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2016年修订)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2016年修订)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2016年修订)

农林大研〔2016〕31号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

(2016年修订)

高水平的学位论文不仅在内容上有创造性和创新性,而且在表达方式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格式的编写格式》及结合学校实际,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格式提出如下统一要求:

一、学位论文的内容要求

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中文(除来华留学生有另外要求除外)撰写,且必须是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是学位申请者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论文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学位论文的学术观点必须明确,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数据可靠,层次分明,文字通畅。

学位论文中使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必须全文统一并符合规范化要求。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二、学位论文的组成

研究生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以下10个部分,并按以下顺序装订:

(一)封面

1.采用学校统一规定的学位论文封面,包括中文封面和英文封面,中文封面应包含以下内容:分类号、密级、单位代码、学号、福建农林大学博(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研究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论文完成时间。(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力求恰当、简明、引人注目,题目字数最长不得超过24个汉字)

2.英文封面:应包含以下内容:福建农林大学博(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论文题目、研究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学科门类、论文完成时间、论文答辩日期。

(二)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三)目录

目录是论文的提纲,是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分别依次列出并注明页码。

图和附表清单:如论文中图、表较多,则可分别将清单列于— 2 —

目录页之后,图表的清单应有序号、图表名称和页码。符号、标志、缩略词、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的注释说明,可以集中列于图表的清单之后。

(四)摘要

摘要是学位论文内容的总结概括,应突出学位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简明扼要地陈述学位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

摘要包括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力求语言精炼准确,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内容一致,应注意语法、时态、语态、表达习惯、大小写、正斜体书写等符合有关要求。为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

(五)正文

正文一般包括绪论(前言、引言等),各具体章节,结语,要求叙述流畅、章节有序、层次分明。

1. 绪论(前言、引言等):在论文正文之前,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问题的提出,选题的背景,文献综述,研究的问题与方法、基本思路、有关范畴或术语的说明或界定,论文结构安排等。

2.各具体章节:本部分是论文作者的研究内容,是论文的核心。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层次分明,简练可读。各章之间要互相关联,符合逻辑顺序。

3.结论:结论是学位论文最终和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应精炼、准确、完整。着重阐述作者研究的创造性成果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意义,还可进一步提出未来研究工作的建议、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六)引文标注与注释(非必须)

引文标注是对论文中直接或间接引用的文献的作者、出处等文献信息所作的说明。注释是对论文中某些内容和观点的解释、辨析或补充说明。

(七)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中所引用的顺序列于文末。

(八)附录(非必须)

凡不宜放在论文正文中的但又与论文有关的研究过程或者资料,如较为冗长的公式推导、重复性的或者辅助性的数据图表、计算程序全文、有关的说明等等,均应放入附录。

(九)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人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科研成果、专利等,分别按时间顺序列出。

(十)致谢

作者对完成论文提供帮助和支持的组织和个人予以感谢的文字记载,致谢应实事求是。

— 4 —

三、格式及排版要求

(一)页面设置及印刷要求

学位论文的打印和印刷纸张的规格标准为A4,页面设置:上、下2.54cm,左、右3.17cm,页眉1.5cm,页脚1.75cm,装订线0 cm。

页眉:从目录开始标注页眉,奇数页为学位论文题名,偶数页为所在章的题名。字号字体用五号宋体居中,英文摘要Abstract 用五号Times New Roman,边框采用单条实线,粗细为0.5磅。

页码:从正文开始按阿拉伯数字(1,2,3……)连续编排,之前的部分(目录、中文摘要和Abstract)用大写罗马数字(Ⅰ,Ⅱ,Ⅲ……)单独编排,用五号宋体居中。

自目录起正文部分双面印刷,之前部分单面印刷,必须用统一封面线装或热胶装订,不能使用钉子装订。

(二)书脊

学位论文书脊以紧排依序打印中文:博/硕士学位论文(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完成时间、作者姓名、福建农林大学,字号字体用小五号楷体。

(三)封面

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硕士专业学位学位论文使用封面的颜色分别为:平版皮纹-大红P03、平版皮纹-浅黄P04、平版皮纹-淡紫P14。

1.中文封面(详见附件1、2)

分类号和密级为空,不用填写

学校代码:10389

导师姓名:填写导师的姓名、职称(教授、研究员等)

完成时间:填写论文成文打印日期。

格式:例二0一六年六月

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名称和二级学科名称填写全称,如果专业为一级学科,则二级学科不填写。

2.英文封面(详见附件1、2)

(四)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提交时作者和指导教师须亲笔签名并注明是否保密及保密期限,保密期限最长5年,详见附件2。如果学位论文保密,需提交《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申请保密备案表》1份,详见附件3。

(五)目录

目录页排版最多排到三级标题,以1,1.1,1.1.1序号列出,序号跟标题之间空一格。

目录、图录、表录二字采用3号黑体居中,单倍行距,段前0.7cm,段后0;目录题目与条目之间空两行。

目录中一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其余用小4号宋体,一级标题顶格,二级标题左缩进1字符,二级标题左缩进2字符,所有

— 6 —

标题1.2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两端对齐,页码右对齐。

图录与表录的条目均使用小4号宋体,段前段后均为0,1.25倍行距。

(六)摘要

1.中文摘要

标题摘要两字间空一格用三号黑体加粗,段前0.7cm,段后0,单倍行距。摘要与内容之间空一行。

摘要内容和关键词均用四号宋体,1.25倍行距,摘要内容与关键词之间空一行。关键词三字加粗,3-5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

2.ABSTRACT

“ABSTRACT” 用三号Times New Roman加粗,段前0.7cm,段后0,单倍行距。ABSTRACT与内容之间空一行。

摘要内容和关键词均用四号Times New Roman,1.25倍行距,摘要内容与关键词之间空一行。“KEY WORDS”三字加粗,3-5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

(七)正文

1.标题

标题一般要简明扼要,体现阐述内容的重点,无标点符号。一级标题3号黑体居中,二级标题4号黑体顶格,三级标题小4号黑体顶格。段前段后均为0.7cm,标题序号与题名间空一格,

单倍行距。

2.段落内容

小四号宋体(英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左对齐,段前段后均为0,段落首行左缩进2个字符,1.25倍行距。

3.图序、图题

图要比例适当,清楚美观,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表述中所用一致。图在文中的布局要合理,一般随文编排,先见文字后见图。

