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应用神经生长因子临床疗效观察
盐酸氟桂利嗪与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

盐酸氟桂利嗪与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潘玉红; 张胜利【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9(038)018【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盐酸氟桂利嗪; 神经生长因子; 脑出血; 疗效; 神经功能【作者】潘玉红; 张胜利【作者单位】菏泽市立医院分院神经内科山东菏泽 274000; 菏泽市立医院分院内科山东菏泽 27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脑出血是由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致,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其中死亡率约为40%,不仅危害了患者和健康与生命安全,且较高的致残率也给其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
目前,清除自由基、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药物是轻中度脑出血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然而不同药物的临床收效却参差不齐[2]。
盐酸氟桂利嗪是一种钙离子拮抗类药物,可以有效调节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降低血肿体积。
神经生长因子则是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可靠药物,能够修复受损的神经与脑细胞,促使髓磷脂修复,继而发挥出周围神经保护作用。
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对46例脑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与盐酸氟桂利嗪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方便择取该院进行治疗的92例脑出血患者。
纳入标准:符合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第4届)对脑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出血量在30 mL以下。
排除标准:继发性或原发性脑室出血、脑干或小脑出血者、其他脑血管畸形;其他系统器质性疾病;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有神经功能损伤病史。
92例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划分组别,其中对照组46例: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42~78岁,平均(63.5±3.8)岁;脑出血量为10~25 mL,平均(16.2±3.8)mL。
研究组46例: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43~77岁,平均(63.6±3.5)岁;脑出血量为10~25 mL,平均(16.3±3.5)mL。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

[4] 沈亚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4):87-88.[5] 潘剑芳.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21):29-30.[6] 李春英,冯书梅.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预防双胎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6):20-21.[7] 鲁琳琳.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4):65-67.[8] 吕丽娜.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7):136-137.[9] 王为敏,WangWeimin.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6):26-27.[10] 孙秋桥,高静,张亚凤.卡贝缩宫素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地塞米松防治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3):135-136.[11] Vaziri ND,Zhao YY,Pahl MV.Altered intestinal microbial flora and impaired epithelial barrie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CKD:the nature,mechanisms,consequences and potential treat⁃ment[J].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2016,31(5):737-746.[12] Soyama H,Miyamoto M,Sasa H,et al.Pregnancy with a⁃symptomatic uterine complete rupture after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for postpartum hemorrhage[J].Taiwa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Gynecology,2017,56(4):538-540.[13] Crankshaw DJ,Crosby DA,Morrison JJ.Effects of the KIR7.1Blocker VU590on Spontaneous and Agonist -InducedContractions of Human Pregnant Myometrium [J].Reproductive Sciences,2017,24(10):1402-1404.[14] 陈 洁.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6):181-182.[15] 杨丽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2):55-57.[收稿日期:2018-12-23 编校:徐 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黄巧英,陈艳斌,曾 静 (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深圳 518108)[摘 要]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㊂方法:根据随机双盲法将就诊的10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各52例㊂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联合组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奥拉西坦治疗㊂比较两组临床疗效㊁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 )评分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㊂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88.46%VS 7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TNF-α㊁IL-6㊁hs-CRP 水平以及NIHS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奥拉西坦可提升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炎性反应水平,有助于神经功能障碍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㊂[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鼠神经生长因子;奥拉西坦;血清炎性因子;疗效基金项目:深圳市宝安区科技创新局项目[项目编号:2018JD225]Efficacy of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combined with oxiracetam in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its influence on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HUANG Qiao -ying ,CHEN Yan -bin ,ZENG Jing(Department of Neurology ,Shiyan