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知识点整理(学生版)

高二知识点整理(学生版)
高二知识点整理(学生版)

高二上期物理知识点

一、电荷 库仑定律精要知识归纳. 1、库仑定律 即221r

Q Q k

F (其中k =9.0×109 N ·m 2/C 2

). 重点难点突破(一)、带电体的电荷分布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导体接触时必先中和然后等分电荷(二)、如何解决涉及到库仑力的有关力学问题

库仑力可以和其他力平衡,也可以和其他力一起使带电体产生加速度.因此这类问题的实质仍是力学问题,要按照处理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来解题,只不过我们多了一种新的性质的力而已. 典例精析【例1】如图所示,带电小球A 、B 的电荷量分别为Q A 、Q B ,OA =OB ,都用长L 的丝线悬挂在O 点.静止时A 、B 相距为d .为使平衡时AB 间距离减为d /2,可采用以下哪些方法( )

A.将小球B 的质量增加到原来的2倍

B.将小球B 的质量增加到原来的8倍

C.将小球B 的电荷量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D.将小球A 、B 的电荷量都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同时将小球B 的质量增加到原来的2倍

二、电场强度 电场线精要知识归纳1.电场强度E (1)定义: E =F q

,单位: 或 .

(2)场强的方向:E 是矢量,规定 在电场中某点的受力方向为该点的场强方向. 2.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场强 E =

,其中Q 为场源电荷

3.电场的叠加

4.电场线(1)电场线的 疏密 表示场强的 ,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 (2)顺着电场线电势 ,而且降落最快,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 .

5.匀强电场的特点:场强处处相等

重点难点突破(一)、怎样理解场强的三个表达式?掌握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的特点 1.定义式E =F q

:适用于 , 2.决定式E =

2

r kQ

:只适用于 . 3.关系式E =U d

:只适用于 , d 指这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

典例精析1.理解场强的矢量性,唯一性和叠加性

【例题2】如图所示,空间中A 、B 、C 三点的连线恰构成一直角三角形,且∠C =30°,AB =L ,在

B 、

C 两点分别放置一点电荷,它们的电荷量分别是+Q 和-Q .(静电力常量为 k )求: (1)斜边AC 的中点

D 处的电场强度;

(2)为使D 处的电场强度方向与AB 平行,则应在A 处再放一个什么样的电荷. 3.与电场力有关的力学问题

【例3】如图所示,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其间距为d ,两板间电势差为U ,极板与水平方向成37°角放置,有一质量为m 的带电微粒,恰好沿水平方向穿过板间匀强电场区域.求: (1)微粒带何种电荷?(2)微粒的加速度多大?(3)微粒所带电荷量是多少? 三、电势能、电势、等势面、电势差的概念精要知识归纳

(1)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电势能等于它的电荷量与该点电势的乘积,

E p = .它是电荷与电场共同具有的. (2)电势:φ=

q

E p ,即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电荷在该点具有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是标

量.描述电场 能 的性质,由电场本身决定,与试探电荷 (有/无)关.

(3)电势差:电荷在电场中两点间移动时,电场力所做的功跟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叫这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

=W AB

q

,是标量,由电场本身决定.U AB = ,U AB = BA U -,U AB +U BC = AC U . 2.电场力对电荷做 正功 ,电势能 ;电场力对电荷做 负功 ,电势能 .且电势能的改变量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是 W 电=-ΔE .

3.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和这两点间沿 匀强电场方向 的距离的乘积, 即:U = .

4.常见电场等势面分布图

重点难点突破

(一)、电场力做功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计算方法:

1.由求功公式计算W =F ?s ?cos θ,此式只适用于匀强电场.

2.由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改变关系计算W =-ΔE p =qU ,对任何电场都适用.

3.由动能定理计算W 电+W 非电=ΔE k . (三)、等势面与电场线的关系

1.电场线总是与等势面垂直,且从高等势面指向低等势面,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最快;

2.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等势面越密;

3.沿等势面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沿电场线移动电荷,电场力一定做功; (四)、解决电场线、等势面、运动轨迹综合问题应注意

1.运动轨迹不一定与电场线重合,轨迹的切线方向为该点的速度方向;

2.带电粒子所受合力应指向轨迹弯曲的凹侧;典例精析

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改变的关系

【例4】如图甲所示,A 、B 是电场中的一条直线形的电场线,若将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从A 由静止释放,它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场线从A 向B 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比较A 、B 两点的电势和场强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φA <φB ,E A

B.φA <φB ,E A >E B

C.φA >φB ,E A >E B

D.φA >φB ,E A

4.电场线、等势面、运动轨迹的综合问题【例5】如图虚线a 、b 、c 代表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 ab =U bc ,实线为一带负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 、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 A.P 点的电势高于Q 点的电势

B.带电质点在P 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Q 点具有的电势能大

C.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 点时大

D.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 点时大

四、电容器 电容

(1)电容: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

a 定义式:C Q U Q U ==()??,

b 决定因素式:如平行板电容器C S k d

=επ4 (2)对于平行板电容器有关的Q 、E 、U 、C 的讨论时要注意两种情况: a 保持两板与电源相连,则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U 不 b 充电后断开电源,则带电量Q 不变

【例6】.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恒定为U ,则接通S 的瞬间,通过R 的电流方向是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平行板电容器充电稳定后,增大两板距离的过程,通过R 的电流方向是从

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如果电容器充电平衡后,先断开S ,再

将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增大,电阻R ___________电流通过.(填

“有”或“无”)