图序与图题:图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第五章第1个图的图序为“图5-1”。图题要简明,与正文之间空一行。图序和图题之间空一格,居中排于图的下方,用5号楷体(英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单倍行距。

只有1幅图者于图题处标明“附图”,分图题置于分图之下,分图号用a)、b)等表示。文中必须有关于本插图的提示,如“见图1-1”、“如图1-1所示”等。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

4.表序、表题

表应结构简洁,具有自明性。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表一般随文排,先见文字后见表。

表序与表题:表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第五章第1个表的表序表示为“表5-1”。表题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

— 8 —

表题后不加标点,应简明,与正文之间空一行。表序和表题之间空一格,居中排于表的上方,用5号楷体(英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单倍行距。只有1表者于表题处标明“附表”。

表内文字或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可采用通栏处理方式(合并单元格),不允许用“同上”等之类的写法。

如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应重复表序。表序后跟表题(可省略)和“(续)”,如“表1-1 xxxx(续)” 或“表1-1(续)”,续表应重复表头和关于单位的陈述。

表格不加左、右边线,表的编排建议采用国际通行的三线表(三线表通常只有3条线,即顶线、底线和栏目线,没有竖线。)表中文字用5号宋体,表中单元格的间距合适,紧促美观。

5.公式

公式的序号右端对齐。公式后应注明编号,按章顺序编排,如第五章第1个公式编号为“(5-1)”。公式中字符大小合适,基本字符为5号字体,不宜较大。

公式应另起一行居中排,公式较长时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难实现,则可在+、-、×、÷运算符号处转行,转行时运算符号仅书写于转行式前,不重复书写。

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代号应给予注释,注释的转行应与破折号“——”后第一个字对齐。破折号占二个字,注释物理量需用公式表示时,公式后不应出现公式序号。公式下面的“式中”

空两个字起排,单独占一行。公式中所要解释的符号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顺序分行空两个字符排,再用破折号与释文连接,回行时与上一行释文对齐。上下行的破折号对齐。

6.引用说明

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内,用小四号字体的上角标,引用单篇文献时如“生物学[1]”;引用两篇文献时如“铀浓度时细菌对铀的矿化产物的影响[21, 22]”;引用多篇文献时如“产物的晶型不明显[15-17]”。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则用小4号字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3,9-12]可知”。

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八)引文标注与注释

引文标注与注释一般统一采用页下注形式,每一页按顺序紧跟在引文或需要注释的内容之后以右上标①、②、③……形式连续编码。

(九)参考文献

标题“参考文献”用3号黑体居中,段前段后均为0.7cm,单倍行距,与参考文献内容之间空一行。

参考文献的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参考文献

— 10 —

内容用5号宋体(英文用5号Times New Roman),1.25倍行距,[序号]左顶格与作者姓名之间空一格,换行内容与作者姓名的第一个字母对齐。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引用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时列前3位,后加“等”字或“et al.”。

本人在攻读本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不应列入参考文献;教材、产品说明书、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著名的内部报告如PB、AD报告及著名大公司的企业技术报告等除外)等通常不宜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引用网上参考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的准确网页地址。

各类参考文献著录的条目格式为:

1.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2. 期刊文章——[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 报纸文章——[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4. 电子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5. 各种未定型的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参考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单字母“A”标识,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标识。

(十)附录

标题“附录附录题名”用3号黑体居中,段前段后均为0.7cm,单倍行距,与附录内容之间空一行,附录内容格式与论文正文一致。

每个附录应有题名,如果有多个附录,每个附录应加序号,序号用A,B,C……系列,如附录A,附录B……。附录中的图、表等的编号分别用图A1,图A2……系列;表A1,表A2……系列等。

(十一)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格式要求参照“参考文献”格式。

(十二)致谢

标题“致谢”用3号黑体居中,段前段后均为0.7cm,单倍行距,与致谢内容之间空一行,致谢内容格式与论文正文一致。(十三)送盲审印刷格式要求

— 12 —

1.封面必须使用送审封面格式(详见附件1),整篇论文中不

得出现导师和研究生名字;

2.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说明请勿在作者和指导老师处

签名;

3.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等仅以第几作者注明即可,

不要出现作者或他人姓名;

4.不要书脊并删除致谢页;

5.其他打印格式不变。

附件1:送审论文中英文封面

附件2:正式论文的中英文封面

附件3: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申请保密备案表

附件4:独创性申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福建农林大学

2016年10月12日

物理化学习题第四章化学平衡

物理化学习题第四章 化学平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四章 化学平衡 一.基本要求 1.掌握化学反应定温式的各种形式,并会用来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2.了解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掌握标准平衡常数的各种表示形式和计算方法。 3.掌握标准平衡常数K 与r m G ?在数值上的联系,熟练用热力学方法计算r m G ?,从而获得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 4.了解标准摩尔生成Gibbs 自由能f m G ?的定义和它的应用。 5.掌握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记住van ’t Hoff 公式及其应用。 6.了解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 把本章放在多组分系统之后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多组分系统中介绍的化学势的概念和各种表示方式,来导出化学反应定温式,从而用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本章又用到了反应进度的概念,不过其值处在0 1 mol -的区间之内。因为在利用化学势的表示式来计算反应的Gibbs 自由能的变化值时,是将化学势看作为一个定值,也就是在有限的反应系统中,化学进度为d ξ,如果在一个很大的系统中, 1 mol ξ=。 严格讲,标准平衡常数应该用绝对活度来定义,由于本教材没有介绍绝对活度的概念,所以利用标准态化学势来对标准平衡常数下定义,其含义是一样的。从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式可知,标准平衡常数与标准化学势一样,都仅是温度的函数,因为压力已指定为标准压力。对于液相反应系统,标准平衡常数有其相应的形式。对于复相化学反应,因为纯的凝聚态物质本身就作为标准态,它的化学势就是标准态化学势,已经归入r m G ?中,所以在计算标准平衡常数时,只与气体物质的压力有关。 学习化学平衡的主要目的是如何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知道如何计算平衡常数,了解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能找到一个经济合理的反应条件,为科研和工业生产服务。而不要过多地去考虑各种浓度表示式和各种平衡常数表示式之间的换算,否则会把自己搞糊涂了,反而没抓住主要内容。 由于标准平衡常数与r m G ?在数值上有联系,r m ln p G RT K ?=-,所以有了r m G ?的值,就可以计算p K 的值。定义了标准摩尔生成Gibbs 自由能f m G ?,

