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零售店成功的秘密

苹果零售店成功的秘密
苹果零售店成功的秘密

布斯(Steve Jobs)用iPad和iPhone等高科技产品将苹果公司(Apple Inc.)变成了世界最具价值的科技公司。但苹果公司成功的一个支柱却出人意料地低科技:实体零售店连锁。

苹果内部手册扫描图:如何应对情绪化顾客

看看机密的培训手册、一次门店会议的记录以及对十几名现任及前任店员进行采访,就能看出苹果店的一些秘密。这些秘密包括:严格控制员工与顾客互动的方式,对现场技术支持人员的用语进行规范培训,考虑门店的每个细节,细致到样机上的预载图片和音乐。

根据苹果和Themed Entertainment Association的数据,去年全年华特-迪斯尼公司(Walt Disney Co.)最大的四个主题公园有6000万游客,而一个季度中访问苹果326个门店的顾客人数就超过这个数字。据投资银行Needham & Co.统计,苹果店每平方英尺的年销售额已经攀升至4,406美元,不包括网上销售。加上包括iTunes 在内的网上销售,平均每平方英尺销售额就达到了5,914美元。据估计,这比珠宝商蒂芙尼公司(Tiffany & Co.)、奢侈品零售商Coach Inc.和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公司(Best Buy Co.)实体店每平方英尺销售额和网上销售额高得多,三者的销售额分别为3,070美元、1,776美元和880美元。

苹果店拥有宽敞清新的空间和优美的光线,展现出轻松随意的氛围。不过苹果对这些店如何经营却守口如瓶。据苹果现任和前任员工说,员工被告知不得讨论有关产品的传言,技术人员不得过早承认普遍的小故障,任何人只要被发现在网上撰写有关苹果公司的东西都会被解雇。

苹果店的幕后人物是52岁的约翰逊(Ron Johnson)。彭尼公司(J.C. Penney Co)周二证实,约翰逊将于11月成为其新任首席执行长。

苹果店里的“跳舞客”

家住加州Temecula的12岁男孩特雷沃·莫兰(Trevor Moran)走进当地的苹果店,他可不是来购买苹果产品的,而是来这里跳舞。他还把自己跳舞的视频发布到网上。而他也不是第一个到苹果店里跳舞的人。《华尔街日报》的Yukari Iwatani Kane报道了近来“跳舞客”光顾苹果店的现象。

苹果零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们对公司产品的需求。零售分析师说,苹果相对于百思买等竞争对手的许多优势是技术方面的:苹果卖的是单一品牌,产品少得多,只有几百家店,而百思买有4000多家店。随着苹果继续扩张,有些分析师预计苹果会面临始终如一地提供良好客户服务的更大压力。部分前员工说,随着零售网络扩张,同时苹果招募员工时可从中选择的狂热苹果产品迷人数减少,他们已经看到苹果零售员工的素质在下降。

苹果发言人拒绝置评。

不过,苹果在客户服务和门店设计的许多方面都被视为先锋。根据几位员工的描述以及培训手册的内容,销售专员被传授了一种非同寻常的销售哲学:不是为了销售,而是为顾客解决问题。其中一本培训手册说,你的工作是了解客户的所有需求,其中有些需求可能是客户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鉴于此,员工们没有销售提成,也没有销售配额。

苹果店里的轻松氛围是如何炼成的?

苹果的零售店很受顾客欢迎,这与苹果对其店员的全方位培训是分不开的。正是严格的管理营造了轻松的顾客体验。以下视频中,Yukari Kane与Stacey Delo对此进行了讨论。

26岁的安普罗斯(David Ambrose)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一家苹果店工作到了2007年。他说,你永远不是在试图敲定一笔销售交易,而是为客户找到解决方案,找到他们的痛点。

根据《华尔街日报》查看的一份2007年员工培训手册,苹果将其“服务步骤”浓缩成了“APPLE”,每个字母代表一

个步骤。这本手册目前仍在使用。

用个性化的热情欢迎词迎接客户”,“礼貌地询问以了解客户的一切需求”,“向客户提供一个可以今天带回家的解决方案”,“倾听并解决任何问题或担忧”,“以温和的再见结束,并请客户再次光临”。

苹果对客户体验的控制延伸到最微小的细节。苹果门店的保密培训手册指导技术人员具体该向客户说些什么富有感情的话:倾听,将你的反应限制在简单保证你正在照做。“嗯嗯”,“我理解”,等等。

Associated Press 苹果员工接受的培训旨在展示产品和为顾客解决问题,而不是推动产品销售。

苹果员工如果六个月内在交接班时有三次迟到六分钟以上,就可能被解雇。据前苹果员工说,尽管没有销售配额规定,员工们必须随产品销售服务包。视具体门店而定,销售量不足的员工会接受再培训,或被安排到其他岗位。

分析人士说,很多零售商努力提供优秀的客户服务和具有吸引力的店面设计,不过很少有公司像苹果那样精心安排每个细节。举例来讲,连锁百货商店Nordstrom Inc.几乎没有客服培训,而是指望销售人员在工作中学习。行业组织零售设计学会(Retail Design Institute)会长戴切斯(Brian Dyches)说,至于店面设计,大部分零售商会选择一个样板,然后大批推出;相比之下,苹果常常变换门店的外观和氛围。

在很多零售商运营艰难之际,苹果在门店上的成功令其表现出众。2009年零售额下滑2.4%之际,苹果零售额却上升了约7%。据零售顾问公司Customer Growth Partners的数据,2009年是几十年来零售额首次出现下滑。2010年,苹果不包括在线销售的零售额飙升70%,至117亿美元,占了收入(763亿美元)的约15%,轻松超过整体零售业4.5%的销售增幅。

其他零售商一直试图复制苹果的一切,从苹果在内部提供技术支持的做法到店面布局。2002年10月,也就是在

苹果开设了第一家门店的次年,百思买收购了电脑修理服务公司Geek Squad,不过却没能重振公司的业务。据Customer Growth Partners估计,百思买的税前利润率(不包括在线销售)徘徊在约1%。相比之下,Needham & Co.估计苹果门店的利润率为26.9%。

2009年微软(Microsoft Corp.)在亚利桑那州开设第一家专卖店时,很多建筑及客服点子来自苹果,包括硬木地板、宽敞的空间、免费课程和一对一的培训。尽管微软很少披露零售业务的细节,分析人士说,微软利润率较低,部分是因为微软基本上是再销售其他公司生产的电脑,而苹果则是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

百思买没有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微软拒绝置评。

AFP/Getty Images 新产品上市时,员工们会在顾客进入和走出商店时欢呼致意。iPad2今年3月推出时就是如此。

尽管如今门店是苹果进攻的武器之一,开设门店的初衷却是为了防守。1996年乔布斯在被逐11年后重返苹果时,苹果处境艰难。苹果Macintosh电脑在CompUSA(如今由Systemax Inc.所有)等大型零售商那里几乎看不到。

当时乔布斯的首要任务就是调整苹果的零售策略,因为苹果的品牌已经非常脆弱,大型零售商拒绝备货Macintosh 电脑。据了解当时情况的人士透露,尽管当时苹果公司还在研发新产品,但乔布斯知道如果顾客无处购买这些产品,那么就算推出新品也没有用。

苹果很快就尝试在CompUSA等大型零售商店内部建立自己的产品陈列室。上述知情人士说,但乔布斯意识到在零售商场内苹果公司无法对顾客的切身体验加以掌控。此时建立自己的零售店成了一个自然的选择。

