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电气论文

发电厂电气论文
发电厂电气论文

发电厂电气论文

院系: 信息与控制

专业: 电气工程及及其自动化姓名: 顾蓉

班级: 电气一班

学号: 20131393036

摘要

电力系统以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它主要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变电系统及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各负荷中心。

电气主接线也称为电气主系统一次接线,它是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计的主体,也是电力系统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主接线反映了发电机、变压器、线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等有关电气设备的数量、各回路中电气设备的连接关系及发电机、变压器与输电线路、负荷间以怎样的方式连接,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保护与控制方式选择和检修的安全与方便性。而且电能的使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在我国电源结构中火电设备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75%。本文是对配有6台300MW汽轮发电机的大型火电厂电气一次部分的初步设计,主要完成了整个电气一次部分主接线的设计。包括电气主接线的形式的比较、选择;主变压器、高压厂用变压器台数、容量和型号的选择;短路电流计算和高压电气设的选择与校验; 以及相关的配电装置设计及选择。

关键词:发电厂,主接线,变压器,电气设备

一、应用背景

1.1课题背景

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主要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电厂辅助生产系统等)转化成电能,再经输、变电系统及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各负荷中心。由于电源点与负荷中心多数处于不同地区,也无法大量储存,电能生产必须时刻保持与消费平衡。因此,电能的集中开发与分散使用,以及电能的连续供应与负荷的随机变化,就制约了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据此,电力系统要实现其功能,就需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设置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以便对电能的生产和输运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确保用户获得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

电能是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由于电能不仅便于输送和分配,易于转换为其它的能源,而且便于控制、管理和调度,易于实现自动化。因此,电能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绝大多数电能都由电力系统中发电厂提供,电力工业已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得到迅猛发展。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原始资料分析和方案比较,确定发电厂的电气主接线。

1.2原始资料

1、课题名称:800MW区域性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2、原始资料:

(1)厂址概况:本厂在一大型煤矿区内,为坑口电厂,所有燃料由煤矿直接供给。电厂生产的电能除用于厂用外,全部以5回220kV线路送入系统。厂区地势较不平坦,地质条件好,有新的公路、铁路通向矿区,交通方便。厂址附近有大河通过,水量丰富,属于6级地震区,冻土层1.5米深,覆冰厚10mm;最大风速20m/s;年平均温度+6℃,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36℃,土壤电阻率>500 。

(2)机组参数:锅炉:1-140/670-汽机:535/535/1302002 发电机:2-200-4QFQS

(3)电力系统接线图,如图1-1

1.3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包括发电、送电、变电、配电、用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通信,安全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等设施,电气系统规划设计及运行的任务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统筹安排下,合理开发、利用动力资源,用较少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来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提供充足可靠和质量合格的电能。

电力系统规划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现有电力系统实际情况,结合能源和交通条件,分析负荷及其增长速度,预计电力电量的发展,提高电源建设和系统网架的设想拟定、勘测、设计以及新设备试制的任务。

1.4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4.1 课程设计的目的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电力系统课程后的一次综合性训练,复习巩固本课程及其他课程的有关知识,增强工程观念,通过设计,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路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及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1.4.2 课程设计的要求

(1)熟悉国家能源开发策略和有关的技术规程、规定、导则等,树立供电必须安全、可靠、经济的观念。

(2)掌握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

(3)熟悉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计算。

(4)学习工程设计的说明书得撰写。

1.5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方针

目前我国人均拥有装机容量和人均占有发电量较低,技术经济指标平均水平不高,火电厂的污染物排放量高,电网相对薄弱,供电可靠性偏低。为了提高效率和保护环境,及时关闭低效率、煤耗高、污染严重的小火电机组,以大带小,装设烟气脱硫及降低氮氧化物设施,开展洁净煤燃烧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主要的发展方针有:

(1)、积极发展水电,水能资源是可再生的、清洁的能源;在电力系统中,有一定比重的水电装机容量对系统调峰和安全经济运行极为有利;水电站的发电成本低,水库可以综合利用。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目前仅开发了少部分,所以要积极发展水电。

(2)、优化发展火电,我国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火电厂的厂址不受限制,建设周期短,能较快发挥效益。

(3)、重点发展电网,促进全国联网。(4)、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发电,做好农村电气化建设,在边远农村和沿海岛屿,因地制宜建设小水电、风力发电、潮汐发电、地热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

二、主变压器的选择

2.1主变压器选择原则

2.1.1主变压器容量、台数的选择

主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直接影响主接线的形式和配电装置的结构,它的选择除依据基础资料外,主要取决于输送功率的大小与系统联系的紧密程度、运行方式及负荷的增长等因素,并至少考虑5年内负荷的发展需要。如果容量选的过大,台数选得过多,则会增加投资、占地面积和损耗,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益,并增加运行和检修的工作量;如果容量选的过小,台数选的过少,则可能封锁发电厂剩余功率的传送,或限制变电所符合的需要,影响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之间的功率变换及运行的可靠性等。因此,应合理选择其容量和台数。

2.1.2主变压器形式的选择

1、相数的确定

在330Kv及以下发电厂和变电所中,一般都选用三相变压器,因为一台三相式较同容量的三台单项式投资少、占地小、损耗小,同时配电装置结构简单,运行维护较方便。

在500KV及以上的发电厂中,应按其容量、可靠性要求、制造水平、运输条件、负荷和系统情况等,经技术比较后确定。

2、绕组的确定

(1)只有一种升高电压向用户供电或系统连接的发电厂,以及只有两种电压的变电所,采用双绕组变压器。

(2)有两种升高电压向用户供电或与系统连接的发电厂,以及有三种电压的变电所,可以采用双绕组变压器或三绕组变压器。

2.2主变压器台数和型号的计算

2.2.1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根据原始资料,该厂除了本厂的厂用电外,其余向系统输送功率,所以不设发电机母系,发电机与变压器采用单元接线,保证了发电机电压出线的供电可靠,本厂主变压器选用三相式变压器4台。

2.2.3主变压器型号的选择

1、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根据设计手册,发电机与变压器为单元连接式,主变压器的容量为238.12MVA。

2、型式的选择:根据主接线的设计,主变压器选用双绕组变压器;

3、相数:因为母线电压等级为220KV,故选用三相变压器。

故选择三相双绕组变压器,型号为SFPL-240000/220的主变压器,参数如表2-1

3.1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应根据发电厂和变电所在电力系统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应满足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和经济调度的要求。根据规划容量、本期建设规模、输送电压等级、进出线回路数、供电负荷的重要性、保证供需平衡、电力系统的线路容量、电气设备性能和周围环境及自动化规划与要求等条件确定。应满足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3.2电气主接线的要求