上海海洋大学生物化学期末试卷教案资料

生物化学期终试卷(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一、是非题:(共20分) 1. 细胞色素是指含有FAD辅基的电子传递蛋白。【F】 2. 哺乳动物无氧下不能存活,因为葡萄糖酵解不能合成ATP。【F】 3. 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需要磷酸己糖异构酶及磷酸果糖激酶催化。【T】 4. 酮体是指在肝脏中合成的丙酮酸、乙酰乙酸、B-丁酸。【F】 5. 在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和能量代谢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T】 6. 脂酰CoA在肉毒碱的携带下,从胞浆进入线粒体中氧化。【T】 7. ATP虽然含有大量的自由能,但它并不是能量的贮存形式。【T】 8. 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之一,酵解途径和三羧酸循环都是在线粒体内进行。【F】 9. 磷酸吡哆醛只作为转氨酶的辅酶。【F】 10. 奇数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经β-氧化后全部生成乙酰CoA。【F】 1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新生肽链N端第一个残基都为fMet。【F】 12. 真核生物mRNA多数为多顺反子,而原核生物mRNA多数为单顺反子。【F】 13. 核糖体是细胞内进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部位。【T】 14. 一般讲,从DNA的三联体密码子可以推定氨基酸的顺序,相反从氨基酸的顺序也可以毫无疑问地推定DNA顺序。【F】 15. 原核生物转录终止时不一定要ρ(Rho)因子参与。【T】 16. RNA的转录合成和DNA的合成一样,在起始合成前亦需要有RNA引物参加。【F】 17.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mRNA是由3'端向5'端进行翻译的。【F】 18. 1mol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生成乳酸,需经1次脱氢,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过程,最终净生成2molATP分子。【T】 19. 原核生物DNA聚合酶都有5'-3'的外切活性。【F】 20. 脂肪酸氧化降解主要始于分子的羟基端。【F】 二、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 生物体内ATP最主要的来源是:【D】 A、糖酵解 B、TCA循环 D 、氧化磷酸化作用C、磷酸戊糖途径 2. 线粒体外NADH经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内实现氧化磷酸化,其p/o值】C【为: A、0 B、1 D 、2 、 3 C3. 在三羧酸循环中,由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所催化的反应需要:【A】 +B、A、NADNADP D 、FMN 、ATP C4. 糖酵解是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进行的:【B】 A、线粒体基质 B、胞液中 D C、内质网膜上、细胞核内 5. 糖酵解时哪一对代谢物提供~P使ADP生成ATP:【B】 A、甘油醛-3-磷酸及果糖磷酸 B、甘油醛-1,3-二磷酸及烯醇丙酮酸磷酸 C、甘油醛-α-磷酸及葡萄糖-6-磷酸 D、葡萄糖-1-磷酸及烯醇丙酮酸磷酸 6. 下列化合物中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是:【B】 A、ADP B、6-磷酸葡萄糖 D 、烯醇丙酮酸磷酸C、乙酰磷酸

第一学期西南交大理论力学C第3次作业答案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3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1道小题) 1. 一点作曲线运动,开始时速度 v0=10m/s , 某瞬时切向加速度a t=4m/s2,则2s末该点的速度的大小为。 (A) 2 m/s (B) 18 m/s (C) 12 m/s (D) 无法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2. 点作曲线运动,若其法向加速度越来越大,则该点的速度。 (A) 越来越大 (B) 越来越小 (C) 大小变化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 C [正确]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3. 若点的运动方程为,则它的运动轨迹是。 (A) 半圆弧 (B) 圆周 (C) 四分之一圆弧 (D) 椭圆 你选择的答案: B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4. 图示均质杆的动量p= 。杆的质量为m,绕固定轴O转动,角速度均为 。

(A) mlω (B) mlω (C) mlω (D) 0 你选择的答案: A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5. 图示均质圆盘质量为m,绕固定轴O转动,角速度均为ω。对转轴O的动量矩L O的大小和方向为。 (A) L O=mr2ω (顺时针方向) (B) L O=m r2ω (顺时针方向) (C) L O=m r2ω (顺时针方向)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6. 已知P= kN,F1=,物体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因数f s=,动摩擦因数f d=则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A) kN (B) kN (C) kN (D) 0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7. 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角,今用力F1=推动物块,P=1kN。则物块将。 (A) 平衡 (B) 滑动 (C) 处于临界平衡状态 (D) 滑动与否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上海海洋大学生物化学A

上海海洋大学试卷 诚信考试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 我已阅读且透彻理解了“上海海洋大学学生考场规则”和“上海海洋大学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处理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守,如有违反,按有关条款接受处理。 承诺人签名:日期: 考生姓名:学号:专业班名: 一. 填空题(每小格0.5分,总计10分) 1. 糖酵解反应速度分别受、和三种酶的调控,其中第一种是最关键的限速酶。 2. 氨基酸经氧化脱氨基作用生成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3.在真核细胞内,脂肪酸 氧化过程在部位进行,首先是脂肪酸活化,然后重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4个步骤。 4 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和填空 ECM Tyr Ser VLDL IMP ACP SAM CoA-SH 5 蛋白质降解的反应机制和 二.是非题(正确的以“√”表示,错误的以“×”,共10分,答案填入表格中)

1. 葡萄糖是生命活动主要能 源之一,三羧酸循环是在线粒 体外进行。 2. 乙酰辅酶A 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 3.ATP 是生物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 4. 尿素是所有动物氨基氮代谢的最终产物。 5 磷酸吡哆醛可以作为转氨酶的辅酶。 6. 脂肪酸的氧化中,脂酰CoA 在苹果酸的携带下从线粒体中进入核糖体氧化。 7. 乙醛酸循环仅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动物体内不存在此途径 8.蛋白酶家族包括丝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金属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4个主要家族 9. 胆固醇不是所有类固醇激素的前体 10. 谷氨酸脱氢酶是至今发现唯一可利用NADH 或NADPH 作为辅酶的酶 三.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总计10分,答案填到下列表格里) 1. 下列过程除哪个不发生在 线粒体中? (1)脂肪酸的β-氧化 (2)乙醛酸循环 (3)TCA 循环 (4)电子传递链 2. 能产生乙酰CoA 的物质是: (1)乙酰乙酰CoA (2)脂酰CoA (3) 丙酮酸 (4)以上都是 3. 呼吸链中唯一的一个脂溶性电子传递体是: (1)细胞色素c (2)细胞色素a (3)辅酶Q (4)铁硫蛋白 4. 下列哪种酶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 (1)琥珀酸脱氢酶 (2)琥珀酰CoA 合成酶 (3)α-酮戊二酸脱氢酶 (4)己糖激酶 5. 下列哪一种氨基酸与尿素循环无关? (1)赖氨酸 (2)精氨酸 (3)瓜氨酸 (4)鸟氨酸 6. 下列哪一种物质最不可能通过线粒体内膜? (1)NADH (2)苹果酸 (3)柠檬酸 (4)丙酮酸

