教师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 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师作为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具有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同时又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性原则主要蕴含了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教师作为管理者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第二,幼儿作为学习者具有主体地位。教师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要全身心的投入幼儿园班级管理当中,从本班实际出发,有针对性提出管理策略和方案,创造性的进行幼儿园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的成效,最终促进作为学习和游戏主体的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案例:电影《看起来很美》,不做具体介绍 分析: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其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过分集中的强调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忽略了幼儿作为学习者的自主权和主体地位,只是对主体性原则的片面理解和运用。 (二)在贯穿运用主体性原则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贯穿运用主体性原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发挥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主体性 要求幼儿教师不断地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的开拓班级管理的新举措,最大限度的反映幼儿的愿望和要求,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主管能动性。 2.作为班级管理者的教师应充分的了解并把握班级的各种管理要素 对班级各种要素把握,合理调配,并予以驾驭和协调,是对班级进行良好管理的必要前提;这些要素不仅包括了每一个体幼儿,也囊括了家长、环境设施等一切可以为教学和管理服务的资源。 3.教师还应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与作为被管理者的幼儿之间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教师是班级管理中的管理主体,而幼儿是客体或者说管理的对象,所以我们在管理幼儿时即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又要保证幼儿学习自主权,对这一点的控制和把握是十分重要的。 4.发挥幼儿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性 为了充分发挥幼儿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性,教师可以调动幼儿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强化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幼儿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强化自律意识,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值日生”“小老师”等形式就是老师

日本文化的开放性和主体性

日本文化的开放性和主体性 东亚文明圈中,儒教文明圈,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圈、中东的伊斯兰文明、南亚地区佛教印度教文明圈,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圈。其中,历史悠久、范围广阔、成果辉煌,影响深厚的东亚文明圈的核心文明也会从中国发展与形成并得以了解。以文明为国家核心的中国,常常对周围的国家产生影响。 中国文明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在长久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于东亚大陆的土地上,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形成了文化。中国文明是独立自主的独特传统文化,在几千年创造的发展建设中,春秋战国时期到来了所谓中国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这之中基本形成,在秦国与汉后最终奠定。之后,宋代和明朝时期发生了变化,但是没有摆脱从前的范围。这个文明的独立自主形成被称为“原生性”或“创造性”文明。这种文明的形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然后,与周围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圈的交流、对峙和冲突可以发挥强力的主导性和自主性。中国文明的这种特性,英国的学者ジョセブ?ニーダム(1900~1995)叙述如下。中国和西方邻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可以尽可能想象,但中国的思想和文化的基调明显被中断,仍保留着自发性。 中国文明自律性的特点是,那种“原生性”的表现,而不仅仅是“单一性”的显现。从古至今的中国传统文明在此奠定以来,中国经过了无数次的多民族之间战争。另外,世界截然不同的宗教文明和各种文化要素的相遇导致了各种各样冲突的发生,中国文明的主体和基本构成,是在多变化的情况下,不间断地发展起来的。其他民族不同文化的侵入,导致曾经有一段时期被支配着,但是中国文明的主体是没有改变的。相反的,进入民族时,强大的中国文明被同化了,或者将这个文明地区以外的进行了排除。例如,对中国影响力极大的佛教,在东汉时期由印度传到中国,并在唐朝达到了最为鼎盛时期。根据级别支配,佛教在某一时期一度得到了像儒教一样的重视,但因为在这个时期儒教更受到重视,因此佛教最终还是受到了压制,由此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终止,而只能作为儒教的附属品。另外,伊斯兰文化的情况也是如此,中国是在7世纪中叶传入的,宋元时期逐渐发展,在明末清初时期,伊斯兰学者正大量涌现,伊斯兰教的教育也十分盛行,但由于中国广大的地域影响,要与中国文化的核心——儒教抗衡,而给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民族文化带来了重大影响。最终,伊斯兰教的存在在儒教的威胁之下,也被保留了存在的可能性。与儒教文化差异较大的基督教,在中国的唐朝时期传入时,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基督教在元、明、清朝时期,于中国的传教活动中曾多次被中断。从以上的历史可以看出,中国文明的同化力和排除力的强大是让人十分惊异的。这些就是对中国文明的“原生性”和“持续性”的展现。