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的主体,它反映各设备的作用、连接方式和回路的相互关系。所以,由文献[1]可知;它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全厂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确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起着决定的作用。概括地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3.2.1可靠性

在研究主接线可靠性时应重视国内外长期运行的实践经验和其可靠性的定性分析;主接线的可靠性要包括一次部分和相应组成的二次部分在运行中可靠性的综合,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设备的可靠程度。可靠性的具体要求在于断路器检修时,不宜影响对系统的供电;断路器或母线故障以及母线检修时,尽量减少停运的回路数和停运时间,并要保证对一级负荷及全部或大部分二级负荷的供电。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线路检修时,是否影响连续供电;

2、线路、断路器或母线故障,以及在母线检修时,造成停电馈线停运的回路多少和停电时间的长短,能否满足Ⅰ、Ⅱ类负荷对供电的要求;

3、本发电厂有无全厂停电的可能性;

4、大型机组全部停电,对电力系统特定运行的影响与产生的后果等因素;

5、可靠性的客观衡量标准是运行实际,故应充分考虑长期积累的运行时间经验;

6、综合性,因此不仅要考虑一次设备(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的故障率及其对供电的影响,还要考虑继电器保护等二次设备的故障率及其对供电的影响。

当然,可靠性并不是绝对的,分析和评估主接线的可靠性时,不能脱离发电厂和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合作用,所以对大、中型发电厂主接线,除一般定性分析其可靠性外,尚需进行可靠性定量计算。

3.2.2灵活性

主接线应满足在调度、检修及扩建时的灵活性。在调度时,应可以灵活地投入和切除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调配电源和负荷,满足系统在事故运行方式、检修运行方式以及特殊运行方式的系统调度要求;在检修时,可以方便地停运断路器、母线及其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安全检修而不致影响电力网的运行和对用户的供电;扩建时,可以容易

地从初期接线过渡到最终接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应能灵活的投入(或切除)一些机组或线路,调配电源和负荷,能满足系统在事故,检修及特殊方式下的调度要求。

2、能方便的停运断路器,母线及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安全检修且不影响电力网的正常

3、应能容易地从初期过渡到最终接线,在扩建时,一次和二次设备所需要改造很少。 3.2.3经济性

要节省投资,主接线应力求简单,以节省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和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等一次设备;要节省继电保护和二次回路不过于复杂,以节省二次设备和控制电缆;要能限制短路电流,以便于选择价廉的电气设备或轻型电器;主接线设计要为配电装置布置创造条件,尽量使占地面积减少;经济合理地选择主变压器的种类、容量、数量、要避免因两次变压而增加电能损失。 1、投资省:主接线应简单清晰,以节约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和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等一次设备的投资,要能使控制保护,不过于复杂,以利于运行并节约二次设备和控制电缆投资,要能限制短路电流,以便合理的选择电气设备或轻型电器;

2、占地面积小,主接线要为配电装置创造条件,以节约用地和节省构架、导线、绝缘子几安装费用;

3、电能损失小,主接线要为配电装置创造条件,经济合理地选择主变压器的型式容量

和数量,避免两次变压而增加电能损失。 3.3对原始资料的分析 从原始资料可以知道,本电厂属于地区性火力发电厂,建成后总容量为800MW ,建成后与周边的几个电厂形成区域电网。该电厂的发电容量除了本厂厂用电后剩余的电力向系统供电。出线回路为5回,电压高,

用。电厂是否安全、可靠运行直接影响该地区的经济效益,可见该电厂的重要性。 3.4拟定可行的主接线方案 3.4.1主接线方案

根据变压器的组合方案拟定主接线的初步方案,并依据对主接线的基本要求,从技术上进行论证各方的优、缺点,淘汰了一些较差的方案,保留了两个技术上相对较好的方案,即双母线接线和双母线带旁路接线,如图2.1和图2.2所示。 3.4.2 比较主接线方案 比较内容如表3-1

经分析比较,本厂采用方案一 3.5主电路图

四、电气设备的选择

4.1电气设备选择概述

由于各种电气设备的具体工作条件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它们的具体选择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但基本要求是相同的。即,要保证电气设备可靠的工作,必须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并按短路情况校验其热稳定和动稳定。

4.2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要求

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1)应满足正常运行、检修、短路和过电压情况下的要求,并考虑远景发展。

(2)应按当地环境条件校核。

(3 应力求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4)与正个工程的建设标准应协调一致。

(5)同类设备应尽量减少品种。

(6)用新的产品均应有可靠的试验数据,并经正式鉴定合格。

4.3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

4.3.1按额定电压选择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就是其铭牌上标的线电压,另外还有规定允许最高工作电压,所选电气设备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不得低于所在电网的最高运行电压,即而对于电网,由于系统采取各种调压措施,电网的最高运行电压通常不超过电网额定电压的10%。

4.3.2按额定电流选择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是指在额定环境条件下,电气设备的长期允许电流。长期允许电流不得低于所在回路在各种可能运行方式下的持续工作电流。

4.3.3按短路情况校验A.短路电流的计算条件:

(1)容量与接线

(2)短路和种类

(3)短路计算点

B.短路时间的计算

(1)检验热稳定的短路计算时间,即计算短路电流热效应时间。

式中:——后备继电保护动作时间——断路器全断开时间

五、应用场合

5.1、线路变电所组接线

线路变压器组接线便是线路和变压器直接相连,是一种最简略的接线要领。线路变压器组接线的好处是断路器少,接线简略,造价省。相应220kV接纳线路变压器组,110kV宜接纳单母分段接线,正常分段断路器打开运行,对限定短路电流结果显着,较得当于110kV开环运行的网架。但其可靠性相对较差,线路妨碍检修停运时,变压器将被迫停运,对变电所的供电负荷影响较大。其较得当用于正常二运一备的城区中间变电所,如上海中间城区就有接纳。

5.2、桥形接线

桥形接线接纳4个回路3台断路器和6个隔离开关,是接线制止路器数量较少。也是投资较省的一种接线要领。根据桥形断路器的位置又可分为内桥和外桥两种接线。由于变压器的可靠性宏大于线路,因此中应用较多的为内桥接线。若为了在检修断路器时不影响和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偶然在桥形外附设一组隔离开关,这就成了长期开环运行的四边形接线。

5.3、多角形接线

多角形接线便是将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相互连接,且每一台断路器两侧都有隔离开关,由隔离开关之间送出回路。多角形接线所用配置少,投资省,运行的机动性和可靠性较好。正常环境下为双重连接,任何一台断路器检修都不影响送电,由于没有母线,在连接的任一部门妨碍时,对电网的运行影响都较小。其最紧张的缺点是回路数受到限定,因为当环形接线中有一台断路器检修时

