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河道治理的应用实例分析

生态河道治理的应用实例分析
生态河道治理的应用实例分析

生态河道治理的应用实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9-08-08T09:27:16.00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9期作者:张咏晶1 孟振2

[导读] 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1.莱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山东烟台 264003;

2.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建设管理处山东烟台 264003

摘要:文章通过一则工程治理实例-烟台市瀑拉河综合治理工程,对生态河道整治概念及生态河道治理相关工作进行阐述,以期为河道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河道;效益

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其中,生态治理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要求,生态治理在河道及水工程治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通过一则河道生态治理的实例,直观阐述生态河道治理的的过程,让大家对生态河道治理有一个更加直观、清晰的了解。

1 概念

生态河道治理是指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人工修复措施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活动。河道治理后具有良好的整体景观效果[1]。

2 工程概况

2.1 河道现状

瀑拉河位于烟台市莱山区,由东南向西北流入大沽夹河,流经5个村。本次规划设计范围为瀑拉河入夹河口至周格庄村交通桥处,主河道长7.54km,控制流域面积64.3km2。

2.2 存在问题

2.2.1现状河道防洪标准低,不满足规范要求。部分河道断面小,行洪不畅,左岸堤防不连贯,1/2的河段没有堤防,已有的堤防质量差,标准低,现状河道不能通过10年一遇洪水。

2.2.2现状河道主河槽极不规则,河道乱采乱挖现象十分严重,河床冲刷,险工段较多。由于多年来一直未进行综合整治,有的河段滩地开挖严重,河槽表面植被冲走,河床抗冲刷能力差。

2.2.3现状河底下切严重,地下水位下降。目前,由于该河段未进行整治,加上洪水的冲刷及城市建设用砂的大量增加,河底下切较为严重。尤其是砂层好的河段地下水大量渗出,沿河地下水位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沿河大部分土地因不能得到有效的水源保证,农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2.2.4左岸防汛管理路标准低,不连续,防汛抢险隐患大。

2.2.5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推进,该河道将成为城市内河,河道现状与两岸城区建设规划不相适应。

2.3工程必要性

瀑拉河为典型山丘区河流,洪峰形成快,历时短,峰值高。瀑拉河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治理,防洪能力低,且已有堤防堤身薄弱,填筑质量差,险工险段多,每到汛期,河水泛滥,洪水常常冲毁堤岸,淹没大量耕地和果园,危及沿河群众和工矿企业的生命财产以及周边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当地政府和人民迫切要求尽早治理该河段,河道综合治理已迫在眉睫。

3 生态治理

3.1治理标准

3.1.1设计洪水标准

瀑拉河控制流域面积64.3km2,出口汇入烟台市最大河流大沽夹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瀑拉河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

3.1.2洪水标准和工程等别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确定河道堤防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堤防级别为4级。

3.1.3地震设防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3.1.4 糙率

河道糙率与河道形态、粗糙度、植被、水位(流速大小)、河道曲直等因素有关,根据河道工程现状参考有关资料,确定河道糙率。瀑拉河河底为砾砂,糙率取0.025;两岸边坡种植密度较大,综合糙率取0.05。

3.2 主要内容

瀑拉河综合治理工程以打造一条“生态之河”、“景观之河”为原则,以提升区域的环境和品质为目的。瀑拉河治理工程包括水工、景观及绿化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有:

3.2.1 水工部分。采取河道清淤疏浚、堤防修复、阻水障碍物清理等工程措施进行河道清理;同时,采取堤岸护砌,新建驳岸工程等工程措施加固河堤;新建砌石堰、橡胶坝等截流工程。

3.2.2 景观部分。含各类景观休闲节点,湖心岛,景观亭,3米、5米景观路,坝顶防汛路,穿堤排水工程,景观石驳岸,木桩驳岸,异形景观廊架及补源工程等。

3.2.3 绿化工程。栽植各类乔灌木,种植地被,满铺草坪等。

3.3效益分析

3.3.1防洪效益

提高了河道防洪标准,由5年一遇提高至20年一遇,建立较完善的防洪体系,达到较高的防洪能力,保障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泽州县长河河道治理工程堤防设计分析

泽州县长河河道治理工程堤防设计分析 简述了长河的概况,从堤防型式的选择、堤防高度的确定、堤防稳定计算以及堤脚防冲措施等方面,介绍了河道治理中的堤防设计。 标签:长河;河道治理;堤防设计 1 河道概况 长河是沁河的一级支流,属黄河水系,发源于长河村西的五龙山和榆树坪一带,在阳城县与泽州县交界处的西龙村下汇入沁河,全长48.7km,全流域面积317km2。 长河河道在万里水库至川底村之间河段全长16807m,在流经村镇及与公路并行的河段,曾修建过河堤,修建的堤防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护镇、护村和保地的作用,但由于长期重建设、轻管理,造成工程老化失修损坏严重。 经统计:全部河道未治理长3931m,已治理河道长12876m(其中,左右两岸均治理的河段长8895m,仅有一岸治理的河道长3981m),现状有堤防河岸长21771m,堤防不成型河岸长11843m。 2 工程任务及规模 本次河道治理的范围上至万里水库下至川底村,河道长16.807km,本次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未治理的长河河道进行治理,对已经治理但不能满足防洪要求的河道进行河堤加固。 根据《防洪标准》(GB56201-94),长河流域沿河两岸村镇人口低于30万人,工矿企业基本属于小型,防洪等级标准属4~5等,重现期适合采用10年~20年一遇。 本段治理河道区间内有长河水库(桩号4+376~桩号6+338),并在桩号2+784、10+014、13+264和桩号18+769处依次有中村河、刘村河、拐河、马坪头河四条较大支流汇入,所以将此段河道分五段。万里水库至中村段(桩号0+000~2+784)河道经过多为乡村、耕地,采用1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中村至长河水库段(桩号2+784~4+376)途径下村镇,河道周边有多个乡镇工矿企业,采用2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长河水库至史村段(桩号6+338~10+014)河道周边有多个乡镇工矿企业,采用2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史村至河底村段(桩号10+014~13+264)河道经过多为乡村、耕地,采用1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河底村至川底村段(桩号13+264~18+769)途径东沟镇,河道周边有多个乡镇工矿企业,采用2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 3 水文地质情况