探析现代性和主体性的内在关联的论文

探析现代性和主体性的内在关联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启蒙主义主体性 论文摘要:作为一种哲学的思考和对自身命运的关注,我们有必要对现代性和主体性的内在关联进行探讨。启蒙的主体性是现代性的哲学奠基,现代性的核心观念和中心话题就是人的主体性的问题,对人的自由、意义、生命价值的追求成为现代性的根本价值追求。 现代性的哲学理解是在启蒙主义运动中进行的。广义的启蒙主义是指萌生于文艺复兴时代,在法国启蒙运动中酝酿成熟,到德国唯心论中达到登峰造极的一种文化思潮。现代性、现代化和现代主义都是启蒙的产物,现代社会的整个形象都是由启蒙塑造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现代性是由启蒙思想所表达出来的,现代性也是由启蒙思想所奠基的。 一、现代性的哲学奠基:启蒙的主体性 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针对“神性”高扬起“人性”的历史旗帜,倡导人是“万物之灵”,呼唤人的理性和自主性;倡导人类能借理性的指导自由塑造自己的命运,塑造出一个自觉能动的、人性解放的主体性人格,塑造社会的秩序。这是以新的方式向哲学提出了人的主体性问题,这也是现代性的发端。在这里,神的主体性已被人的主体性所取代,上帝成为人的思想的构造物,人成为自然和上帝存在的基础。 真正打开神权缺口,以人义论代替神义论并开始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哲学家是笛卡尔。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命题的提出,使“我思”或“思维我”成为形而上学的出发点并构成了“主体优位性”、“理性主体性”等核心概念(注:这些概念呈现于他的《沉思录》中)。“我思”从本质上说就是“理性”、“主体”,这里,“理性主体性”作为一种自我优先性的定位,它不仅是上帝和自然存在的基础,同时也是我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实现的基础。这种“我思”与外在客观世界的划界和人的优先性的“自我定位”,为人的主体性地位奠定了进一步的基础。“理性主体性”也就自然成为了现代性的核心和基础的概念,从而成为现代性形成和发展的哲学奠基。从这种意义上说,现代性追求的是一种能够真正确立主体地位的存在方式,这就是主体的人在生活中能自己决定自己的行动、自己实现自己的幸福。 康德哲学则使理性及主体性奠基现代性的工作得以完善。在哲学史上,康德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了人的主体性和自由本质,以人为中心是康德哲学的根本原则。在《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中康德指出:“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勇敢地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是启蒙运动的口号。”福科称之为“现代性态度的纲领”。这里“勇敢地运用自己的理智”的启蒙口号,是一种自律精神,反映出人的觉醒,主体自我意识的确立,也就是福科所说的“现代性态度”或者说是一种现代精神气质,这种现代精神气质是以“理性”、“主体性”、“自由”为标志的。坚持主体的独立性,实现主体的自由,是康德哲学的“心石”,他对理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高扬,是对启蒙思想从哲学高度上的总结。他所提出的“人为自然立法”、“人为自身立法”的两大理性主义原则以及“人是目的”的主体性原则正是现代性的根本原则和核心所在。 黑格尔更是把理性主体性抬到了至高的位置。康德的“人是目的”的主体性原则、费希特的“绝对主体”到谢林的作为“宇宙灵魂”的主体性,发展到黑格尔这变成了“绝对精神主体性”,“主体性”变成了“绝对精神”的同一词。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主宰着历史,它是一种自己创造自己、自己表达自己和自己扬弃自己的绝对理性精神。因此,人也就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世界的主宰,人的本质就是自我肯定自我、自我实现自我。并且人的精神的一切活动,目的只在于展现自己和意识到自己的自由。在这里,人的主体“自由精神”原则已经成为世界的普遍原则和理性规范,作为“无限主体”的人已经具备了人类主体或人类之“我”的种种特性。人从而具备了普遍意志、全观性和绝对的认知能力,成为主体与客体、人与他人、有限