【例7】.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在两极

板间有一正电荷(电量很小)固定在P 点.如图所示,用E 表示两极板间场强,U 表示电容器的电压,E P 表示正电荷在P 点的电势能,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则 ( ) A.U 变小,E 不变 B.E 变大,E P 不变

C.U 变小,E P 不变

D.U 不变,E P 不变

五、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1)在对带电粒子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注意两点: 1)要掌握电场力的特点。如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不仅跟场强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还与带电粒子的电量和电性有关;

S A B

R P +

-

2)是否考虑重力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带电颗粒:如液滴、油滴、尘埃、小球等. (2)带电粒子的加速.(3)、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类平抛的偏转问题。

如果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 0垂直于场强方向射入匀强电场,不计重力,电场力使带电粒子产生加速度,作类平抛运动:

则: v v x =0,x vt =0;

平行于场强方向上的分运动——匀加速运动:v a t a q U m d y

==,,y q U m d x v =120

2(), 粒子的偏转角为: d

mv qU v v t x

y 2

00

an =

=

?。 经一定加速电压(U 1)加速后的带电粒子,垂直于场强方向射入确定的平行板偏转电场中,粒子对入射方向

的偏移y q U L m d v U L d U ==1242

202

221

,即偏移量只跟加在偏转电极上的电压U 2有关。 六、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精要知识归纳1.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表达形式有: 1).E =U 外+U 内 2).I =

r R E +(I 、R 间关系) 3).U =E -Ir (U 、I 间关系) 4).U =r

R E

+E (U 、R 间关系) 2.闭合电路中的电压关系(1)电源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注意:U 不一定等于IR .(纯电阻电路中U =IR ,非纯电阻电路中U ≠IR )

(2)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图所示).(3)纯电阻电路中,路端电压U 随外电阻R 的变化关系. ①外电路的电阻增大时,I 减小,路端电压升高; ②外电路断开时,R →∞,路端电压 U =E ; ③外电路短路时,R =0,U =0,I =I m =E /r . 4.闭合

路中的功率关系(1)电源的总功率:P 总= IE =IU +IU ′=P 出+P 内

(2)电源内耗功率:P 内= I 2r =IU ′=P 总-P 出(3)电源的输出功率:P 出=IU =IE -I 2r =P 总-P 内 5.电源的输出功率与外电路电阻的关系 对于纯电阻电路,电源的输出功率

P 出=I 2

R =(r R E +)2

R =r R

r R E Rr r R R E 4)

(4)(2

222+-=+- 当外电阻等于电源内电阻(R =r )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其最大输出功率为P m =r E 42

.当R =r 时,

即I =E /2r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P 出=r

E 42

.P 出-R 图象如右图所示.

7.电路的U-I 图象

右图中a 为电源的U-I 图象,b 为外电阻的U-I 图象.两者的交点坐标表示该电阻接入电路时电路的总电流和路端电压;该点和原点的连线为对角线的矩形的面积表示输出功率;a 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阻大小; b 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外电阻的大小;

七、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实验、探究)R =L

S

ρ

电阻的测量:

(1)伏安法:测量电路有安培表内接或外接两种接法 两种接法都有系统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为: 当采用安培表内接电路时,由于安培表内阻的分压作用,电阻的测量值R U I U U I

R R R x A

x A x 内

==+=+>; 当采用安培表外接电路时,由于伏特表的内阻有分流作用,

电阻的测量值R U I U U R U R R R R R R x V

x V

x V x 外

==+

=+<,可以看出:当R R x A

>>和R R V x >>时,电阻的测量值认为是真实值,即系统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为了确定实验电路,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是比值法,若

R R R R x A V

x

>

时,通常认为待测电阻的阻值较大,安培表的分压作用可忽略,应采用安培表内接电路; 若

R R R R x A V

x

<

时,通常认为待测电阻的阻值较小,伏特表的分流作用可忽略,应采用安培表外接电路。

二是试接法:在R A 、R V 未知时,若要确定实验电路,可以采用试接法,如图所示:如先采用

安培表外接电路,然后将接头P 由a 点改接到b 点,同时观察安培表与伏特表的变化情况。若安培表示数变化比较显著,表明伏特表分流作用较大,安培表分压作用较小,待测电阻阻值较大,应采用安培表内接电路。若伏特表示数变化比较显著,表明安培表分压作用较大,伏特表分流作用较小,待测电阻阻值较小,应采用安培表外接电路。

【例8】.为了测量一个“12 V 、5 W ”的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给定了以下器材: 电源:12 V ,内阻不计;

电流表:0~0.6 A ,0~3 A ,内阻可忽略; 电压表:0~3 V ,0~15 V ,内阻很大;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Ω,允许最大电流1 A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时要求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可从0 V 调到12 V.

①请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按画出的电路图,在图3的实物图上连接.

③某位同学测得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4所示。某次测量时,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5所示,

电流表读数为 A,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W。

(2)欧姆表: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制成的。

a.欧姆表的三个基准点。

欧姆表的总电阻R RR r

z g

=++,待测电阻为R

x

,则

I

R R r R R R

x

g x z x

=

+++

=

+

εε

,可以看出,I

x

随R

x

按双曲线规律变化,因此欧姆表的刻度不均匀。

当R

x

= 0时,I

R

I

x

z

g

==

ε

——指针满偏,停在0刻度;当R

x

=∞时,I

x

=0——指针不动,停在

电阻∞刻度;当R R

x z

=时,I

R

I

x

z

g

==

ε

2

1

2

——指针半偏,停在R

z

度,因此R

z

又叫欧姆表的中值电阻。如图所示。

测量时,尽可能使指针停在中值电阻两次附近

1

3

3

R R

z z

—范围内。

(1)串联电路及分压作用

a.