2020-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本文研究目的是针对中小河流治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分析中小河道生态水利如何利用,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策略。采取了在施工操作时要明确河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切入点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结果表明治理河道是提高水利资源利用价值的有效手段,对河流周边环境也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河道生态治理;现状问题;策略 引言 河道治理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供排水和防洪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河道治理不仅能够保障水的品质,对水利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中小河流水土流失严重,而山区生产力大多数集中分布于河道两岸,因此整治河道尤为重要。根据云南地区的地质结构和地形对一些中小河流实施规划和保护,从而解决山区生态平衡问题。水资源能够得到持续利用、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调控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对河道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保护来完成,使水资源的调控和持续利用的作用充分发挥。否则,不合理的开发、河道污染现象都将对其作用的发挥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产生一系列的水资源浪费、水体污染以及其他的问题。在实际工程建设中,此项工程的重要性需工程管理者

有充分的认识,并对其高度的重视。 1河道治理过程中的现状问题分析 城市建设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河道的治理,管理是否到位关系到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加强河道生态治理的管理至关重要。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河流功能得到了有效开发,在实践中,河流系统也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使水体质量低于IV类标准,此现象在山区许多河道水体中存在。由于河道水体流动性比较差,很容易缺客水,这是造成水质污染的关键,水体流动性差使河道无法及时循环更新。许多乡镇的中小河流不受监管,水域缺少管理[1]。这些区域的水体极容易出现污染问题。我国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住宅高密度的聚集,虽然很好地解决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但排污管网与设施的不配套,使众多居民区产生出来的污水收集率偏低,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大量生活污水被直接排入河道中,在山区农村和城市外围,许多中小河流已成为污水沟。这些河流大部分都在耕地旁,农业面源中氮磷又极为丰富,有些农田直接与河道相通,农业污染直接进入河道,进一步增加了河道污染。工业加速发展,使工业废水排放量持续增加,城市化程度的提高,持续加大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在云南许多地区河道集雨面积小,汇流历时短,河道坡降徒,河水的挟沙能力强,悬移质多。如遇洪水推移质就将河床填满,加之污水处理和排水渠道建设滞后,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进一步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内陆水质明显恶化。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一些山区的中小河流经受着极端天气的考验,中小河流洪涝灾害制约区域发

河道治理与工程设计分析

河道治理与工程设计分析 1工程概况 亳清河是黄河一级支流,位于垣曲县中西部,发源于绛县横岭关下,经闻喜县马家窑入垣曲境内,流经左家湾、下古堆、新城、皋落、长直、王茅至古城注入黄河。河流全长56km,流域面积1185km2,垣曲境内流长48km,流域面积514km2。河谷支沟比较发育,呈树枝状展布,主要支流有白涧河、五龙沟河、清水河、原峪河、杜村河、白水河、口头河、杨家河、允西河共计9条支流。河道平均纵坡11‰。河床宽100~150m。 2河道治理必要性 亳清河治理段河道整治未经统一规划,现有防洪堤多为沿河群众自发修建,经多年运行,基础经洪水淘刷,局部损坏。河道私挖乱采现象严重,导致局部河道断面缩窄,行洪能力大幅降低。本治理段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面积少,河道两岸防护工程少,一旦遇到洪水,将淹没县城、村庄及农田。为了保障沿河城镇、工厂及农田的防洪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变水害为水利,对亳清河进行治理是非常必要和十分迫切的。 3工程设计 3.1工程总体布置

