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美术

合集下载

韩国美术史

韩国美术史

1,论述高句丽壁画发展过程。

高句丽是三国之一,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

其古坟文化,在形式分为两种:一是石塚,一是石室封土坟,大部分壁画出现在这类墓中。

中心一为中国吉林省的集安(古称“国内城”),一是朝鲜的平壤。

时间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4——5世纪)墓:“T(品)”的形式,多室墓,主要画的是墓主人生活风俗和肖像画。

中期(5——6世纪)墓:“吕”形式,二室墓,主要画的是人物风俗画和四神图。

后期(6——7世纪》墓:“口”形式,单室墓,比较强调的是四神图。

1、平壤地区的早期墓葬:安岳三号墓,357年,黄海道安岳郡龙顺面柳雪里,1949年发现。

以前室为中心的T (品)”形多室墓。

西侧有墓主夫妇像和起居壁画,和河北安平汉墓墓主肖像的关联,关于墓主的身份引发争论,一说是冬寿,一说是高句丽美川王。

在题材上与东汉墓葬有着继承和变化:与儒家思想相关的古代圣人、忠孝人物、烈女题材和祥瑞图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庖厨、车马、行列图等世俗题材和女性题材。

侧室屋顶和墓主肖像中的莲花图案,与佛教因素的介入有关。

德兴里壁画墓,408年,平安南道大安市德兴里,壁画分为两层,上层神话传说,如升仙辟邪图像、牛郎织女传说和狩猎图像,其中人头鸟身的形象可能与佛教的传入有关。

下层主要表现日常生活。

前室后室北壁都出现墓主像,前者是公共的对外空间,绘画技法上应用是透视法,后者是私人空间。

前室西壁有《十三郡太守来拜图》,后室西壁出现建筑、人马图像,东壁有莲花纹,2、平壤地区的中期墓葬双楹塚,平安南道龙冈郡池云面真池洞,5世纪,前室后室之间有八角形石柱,与早期相比,无侧室,前室面积缩小,功能退化,图像变得简单,大多是装饰花纹。

后室北部的《墓主夫妇坐像》表现形式与神像相似,大小与其他人物无如同生活中的私人空间。

与后来的风俗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室顶的莲花花纹已经稳定下来。

高松塚,700年左右,在日本奈良明日香发现异,。

5世纪初墓葬形式通过百济传到日本,其服装形式与双楹塚相似,面部受到汉的影响。

朝鲜族—美术课件

朝鲜族—美术课件

看了这么多, 我们今天到底要画什么呢?
对,我们画的就是一个朝鲜族姑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0g









线


一:先用铅笔画出人物的大 型,在用勾线笔勾出人物的 大轮廓,最后用细头的勾线 笔勾画出人物的细节。
二:用马克笔上色,先画最 大面积的黄色和红色衣服, 在画皮肤颜色。
都二
能分
运浇
用灌
白色是朝鲜族最喜欢的服装颜色, 象征着纯洁、善良、高尚、神圣, 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 自称"白衣同胞"。随着纺织工业 的发展,如今妇女们穿用的衣料 颜色更是绚丽多彩、不拘一格, 但短衣长裙这一传统民族风格久 久不变,因为它符合朝鲜族妇女 的审美心理,充分反映了她们温 顺、善良和勤劳淳朴的美德。
好,
“八
二分
八等
定待
律;
”二
,分
我管
们教
一,
起八
,分
静放
待手
花;
开二
。分

➢ Pure of heart, life is full of sweet and joy!















我们,还在路上……
01 02 03
朝鲜族的由来
朝鲜民族是东亚的重 要民族,朝鲜民族又 称韩民族,主要分布 在朝鲜和韩国,是朝 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 其他主要居住在中国 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 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 联的加盟共和国、美 国、日本等世界各地。

