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萜吲哚类生物碱结构修饰
生物碱-结构

CH CH CH3 NHCH3
麻黄碱
伪麻黄碱
(1R,2S)
(1S,2S)
ephedrine pseudoephedrine
2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 CH3
CC
H
H
NHCH3
N—甲基苯异丙胺 (去氧麻黄素)
“冰毒”
其为无味或微有苦味的透明结晶体,形似冰,故俗
称“冰毒”。 第一次使用便会上瘾,毫无办法解脱, 被称为“毒品之王”。
药根碱 jatrorrhizine
50
小檗碱类和原小檗碱类生物碱可看成为2个异喹 啉环稠合而成
依据母核中C环氧化程度不同,分为小檗碱类和 原小檗碱类
小檗碱类多为季铵碱,如黄连、黄柏、三棵针中 的小檗碱(berberine);
原小檗碱类多为叔胺碱,如延胡索中的延胡索乙 素(dl-tetrahydropalmatine)。
第九章 生 物 碱
( alkaloids)
第一节
概述
1
2
3
OCH3 H3CO
H3C N OR
O
N CH3
O
OCH3
汉防己甲(乙)素
O N N
喜树碱
O
O OH
H3CO
N H3CO
延胡索乙素
N COO
H C OCH3 3
CH3
OCH3
水苏碱 4
H N CH3
OCO
CH2OH C H
莨菪碱
利血平
秋水仙碱
OMe OMe
56
八、吲哚类生物碱
是类型较多、结构较复杂、化合物数目最多的一 类生物碱。主要分布于马钱科、夹竹桃科、茜草 科等几十个科中。
山橙属植物化学成分与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山橙属植物化学成分与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田善鸣;王晓;方磊【摘要】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了山橙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并对该属药用植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总结.山橙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类以及少量三萜类、甾体类、木脂素类等.该属植物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4(026)008【总页数】6页(P1332-1337)【关键词】山橙属;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作者】田善鸣;王晓;方磊【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济南250355;山东省科学院中药过程控制研究中心,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济南250014;山东省科学院中药过程控制研究中心,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济南250014;山东省科学院中药过程控制研究中心,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济南250014;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山橙属为夹竹桃科植物,全世界约有53 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至大洋洲,我国有11 种,产自西南、华南及台湾等省区[1]。
目前国内外对该属植物的研究还不是全面,自1965 年以来,有研究报道的仅有薄叶山橙[2]、思茅山橙[3-5]、山橙[6]、尖山橙[7-9]、龙州山橙[10,11]、腋花山橙[12]、川山橙[13,14]和景东山橙[15]。
该属植物含有结构新颖的吲哚型生物碱[16,17],对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近年来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对近40 多年来国内外对山橙属植物的研究进展以及药理活性等内容进行了较系统的归纳总结,以期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 化学成分山橙属植物发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以及少量三萜、甾体、木脂素等化合物。
1.1 生物碱生物碱类是山橙属植物最主要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吲哚生物碱,此外还有少量的喹啉生物碱。