就要开环运行,此时当别的回路产生妨碍就要造成两个回路停电,扩大了妨碍停电范畴,且开环运行的时间愈长,这一缺点就愈大。环中的断路器数量越多,开环检修的机遇就越大,所一样平常只采四角(边)形接线和五角形接线,同时为了可靠性,线路和变压器接纳对角连接原则。四边形的掩护接线比力庞大,一。二次回路倒换操作较多。

5.4、单母线分段接线

单母线分段接线便是将一段母线用断路器分为两段,它的好处是接线简略,投资省,操作方便;缺点是母线妨碍或检修时要造成部门回路停电。

5.5、母线接线

双母线接线便是将事情线。电源线和出线议决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连接到两组(一次/二次)母线上,且两组母线都是事情线,而每一回路都可议决母线团结断路器并列运行。

与单母线相比,它的好处是供电可靠性大,可以轮番检修母线而不使供电制止,当一组母线妨碍时,只要将妨碍母线上的回路倒换到另一组母线,就可敏捷光复供电,别的还具有调治。扩建。检修方便的好处;其缺点是每一回路都增长了一组隔离开关,使配电装置的构架及占地面积。投资费用都相应增长;同时由于配电装置的庞大,在变化运行要领倒闸操作时容易产生误操作,且不宜实现自动化;尤其当母线妨碍时,须短时切除较多的电源和线路,这对特别紧张的大型发电厂和变电站是不容许的。

5.6、母线带旁路接线

双母线带旁路接线便是在双母线接线的根本上,增设旁路母线。其特点是具有双母线接线的好处,当线路(主变压器)断路器检修时,仍有连续供电,但旁路的倒换操作比力庞大,增长了误操作的机遇,也使掩护及自动化体系庞大化,投资费用较大,一样平常为了节省断路器及配置隔绝,当出线到达5个回路以上时,才增设专用的旁路断路器,出线少于5个回路时,则接纳母联兼旁路或旁路兼母联的接线要领。

5.7、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

双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便是在双母线带旁路接线的根本上,在母线上增设分段断路器,它具有双母线带旁路的好处,但投资费用较大,占用配置隔绝较多,一样平常接纳此种接线的原则为:

(1)当配置连接的出入线总数为12~16回时,在一组母线上设置分段断路器;

(2)当配置连接的出入线总数为17回及以上时,在两组母线上设置分段断器。

5.8、3/2(4/3)断路器接线

3/2(4/3)断路器接线便是在每3(4)个断路器中间送出2(3)回回路,一样平常只用于500kV(或紧张220kV)电网的母线主接线。它的紧张好处是:

(1)运行调治机动,正常时两条母线和全部断路器运行,成多路环状供电;

(2)检修时操作方便,当一组母线停支时,回路不必要切换,任一台断路器检修,各回路仍按原接线要领霆,不需切换;

(3)运行可靠,每一回路由两台断路器供电,母线产生妨碍时,任何回路都不停电。

2/3(4/3)断路器接线的缺点是利用配置较多,特别是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投资费用大,掩护接线庞大。

六、总结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在这次设计中的发电机台数为四台,装机容量分别为4X200MW。在这次设计得过程中,我们翻阅了许多的相关资料,最重要的是通过本次设计,我们能够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学习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所设计的火电厂电气部分具有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并能满足工程建设规模要求。采用的电气主接线具有供电可靠、调度灵活、运行检修方便且具有经济性和可扩建发展的可能性等特点。所选主变经济、合理。

在设计过程中,短路电流是按最严重情况考虑计算的,并结合实际环境,选择的电气设备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节约运行成本。在设计的初期我们利用了三天的时间熟悉了这次设计的题目及要求,并在图书馆、电子图书室查阅了有关的技术资料。在查阅

资料和分析的过程中,大大拓宽我们的专业知识领域,使我们慢慢生成了这次设计的主要思路,培养我们具有初步的科研和设计算的能力。由于时间关系以及个人水平的问题,这次的设计也有很多不完善的东西,相信这些会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慢慢的理解。

总之,在这次设计中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我们不仅在这次设计中发现了我们学习的薄弱之处,而且我们学会了如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明白了这次设计的目的。这次设计是我们自己能够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联系,并达到对知识的融汇和贯通及合理应用。通过这次设计,我们进一步领会电力工业建设中的政策观念和经济技术观念,以及对工程技术中的技术和经济问题,能够进行比较全面的综合分析。使我们对电力系统有了一个整体和具体的了解,这对我们今后工作中有积极的意义。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对我们学工科的同学来说尤为重要。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无刷双馈电机的功率因数控制 2.基于Matlab的无刷双馈电机建模与仿真 3.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 4.新型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 5.TCR型SVC控制系统 某电厂卸船机供电系统滤波器设计精品文档,超值下载6. 7.复合励磁稀土永磁同步发电机的研究 8.稀土永磁直流无刷电机设计研究 9.盘式永磁同步发电机在风力发电中的开发与应用 10.基于DSP的交流不间断电源的研究 11.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研究 12.基于DSP的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研究 13.平衡变压器的优化设计 14.某型号电力变压器的电磁场分析 15.基于DSP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设计 16.基于DSP的混合电力滤波器的设计 17.低噪声电机设计 18.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字化调速系统的研究 19.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设计 20.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的无功补偿

21.配电网高压无功调节装置的设计与优化 22.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的设计 23.变频空调系统的电气设计 24.三相感应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25.复合励磁多相同步调速电动机的研究与设计 26.变压器型可控电抗器的设计 27.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模型与分析 28.交流异步电力测功机系统的仿真分析 29.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中机侧变流器的设计与仿真 30.直驱型风力发系统电网侧变流器的设计与仿真 31.调磁路式可控电抗器的仿真 32.调电路式可控电抗器的设计与仿真 33.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34.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控制器的一种新型直流电源系统 35.兆瓦级风力发电电伺服独立变桨控制系统的设计 36.一种新型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电池管理装置的设计 37.无刷交流励磁机电磁计算程序研究 38.2.5MW永磁风力发电机的机械计算 39.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控制算法的研究 40.某幢办公楼的电气部分设计 41.某柴油机厂配电变电所电气系统设计 42.电机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毕业论文