朝鲜美术

朝鲜美术
梁彭孙,山水图,16c前半,纸本水墨,国立中央博物馆
无名《潇湘八景图》日本严岛大愿寺
无名《读书堂契会图》16c后半,绢本水墨,首尔大学校博物馆藏
安坚画派的另一种类型,水平展开空间,不偏重一侧,多展现前景气息,不强调深远,多表现契会、宴饮、仪式、考试
传申师任堂《月下孤舟图》16c中叶。纸本淡彩,构图空间继承安坚画风,用墨受浙派影响
1463副使姜希孟 书状官 李宗準
中期
李桢 十七初
崔岦 《简易堂集》“送李桢从郑亚叛赴京”
申钦 《象村集》“赠李画师桢诗序”
赵之耕
林良 《海东号谱》“善画墨梅,以画入中原”
后期对清交流活跃
金昌业
朝鲜末期流行的画风及代表画家:
1,以金正喜为中心的南宗画风扩大,而形成金正喜一派,代表人物为赵熙龙、许维、田琦
2,中期传入的南宗画法,到后期非常盛行
3,郑鄯一派的真景山水画风
真景重题材,南宗重风格
真景山水的类别
1,野外契会,诗会图
与文人契会有关,出现于高丽时代,在朝鲜的初期和后期开始流行,后期继续延续
汉江边的济川亭、西湖边、蠺头峰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契会场所
契会为前景,主题,背景为实景山水
2,别墅图
朝鲜后期流行的画风及代表画家:
1,朝鲜中期流行的浙派画风衰退,代之而起的南宗画风盛行
2,由南宗画所发展出而取实际朝鲜江山的真景山水画颇盛,代表人物为郑鄯
3,由金弘道、金得臣、申润福所发展的风俗画开始流行
4,在清朝已经流行的西洋画法传入朝鲜,开创了新画法与绘画观
朝鲜后期的山水画风
1,继承朝鲜中期浙派的传统画风
2,朝鲜初期经姜希颜等人所流入的浙派系画风,在此时期非常流行,代表人物为金禔、李庆胤、金明国

寻找朝鲜的“齐白石”——际华春秋朝鲜美术专场

寻找朝鲜的“齐白石”——际华春秋朝鲜美术专场

作者: 齐峰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收藏投资导刊
页码: 50-50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5期
主题词: 朝鲜 美术 春秋 齐白石 艺术品拍卖 中国艺术 春季拍卖会 人民共和国
摘要:朝鲜美术在东亚美术中占有一个重要的位匿。

北京际华春秋拍卖有限公司的朝鲜艺术品拍卖一直是业界的标志。

北京际华春秋拍卖有限公司五周年春季拍卖会,除“中国古代与近现代书画”、“伟大的天上的抽象——21世纪的中国艺术”专场外,特别推出了“阿里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美术”专场。

朝鲜画家分类

朝鲜画家分类

画家级别划分朝鲜国家美术作品审议委员会根据朝鲜画家画风技法评定的等级有6种,最高一级,最低六级。

政府根据对国家贡献的程度对朝鲜画家颁发的授勋分为两种:人民艺术家和功勋艺术家。

朝鲜艺术家最高荣誉是“金日成奖”。

朝鲜艺术品成为中国藏家的“潜力股”?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升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眼光投向“成长型”的外国作品。

由于投资者对西方艺术品仍有较高的戒心,因此,亚洲国家的艺术品开始在拍市走俏,例如韩国、朝鲜等。

2007年1月份,2006浙江投资收藏大型拍卖会举槌,朝鲜十五位画家的十五幅油画作品首次进入中国国内拍卖市场,而中国也有许多投资收藏者纷纷举牌“探路”。

据称,在当时的拍卖中,其中有着朝鲜功勋艺术家称号的金正泰的作品《静静的岸边》以3.5万元的价格成交,《礁石》和《女教师》(见下图)两幅作品也分别以2.5万元和2.3万元的价位落槌,最后共有十幅作品被国内书画藏家收入囊中。

拍卖场上的投资收藏者多是默默坐着,不停地在拍卖图录上,记下每幅作品的每一口价,可见“探路”的成分多一些。

但也有投资者认为,朝鲜功勋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与中国的书画精品价格相比,不是很高,很有投资收藏价值。

主办方则认为,这次带着实验性的拍卖情况比想象的要好,表明中国艺术收藏者对朝鲜油画有了一定的认同度,有着很深的市场挖掘潜力,必将成为一项投资小、回报大、升值潜力极高的艺术收藏新热点。