本工程设计治理河道长度8.2km,共分两段,分别为后磨凹至军民桥段和皋落西园至鲁家坡段。后磨凹至军民桥段(0+000~2+570),该段河道长度为2.57km,治理长度为2.57km,区间无支流汇入,设计洪峰流量为461.8m3/s。该段设计新筑浆砌石堤防长3.782km,加固堤防长1.242km,河道疏浚长2.57km,新做河堤道路长1.5km,拆除1座阻水严重并已废弃的机耕桥,修建支流入河口1处,穿堤涵管3座。皋落西园至鲁家坡段(8+366~14+896),该段河道长为6.53km,治理长度5.63km,其间有两个支流汇入,设计洪峰流量分别为443.6m3/s、547.9m3/s、816.6m3/s。该段设计新筑堤防长8.553km,加固堤防长1.489km,河道疏浚长5.63km,修建支流入河口2处,穿堤涵管4座。 3.2堤防工程设计 3.2.1堤型、结构根据《山西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指导意见》,在河道断面满足行洪能力要求的情况下,堤防工程原则上以原有堤防除险加固为主,尽量维持原堤线及堤距。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实用、便于施工,满足防汛和管理的要求”的原则,结合工程现状确定采用挡土墙堤防,根据地形条件,在填方段采用垂直重力式挡土墙,岸坡较稳定直接削坡进行护砌段采用仰斜重力式挡土墙。仰斜重力式挡土墙堤防。根据堤岸地形和地质条件,墙外坡边坡1∶0.4,内坡为1∶0.2,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石结构,墙顶宽0.5m,采用15cm厚现浇C20混凝土压顶,墙底由墙后向墙前倾斜,坡比1∶10,基础埋深2.5m。垂直重力式挡土墙堤防。堤防选用墙式护堤,采用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分析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分析 摘要:河道治理必须从多方面进行考虑,近年来河道不断发生淤积,导致河道 两岸边滩出现垃圾严重堆积的现象;两岸植被也受到一定破坏,因此对河道治理 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河道治理的主要原则与常用的河道治理技术,对河 道治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河道治理;原则;技术;问题;措施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湖泊等水系构建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道、湖泊等水系进行整治规划之际务必要全面考虑城市规划建设、土地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等各方面的准则,科学、恰当地确定有关河道治理规划的依据、原则、目标及方案。在河道所涉及的范畴内进行雨洪检测管理、污染源的控制管理、水资源的补充、水资源质量的净化等项目。 一、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河道治理技术分析 1、截污和保洁工程技术。由于长期缺少河床疏浚,并且随着流域内水土流失和沿岸垃圾泥土入河,导致河床淤积蓄水过流能力大大降低,严重影响防洪排涝,也造成大量的内源污染,目前有的河流多数已成为纳污河大量的工业农业废水和 城镇生活污水排入河中,水质越来越差,已经影响到生活环境,影响到食品安全,威胁到群众的身体健康有些地方到了有河不可近,有水不能亲的地步要治理河道 必须首先实施彻底的沿河流域截污工程,贯通河流上下游截污干管,完善跨域管 网衔接,扩大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范围,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并完善再生水 循环利用设施另外,河床内长期淤积的污泥两岸堆积的废物等潜在污染源同样会 对河道造成很大的污染,所以治理过程中要定期清理污泥彻底清除污染源,防止 治理后的水质被二次污染。 2、植被护岸技术。植物护岸是采用发达根系植物进行护坡固土的护岸工程, 其在水土保持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国内外对此研究也较多。植物护岸的目的就是形 成以植被为重要组成的保护河坡的生态系统,即生态河堤。国内多条河道的治理都 使用了这一技术。有些河道流域采用了编柴施工法进行植物保护河岸的方法,种植 柳树,待柳条生根成树后可以很好的加固河岸。 3、修建生态水工建筑。生态水工建筑能够起到改变水量的分配与流态的巨大作用。河流上的水工建筑物主要是橡胶坝,跌水,水库和一些闸门。橡胶坝能有 效缓冲水流的冲击力,起到保护河道河岸的功能,橡胶坝工程不仅为为群众生产 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沿河两岸农田灌溉提供水源,更重要的是为湿地生物 的可持续生长创造了比较好的生态条件,其中河流上的闸门除了提高河道水位外, 还能够起到其他的一些保护河到的作用。 二、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原则分析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原则主要表现为:(1)坚持人类和自然相协调的原则。人类与自然相协调的原则是现代河道治理从传统的河道治理模式转变的基本点, 是人类认识理解的回归点。近阶段,人类已经意识到只有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 共同进步、相互适应,方能在改进与完善现代河道环境的基础上使得人类的发展 趋向于可持续化。(2)坚持实现河道多功能的原则。现代河道最主要的功能是 行洪排涝,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强的脚步,河道、湖水等水系的功能也逐 渐变得多样化,因此在河道实际的整治规划的过程中,务必要全面考虑河道各功 能的需要,不能够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即不能够将河道的功能仅划分为防洪涝、排洪水,忽视了河道的生态功能,但也不能仅关注河道的生态功能而忽略河道的