U

U

R

R

U

U

R

R

P

P

R

R

P

P

R

R

n n n

1

2

1

2

1

2

1

2

1

====

或;或

总总总总

b.给电流表串联一个分压电阻,就可以扩大它的电压量程,从而将电流表改装成一个伏特表。如果电流表的内阻为R g,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I g,用这样的电流表测量的最大电压只能是I g R g;如果给这个电流表串联一个分压电阻,该电阻可由

U I R

R

I

g g

g

-

=

或R n R

g

=-

()

1计算,其中n

U

I R

g g

=为电压量程扩大的倍数。

(2)并联电路及分流作用

a.R

R R R

n

=+++-

()

111

12

1;

I

I

R

R

I

I

R

R

P

P

R

R

P

P

R

R

n

n

n

n

1

2

2

1

1

2

2

1

====

或;或

b.给电流表并联一个分流电阻,就可以扩大它的电流量程,从而将电流表改装成一个安培表。如果电流表的内阻是R g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I g 。用这样的电流表可以测量的最大电流显然只能是I g 。将电流表改装成安培表,需要给电流表并联一个分流电阻,该电阻可由

g g g g R n R R I I R I 1

1

)(-=

-=并并或计算,其中 n I I g =为电流量程扩大的倍数。 八、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探究)

用安培表和伏特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方程组:

εε=+=+??

?U I r

U I r 1122解之,求得ε=--=--?????

??I U I U I I r U U I I 2112211

221 上述通过两组实验数据求解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由于偶然误差往往比较大,根据测得的数据在

U ——I 坐标系中标出各组数据的坐标点,作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闭合电路的U ——I 图像,根

据U I r =-ε,U 是I 的一次函数,图像与纵轴的交点即电动势,图像斜率t g θ==??U

I

r

重点难点突破

(一)、闭合电路中的能量关系

1.电源的功率、电源消耗的功率、其他形式的能转变为电能的功率、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都是指

EI 或I 2(R 外+r ).2.电源的输出功率、外电路消耗的功率都是指IU 或IE -I 2r 或I 2R 外. 3.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是I 2r .

4.整个电路中有P 电源=P 外+P 内.这显然是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在闭合电路中的具体体现. (二)、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分析问题 程序法:

分析解答这类习题的一般步骤是:1.确定电路的外电阻如何变化.说明:(1) 在右图所示分压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可以视为由两段电阻构成,其

中一段与用电器并联(以下简称并联段),另一段与并联部分相串联(以下简称串联段);设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为R ,灯泡的电阻为R 灯,与灯泡并联的那一段电阻为R 并,则分压器的总电阻为

R 总=R -R 并+22

11

灯并灯

并并灯并灯并R R R R R R R R R R R R +-=+-=+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R 并减小时,R 总增大;当R 并增大时,R 总减小.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分压器总电阻的变化情况,与并联段电阻的变化情况相反,与串联段电阻的变化情况相同.

结论法:并同串反。 (三)、电路的故障分析 1.常见的故障现象

断路,短路.

典例精析1.闭合电路中的功率问题

【例9】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50 V ,电源内阻为1.0 Ω,定值电阻R 为14 Ω,M 为直流电动机,电动机电阻为2.0 Ω.电动机正常运转时,电压表的读数为35 V.求在100 s 的时间内电源做的功和电动机上转化为机械能的部分是多少.

2.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例10】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上端移动时,判断电路中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3.电路的故障分析

【例11】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实验时该同学将变阻器的触片P 移到不同位置时测得各电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序号 A 1示数(A) A 2示数(A) V 1示数(V) V 2示数(V) 1 0.60 0.30 2.40 1.20 2

0.44

0.32

2.56

0.48

将电压表内阻看做无限大,电流表内阻看做零.

由于电路发生故障,发现两电压表示数相同了(但不为零),若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用电器引起的,则可能的故障原因是 . 九、磁场 磁感应强度 磁感线 磁通量Ⅰ 精要知识归纳:(1)、磁感应强度

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用公式表示是:B F

IL

=

磁感应强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小磁针N 极在该点所受磁场力的方向。 (2)、磁感线 磁感线的特点是:

磁感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都表示该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磁感线密的地方磁场强,疏的地方磁场弱。

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 极到S 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从S 极到N 极,形成闭合曲线。 磁感线不能相交。

对于条形、蹄形磁铁、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画法必须掌握。

(4)、磁通量(φ)和磁通密度(B )

○1磁通量(φ)——穿过某一面积(S )的磁感线的条数。 ○

2磁通密度——垂直穿过单位面积的磁感线条数,也即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B S

3φ与B 的关系 φ = BS cos θ式中S cos θ为面积S 在中性面上投影的大小。 ○4公式φ = BS cos θ及其应用

磁通量的定义式φ = BS cos θ,是一个重要的公式。它不仅定义了φ的物理意义,而且还表明改

变磁通量有三种基本方法,即改变B 、S 或θ。在使用此公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公式的适用条件——一般只适用于计算平面在匀强磁场中的磁通量。

(2)θ角的物理意义 (3)φ是双向标量,其正负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如平面法线的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当磁感线沿相反向穿过同一平面时,磁通量等于穿过平面的磁感线的净条数——磁通量的代数和,即:φ = φ1-φ2

十、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用安培定则判定

通电直导线周围.通电线圈周围磁场 十一、安培力 安培力的方向Ⅰ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叫做安培力。