其实,这次拍卖固然在中国收藏界引起关注,但有业内人士指出,朝鲜艺术品的投资价值仍待观察。

事实上,近年来,朝鲜画家的作品已经频频在中国亮相。

例如,2006年11月,第四届上海理财博览会艺术品投资专馆里展出了朝鲜艺术家创作的油画作品;同年7月,辽宁省大连市曾展出五十多位朝鲜人民艺术家、功勋艺术家的四十多幅朝鲜画和四十多幅油画作品(这是朝鲜在国外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一次美术作品展)。

2007年4月,2007中国(杭州)理财博览会之“成长型”艺术作品专场展示与收藏活动也朝鲜白虎会社艺术家之手的油画。

朝鲜油画的收藏价值及方法

朝鲜油画的收藏价值及方法

朝鲜油画的收藏价值及方法朝鲜油画现在进入到了中国市场,大家知道朝鲜油画有没有收藏的价值?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朝鲜油画的收藏价值,一起来看看。

朝鲜油画的收藏价值如今,朝鲜画越来越被中国和世界认可。

有两个事实,一是中国的拍卖公司,专场拍卖朝鲜画的越来越多,尤其以上海、北京、深圳为最;二是朝鲜画价位越来越高。

拍卖会上,一个朝鲜三流画家的小作品,也在七八万间,北京际华春秋拍卖公司,一次拍卖一百二十张朝鲜画,只有四张没出手,其余全部拍卖成功。

象人民艺术家鲜于英等大师的一幅大画都在数十万元以上。

朝鲜画为什么如此火爆,首先,朝鲜画画功精细,画家们可谓功夫到家了,画家的时间都是“公家”的,时间充足;其次,朝鲜画家功利性小,吃穿及工资等待遇都是国家给的,故画家们心静如水;第三,朝鲜画,派别少,不勾心斗角,只按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创作;第四,当代朝鲜画有历史价值,如同中国““””时期的收藏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倍加增值。

画为心声,绘画作为一门高雅艺术,画家要想创作出精美作品,除了他们的艺术造诣之外,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宁静。

只有作到心静如水,不受外界任何干扰,才能创作出最佳的艺术作品。

而这一点,因为有着特殊的国情,朝鲜艺术家们都有着比较理想的心态。

有的藏家和爱好者只关注到朝鲜画成交非常好,但真正了解朝鲜大师级别的画家有多少、其影响力如何的中国藏友并不太多,而国画上朝鲜金成日奖得主的画家作品也很少,但可以说随着这些大师的离去,这些进博物馆的画家作品应该是有多少收多少,今日的朝鲜就是30年前的中国,大量的艺术大师作品被外国人买去,等自己经济实力具备了就得花几十倍乃至几百倍的价格买回来。

所以要收藏朝鲜大师作品,说句行内话真正的艺术品时间会检验其价值的。

本期特选登部分朝鲜画家的风景作品,从另一角度观摩和审视朝鲜画家的写实风格和创作心态。

这些风景作品画风清新、自然且富有灵动,用崭新的画技表现朝鲜的真山真水真景色,以写实为主,作品尺寸较大,一般在320X90CM以上,价位却比同样尺寸的中国画便宜很多。

朝鲜人民艺术家名单

朝鲜人民艺术家名单

朝鲜艺术家名单∙郑昶谟/郑昌谟(정창모)职衔级别:人民艺术家郑昶谟/郑昌谟(人民艺术家《金日成奖》)号“孝远”人民艺术家《金日成奖》获得者 1931年12月16日出生于全罗北道全州市,因为从小具备绘画天赋,他身为文人画家的外祖父李光烈开始教他绘画。

1938年他进入全州莞山小学读书,他的蜡笔画“早晨的太阳”参加了当时的儿童美术展览会。

在部队服兵役期间,为话剧《正点5点30分》制作舞台背景,还在部队组织的美术展览会上发表作品。

1956年,他退伍后在开城市设计研究院工作,同时,在美术研究院夜大学习素描,每周末去野外写生(水彩画)。

当时开城市同盟委员会委员长林郡兴给予他特别的关心和指导。

1957年26岁的郑昶谟进入平壤美术大学学习,他虽然是“大叔”学生,但是没有就读大学一年级,而是从大二开始读起。

班主任老师为了练习郑昶谟因练拳击而僵硬的手费了不少心思。

郑昶谟升入朝鲜画专业后,受到郑锺汝先生和李律鲜的指导 1963年创作了毕业作品 1966年,他的作品“北万的春天”入选第9届全国美术展览会 1977年他的水平进一步提高(“白头山的春天”“友谊台的秋天”),从那时起他开始作为山水画画家进行创作活动。