浅谈河道治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浅谈河道治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水工一项王琪 摘要: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吃好穿好,而是更多的关注周边环境问题,人们对水环境的要求也日趋强烈,河道治理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河道治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让人们甚为关注。 关键词: 河道治理; 环境; 大石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是生命之源亦能剥夺生命。近年来水问题不断出现在人们视野,尤其是2012年的7.21特大暴雨全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直接遇难人数达79人。因此河道治理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河道的治理不仅能减少人们财产和生命的损失还能改善河道周边水文环境人文环境等。 下面就以大石河河道治理工程为例浅谈河道治理的重要性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大石河为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北拒马河支流,发源于房山区百花山南麓堂上村西。坨里以上为山区性河流,山高坡陡,水流湍急。自坨里出山逶迤南下,在马各庄以下先后纳入丁家洼河、东沙河、周口店河、夹括河等支流,最后在河北省涿州市码头镇与北拒马河、小清河相汇后,入白沟河。大石河总流域面积1280km2,其中山区面积882km2,平原区域面积398km2.北京市境内流域面积1243km2,约占总流域面积的97%。其流域主要在房山偏远地区,这就不得不对偏远地区水环境恶化问题进行分析。 由于偏远地区对河道的治理缺乏重视,再加上河道多年处于枯水期,更加无人关注。造成河道淤积严重,清淤力度又不大,使得“清”没“淤”快。河道周边小工厂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道,造成水质严重恶化。沿岸居民私搭私建,任意向河道排污,倾倒垃圾等,使得河道阻塞,在降水区造成水流不畅,使得河道功能降低,各种垃圾充斥河道,不仅使周边环境脏乱不堪,使得清澈小溪变臭水沟,垃圾场。水质严重恶化,每到夏季臭气熏天,蚊蝇滋生,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质量,而周边居民更不注重保护河道环境继续向河道肆意倾倒各种垃圾,使得河道及河道周边环境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并随着水流向整个流域蔓延,使得整个河流流域都存在着这些普遍的河道问题。而且可能在几十年一遇的汛期甚至会由于河道的阻塞而造成重大的人身财产损失。 偏远地区河道水环境恶化不仅有人为因素还有许多自然因素。其实自然因素也是造成河道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再加上人为因素,使得偏远地区河道治理显得更为严峻。 (1)河道基流小河流水生态系统脆弱,自净能力低,导致不能净化周边垃圾。 (2)河道断面不规则,在水流冲刷下极易导致岸坡坍塌,造成淤积。 (3)有的河道内杂草丛生,造成河道淤积,使活水变死水,在加上生活垃圾囊集,难以清理,使得河道变臭水沟严重影响周边环境。 对于偏远地区的河道治理工作应采取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措施才能阻止水环境恶化,才能显著改善河道周边水环境。不仅要对河道进行平整清淤,还要提升河道水环境的自净能力,这就需要采取治理河道生态治理。生态护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在满足河道基本功能的前提下, 恢复和保持河道及其周边环境的自然景观, 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改进河道亲水性, 更好地保护水生态环境。同时打造人工景区把过去臭气熏天的河流改造成景色宜人的的休闲娱乐空间,再完善河道周边居民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并有必要的管理宣传,就能从根本上改善河道水环境的现状。 大石河环境治理工程就是以河道治理生态恢复为主,为建造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空间为辅的提高防洪标准的公益工程。

河道整治开题报告范文

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院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合作导师职称 论文题目杭州市B2B行业网站的评价研究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也催生了一种新型的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进行交易的经济活动,买卖双方并不需要当面接触,典型性的代表有“阿里巴巴”、“淘宝”这一类通过网站订货和购物,这就是电子商务。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6月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B2B交易额达到2.05万亿元。预计2010全年B2B交易额为3.85万亿。截止到2010年6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商务行业网站总量已经达20700家。其中,B2B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有8200家,B2C、C2C与其他非主流模式企业达12500家。预计2010年电子商务行业网站总量将超过2.3万家。电子商务无疑已经成为当前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电子商务已经席卷了经济的各个层面。 随着电子商务逐步成为经济主流和商业核心,许多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行业网站,希望向深度和广度的方向发展。杭州市是国家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被称为“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电子商务建设和应用起步都比较早,基础扎实,涉及领域广泛,成效十分显著。B2B信息服务模式的电子商务行业网站建设规模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杭州目前B2B网站约有1200余家,较为著名的的有“中国化工网”、“中国化纤信息网”、“全球纺织网”等。但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平均每天就有两个以上的电子商务行业网站推出,规模大小不一,质量也参差不齐,各具特色。激烈的竞争引来了服务、产品和网站建设内容的大大丰富。对电子商务行业网站的评价和选择已引起专家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二)选题意义 1.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评价研究有利于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自身升级 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评价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反馈和学习工具,能够将评价的期

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1项目建设必要性 1.1.1项目实施是确保河道行洪畅通,确保河道两侧居民和农田安全的需要 项目区河道淤塞严重,河床淤抬较高,部分河道因其他是施工已完全填筑,河道两侧河岸无护砌,部分河段边坡较高,存在滑坡危险,因河道穿行山沟和居民聚居区,若遇特大暴雨,山洪暴发,将可能因河道泄洪不畅而危害两岸居民和农田,因此实施本项目,疏浚河道、护砌河岸,将有利于河道行洪安全,降低附近居民和农田受洪灾的风险,同时也能提升和美化沿河环境。 1.1.2项目实施是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修复生态功能,促进项目区水源涵养及绿化美化的需要 按照修编后的北京市总体规划,**县划分为“西部发展带”。即**县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旅游资源,以生态维护、水源保护、适度旅游和生态农业开发为主。严格控制浅山区开发建设,加强绿化建设和生态恢复。结合其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定位,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优势和夏季气候相对舒适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提高夏季避暑休闲度假旅游和冬季冰雪旅游产品档次。 项目区生态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由于灾毁和人为破坏,

河岸两侧河堤裸露,山沟坡谷中植被成片被毁,生态应急硬件设施缺失,在**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的大战略下,现有生态状况已不符合形势发展要求。要将**县打造成为北京生态屏障,需要加强绿化建设和生态恢复,修复生态功能,促进项目区水源涵养和生态持续改良,优化美化当地山区环境。 1.1.3项目实施是保障农业生产,促进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发展的需要 由于项目所在区域耕地较少,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土壤肥力较低,农业机械化落后,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和园区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滞后的农业生产条件难以保证农产品高产稳产,更难以促进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发展。通过对项目区部门农田进行节水灌溉改造,提升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生态农业到观光农业的转变,使当地农民真正体会到观光农业带来经济效益,并努力将绿色旅游业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1.1.4项目实施是加强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业发展助力的需要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坚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举,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旅游资源发挥其长远商业价值所必需的,而生态观光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行业,产业链条非常长,可以和农林产业紧密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 1水面线计算的分析 1.1水面线计算方法的选择 水面线计算是河道治理中的基础性工作,对河道治理的工程量及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根据河段的资料,水面线计算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1)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方程法。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方程法将治理河段划分为若干个河段,逐段推求。在每一河段内,根据实测的断面资料、相应的洪峰流量、控制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及各河段糙率等边界条件进行求解。曼宁公式法将河道看作是体形规则的“天然渠道”,对于沿程较为规则的河段,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是天然河道一般形态多变,因此,该方法的精度有限。3)水面比降法。水面比降法是一种粗略的类比法,通过调查河段近年的洪水位,确定水面的比降,再根据控制断面推算整个河道的水面。该法只适用于资料缺乏的河段。河道治理设计中推荐采用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方程法,其余的两种方法可作为一种粗略的校核。 1.2计算软件的选择 河道水面计算常用的软件主要有:1)美国陆军工程兵团水文工程中心开发的HEC—RAS软件,该软件以能量方程为基础,可以计算一维恒定流和非恒定流河道水面线。2)荷兰代尔夫特水力学所及有关机构联合开发的SOBEK软件,该软件以一维圣维南方程为基础,计算河