安培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定 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

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 的直导线,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且与B 的夹角为θ。当通以电流I 时,安培力的大小可以表示为

F = BIl sin θ 式中F 的单位为牛顿(N ),I 的单位为安培(A ),B 的单位为特斯拉(T ),L 的单位为米(m ) θ为B 与I (或l )的夹角 应用安培力公式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B 、I 所决定的平面,即一定垂直B 和I ,但B 与I 不一定垂直(图3)。

第二、弯曲导线的有效长度L ,等于两端点连接直线的

长度(如图4所示)相应的电流方向,沿L 由始端流向末

端。

所以,任何形状的闭合平面线圈,通电后在匀强磁场受到的安培力的矢量和一定为零,因为有效长度L = 0。

公式的适用条件——一般只运用于匀强磁场。 十二、洛仑兹力 洛仑兹力的方向 洛仑兹力的方向依照左手定则判定,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运动的正电荷在磁场中所受洛仑兹力的方向。判断运动的负电荷在磁场中所受洛仑兹力的方向时要小心。 洛仑兹力公式

f = Bqv (⊥ ) 若∥或 v=0, F 洛=0。

十三、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在不计带电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等基本粒子)的重力的条件下,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有三种典型的运动,它们决定于粒子的速度(v )方向与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方向的夹角(θ)。 (1)当v 与B 平行,即θ = 0°或180°时——落仑兹力f = Bqv sin θ = 0,带电粒子以入射速度(v )作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s = vt

(2)当v 与B 垂直,即θ = 90°时——带电粒子以入射速度(v )作匀速圆周运动,四个基本

公式 :向心力公式:B

q V m V R

=2

轨道半径公式:R m V B q P B q == 周期、频率和角频率公式:T R V m

B q

==

22ππ

F

B I

f T B q m

T f B q m =

=

===

1222πωππ

动能公式:()E m V P

m B q R m

K

===122222

2

(3)带电粒子的轨道圆心(O )、速度偏向角(φ)、回旋角(α)和弦切角(θ)。

如图6所示,在洛仑兹力作用下,一个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粒子,不论沿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

方向,从A 点运动到B 点,均具有三个重要特点。

第一、轨道圆心(O )总是位于A 、B 两点洛仑兹力(f )的交点上或AB 弦的中垂线(OO ')与任一个f 的交点上。

第二、粒子的速度偏向角(?),等于回旋角(α),并等于AB 弦与切线的夹角——弦切角(θ)

的2倍,即? = α = 2θ = ω t 。

第三、相对的弦切角(θ)相等,与相邻的弦切角(θ' )互补,即θ + θ' = 180°。

十四、质谱仪 回旋加速器Ⅰ

质谱仪 同位素荷质比和质量的测定: 粒子通过加速电场, 根据功能关系, 有12

2m v q U =。粒子通过速度选择器, 根据匀速运动的条件: v E

B =

。若测出粒子在偏转磁场的轨道直径为d , 则d R m v B q m E B B q ===222212

, 所以同位素的荷质

比和质量分别为

q m E

B B d m B B qd E ==221212;。

回旋加速器:

2.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1)磁场的作用:(2)电场的作用

(3)交变电压:为了保证每次带电粒子经过狭缝时均被加速,使之能量不断提高,要在狭缝处加一个与T =2πm/qB 相同的交变电压.

3.D 形金属扁盒的主要作用

4.在加速区域中也有磁场,但由于加速区间距离很小,磁场对带电粒子的加速过程的影响很小,因此,可以忽略磁场的影响.

5.设D 形盒的半径为R ,则粒子可能获得的最大动能由qvB =m R v 2得E km =2

2

1m mv =

22221R m B q ?.可见:带电粒子获得的最大能量与D 形盒半径有关.由于受D 形盒半径R 的限制,带电粒子在这种

加速器中获得的能量也是有限的.为了获得更大的能量,人类又发明各种类型的新型加速器. 【例12】:已知回旋加速器中D 形盒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1.5 T ,D 形盒的半径为R = 60 cm ,

两盒间电压u =2×104

V ,今将α粒子从近于间隙中心某处向D 形盒内近似等于零的初速度,垂直于半径的方向射入,求粒子在加速器内运行的时间的最大可能值.

【例13】如图所示的坐标系,x 轴沿水平方向,y 轴沿竖直方向。在x 轴上方空间的第一、第二象限内,既无电场也无磁场,第三象

限,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垂直xy平面(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第四象限,存在沿y轴负方向、场强大小与第三象限电场场强相等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质点,从y轴上y=h处的P

1

点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沿x轴负方向进入第二象限。然后经过x轴上x=-2h

处的P

2点进入第三象限,带电质点恰好能做匀速圆周运动,之后经过y轴上y=-2h处的P

3

点进入

第四象限。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粒子到达P

2

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第三象限空间中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3)带电质点在第四象限空间运动过程中最小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十五、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

精要知识归纳1.磁通量 (1)定义式:Φ=BS.

即Φ=BS⊥=BS sin θ,θ是S与磁场方向的夹角.

(2)磁通量的变化:ΔΦ=Φ2-Φ1,即末、初磁通量之差.注意磁通量的正负。

①磁感应强度B不变,有效面积S变化时,则ΔΦ=Φ2-Φ1=B·ΔS

②磁感应强度B变化,磁感线穿过的有效面积S不变时,则ΔΦ=Φ2-Φ1=ΔB·S

③磁感应强度B和有效面积S同时变化时,则ΔΦ=Φ2-Φ1=B2S2-B1S1

2.电磁感应现象(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即ΔΦ≠0. (2)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条件:无论回路是否闭合,只要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路中就有感应电动势.