他创作了近千幅山水、花鸟等水墨画作品,同时在万寿台艺术创作社培养优秀的年轻画家,与鲜于荣一起成为在万寿台艺术创作社拥有个人画室的画家。

他还任朝鲜美术家同盟中央委员会常任委员,作品评审委员会委员,与李律鲜、金相稷并称为朝鲜最优秀画家。

1977年被授予“功勋艺术家”称号 1989年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2004年在“北京国际美术展览会”上获金奖 2005年获美术博士学位 2007年荣获“金日成”奖 2010年7月因病去世∙鲜于英/鲜于荣(선우영)职衔级别:人民艺术家鲜于英(人民艺术家) 1946年11月29日出生于平壤市龙城区 1969年平壤美术大学毕业 1970年以后在万寿台创作社 2005年4月荣获过金日成奖 2005年10月在北京国际展览会上荣获金奖人民艺术家七宝山公鸡岩 1999∙金相稷(김상직)职衔级别:人民艺术家金相稷(人民艺术家)副教授,学者,人民艺术家 1934年4月16日出生于翰京北道罗镇郡出生 1961年平壤美大入学 1965年毕业作品〈矿工〉入选第8次全国美术展 1966年平壤少年宫美术教师 1970年朝鲜美术家同盟会员。

韩国古代工艺美术概要

韩国古代工艺美术概要

韩国古代工艺美术概要(韩)金弘大(召軎硼)一、序言从古代到现在东北亚的主要三国是中国、韩国、日本。

这些国家文化特色本质上非常相似,只是细节不同而已。

这与欧洲文化非常相似。

欧洲文化是在希腊主义(Hellenism)与圣经主义(Hebraism)这两个重要的精神基础上发展的,大部分文化的发源地是希腊和意大利,各国在建筑、绘画、工艺美术与音乐的概念及使用工具上基本是一样的,但同时欧洲各国的建筑样式、绘画内容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即他们的基本概念一样,但具体应用不同。

东北亚三国的最基本文化精神基础是佛教与儒家思想,而且近代以前东北皿的文化中心是中国,大部分的文化都是从中国传播到其他国家的。

因此韩国工艺美术的种类及材料与中国、日本大同小异。

但是具有韩国独特的艺术风格与魅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简单地介绍一下古代韩国工艺美术大体上的特点及每个时期的代表作晶。

为了理解的便利笔者把韩国的工艺美术分成4个阶段。

首先是原始时代工艺美术(公元前6,000~公元前57年),其次是三国与统一新罗时代工艺美术(公元前57~公元后918),再次是高丽时代工艺美术(918--一1392),最后是朝鲜时代工艺美术(1392~1910)。

二、原始时代工艺美术原始时代工艺美术(公元前6,000”--公元前57年)的主要种类是土器与青铜器两种。

陶瓷出现之前,表面上没施釉的器物被统称为土器。

士器可分为两种,~种是新石器时代的栉纹土器,另外一种是青铜器时代的煞文土器。

新石器时代土器的代表是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的《栉纹土器》,与首尔庆熙人学博物馆收藏的…栉纹土器》(图1)。

从造型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土器基本形象都是将鸡蛋从中间切开以后一半的样子。

l在土器的表面有简单的装饰纹样,但是没有画画的痕迹,更没有用彩色来装饰的痕迹,只有土的本色与简单的装饰,因此我们能感受到土原色的纯粹。

而且这些土器虽然简单朴素,却具有端庄的造型美。

这样的造型美成为以后在韩国陶瓷上连续不断出现的一种基本造型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鲜美术朝鲜位于亚洲大陆东部,有数千年的文明史,其美术史可追溯到朝鲜半岛的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000~前1000)。

新石器时代至乐浪时代这一时期的美术遗物主要为篦纹陶器,遗址有130多处,代表性遗址有:今平安南道弓山里、黄海北道智塔里、汉城市岩寺洞、釜山市东三洞贝冢、咸镜北道雄基贝冢和农圃里贝冢。

