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案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案1一教学目标1.有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5个新词语的意思;用“像……似的”、“恢复”造句。

3.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的捕鱼的乐趣。

难点: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三教学时间:3课时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3.读通句子。

4.了解课文大意。

5.重点教学第一自然段。

6.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

(2)教学过程1、揭题,2、简介鸬鹚。

1)课件呈现课题。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非常优美的课文21鸬鹚。

谁能把题目读准?注意都是平舌音。

3)昨天,老师要求同学们上网去查找鸬鹚的资料。

谁能向同学们介绍有关鸬鹚的情况?4)课件呈现多幅鸬鹚的照片,定格喉囊的位置。

这就是鸬鹚的喉囊。

介绍鸬鹚喉囊的作用,教学“喉囊”,范写并要求学生在空白处写2遍。

5)看课题猜想课文内容——激趣。

同学们,课文以“鸬鹚”为题,请你猜猜可能写些什么内容?是否和《翠鸟》一文写法相似?3、范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的优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课文写了什么内容?5、检查自学效果:1)读准字音2)记住字形:窄抹柔喉拣抛痕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是否读正确、通顺?读后请同学们评价。

4)课文写了什么?6、教师小结。

7、教学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你感受到什么?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2)交流:总的感受是很静很美;从下列词句中感受到很静:A、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

(“平得像一面镜子”是比喻,说明湖面没有风、很静。

)B、岸边有几棵垂柳,垂柳外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几只有窄有长的小渔船浮在湖面上。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百花园一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百花园一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百花园一知识点分析1.关于书写:在五年级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关注书写的工整程度,更要注意书写的整体形式是否符合规范。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笔的姿势是否标准;–字的质量是否清晰;–词与词之间的距离是否协调;–书写空间的利用是否合理等。

2.关于古文阅读:古文阅读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在重视对古文的认识和理解的同时,还要着重训练学生对古文的解读能力,避免过分注重形式而忽略意义。

具体来说,应该:–从课文中选出一些语言句式和固定用法进行分析;–围绕通顺、准确地表达意思,与平时的汉语阅读、写作行为相互呼应;–引导学生学习古汉语常用的虚词,如之、乎、兮等,以及例汉字的含义。

教学重点1.明确课文中词语的意义、词性、用法及相关搭配关系。

2.阐释古文的句型、语意、内涵的层次。

3.通过比较文中用辞、意境,训练学生对古典名篇的理解能力。

4.明确书写规范及对于美术方面的要求。

教学难点1.古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如何进行形体书写、美术方面的培养与拓展。

教学方法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乐趣。

2.通过课堂讲解和扩展练习,训练学生对古文阅读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3.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和需要,及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和建议。

教学内容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涉及的教材内容如下:•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书信》一节原文•《一次试写作》一节原文二、教学步骤Step 1:介绍课文让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简单的了解,包括作者、内容、风格、时代背景等。

Step 2:课文精读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加深对于词句的理解和含义的推测,尝试让学生体会古文的韵味、情感、审美等特点。

Step 3:演练课文让学生将课文中的字句进行分析、演练,完成相关的练习和作业,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Step 4:训练古文阅读发挥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推测能力,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其他典型古文篇目。

五年级上册s版语文教案

五年级上册s版语文教案

五年级上册s版语文教案第一章:《草原》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草原的美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感受草原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草原的美景。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

2.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草原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3. 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草原美景的感受。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二章:《liu 璃》【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瞧破裂河汉宫殿珍珠羡慕”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过程与方法:会写“珍珠项链补上”等13个字,能读写“晶莹发亮”等词语。

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玻璃的喜爱之情,感受玻璃的美丽和用处。

【教学重点】1. 能读写“晶莹发亮”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玻璃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玻璃的美丽和用处。

2. 想象写话,续写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1. 创设情境:夜晚,满天繁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天上的星星。

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星星有关的课文——。

二、听读课文(5分钟)六、课堂活动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对课文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想象写话,分享对故事情节的续写。

七、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024年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案7篇

2024年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案7篇

2024年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案7篇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案篇1这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

讲的是一只小麻雀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由于不听妈妈的告诫而掉到了大花猫旁边。

妈妈奋不顾身地去保护他,小麻雀飞到了窗台上,而妈妈尾巴上的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这篇童话一方面告诉人们,小孩子自作聪明,往往是要吃亏的;另一方面又说明,只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生活的本领才能更快地增长起来。

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感悟为主线。

通过感情朗读体验角色人物的心理变化;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行大胆的交流与讨论。

1.会认“蹈、瞪、舔”3个生字。

会写“檐、脖、摔、蹲、扯、嗓、蹈、莹、瞪、啄、舔、懊、鼠、秃”等14个字,理解“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

3.能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了解普季克是怎样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妈妈是怎样的妈妈。

难点:正确认识麻雀母子;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所表达的意思。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相关课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都很喜欢看童话故事。