其中的吲哚生物碱又主要分为单萜吲哚生物碱和双吲哚生物碱,因其对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中药制剂分析第五章各类成分分析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定性鉴别 一般理化鉴别 沉淀反应是生物碱理化鉴别常用方法,此反应一般在酸性水溶液中进行 制备样品供试液时必须净化处理,防止假阳性结果
药物分析学科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三、定性鉴别 2、薄层色谱法 ①吸附剂:硅胶、氧化铝; ②展开剂:多以氯仿、苯等低极性溶剂,加入其他溶剂调整展 开剂的极性; ③由于硅胶显弱酸性,强碱性的生物碱在硅胶色谱板上能形成 盐,使Rf值很小或拖尾、形成复斑等。 ④显色剂:常用改良碘化铋钾试剂,有时喷碘化铋钾试剂之后 再喷硝酸钠试剂,可使样品斑点更加清晰。如有荧光,不用显色 ⑤ 亦可用碘蒸汽、硫酸铈、碘铂酸等其他的试剂显色。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四、含量测定 (二)单体生物碱成分含量测定 1、TLCS ①生物碱不具有紫外吸收或挥发性时可用本法测定; ②选用的吸附剂、展开剂及显色方法与鉴别相似; ③使用改良碘化铋钾等作为显色剂时,必须完全挥干展开剂后(尤其在碱性环境下展开的)才可喷洒,否则背景深、反差小,影响测定。
第二节 黄酮类成分分析
四、含量测定 1、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直接测定:常用芦丁作对照测定 显色测定:常用铝盐做显色剂 2、单体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 TLCS HPLC(05版药典全部使用此法) 五、常见黄酮类成分(略)
第三节 三萜皂苷类成分分析
概述 概念 含三萜皂苷类成分的常用中药
第三节 三萜皂苷类成分分析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二、理化性质 1、溶解性 大多数生物碱难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乙醚、乙醇、丙酮及苯等有机溶剂; 与酸结合成盐后水溶性增加,但酸不同,生成的盐水溶性有差异; 季铵型生物碱、有氮氧配位键的生物碱易溶于水 液体生物碱及一些小分子固体生物碱则既溶于水也可溶于有机溶剂; 含有酸性官能团或酯键的生物碱还可溶于一些碱液或热苛性碱液。
龙州山橙的生物碱类成分研究

龙州山橙的生物碱类成分研究对龙州山橙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研究。
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高效制备液相等方法,对龙州山橙的总生物碱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1H,13CNMR,MS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该研究共分离得到7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scandine(1),tabersonine(2),melodinine N(3),melodinine P(4),melodinine T(5),19epimeloscandonine(6),16hydroxy19Svindolinine(7)。
化合物均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采用MTT 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发现化合物1~7均表现出一定的体外细胞毒活性。
标签:山橙属;龙州山橙;生物碱;抗肿瘤活性Studies on alkaloids from Melodinus moraeiLU Yan,SHEN Naitao,YU Heyong*(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College of Medicine,Zhejiang University,Yiwu 322000,China)[Abstract]To study the alkaloids from Melodinus moraei,seven compounds were separated and purified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over silica gel,reverse phase silica gel and preparative HPLC Their chemical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MS