公元前11 世纪至前108年,是古朝鲜时代。

在这一时代前期(公元前300年以前),素面陶器广为流行,还有少量黑陶、红陶和彩陶。

后期(公元前300~前108),青铜器技术急速发展,制作出精致的多钮细纹镜、动物形带钩及细形铜剑。

其青铜器形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周朝的影响。

篦纹陶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108~公元313年,朝鲜半岛北部属于中国汉至晋的郡县统治范围。

这一时代史称“乐浪时代”,其美术也主要为一些遗址和遗物。

乐浪郡治遗址在平壤市大同江南岸的土城里,残留的城墙呈不规则矩形,东西约700米,南北约600米。

1935~1937年间,城内发现建筑基石、甬道、井、下水道等遗迹,出土有砖、瓦、陶器、铜器,还有“乐浪大守章”、“乐浪大尹章”的封泥。

从“乐浪礼官”、“乐浪富贵”的瓦当推测,城东北角的建筑遗址可能为孝文庙,反映了当时的建筑规模。

乐浪郡南郊有汉墓2000余座,其中正式发掘了约50座。

其中石岩里的9号墓、王盱墓、贞柏里的1号墓、221号墓、王光墓、高常贤墓、梧野里25号墓、南井里119号墓、彩□墓在墓制和随葬品上有代表性。

乐浪汉墓因内部结构不同而分成木椁与砖室两种。

前期(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多为竖穴式木椁墓,也有少量横穴式;后期(2~4 世纪)主要为砖室墓。

出土的大量随葬品,有金属器、陶器、布帛、木器、玉石器,许多来自中国本土。

木椁墓中的漆器尤其丰富多彩,史称乐浪漆器,种类有杯、盘、勺、壶、砚、案、枕、镜奁、栉、笄、沓。

器面多用红、黄、绿3色,绘有人物、动物及各种图案,笔致精巧。

有铭文的漆器达57件,上刻有年号、产地和人名,可知其制作年代始于西汉始元二年(前85),讫于东汉永元十四年(102)。

漆器质地为木、草、夹□等。

它可与中国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媲美,并为研究东方工艺美术史的宝贵资料。

砖室墓中有画像砖,有的是表现神仙思想的动物图,有的是程式化了的木口纹,与汉画像砖一脉相承,上面亦有人名和年号。

狩猎纹肩当(古朝鲜时代)漆饭盘(乐浪古墓出土)从乐浪时代中期起,朝鲜半岛兴起3个国家──高句丽、百济、新罗,668年由新罗统一。

高句丽美术高句丽是鸭绿江流域的一个古代国家。

公元前 1世纪,通古斯系貊部族崛起于浑江边桓仁地区,是为高句丽的起源。

公元3年高句丽移往洞沟(今中国吉林省集安县),建立九都城,2~3世纪与中国东汉、魏晋发生冲突。

以后,高句丽势力延入朝鲜半岛北部,313年灭乐浪郡,427年迁都平壤,668年被中国唐朝灭亡。

高句丽在广开土王(391~412年在位)与长寿王(413~491 年在位)时期最为强盛。

372年,佛教传入高句丽。

高句丽美术主要吸取中国两汉、魏晋及北朝美术的内容与形式而成,再融入游牧民族的气质,其突出成就是墓室艺术。

它对百济、新罗、日本都有一定影响。

尚方画像镜(乐浪古墓出土)建筑洞沟与平壤都有高句丽都城遗址,周围的丘陵还建有战时避乱或防御的山城,安鹤宫城代表当时建筑成就。

王宫与贵族居室是中原样式,墓室壁画中多有描绘。

393年,平壤曾建有9个佛寺,今平壤东北的清岩里与上五里、大同郡元五里尚有佛寺遗址。

前二者以八角堂或八角塔为主体,左右与后方都有殿址。

伽蓝布局与日本飞鸟寺相同。

墓室壁画高句丽绘画仅存墓室壁画。

朝鲜的高句丽墓集中于今平壤等地。

墓制原为积石冢,很快便出现中原式的石室土坟,5世纪后便取代了石冢。

此外还有横穴或石室。

高句丽壁画墓在平壤有30余座,还有黄海南道的安岳3号墓(俗称冬寿墓,357年铭)、(见彩图《主人图》朝鲜高句丽安岳3号墓壁画)、大安市德兴里壁画墓(1978年发掘,409年铭)。