大学 毕业论文 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 姓名: 学号: 专 年级: 指导教师: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1绪论 (3) 1.1 短期负荷预测的目的和意义 (3) 1.2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特点和基本原理 (4) 1.2.1电力负荷预测的特点 (4) 1.2.2电力负荷预测的基本原理 (4)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5) 1.3.1 传统负荷预测方法 (6) 1.3.2 现代负荷预测方法 (6) 1.4 神经网络应用于短期负荷预报的现状 (8)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8) 2最小二乘法 (10) 2.1 最小二乘法原理 (10) 2.2 多项式拟合具体算法 (10) 2.3多项式拟合的步骤 (11) 2.4 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误差 (12) 2.4.1 误差产生的原因 (12) 2.4.2 误差表示和分析方法 (12) 2.4.3 拟合精度分析 (13) 3基于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 (15) 3.1 人工神经网络 (15) 3.1.1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特点 (15) 3.2 BP网络的原理、结构 (15) 3.2.1网络基本原理 (15) 3.2.2 BP神经网络的模型和结构 (16) 3.2.3 BP网络的学习规则 (16) 3.3 BP算法的数学描述 (17) 3.3.1信息的正向传递 (17) 3.3.2 利用梯度下降法求权值变化及误差的反向传播 (17) 3.4 BP网络学习具体步骤 (18) 3.5 标准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19) 3.5.1 输入输出变量 (19) 3.5.2 网络结构的确定 (19) 3.5.3 传输函数 (20) 3.5.4 初始权值的选取 (21) 3.5.5 学习数率 (22) 3.5.6 预测前、后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22)

发电厂电气部分 作业

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所述的电压等级,是指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D ) A)330kV;B)±500kV;C)±800kV;D)1000kV;E)220kV 2.下面所述的电压等级,是指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C ) A)330kV;B)±500kV;C)±800kV;D)1000kV;E)220kV 3.能源按被利用的程度,可以分为(B ) A)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B)常规能源、新能源 C)可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 D)含能体能源、过程性能源 4.能源按获得的方法分,可以分为(A ) A)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B)常规能源、新能源 C)可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 D)含能体能源、过程性能源 5.隔离开关的控制可分为(A ) A)就地控制与远方控制 B)远方控制与电动控制 C)就地控制与液压控制 D)集中控制与电气控制 6.载流导体三相短路时,电动力计算主要考虑工作条件最恶劣的一相,即(D) A)A相 B)B相 C)C相 D)中间相 7.对线路停电的操作顺序是(D ) A.先分母线隔离开关,再分线路隔离开关,最后分断路器 B.先分线路隔离开关,再分母线隔离开关,最后分断路器 C.先分断路器,再分母线隔离开关,最后分线路隔离开关 D.先分断路器,再分线路隔离开关,最后分母线隔离开关 8.关于备用电源,不正确的描述是(D ) A)明备用是指专门设置一台备用变压器(或线路),它的容量应等于它所代替的厂用工作变中容量最小的一台的容量; B)暗备用是指不另设专用的备用变(或线路),而将每台工作变的容量加大; C)备用电源的两种设置方式: 明备用和暗备用;

D)在大型电厂,特别是火电厂,由于每台机组厂用负荷较大,常采用明备用; E)暗备用运行方式下,正常工作时,每台工作变在欠载下运行,当任一台工作变因故被切除后,其厂用负荷由完好的工作变承担。 9.在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与检验中,不需选择或校验(C) A)额定电压 B)二次负荷 C)机械负荷 D)动稳定 10.在屋内配电装置中,为避免温度变化引起硬母产生危险应力,一般铝母线长度为多少米 时,就应设置一个伸缩节?(B ) A)10~19 B)20~30 C)35~40 D)30~50 11.输电线路送电的正确操作顺序为(C ) A.先合母线隔离开关,再合断路器,最后合线路隔离开关 B.先合断路器,再合母线隔离开关,最后合线路隔离开关 C.先合母线隔离开关,再合线路隔离开关,最后合断路器 D.先合线路隔离开关,再合母线隔离开关,最后合断路器 12.维持电弧稳定燃烧的因素是( C ) A碰撞游离B高电场发射 C热游离 13.交流电弧过零后不再燃烧的条件是( C ) A工频电源电压小于燃弧电压 B 电弧电压小于熄弧电压 C 恢复电压小于介质强度 14.断路器燃弧的时间是(C ) A 断路器接到分闸命令至电弧熄灭的时间 B断路器接到分闸命令至触头分离的时间 C 断路器触头刚分离至电弧熄灭的时间 二、判断题 1.断路器的额定电流是指在任意的环境温度下,当断路器的绝缘和截流部分不超过其长期 工作的最高允许温度时,断路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错) 2.SF6全封闭组合电器是以绝缘油作为绝缘和来弧介质,以优质环氧树脂绝缘子作支撑元 件的成套高压组合电器。(错)

发电厂电气部分毕业设计论文

1 引言 近年,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电力供应能力显著增强。“十五”期间全国发电装机新增近2亿千瓦,创历史最高水平,2006年又新增装机容量1亿千瓦,总容量超过6亿千瓦,今年投产规模仍将保持在7000万千瓦以上,全国电力供应紧的局面已经得到全面缓解。但是,我国电力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十分突出,特别是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比重过高。因此,电力工业将“上大压小”、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放在了“十一五”期间工作的首位[9]。 据测算,火电机组容量的不同,反映在煤耗和污染物排放量上差别很大。大型高效发电机组每千瓦时供电煤耗为290克--340克,中小机组则达到380克--500克。5万千瓦机组其供电煤耗约440克/千瓦时,发同样的电量,比大机组多耗煤30--50%。与此同时,小火电机组排放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分别占电力行业总排放量的35%和52%。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小平算了一笔账,“现有的小机组若能够完全由大机组替代,一年可节能9000万吨标准煤,相应减少排放二氧化硫220万吨,少排放二氧化碳2.2亿吨。 目前全国10万千瓦及以下小火电机组占火电装机比重达到29.4%,这些小火电绝大部分是在我国电力供应较为紧的“八五”、“九五”期间建设的,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和煤炭资源丰富的省份。加速关停小火电机组,一方面是保证节能降耗指标的完成,另一方面有助于保障大机组的开工率,促进电力产业结构改造升级。 关停小火电机组是从国家大局出发,优化电力工业结构的重要举措,对提高电力工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电厂二期工程电气部分设计 ①装机容量:装机两台,总容量600MW; ②机组年利用小时数: Tmax=6000小时 ③气象条件:发电厂所在地最高气温32℃,年平均气温5.65℃,最大风速25m/s ④厂用电率:按6%考虑 ⑤ 220kV电压等级,架空线路2回与系统相连,系统电抗以100MVA为基准折算到220kV 母线为0.028 设计基本要求: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优秀