People 's Hospital of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Shenzhen 51810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combined with oxiracetam in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its influence on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Method 104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admitted in the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combined group by randomized double blind method,with 52cases in each group.Control group was given oxiracetam,while combined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and oxirac⁃etam.The clinical efficacy,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NIHS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ombined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88.46%VS 71.15%)(P <0.05);After treatment,the levels of TNF-α,IL-6,hs-CRP and NIHSS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and combined group was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combined with oxiracetam in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can increase clinical efficacy,decrease the inflammatory level,im⁃prove nerve function and limb muscle strength,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Oxiracetam;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Efficacy 急性脑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指非外伤性脑实质自发性出血,与患者长期吸烟㊁酗酒㊁高血压㊁糖尿病等因素具有密切相关性,从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1]㊂急性脑出血患者脑部出血形成血肿,对局部组织神经造成压迫,造成神经功能受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和日常生活[2]㊂临床治疗急性脑出血主要以消除血肿,解放脑部神经压迫,改善神经功能为主要目标[3]㊂本研究通过对10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㊂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7年5月~2018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10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纳入本研究,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2例㊂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45~73岁,平均(60.54±5.37)岁;出血量5~29ml,平均(19.24±4.87)ml;出血部位:脑叶8例,小脑17例,基底节27例㊂联合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44~73岁,平均(60.36±5.21)岁;出血量5~30ml,平均(19.35±4.92)ml;出血部位:脑叶9例,小脑18例,基底节25例㊂排除标准:合并心㊁肺等重要器官严重功能障碍者;病情较重无法保守治疗者;颅内多处出血者;合并颅脑损伤㊂研究组一般资料与对照组相比均衡性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㊂1.2 方法:两组均给予控制血糖㊁血压㊁脑细胞保护及相应对症治疗㊂对照组:奥拉西坦(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4000),4g奥拉西坦注射液加入至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㊂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肌内注射,18μg/次,1次/d㊂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㊂1.3 观察指标:①疗效判定标准: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降低幅度超过80%,则为显效;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幅度在20%~80%之间,则为有效;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幅度在20%以下,则为无效㊂②于治疗前㊁治疗后采集患者晨起空腹血,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㊁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法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检测㊂③比较两组治疗前㊁治疗后NIHSS评分,评分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呈正相关[4]㊂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71.15%)较对照组(88.4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对照组5217(32.69)20(38.46)15(28.85)37(71.15)联合组5224(46.15)22(42.31)6(11.54)46(88.46)χ2值4.833P值0.028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TNF-α㊁IL-6㊁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x±s)组别例数TNF-α(ng/L)治疗前治疗后IL-6(ng/L)治疗前治疗后hs-CRP(mg/L)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5221.78±3.6714.63±3.06①20.83±4.9215.31±4.03①41.00±7.0030.00±6.00①联合组5222.04±3.797.59±2.77①20.90±4.868.27±3.33①42.00±8.0019.00±4.00①t值0.35512.2990.0739.7110.67811.000 P值0.7230.0000.9420.0000.4990.000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2.3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且联合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3㊂3 讨论 