壁画以墨笔画轮廓,著色丰富。

有的是画在粉刷了的壁面上,少量的直接画在石壁上。

它采用了原始绘画的反透视法与并列法等表现方法。

从题材上看,一般四壁画人物像、风俗图、四神,藻井画日月星辰。

早期作品中具有高句丽民族特点,以后逐渐受到中国汉朝美术的影响。

墓主人的肖像画在前室侧壁或玄室内壁上,还出现了中国汉墓中常见的云气纹。

后期壁画色调丰富,笔致流丽,呈中国魏晋北朝风貌,四神图成为主体,还出现了山水画、忍冬唐草纹,如江西三墓里古墓,真坡里古墓群的4、9号墓。

佛教雕塑高句丽的佛像制作可追溯到 4世纪末。

但现存最早的是1963年在庆尚南道宜宁郡发现的金铜如来坐像(汉城国立中央博物馆)。

这尊如来佛像通高17 厘米,上有延嘉七年(539)铭文。

此外还有黄海道谷山郡出土的辛卯(571?)铭文的金铜三尊像(汉城私人藏)、平壤平川里出土的金铜半跏思唯像、平壤元五里寺址出土的泥佛。

这些佛像以北朝样式为基础,流露出高句丽素朴的民族特色。

工艺美术平壤真坡里古坟出土的金铜透雕冠与平壤清岩里出土的透雕忍冬纹金铜冠,标志着高句丽工艺美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庆州壶□冢出土的铜钵,从其乙卯(415)铭文上可知是广开土王陵的祭器。