3.楞次定律(1)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楞次定律适用于一般情况的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而右手定则只适用于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情况,此种情况用右手定则判定比用楞次定律判定简便.

(2)右手定则①适用范围: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②判定方法:

(3)楞次定律的另一种表述感应电流总是阻碍产生它的那个原因,表现形式有三种:

①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②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③阻碍原电流的变化(自感).

重点难点突破三、如何理解楞次定律中“阻碍”一词

1.谁阻碍谁——感应电流的磁通量阻碍产生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阻碍什么——阻碍的是穿过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而不是磁通量本身.

3.如何阻碍——原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原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即“增反减同”.

4.阻碍的结果——阻碍并不是阻止,结果是增加的最终还得增加,减少的最终还得减少.

典例精析1.楞次定律阻碍相对运动

【例14】如图甲所示,光滑固定导轨MN、PQ水平放置,两根导体棒a、b平行放于导轨上,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当条形磁铁从高处下落接近回路时( )

A.导体棒a、b将互相靠拢

B.导体棒a、b将互相远离

C.磁铁的加速度仍为g

D.磁铁的加速度小于g

2.楞次定律阻碍磁通量的变化

【例15】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矩形闭合线圈abcd,在细长磁铁的N极附近竖直下落,保持bc 边在纸外,ad边在纸内,从图中位置Ⅰ经过位置Ⅱ到位置Ⅲ,位置Ⅰ和Ⅲ都很靠近Ⅱ,在这个过程中,线圈中感应电流( )

A.沿abcd方向[来源

B.沿dcba方向

C.由Ⅰ到Ⅱ是沿abcd方向,由Ⅱ到Ⅲ是沿dcba方向

D.由Ⅰ到Ⅱ是沿dcba方向,由Ⅱ到Ⅲ是沿abcd方向

【拓展】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条光滑轨道上有可自由移动的金属棒PQ、MN,当PQ在外力的作用下运动时,MN在磁场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则PQ所做的运动可能是( )

A.向右加速运动

B.向左加速运动

C.向右减速运动

D.向左减速运动

题型3.(电磁感应中的能量问题)如图甲所示,相距为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

导轨一部分处在以OO′为右边界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

直导轨平面向下,导轨右侧接有定值电阻R,导轨电阻忽略不计. 在距边界OO′也为L

处垂直导轨放置一质量为m、电阻r的金属杆ab.

(1)若ab杆在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3L距离,

其速度一位移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图中所示量为已知

量). 求此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QR及ab杆在刚要

离开磁场时的加速度大小a.

(2)若ab杆固定在导轨上的初始位置,使匀强磁场保持

大小不变,绕OO′轴匀速转动. 若从磁场方向由图示位置

开始转过 /2的过程中,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2. 则

磁场转动的角速度ω大小是多少?

高二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5篇

高二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5篇 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点的时候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高中数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1 一、随机事件 主要掌握好(三四五) (1)事件的三种运算:并(和)、交(积)、差;注意差A-B可以表示成A与B的逆的积。 (2)四种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德莫根律。 (3)事件的五种关系:包含、相等、互斥(互不相容)、对立、相互独立。 二、概率定义 (1)统计定义:频率稳定在一个数附近,这个数称为事件的概率;(2)古典定义:要求样本空间只有有限个基本事件,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则事件A所含基本事件个数与样本空间所含基本事件个数的比称为事件的古典概率; (3)几何概率:样本空间中的元素有无穷多个,每个元素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则可以将样本空间看成一个几何图形,事件A看成这个图形的子集,它的概率通过子集图形的大小与样本空间图形的大小的比来计算; (4)公理化定义:满足三条公理的任何从样本空间的子集集合到

[0,1]的映射。 三、概率性质与公式 (1)加法公式:P(A+B)=p(A)+P(B)-P(AB),特别地,如果A与B 互不相容,则P(A+B)=P(A)+P(B); (2)差:P(A-B)=P(A)-P(AB),特别地,如果B包含于A,则P(A-B)=P(A)-P(B); (3)乘法公式:P(AB)=P(A)P(B|A)或P(AB)=P(A|B)P(B),特别地,如果A与B相互独立,则P(AB)=P(A)P(B); (4)全概率公式:P(B)=∑P(Ai)P(B与A的逆可能发生,各次试验结果相互独立)时,要考虑二项概率公式.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 俯视图(从上向下) 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侧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斜二测画法特点:①原来与x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x平行且长度不变; ②原来与y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y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相信大家在高一的时候已经选好文科和理科,而理科的化学是理科生最烦恼的。以下是我整理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把知识点归纳好。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 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 Q=-C(T2-T1)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 (1)反应焓变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

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 O2(g)=H2O(l);ΔH(298K)=-285.8kJ·mol-1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1或kJ·mol-1,且ΔH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Δ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3、反应焓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一样,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2)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焓变的计算。 常见题型是给出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合并出题目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该方程式的ΔH为上述各热化学方程式的ΔH的代数和。