急性脑出血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头痛㊁偏瘫㊁共济失调㊁偏身感觉障碍等,具有发病快㊁致死致残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神经功能可造成严重损伤,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㊂相关研究指出,急性脑出血患者多数存在凝血㊁纤溶障碍,血肿压迫导致炎性反应因子㊁介质大量释放,促进神经元的死亡,是脑部组织再损伤的主要原因[5-6]㊂因此,快速有效地降低患者炎性反应水平,减少对脑组织的再损伤,从而改善其神经功能障碍,这对治疗急性脑出血具有重要意义㊂表3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x±s,分)组别例数NIHS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5210.87±3.258.32±2.63①联合组5211.07±3.296.11±2.17①t值0.3124.674P值0.7560.000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高于对照组71.15%,联合组治疗后TNF-α㊁IL-6㊁hs-CRP水平以及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表明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炎性反应水平㊁神经功能障碍㊂脑出血急性期常伴有强烈的炎性反应,多种细胞因子及介质表达上调,产生大量炎性产物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的损伤㊂其中促炎因子TNF-α㊁IL-6可以导致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的增高并加重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发生[7]㊂而C-反应蛋白(CRP)是可以反映全身性炎性反应状态的㊁具有代表性的较敏感非特异标准物,也是脑出血后较敏感的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出血急性炎性反应对脑细胞的进一步损伤[8]㊂鼠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新型神经修复剂,从小鼠颌下腺提取,对神经元发育有促进作用,可促使髓鞘修复及受损纤维再生,进而提升神经递质的敏感性,降低脑部神经纤维的受损程度㊂此外,鼠神经生长因子还可对钙通道的激活产生影响,降低钙超载,对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进行抑制,进而发挥减轻继发性脑损伤㊁阻碍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作用[9-10]㊂奥拉西坦具有生理性活化乙酰胆碱作用,可改善脑部微循环,降低急性出血后再灌注损伤程度;其可透过血脑屏障刺激特异中枢神经道路,活化脑细胞代谢,进而修复保护神经元㊁改善认知功能[11]㊂此外,该药还可兴奋胆碱能神经元,促进脑内ATP转化率的提高及磷酰胆碱的合成,从而增加脑内能量,改善生活质量[12]㊂其中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奥拉西坦应用有无通过某种机制减少炎性反应因子对脑卒中的再损伤起到一定的作用,仍需进一步探讨㊂综上所述,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奥拉西坦可提升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炎性反应水平,同时有助于神经功能障碍的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㊂4 参考文献[1] 胡艳芹,卜晓刚,高玲霞,等.注射用奥拉西坦联合鼠神经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空军医学杂志,2018,34(5):344.[2] 高艳秋.奥拉西坦对急性脑出血患者Hcy㊁hs-CRP㊁尿酸㊁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及血脂指标水平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4):66.[3] 贾耀丽.鼠神经生长因子与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19(11):131.[4] Gottesman R F,Kleinman J T,Davis C,et al.THE NIHSS-PLUS:IMPROVING COGNITIVE ASSESSMENT WITH THE NIHSS[J].Behavioural Neurology,2016,22(1-2):11. [5] 盛 鑫,黄晓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4,20(3): 162-164,172.[6] 李 振,杨朝鲜,肖洪文,等.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合电针对脑出血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调控[J].吉林医学, 2018,39(10):1803.[7] Megyeri P,Abraham C S,Temesvari P,et al.Recombin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constricts pial arterioles and in⁃creases blood-brain barrier permeability in newborn piglets[J]. Neurosci Lett,1992,148(1-2):137.[8] 蒋 健,伍苏方,杨平生.脑出血患者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㊂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9):2072.[9] 段志辉,曹友林.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4):44.[10] 薛群星,赵炳海,边 群,等.羚角钩藤汤化裁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4):393. [11] 邵传锋,陈佩雷,吴赛珍,等.神经节苷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 2018,16(10):1646.[12] 杨培中.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奥拉西坦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疗效和炎症因子影响分析[J].贵州医药,2017,41(1): 28.[收稿日期:2019-04-23 编校:陈 伟/郑英善]。
鼠神经生长因子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观察

鼠神经生长因子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在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100例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伴有神经功能缺失患者,随机分为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的治疗组及给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予以ESS评分和ADL评分。
结果治疗后ESS评分及ADL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治疗期间未见有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作为一种促进神经损伤恢复药物, 可以安全而且有效的应用于神经外科各种合并有脑损伤的疾病中。
【关键词】脑损伤鼠神经生长因子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作为新型促进神经损伤恢复药物已较多应用于视神经损伤患者中,但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研究报导不多,本研究旨在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外科常见的各种有脑损伤的疾病的治疗效果。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10年1~12月我科住院病人100例,男性70例,女性30例,年龄9~70岁,平均45.2岁。
其中颅脑外伤66例,脑肿瘤术后11例,脑出血23例。
起病或术后72小时以内,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缺失,包括意识障碍、一侧肢体肌力减弱或感觉减退、语言功能障碍、视力或视野障碍等,依据欧洲脑卒中量表(European Stroke Scale,E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意识分≥8分,ESS评分总分<85分,无全身严重并发症。
观察的100例病例随机分为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的治疗组及给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两组间在年龄、手术数量、病情类别等分布上无明显差异。
1.2给药方法对照组给予脱水、抗感染、维生素、激素应用及改善神经功能药物应用等治疗,如有明确手术指征的给予开颅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同对照组各种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商品名为苏肽生,舒泰神北京药业有限公司) 30μg溶解于2ml生理盐水中肌注,每日1次,共21d。