1999年,乔布斯聘请Gap公司(Gap Inc.)原总裁德雷克斯勒(Millard Drexler)加入苹果董事会,并就苹果的零售战略给出建议。在德雷克斯勒建议下,苹果于2000年聘任Target公司的约翰逊主管零售业务。约翰逊正是

Target公司标志性的品牌家居产品系列的幕后功臣。约翰逊在苹果的主要业绩是推出了零售店内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的“天才吧”(Genius Bar)服务,并为零售店制定了详细的客户服务方式。许多分析师周二说,虽然约翰逊的离职是苹果的重大损失,但苹果的零售业务已经成长壮大,就算没有约翰逊也能取得成功。

最初,苹果公司零售团队的许多成员来自Gap,这些人常开玩笑说自己是在Gapple工作。在当时Gap被视为一个偶像,因为它的品牌形象时尚新潮,旗下品牌店经营有方。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加州库珀蒂诺市Bubb路的一座仓库中开设首家原型店的想法是德雷克斯勒提出的。店铺毗邻苹果公司总部。在那里,苹果设计了店铺布局,陈列商品时突出强调了产品可能的使用方式,而不是像传统零售店那样分门别类地堆叠商品。

了解规划的人士说,约翰逊提出专门划出一块区域用于技术支持,并将之起名为“天才吧”。苹果公司最热门的产品都摆放在店铺内最显眼的位置。店内还专门划出一块儿童区域,孩子们可以坐在弹力球上玩预置在iMac内部的儿童软件。

乔布斯在介绍苹果原型店的视频中曾这样说,人们不再仅仅想买一台个人电脑,大家想知道买了电脑能干啥。相关报导

JC Penney将任命苹果零售负责人为CEO继任者

在中国生产iPad 成本之外还有代价

香港零售商捆绑销售iPad 2 消费者热情不减

苹果公司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测试自己的理念。2001年5月,苹果在弗吉尼亚的高端购物中心Tysons' Corner和加州格伦代尔市(Glendale)的Glendale Galleria开设了最早的两家零售店。仅仅两年后苹果就在芝加哥、檀香山和东京等地开设了70多家店铺。

那时,消费电子品商店看上去往往像个仓库,里面堆满了配件、小册子和各种线材。相比之下,苹果的店面布置是开放式的,丝毫不显凌乱,店内大量使用木材、玻璃、石材和不锈钢等天然材料。

旧金山设计公司Eight Inc. 曾帮助苹果设计零售店,该公司首席设计师奥荷(Wilhelm Oehl)说,乔布斯告诉他们要不停地质疑的决定是否最明智的。

过去十年中,苹果零售店越来越引人注目。他们在巴黎卢浮宫内开设了店铺,而上海陆家嘴的一个直营店则位于40英尺高的玻璃柱体之下。

到苹果店工作,这一过程可能充满竞争,一般至少要经过两轮面试。苹果门店的几位现员工和前雇员说,求职者会被问到有关其领导力、问题解决技巧的问题,还会被问对苹果产品是否热爱。零售专家说,大多数零售商不得不四处寻找愿意为其打工的人,而很多苹果专卖店却挤满了前来求职的人。

一旦被雇佣,员工会得到广泛培训。他们会在培训课程中学习如何运用苹果的客户服务原则。卖场新员工须跟随更有经验的同事进行实地学习,在没有被认为可以之前,不得擅自与客户沟通交流。培训过程可能会延续几周甚至更长。

经营零售咨询公司Friedman Group的弗里德曼(Harry Friedman)说,对于关心服务质量的专卖店来说,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入达到苹果那样的水平并不罕见,不过苹果的员工一般都是苹果产品的粉丝,十分愿意了解公司的情况,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苹果的培训较其它公司更为有效。

23岁的布鲁斯(Keith Bruce)曾在美国弗吉尼亚的一家苹果零售店工作了三年半的时间,2009年12月辞职。他说,培训让他知道,在卖场他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上,而非其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如果客户读错了一个产品名称,他不可以纠正客户,因为这会让客户感觉店员在他们面前摆出居高临下的态度。

“天才”技术支持人员职位的候选人会在世界各地接受更多培训,过关后会得到技术证书,定期还要考试。给他们提供的培训课程甚至包括语言培训。前“天才”员工说,他们被告知,在自己无法解决一项技术难题时,要说“事实证明”,而不要说“很遗憾”,这样听起来消极态度会少一些。知情人士说,“天才”职位经常收到三倍的预约申请,所以总是极为抢手。

苹果零售店负责销售的员工每小时薪资水平是9至15美元左右,“天才”员工的时薪最高可达30美元左右,与其它零售商类似。一些曾希望调到苹果公司任职的门店员工说,当意识到这类机会很少时,他们选择辞职。一位在旧金山苹果零售店工作的员工甚至正努力成立工会,现在他已建立了一个网站,在Facebook上也开辟了网页,要求苹果涨工资。

企业客户现在似乎是苹果零售店的关注焦点。苹果公司在一些门店设立了特别设计的“简报室”(Briefing Rooms),并在今年初推出了一种名为“合资企业”(Joint Venture)的服务,给企业客户提供单独解决方案。前不久苹果公司召开了一个面向零售经理的会议。据一位与会人士透露,约翰逊在会上把这些服务称作未来10年苹果零售业务的基石之一。

不变的是乔布斯对苹果门店的浓厚兴趣。知情人士表示,就连把苹果产品系在桌子上应该用哪种安全线缆等细节,乔布斯都提供过意见。乔布斯两年前做了肝移植手术,据一位在他术后恢复期间去探视过他的人说,这位CEO 当时正在仔细研究未来苹果门店的发展蓝图。

YUKARI IWATANI KANE / IAN SHERR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深度解析苹果成功的六大原因

一个行业分析师最感兴趣的问题也许就是苹果为什么如此成功了。这是一个实在的问题,因为对于那些不熟悉苹果的人而言,该公司在非PC设备领域的崛起与当前的优势着实令人费解。 大多数人对苹果输掉与微软的PC大战的理解只是表面上的,而且简单认为苹果研发出iPod 和iPhone只是进入另一个新领域而已。然而任何一个曾进过苹果商店的人可以充分了解,苹果的客户服务和商店代表了高科技产品销售和支持的黄金标准。但除此之外,苹果成功的真正原因对许多人而言仍旧是个谜。 很多关于苹果的书都是从史蒂夫·乔布斯的历史谈起,到苹果商业模式的原则,然后是苹果内部管理理念的秘密。然而,国外一位分析师通过多年对苹果的密切关注、个人与每一位CEO的交往以及多年来与苹果高层的互动得出结论,该公司得以成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6点,也正是这6点使得其他竞争对手难以望其项背。 1.苹果的任一款产品,制造者本身也希望拥有 其他高科技公司在设计产品的时候,都是以科技为先,而不管用户是不是真的愿意使用。工程师在设备中加入眼花缭乱的技术往往只是因为他们能够做到,这无疑令人生厌。但苹果的做法却完全不同。制造产品的工程师们实际上是为他们自己制造的。而乔布斯活着的时候则是苹果产品的主要“用户”。苹果的产品都是基于这个情况设计出来的,即乔布斯代表了真正的客户。他的工程师在设计产品的时候要迎合他的要求。这点是他们不能没有的东西。 2.产品必须易于使用 乔布斯在这一点上非常坚持。工业设计也是苹果制造产品时非常关键的一环。如果产品不易使用,则认为它对消费者而言是没有价值的。这使得公司从第1天起就注重用户界面设计,软件和硬件工程师每天以此鞭策自己工作。他们制造的产品必须是直观的,易于理解和学习。随着技术变得更加复杂而同时用户要求更多的功能,保持简单就是个难以完成任务了。苹果为超级用户和新手用户创造了工具,而这意味着要解决易用性的对象范围广泛的问题。但即使如此,苹果是唯一一家把易用性看得比产品本身还重要的公司。苹果以此为目标为市场创造一切。 3.让选择变得简单 评论家强调要保持简单的观点。当苹果缘何如此成功的议题提出后,就免不了要讨论如何与苹果进行竞争。某高管谈到,他认为苹果成功的真正原因是其只有一个产品,手机方面就是iPhone。由于选择简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他还进一步说明,在他们的商店里,有多达25种不同型号的手机,这使得员工很难在同一时间对所有的机型都了如指掌,对客户而言也有太多可供选择的方案。 但是苹果只有一个iPhone,任何一个进入苹果专卖店的人都知道这一点,而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对店内的四大系列产品有深入了解。苹果并没有5个iPhone模型以供选择,它只有一个。考虑到用户可选择的智能手机数量很多,这点看起来是个限制,实则不然。一家对消费者研究30多年的公司称,消费们普遍认为当选择都合适时,他们愿意选择一个简单的高科技产品,而不是被过多的选择弄得眼花缭乱。 是的,确实有技术迷们喜欢选择多样化,甚至喜欢复杂,但根据市场调研员的多年经验,大多数用户都不是对技术娴熟的人,选择简单对他们而言是好事。苹果深谙此道,从未想过要