它们不仅向我们叙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还能给我们以启示。

谈谈你都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它使你明白了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今天,我们将学习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板书:小麻雀)2.了解作者概况让学生把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1)同桌互读生字,认真听读,互相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3)小组内的同学互相听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把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画出来,读一读。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三首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三首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三首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静夜思》、《登鹳雀楼》、《寻隐者不遇》三首古诗的背景、内容、感情和语言艺术特点。

2.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情趣。

3.通过学习古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三首古诗的背景故事、掌握诗歌的内容、感情和语言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体味古诗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播放一段关于古诗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在了解诗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情趣。

2.学习《静夜思》(30分钟)1.了解《静夜思》的背景故事:唐代诗人李白,因为当时政治上受到排斥,逃亡于山中,创作了《静夜思》。

2.理解《静夜思》的内容:学生朗读诗歌,分析诗歌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欣赏《静夜思》的语言艺术特点:学生分析诗歌的节奏、韵脚、修辞手法等,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

3.学习《登鹳雀楼》(30分钟)1.了解《登鹳雀楼》的背景故事: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在游览某地时参观了一座高楼——鹳雀楼,被楼上的风景感染,写下了《登鹳雀楼》。

2.理解《登鹳雀楼》的内容:学生朗读诗歌,分析诗歌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欣赏《登鹳雀楼》的语言艺术特点:学生分析诗歌的节奏、韵脚、修辞手法等,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

4.学习《寻隐者不遇》(30分钟)1.了解《寻隐者不遇》的背景故事:唐代诗人贾岛,因为对当时的政治环境不满,决定隐居深山之中,被前来拜访的司马相如误认为是另一个隐士,而错失了见面的机会。

2.理解《寻隐者不遇》的内容:学生朗读诗歌,分析诗歌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欣赏《寻隐者不遇》的语言艺术特点:学生分析诗歌的节奏、韵脚、修辞手法等,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

5.归纳总结(10分钟)让学生对三首古诗的内容、感情和语言艺术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四、家庭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诗歌鉴赏文章,写出自己对其中一首古诗的体验和理解,文章须包括背景故事、内容分析以及对语言艺术特点的评价。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4)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涵。

(2)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课文朗读(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节奏。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朗读展示,给予评价和指导。

3.课文理解(1)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2)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5.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2)学生分享复习心得。

2.课文分析(1)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涵。

(2)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阅读理解(1)教师设计阅读理解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展示,给予评价和指导。

4.写作训练(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学生进行构思。

(2)学生当堂完成写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2)学生分享复习心得。

2.课堂讨论(1)教师设计讨论题目,学生分组讨论。

(语文教案)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语文教案)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语文s版五班级上册教案让同学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受到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以及文章语言美的感染,受到宠爱大自然与宠爱生活的教育。

一起看看语文s版五班级上册教案!欢送查阅!语文s版五班级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在理解课文内容根底上领悟“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的方法。

2、学习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语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同学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受到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以及文章语言美的感染,受到宠爱大自然与宠爱生活的教育。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语句的意思教学难点:学习是怎样抓住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

教具预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第一板块走进威尼斯一、激发爱好,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理解课题同学们读了课题,对课题你是怎样理解的2、观赏动画,感受威尼斯。

(课件展__尼斯的图片。

)(1)、要求同学边听边想,哪些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2)、同学沟通(河道多、桥梁多、名胜多、岛屿多、小艇多)小结:这就是意大利的古城——威尼斯。

它位于欧洲亚得里亚海滨,四周被海洋环绕,由118个岛屿组成,全城有117条纵横交叉的大小河道,靠400多座桥梁把他们连结起来。

只有西北角一条长堤与大陆相通,有“水城〞、“百岛城〞之称。

这儿风光秀美,古迹甚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罗克式大教堂,有120座钟楼,64座修道院,40座宫殿,是有名全球的旅游胜地。

威尼斯城吵闹非凡,但城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不见红绿交通灯,小艇就是“公共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同样有名于世。

3、学习词语威尼斯小艇矗立、桥梁、清寂、雇定、祷告、保姆、分散、纵横交叉轻快机敏操纵自如、手忙脚乱(1)出示词语、指名读。

(2)指名用词语说话,肯定用上“威尼斯或小艇〞4、师:为了能让同学把句子说得更好,先自由放声读课文,看看词语在句子的什么地方,用自己的话来说。

并比一比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5、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理请文章的表达挨次。

师随机板书:小艇样子,速度,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的用途。

五年级上册s版语文教案

五年级上册s版语文教案

五年级上册s版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的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热爱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3)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和运用。

(2)课文句型的转换和表达。

(3)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内容,引出本课课题。

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遇到生字词可以同桌互相帮助解决。

3. 讲解生字词:讲解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4. 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重点句子,学习其中的句型和表达方式。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句型和表达方式,写一篇小练笔。

3. 预习下一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给予相应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