1.3观察指标分别观察治疗后21天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的消失或好转情况,分别予以E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对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对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刘新华【摘要】目的:探究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对脑出血后昏迷患者预后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脑出血后昏迷患者92例.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周,统计对比两组预后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GCS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出血后昏迷,预后效果明显,可降低意识障碍程度,并促使神经功能恢复.【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8(015)012【总页数】2页(P133-134)【关键词】脑出血;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作者】刘新华【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神经内科安阳45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4脑出血多由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血管老化等非外伤因素引起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而发病,轻者可引起呕吐、颅内压升高、运动及语言障碍,出血量大且迅速的重者可发生嗜睡、昏迷、脑疝甚至猝死,致残致死率较高。
脑出血后可快速形成血肿,压迫并损伤局部脑神经组织,应尽快降低颅内压,缓解水肿,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以促使脑神经功能恢复[1]。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有保护、营养、促使脑神经再生等作用。
神经节苷脂中含有鞘脂类及唾液酸,可修复并促使脑神经再生。
本研究将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与神经节苷脂联合应用于脑出血后昏迷,分组探究预后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3月~2017年11月我院治疗的92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临床应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临床应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一种重要的神经营养因子,它在成年脑中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存活和功能。
BDNF还可以调节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和神经元间的连接,从而对记忆、学习、情绪调节等神经认知功能产生影响。
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中,BDNF水平的降低被认为是重要的病理因素之一。
因此,BDNF的临床应用备受关注。
1. BDNF与神经认知功能BDNF在人脑内的表达水平与许多神经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例如,在神经发育和生长过程中,BDNF参与了神经元的形成、分化和突触可塑性的调节,从而影响了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在成年人中,BDNF也对长期和工作记忆、情绪调节和判断力有影响。
2. BDNF与神经系统疾病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焦虑症和抑郁症等,与BDNF水平的降低有关。
研究表明,BDNF能够保护多巴胺神经元,防止它们死亡,从而起到预防帕金森病的作用。
在阿尔茨海默病中,BDNF能够改善认知功能,减少可溶性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和神经元的死亡。
另外,BDNF还能够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同时提高自闭症患者的社交和沟通能力。
3. BDNF在临床应用中的发展BDNF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一些研究表明,BDNF作为一种生物标记,可以帮助医生筛选出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并进行早期干预。
此外,通过BDNF基因改良、基因转导等生物技术手段,人们可以增加BDNF在脑中的表达水平,从而预防和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
近年来,已经有些研究团队在进行针对BDNF的药物研发。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提高BDNF水平来改善大脑的功能。
目前,已经有些BDNF促进剂和人工BDNF治疗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4. 未来展望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BDNF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将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人们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探讨BDNF在神经系统疾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发掘其在药物研发、干预和康复中的重要价值。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脑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脑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陈英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6(0)25
【摘要】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脑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
2组患儿均采用脑电治疗、捏脊及肢体康复功能训练,中药薰洗治疗、水疗、电针治疗,冷热敷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另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组另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
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小儿脑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87-88)
【作者】陈英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妇幼保健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2
【相关文献】
1.鼠神经生长因子配合电针治疗小儿周围面神经炎疗效观察
2.沐舒坦与细辛脑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3.细辛脑注射液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60例疗效观察
4.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观察5.溶栓胶囊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和针刺对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桂利嗪联合NGF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氟桂利嗪联合NGF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氟桂利嗪联合NGF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与氟桂利嗪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11.34±3.45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15.32±9.56分,具有显著差异与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82.42±3.68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3.24±4.87分,具有显著差异与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氟桂利嗪联合NGF治疗脑出血,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氟桂利嗪;NGF;脑出血脑出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逐渐升高。