and spectral data (1HNMR,13CNMR)as scandine(1),tabersonine(2),melodinine N(3),melodinine P(4),melodinine T(5),19epimeloscandonine(6),16hydroxy19Svindolinine(7)Compounds 17 were isolated from M moraei for the first time.The bioassays showed all tested samples displayed antitumor activity against the cell lines such as A549,PC3,HGC27 and HL60[Key words]Melodinus;Melodinus moraei;alkaloids;antitumor activity山橙属植物全球约有53个种,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地区及大洋洲,我国有11个种,华南、西南及台湾等省或地区为主要产地[1]。
吲哚类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

吲哚类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王磊【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癌症的病发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癌症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细胞生长失控和细胞周期的失调是所有癌症共有的特征.近些年来,抗癌药物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已上市的几种吲哚类抗癌药物以及近年来吲哚类抗癌药物的研究状况,希望对未来新药的合成提供一个方向.【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3(041)008【总页数】4页(P37-39,64)【关键词】吲哚;癌症;抗癌药物【作者】王磊【作者单位】贵州大学,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吲哚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在分子设计和合成中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吲哚及其衍生物在抗炎、杀虫、杀菌以及抗肿瘤等方面表现出广谱生物活性,因此,对吲哚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1-5]。
本文介绍了吲哚类抗癌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以期对新药的设计提供参考。
1 吲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1.1 部分已上市的吲哚类抗癌药物图1 1、2、3的结构Fig.1 Structures of 1,2 and 3靛玉红[6]1是一种吲哚的缩合产物,该化合物对慢粒白血病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临床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对骨髓无明显抑制作用等特点。
褪黑素[7](melatonin,M LT)2是由松果体分泌的吲哚类激素,化学名为5-甲氧基-N-乙酰吲哚乙胺,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性肿瘤抑制剂。
体内外实验和临床应用均表明,M LT能有效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在预防、治疗和延缓肿瘤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2006年,由Sugen公司[8]上市的SU11248(商品名:舒尼替尼)3是用高通量筛选的方法得到的3位接有吡唑的吲哚醌类抗癌化合物,它是一种多靶点抑制剂,主要用于临床治疗恶性间质瘤或转移性肾细胞癌。
从夹竹桃科长春花植物 (Vinca rosea)中提出的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现已正式用于临床的有主要为长春碱 (vinblastine,VLB)4、长春新碱 (vincristine,VCR)5及半合成的长春酰胺 (长春地辛,vindesine,VDS)6和长春瑞宾 (vinorelbine,VBR)7。