苹果公司案例分析

苹果为什么这么“甜” 如果要问谁是今天全球商界最为耀眼的明星,答 案非苹果莫属。 由苹果公司一月末公布的本年度第一份财务报 表显示,在2009年第一财务季度(截至去年12月27 日),苹果净利润为16.1亿美元,每股收益1.78美元,营业收入为101.7亿美元。与上财年同期相比,其季度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分别增长约2%和6%。这些指标都创下了该公司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令人咂舌的强势业绩之外,我们随便翻看几个世界顶级排行榜,便可领略苹果的“耀眼”程度:在《商业周刊》50强排行榜上,苹果连续多年名列榜首;而于最近一期公布的“十大最具创新性公司”排行榜上又力压谷歌、沃尔玛等勇夺第一。 当IPOD已经将曾经辉煌的WALKMAN所占有的音乐播放器市场蚕食殆尽,当IPHONE已经突出索爱、诺基亚、黑莓等重重包围捕获全球手机达人芳心,当MAC经历二十年浮沉起落却依然在当下的PC市场上占有其稳定且重要的地位。我们不禁要问: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诸如索尼、诺基亚、IBM等业界对手纷纷趋于黯淡的时候,为何苹果却能始终保持它所本有的光泽而将这么一段商业传奇愈演愈烈? 接下来,我们的案例分析将通过以下6个部分进行讲述分析——苹果成功为什么? (1)企业概况 (2)企业文化精解 (3)深层解析“三次危机”——苹果公司三项关键性产品 (4)“多点合一”解析苹果成功之道 (5)苹果中国-----对苹果公司未来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6)结语

一.企业概况 苹果公司(Apple Inc.),原称苹果电脑公司,由斯蒂夫.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Ron Wayn在1976年4月1日创立。其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库比提诺,内核业务是电子技术产品,目前全球计算机市场占有率为7.96%。苹果的Apple II于70年代为计算机产业开创了个人电脑新时代,其后革命性的Macintosh接力于80年代持续发展。90年代后期发布的iMac G3宣布苹果全面进入i时代。进入21世纪后惊世而出的iPod音乐播放器和iPhone智能手机将其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企业文化精解——乔布斯和苹果企业文化 1.求知若渴,大智若愚 苹果CEO乔布斯用这样的话为自己对创新的热情下了定义。作为一个领导者,乔布斯早已将个人文化渗透到了企业文化之中。 崇尚创新的他给予了苹果近乎偏执的创新灵魂,从对技术创新的绝对信奉到对企业经营模式的不断革新求变,乔布斯将他所一直秉持的战略思想(采用高度聚焦的产品战略、严格的过程控制、突破式的创新和持续的市场营销)真正贯彻于新的数字世界之中。而他近乎病态的完美主义也使得苹果的创新有着另一个层面的含义,即科技的极致运用和严谨的态度。每当有重要产品即将宣告完成时,苹果都会退回最本源的思考,并要求将产品推倒重来。以至于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极端的品质、完美主义控制狂的标志,但这却无法掩盖苹果多年来被公认为“全球最具创新精神公司”的光芒。 乔布斯曾经用好奇心、直觉和义无反顾形容自己的生活,而这也正是苹果企业文化的精髓所在。 2.思变 乔布斯用这样类似的话激发公司内员工的热情。 推崇精英人才文化无疑是苹果企业文化的创新灵魂的延伸。与对产品和战略高度聚焦的做法相似,在人才的使用上,乔布斯也极力强调“精”和“简”。“质量始终比数量更重要”是他在人员任用上一贯坚持的信条。苹果一直以来都是由一

苹果公司经营理念 及运营管理案例分析

苹果公司经营理念 1.与竞争对手合作:在苹果经历了12年的经营亏损后,乔布斯需要很快为苹果注入新的资金。因此,他开始向比尔.盖茨寻求合作,盖茨最终向苹果投资了1.5亿美元。 2.开发亮丽性感的产品:作为一名伟大的推销员,乔布斯深知产品外观美感的重要性,他也意识到苹果产品看起来已经过时。乔布斯在1998年苹果的一次会议中表示,“你一直公司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吗?公司的产品外观非常糟糕,没有一点性感美学元素在里面。”如今,苹果开发的产品个个性感十足。 3.变革原始的商业规划,树立新的发展蓝图:苹果最初只是一家生产电脑的公司,乔布斯知道如果公司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功,就必须改变这种单一性。后来,苹果MP3,iPhone,iPad等相继问世,取得了巨大成功。乔布斯也在2007年将公司的名字从Apple Computer Inc.改为Apple Inc.,这也象征了公司的更新更广阔的发展蓝图。 4.开创新的解决方案来逾越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很多销售商都没有足够重视苹果产品。乔布斯是如果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他开创了苹果商店。现在苹果商店已经遍布全球,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 5.主动告诉消费者他们需要什么,不能消极地等待消费者的信息回馈:乔布斯一向采用的方式时,在消费者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之前告诉他们需要什么。苹果有能力使用户购买他们曾经认为不需要的产品。 6.连点成面:苹果推出的产品不仅极具创新性,而且不同的产品之间还能够有机融合。iPod和iTunes是完美组合,iPad和iPhone在应用店中也是彼此呼应。乔布斯曾经说过,“创新就是将不同的事物有机连接起来,连点成面,形成合力。” 7.员工雇佣标准不能千篇一律:不是只有常春藤的毕业生才能经营公司。乔布斯曾经就说,“苹果曾经开发的Macintosh计算机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是因为计算机开