谈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谈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自主学习是指不听命,不过分依赖他人的积极、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它是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宗旨”,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效的学会学习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形式。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主安排学习生活,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中学语文教学有责任、有义务为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尽绵薄之力。 一、让学生喜欢上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认为:“在学生大脑这部机器里,兴趣是动力部分的组成部分,它常常决定着着大脑机器工作时的转数。学生自学语文的兴趣越浓,自学的积极性越高。”是的,在学习过程中,外因只起一个辅助作用,而学生的内因才是获取知识的关键,就像一个人渴了要喝水,同样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1、导课要具趣味性。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设计新颖,内涵丰富,有吸引力的导语可以在学习之始,就极大的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满“我要学”的渴望。导语的设计要因不同的教材而有所不同。记人叙事的文章,一般故事性比较强,教师可以抽出其中引人入胜的地方,在讲课前讲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写景抒情的文章,一般语言优美,音韵为悠扬,适合朗读,教师可在课前声情并茂的朗读其中的片段,感染学生,也可欣赏图片导入新课,也可联系古诗词,历史故事、传说增加文章的意境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能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用多媒体的形式全方位展示文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效果会更好。2、问题要有趣味性。从心理学角度讲,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渴望,渴望探索未知的领域,渴望发现未知的事物。这种渴望需要一定的媒介激发才能产生。课堂上,教师的问题,就是一种激发学生这种渴望的媒介。教师巧设问题会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 二、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高效率学习 古语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也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觉得,首先,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或比较,或分类,或归纳,或概括,或联想,或想象,这些方法都来自于思维,并在思维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其次,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例如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说明文,要注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语言。第一步要通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通过工具书,课下的注释,扫除这些文字障碍,第二步要找准说明对象,看文章介绍了说明对象的哪些特点,第三步要找出文章所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并学会运用;第四步要分析文章所用的语言,看看它的语言是平实的还是生动的,亦或是既平实又生动。其次,

文化主体性的构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_贾艳丽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13JJD740005);泰安市社会科学课题(14SKX021) 作者简介:贾艳丽(1979—),女,山东泰安人,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语用学研究;袁新华(1979—),男,山东邹城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泰山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语料库语言学研究。 2016.8No.8,2016 学术探索 Academic Exploration 2016年8月 Aug., 2016文化主体性的构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贾艳丽1, 袁新华2 (1.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241;2.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089) 摘要:文化主体性的概念来源于近代主体性思想,著名社会学者费孝通先生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首次提出文化主体性的概念,即本土文化对现代化的自主适应。在科技高度发达和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对文化主体性的思想根源以及内涵的论述,进一步阐明发挥文化的创造性、重建文化主体性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传统文化;话语权;文化软实力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 (2016)08-0124-05 鸦片战争以来, 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据主导地位,如何增强国人的文化主体意识、保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以及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成为众多学者一直在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维护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主体性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一贯的主体思想。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当前社会实践活动表明,民族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有利于维护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以及增强人们对本土文化的信心。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今天,中国文化的主体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西方文化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有学者认为,国人进入集体无意识状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正在被悄然蚕食。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如何重新构建文化主体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再一次引起学者关注。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我们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发挥创新能力,建设文化强国,把文化的主体性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指出,文化主体性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看出,在今天这样一个 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的时代,保持 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是一个国家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首要任务。 一、主体性的思想根源 主体性思想萌芽于古希腊哲学, 是传统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主要探索世界及其本质。主体性思想发源于“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哲学思想,特别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里的“人”指人的感觉,事物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然而那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因为那时人与自然是和谐一体的,不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区别。在19世纪前,主体性思想并没有得到广大思想家的认可,反而把它看作是诡辩论。黑格尔从认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这个命题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值得肯定。虽然这个命题具有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错误取向,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但是它较早涉及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大进步。特别是近代,理性精神越发受到人们的需求和关注,形成了主体性思想,并逐渐发展成为近代西方哲学思想的基础。后来,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告诉我们主体性是一切存在的 4 21