高二化学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5篇

高二化学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5篇 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1 一、苯C6H6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2、苯的结构:C6H6(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碳碳键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键长介于碳碳单键键长和双键键长之间键角120°。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冒浓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2)取代反应 ①铁粉的作用: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做催化剂;溴苯无色密度比水大 ②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毒的油状液体——硝基苯。+HONO2+H2O反应用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50—60℃,浓硫酸做催化剂和脱水剂。 (3)加成反应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3H2 二、乙醇CH3CH2OH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如何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如何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馏 2、结构:CH3CH2OH(含有官能团:羟基) 3、化学性质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取代反应)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CH3CH2OH+3O2=2CO2+3H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③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反应 CH3CH2OH 三、乙酸(俗名:醋酸)CH3COOH 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2、结构:CH3COOH(含羧基,可以看作由羰基和羟基组成) 3、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 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酸的通性 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乙酸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一、简答题:(3X10)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2.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4.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5.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6.简述全面发展的内容 7.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8.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9.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0.简述四种不同气质类型的特征,并针对不同气质类型如何指导 11.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12.简述新课改下教师教学观的改变 13.简述新课改结构的主要内容 14.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15.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6.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17.建构主义学习观 18.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9.说服教育法的含义和要求 20.简述美育的任务 2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22.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3.小学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24.先进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各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应该如何进行个别教育 25.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26.简述教学课程的基本规律 27.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28.教学实施的环节 29.简述上好一堂课的标准

30.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历年来考察过的简答题: 【2014年下半年】: 1.简述皮亚杰7-12岁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2.简述学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3.简述教学研究中文检索的基本要求 【2014年上半年】 1.简述我国教肓目的的基本特征 2.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3.简述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2013年上半年】 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2.简述教育报告的-般结构 3.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 【2013年下半年】 1.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2.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3.中学生在安全用电方面犯了哪些常识性错误你认为小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安全教育 二、材料分析题(2X20) (一)材料分析题答题结构 1..总起:①这位老师(材料中)遵循了(违背了)体现了、指出……,这种做法有利于、不利于、促使、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②或者直接用知识原理进行阐释。 2..分析:结合材料分点解析(知识点+材料解析,如材料体现几个知识点则分点作答) 3.(总结)对于整个分析进行一两句话的总结。(不做硬性要求) (二)材料分析题知识点积累 1.新课改内容 师生: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独特、独立意义的人;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高二化学复习知识点整理

高二化学复习知识点整理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1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原子结构:如: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B.原子序数=质子数 C.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正价数 D.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 E.周期表结构 (2)元素周期律(重点) A.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 a.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 (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 B.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 D.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a.原子与原子 b.原子与其离子 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 A.“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a.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c.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B.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 3.化学键(重点) (1)离子键: A.相关概念: B.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C.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精)

化学有机基础知识点总结精品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 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 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 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

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 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 注意:新戊烷[C(CH 3)4]亦为气态 ② 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 ..3.Cl ..,沸点为....-.24.2....℃).. 氟里昂(....CCl ...2.F .2.,沸点为....-.29.8....℃).. 氯乙烯(....CH ..2.==CHCl ......,沸点为....-.13.9....℃).. 甲醛(...HCHO ....,沸点为....-.21..℃).. 氯乙烷(....CH ..3.CH ..2.Cl ..,沸点为....12.3....℃).. 一溴甲烷(CH 3Br ,沸点为3.6℃) 四氟乙烯(CF 2==CF 2,沸点为-76.3℃) 甲醚(CH 3OCH 3,沸点为-23℃) 甲乙醚(CH 3OC 2H 5,沸点为10.8℃) 环氧乙烷( , 沸点为 13.5℃) (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己烷CH 3(CH 2)4CH 3 环己烷 甲醇CH 3OH 甲酸HCOOH 溴乙烷C 2H 5Br 乙醛CH 3CHO 溴苯C 6H 5Br 硝基苯C 6H 5NO 2 ★特殊: 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

高二化学必背知识点整理

高二化学必背知识点整理 【一】 1.纯碱、苏打:Na2CO3 2.小苏打:NaHCO3 3.大苏打:Na2S2O3 4.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5.熟石膏:2CaSO4·.H2O 6.莹石:CaF2 7.重晶石:BaSO4(无毒) 8.碳铵:NH4HCO3 9.石灰石、大理石:CaCO310.生石灰:CaO11.食盐:NaCl 12.熟石灰、消石灰:Ca(OH)213.芒硝:Na2SO4·7H2O(缓泻剂) 14.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15.绿矾:FaSO4·7H2O16.干冰:CO2 17.明矾:KAl(SO4)2·12H2O18.漂白粉:Ca(ClO)2、CaCl2(混合物) 19.泻盐:MgSO4·7H2O20.胆矾、蓝矾:CuSO4·5H2O21.双氧水:H2O2 23.石英:SiO224.刚玉:Al2O325.水玻璃、泡花碱:Na2SiO3 26.铁红、铁矿:Fe2O327.磁铁矿:Fe3O428.黄铁矿、硫铁矿:FeS2 29.铜绿、孔雀石:Cu2(OH)2CO330.菱铁矿:FeCO331.赤铜矿:Cu2O 32.波尔多液:Ca(OH)2和CuSO433.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34.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35.水煤气:CO和H2 36.王水:浓HNO3、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37.铝热剂:Al+Fe2O3(或其它氧化物)40.尿素:CO(NH2) 【二】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Ca(OH)2+CO2=CaCO3↓+H2O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不用它检验,CaCO3+CO2+H2O=Ca(HCO3)2沉淀消失,可用Ba(OH)2溶液。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Mg+O2=2MgO 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 (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 (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 (3)镁可做照明弹; (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 (5)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 2H2O=2H2↑+O2↑ 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相关知识点: (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 (4)电源为直流电。 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 CaO+H2O=Ca(OH)2 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高二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精心整理 高二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篇一】 一、国共的十年对峙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 ( 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最* 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阶级矛盾:土地兼并、赋税沉重,连年战争、自然灾害-----农民起义 *:宋辽、宋夏战事不断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积弱-----军队战斗力弱 原因:皇帝集军权、更戍法 积贫-----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入不敷出 (失败原因 和。 2、强兵之法(整军)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军器监 作用:北宋国力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年级: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复习(一) 【知识讲解】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 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 Q=-C(T2-T1) 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 (1)反应焓变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 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1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1或kJ·mol-1,且ΔH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Δ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3、反应焓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