(精)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备考试题多项选择题: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有答案)

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备考试题多项选择题: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有答案)多项选择题1、可以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中作为超临界流体物质的有A、二氧化碳B、一氧化二氮C、丙酮D、乙醇E、乙烷2、用溶剂法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有A、超声提取法B、回流提取法C、渗漉法D、升华法E、水蒸气蒸馏法3、下列属于性能较好的夹带剂的是A、甲醇B、乙醇C、石油醚D、丙酮E、乙腈4、CO2超临界萃取的优点是A、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B、防止被萃取化台物在高温下分解C、设备投资小D、防止被萃取物污染E、防止被萃取物氧化5、超声波提取法是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进行提取,其特点为A、超声波产生高速、强烈的空化效应和搅拌作用B、破坏有效成分的结构C、破坏植物药材的细胞,使溶剂渗透到药材细胞中D、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率E、延长提取时间,提高提取率6、反相色谱填料常选择的键合相是A、羟基B、硝基C、辛基D、十八烷基E、羧基7、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是A、凝胶过滤B、超速离心法C、离子交换树脂D、膜分离法E、聚酰胺吸附色谱8、下列关于洗脱液选择说法正确的是A、3%~5%碱溶液洗,可洗下黄酮、有机酸、酚性物质和氨基酸B、10%酸溶液洗,可洗下生物碱、氨基酸C、丙酮洗,可洗下亲水性成分D、70%乙醇洗,洗脱液中主要为皂苷E、30%乙醇不会洗下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9、作为重结晶理想的溶剂需要具备的条件有A、室温或更低温度时能够溶解大量的待重结晶物质B、不与重结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对杂质的溶解度或者很大或者很小D、溶剂的沸点较高E、无毒或毒性很小10、以下药物浓缩水提取液,可以用高浓度乙醇进行沉淀去除的是A、蛋白质B、皂苷C、多糖D、叶绿素E、树脂11、在反相硅胶色谱中,与硅胶键合的烃基种类有A、RP-8B、RP-10C、RP-2D、RP-18E、RP-1512、1H-NMR能提供化合物结构信息是A、质子化学位移B、碳核化学位移C、质子的积分面积D、质子间的偶合常数E、质子与碳的偶合常数13、在中药化学结构测定中最常用的色谱有A、TLCB、GCC、CED、HPLCE、IR14、可用于化合物的纯度测定的方法有A、薄层色谱法B、气相色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E、均匀一致的晶型15、中药化学研究内容包括A、结构特点B、物理化学性质C、中药药效D、提取分离方法E、含量测定16、吲哚类生物碱可以分为A、简单吲哚类B、色胺吲哚类C、单萜吲哚类D、双吲哚类E、倍半萜吲哚类17、基本母核为莨菪烷类的生物碱有A、山莨菪碱B、氧化苦参碱C、阿托品D、樟柳碱E、长春花碱18、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的是A、长春花碱C、汉防己甲素和乙素D、马钱子碱E、小檗碱19、生物碱是A、来源于生物界含N的有机化合物B、N原子多在环外C、N原子多在环内D、全部呈碱性E、多数呈碱性20、在中药的酸水提取液中加碘化铋钾试剂,能生成橘红色沉淀的有A、木脂素B、黄酮C、蒽醌D、生物碱E、肽类21、中药酸水提取液中,能与雷氏铵盐产生沉淀的成分是A、多肽B、鞣质C、糖D、氨基酸E、生物碱22、以下具有水溶性的化合物是A、小分子生物碱B、酰胺类生物碱C、麻黄碱草酸盐D、季铵碱E、生物碱氮氧化物23、生物碱沉淀反应可用于A、分离过程中跟踪生物碱B、分离纯化水溶性生物碱C、薄层层析时生物碱的显色试剂D、预试中药中生物碱的有无E、生物碱的定量分析24、莨菪碱能与下列哪些沉淀试剂发生反应A、碘化铋钾B、Vitali反应C、苦味酸试剂D、磷钼酸试剂E、Molish试剂25、在洋金花有效成分中,具有邻位环氧基、产生空间位阻而使其碱性减弱的生物碱是A、东莨菪碱B、莨菪碱C、樟柳碱D、山莨菪碱E、N-去甲基莨菪碱26、常见的双糖有A、龙胆双糖B、麦芽糖C、芸香糖D、槐糖E、新橙皮糖27、关于苷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有A、结构中均有糖基B、可发生酶水解反应C、大多具有挥发性D、