苹果成功的十大秘密:一人独大注重全面营销

苹果成功的十大秘密:一人独大注重全面营销 iPod掀起了音乐播放器革命,iPhone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概念,iPad则让平板电脑成为一种潮流。过去10年来,苹果的每个产品都是革命性的。这家1997年靠着微软一笔亿美元的投资才得以幸存的小公司,如今也超过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人人都想知道,苹果为什么能成功,乔布斯不说,苹果也不言。《fast company》整理的这10条苹果游戏规则,也许是你目前能获知的最接近苹果成功秘诀的东西。 By Farhad Manjoo 译_凌奥幸 美国当地时间5月26日,苹果公司的市值正式超越了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高科技企业,同时也成为美国仅次于美孚的第二大公司。 苹果,连同它的产品以及领导者,正成为人人效仿的对象:戴尔想做个人电脑界的苹果,汽车共享公司Zipcar也发誓成为该业界的苹果,甚至连喜剧演员比尔·马赫都开玩笑说,乔布斯当总统的话,美国政府会更高效。 简单模仿或许人人都会,但是对于苹果来说那些最关键、最重要的成功原因,却从未公开过,就连乔布斯本人也从不公开谈论这些。只是在新产品的发布时,这位CEO才会隔靴搔痒般说上那么几句。 如何才能成为“苹果”在与这家公司的前任职员、现在的商业伙伴以及多年观察苹果发展的人士交流之后,我们能够得到一个大体的印象,苹果的成功不外乎四点:纪律、注意力、长远规划以及对业界常规的藐视。下面10条是我们对苹果游戏规则的整理,它们也许是你目前能获知的最接近苹果成功秘诀的东西。 1、独树一帜 苹果的办公室后现代感十足,玻璃和不锈钢是最主要的两个元素,墙面刷成白色。二楼的办公室里坐着的都是这家公司的资深元老,他们自苹果创立之时便跟随乔布斯,一起想出了那个被啃了一口的苹果商标,一同设计了独一无二的产品线,并共同创建了全球287家苹果零售店。但办公室的门,却总是紧锁着。 门后面到底发生了、发生着什么“(关于此)我们不能说得太多。”苹果的首席设计师威廉·奥荷,用一些模棱两可、语焉不详的词语来描述门后的工作,比如“重新定义高雅”,“保证设计的完整性”,让“产品成为英雄”等。 大门紧锁的办公室,保护着对这家公司来说至关重要的设计师以及研究人员。这样的办公室,出现在苹果全球的分公司里,也是其狂热保密制度的象征。这样的做法也并非偏执,对苹果而言,外界的各种杂音实在太多了。唯有大门紧闭方能保证设计师和研究人员们两耳清净地工作。 乔布斯从不关心业界的说法。早在1980年代,苹果电脑仍处于设计研发阶段时,乔布斯就显露出不走常规的特点,他常常会将一个又一个新奇的点子抛给工程师。“一次他在百货店看见一台Cuisinart(美国厨房用品品牌)的食品处理机,觉得它的设计好极了,便让苹果的设计师们进行模仿。”《硅谷的革命:苹果电脑的疯狂与伟大》一书作者,参与苹果草创的工程师安迪·赫兹菲尔德说,乔布斯甚至一度希望苹果电脑看上去像保时捷跑车。 对苹果来说,电脑就应当像跑车或高档厨房家电,因为高端人群——那些能买得起或者渴望买保时捷的人才是他们的营销对象。这与硅谷老牌科技公司截然不同,对于苹果来说,听取他们的成功经验毫无意义。 2、“一人独大” 现在,科技界奉行的是全面的、自下而上的革新。参与改革的人越多,成果也就更显着。Google就是典型,员工可以将一些上班时间,投入到任何一个感兴趣的项目上。这种“20%时间”帮助Google创造出了很多热门的应用,比如Gmail和Google新闻。

苹果公司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报告[1]

苹果公司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报告[1]

目录一研究背景 二苹果公司简介 三苹果公司产品定位 四苹果公司物流与供应链体系 五苹果公司物流与供应链体系剖析 六针对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七我国电子科技类企业的选择性借鉴

研究背景 在我国,企业推广和实施供应链管理才是刚刚起步,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对我国供应链管理现状的情况归纳如下: 1、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间的合作时间比较长,贸易伙伴之间已经建立了长期的贸易伙伴关系,说明供应链的结构比较稳定,这是供应链上企业间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2、我国企业虽然在管理过程中为提高管理效率也曾采取过许多措施,但多是在企业内部或企业的部门内进行,没有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去考虑。多数企业不理解供应链管理,更不了解国外管理的现状,企业内部传统的物流部门的职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商业环境,急需从管理理念上进行改革。 3、条码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应用pos的商店在我国也相当普及。但条码技术和pos扫描仅用于提高零售企业的结算速度上,条码技术在提高物流整体运作效率上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 4、企业已经开始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生产规划和库存管理。但由于数据采集自动化问题并没有解决,从而影响到库存管理的自动化。网络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已相当普遍,但这种应用相当肤浅,多数企业仅限于用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送业务相关信息,企业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电子数据交换。 5、由于供应链管理的支撑技术在企业间远没有普及, VMI

等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方式并未被企业采用,仍需要在企业间推广普及供应链管理的支撑技术。 鉴于此,再加上我们对电子类产品比较感兴趣,因此对国外企业—苹果公司的物流与供应链做了分析,探讨其中的优缺点,经过小组讨论,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与大家分享。当然,苹果公司的供应链只是众多优秀供应链的一个简单缩影,有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我们可以有选择的学习。由于时间仓促,人力、财力有限,其中难免有不足和偏颇之处,敬请老师和同学们体谅和指正。

苹果公司的管理方法

苹果公司的管理方法 1、公司整体介绍 苹果公司,全称苹果股份有限公司,原称苹果电脑(Apple Computer),在2007年1月9日于旧金山的Macworld Expo 上宣布改名。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库比提诺,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目前全球电脑市场占有率为7.96%;而据最新的一份调查显示,2010年全球PC 市场增长率将能达到15%-20%;ipod产品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为1020万部,但按这个数字分析,苹果在MP3播放器市场上的市占率将继续保持在70%以上;苹果公司的iPad平板电脑於全球市占有率保持于70%-80;iphone占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升至13.3%。 简史 早期的苹果电脑,Apple Innc1976年,由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简称沃兹)和Ron Wayn创立。在当年开发并销售Apple I电脑。 1977年发售最早的个人电脑Apple II。1984年推出革命性的Macintosh电脑。2001年推出iPod数位音乐随身听。 2001年推出iPod数位音乐随身听。2002年,推出第二代iPod播放器,使用了称为“Touch wheel”的触摸式感应操控方式。 2003年推出最早的64位元个人电脑Apple PowerMac G5。推出第三代iPod音乐播放器,可同时支持Mac和Windows,并取消Firewire 连接埠的设计。 2004年,推出第四代iPod数码音乐播放器,沿用了原本在iPod mini

上的“Click Wheel”操控设计。 2005年,推出第五代iPod播放器。推出第二代iPod mini 迷你数码音乐播放器与iPod shuffle,iPod nano 超薄数码音乐播放器。 2006年,斯蒂夫?乔布斯发表了第一部使用英特尔处理器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分别为iMac和MacBook Pro。推出第六代iPod数码音乐播放器,称为"iPod classic",推出第二代iPod nano和iPod shuffle 数码音乐播放器 2007年,推出第三代iPod nano超薄数码音乐播放器 斯蒂夫?乔布斯在Mac World上发布了iPhone与iPod touch。 2008年,斯蒂夫?乔布斯在Mac World上发布(从信封中取出)了MacBook Air,这是当时最薄的笔记本电脑。 2008年,斯蒂夫?乔布斯在Mac World上发布了iPod nano 第四代和iPod touch第二代。 2009年,发布了重新设计的17英寸屏幕的MacBook Pro笔记本电脑。3月11日推出新款iPod shuffle,这是第一款可以语音发音的数码音乐播放器,体积更加小巧,几乎是上代的一半大小,由于部分操作键转至耳机线缆上,所以暂时不支持第三方耳机,而且必须配合8.1版本或更新版本的iTunes使用。6月25日推出新款iPhone,命名为iPhone 3G s,s代表speed 9月10日更新全线iPod产品(itouch、classic和nano),2010年,4月3日推出iPad系列产品(3G、wi-fi+3G) 6月8日凌晨1点,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 10)在旧金山