道水面线。现以云南省彝良县洛泽河角奎镇附近的河道水面线计算为例,对以上两种软件进行对比分析。计算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洪 峰流量1621.00m3/s,河道为缓流,控制段选择在下游,计算起始 断面水深为832.45m,河道糙率综合取值为0.04。SOBEK软件迭代初始水深为0.0m。 2河道防护形式的选择 2.1传统的河道防护措施 传统河道防护多采用刚性防护措施,主要为浆砌石防洪墙、浆砌石(钢筋混凝土)护坡等,结构抗冲刷及破坏的能力强,能够适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但传统刚性防护很少考虑工程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阻断了河道与外界的环境交流。 2.2现代河道防护措施 现代河道防护多采用生态防护措施,主要有植物护坡、格宾石笼、生态袋护坡、生态混凝土等措施。其优点是在满足工程结构安全的基础上,达到了河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实现了河道的持续发展。其缺点是生态防护措施的强度不大、抗冲刷能力较差,不适宜流速大的部位。 2.3河道防护形式的选择 河道治理的目的不同,选择的防护形式亦应有所区别。防护形式的选择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水力条件、天然建筑材料、施工、 维护等因素,设计中应充分体现“生态治理、亲近自然”的理念,避免河道治理的“渠道化”,尽量不改变现有河道的走向及岸坡结构,

浅谈中小河流治理的意义及规划原则

浅谈中小河流治理的意义及规划原则 发表时间:2019-07-18T09:44:24.997Z 来源:《科技尚品》2019年第1期作者:陈祝国[导读] 关键词:中小河流;规划;防洪治理 安徽省霍邱县水务局汲东分局 一、引言 近年来,国家以巨额投资完成了所有的大江大河治理,然而,全国中小流河大部分为20世纪50~80年代通过群众投劳进行治理,基本能防御常遇洪水,每遇极端天气,区域抵御洪涝灾害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对中小河流进行治理意义十分重要。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利基本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结合地区中小河流工程建设实际,编制中小河流建设规划。提高中小流河流防洪保证率,实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 三、中小河流治理的意义 全国大部分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不足五年一遇,堤防防洪能力低,堤身受风浪冲击,损坏严重,有的河槽严重淤积,不能有效下泄洪水,增加内涝压力;部分生产圩区排涝涵闸、排涝站设计标准偏低,设备已运行多年,年久失修,运行困难;防汛道路不通,影响了堤坝安全度汛,因此中小河流治理十分紧迫。 四、中小河流治理目标 1、防洪防冲目标。依据地形特征,重点治理险工、险段,局部河道实行疏浚拓宽整治,村镇和耕地实现防冲消能,尽量实施生态护岸加固。 2、景观目标。临近城区和山区的河道,结合对河道的生态治理,在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建造水景及生态公园,同时结合区域的人文地理特点建设水文化设施及周边休闲娱乐设施,不但满足了休闲需求,又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水景支持。 五、中小河流治理的原则 1、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分阶段实施目标,统筹考虑防洪与涝灾、抗旱与灌溉、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近期与远期、兴利与除害相互辩证关系,因地制宜的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2、"以人为本,人水和谐"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给洪水留足出路,禁止缩窄河道。 3、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以水利建设为基础,借助各方面的力量,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尊重民意、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建设与改革同步、充分利用结合实际,力求取得最大经济实效。 六、中小河流实施管理 1、前期工作。提出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组织管理,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和质量的措施。 2、建设管理。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和指导各参建单位的行为和工作。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征地拆迁补偿资金在核实、公示无异议后从银行打卡到补偿户,保障补偿资金的及时、准确发放。 3、运行管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成后,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区域环境,抓住国家对中小河流治理的契机,较大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内部机构和人事分配制度以及经营机构从改革入手,调整理顺内部关系,建立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一般不实行"定人员、定标准、定任务、定维修经费、定奖罚办法",由当地政府和群众进行管理。与水务部门密切协作,进一步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改善河流两岸生产环境,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大《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达成共识,充分认识到中小河流治理问题的必要性,树立河道治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七、效益分析 1、防洪效益。采用典型年实际损失计算多年平均洪灾损失,统计计列的实际损失包括年份洪灾所造成的农、林、牧、副、工业、交通、水利设施、河堤、滩地、房屋、家庭财产等,累计各项损失为总的直接洪灾损失。例如:霍邱县据资料统计,近几十年来,工程所控制流域内发生多次较大的洪灾,在1991洪灾损失25000万元、2003年洪灾损失22000万元、2005年洪灾损失18000万元、2007年洪灾损失15000万元。 2、农业效益。中小河流经过治理后,遇洪灾年份,大大减少区域受涝面积,提高农业收入。例如:霍邱县经过治理的中小河流,目前有效保护农田84万余亩,测算农田每亩按1400kg计算,粮食以水稻、小麦为主,按平均1.2元/kg计算,如遇洪灾年限可保效益为1.4亿元。 3、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环境,群众收入提高,生活得以改善,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霍邱县中小河流实施后,不仅可以提高河道的防洪标准,而且还可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社会效益显著,属社会公益性质的项目。 八、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措施。所在地区领导班子组织成立中小河流领导机构,并由行政首长、分管负责人挂帅指挥,有水务、乡镇及其他有关部门等人员组成管理组织。负责对人力、物力、资源的统一调配,以保障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顺利实施。 2、技术保障措施。中小河流治理时间紧、任务重、技术含量高,项目法人应抽调水利工程、河道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以保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按期、按质、按量圆满完成。 3、治理工程招、投标。项目法人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单位,在招标文件中应明确施工的责任和具体要求,按招标程序进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招标,并把好资格预审、现场考察、投标文件、投标决策的审查等环节,严格招投标制度,杜绝人情标。 4、实施监理机制。工程监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监理单位实行总监负责、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现场监理员分级负责,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投资进行全面控制。控制各道工序质量,对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的施工,坚持实行全过程旁站监理的方式,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建立健全监理档案资料,监理单位应定期向建设单位上报监理报告,以确保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顺利进行。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洪水计算方法探讨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洪水计算方法探讨 摘要:文章采用水文比拟法、推理公式法、淮上法三种不同的方法对内乡县黄水河的设计洪水进行计算,通过合理性比较分析,确定采用水文比拟法的计算成果,为河道治理下一步的设计工作提供了扎实的水文基础。 关键词:黄水河;设计洪水;水文比拟法;推理公式法;淮上法1基本资料 黄水河属长江流域唐白河水系,系湍河右岸支流,发源于西峡县田关西北鸡笼山北侧五斗凹,盘山绕岭而下,自西北向东南流经西峡、内乡县,于内乡县徐坡村汇入湍河。主河道全长43km,流域面积219km2,河道平均比降1/350,河床一般宽50~100m。带状河流,河道弯曲,局部切割严重。黄水河在内乡境内全长19.50km,流经赵店、湍东、大桥三个乡镇。黄水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80mm,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1.80%。流域洪水变化主要受暴雨特性及地形等因素影响,洪水涨落陡峭,一场洪水历时单峰约2d,连续洪峰一般约为4d。一场局部暴雨形成的洪水,是峰形尖瘦的孤峰,若全流域普降暴雨,将形成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的复式洪峰,往往给下游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根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黄水河在建国前发生较大洪水的年份有1632、1919年,建国后生较大洪水十余次,其中1964、1979、1996、2010年的4次洪水灾害较为严重。根据《防洪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结合黄水河段防洪保护对象(人口11万人,耕地1.60万hm2,内乡