可发生酸水解反应E、大多具有升华性28、下列单糖分子结构中容易被氧化的基团是A、醛基B、酮基C、伯醇基D、仲醇基E、邻二醇基29、一般条件下苷易被稀酸水解,酸水解时苷键原子被质子化,水解难易与苷键原子电子云密度和空间环境有关,水解易难规律为A、N-苷>O-苷>S-苷>C-苷B、呋喃糖苷>吡喃糖苷C、木糖苷>鼠李糖苷>葡萄糖苷>葡萄糖醛酸苷D、脂肪苷>芳香苷E、芳香苷>脂肪苷30、碱水解可水解A、氧苷B、酚苷C、酯苷D、有羰基共轭的烯醇苷E、β位有吸电子取代的苷31、苦杏仁苷被酸水解后生成A、乙醇B、丙酮C、苯甲醛D、乙酸乙酯E、氢氰酸32、以下属于二蒽酮类衍生物的是A、番泻苷AB、番泻苷BC、番泻苷CD、番泻苷EE、番泻苷D33、能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呈红色的化合物有A、甘草酸B、芦荟大黄素C、咖啡酸D、大黄酸E、芦荟苷34、可用于检识游离萘醌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有A、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B、Liebermann-Burchard反应C、Kesting-Craven反应D、Kedde反应E、Molish反应35、下列具有挥发性的是A、小分子苯醌B、小分子萘醌C、小分子香豆素D、香豆素苷E、挥发油36、《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杖药材中的A、大黄素B、大黄酸C、虎杖苷D、总多糖E、大黄酚37、香豆素与碱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遇碱开环的原因是分子中具有内酯环B、在热稀碱溶液中内酯环可以开环生成顺邻羟基桂皮酸盐,加酸又可重新闭环成为原来的内酯C、长时间在碱中放置或UV光照射,则可转变为稳定的反邻羟基桂皮酸盐,再加酸就不能环合成内酯环D、7-甲氧基香豆素、7-羟基香豆素较难开环E、香豆素与浓碱共沸,往往得到酚类或酚酸等裂解产物38、含有酚羟基的香豆素所具有性质包括A、荧光性B、Gibb反应C、Kedde反应D、Emerson反应E、三氯化铁反应39、在紫外灯下显蓝色荧光的化合物有A、人参皂苷ReB、人参皂苷RgC、7-羟基香豆素D、呋喃香豆素E、香豆素母体40、香豆素类药物可以分为A、简单香豆素类B、呋喃香豆素类C、吡喃香豆素类D、异香豆素类E、新香豆素类41、以下符合简单香豆素取代规律的是A、常见的取代基团有羟基、甲氧基、异戊烯基等B、异戊烯基常连在6、8位C、异戊烯基常连在5、7位D、7位绝大多数都有含氧基团存在E、5、6、8位可有含氧基团存在42、以下关于木脂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木脂素多数不挥发B、游离木脂素偏亲脂性,难溶于水C、新木脂素大多为白色结晶D、木脂素大多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E、木脂素多数为无色或白色结晶43、组成黄酮苷的单糖有A、新橙皮糖B、芸香糖C、L-鼠李糖D、D-木糖E、D-葡萄糖44、下列黄酮类镁盐反应显天蓝色荧光的是A、异黄酮B、黄酮醇C、二氢黄酮D、二氢黄酮醇E、黄酮45、以下关于槐米中有效成分芦丁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于治疗毛细血管脆性引起的出血症B、溶解度在冷水中和沸水中相差悬殊C、硼酸盐能与之发生络合反应D、提取时一般加硼砂保护E、不溶于苯、乙醚、三氯甲烷和石油醚46、芦丁的结构中含有A、黄酮母核结构单元B、酚羟基结构单元C、糖结构单元D、香豆素母核结构单元E、环烯醚萜结构单元47、下列化合物的结构中,C-2与C-3位之间无双键的是A、杜鹃素B、山柰酚C、汉黄芩苷D、黄芩素E、橙皮苷48、芦丁可与A、AlCl3反应B、三氯化铁反应C、氯化锶反应D、锆盐反应E、硼氢化钠反应49、以下属于二萜类的是A、甜菊苷B、雷公藤甲素C、维生素AD、莪术醇E、青蒿素50、以下属于环烯醚萜类生物活性的是A、保肝B、利胆C、降血糖D、抗炎E、降血脂51、下列有关萜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原子数一般为5的倍数B、氢原子数一般为8的倍数C、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成D、可按异戊二烯数目分类E、开链萜烯分子式符合(C5H8)n52、组成挥发油的成分主要有A、单萜B、三萜C、倍半萜D、含氧倍半萜E、二倍半萜53、挥发油的通性有A、挥发性B、特异气味C、脂溶性D、随水蒸气蒸馏E、不稳定性54、常见的三萜皂苷有B、达玛烷型C、乌苏烷型D、螺旋甾烷型E、齐墩果烷型55、螺旋甾烷醇和异螺旋甾烷醇类的结构特征有A、由27个碳原子组成B、E和F环以螺缩酮形式相连接C、一般B/C和C/D环的稠合为顺式D、大多数在C-3上有羟基E、中性皂苷不含羧基56、按照化学结构分类,皂苷的结构类型有A、甾体