201011理论力学期中试卷A

,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华南理工大学《理论力学》期中试卷A (2010年11月) 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末的括号打“√”,错的打“×”, 每题2分,10题共20分) 1.某平面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则该力系必为平衡力系。 ( ) 2.一个力可以分解成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反之一个力和一个力偶也能合成 ( ) 3.在自然坐标系中,如果速度v =常数,则加速度a =0。 ( ) 4.刚体上各点均作圆周运动,则刚体必作定轴转动。 ( ) 5.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相互平衡的力,必在同一平面内。 ( ) 6.一空间力系,若各力作用线与某一固定直线相交,则其独立的平衡方程最多有5个。 ( ) 7. 力在平面上的投影与力在轴上的投影均为代数量。 ( ) 8. 平面运动刚体上任一垂直于某个固定平面的直线始终作平动。 ( ) 9. 点作曲线运动,若其法向加速度越来越大,则该点的速度大小变化不能确定。 ( ) 10. 加速度t d v d 的大小为t v d d 。 ( ) 二、填空题(请将简要答案填入划线内。每题5分,8题共40分。) 如图2.1所示,两直角杆AC 、CB 铰接于C ,D 处受水平力P 作用,则支座 A 、 B 处的约束力与x 轴的夹角α、β分别为α= ,β= 。 题2.1图 题2.2图 如图2.2均质正方形薄板重W ,置于铅垂面内,薄板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因数5.0s =f ,在A 处作用一力F ,若使薄板静止不动,则力F 的最大值应为______。 如图2.3,边长为a =1 m 的立方体,受力如图所示。将该力系向O 点简化的

主矢为_____主矩为_____。 题2.3图 题2.4图 4. 如图2.4一重为W ,边长为a 的均质正方形薄板与一重为2/W 的均质三角形薄板焊接成梯形板,在A 点悬挂。今若使底边BC 保持水平,则边长=l ________。 5.在图2.5所示平面机构中,弯杆ABC 以匀角速度1ω绕轴A 转动,而圆盘D 又以匀角速度2ω绕轴D 相对于杆ABC 转动,图示瞬时AD 连线水平,ED 连线铅垂。若取ABC 为动坐标系,E 为动点,则此时E 点的牵连速度的大小为 ,牵连加速度的大小为 ,科氏加速度的大小为 。(请在图上标出它们的方向) 题2.5图 题2.6图 6.图2.6一斜抛物体,初速为0v ,抛射角为?。已知其轨迹方程为?cos 0t v x =, 2/sin 20gt t v y -=?。则t =0时的切向加速度τa =__,法向加速度 n a =__,曲率 半径ρ=___。 7. 图2.7半径为r 的圆盘,以匀角速度ω沿直线作纯滚动,则其速度瞬心的加速度的大小等于 ;方向 。(请在图上标出方向) 题2.8图 8A 点的加速度2s /cm 30=A a ,方向如图 2.8。则B 点为 2s /cm ,方向与直线OB 成 角。 三、简算题(每题5分,4题共20分) 1. 如图所示的正六面体,三边长分别为4、4、23cm ,沿对角线AB 方向作用一力F ,设力KN F 40=,求此力对三坐标轴之矩。 m 3m 3m 4 0 3A B A a O

第一学期西南交大理论力学C第1次作业答案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26道小题) 1. 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运动效应和变形效应,力是。 (A) 滑动矢量 (B) 自由矢量 (C) 定位矢量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2. 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运动效应,力是。 (A) 滑动矢量 (B) 自由矢量 (C) 定位矢量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3. 图示中的两个力,则刚体处于。 (A) 平衡 (B) 不平衡 (C) 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4.

作用力的大小等于100N,则其反作用力的大小为。 (A) (B) (C) 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5. 力的可传性原理只适用于。 (A) 刚体 (B) 变形体 (C) 刚体和变形体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6. 图示结构,各杆自重不计,则杆BC是。

(A) 二力杆 (B) 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7. 图示作用于三角架的杆AB中点处的铅垂力如果沿其作用线移动到杆BC的中点,那么A、C处支座的约束力的方向。 (A) 不改变 (B) 改变 (C) 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8.

图示构架ABC中,力作用在销钉C上,则销钉C对杆AC的作用力与销钉C对杆B C的作用力。 (A) 等值、反向、共线 (B) 分别沿AC和BC (C) 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9. 如图所示,物体处于平衡,,自重不计,接触处是光滑的,图中所画受力图。 (A) 正确 (B) 不正确

大学物理化学3-化学平衡课后习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课后习题 一、是非题 下列各题中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 某一反应在定温、定压且无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当该反应的?r G m <0时,则该反应能 正向进行。 ( ) 2. 如果某一化学反应的?r H < 0,该反应的K 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 3. 对理想气体反应:0 = ∑B νB B ,在定温定压下当∑B νB >0时,随着惰性气体的加入而平 衡向左移动。( ) 4. 对理想气体反应:0 = ∑B νB B ,在定温定压下当∑B νB >0时,随着惰性气体的加入而平 衡向左移动。(9. 如果某一化学反应的?r H 不随温度变化,那么其?r S 也不随温度变化, 但是其?r G 却与温度有关。( ) 5. 对于真实气体混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仅仅是温度的函数。( ) 二、选择题 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各题后的括号内: 1. PCl 5的分解反应PCl 5(g) == PCl 3(g) + Cl 2(g) 在473 K 达到平衡时PCl 5(g) 有48.5%分 解,在573 K 达到平衡时,有97 %分解,则此反应是( ) (1)吸热反应; (2)放热反应; (3)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为零的反应; (4)在这两个温度下标准平衡常数相等的反应。 2. 设反应 a A(g ) == y Y(g) + z Z(g),在101.325 kPa 、300 K 下,A 的转化率是600 K 的2 倍,而且在300 K 下系统压力为101 325 Pa 的转化率是2×101 325 Pa 的2 倍,故可推断该 反应 ( ) (1)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成反比; (2)是一个体积增加的吸热反应 ; (3)是一个体积增加的放热反应; (4)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成正比,与压力成反比。 3.理想气体反应N 2O 5(g )== N 2O 4(g )+1/2O 2(g )的?r H 为41.84kJ ?mol -1, ∑=0)(,B C m p B ν。要增加N 2O 4(g )的产率可以( ) (1)降低温度; (2)提高温度; (3)提高压力; (4)定温定容加入惰性气体。 4. 影响任意一个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值的因素为:( )。 (1) 催化剂 ; (2) 温度 ; (3) 压力 。 5. 温度升高时,固体氧化物的分解压力(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 (1)降低; (2)增大;