孟子主体性教育思想探析4页word

孟子主体性教育思想探析 我国教育自近代以来一直在模仿西方,学习国外,可以说是一种舶来品,作为拥有悠久教育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优秀的教育文化传统中也包含着非常丰富、至今仍具重大价值的教育思想,本研究旨在探析孟子的主体性教育思想,以对现代教学有所启示。 一、孟子主张的师生关系体现的主体性教育思想 孟子授业的主要形式同孔子一样,主要通过师弟子之间的对话和问答来进行,但是孟子比孔子更强调尊师,重视“高致之教”,与孔子的“俯就之教”有区别。程颐谈道:“孔子教人常俯就,不俯就则门人不亲;孟子教人,常高致,不高致则门人不尊。”[1]孟子常常给学生制定一些高标准,让学生按照高标准提升自我,即所谓“高致之教”。如,孟子相信:“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2]又如,公都子问: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是“大人”,有的人是“小人”?孟子答:“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3],“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4]。虽然孟子强调“高致之教”,但是对于弟子的提问则几乎是有问必答,毫无保留,正所谓“往者不追,来者不拒”[5]。师弟子之间的问答作为授业的主要形式也是与主体性教育所倡导的基于对话的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关系有着一定的相似性的。 孟子的教育思想中以学论教的思想特点有清楚的体现。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6]。学问之道就是学习之道,就是教育之道。此外,孟子还认为:“教育者必须首先成为学习者,教育就是一种学习转化为另一种学习。之所以‘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章

句上》),就是因为教育者未能注意使自己首先成为一名学习者。其次,教往往是一种学,教不过是促人学。‘私淑艾’是一种教,但实际上却是一种学;‘不屑之教诲’也是一种教,但这无非是借此刺激学习者去学、去思,所以教最终归结为学。”[7]孟子的以学论教正说明了文学的作用的重视,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与主体性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孟子还认为教师自身首先应该成为一名学习者,本着谦虚的态度,本着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才能教学,教学过程也是一种学习过程,由此可见,孟子的言词中也流露出教学相长的意味。因此,可以说孟子虽然重视尊师,但是主张师生平等,通过对话和问答的形式而实现主体与主体的交往的。 二、孟子关于教学的论述体现的主体性教育思想 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他认为教育就是扩充善性、扩充善端的过程。孟子扩充人所固有的善性的思想,蕴含着他对教学过程的要求,即教学活动要体现理性特点,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强调学习中个体认识的自觉。重视学生个体认识的自觉性,这正体现了主体性教育的内涵。 1.“深造自得”——自求自得。“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8]。只有深入学习和钻研,有自己的见解和收获,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智慧,遇事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因此,孟子主张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动手、独立思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只有如此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牢固地习得知识。独立自主的、深入的思考对于学习是必需的,也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所不可或缺的,“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

主体性教学方法初探学习心得体会

主体性教学方法初探学习心得体会 主体性教学方法初探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就必须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发展。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身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展。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运用了三种主体性教学方法。 一、愉快教育法 对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重要。教师与学生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地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也就会自然地形成。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减轻学生心灵重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情感交流活动比较多,在教学中,要注意这种值感的交流作用。如在上音乐课之前,我经常用录音机播放音乐,或面带微笑和学生轻松地谈话,或敲一敲打击乐器等。一上课,我以亲切随和的教态和学生一齐听着音乐参与做律动,这样创设了一种愉悦、合作的学习气氛,而学生在一种激奋情感的驱使下,很快产生了投入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情感的心理需求,这就为后一环节的教学,作了情感上的铺垫。如在教第一单元《动画城》中《小机灵的歌》一课时,教师弹奏《西游记》插曲《一个