皂苷B、黄酮皂苷C、木脂素皂苷D、三萜皂苷E、环烯醚萜皂苷57、常见的三萜皂苷的类型有A、羊毛甾烷型B、螺旋甾烷型C、乌苏烷型D、齐墩果烷型58、以下属于五环三萜类的是A、羽扇豆烷B、达玛烷C、羊毛甾烷型D、齐墩果酸E、乌苏酸59、以下关于皂苷的溶血性说法正确的是A、皂苷的溶血活性和糖部分有关B、所有的皂苷都有溶血现象C、多数皂苷能与红细胞壁上的胆固醇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因而产生溶血性D、甘草皂苷的溶血指数为1:4000E、根据溶血指数可以推算出样品中所含皂苷的粗略含量60、大多数皂苷共同的性质有A、苦味及辛辣味B、吸湿性C、易溶于三氯甲烷D、能产生泡沫E、溶血性61、Liebermann-Burchard 反应呈阳性的苷类有A、五环三萜皂苷B、黄酮苷C、甾体皂苷D、环烯醚萜苷E、四环三萜皂苷62、下列化合物中,具发泡性质的有A、柴胡皂苷B、芦丁C、人参总皂苷D、绿原酸E、咖啡酸63、皂苷难溶于A、热甲醇B、水C、丙酮D、乙醚E、热乙醇64、下列属于皂苷性质的是A、发泡性B、极性大C、溶血性D、旋光性E、致敏性65、主要活性成分为皂苷的中药有A、人参B、穿心莲C、甘草D、黄芪E、知母66、强心苷元的结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A/B环有顺、反两种形式B、C-14羟基均为α构型C、强心苷中的糖常与C-3羟基缩合形成苷D、C-17为不饱和内酯环取代E、B/C环均为反式,C/D环多为顺式67、有关强心苷的酶解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得到保留α-去氧糖的次级苷B、毛花洋地黄苷要比紫花洋地黄毒苷酶解的慢C、能水解除去分子中的葡萄糖D、一般乙型强心苷较甲型强心苷易被酶水解E、含有能水解α-去氧糖的酶68、属于作用于强心苷甾体母核的反应有A、三氯化锑反应B、碱性苦味酸反应C、α-萘酚-浓硫酸反应D、醋酐-浓硫酸反应E、三氯乙酸-氯胺T反应69、氢氧化钠醇溶液与强心苷作用可发生下列哪项反应A、糖上的酰基水解B、苷元上的酰基水解C、脱水反应D、内酯环开裂E、苷键断裂70、以下含胆汁酸的中药包括A、鹿茸B、蟾酥C、麝香D、熊胆E、牛黄71、以下哪些属于胆汁酸的鉴别反应A、Gregory-Pascoe反应B、Hammarsten反应C、Legal反应D、Pettenkofer反应E、Keller-Kiliani反应72、下列中药中不含绿原酸和异绿原酸的是A、乌头B、大黄C、黄芩D、金银花E、知母73、以下属于有机酸的性质的是A、高分子脂肪酸和芳香酸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B、有机酸均能溶于碱水C、低级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大多为固体D、芳香酸大多为液体E、酸性,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有机酸盐。
长春花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长春花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杨莹莹;张广晶;徐雅娟;徐暾海;刘铜华;张舒媛【摘要】对长春花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进行文献整理,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This paper sorted the literatures on progress of researches on chemical contents of Catharanthus Roseus,so as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4页(P955-957,960)【关键词】长春花;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作者】杨莹莹;张广晶;徐雅娟;徐暾海;刘铜华;张舒媛【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130117;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130117;吉林省中医药研究院,长春,13002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Don是双子叶纲龙胆(Dicotyledones)夹竹桃科(Apocynaceae)长春花属(Catharanthus G.Don)植物,又称雁来红、日日新、四时春、三万花等,中医临床以全株入药。
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西印度一带的热带森林地区,早在宋代以前就传入我国[1]。