毕业设计(论 文) G RADUATE D ESIGN (T HESIS ) 基于STC89C52的无线抄表系统——硬件系统设计 学 生 学习中心 奥鹏学习中心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2015年 9 月 1 日 东北大 学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 院教 务 处

目录 1. 绪论 0 1.1无线抄表系统研究的意义 0 1.2无线抄表系统的现状 0 2.设计方案的确定 (2) 2.1设计功能要求 (2) 2.2 系统的基本方案 (2) 3.硬件系统 (4) 3.1.1总电源方案概况 (4) 3.1.2总电源方案设计 (4) 3.2 采样电路模块 (4) 3.2.1采样电路模块概况 (4) 3.2.2采样电路模块方案设计 (5) 3.3收发模块 (8) 3.4 CPU模块 (9) 3.4.1 89C52主要功能 (10) 3.4.2管脚说明 (11) 3.4.3 振荡器特性 (13) 3.4.4 芯片擦除 (14) 3.5 显示模块 (14)

4.硬件电路板制作与调试 (16) 4.1 电路版设计的先期工作 (16) 4.1.1利用原理图设计工具绘制原理图 (16) 4.1.2手工更改网络表 (16) 4.3 设置PCB环境 (17) 4.4 布置零件封装的位置 (18) 4.5 元器件的锁定 (18) 4.6布线规则设置 (19) 4.6.1安全间距(Routing标签的Clearance Constraint) 19 4.6.2走线层面和方向(Routing标签的Routing Layers)19 4.6.3过孔形状(Routing标签的Routing Via Style). 20 4.6.4走线线宽(Routing标签的Width Constraint).. 20 4.6.5敷铜连接形状的设置(Manufacturing标签的Polygon Connect Style) (20) 4.7 手动布线和布完调整 (20) 4.7.1 手动布线 (21) 4.7.3对所有焊盘补泪滴 (21) 4.8 放置覆铜区 (21) 4.9 打印PCB电路板 (22) 4.10制作电路板 (22)

发电厂专业课程设计

发电厂专业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12-5班 组号:第一组 指导老师:齐辉 时间:2015.7

摘要 本设计是电厂主接线设计。该火电厂总装机容量为2×50+2×600=1300MW。厂用电率6.5%,机组年利用小时T=6500h。根据所给出的原始资料拟定两种电气主接m ax 线方案,然后对比这两种方案进行可靠性、经济型和灵活性比较厚,保留一种较合理的方案,最后通过定量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终的电气主接线方案。在对系统各种可能发生的短路故障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电气设备和道题的选择校验设计。在对发电厂一次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发电厂的配电装置布置做了初步简单的设计。此次设计的过程是一次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初步过程,起到学以致用,巩固和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建立了工程设计的基本观念,提升了自身设计能力。 关键字:电气主接线;火电厂;设备选型;配电装置布置。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3) 1.1设计的原始资料 (3) 1.2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3) 2电气主接线 (5) 2.1系统与负荷资料分析 (5) 2.2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5) 2.2.1方案拟定的依据 (5) 2.2.2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7) 2.3 主变压器的选择与计算 (8) 2.3.1变压器容量、台数和型式的确定原则 (8) 2.3.2变压器的选择与计算 (9) 3短路计算 (10) 3.1短路计算的一般规则 (10) 3.2短路电流的计算 (10) 3.2.1各元件电抗的计算 (10) 3.2.2 等值网络的化简 (11) 4电气设备的选择 (16) 4.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16) 4.2电气设备的选择条件 (16) 4.2.1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16) 4.2.2按短路情况校验 (17) 4.2.3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19) 4.2.4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0) 5结束语 (21) 6参考文献 (22)

17西安交通大学《发电厂电气部分》(在线作业)

西交《发电厂电气部分》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除发电机外,()是发电厂中最为贵重的大型电气设备。 A. 主变压器; B. 联络变压器; C. 厂用变压器; D. 自用变压器; 正确答案:A 2. 电气设备的动稳定电流应不小于通过该电气设备的最大()。 A. 三相冲击短路电流 B. 冲击短路电流 C. 三相短路电流 D. 持续工作电流 正确答案:A 3. 决定熄弧的基本因素是()。 A. 弧隙介质强度和加在弧隙上的恢复电压 B. 弧隙温度和弧隙恢复电压 C. 弧隙温度和弧隙距离 D. 弧隙距离和加在弧隙上的恢复电压 正确答案:A 4. 对供电距离较远、容量较大的电缆线路,应校验其电压损失ΔU(%),一般应满足()。 A. ΔU(%)≤5% B. ΔU(%)≤10% C. ΔU(%)≤15% D. ΔU(%)≤20% 正确答案:A 5. 电气设备额定电流的选择条件是它的值要大于等于()。 A. 短时最大工作电流 B. 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C. 最大短路电流 D. 持续短路电流 正确答案:B 6. 关于导体稳定温升说法正确的是()。 A. 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材料的电阻成反比 B. 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材料的电阻成正比 C. 与电流的平方成反比,与导体材料的电阻成反比 D. 与电流的平方成反比,与导体材料的电阻成正比

7. 发电机运行频率高于额定频率时,发电机的运行效率将()。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根据具体的发电机有不同的结果 正确答案:B 8. 厂用电接线形式,错误的描述是()。 A. 通常都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形式,即为提高厂用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高压厂用母线按锅炉的台数分成若干独立工作段。 B. 同一机炉或在生产过程上相互有关的电动机和其他用电设备应接在同一分段上,同一机炉自用机械有两套互为备用,则应接在不同分段上; C. 全厂公用负荷,不需要设置公用段,分布在不同分段上; D. 低压厂用母线一般也可按锅炉分段,由相应的高压厂用母线供电; 正确答案:C 9. 发电机不对称运行属于()。 A. 故障运行方式 B. 正常运行方式 C. 非正常运行方式 D. 特殊运行方式 正确答案:C 10. 厂用高压变压器的容量选择正确的是()。 A. 厂用高压计算负荷再加上厂用低压计算负荷。 B. 厂用高压计算负荷与上厂用低压计算负荷之和,再加上10%的裕度; C. 厂用高压计算负荷的110%再加上厂用低压计算负荷。 D. 厂用高压计算负荷加上厂用低压计算负荷的110% 正确答案:C 11. 电弧形成之后,维持电弧燃烧所需的游离过程是()。 A. 碰撞游离; B. 热游离; C. 热电子发射; D. 强电场发射; 正确答案:B 12. 如果要求任一组母线发生短路故障均不会影响各支路供电,则应选用()。 A. 双母线接线 B. 双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 C. 多角形接线 D. 二分之三接线 正确答案:D 13. 屋外配电装置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 与屋内配电装置相比,建设周期短 B. 与屋内配电装置相比,扩建比较方便 C. 相邻设备之间距离较大,便于带电作业 D. 与屋内配电装置相比,占地面积大