生物化学试卷

生物化学试卷2 一、选择题 1. 测定100克生物样品中氮含量是2克,该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大约为: A. 6.25% B. 12.5% C. 1% D. 2% E. 20% 2.Km值是指: A.v等于1/2 Vmax时的底物浓度 B.v等于1/2 Vmax时的酶浓度 C.v等于1/2 Vmax时的温度 D.v等于1/2 Vmax时的抑制剂浓度E.降低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3. NADH氧化呼吸链的组成部份不包括: A.NAD+ B.CoQ C.FAD D.Fe-S E.Cyt 4.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 A.a → a3→ b → C1→ 1/2 O2 B.b → C1→ C → a → a3→ 1/2 O2 C.a1→ b → c → a → a3→ 1/2 O2 D.a → a3→ b → c1→ a3→ 1/2 O2 E.c → c1→ b → aa3→ 1/2 O2 5.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的代谢途径是: A.糖酵解途径 B.三羧酸循环 C.磷酸戊糖途径 D.脂肪酸合成 E.乳酸循环 6.糖原分解所得到的初产物是: A.UDPG B.葡萄糖 C.1-磷酸葡萄糖 D.1-磷酸葡萄糖和葡萄糖E. 6-磷酸葡萄糖 7.磷酸戊糖途径: A.是体内CO2的主要来源 B.可生成NADPH直接通过呼吸链产生ATP C.可生成NADPH,供还原性合成代谢需要 D.是体内生成糖醛酸的途径 8. 血浆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最多的是: A. CM B. VLDL C. IDL D. LDL E.HDL 9. 下列哪种酶不参与脂肪酸的β-氧化: A. 脂肪酰CoA合成酶 B. 脂肪酰CoA脱氢酶 C. 肉碱脂酰转移酶 D. 琥珀酰CoA转硫酶 E. Δ2烯酰水化酶 10. 不能转变成乙酰CoA的物质是: A. β-羟丁酸 B. 脂肪酸 C. 乙酰乙酸 D. 胆固醇 E. 甘油 11. 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是: A. 硫解酶 B. HMGCoA合成酶 C. HMGCoA还原酶 D. HMGCoA裂解酶 E. 以上都不是 12.急性肝炎时血清中哪些酶的活性可见升高:

华南理工理论力学静力学与动力学习题主观题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一. 填空题 1.理论力学的任务是研究物体作 机械运动 的规律 2.平衡是指 (相对于地球)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 3.力是物体之间 相互的机械 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 运动 或 形状 发生改变。 4.刚体是受力作用而 不变形 的物体。 5.刚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此两力等值、反向、共线 。 6.对刚体而言,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线。 7.对刚体而言,力是 物体位移 矢量。 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 一、填空题 1.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 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 2.同一平面内两力偶的等效条件是 。 3.研究平面汇交力系时, 采用两种方法, 即 几何法 和 解析法 。 4.一个力F 在某轴上的分力是 量、投影是 量。 5.力偶使刚体转动的效果与 矩心位置 无关,完全由 力偶矩 决定。 6.力偶可在作用平面内任意 移动 ,也可向平行平面 移动 。 三、计算题 1.不计杆重,求图示结构中AB 、AC 两杆所受的力。 C A B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一、填空题 1.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为:该力系的主矢 和 主矩 同时为零。 2.平面平行力系独立的平衡方程有 3 个,可解 3 个未知量的问题。 3.作用在刚体上A 点的力,F 可以等效平移到刚体上任意点B ,但必须附加一个力偶,此 附加力偶的矩等于 。 4.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需要将力系中的各力 简化 到作用面内选定的一点上,该点称为 简化中心 。 三、计算题 1.求图示简支梁A 、B 处的约束力。 )(2/7, )(2/9), (4↓=↑=→=qa qa qa F F F B Ay AX

理论力学B考试前辅导资料 题库及答案 西南交通大学

理论力学B 1只要知道作用在质点上的力,那么质点在任一瞬时的运动状态就完全确定了。()正确答案:错误 2在惯性参考系中,不论初始条件如何变化,只要质点不受力的作用,则该质点应保持静止或等速直线运动状态。()正确答案:正确 3作用于质点上的力越大,质点运动的速度也越大。()正确答案:错误 4牛顿定律适用于任意参考系。()正确答案:错误 5二力平衡条件中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正确答案:正确 6分力一定小于合力。()正确答案:错误 7 刚体的平衡条件是变形体平衡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正确答案:正确 8 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重量P成正比,即Fmax = fs P。正确答案:错误 9若系统的总动量为零,则系统中每个质点的动量必为零。()正确答案:错误 10冲量的量纲与动量的量纲相同。()正确答案:正确 11质点系的内力不能改变质点系的动量与动量矩。()正确答案:错误 12质点系内力所做功之代数和总为零。()正确答案:错误 13如果某质点系的动能很大,则该质点系的动量也很大。()正确答案:错误 14点的牵连速度是动参考系相对于固定参考系的速度。()正确答案:错误 15点的牵连加速度是动参考系相对于固定参考系的加速度。()正确答案:错误 16当牵连运动为平动(移动)时,相对加速度等于相对速度对时间的一阶导数。()正确答案:正确 17力对任一点之矩在通过该点的任意轴上的投影等于力对该轴之矩。()正确答案:正确 18当力与轴共面时,力对该轴之矩等于零。()正确答案:正确 19在空间问题中,力偶对刚体的作用完全由力偶矩矢决定。()正确答案:正确 20定轴转动刚体上与转动轴平行的任一直线上的各点加速度的大小相等,而且方向也相同。()正确答案:正确 21刚体作平动(移动)时,其上各点的轨迹相同,均为直线。()正确答案:错误 22 刚体作定轴转动时,垂直于转动轴的同一直线上的各点,不但速度的方向相同而且其加速度的方向也相同。()正确答案:正确 23两个作定轴转动的刚体,若其角加速度始终相等,则其转动方程相同。()正确答案:错误 24刚体平动时,若刚体上任一点的运动已知,则其它各点的运动随之确定。()正确答案:正确 25运动学只研究物体运动的几何性质,而不涉及引起运动的物理原因。()正确答案:正确 26在某瞬时,点运动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都等于零,则该点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正确答案:正确 27已知点运动的轨迹,并且确定了原点,则用弧坐标s(t)可以完全确定动点在轨迹上的位置。()正确答案:正确 1.质点系内力所做功之代数和总为零。()说法错误 2.刚体作平动(移动)时,其上各点的轨迹相同,均为直线。()说法错误 3. 在自然坐标系中,如果速度的大小ν=常数,则其切向加速度at=0. 说法正确 4. 在惯性参考系中,不论初始条件如何变化,只要质点不受力的作用,则该质点应保持静