在我国的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海南省、贵州省、四川省以及江浙一带均有栽培,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被广泛应用。
其味微苦、性凉,具有抗癌、镇静安神、平肝、降压、解毒等功效[2-3],具有小毒,可引起人体细胞的萎缩、白血球及血小板的减少、引起肌肉无力、四肢麻痹等症状[4]。
喜树碱的研究进展

喜树碱的研究进展作者:黄永鑫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4期黄永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哈尔滨 150040)摘要:本文对喜树碱的分布、代谢和环境调控,以及生产前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喜树碱环境调控生产前景中图分类号:X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a)-0005-011 引言喜树碱(Camptothecin,CPT)是一种修饰的单萜吲哚类生物碱(monoterpenoid indole-alkaloids,TIAs)。
CPT具有较高抗癌活性,1985年,Hsiang发现其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来发挥细胞毒性的独特的抗癌机理,而重新得到广泛的重视[1]。
目前第一代CPT类药物irinotecan与topotecan主要用于治疗卵巢癌、结肠癌和肺癌,据估计仅2003年市场份额就达到10亿美元。
2 CPT的分布CPT最早从珙桐科(Nyssacae)喜树属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中分离得到。
随着研究的不断的扩展,陆续其它植物中亦发现CPT的积累。
但多数含量极低,未受到人们重视,仅喜树、臭假柴龙树具有较高水平的CPT含量。
喜树由于其丰富的CPT含量,成为了目前市场上CPT及其衍生物产品获取的主要天然资源。
喜树中全株均含有CPT,但各器官含量差异较大。
含量最高的器官是幼叶,达到了干重的0.4%,分别是种子与树皮(两种CPT的最初采集器官)中含量的1.5倍和2.5倍[2]。
臭假柴龙树是继喜树之后发现的又一富含CPT的植物,其体内还含有喜树中未发现的较高水平的9-甲氧基CPT。
臭假柴龙树树皮中具有较高水平的CPT,分别含有干重0.27%的CPT和0.11%的9-甲氧基CPT,随后是根、茎、叶,其中根CPT含量是叶的2.6倍,而树皮的CPT含量是叶的4.5倍。
臭假柴龙树中亦发现未成熟组织CPT含量较高的现象:未成熟种子CPT含量达到了0.32%,是成熟种子的2倍[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喜树碱在体内存在着关闭的内酯形式和开环的羧酸盐形式之间的平衡, 特别是人血浆白蛋白(HSA)优先与喜树碱的开环形式结合,形成稳 定的复合物,使平衡向开环形式位移,使得体内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内 酯形式含量太低。
三、临床研究的喜树碱衍生物
喜树碱钠盐(CPT-Na):由于
O
喜树碱的内酯形式难溶于水,故
N
N
D
17
1
14
EO
20
H3C
OH O
美国化学家Wall ME和Wani MC在1966年首先从中国珙桐 科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中提取出来的一 种生物碱。试验表明它有显著 抗肿瘤活性。
9
10
A
11
7
5
O
B CN
N
D
17
1
14
EO
20
H3C
OH O
喜树碱分子中有4个六元环和1个五元环且在E环有1个
OMe OMe
OMe
利血平Reserpine 降血压
第一部分 喜树碱的结构修饰
一、喜树碱的发展历史 二、喜树碱抗肿瘤作用机制 三、临床研究的喜树碱衍生物 四、喜树碱的全合成 五、喜树碱的生源途径和仿生合成 六、喜树碱的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 七、前景与展望
一、喜树碱的发展历史
9
10
A
11
7
5
O
B CN
目前美国、日本、法国、德国、韩国和意大利的喜树碱 衍生物研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二、喜树碱抗肿瘤作用机制
拓扑异构酶Ⅰ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核酶,它催 化松弛超螺旋的DNA双链,参与DNA的复制、转 录、重组和修复。TopoⅠ先与DNA结合形成可裂 解复合物,在DNA磷酸二酯上形成一个单链缺口, 让未受损的单链从缺口中回转,使DNA松弛,以 利于复制和转录,随后将缺口连接。 多种肿瘤细 胞中TopoⅠ的含量远高于正常细胞。 CPTTopoⅠ-DNA三元复合物的形成,使其可裂解复合 物稳定化,导致DNA单链断裂,不能再度连接。