脑出血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带来严重的影响。
最近神经生长因子广泛应用在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上,主要有α、γ、β三种主要类型的神经因子,在神经系统发育及外周神经分化生长上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本次研究使用氟桂利嗪联合NGF治疗脑出血,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的86例患者,为我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6月收治的出血量小于30ml的脑出血病人,排除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43例患者中,有24例为男性,有19例为女性,年龄为49~83岁,平均年龄为61.7±3.5岁。
观察组43例患者中,有23例为男性,有20例为女性,年龄为48~82岁,平均年龄为61.5±3.2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 14 d 后的 MBP、NSE 水 平 比 较 治 疗 前, 两 组 MBP、NSE 水 平 比 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4 d 后,两组 MBP、NSE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不良 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2.4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 治疗后 3 个月,两组均 无死亡病例,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作者简介:滕明星(1987.09-),女,汉族,辽宁庄河人,研究生, 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的康复治疗。
用电脑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1 例。 对 照 组 男 23 例, 女 18 例; 年 龄 62~76 岁, 平 均 (67.59±3.45) 岁; 损 伤 类 型: 脑 挫 裂 伤 22 例, 颅内血肿 19 例。观察组男 20 例,女 21 例,年龄 60~81 岁,平均(69.46±3.67)岁;损伤类型:脑 挫裂伤 17 例,颅内血肿 24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 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降颅压、抗感染、 给氧、脱水等常规治疗,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微创 血肿清除术或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
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1 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另给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
联合应用醒脑静注射液与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应用神经生长因子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6-11-25T15:28:55.71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19期作者:曹辉宇[导读] 脑出血(ICH)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在脑出血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B组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生长因子应用,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恢复情况(采用NIHSS评分表进行评价),评价患者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I指数进行评价)。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BI指数进行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下降(P<0.05),BI指数均上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BI指数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NGF 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生长因子;临床效果;
前言
脑出血(ICH)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多发于老年人,而且致残率较高[1],并且随着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危害程度不容忽视[2]。
因此如何有效治疗ICH,最大限度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一种分泌型小分子蛋白,是神经营养因子的一种。
体外及动物实验研究均证明,NGF可保护受损的神经元及促进神经轴突再生长,对交感和感觉神经元的生存和功能维持有重要的作用[3]。
本研究应用NGF治疗脑出血,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资料均来自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80例。
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为42岁-72岁,平均年龄为57岁。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A组为对照组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B组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生长因子应用,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恢复情况(采用NIHSS评分表进行评价),评价患者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I指数进行评价)。
两组患者发病就诊时间及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治疗效果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患者入组后,登记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入组时间、病灶分布、既往病史、伴发疾病和合并用药等资料。
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0.5 mg ,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1 次/d ,治疗2周;NGF 组给予鼠NGF 制剂苏肽生[舒泰神(北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0 μg/次,肌肉注射,1 次/d ,治疗2 周。
2 组均不再给予任何其他脑保护剂,仅给予脱水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 周,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评定。
NIHSS 评分改善率(%)=(治疗前NIHSS 评分-治疗后NIHSS 评分)/治疗前NIHSS 评分×100%;临床有效率:改善率≥ 75%为显效,改善率在25%~74%为好转,改善率< 25%或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死亡为无效。
ADL 评分采用Barthel 指数(BI),BI 满分为100分。
BI < 20 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生活完全需要依赖,BI 20 ~ 39 分为生活需要很大帮助,BI 40 ~60分为生活需要帮助,> 60分为生活基本自理,BI > 40 分者康复治疗的效益最大。
ADL 能力缺陷程度为:BI 0 ~ 24 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BI 25 ~ 49 分为严重功能缺陷,BI 50 ~ 74分为中度功能缺陷,BI 75 ~ 99 分为轻度功能缺陷BI 100 分为日常生活自理。
同时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用U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详细见表1.