福建农林大学校主(西)大门设计及及三环路衔接主要路网规划

福建农林大学校主(西)大门设计及与三环路衔接主要路网规划 设计任务书 一、基本情况 福建农林大学地处福州市南台岛北端,东衔闽江,南临妙峰山,西接乌龙江,北依淮安山,呈两江夹岸地形。校园总用地面积2285亩,师生员工达4万多人。学校现有连接南江滨大道的东大门,以及通往316国道的南门,本项目为校园总平规划中衔接福州三环路的主(西)大门。 二、编制依据及技术规范 1、设计任务书 2、国家现行规划设计规范、标准 3、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总平规划 4、福建农林大学校园道路图 5、《福建农林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6、福建省、福州市城市规划有关管理文件及指标 7、三环路有关图纸文件 三、规划和设计要求 校主(西)大门座落在校园南北中轴线的西端,向西衔接福州三环路,东接校园同安路和中华名特优植物园,北临校园金山路主干道,南接校园将乐路,大门建筑(或广场)及与三环路衔接的路网将形成学校未来最重要的标志性入口区域。 (一)设计指导思想:充分彰显福建农林大学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以景观、生态为先导,实现大门建筑与周边景观的水乳交融,凸显农林院校特色。 设计总原则:开放包容、简约大气、淳厚质朴,自然和谐。 (二)校大门的设计:应规划布局合理,在满足开放办学要求,

方便对外交流,便于疏导的同时,兼具方便灵活管理的特点。应保证大门建筑与三环路的合理间距,妥善处理三环路与校主(西)大门用地之间近4米的高差所带来的视觉压力。考虑到校主(西)大门在校园格局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学校人流量大、车辆通行频繁的特点,设计中考虑在该区域设置安全缓冲区并与校主(西)大门之间形成广场,做到相关衔接道路一并融入广场,并成为广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路网规划:参照校园总平规划和已有的道路系统,充分考虑校主(西)大门在校园路网构架中交通枢纽的作用,着重实现与福州三环路的有效和有序衔接,同时兼顾与校园路网的合理衔接。路网规划力求便捷流畅、安全,妥善处理人与车的关系,做到人车分流、各行其道。 (四)景观规划:校主(西)大门和广场与周边建筑、道路和景观环境共同形成校前区的主轴线景观带,风格上应与校内既有建筑、景观保持完整性和一致性。校前区主轴线景观带应充分体现环境规划理念,即:以景观为基础,体现景观衬托建筑,建筑融入景观。规划中适当考虑增加校主(西)大门区域夜景效果。 (五)管线规划:校主(西)大门东侧同安路设有雨水管网,在规划中应考虑妥善解决广场及周边区域排水及相应管线的衔接问题。 (六)本规划应考虑旧堤坝拆除后及堤坝外77亩用地规划的衔接,以及相关道路、管线延伸等衔接问题。 四、规划和设计内容 (一)校主(西)大门(含广场)规划和设计:大门建筑(含广场)具体规模和体量由设计单位构思、创意、发挥。开标后,由中标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深化设计。 (二)与三环路衔接的主要路网规划。 (三)校主(西)大门(含广场)及周边景观规划,以及广场周边有关管线规划。

大学物理化学化学平衡课后习题及答案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化学化学平衡课后习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课后习题 一、是非题 下列各题中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 某一反应在定温、定压且无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当该反应的?r G m<0时,则该反应能正向进行。( ) 2. 如果某一化学反应的?r H< 0,该反应的K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3. 对理想气体反应:0 = ∑BνB B,在定温定压下当∑BνB>0时,随着惰性气体的加入而平衡向左移动。() 4. 对理想气体反应:0 = ∑BνB B,在定温定压下当∑BνB>0时,随着惰性气体的加入而平衡向左移动。(9. 如果某一化学反应的?r H不随温度变化,那么其?r S也不随温度变化,但是其?r G却与温度有关。() 5. 对于真实气体混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仅仅是温度的函数。() 二、选择题 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各题后的括号内: 1. PCl5的分解反应PCl5(g) == PCl3(g) + Cl2(g) 在473 K达到平衡时PCl5(g) 有48.5%分解,在573 K 达到平衡时,有97 %分解,则此反应是()(1)吸热反应;(2)放热反应; (3)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为零的反应; (4)在这两个温度下标准平衡常数相等的反应。

2. 设反应 a A(g ) == y Y(g) + z Z(g),在101.325 kPa 、300 K 下,A 的转化率是600 K 的2倍,而且在300 K 下系统压力为101 325 Pa 的转化率是2×101 325 Pa 的2 倍,故可推断该反应 ( ) (1)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成反比; (2)是一个体积增加的吸热反应 ; (3)是一个体积增加的放热反应; (4)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成正比,与压力成反比。 3.理想气体反应N 2O 5(g )== N 2O 4(g )+1/2O 2(g )的?r H 为41.84kJ ?mol -1,∑=0)(,B C m p B ν。要增加N 2O 4(g )的产率可以( ) (1)降低温度; (2)提高温度; (3)提高压力; (4)定温定容加入惰性气体。 4. 影响任意一个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值的因素为:( )。 (1) 催化剂 ; (2) 温度 ; (3) 压力 。 5. 温度升高时,固体氧化物的分解压力(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 (1)降低; (2)增大; (3)恒定; (4)无法确定。 6. 反应 2NO(g) + O 2(g) == 2NO 2(g) 是放热的, 当反应在某温度、压力下达平衡时,若使平衡向右移动。则应采取的措施是:( )