师傅仨徒弟》,在导入新歌时教师说:“难听出来了,这是哪部动画片的插曲?如果听出来,就跟着音乐模仿一下动画片人物的动作。”教师弹着学生熟悉的《西游记》插曲,学生都很认真地听,有的学生走到台前模仿起孙悟空、猪八戒的动作,嘴里还不由自主地唱了起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学生比较喜欢看动画片,喜欢片中的人物,教师在创设了让学生进行音乐体验的氛围后,又调动他们的音乐学习经验,用较为熟悉的《西游记》插曲引人,进行了情感与音乐经验的双重铺垫。当学习《小机灵的歌》时,学生就能很快地投入到旋律的感受中去。 二、主动参与,积极交往法 主动参与,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方法,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动权,形成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关系和谐,和学生平等相处,有了真挚的情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才愿意接近老师,愿意袒露自己的思想。教师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亲切和蔼的教态,都是对学生的信赖。有了平等和谐的`音乐氛围,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愿意去表现自己,才能主动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如在一年级实验班有一个男同学,上音乐课不愿唱歌,不愿跳舞,非常腼腆,老师走到他跟前,拉着他的手做律动他也不做,教他唱歌他还是不唱,最后我鼓励他上课坐得那么好,听得那么认真,肯定在心里早已经听会了,看会了,然后我让组里的其他学生唱歌,让他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结果他不但不为

文化主观题

二、问答题 浙江省M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中药材生长,被誉为“天然的中药材资源库”。近年来,当地干部群众把这绿水青山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依托中药材资源优势,弘扬中医药文化,引进和培养中药材专业化培植、研发、休闲养生等专业技术人才,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目前,该县形成了以中药材种植、深加工、市场贸易、休闲养生、生态旅游、中药文化为特色的中医药产业,年产值达到20多亿元,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子。 31、结合材料,说明该县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是如何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9分) 31【答】①该县中医药产业弘扬中医药文化,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发挥了文化生产力在当地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重要作用。(3分) ②在中医药产业发展中,从中药材专业化培植、研发到产业链的延伸,科学技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3分) ③引进和培养中药材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3分) 《宋史〃地理志》把浙江人的文化气质概括为:“人性柔慧,尚浮屠之教,厚于洋味,善进取,急图利,而奇技之巧出焉。”这种洋溢着浓郁商业气息,讲求实效,富于自强拼搏、开拓创新精神的浙江区域文化传统,始终流淌在浙江人的血液之中,构成了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赋予了浙江人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实效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浙商的文化基因是保持浙江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32、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浙商的文化基因是保持浙江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10分) 32【答】①浙商的文化基因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浙江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分)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并给予经济以重大的影响。浙商文化作为一种优秀文化,能够推动浙江经济的持续发展。(4分) 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浙商的文化基因赋予了浙江人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实效观念和行为方式,促进了浙江经济的持续发展。(4分) 从孔子时代的子贡,明清之际的晋商、徽商到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经济的崛起,都可以看到儒家的“经世致用”哲学在经济领域的运用。儒商文化提倡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在约束儒商自身诚信经营、重义轻利的同时,也提高了儒商的信誉,降低了社会交易的成本和风险,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33、有人认为:“复苏儒商文化是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该观点。(9分) 33【答】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经济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儒商文化所提倡的在道德基础上发展经济,对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3分) ②传统文化如果不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没有因时而变,简单地复苏儒商文化,就不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会起阻碍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3分) ③对儒商文化,我们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它的局限性,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立足于社会实践加以创新,片面的“复苏”,是一种文化守旧主义。(3分)

探析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探析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论文关键字:译者主体性文学翻译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译者主体性是文学翻译中的客观存在,我国翻译理论界对译者主体性的关注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的创造性讨论,80年代以来,中外翻译理论界对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的探讨表现出强烈的理论自觉性。在研究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 一、引言 长期以来,以原文和语言转换为中心的传统翻译观,使译者的形象处于一种被忽视、被压制的状态之中。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文化学和翻译学思潮的兴起和繁荣,最终导致了翻译文化的转向。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空间,还将翻译主体的研究提上了译学研究的重要日程,译者的文化身份及其主体性也随之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由此形成了翻译研究的译者中心论范式。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文化翻译学派将翻译视为一种通过译者独特的创造性实现的一种艺术再造、审美交际、文化交流的过程,是译者对文本的操纵过程。 讨论文学翻译的主体性,首先应该弄清楚译者主体性的内涵,根据查明建先生观点:“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在此主要探讨的是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对原文本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写”。主体性的发