县城及2个乡镇及重要通讯设施)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确定防洪标准为20a一遇,临时工程洪水标准为非汛期洪水5a一遇。 2设计洪水计算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确定设计洪水推求方法。因黄水河入河口上游2.70km处湍河干流设有内乡县水文站,可利用实测流量成果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设计洪水;根据《河南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图集》的规定,流域面积200km2以下时,可采用推理供水法计算设计洪水,流域面积在200~5000km2时可采用淮上法计算设计洪水。因黄水河入湍河口以上流域面积219km2,略>200km2,可采用推理公式法、淮上法来计算验证设计洪水,三种不同方法的计算成果如下。 2.1利用水文站资料计算设计洪水 黄水河流域内无水文站,在黄水河入河口上游2.70km处湍河干流设有内乡县水文站。现收集到内乡站1979-2011年实测洪水资料,资料系列长度33a,满足规范要求的系列长度30a的要求。根据河南省水利厅水文水资源总站1987年7月出版的《河南省洪水调查资料》整编成果,湍河1919年发生特大洪水,分析内乡站洪峰流量为8540m3/s。根据《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陶岔至沙河南渠段总干渠河渠交叉建筑物防洪评价报告》(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2005)中分析,其重现期相当于200a一遇。将加入1919年特大洪水的系列进行按不连续系列进行频率分析。根据经验频率计算成果绘制经验频率曲线,然后采用目估适线法选定拟合较好的理论频率曲线(皮尔逊Ⅲ型),