电厂电气运行培训内容

第一章电气基础知识 1、什么叫电场? 答:存在于电荷周围的空间,对电荷有作用力的特殊物质叫电场。电场的力的性质表现为: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作用力,这种力称为电场力。电场的能的性质表现为:当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对电荷做功(这说明电场具有能量)。 2、电流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答: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作有规则的定向移动,就形成了电流。 电流的方向习惯上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即为电流的方向。。 3、什么叫直流? 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叫直流。如手电筒、发电厂的事故照明、发电机的励磁等用的是直流。 4、什么叫交流? 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称作交流。生活中广泛用的是交流电,有些直流电也是交流电经整流得到的,一般发电厂发出的电都是交流电。 5、电压与电动势有何区别?它们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答:在电场中,将单位正电荷由高电位点移向低电位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称为电压。电压等于两点之间的电位之差。在电场中,将单位正电荷由低电位移向高电位时外力(电源力)所做的功称为电动势。 电压和电动势的主要区别在于,电压是反映电场力做功的概念,其正方向为电位降的方向;而电动势则是反映外力克服电场力做功的概念,其正方向为电位升的方向,两者的方向是相反的。电压和电动势的基本单位均为V。

电压的正方向规定为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即电位降的方向。电动势的正方向规定为由低电位指向高电位,即电位升的方向。 6、什么是电源? 答:电源实质上是一种能量的转换装置,即将其它形式的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设备,如发电机、干电池和蓄电池等。 7、什么叫直流电源? 答:一般将电势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源,叫做直流电源。如干电池、蓄电池和直流发电机等都是直流电源。 8、什么叫交流电源? 答:电势的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变化的电源,称为交流电源。交流发电机就是交流电源。 9、什么是电位? 答:电位实际就是电压,是对参考点的电压。 10、什么是电阻和电导?导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这种阻碍作用就是电阻。用R 表示,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物体传导电流的本领叫电导。用G表示,电导的单位为西门子,简称西(S)。注:G=1/R 导体的电阻一般与以下因素有关: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 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至于材料就要看实际。 R=ρL/S R是导体电阻(欧) ρ为导体的电阻率(欧姆·毫米2/米)不同的导体电阻率不同 L为导体的长度(米)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是学位论文的一个总体规划和设计,是毕业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搜集整理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题报告,供大家阅读查看。 设计(论文)题目:电力系统规划及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电力系统规划 1. 电力系统概述 电力系统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主要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电厂辅 助生产系统等)转化成电能,再经输、变电系统及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各负荷中心,通 过各种设备再转换成动力、热、光等不同形式的能量,为地区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1] 电源点与负荷中心多数处于不同地区,也无法大量储存,故其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并在同一地域内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电能生产必须时刻保持与消费平衡。因此,电能的集中开发与分散使用,以及电能的连续供应与负荷的随机变化,就制约了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据此,电力系统要实现其功能,就需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设置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以便对电能的生产和输运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确保用户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2] 2.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电能是当今社会应用最广泛的二次能源。国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保障与提高,都离不开电能。电能供应的中断或减少将影响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科 技要发展,电力要先行”,因此,做好电力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落实发、送、变电本体 工程的建设条件,协调其建设进度,优化其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节约国家基建投资,意义尤为重大。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正是电力工程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关于单项本体工程设计的总体规划,是具体建设项目的方针和原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3] 3.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任务

电力系统规划与发电厂毕业设计计算书

目录第一章电网规划 1.1 电源规划 1.2 电力网络方案选择 1.3 导线截面和型号的选择 1.4 主变压器的选择 1.5 方案经济性比较 第二章短路电流计算 2.1 基本参数标幺值计算 2.2 短路电流计算 2.3 电气设备选择 第三章潮流的计算 3.1 基本参数计算 3.2 手算冬季最大运行方式潮流3.3 机算潮流 第四章厂用电设计 4.1 供电电压等级 4.2 厂用电接线 4.3 厂用变压器选择 4.4 厂用电设备选择 第五章防雷保护设计

第一章电网规划 1.1 电源规划 电源规划主要用于确定发电厂的装机容量。这次设计的系统包括1个火电厂、1个水电厂和4个变电所。一般水电厂一旦建成,其装机容量就于确定,而火电厂建成后扩建方便,一旦系统容量不够,就需在火电厂新装机组。在确定所

装机组容量时,其型号不超过两种,一般采用大机组。在电源规划前,首先确定负荷容量,负荷包括用电负荷、供电负荷和发电负荷。用电负荷和网损的和为供电负荷,在供电负荷的基础上加上厂用电即为发电负荷。在确定负荷容量后,还需考虑系统备用容量,包括负荷备用、国民经济备用以及检修备用,然后考虑水电厂的调峰容量,最后确定火电厂装机容量。 1. 负荷容量计算: (1)用电负荷:1号变电所 1 m a x P 50M W = 2号变电所 2m a x P 70M W = 3号变电所 3m a x P 60M W = 4号变电所 4 m a x P 55M W = 系统从新区吸收的最大功率sl P 160MW =。 设计水平年发电机母线最大负荷P 35MW =机25MW ,水电厂近区负荷P 35MW =近。计算总的用电负荷时需考虑同时率 1 K ,因为各用户用电最大值不可能在同一时刻出现,一般同 时率大小与用户的多少,各用户的用电特点有关,地区或系统之间取1K 0.95=。 4 imax sl 1y i=1 y y y y P P P +P +P K 50706055160+25+350.95432.5MW P =13P 0.97432.5419.28MW P =110P 1.1432.5475.48MW =+?=?==?=+=?=∑近初机中初末初()(++++)( -%)( %)

发电厂电气部分2019第1学期作业【答案】

《发电厂电气部分》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所述的电压等级,是指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D) A)330kV;B)±500kV;C)±800kV;D)1000kV;E)220kV 2.下面所述的电压等级,是指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C) A)330kV;B)±500kV;C)±800kV;D)1000kV;E)220kV 3.能源按被利用的程度,可以分为(B) A)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B)可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 C)常规能源、新能源 D)含能体能源、过程性能源 4.能源按获得的方法分,可以分为(A) A)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B)可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 C)常规能源、新能源 D)含能体能源、过程性能源 5.隔离开关的控制可分为(A) A)就地控制与远方控制 B)远方控制与电动控制 C)就地控制与液压控制 D)集中控制与电气控制 6.载流导体三相短路时,电动力计算主要考虑工作条件最恶劣的一相,即(D) A)A相 B)B相 C)中间相 D)C相 7.对线路停电的操作顺序是(D) A.先分母线隔离开关,再分线路隔离开关,最后分断路器 B.先分线路隔离开关,再分母线隔离开关,最后分断路器 C.先分断路器,再分母线隔离开关,最后分线路隔离开关 D.先分断路器,再分线路隔离开关,最后分母线隔离开关 8.关于备用电源,不正确的描述是(D) A)明备用是指专门设置一台备用变压器(或线路),它的容量应等于它所代替的厂用工作变中容量最小的一台的容量; B)暗备用是指不另设专用的备用变(或线路),而将每台工作变的容量加大; C)备用电源的两种设置方式:明备用和暗备用;