挥有自助性、目的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是译者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和表达能力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综合体现。不承认译者主体性的存在是错误的,但是盲目夸大译者主体性的作用,更是不应该的。 二、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译者的翻译活动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其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第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体现在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以及译者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 首先,意识形态对译者翻译活动的影响。译者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其翻译活动必然受到当时社会主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例如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主流思想和欧美国家的相差甚大,当时苏俄文学在中国的文学翻译中处于中心地位,当时的译者就是在这样的意识形态的指导下,翻译了大量的苏俄文学作品,比如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奥斯特勒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 其次,译者的审美偏好对翻译活动的影响。林语堂先生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而作为“艺术家”的译者,他(她)的艺术表现能力必然受到自己的审美偏好的影响。傅雷曾说过“拿个文学的类别来说,要认清自己的所短所长,不善于说理的人,不必勉强译理论书,不会

学生主体性

1学生主体性: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包括a独立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一个独立的物质实体制约。b选择性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在多种目标,多种活动中进行选择的特点c调控性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有目的的调整和控制d创造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可以超越教师的认识,时代的认识,科学的提出不同的观点。e自我意思性学生作为主体对自己的状态及在教育中的地位等的自我认知。P136 2班级目标设立的依据:以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导向,既要注重提高班级的整体发展水平又要为班级中每个成员规划其个性发展目标。P300 3学校{学生}评价的功能:诊断通过评价能有效的判断学生的发展状况。导向学生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所要完成的目标进行的价值判断。发展评价应是基于以学生发展作为根本目的的一种制度。管理对学生的只是掌握情况作一定区分。P314 4教师职业形象:是教师群体或个体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形象,是其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与行为方式的整体反应。包括a教师的道德形象b教师的文化形象c教师的人格形象 5教学和教育的关系:a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关系的正效应现代教育技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为指导,将教学媒体作为与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基本手段和形式,运用系统方法,对教与学过程进行系统设计,从而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b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关系的负效应现代教育技术在提供形声性、再现性、先进性、高效性、普遍适应性的同时,潜伏着导致教师依赖现代教学媒体忽视教学过程的设计,导致师生关系疏远的利弊 6校本课程的理论:P171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题,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 7教育负向功能根源因导:是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出现的失调乃至冲突的状态,是教育外部的异常条件使教育正向功能的实现受到严重阻碍,结果派生出来许多偏离行为。A当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期时出现b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由于某种因素影响,使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失调时出现。 8师生关系表现形式:P145a以青年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教师作为成年社会的代表与学生作为未成年的社会成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代际,政治,文化,道德,法律关系。B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关系。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为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和自主发展而结成的教育与被教育等主体间的关系。C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标的心理关系。包括人际认知,感情,个性等关系。 9情感分析学习评价的范围: 10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则:P338a导向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多样性原则e 可行性原则 11教学策略的特点和依据:P219特点:指向性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的教学问题。操作性针对教学目标的每一具体要求制定的,要转化为教师与学生的具体行动。整体综合性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调控性。灵活性同一

教育学之八大教学原则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之八大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核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八大教学原则是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有这样一类考查形式,即以俗语或名人名言进行考察,今天我们一起来总结下考试中常见的这些话。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指既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既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道德品质。此原则体现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相统一的教学规律。考点有:文以载道,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体现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规律。考点有见之不若知之,之之不若行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做合一;力行而近乎仁;古希腊智者派认为没有实践的理论和没有理论的实践都是没有意义的;乌申斯基说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思想不能离开事实。 直观性教学原则指教师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常考语句有:夸美纽斯——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是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乌申斯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启发性教学原则指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的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规律。常考语句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第斯多惠——一个好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坏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浅谈文化的主体性