供应链管理案例-苹果供应链管理

优质参考文档 苹果供应链管理 (20GG 年 5 月)乔布斯+ 库克=苹果。乔布斯学不会,中国企业仍然可以从苹果身上获得关于供应链管理的教益 近年来,苹果公司的成就举世瞩目。这家创建于1976 年的公司,成功推出iPod 、iPhone 、iPad 系列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重新“发明”了移动智能终端。苹果在“世界 500 强”中的排名不断攀升, 20GG 年已位列第 55 位。 苹果成功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都慨叹:那是因为苹果拥有乔布斯,一个深谙商业哲学和引导消费者需求的天才。中国之所以没有出现苹果这样的企业,是因为不可能存在另一个乔布斯。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领袖人物是无法复制的。 然而,苹果成功实际上应归因于两点:一是革命性的创新产品,二是卓越的供应链管理。现代企业的竞争其实也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IT 产业的微利环境下,苹果能够独占业界70% 的利润,除了创新的产品设计之外,隐藏在幕后而未被人们广泛认知的是能够通过供应链管理实现优秀的软硬件集成,为消费者提供超乎想象的体验。业界公认,苹果产品中采用的技术并非是概念性的技术变成现实,而是现实中已经存在的技术的集合。苹果能够将这些优秀的单个技术集成起来,渗透到手机上游所有元器件的开发、生产和制造的过程中,始终领先竞争对手一到两年,大杀器正是供应链管理。在 Gartner “20GG 全球最佳供应链管理 25 强排行榜” 中,苹果依旧力压群雄,再次排名第一,以庞大的物流体系建设闻名的亚马逊则屈居第二。 作为一个供应链领域的后来者,苹果在短短几年内发展出了竞争对手羡慕不已的全球化供应链。其中,许多前瞻性的战略思维和大胆的做法都值得正学着建设全球化供应链的中国企业借鉴。即便乔布斯学不会,中国企业仍然可以从苹果身上获得关于供应链管理的教益。 供应链的极简主义 苹果产品的设计惊人地崇尚极简主义。供应链也如此。 简洁性是供应链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一个复杂的供应链,再细心的管理也难免 优质参考文档

乔布斯10大成功秘诀

乔布斯10大成功秘诀 1 .追求完美 乔布斯注重细节,追求完美。首款iPOD上市前夜,苹果公司员工通宵加班,更换耳机插口,原因是乔布斯认为它们不够酷。 2.广聘贤才 乔布斯曾聘请工程师帕尔设计NeXT公司的商标,在创立苹果公司零售供应链之前,聘请Gap’s的mickey Drexler进入公司董事会。 3.毫不手软 乔布斯对他亲手发布和“毙掉”的产品一视同仁。他费尽千辛万苦研发出掌上电脑Palm Pilot,然而,当他意识到手机将取代掌上电脑后,他毫不留情地将其抛弃。这一决定促使苹果工程师设计出iPOD。 4.与众不同 乔布斯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在你展示给他们看之前,人们根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因此,乔布斯经常一个人变成苹果的焦点用户小组,独自带着新产品样品回家试用几个月。 5.虚心学习 最初在设计苹果的产品手册时,乔布斯曾认真研究索尼公司的产品手册使用的字体、布局甚至纸张重量。在设计Mac电脑的基座时,乔布斯跑到公司停车场,研究德系车和意大利车的外观。 6.追求简洁 简洁是乔布斯永恒不变的设计哲学。他命令iPod的设计师取消样机上的包括开关机在内的所有按键,最后逼得设计师推出了经典的涡轮形按键。 7.保守秘密 保密是苹果公司的行为准则之一。任何人不得随便打听与自身工作无关的事情。苹果公司内部分为无数个研发小组,这样就能确保苹果总是可以推出让外界“惊喜”的新产品,并让有关苹果公司的消息始终位于媒体头条。 8.精简团队 最初Mac-intosh的研发团队只有100人,不多也不少,如果一定要增加一个人,那就必须先炒掉一个人。乔布斯深信,他只能记住100个人的名字。 9.激励下属 乔布斯无疑是严厉苛刻的,但他同时也是最擅长鼓励下属努力工作的商业领袖。一年的时间里每周工作90小时,乔布斯的个人魅力无疑是主要原因之一。

苹果供应链分析

运营管理作业 班级:工商36 班 学号:0936080 姓名:彭

从苹果供应链问题浅析如何进行供应链掌控 兔年春节之际,iPhone 和iPad 几乎成为了各公司年会的必备奖品,苹果品牌在消费者中的影响力可谓如日中天。但春节刚过,苹果的一份供应商报告,反映中国代工厂使用违禁化学品,并导致137 名工人中毒,使金灿灿的苹果蒙上了一层黑气。 主流舆论认为,苹果为追求高额暴利、压榨代工厂,致使代工厂被迫压榨工人,不顾一切地降低成本,才导致了这一悲剧。此外,苹果对社会的质疑反映冷淡和迟缓,对代工厂监管不力,有放任自流的嫌疑。我们认为,这一事件的发生,同时也暴露出了苹果的供应链管理存在不足。 一、苹果的供应链管理从满足终端客户需求角度来看,苹果的供应链管理已经相当优秀。Gartner 旗下的市场研究公司AMR Research 的2010 年“全球企业供应链25 强”报告显示,苹果连续三年位居榜首。事实上,作为一家带有浓厚技术偏执型基因的高科技公司,苹果从濒临破产到起死回生,大放光彩,与供应链的重新设计密不可分。

在产品设计阶段,苹果从mac 时代过于超前的产品构想,转向iPod 时代基于需求导向的务实设计创新;在销售渠道方面,苹果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型,采用各具特色的销售渠道;iPod +iTunes 模式把庞大的消费类电子厂商、芯片制造商、软件公司、音乐公司、电脑厂商和零售商的力量整合在一起,为客户打造了播放、下载和视频等客户供应链系统,同样的故事也在iPhone 上演;外包非核心业务,不仅生产外包,设计也进行了外包。 苹果的成功,强大的供应链控制和管理能力功不可没。但是,苹果的供应链管理也存在诸多待改进之处。 二、评估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综合苹果公司的2011 年供应商责任调查报告中的内容,可以看到苹果公司在持续改善供应商员工及工人状况方面做出的努力。然而,出一个漏洞补一个漏洞,即便处