上海海洋大学生物化学A

上海海洋大学生物化学 A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上海海洋大学试卷 诚信考试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 我已阅读且透彻理解了“上海海洋大学学生考场规则”和“上海海洋大学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处理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守,如有违反,按有关条款接受处理。 承诺人签名:日期: 考生姓名:学号:专业班名:一. 填空题(每小格分,总计10分)

1. 糖酵解反应速度分别受、和三种酶的调控,其中第一种是最关键的限速酶。 2. 氨基酸经氧化脱氨基作用生成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3.在真核细胞内,脂肪酸氧化过程在部位进行,首先是脂肪酸活化,然后重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4个步骤。 4 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和填空 ECM Tyr Ser VLDL IMP ACP SAM CoA-SH 5 蛋白质降解的反应机制和 二.是非题(正确的以“√”表示,错误的以“×”,共10分,答案填入表格中) 1. 葡萄糖是生命活动主要能 源之一,三羧酸循环是在线粒 体外进行。 2. 乙酰辅酶A是脂肪酸分解 代谢的最终产物。

3.ATP是生物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 4. 尿素是所有动物氨基氮代谢的最终产物。 5磷酸吡哆醛可以作为转氨酶的辅酶。 6.脂肪酸的氧化中,脂酰CoA在苹果酸的携带下从线粒体中进入核糖体氧化。 7.乙醛酸循环仅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动物体内不存在此途径 8.蛋白酶家族包括丝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金属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4个主要家族 9. 胆固醇不是所有类固醇激素的前体 10. 谷氨酸脱氢酶是至今发现唯一可利用NADH或NADPH作为辅酶的酶 三.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总计10分,答案填到下列表格里) 1. 下列过程除哪个不发生在 线粒体中 (1)脂肪酸的β-氧化(2)乙醛酸循环(3)TCA循环(4)电子传递链2. 能产生乙酰CoA的物质是: (1)乙酰乙酰CoA (2)脂酰CoA (3)丙酮酸(4)以上都是

华南理工大学至学年第一学期理论力学期末考试测试试题

华南理工大学2001至2002学年第一学期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

————————————————————————————————作者:————————————————————————————————日期: 2

华南理工大学2001至2002学年第一学期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理 论 力 学 期 终 考 试 卷 (工科) ======================================================== 考试日期:2002年 1 月 A 卷 院(系): 2000级 考试时间:15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请将答案的序号填入划线内) 1. 三力平衡定理是--------------------。 ① 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② 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③ 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2. 空间任意力系向某一定点O 简化,若主矢0≠'R ,主矩00≠M ,则此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 ① 可能是一个力偶,也可能是一个力; ② 一定是一个力; ③ 可能是一个力,也可能是力螺旋; ④ 一定是力螺旋。 3. 如图所示,=P 60kM ,T F =20kN ,A , B 间的 静摩擦因数s f =0.5,动摩擦因数f =0.4,则物块A 所受的摩擦力F 的大小为-----------------------。 ① 25 kN ;② 20 kN ;③ 310kN ;④ 0 4. 点作匀变速曲线运动是指 ------------------。 ① 点的加速度大小a =常量; ② 点的加速度a =常矢量; ③ 点的切向加速度大小τa =常量; ④ 点的法向加速度大小n a =常量。 T F P A B ο 30

西南交大理论力学作业

达朗伯原理作业B 参考解答 1.如题图所示,均质细圆环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C 为质心。圆环在铅垂平面内,可绕位于圆环周缘的光滑固定轴O 转动。圆环于OC 水平时,由静止释放,要求用达朗伯原理求释放瞬时圆环的角加速度及轴承O 的约束力。 解: 将惯性力向质心C 简化,其受力(含惯性力)图见右下。 其中 αα2I I , mr M mr F C == 由动静法得 0 , 0Ox =?=∑F F x r g rmg rF M F M O 2 ,0 , 0)(I IC =?=?+=∑αv 2 , 0 , 0I mg F mg F F F Oy Oy y = ?=?+=∑

2.重物A 质量为m 1,系在绳子上,绳子跨过不计质量的固定滑轮D ,并绕在鼓轮B 上,如题图所示。由于重物下降,带动了轮C ,使它沿水平轨道滚动而不滑动。设鼓轮半径为r ,轮C 的半径为R ,两者固连在一起,总质量为m 2,对于其过质心C 的水平轴的回转半径为ρ 。要求用达朗伯原理求鼓轮B 的角加速度和鼓轮B 所受摩擦力。 解:在定滑轮质量不计的假设下,定滑轮两端绳子拉力相等。受力图(含惯性力)如右下所示 对物块A 对轮C 注意有运动学关系 和 可解得 0 ,011T =?+=∑g m a m F F y 0)( ,0)(0 ,02T S 2T =++?==??=∑∑C C E C x a Rm F R r J M F a m F F αF R a R r R r a C )()(+=+=α2 2ρ m J C =212221)()() (r R m R m r R g m ++++= ραa a 1 A m 2 12222 21S )()()(r R m R m Rr g m m F +++?=ρρ

新版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这个念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的难以抑制,可能真的和大多数情况一样,我并没有过脑子,只是内心的声音告诉我:我想这样做。 得知录取的消息后,真是万分感概,太多的话想要诉说。 但是这里我主要想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备考经验,考研这一路走来,收集考研信息着实不易,希望我的文字能给师弟师妹们一个小指引,不要走太多无用的路。其实在刚考完之后就想写一篇经验贴,不过由于种种事情就给耽搁下来了,一直到今天才有时间把自己考研的历程写下来。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不过有时候又有一些懒散,人嘛总是复杂的,对于考研的想法我其实从刚刚大一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在刚刚进入大三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复习了,不过初期也只是了解一下具体的考研流程以及收集一些考研的资料,反正说到底就是没有特别着急,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考研备考并不需要特别长的时间,因为如果时间太长的话容易产生疲惫和心理上的变化反而不好。 下面会是我的一些具体经验介绍和干货整理,篇幅总体会比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一项大工程,真不是一两句话可描述完的。 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 文章结尾处附上我自己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硕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44)风景园林基础(820)园林规划设计 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为:

《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 《园林艺术原理》。 《城市绿地规划》刘颂。 《西方园林史》朱建宁。没有特殊要求西方园林史皆可。 《植物造景》关文灵 先综合说一下英语的复习建议吧。 如何做阅读? 做阅读题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先看题干,了解一下这篇文章大致讲什么内容,然后对应题干去阅读文章,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把你做出答题选择的依据标注出来,便于核对答案时看看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毕竟重要的不是这道题你最后的答案正确与否,而是你答题的思路正确与否。 此外,每次做完阅读题也要稍微归纳一下错误选项的出题陷阱,到底是因果互换、主观臆断还是过分推断等,渐渐地你拿到一道阅读题就会条件反射出出题人的出题思路,这也有助于你检验自己选择的答案的合理性。 对于真题上的每一篇阅读,我做完核对答案后都重新精读了一遍,把不认识的单词进行标注通过查阅字典和手机弄懂消化,然后对每一篇阅读进行口头翻译,这样一来不仅加深了自己对阅读这一块的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翻译能力。对于阅读理解B有些年份考查排序,有些年份考查小标题,还有些年份考查将抽出的句子还原,解答这类题型主要突破点是找出相关性和提示词,就拿排序来说,段落与段落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很多时候都有包括转折、递进、因果等相关性,文章中也往往会给出一些表示这些关系的提示词,这些地方就是你答题的突破点,具体细节大家认真阅读真题的解析都可以看到。

上海海洋大学生物化学期末试卷资料讲解

上海海洋大学生物化学期末试卷

生物化学期终试卷(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一、是非题:(共20分) 1. 细胞色素是指含有FAD辅基的电子传递蛋白。【F】 2. 哺乳动物无氧下不能存活,因为葡萄糖酵解不能合成ATP。【F】 3. 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需要磷酸己糖异构酶及磷酸果糖激酶催化。【T】 4. 酮体是指在肝脏中合成的丙酮酸、乙酰乙酸、B-丁酸。【F】 5. 在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和能量代谢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T】 6. 脂酰CoA在肉毒碱的携带下,从胞浆进入线粒体中氧化。【T】 7. ATP虽然含有大量的自由能,但它并不是能量的贮存形式。【T】 8. 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之一,酵解途径和三羧酸循环都是在线粒体 内进行。【F】 9. 磷酸吡哆醛只作为转氨酶的辅酶。【F】 10. 奇数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经β-氧化后全部生成乙酰CoA。【F】 1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新生肽链N端第一个残基都为fMet。【F】 12. 真核生物mRNA多数为多顺反子,而原核生物mRNA多数为单顺反子。【F】 13. 核糖体是细胞内进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部位。【T】

14. 一般讲,从DNA的三联体密码子可以推定氨基酸的顺序,相反从氨基酸的顺序也可以毫无疑问地推定DNA顺序。【F】 15. 原核生物转录终止时不一定要ρ(Rho)因子参与。【T】 16. RNA的转录合成和DNA的合成一样,在起始合成前亦需要有RNA引物参加。【F】 17.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mRNA是由3’端向5’端进行翻译的。【F】 18. 1mol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生成乳酸,需经1次脱氢,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过程,最终净生成2molATP分子。【T】 19. 原核生物DNA聚合酶都有5’-3’的外切活性。【F】 20. 脂肪酸氧化降解主要始于分子的羟基端。【F】 二、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 生物体内ATP最主要的来源是:【D】 A、糖酵解 B、TCA循环 C、磷酸戊糖途径 D、氧化磷酸化作用 2. 线粒体外NADH经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内实现氧化磷酸化,其p/o值为:【C】 A、0 B、1 C、2 D、3 3. 在三羧酸循环中,由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所催化的反应需要:【A】

理论力学(静力学) ·平时作业2019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作业题 一、选择题 1. 正立方体的顶角上作用着六个大小相等的力(如图所示),此力系向任一点简化 的结果是( A )。 (A )主矢等于零,主矩不等于零; (B )主矢不等于零,主矩也不等于零; (C )主矢不等于零,主矩等于零; (D )主矢等于零,主矩也等于零。 2.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 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B )。 (A )与压力成正比 (B )等于水平拉力 (C )小于滑动摩擦力 (D )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减小 3.点的速度合成定理r e a v v v +=的适用条件是( B )。 (A )牵连运动只能是平动; (B )牵连运动为平动和转动都适用; (C )牵连运动只能是转动; (D )牵连运动只能是直线平动。 4.设质点的动量为p ,受到的冲量为I ,则( B )。 (A )动量和冲量都是瞬时量 (B )动量和冲量的方向一定相 同 (C )动量是瞬时量 (D )冲量是瞬时量 5. 动量相等的甲、乙两车,刹车后沿两条水平路面滑行.若两车质量之比 m 1:m 2=1:2,路面对两车的阻力相同,则两车滑行时间之比为( A )。 (A )1:1 (B )1:2 (C )2:1 (D )1:4 6.一个物体是否被看作刚体,取决于( B )。 (A )变形是否微小

(B )变形不起决定因素 (C )物体是否坚硬 (D )是否研究物体的变形 7.一空间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平行于某一固定平面,且该力系平衡,则该力 系的独立的平衡方程数为 ( A )。 (A )5个 (B )3个 (C )4个 (D )6个 8.已知雨点相对地面铅直下落的速度为A v ,火车沿水平直轨运动的速度为B v , 则雨点相对于火车的速度r v 的大小为( C )。 (A )B A v v v +=r ; (B )B A v v v -=r ; (C )22r B A v v v +=; (D )22r B A v v v -=。 9. 动量相等的甲、乙两车,刹车后沿两条水平路面滑行.若两车质量之比 m 1:m 2=1:2, 路面对两车的阻力相同,则两车滑行时间之比为( A )。 (A )1:1 (B )1:2 (C )2:1 (D )1:4 10.在点的合成运动中,牵连运动是指 ( C )。 (A )动系相对于定系的运动 (B )动点相对于定系的运动 (C )定系相对于动系的运动 (D )牵连点相对于动系的运动 二、判断题 1.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及力在平面上的投影均为代数量均为矢量。 ( 错 ) 2. 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时,物体的变形对所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微, 此时物体可视为刚体。 ( 错) 3. 若转动刚体受到的所有外力对转轴之矩恒等于零,则刚体对转轴的动量矩一 定保持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