浅谈文化的主体性 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范畴。说其复杂是因为文化作为一个当代流行的语境,其在各个方面都深深的困扰着人类。文化的界定五花八门,文化的触角遍及各个人文学科。更重要的是,人类文化现象一产生就无法和人脱离干系,和人类如影随型。对文化现象进行探讨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而无论从那个维度去对文化进行探讨都不可避免的要交待人和文化的关系问题。正是在这样一种考虑下,本文拟就从主体性方面对文化进行一些粗浅的谈论。在谈论之前,先就主体性进行界定。 主体性,属于人的性质的范畴。主体当然指人。主体性是针对客体性来讲的,其是指人在建立和推进一定的对象性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人性方面。主体性体现在人确立或造成自己与他物、他人的主客体关系时,其人性才构成主体性。文化的主体性的基本含义是审视人同文化关系时所展现的人的性质。 就哲学视点而言,文化是由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物质构成的意向性复合体系。从这样的表述来看,文化显然具有主体性。主体的活动一般坚持两大原则,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真理原则要求人们的活动要符合客观规律;价值原则要求人们的活动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文化正是主体在实践原则和真理原则指导下进行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所包含的人的意想性体系。正因为如此文化由人所创造。在人类没出现之前,整个世界是一个自在的世界,只有当人类出现并按照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进行活动将世界变为人化世界,文化产生才成为

可能。主体活动所独有的两个活动尺度,人的尺度和舞的尺度将人和自然巧妙的矛盾的统一在了一起。赋予人化世界以意义,这就是文化。文化主体性所包含的首要观点就是,文化是由人创造的。 也正是因为人类能够用两种尺度去审视包括自身的世界。一方面,主体要满足自身的需要,以人的尺度,价值原则去从事活动;另一方面又会以物的尺度,按照真理原则去进行活动。体现了主体活动的自律性和他律性。主体在活动过程中创造出了文化。可是文化一但产生又异化于主体。主体通过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努力和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得自身更多的自由。然而,其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人类通过各种努力和活动创造出来的成果,往往在给人类增加某些自由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限制和烦恼,或者是只给一部分人增加了自由,而给另一部分人带来了更大的不自由。这种人类创造活动的事与愿违的现象。这是缘于人活动的两个尺度和两个原则。价值尺度和人的尺度,是完全按照人的意愿进行从事的,但是人的意愿和真理原则及物的尺度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一致的。往往出现的情况是二者相互规定,相互渗透。主体在进行活动过程中赋予了客体以意义,所创造出来的物质体现了这种意义,构成了文化,是人的尺度对象性的体现。但是,主体的这种文化意向一旦对象化就又成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的东西,成为物的尺度一部分,从而限制了人的尺度。产生了文化的异化。这是主体性问题的第二个重要观点:文化塑造人类。 文化具有主体性,主体性体现为两个重要的方面,从主体角度讲,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花垣县边城小学———吴正清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形成一套传统滞后的教育模式显然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因此,优化滞后的教学方法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我谈一谈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方面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作为一个教师应该知道:学生学习不是单纯的吸收。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能力,重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同化或顺应新知识的积极的建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靠学生自己来完成。因此,教学不仅应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而且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强烈需求,要想方设法地使求知成为学生自觉的追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创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一直成为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其表现形式就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它的弊端在于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实,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