陶器主要出土于古坟,极薄,轮制而成,包括四耳壶、三足坩、兽足盘、灶形或龟形的明器。

这些陶器有的施黄褐釉,有的绘夹白夹红的彩纹,有的刻波状纹、莲花纹,有的将表面磨研成白色或黑色,大都和中国两汉陶器类似,似乎尚未产生新罗那种具有民族特色的陶器。

高句丽的瓦当土,放射状地布满了莲花纹、唐草纹、鬼面纹、涡纹的高浮雕,特征鲜明。

金铜透雕云鸟纹金具(高句丽时代)百济美术百济是朝鲜半岛的古国之一,公元1世纪由高句丽移民建国于今天的汉城一带。

它处于朝鲜半岛西南部,通过黄海接受中国南朝文化的影响,通过高句丽间接受到中国北朝文化的影响,同时成为中国南北朝与日本联系的桥梁,它的文化对日本有一定影响。

660年,百济在唐朝与新罗联军夹击下灭亡。

建筑百济与高句丽、新罗同样筑山城以御敌,如公州的公山城、扶余的扶苏山城,但汉城风纳洞土城及其附近的梦村土城却是建筑于平地或低山丘上。

佛寺遗址多在扶余,已经发掘的达20余处,主要有定林寺址、军守里寺址、金刚寺址、东南里寺址。

布局一般为四天王寺式,南北中轴线上排列着中门、塔、金堂、讲堂。

军守里寺址则与日本的飞鸟寺相同,3座金堂横列东西。

塔最初为木结构,以后发展为仿木石结构。

弥勒寺址石塔、定林寺址石塔,使用了大量石料仿造木构建筑的外形与细部,基台矮,轩口轻薄上翘,整体上有轻快感,可谓百济石塔的代表作。

雕塑百济的佛像,在以中国北朝样式为基调这一点上,与高句丽相同,但它还深受南朝样式的影响,性格温和,面带微笑,被称为“百济式微笑”。

现存佛像几乎全出土于扶余地区。

军守里寺址出土的金铜菩萨立像(汉城国立中央博物馆),是6世纪末叶百济佛教造像的典型。

同地出土的石刻如来坐像(汉城国立中央博物馆) 的衣褶属于中国龙门石窟体系,但圆脸上绽开“百济式微笑”。

忠清南道瑞上郡龙贤里的云山摩崖三尊,成于7世纪前期,为百济最早的摩崖佛像。

芬皇寺石塔陵墓汉城地区有横穴式石室坟,另有高句丽式的积石冢,但几乎都被盗掘一空。

公州宋山里古墓群有许多穹窿顶的横穴式石室墓,6号坟(俗称四神冢)与武宁王陵两座则是砖筑成,都有券顶。

四神冢被盗后仅存《四神图》壁画。

武宁王陵在近年的发掘考察中出土了包括墓志在内的许多遗物。

扶余地区主要为大石块构筑的箱形石室墓,陵山里古墓群是其典型。

其中一座在水磨石壁上画四神,天井上画莲花纹。

工艺美术《新唐书·百济传》记载:百济之冠以绢制成,国王饰金花,群臣饰银花。

其实例已从武宁王陵发现。

所谓金花,是透雕的忍冬纹折枝立饰,冠的前后各饰一朵。

全罗南道罗州出土有附着 3颗树状立饰的金铜冠。

武宁王陵出土的耳饰为金制,形制近似新罗耳饰。

首饰不是新罗式的玉器,而大都是将短金棒串起来,有的是将金镶玉、炭化木镶玉串起来。

武宁王妃的银钏,外表浮雕着两条龙,内面阴刻铭文。

此外,武宁王陵出土的铜杯、铜碗的内外壁也阴刻着各种纹样。

百济陶器与新罗的一样,主要为无釉灰陶,其中也有赤褐色的瓦器与施釉陶器,器型为中国式的三足杯、器台等。

新罗美术新罗是朝鲜半岛的古国之一。

公元前后,韩族辰韩十二部中的斯庐部在今天庆尚北道的庆州盆地崛起,建斯庐国。

350年前后,斯庐一跃为辰韩的盟主,改国号为新罗。

以后,新罗逐渐排除来自高句丽与日本的压迫。

6世纪中叶,其势力北抵汉江流域,西越洛东江进入迦□地区,在半岛西部夺得出海口,与中国唐朝发生关系。

为了与高句丽及百济争夺半岛统治权,它与唐朝结成同盟,唐朝与新罗联军660年灭百济,668年灭高句丽,由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

935年新罗为高丽所灭。

新罗以668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以前称古新罗(约350~668),以后称统一新罗(668~935)。

古新罗美术有民族特色,统一新罗美术带有显著的唐朝色彩。

古新罗美术古新罗美术保持着北方游牧民族的遗风,又通过高句丽、百济间接摄取魏晋南北朝美术,形成了独自风格。

古新罗国都称徐罗伐,或称金城,在今庆州南部仁旺洞一带。

传说建国始祖赫居世(公元前57年~公元 4年在位)曾营建宫殿。

17代的奈勿王(356~402年在位)曾修建外有罗城、内有条坊的都城。

汶川畔的月城是王宫的遗址,周围山顶筑有用于御敌的山城。

佛教518年传入新罗后,受到统治者的提倡,被奉为护国之法。

国都中兴建了兴轮寺、永兴寺、皇龙寺、芬皇寺、灵庙寺等。

皇龙寺从553年动工,费时12年才完成,规模宏大,645年又建成9层木塔。

古新罗的佛塔原为木构,以后变为砖结构,在百济影响下又出现石塔。

芬皇寺石塔是其代表作,建于634年,原为7层,今仅存3层,仿砖塔而成。

古新罗墓墓制分两大类:以积石包木椁,外被封土的积石木椁墓或竖穴式或横穴式的石室墓。

石室墓分布广,散见于庆州以外地区,随葬品少。

积石木椁墓集中于庆州,多为王侯贵族陵墓,随葬品丰富精美,出土有墓主人的饰具、马具、器皿等。

壶□冢、金冠冢、瑞凤冢、金铃冢、天马冢、皇南大冢富有代表性。

已知的壁画墓有古衙里圆坟、荣州壁画坟。

从6世纪初起,大量制作佛教雕塑。

574年,皇龙寺铸造过大型金铜佛(无存)。

庆州西南断石山神山寺的摩崖佛像群,可追溯至6世纪,为最早的石佛。

庆州南山的三花岭三尊石佛(644?汉城国立中央博物馆)、松花山半跏像(庆州博物馆)、拜里三尊立像等是 7世纪中叶的作品,反映了中国隋朝至初唐的风貌。

同时代的金铜佛──塔形冠弥勒半跏像(汉城国立中央博物馆)、汉城三阳洞出土的观音立像,则可窥见新罗样式的形式过程。

半跏思惟菩萨(古新罗)现存的古新罗工艺品,几乎全是从庆州古墓中出土的随葬品。

服饰有金冠、耳饰、首饰、腕环、绔带、腰佩、履饰等,采用了金、银、铜、玉等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