河道综合治理在城市建设中意义

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2年第11卷第4期 引言 从古至今人们就有着十分浓厚的“水情结”,喜欢滨水而栖,逐水而居,所以水环境是人类文明、生态文明的一面镜子。对都市居民而言,特别希望拥有一个美好的水环境。 城市河道是城市繁荣和文明发展的载体,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猛增,产生的废水日益增多,对城市干支流河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也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城市形象,所以城市河道综合治理既关系着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关系着城市生态建设和形象建设。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开始重视对城市河道的治理,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河道综合治理不仅提高了城市的防洪、排水、排污能力,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城市环境。因此,进行城市河道综合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城市河道综合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交通、生物化学、环境科学、水利、河流景观设计专业等。城市河道综合治理要从人文、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社会效应等多个方面考虑,既要恢复河道的功能,又要满足人类生存的要求。 1 城市河道治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国城市河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水质逐渐变好,防汛排涝体系日臻完整,但在河道治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1 不能满足城市防洪排涝的需要 目前,有部分干流河道仍然存在河道堤身单薄、防洪标准偏低的问题;有的由于年久失修导致河堤残缺、淤积严重;甚至有的河道两岸根本没有护岸河堤,这些都会导致雨季时出现不同程度的涝灾,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1.2 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污水不断增多,但污水回收处理体系却仍然不健全,水质不断恶化,雨污混流现象严重,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城市里大量的工业用水和居民的生活用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超过了河水本来的纳污能力,超过河水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河水污染,主要体现为浑浊不清、乌黑发臭、蚊蝇滋生,严重影响城市的发展。河道污染主要是来自河道沿线的工业污水的排放,尤其是含有机物的污水,这些会导致河水含氧量下降,使河水基本丧失自净能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污水产生的速度远远大于污水收集和处理的速度,再加上近年来农业的大力发展,人们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也对水体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1.3 护岸工程不合理 以往的护岸工程主要考虑河道的稳定性和河道的防洪能力,一般采用的是现浇混凝土护岸、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岸、混凝土护岸、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岸或土工模袋等,这些方式忽视了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河岸的硬化也割裂了水土的联系,影响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城市河道也是一种自然景观资源,目前这方面利用得不是很充分,没有将人们的生活和滨河的水体有机地联系起来。综合治理河道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把河岸建设成生态自然融洽、环境优美洁净,利于人们生存活动的环境。 2 城市河道综合治理措施 2.1 截污、岸坡修复,河道清淤 截污治理是改善河道水质的主要手段,切断污染源,通过主箱涵将沿河工厂、河道沿岸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收集起来,然后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清水排至河道,起到对河道水质净化的作用。河道污染的根本原因是沿河工厂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所以治理河道污染,一定从源头抓,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河道管理条例,严格规定污水排放标准,加强河道保护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素质。进行雨污分流等也可以大大改善水质状况,提高 市政建设 Municipal Construction 河道综合治理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 陈俊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摘 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导致水资源被严重污染。尤其是城市干支流河道水污染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城市形象。文章介绍了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河道综合治理的措施,分析了河道综合治理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 关键词:河道;综合治理;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2)04-0108-02 – 108 –

水文河道整治

楚江青山桥河段治理工程设计水文计算 基本资料 1、设计资料 1.1、流域概况 楚江是湘江一级支流——沩水上的一级支流,其发源于宁乡县扇子排,流经宁乡县青山桥镇、流沙河镇、老粮仓镇以及横市镇,在横市镇的金棋村和望北峰村交界处汇入沩水。楚江流域降水较充沛,产流较丰富。 楚江流域集雨面积416Km2,河长49 Km,河流平均坡降3.26?,多年平均径流量 2.57亿m3。本次楚江河流治理工程河段位于宁乡县青山桥镇,治理河段总长 3.76Km,治理河段终端以上流域面积116.04Km2(其中1+764断面以上流域面积65.71Km2),河段平均坡降2.68?(其中1+764断面以上平均坡降 4.4?)。 1.2、气象 气温:楚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大。冬季多为西伯利亚干冷气团控制,气候干燥寒冷;夏季为低纬海洋暖湿气团所盘据,温高湿重。在春夏之交,常处在冷暖气流交替的过渡地带。锋面和气旋活动频繁,造成阴湿多雨的梅雨天气。据宁乡县气象局的资料分析,多年平均气温为16.8℃,日照时数1700小时,相对湿度80%,无霜期272天。 降雨:地表径流由于受降水、蒸发等气候条件、地质地貌、森林植被和河流等下垫面因素影响,时空分布上也相应的不够均匀。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362.3mm,年降水量主要来自降雨。每当春夏之交,冷暖气团相互交替,降雨剧增,因此4~7月份降雨集中,8~9月转入干旱季节,12月降雨最少。降雨年际分配也不均匀,一般年雨量的变差为2~3倍。 风速:流域多年平均风速为2.5m/s,最大风速因地而异。 1.3、径流 径流的分布与降雨的分布基本相似。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57亿m3。径流的年内分配也不均匀,流域的汛期一般为4~9月。 1.4、洪水 楚江流域洪水主要由降雨形成,洪水时空变化与暴雨特性一致。年最大洪水多发生于每年4~8月,其中5、6两月出现次数最多。 1.5、水文资料 1.5.1水文站,楚江干流水文站仅有18年实测资料,资料系列较短,无代表性。

浅析河道疏浚的必要性

“洪魔”之后—浅析河道疏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是农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疏浚整治县、乡级河道和村庄河塘,建立农场河道疏浚和长效管护机制,实现农场河道疏浚整治和管理养护经常化、制度化,则是农业保产增收的重中之重。 根据农场区域经济发展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要求,主要是从本场防洪保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引排功能、增收职工收入、改善农场生态环境、提高灌排保障程度、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加快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 河道疏浚加强防洪排涝能力:灌排河道的畅通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旱涝保收和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进行河道疏浚整治可以有效改善灌溉和排水功能。农场地势低洼,每逢雨季易发生涝渍灾害,防洪排渍则成为了重中之重,除加强防洪排涝设施的建设外,排水沟渠的畅通及库容量亦不容忽视,因此,有必要对河道进行疏浚,增大库容,增强灌排能力。 河道疏浚改善区域水环境:为有效改善区域内农业生产条件和职工群众的生活环境,治理河道的脏乱差是农场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内容,因此,河道疏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区域内的水环境,保护了水资源,提高了水质。