3.讨论
脑出血后可发生中枢损伤,其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血肿占位效应、脑组织损伤释放出血管活性物质以及血肿分解产物等,导致脑水肿、局部脑血流量降低、颅内压升高以及凝血纤溶系统变化等[4]。
相关研究发现,在脑出血后形成血肿24 h 以后,患者的同侧大脑半球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将明显增加。
在脑出血以后继发脑损伤以及脑水肿等,均与细胞凋亡以及炎症反应等具有密切关系[5]。
因此早期控制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及保护细胞、纠正颅内压以及脑水肿等,对于脑出血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当神经元损伤后,细胞膜的完整性破坏,NSE可从损伤的神经元内“漏出”到细胞外,跨过血脑屏障进入体循环,其浓度的变化可反映脑损伤的程度,是一种敏感、特异的脑损伤生化标志物。
大量研究证明,脑出血后血清NSE水平的升高与血肿量、病情的严重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预后有关:脑出血量越大,NSE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重,预后越差;而与出血部位无关。
脑出血后6h,血清NSE即已升高,3~5d升高最明显,可持续14d以上[6]。
研究证实,降低NSE水平可以有效治疗脑出血[7]。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Levi. Montalcini1952年在小鼠肉瘤内首次发现第一个神经营养因子,是迄今为止研究得最清楚的一个神经营养因子,其氨基酸序列、cDNA序列、基因、受体种类及其生物学作用机制均已阐明。
其对神经元的分化、存活和功能维持以及修复受损神经原发挥重要作用。
临床上常规应用NGF主要是将它用于周围神经损伤与周围神经病、颅脑外伤、帕金森病等,而对于NGF 在脑出血治疗中作用的报道尚不多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NGF 对ICH 下神经功能的恢复可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主要机制可能为:①脑出血后,NGF能够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激活和增殖、迁移及分化[8];②NGF 能够抑制灶周神经元细胞的凋亡,促进其轴突生长和修复[9];③NGF 能够促进灶周新生血管的生成[10]。
本研究应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出血,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结果提示:NGF 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较常规治疗组更好;NGF 组在临床疗效对比中,显效率明显增高;并且当使用NGF 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未检测到明显不良反应,说明本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因此NGF 有希望作为一种临床脑出血治疗的药物投入应用。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当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及时补充外源性NGF 可能有助于对受损神经元实施保护作用,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修复。
但是本研究样本数仍偏小,缺乏一定的说服力。
未来仍需扩大样本量进行后续研究,并着重探讨NGF对脑出血治疗作用的具体机制。
综上所述,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出血患者治疗疗效较好,并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倪厚杰,唐州平.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2,19(1):58-61.
2. 李涛,江涌,蓝美锐.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4,4(3):52-55.
3.雷明慧,乔有雒.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J].医学综述,2015年,21(3):544-545.
4. 闫丙川,王明科,郑春玲,等.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62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8):94-9
5.
5.杜金辉.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出血的应用和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06(c):155-15
6.
6. 孟宜良,宣海仙,金杨.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J].浙江医学,2004,26(3):177-178.
7. 宋伟健,胡深,李玉丽. 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出血患者血清NSE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5):7-9.
8. 苏肖英,汪海涛,孟茜,等.神经生长因子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探讨[J].广东医学,2012,33(1):44-48.
9.张涵亮,陈俊.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15(2):303.
10. 吴剑涓.神经生长因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药房,2009,20(35):2779-2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