苹果公司为什么会成功

苹果公司为什么会成功 近年来刮起了苹果热,人们以拥有一款最新的iPad或iPhone为自豪,iPhone成为街机,用iPhone发微博、听歌、打游戏更是成为一种时尚,它们的生产商苹果公司更是成为了一家世界顶级企业。其实早年因苹果也有过失败,因坚持“封闭制造”,拒绝向其他硬件厂商开放其操作系统,被主动开放Windows 操作系统的微软公司和主张组合制造的IBM 公司占领个人电脑市场,苹果公司走入低谷,1997 年亏损达10 亿美元。但随着乔布斯的回归以及他带来的一系列改革使苹果走出困境,并且取得巨大成功。 2010年5月26日,苹果公司以2213.6亿美元的市值,一举超越微软,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科技公司。2011年8月12日其市值已正式超越美孚,成为全球最大的上市公司。2003年到2010年这短短7年间,公司市值增加了近40倍,这中间还包括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干扰。苹果创造了震惊业界乃至全世界的奇迹,成为了不折不扣最昂贵的苹果。苹果公司之所以取得这么大成功,与其与众不同的收入模型、分销渠道、核心能力、价值主张等等密不可分。就其中几点进行以下分析。 首先,苹果公司创造了其特有的复合式收入模型。众所周知,苹果公司的收入路径主要有两个:一是靠卖硬件产品来获得一次性的高额利润,这也是目前苹果绝大部分的利润来源;二是靠卖音乐和应用程序来获得重复性购买的持续利润,以及获得运营平台的报酬。 硬件产品部分,个人电脑是苹果公司各种业务的核心部分,是其公司创立至今最为赚钱的产品。从第一代Apple至今,苹果电脑的变革发生的很多,但其主要功能仍然是不变的,其在图形处理上的强大能力,使其在媒体行业中,不论在销售量还是口碑上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iMac问世以后,苹果这一系列的产品更在外形上做足了功夫,使得消费受众面积夸大化。苹果 Mac的毛利率曾经比竞争对手高出 2000 个基点,而且这种利润率的差距已经存在了 10 多年,甚至在持续扩大。Mac 电脑的平均售价要高于Windows 架构电脑 3 倍,目前占苹果收入的40%。 苹果 iPhone 手机,起初推出一代iPhone时就与运营商捆绑,并且参与运营商的分成。但是,不久苹果对这一策略进行了改变,销售方式仍然是与

苹果供应链分析

运营管理作业 班级:工商36班 学号: 0936080 姓名:彭卉

从苹果供应链问题浅析如何进行供应链掌控 兔年春节之际,iPhone和iPad几乎成为了各公司年会的必备奖品,苹果品牌在消费者中的影响力可谓如日中天。但春节刚过,苹果的一份供应商报告,反映中国代工厂使用违禁化学品,并导致137名工人中毒,使金灿灿的苹果蒙上了一层黑气。 主流舆论认为,苹果为追求高额暴利、压榨代工厂,致使代工厂被迫压榨工人,不顾一切地降低成本,才导致了这一悲剧。此外,苹果对社会的质疑反映冷淡和迟缓,对代工厂监管不力,有放任自流的嫌疑。我们认为,这一事件的发生,同时也暴露出了苹果的供应链管理存在不足。 一、苹果的供应链管理 从满足终端客户需求角度来看,苹果的供应链管理已经相当优秀。Gartner旗下的市场研究公司AMR Research 的2010年“全球企业供应链25强”报告显示,苹果连续三年位居榜首。事实上,作为一家带有浓厚技术偏执型基因的高科技公司,苹果从濒临破产到起死回生,大放光彩,与供应链的重新设计密不可分。 在产品设计阶段,苹果从mac时代过于超前的产品构想,转向iPod时代基于需求导向的务实设计创新;在销售

渠道方面,苹果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型,采用各具特色的销售渠道;iPod+iTunes模式把庞大的消费类电子厂商、芯片制造商、软件公司、音乐公司、电脑厂商和零售商的力量整合在一起,为客户打造了播放、下载和视频等客户供应链系统,同样的故事也在iPhone上演;外包非核心业务,不仅生产外包,设计也进行了外包。 苹果的成功,强大的供应链控制和管理能力功不可没。但是,苹果的供应链管理也存在诸多待改进之处。 二、评估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综合苹果公司的2011年供应商责任调查报告中的内容,可以看到苹果公司在持续改善供应商员工及工人状况方面做出的努力。然而,出一个漏洞补一个漏洞,即便处理方法妥善,是否就一定能杜绝问题的再发生?因为按照报告中苹果所提供的数字对比,供应商违例行为在增多,情况在恶化。如果苹果真如自己所言,一切是为了防微杜渐,那么为什么5年来问题依然不断出现并继续增长? 首先是过度压榨供应商。在与供应商的关系中,苹果占据绝对主动,在电子行业内是出了名的要求苛刻的客户。由于苹果和乔布斯对于产品品质和保密性的追求,因此为其提供代工服务的各厂商往往为满足这些标准而疲于奔命。2006年,在各大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的鸿海精密公司的虐待劳工事件,也反映了这一点。

苹果公司运营管理分析

苹果公司运营管理分析 一、苹果公司的采购管理 庞大采购量 苹果公司成功的采购管理得益于庞大的采购量。庞大的采购量使得苹果在零部件成本、制造费用以及空运费用中获得了巨大的折扣,有时甚至有些不近人情。因为消费者众多,所需零部件也在不断增加。 例如,苹果每年需要支付给三星零部件采购费用超过70亿美元。苹果是三星的最大客户,三星2011年收入总额1090亿美元中苹果所占比重达7.6%。三星上游供应链厂商指出,诉讼后苹果和三星仍有可能继续维持供应链合作关系。在去年的诉讼高发期,三星仍然为苹果的iPhone和iPad供应核心A5逻辑芯片。 但也有人认为,苹果似乎不想再让三星控制全球的芯片市场。苹果公司近期向日本尔必达公司广岛工厂下达大笔DRAM芯片订单,占苹果芯片需求的三成。苹果此举是希望帮助尔必达与三星在芯片市场对抗,以维持苹果公司自己的谈判能力。 二、苹果公司的库存管理 精简库存 苹果公司曾一度陷入存货危机,库存成品价值高达7亿美元,年库存周转率还不到13次。为此苹果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降低库存。 第一,减少供应商数量。苹果公司将原先庞大的供应商的数量减少至一个较小的核心群体,开始经常给供应商传送预测信息,共同应对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库存剧增风险。但是,苹果公司对供应商也提出了一系列残忍的完美主义要求,无论何时,如果一个项目没有达到要求,苹果公司都会要求供应商在12小时内做出根本原因分析和解释。 第二,减少产品种类。这是整个改革中最基础的环节,苹果公司把原先的15种以上的产品样式消减到4种基本的产品样式,并尽可能使用更多标准化部件,从而大大地减少了产品生产的零部件的备用数量以及半成品的数量,能够将精力更集中于定制产品,而不是为大量的产品搬运大量存货。譬如,iPod nano几乎使用了所有的通用IC,从而减少了在元件准备上的时间和库存。2007年,苹果公司获得了快速的存货周转水平和高速的业绩增长(38.6%)。 第三,提供更多无形产品。迄今为止,苹果公司的需求预测、库存管理仍非常糟糕,但是,苹果公司通过提供iTunes音乐商店服务,让消费者把钱大把地花费在一个近20亿美元销售额的零库存商品供应链上。目前,苹果公司的在线iTunes音乐商店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的音乐零售商,仅次于沃尔玛和百思买。 苹果公司的翻身仗说明,只有降低了企业的存货成本才能直接的增加企业的盈利。 三、苹果公司的供应链管理 1、上游物流与供应链 苹果公司是典型的品牌输出企业,负责创意和设计,产品制造由供应商提供。从一些公开的产品拆解报告和产业分析文献中看到,苹果公司的供应商遍布全球,分布在中国台湾地区、美国、韩国等地,在中国大陆主要是台资企业的生产基地,最后主要由富士康组装成机。 苹果公司的供应链条 以Iphone4为例: Iphone4主要零配件产地为韩国,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负责组装iPhone 4 的主要为山东烟台和深圳的富士康企业。欧洲物流(出口至欧洲)被马士基所承接,美洲物流(出口至美洲)就被APL所掌控,而在亚洲的物流经营则分给了台湾的阳明海运,大陆的则部分交由中远集团负责。