D)在大型电厂,特别是火电厂,由于每台机组厂用负荷较大,常采用明备用; E)暗备用运行方式下,正常工作时,每台工作变在欠载下运行,当任一台工作变因故被切除后,其厂用负荷由完好的工作变承担。 9.在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与检验中,不需选择或校验(C) A)额定电压 B)二次负荷 C)机械负荷 D)动稳定 10.在屋内配电装置中,为避免温度变化引起硬母产生危险应力,一般铝母线长度为多少米 时,就应设置一个伸缩节?(B) A)10~19 B)20~30 C)35~40 D)30~50 11.输电线路送电的正确操作顺序为(C) A.先合母线隔离开关,再合断路器,最后合线路隔离开关 B.先合断路器,再合母线隔离开关,最后合线路隔离开关 C.先合母线隔离开关,再合线路隔离开关,最后合断路器 D.先合线路隔离开关,再合母线隔离开关,最后合断路器 12.维持电弧稳定燃烧的因素是(C) A碰撞游离B高电场发射 C热游离 13.交流电弧过零后不再燃烧的条件是(C) A工频电源电压小于燃弧电压B电弧电压小于熄弧电压 C恢复电压小于介质强度 14.断路器燃弧的时间是(C) A断路器接到分闸命令至电弧熄灭的时间 B断路器接到分闸命令至触头分离的时间 C断路器触头刚分离至电弧熄灭的时间 二、判断题 1.断路器的额定电流是指在任意的环境温度下,当断路器的绝缘和截流部分不超过其长期 工作的最高允许温度时,断路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错) 2.SF6全封闭组合电器是以绝缘油作为绝缘和来弧介质,以优质环氧树脂绝缘子作支撑元 件的成套高压组合电器。(错)

发电厂电气一次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发电厂电气一次系统设计 系别电力工程系 专业班级电气07K1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梁海平 ××××年六月

发电厂电气一次系统设计 摘要 发电厂是电力系统中生产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将电能输送出去。 本设计是对一高压侧110kV,2回出线;中压侧35kV,4回出线;低压侧10kV,12回出线的发电厂一次系统进行的初步设计。该发电厂属于小型发电厂,它除承担向系统供应电能的任务外,还提供地区负荷。 本设计首先进行了原始资料的分析。通过分析,了解该发电厂的类型、负荷情况等;然后,再依据发电厂的电压等级、出线数目及其负荷大小,拟定出多种接线方案,再通过初步技术和经济比较,确定一个最优方案;再根据选择主变的原理和所给的该发电厂各电压等级的最大负荷量,确定了主变容量、台数及型号;然后,选择各个短路点,进行短路电流计算,为下面的电气设备选择打下基础;再次,便是根据上述设计成果确定各电气设备,确定配电设备。 最后根据这地区的雷雨情况配置避雷与接地装置及配电装置,完成电气主接线、电气平面布置、防雷与接地图。 关键字:发电厂设计;短路计算;设备选择;防雷保护

A DESIGN OF ELECTRIC MAIN SYSTEM FOR POWER STATION Abstract Power Stations are producing electricity in the power system, controlling the power flow and adjusting the voltage. It will link all levels of voltage power grid through its transformer and will supply power to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tentative design is to the first system of the power station which has high-tension side 110kV, four output connections; middle-tension side 35kV, four output connections, low-tension side 10kV, twelve output connections. The power station belongs to one middle-size station. In addition to assume the supply of power to the power system also to content the region loads. The design has firstly been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of primary source. Pass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we can understand the type of this power station, load condition and so on. Secondly, based on the voltage level of power station, load size and the number of outline, we can obtain a wide range of wiring, and then through the preliminary technical comparison, the two options identified. In the light of the principle of choosing main transformer,we can choose the main transformer’s number, capacity and type .Next, selecting each short circuit point and carrying on the calculation of short circuit current, it is the foundation that has been conquered in the selection of the electric installation of next. Then,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of designed we can determine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through the economically optimal choosing the best plan and determining the distributed equipments of the power base on the design achievement mentioned above.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in this region of the thunderstorm,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device are configured. The final completion of 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the electrical layout,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access map are draw. Keywords: Power station design; Short current calculation; Equipment selection; Lightning Resistant protection; Distribution devic

发电厂论文

发电厂 单位: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1321 姓名:马凌风 本文主要通过对发电厂电气部分,包括能源与发电,发电、变电和输电的电气部分,用电接线,配电等以及水处理和水质量控制的介绍来向读者展示发电厂的构成及运作方式。 关键词:电气运行水处理电力 引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力已经入千家万户,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电接触,生产、生活中用电极为频繁,然而,这些电又是从何而来,如何进入千家万户的,我们将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了解发电厂的组成与运作。 正文:1能源 世界由物质构成,而能量是物质的属性,,是一切物质的动力;目前,人类所认识的能量有以下几种形式:(1)机械能(2)热能(3)化学能(4)辐射能(5)核能(6)电能。 1.1能源的定义:能源,顾名思义是能量的来源,即指人类获得能量的来源,包括已经开发可供直接使用的自然资源和经过加工或转换的能量来源,而尚未开发的自然资源称为自然资源。 1.2能源的分类 按获得方式不同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1)一次能源:指自然界中现成存在,可直接获取和利用而又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例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等。 (2)二次能源: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成的另一种形态的能源,例如,电力、蒸汽、煤气、焦炭、汽油等,它们使用方便,易于利用,是高品质的能源。 电能是由一次能源经加工转换成的能源,电能与其他形式的能源相比,其特点有 1)便于大规模生产和远距离输送 2)方便转换和易于控制 3)损耗小 4)效率高 5)无气体和噪声污染 2发电厂 将各种一次能源转变为电能的工厂,称为发电厂。按一次能源的不同,发电厂分为火力发电厂(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水力发电厂(一水的位能作动力)、核能发电场、地热能发电场、风能发电场等。目前,我国以火力发电厂为主。 2.1火力发电厂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石油或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其能量转换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2.1.1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 我国火力发电厂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且主力电厂是凝汽式发电厂。 火电厂的电能生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电厂培训计划