OH 早期临床试验用喜树碱的开环形
N
式-钠盐。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Ⅰ
ONa 期临床试验中,观察到CPT-Na
HO O
在人体内抗肿瘤活性低,且产生 严重的副作用如骨髓抑制、胃肠
毒性和出血性膀胱炎等。
NH2
• CH3SO3H
Exactecan(DX-8951f):日本
H3C
O
Daiichi 公司开发的一种水溶性全
N N
正在进行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
O 乳腺癌、结肠癌和黑色素瘤等肿瘤的Ⅱ
期临床研究。
OH O
F
O
N
F
N
O
O OH
Diflornotecan(BN-80915):法国Biogeasure 公司 开发的水不溶性β羟基内酯全合成衍生物。体内 外抗肿瘤活性显示,它优于伊立替康和拓扑替康。 由于该化合物与DNA-Topo Ⅰ形成三元不可裂解 复合物,因此体内内酯半衰期延长,目前正在进 行Ⅱ期临床研究。
共同生源
H
C COOH
N
H2 NH2
色氨酸
CHO
H CH3O2C
H O Glc
裂环番木鳖苷
9
10
A
11
7
5
O
B CN
N
D
17
1
14
EO
20
H3C OH O
喜树碱 Camptothecin CPT 抗肿瘤
6
A MeO 11
BC
N
N 21
HH 3D H
1
H MeO
15 E 17 18 OCO
O OMe
单萜吲哚类生物碱 结构修饰
单萜吲哚类(monoterpenoid indoles)生物 碱又称裂环环烯醚萜吲哚类(secoiridoid indoles)生物碱,是最重要的来源于色氨酸的 生物碱,已知碱约1100多个。分子中具有一个 吲哚和一个C9或C10的裂环番木鳖苷及其衍生 物的结构单元。
根据生源并结合化学结构分成三类:单萜吲哚 类碱(利血平)、双分子吲哚类碱(长春碱) 和与单萜吲哚类碱相关的生物碱(喜树碱)
O HO
O
伊立替康(irinotecan, CPT-11)是日本Yakult和 Painichi公司研制的水溶性好的喜树碱类衍生物,对结 肠癌,小细胞肺癌和白血病疗效显著。1994年在日本上 市。于1996年得到FDA批准。
N
合成衍生物。在体内外抗肿瘤活
F
N
性中,它不仅抗瘤谱广,而且优
O 于伊立替康和拓扑替康。目前正
在进行Ⅲ期临床研究。
OH O
CF3COOH•
O
Ototecan:美国ClaxoSmithkline 公司开发的一种六环 喜树碱水溶性全合成衍生物。临 床前研究结果显示,该化合物优 于拓扑替康,目前正在进行Ⅱ期 临床试验。
OH O
N H •HCl
O N N
O
OH O
CKD-602:韩国CKD-602 公司开 发的水溶性衍生物。目前正在进 行Ⅱ期临床研究,主要针对结肠 癌、胃癌和卵巢癌。
NO2 N
9-硝基喜树碱(Rubitecan, 9-
O N
NC):美国SuperGen公司开发 的水不溶性半合成衍生物。目前
已完成针对晚期胰腺癌的Ⅲ 期临
Si
Gimatecan(ST1481):美国
Sigma-Tau 公司开发的水不溶性
O N
全合成衍生物。目前正在进行针
N
对恶性神经胶质瘤和其它实体瘤
O 的Ⅰ 、 Ⅱ 期临床研究。
OH O
NO
Karenitecin(BNP-1350):美国
BioNumerik 公司开发的水不溶性半合
O 成衍生物。目前已完成Ⅰ期临床研究,
O 床研究,正向FDA 提出新药申请。
但该药在体内的内酯半衰期较短,
O H O 故用脂质体来提高体内内酯稳定
性。
N H2 N
O N
O OH O
9-氨基喜树碱(9-AC):美国 IDEC 公司开发的水不溶性半合 成衍生物,它是9-硝基喜树碱在 体内代谢产物。由于它在体内内 酯含量太低且毒性较大,IDEC 公司已于1999 年底终止它的Ⅲ期 临床研究。
不对称中心(20S 构型)。
天然喜树碱水溶性极差,因此早期临床用喜树碱的水溶 性钠盐,遗憾的是喜树碱开环形式产生毒性且抗癌活性 差,导致Ⅱ期临床中断。肿瘤学家对喜树碱的再一次兴 趣是源于它的作用机制,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研究发 现,喜树碱抗肿瘤活性是通过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Ⅰ (TopoⅠ)抑制DNA的复制和转录,从而使喜树碱的 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临床已上市药
N
HO
O
N
N
O
H3C
OH O
拓扑替康(topotecan,TPT)是美国Smithkline Beecham公司开发的一个喜树碱衍生物,1996年5月 由FDA批准上市,用作卵巢癌病人的二线治疗药物。 1999年又批准其用于小细胞肺癌(SCLC)的二线治 疗。
N
NO
O
C2H5 O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