【供应链管理系统案例】苹果供应链管理系统

苹果供应链管理 (2013年5月)乔布斯+库克=苹果。乔布斯学不会,中国企业仍然可以从苹果身上获得关于供应链管理的教益 近年来,苹果公司的成就举世瞩目。这家创建于1976年的公司,成功推出iPod、iPhone、iPad系列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重新“发明”了移动智能终端。苹果在“世界500强”中的排名不断攀升,2012年已位列第55位。 苹果成功的秘密究竟是什么?一直以来,中国企业都慨叹:那是因为苹果拥有乔布斯,一个深谙商业哲学和引导消费者需求的天才。中国之所以没有出现苹果这样的企业,是因为不可能存在另一个乔布斯。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领袖人物是无法复制的。 然而,苹果成功实际上应归因于两点:一是革命性的创新产品,二是卓越的供应链管理。现代企业的竞争其实也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IT产业的微利环境下,苹果能够独占业界70%的利润,除了创新的产品设计之外,隐藏在幕后而未被人们广泛认知的是能够通过供应链管理实现优秀的软硬件集成,为消费者提供超乎想象的体验。业界公认,苹果产品中采用的技术并非是概念性的技术变成现实,而是现实中已经存在的技术的集合。苹果能够将这些优秀的单个技术集成起来,渗透到手机上游所有元器件的开发、生产和制造的过程中,始终领先竞争对手一到两年,大杀器正是供应链管理。在Gartner“2012全球最佳供应链管理25强排行榜”中,苹果依旧力压群雄,再次排名第一,以庞大的物流体系建设闻名的亚马逊则屈居第二。 作为一个供应链领域的后来者,苹果在短短几年内发展出了竞争对手羡慕不已的全球化供应链。其中,许多前瞻性的战略思维和大胆的做法都值得正学着建设全球化供应链的中国企业借鉴。即便乔布斯学不会,中国企业仍然可以从苹果身上获得关于供应链管理的教益。 供应链的极简主义 苹果产品的设计惊人地崇尚极简主义。供应链也如此。 简洁性是供应链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一个复杂的供应链,再细心的管理也难免统筹不当,产生失误。为了使供应链具有灵活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供应链的每个节点都应是精简的、具有活力的、能实现业务流程的快速组合。尤其是对于苹果这样的产品形象高端、专注于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企业,供应链的灵活快速响应十分重要。 为了实现供应链的极简化,苹果采取了两个措施。 第一,简化公司业务。苹果以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保守者,自己生产芯片、主板等零部件,自己组装产品,但这种供应链在IT产业分工精密、技术和设备要求日渐提高、从纵向产业结构演化为横向产业结构的情况下早已不合时宜。在蒂姆·库克进入苹果之前,苹果公司库存臃肿、制造部门效率低下,1997财年苹果损失超过10亿美元。 蒂姆·库克开始大规模减记公司的制造资产,将一些简单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公司。

(完整版)苹果公司商业模式的分析

商业模式分析 1、使用3W2H模型分析iPhone商业模式 How to make money 通过终端获得盈利:一方面是直接销售终端获得的利润,另一方面是通过与运营商签订协议,在终端销售帮助获得和绑定用户的基础上,所得到的运营商收入分成的收入。 基于终端提供长期的内容服务(AppStore和iTunes),包括影音娱乐、应用软件、互联网应用等多种在线服务,获得另一部分收入。 How to achieve iPhone超乎想象的产品功能设计和创新型的应用集成。 集成了iPod和智能手机的双重产品特性。 通过终端销售和基于终端的内容提供完成对用户的绑定。 Where

2G版iPhone主要覆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3G版本在08年首先在22个国家和地区上市后,又在其他48个国家和地区上市。 What 提供集成了iPo和智能手机两类产品功能的iPhone智能娱乐终端,并以终端同iTunes、AppStore等在线服务的集合,向客户提供了持续的固定和移动互联网内容、应用服务。 Who 基于“iPod+iTunes”的客户群体基础,完成向通信终端市场的延伸,主要目标客户依然是以追求时尚、流行,对互联网等娱乐应用有较强需求的客户群体。 2、顾客的价值创造 Phone的核心目标客户全实际上是与iPod系列产品的目标客户群体基本重合的。iPhone在用户群体开拓方面的主要价值将Apple原有的互联网应用客户群,想移动增值应用客户群的推广和延伸。同时,

也帮助Apple更好的应对音乐手机对iPod类音乐播放器的强替代作用。 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第一步就是要制定一个有力的客户价值主张,也就是如何帮助客户完成其工作。对于苹果而言,iPhone的核心功能就是一个通讯和数码终端,它融合手机、相机、音乐播放器和掌上电脑的功能,这种多功能的组合为用户提供了超越手机或者iPod 这样单一的功能。苹果的APP Store拥有近20万个程序,这些程序也是客户价值主张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苹果在用户体验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这些都是苹果提供的客户价值主张。 3、盈利模式分析 成功的商业模式的第二步就是制定赢利模式,也就是为自己公司创造价值的详细计划。对于苹果公司而言,赢利路径主要有俩个:一个是靠卖硬件产品来获得一次性的高额利润,二是靠卖音乐和应用程序来获得重复性购买的持续利润。由于优秀的设计,以及超过10万计的音乐和应用程序的支持,无论是iPod、iPhone还是iPad,都要比同类竞争产品的利润高很多。同样,由于有上面这些硬件的支持,那些应用程序也更有价值。 iPhone销售渠道分析 iPhone的渠道包括运营商渠道和Apple自有渠道两个部分。 在销售渠道的构建上,Apple充分体现了iPhone作为移动通信终端的核心地位,将iPhone与运营商的用户获取、增值业务开发、用