运行分场培训计划 1 培训目的 集控专业人员通过对135mw机组锅炉、汽机、电气、除灰脱硫专业系统、运行规程、设备说明书、操作票和工作票的学习,掌握135mw单元机组的运行操作、设备维护、试验、机组异常及事故处理方法;化学专业人员通过对135mw机组化学专业系统、运行规程、设备说明书、操作票、工作票、水分析、煤分析、油分析、环保分析的学习,掌握135mw机组的化学运行操作、设备维护、试验、水质异常及事故处理方法。通过运行分场各专业的培训,达到提高各专业岗位的运行技术水平和事故处理能力,确保我公司一期工程3x135mw机组顺利完成安装调试、分部试运、整套启动、整套试运及投产运行。 2 培训范围本计划集控专业适用于运行分场集控机组长及以下岗位人员,化学专业适用于化学运行及化验人员。 3 培训职责 3.1 运行分场投产前各专业培训由运行分场经理负总责。 5 培训计划 5.1 培训计划安排 5.1.1 集控专业培训范围包括锅炉设备及运行、汽轮机设备及运行、电气设备及运行、除灰脱硫设备及运行、停送电操作、工作票和操作票、事故处理; 化学专业培训范围包括化学设备及运行、工作票和操作票、事故处理及其水分析、煤分析、油分析、环保分析的分析方法和试验仪器操作方法。 5.1.2 各专业培训方式:集控专业分成锅炉、汽机、电气、除灰脱硫专业组学习,中方人员以自学为主。化学专业培训分成化学运行组和化学化验组学习,中方人员以自学为主。 5.1.3 在各专业培训期间,有条件的情况下,参加厂家人员讲课,了解设备构造、原理、操作、注意事项。 5.1.4 仿真机安装调试好后,按值轮换安排部分集控专业人员上仿真机学习。 5.1.5 各专工可以根据本专业培训的需要安排其他方式的培训。 5.2 培训计划表锅炉专业培训计划表篇二:224电厂生产准备人员培训计划 224电厂生产准备人员培训计划 电力生产准备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取得相关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国家规定的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理论培训原则上安排在培训学校进行,要求生产管理人员、运行人员、维护人员一并听课,以提高培训效率。生产管理人员和运行人员外送培训、实习时,尽量通盘考虑,一起安排,便于相互学习和交流。 1 培训对象 1.1运行人员。包括负责集控、化学、燃料、除灰(脱硫脱硝)运行的人员。 1.2生产管理人员。包括负责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人员(包括各生产部门领导、运行专工、设备点检员、技术监督专职等)。 1.3 维护人员。包括负责机、电、炉、化学、燃料、除灰(脱硫脱硝)等设备维护、试验的人员。 2 培训要求 2.1制定培训实施细则和岗位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目标,有针对性地编制培训教材(详见附件)。附件一:224电厂电厂一期(2×300mw)工程生产准备人员理论培训教材编写及理论培训要求 附件二:224电厂电厂一期(2×300mw)工程生产准备人员培训实施细则 2.2坚持运行值班人员的培养方向为集控全能值班员;生产管理、检修维护人员的培养方向为一专多能,一工多艺。 2.3 运行人员 熟悉300mw机组的现场设备构造、性能、原理及运行要求,掌握设备的运行操作调整及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

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毕业论文 题目:变流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姓名:博 学号:4 专业:电气自动化 指导老师: 年月日

声明 本人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本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签名: 博日期: 2015年5月25日

目录 引言 (1) 一、变流技术的概况 (1) (一)电力电子变流技术是电力电子技术的一个研究方向 (1) (二)目前我国在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研究和应用上仍待解决的问题 (2) 二、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2) (一)整流电路(AC-DC) (2) (二)逆变电路(DC-AC) (3) 1.水力发电的有效功率 (3) 2 . 发电厂风机水泵的变频调速 (3) 3 . 太阳能发电控制系统 (4) 三、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5) (一)发电环节中的应用 (5) (二)输电环节中的应用 (5) (三)配电环节中的应用 (6) 结束语 (6) 致 (7) 【参考文献】 (7)

题目:变流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发达在用户最终实用的电能中,有60%以上的电能至少经过一次以上电力电子变流装置的处理。电力系统在通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电力电子技术是关键技术之一。可以说,如果离开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就是不可想象的。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电力系统应用 引言 电力电子技术理论是建立在电子学、电力学和控制学三个学科基础之上的一门新型学科,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广泛的用于交通运输、电力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新能源系统等,在照明、空调等家用电器及其他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 一、变流技术的概况 电力电子技术,又称功率电子技术,服务于以电力半导体器件及“变频技术”为核心的电力电子行业,是20世纪后期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崭新的技术,主要研究各种电力电子器件,以及这些电力电子器件所构成的各种各样能高效地完成对电能的变换和控制的电路或装置。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电力电子技术是以电力为研究对象的电子技术,它利用各种电力电子器件和控制技术对电能(包括电压、电流、频率和波形等)控制和变换。 (一)电力电子变流技术是电力电子技术的一个研究方向 其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应用广泛。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生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本次毕业设计题目为某高层住宅楼电气工程设计(3号楼),本楼为两梯24户,一共有29层,设计部分为5至29层。本工程采用树干式,电压等级为380V/220V,供电电源引自小区内变电站。 设计内容为强电设计部分,其中包括:配电系统的设计、照明系统设计、插座系统设计及防雷与接地系统的设计。 照明系统按环保节能标准设计,其中包括照度计算、灯具的选择、照明干线、插座导线截面积的选择以及导线的敷设方式。插座系统按普通住宅标准设计。插座回路与照明回路由不同支路供电。防雷系统设计在屋面上装设避雷针与避雷带相结合的接闪器。 在本次毕业设计当中共绘制了6张图纸,除一张手绘图外全部由CAD绘制。 关键词:照明系统;供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

Abstract Graduate design topic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esign for a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Building 3), the floor for two ladder 24, a total of 29 layers, the design part of the 5-29layer. This project rating for the380V/220V power supply cited childhood district substation . Design content for the design part of the strong electric ,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lighting system design, socket system design and light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system design. The lighting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and efficiency standards, including illumination calculation, the choice of lamps, lighting, trunk, the choice of socket wire cross sectional area, and wire laying method. The socket system is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 of ordinary residential design. Outlet circuit and lighting back to the routing of different slip-powered, Lighting rod and lighting with a combination o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