律,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由于初中学生年龄特点,既有小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的特点,也有渴望走向成熟的特征,因此要善于抓住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需要得以实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权力,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而旧模式学生对教师只有服从,教师所传授的一切,学生必须接受。由此带来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听讲状态,被动地在教师事先设定的教学模式中转圈,而教师则处于主宰的地位。在这种缺乏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教师的教学缺乏主动性,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教师的态度,一旦师生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会产生愉快的教学气氛,师生间就会相互感染、互相促进,就会使学生乐学、愿学。 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应主动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群体之中,尊重学生的情感,理解和信任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要有适当的宽容态度,并及时帮助他们改正和克服。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或发现都要给予肯定,使学生感到自己受到重视以及成功的自豪感,这样学生的情绪会不断提高,主体意识会不断增强 二.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自动参与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以及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以及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㈠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性原则: 所谓主体性原则,一般来说就是承认、重视并坚持主体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实践的唯物主义”基石上的。 第一,它是一个充分承认并揭示主体性效应的原则。对事物要从主体、人的实践方面来理解,是一个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结论。 第二,它是一种客观性的原则。在马克思主义这里,主体性与客观性不是对立的概念。主体,作为各种不同清况下的现实的人及其群体,首先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一一社会存在。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他们的社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他们的意识。 第三,它是要求对主体做具体分析的原则。“主体”不是一个一般的抽象或实体,它是一个关系范畴。因此,必须在具体的对象关系中确认谁是主体,把握主体的具体结构、功能、特性及其作用,探讨不同层次主体间的相互关系,而不能抽象化。 第四,它是强调人的权力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承认主体的具体地位和作用,正是为了科学地确立人在自己的实践和认识中应有和能够承担的权力和责任的界限,并使二者合理地统一起来。 第五,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主体性原则,并不等于它否认客体性原则,这两看的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充才能保证认识和实践富有成效. ㈡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探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劳动是人的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 一、人的本质即劳动 人的本质即劳动的观点着重表现在马克思所写的《手稿》一文之中。 1、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性(或内在本质)。人的本质是非异化的劳动。马克思根据对异化劳动的深层剖析,最终归结为一点———真正的属于人的本质的劳动应该是一种自愿的劳动,是能让“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从而也就肯定了我的个性的特点”。这一观点是马克思批判继承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辩证法所取得的成果,是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的开端,它为建立科学的人的本质观奠定了基础。 2、马克思深刻地论述了人的“类”本质。他指出:“类生活从肉体方面说来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马克思认为,人首先是作为一种自然有机体而存在,自然无机界是人赖以生存的条件,人的实践活动是人和自然界相联系的直接形式。 3、马克思从侧面提出了人的本质还在于社会性,不过由于历史的局限,此时他尚未明确提出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只是透过一些对劳动的分析从侧面对人的社会性作了一些简单的论述。首先,劳动是人的社会性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其次,不论人的活动属于什么领域,都离不开社会,都受社会制约。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提纲》中,马克思从社会实践出发对人的本质作出了最基本的科学规定,他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观上所表现出来的直观性、抽象性、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同时,在深入地

探讨人的主体性(一)

探讨人的主体性(一) 在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更加快速的发展。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日渐凸现,人及其全面发展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人及其主体性问题也成为哲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认识论的角度对人的主体性问题作以探讨。 一、从认识主体的角度分析人的主体性 认识的主体是在认识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和功能的一方,是认识活动中的首要因素。凡是探讨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家--不管他走的是哪一条哲学路线--都会承认一点:认识的主体是"人"。不过对这个"人"的具体含义的理解,却因人而异。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开篇即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他把苏格拉底的格言"认识你自己"视为一个绝对命令,视为哲学的"阿基米德点",视为一切研究的起始。所以,我们就首先从认识结构的主客关系角度来分析作为主体的人。 (一)从自然中独立出来的人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服从自然的规律,并具有自然的一切特性。正是因为看到了人与自然的这种内在联系,古代哲学多带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但是,处于人类幼年时期的哲学家,更为关注世界的本体,真正将其思想明确地反映在认识论上,是在哲学走上较为清晰的路线之后。

走上唯物主义道路的哲学家们多坚持反映论。他们坚信世界的一切均是物质的,认识不过是人对这些客观物质的反映,甚至说仅仅是复写。而在那个人类初步积累经验的时代,形成知识的主要方法--归纳法,也似乎证实了这一观点。也即是说,人们只要把所观察到的现象加以归纳并给予简单证明,就可得到正确的、可以运用的规律。但是,这时的"人"并没有从自然界中彰显出来,仍处于与客体的混沌关联之中,并不是真正的"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样的人没有人之为人该具有的特性:没有人高于其外界的超越性,只机械地反映外物而没意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更没有身为主体所应该具有的主体性。可以说,这时的人还只是一个感性的动物。然而,"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这种以旧唯物论为基础的,缺乏主体性根据的认识论,随着科学的发展,很快走向了尽头。 相对的,走在唯心主义道路上的哲学家,倒是发挥了人的这种主体性。唯心主义的本体论肯定了人的意识对外在世界的决定作用,由此确定了其认识论前提。随着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人类进入到了整理知识的阶段,演绎法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大量知识的涌入又让人们看到了归纳法的局限性,由人的理性出发推演出的法则似乎成了客体服从于主体的佐证。进入近代,机器的出现使自然很快纳入到人的范围,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肯定。唯心主义在这方面的发展,对正确揭示人的认识活动是有积极意义的。一如列宁所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3]然而,这种认识论的唯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