苹果的供应链体系

苹果的供应链体系 苹果曾一度陷入存货危机,库存成品价值高达7亿美元,年库存周转率还不到13次。 10多年前,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一个人,一张桌子,一台电脑,就能改变世界”的偏执信念,使得苹果一度陷入死亡线。为挽救苹果,乔布斯所采取的关键行动之一就是解决供应链管理问题。现在,苹果通过实施需求导向的务实设计创新、差异化销售渠道、精简库存、外包非核心业务及构建供应链联盟等策略,开发了供应商、公司和顾客之间的快速联接,证实了不单纯依靠低成本策略的供应链也是可以取得让人羡慕的成就的。与此同时,苹果的供应链世界还存在过度压榨供应商、部分产品销售渠道不完善、产品定价过高及供应链联盟不稳的现象。 需求导向的务实设计创新 苹果是把握消费趋势的高手。因为把握了消费趋势,苹果成为最初的个人电脑市场中为数不多的品牌,遗憾的是,过于超前的产品构想,让苹果丧失了在个人电脑中的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随后,对人性至察而又通明的能力使得苹果能及时调整需求满足策略,构建了务实的设计创新,即对于每一个新的产品设计理念,苹果都要求其工程师提供三份评价文件,即一份市场开发文件、一份工程设计文件以及一份用户体验文件;如果这三个文件被执行委员会评价并认可,设计组就会得到一笔预算。这种以市场为导向——不是从技术角度出发,而是从市场角度,确定什么样的产品及销售价格的策略值得揣摩。 譬如,被《时代》杂志评为2007年最佳发明的iPhone,虽然使用的都是成熟技术,但是却能够给消费者全新消费体验。以音乐功能为例,iPhone使用的是3.5mm的标准耳机接口,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耳机而获得不同的音乐享受。 苹果的经历说明,虽然非常了解消费者,但是超前的理念和设计并不一定能够引发消费者的共鸣,还需要有必要的市场资源和技术支撑才可以。在这个方面,苹果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一样的多。如果苹果没有那些失败,可能不会有惠普,不会有Dell,不会有康柏,甚至不会有微软。 差异化销售渠道 苹果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型,采用各具特色的销售渠道。 对于iPhone产品,苹果全部是直接与运营商合作,通过销售分成的方式获利,在美国是AT&T,英国是O2。但在中国,当骄傲的苹果公司想将这种方式直接复制过来时,却碰了一鼻子灰,因为处于垄断地位的中国运营商远比其他国家的同行强势。据了解,O2在取得iPhone的销售权的同时,便意味着今后将要把40%的收入交给苹果,但这种方式对中国移动或联通是行不通的。 对于所有非iPhone产品,在零售终端方面,苹果进行市场细分筛选,采取了以授权专卖店、卖场连锁店、网上授权零售、网上直销四种方式相结合的路线。授权专卖店主要是由一些个体户经营,这些商家对于市场反应迅速,善于钻营,并拥有自身大量的老顾客资源。卖场连锁店的模式,主要还是依靠正规集团军强大的店面和高素质的销售团队,抱占更多的终端消费群体。网上授权零售主要是卓越网。最后,为了让客户配置订单,苹果开始直接通过Apple专卖店,在Internet上接受教育机构与顾客的订单,并为他们直接配置产品。 精简库存 1996年苹果公司公司的库存成品价值高达7亿美元,使公司一度陷入存货危机,产品库存周转率还不到13次。为此,苹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降低库存。 第一,减少供应商数量。苹果将原先庞大的供应商的数量减少至一个较小的核心群体,开始经常给供应商传送预测信息,共同应对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库存剧增风险。但是,苹果对

苹果的秘密

苹果的秘密 【内容与要求】 1、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认识苹果的外形特征,通过观察初步了解苹果的内部结构。 2、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体验与同伴一起探索秘密的快乐。 【活动重点】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认识苹果的外形特征,通过观察初步了解 苹果的内部结构。 【活动难点】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 【材料与环境创设】 1、每人一只苹果 2、切苹果器 3、箱子 4、音乐《大苹果》 5、湿纸巾 【活动过程】 一、情境激趣 1、猜一猜 师:今天吴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箱子,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宝贝呀?那么请你们来摸一摸,猜一猜里面究竟是什么东西? 2、说一说 请个别幼儿上来摸一摸,说一说。 师:摸上去感觉怎么样呢?可能会是什么呢? 二、活动过程:

1、出示苹果,了解苹果的外形特征。 师: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个朋友请出来吧。原来是苹果宝宝,你们用小眼睛看一下,它是什么形状的呢? 师:摸上去感觉怎么样呢? (圆圆的,摸上去是滑滑的) 2、发现苹果的不同,给苹果找朋友。 师:还有好多苹果宝宝也想来和我们玩游戏,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和旁边的朋友比一比,你们手里的苹果宝宝们长的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师小结:原来苹果宝宝们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柄的长短也会不一样。 3、品尝苹果(播放《苹果》音乐),初步了解苹果的内部结构。 师:你们真厉害,发现了苹果这么多的秘密,那么苹果是什么味道的你们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尝一尝好不好? 师小结:苹果的味道有点甜,有点酸而且还有水分,所以它是水果的一种。你们吃掉的那部分是苹果的果肉,外面是它的果皮,其实果皮也是有营养的,不过我们在吃之前要请爸爸妈妈洗干净哦。 三、留疑引趣 师:你们刚才吃了苹果的果肉,那么它的果核在哪里呢?你觉得果核还会有用吗?下次我们一起找找果核的秘密吧。

苹果公司战略管理分析——以产品iphone为例.doc

苹果公司战略管理分析 ——以产品iphone为例 一、公司简介 苹果电脑公司由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RonWayn在1976年4月1日创立,总部位于美国加里福尼亚丘珀蒂诺市,处于硅谷的中心地带。1975年春天,AppleⅠ由Wozon 设计,并被Byte的电脑商店购买了50台,当时单台售价为666.66美元。1977年苹果正式注册成为公司,并启用了沿用至今的新苹果标志。1978年,苹果准备股票上市,施乐公司预购了苹果100万美元的股票,并允许苹果工程师们研究早已被施乐视为垃圾的PARC 操作系统的图形界面。但苹果的工程师化腐朽为神奇,并将图形界面带进了一个崭新的时空。 苹果公司的口号为“Switch(变革)”。苹果公司每次推出新产品,总能引起市场的变革。 苹果公司的主要产业包括电脑硬件、电脑软件、手机和掌上娱乐终端等方面。苹果公司现在主要经营五条生产线:Mac、iPod、iPhone、iPad、iTune。苹果的Apple II于1970年助长了个人电脑革命,其後的Macintosh接力于1980年代持续发展。最知名的产品是其出品的Apple II、Macintosh电脑、iPod数位音乐播放器和iTunes音乐商店,它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如今iPhone的横空出世很有可能将引发手机的新一轮革命。 二、相关背景:产品iPhone简介 iPhone由苹果公司(Apple, Inc.)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在2007年1月9日举行的Macworld宣布推出,2007年6月29日在美国上市,将创新的移动电话、可触摸宽屏iPod 以及具有桌面级电子邮件、网页浏览、搜索和地图功能的突破性因特网通信设备这三种产品完美地融为一体。iPhone引入了基于大型多触点显示屏和领先性新软件的全新用户界面,让用户用手指即可控制iPhone。iPhone还开创了移动设备软件尖端功能的新纪元,重新定义了移动电话的功能。 手机智能化是移动电话市场的发展趋势,也是苹果公司的机会。2007 年1 月,苹果公司首次公布IPHONE,正式涉足手机领域。苹果将iPhone定位于:搭载了iPod功能及网络浏览器的移动电话。2008 年6 苹果发布IPHONE 3G,软件上的革命使其成为业界标杆。智能手机市场的原有格局在iPhone的冲击下完全瓦解。 三、iPhone战略分析 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之后,手机的内涵开始发生深刻变化。通信成为其几个核心需求之一(而不是唯一核心需求),音乐、拍照、PDA、游戏等非通信相关的核心功能也全面排队进入手机的核心需求。用户开始面对一个问题,我买手机仅仅是用来通话和发短信么?一旦用户回答“NO”之后,就意味着他对手机的需求已经从一个通话(短信)处理工具变成一个便携多媒体通信设备。 iPhone兴起就是这种变革最典型的例证。当你把iPhone拿到手后,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这个东西与其说是带娱乐功能的手机,还不如说是带通信功能的娱乐机(娱乐机=iPod+便携照相机+掌上游戏机+ PDA)。手机市场原“龙头老大”诺基亚正是在这一点上没有把握到位,导致在智能手机市场上完全落败于iPhone。 下面将具体分析iPhone战略特点: (一)苹果公司的差异化组合竞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