整理给二年级学生的语文课文知识点三篇

整理给二年级学生的语文课文知识点三篇 早晨,妈妈给我两块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一块。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中午,爸爸给我穿上棉衣,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下午,哥哥给我一盒歌片,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晚上,我把它们放到枕头边, 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 把棉衣给她去档风雪, 一块儿唱那美丽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谁吗? 请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 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字词学习】** 字:穿、破、盒、枕、档、谁、卖 词:早晨、蛋糕、美丽、被窝、姐姐 **【重点句子】** 1.早晨,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一块。 2.晚上,我把它们放到枕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 3.把棉衣给她去档风雪,一块儿唱那美丽的歌。 4.请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练习题】**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蛋糕 A.gāo B.gǎo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火柴 A.cái B.chái 3.选出下面这些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 ) A.丑陋 B.漂亮 C.有趣 D.动听 4.选出下面这些词语的近义词()。 悄悄( ) A.慢慢 B.偷偷 C.开心 D.急忙 5.这首诗是根据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写的()。 A.青蛙王子 B.卖火柴的小女孩 C.绿野仙踪 D.丑小鸭 **【参考答案】**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A )。 蛋糕 A.gāo B.gǎo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B )。 火柴 A.cái B.chái

3.选出下面这些词语的近义词(A )。 美丽( ) A.丑陋 B.漂亮 C.有趣 D.动听 4.选出下面这些词语的近义词(B )。 悄悄( ) A.慢慢 B.偷偷 C.开心 D.急忙 5.这首诗是根据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写的(B )。 A.青蛙王子 B.卖火柴的小女孩 C.绿野仙踪 D.丑小鸭 胖胖熊有个秘密:他有一块硬币,是他省下的零花钱。 熊妈妈生日那天,胖胖熊一早就出门了。他边走边想:我要用这块硬币,给妈妈买的生日礼物。 胖胖熊走在松软的草地上。他想:我要给妈妈买双软拖鞋,让妈妈穿上它,就像走在草地上一样舒服! 胖胖熊走过弯弯的小木桥,白花花的太阳照得他睁不开眼。他想:我要给妈妈买把花伞,为妈妈遮阳挡雨,一定很好! 当胖胖熊望见小镇一座座冒着炊烟的房子时,他又想:我还是给妈妈买条大围裙吧,让妈妈做饭时又干净又漂亮! 胖胖熊带着一块硬币和美好的愿望,走进了商店。他一个柜台一个柜台看去:哇!大围裙五志硬币,花雨伞八块硬币,软拖鞋要十块硬币。 一块硬币能买什么呢?胖胖熊在商店里转来转去,终于用一块硬币买了一件礼物。虽然不是软拖鞋、花雨伞,也不是大围裙,但胖胖熊还是小心地拿着礼物,往家里走去。

高二的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二的历史知识点总结 通过朗读扩大词汇量 对于那些单词,语法什么的,都不去有意记它,而换成大声朗读它,一天读它十几遍甚至几十遍,上百遍,一些单词你只要一想,嘴里马上就能发出它的音,一动手自然就把单词写出来了。当然对于一些词法、语法,朗读有一个小窍门,就是把一些经典的,具有明显语法现象的句子反复读,日子一长,你的语感能力就会大大增强,以后当你做单项填空时,就不用想它所涉及到的语法,只是在心中默念一次,然后对照一下,答案立刻就出来了。 生物学中常见英文缩写名称及作用 1.ATP:三磷酸腺苷,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ATP的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 2.ADP :二磷酸腺苷 3.AMP :一磷酸腺苷 4.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 5.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RNA:核糖核酸,分为mRNA、tRNA和rRNA. 高中政治7.cDNA:互补DNA 8.Clon:克隆 9.ES(EK):胚胎干细胞

10.GPT:谷丙转氨酶,能把谷氨酸上的氨基转移给丙酮酸,它在人的肝脏中含量最多,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的一项指标。 11.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 12.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 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13.HGP:人类基因组计划14.IAA:吲哚乙酸(生长素) 15.CTK:细胞分裂素 16.NADP+ :辅酶Ⅱ 17.NADPH([H]):还原型辅酶Ⅱ 18.NAD+ :辅酶Ⅰ 19.NADH([H]):还原型辅酶Ⅰ 20.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生物学家在实验室以少量样品 制备大量DNA的生物技术,反应系统中包括微量样品基因、DNA聚合酶、引物、4 种脱氧核苷酸等。 21.PEG: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的诱导剂。 22.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参与C4 途径。 23.SARS病毒:(SARS是“非典”学名的英文缩写) 高二历史知识点整理:世界史重大战事 1.英荷战争--17世纪英荷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2.七年战争--1756~20xx年英法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地的战争。

高二化学必考知识点梳理五篇最新

高二化学必考知识点梳理五篇最新 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1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正价、负价均相同 (3)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