河道疏浚必要性之灌溉供水:加快农场河道疏浚步伐,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增加旱涝保收面积,避免或减低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对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新形势下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一、进行河道疏浚整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场的基本要求。随着农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农场的交通、小城镇建设等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农场河道疏浚工作多年比较滞后,农场的水环境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成恶化趋势,已经成为农场基础设施的一个突出问题,提升农场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改善农场面貌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的基本要求。 二、进行河道疏浚整治是村庄环境整治的要求。水环境是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场河道淤积不畅,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职工群众的生活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大力开展农场河道疏浚,通过进一步健全水系,增强水体自我净化和置换能力,同时加强河道的管理,保护生态环境想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创造条件,是实现环境美化关键措施,也是村庄环境综合治理的必然要求。 三、进行河道疏浚整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水利现代化的要求。加大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不仅仅是建一些泵站,修一些防渗渠等。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实现农业现代化,水利现代化,进行河道疏浚整治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作为农田基础设施的配套工程,农村河道的疏浚整治是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实现农业和水利现代化的必然措施。

河道整治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河道整治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建设大步向前,很多中小河流都已经改变,同时,其周围环境出现不断恶化的情况,基础设施彰显薄弱,河道出现严重的淤积现象,致使河流出现功能减退的现象,对整个城市化建设产生阻碍,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要重视河道整治问题的研究,分析原因,形成有效的对策。 标签:河道整治;问题;措施 前言 在整个城市建设中,河道作用不容忽视,能够有效发挥防汛功能,推动城市的绿化景观建设。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忽略了河道的管理,使得河道出现严重的污染问题。面对环境污染的严重,要重视河道管理,降低污染,共建生态和谐社会。 1 全面分析河道整治中常见的问题 1.1 面对复杂的自然环境 对于河流而言,很多位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有些地区纬度较高,很容易引发高含沙量的洪水,使得防护十分困难。另外,有些地区土壤沙化比较严重,河流水位下降。在城镇化的影响下,河道被建筑物覆盖,环境恶化,河道的整治所需占用的盐和流域狭窄对其进行造成了极大阻碍。 1.2 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在传统思想影响下,河流很少得到关注,对其相关的经济、生态、文化等缺乏深入的研究,只是进行简单的防洪,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很多河流即使有堤防,河渠,水库等也是多年失修,有着严重使用隐患的工程,使用起来效率低,无法应对现代变化多端的气候。水库储水能力较低,只能够进行简单的水处理,对周边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1.3 河道存在严重的淤积和萎缩现象 当前,一些河道出现严重的淤积现象,抗洪能力衰减,险情频频发生,对整个抗洪工作造成压力。河道面积萎缩严重,排水量下降,只能依靠河岸的增高来实现,泥沙淤积严重。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对周边居民造成威胁。 1.4 整治工作缺乏有效和规划性的指导 首先,对中小河流缺乏合理的规划。随着城镇规模日益扩大,社会发展迅速,防洪保安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整治工作缺乏合理的治理计划,工作

浅析河道治理的方法和方向

浅析河道治理的方法和方向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及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河道人为破坏的影响较为严重,垃圾的倾倒及污水的排放,使当前河道中的水质不断恶化,不仅水生物在不断的减少,而是河道淤堵的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防洪功能的发挥,同时大规模的采砂活动,使河道堤岸失稳的情况严重。同时由于雨水多少的原因,也会导致河道内发生洪水及泥石流灾害,或是河道干涸,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产用水需求等。这些情况的存在,使河道治理更具有迫切性,因此,需要对河道进行有效的治理,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使河道的功能性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1 河道治理的意义 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及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所需要排出的废水量不断增加,再加之监管方面的不完善,所以导致大量废水未经处理即排人河道当中,使河道内的水质受到严重的污染,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使城市的形象受到较大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各地方都加大

了对城市河道治理的力度,并取得较好的成效,不仅使河道的防洪、排水和排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也美化了城市的环境。河道治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的专业较多,所以需要从全方位对于河道治理进行考虑,不仅要使河道的功能性得到快速的恢复,同时还要使河道满足人类生存的要求,使其成为城市发展的载体。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劣,使我国的水资源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排水系统的铺设和清洁剂的大量使用,又进一步与水中的生物进行氧气的争抢,加速了生态系统恶化的程度,再加之人类活动的增多,也使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所以加强河道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河道治理的方法 2.1 从源头上进行治理 我们应该先从源头抓起。河流在山涧中汇集而成,而一旦遇到暴雨或者连续的阴雨天,雨水就会顺流而下,而河流两边的松散尤其颗粒大的固体物质就会随

河道整治的分析与计算

河道整治的分析与计算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各地区需要更多的建筑原材料,例如水泥、石灰等工矿企业,为了取水和就地取材方便,这些企业一般选在离河道近,地势平整的小山沟里。为了充分利用地势,符合建厂规划,一般都要对建厂位置弯曲的河流进行改道整治。本文引入工程实例,进行了详实分析,最后设计出利于河道行洪的明渠,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行洪;明渠;水深;流量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the region needs more and more building materials, such as cement, lime and other industrial and mining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convenient for water and local materials, these enterprises are generally selected on near the river, level off hill terrain ditch. in order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terrain, conform to the planning establishment, typically for factory location curved river diversions. introduce engineering examples, this paper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finally designed for flood discharge in river channel, for the project smooth implementation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key words: flood passage; open channel; the depth of the water; traffi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