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还原性)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 2,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1—20号,K;总体Cs最 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 2,氢化物越稳定 3,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体一样) 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 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 6——周期与主族 周期:短周期(1—3);长周期(4—6,6周期中存在镧系);不完全周期(7)。 主族:ⅠA—ⅦA为主族元素;ⅠB—ⅦB为副族元素(中间包括Ⅷ);0族(即惰

小学数学各年级知识点和重点

小学数学各年级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大全,复习必备提纲! 今天为不同年级的学生 整理出小学数学重要知识点 帮助小伙伴们及时查缺补漏哦! 一年级的知识重点 1 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 量与计量 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3 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4 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5 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二年级的知识重点 1 数与计算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竖式。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数。百位、千位、万位。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加法,减法。连加法。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两步计算式题。小括号。 2 量与计量 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千克(公斤)的认识。 3 几何初步知识 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直角。 4 应用题 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5 实践活动

最新高二政治知识点整理归纳

最新高二政治知识点整理归纳 【篇一】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重点) (1)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些文化影响既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又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2)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重点)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5、优秀文化塑造人生(重点)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日益突出。 6、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高考必备)

重点中学高考资源整理 高中化学 易忽略知识点整理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 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OH)2CO3 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 电石气:C2H2(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 酸性溶液褪色。

德育知识点整理

德育知识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 1、德育 :狭义专指道德教育;广义指得就是培养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得形成与发展得教育活动。 2、德育目标:就是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对受教育者品德发展得要求,也可以就是一项详尽得德育活动对受教育者品德发展得要求。或德育活动预先设定得结果,就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得品德规格。 3、班级管理:班主任按照一定得原则与详尽要求,采取合适得方法,组织、指导、协调各种因素,为构建优良得班集体以及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得综合性活动,从而实现学生得自主、全面发展。 4、班级活动: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外得,以班级为单位,重点在于发展学生得非智力因素得教育活动。班级活动就是班级建设得必要条件,就是个体获得全面发展得严重途径。 5、班主任得自我管理:(1)班主任得自我管理就是完成班级管理任务、实现班级管理目标得要求;(2)班主任得自我管理就是班级管理得有机组成部分;(3)班主任得管理素养就是班级管理得要素;(4)班主任自我管理得过程也就是班主任人生价值实现得过程。 6、德育得社会性功能:主要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等发生影响得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7、班级授课制:把一定数量得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不变得班级,根据周课表与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8、班集体:就是指在教育目得得规范下,由具有明确得奋斗目标、坚强得领导核心及优良纪律与舆论得班级学生所组成得活动共同体。 9、班级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四种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与目标管理。10、班级目标管理:就是班级管理者根据班级工作得目标进行得管理。

它得基本思想就就是通过目标设置来规定集体活动得方向,以目标达成度来评价其贡献得大小,用目标来激励、调动学生得积极性与主动性。 11、说服教育:就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得方式,使学生改变某种既有得品德认识与价值观念,而接受某种新得品德要求,并用以指导自己行为得一种德育方法。 12、情感陶冶法:自觉地创设优良得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与思维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 13、班级制度管理:在认识班级建设规律得基础上,通过制定、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得经常性工作。 14、班级管理轴辐模式:以班主任为中心,整个班级得管理工作都围绕班主任得中心意图运作。 15、榜样示范法:以她人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良得成就教育影响受教育者得一种方法。 16、品德评价法:教育者依据学生守则、德育大纲等要求对学生得思想与言行做出评判,以促进其形成优良品德,纠正不良品德,进而促进学生得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工作目标得方法。 17、班级绩效管理: 指班主任与各科老师及学生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得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得持续循环过程。 18、班级管理树状模式:主要结构就是以班主任为班级管理中得主干。班主任并不直接参与对全班学生得管理,她就是通过对班委会得管理,再由班委会详尽参与班级管理。并且由班委会将学校、班主任得管理意图渗透到学生中去。 19、研究型班级管理: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班级管理者并不就是简单地运用已有得关于班级管理得理论知识去解决班级管理中得问题,而就是根据班级管理实践中问题得分外性,运用一定得理论与某种研究方法,寻求分外问题得分外解决办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大全(必修)

高二数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必修) 第1章空间几何体1 1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1 三视图: 正视图:从前往后 侧视图:从左往右 俯视图:从上往下 22 画三视图的原则: 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 33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44斜二测画法的步骤: (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 (2).平行于y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x,z轴的线长度不变;(3).画法要写好。 5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长方体的步骤:(1)画轴(2)画底面(3)画侧棱(4)成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一)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 1棱柱、棱锥的表面积:各个面面积之和2 圆柱的表面积 3 圆锥的表面积2r rl Sπ π+ = 4 圆台的表面积2 2R Rl r rl Sπ π π π+ + + = 5 球的表面积2 4R Sπ = (二)空间几何体的体积 1柱体的体积h S V? = 底 2锥体的体积h S V? = 底 3 1 3台体的体积h S S S S V? + + =) 3 1 下 下 上 上 ( 4球体的体积3 3 4 R Vπ = 第二章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1 1 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2 平面的画法及表示 (1)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 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0,且横边画成 邻边的2倍长(如图) (2)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 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 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 2 2 2r rl Sπ π+ = D C B A α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全-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下面是分享的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篇一 第一章 一、焓变反应热 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H为“-”或△H<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为“+”或△H>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

教师招聘考试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高频考点

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有哪些?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关系?/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P27 答:1.教育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速度和规模。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结构变化。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容和手段。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①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受教育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容。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教育可以促进。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①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②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③学校文化。Ⅰ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质形态,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Ⅱ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Ⅲ学校制度文化(规文化)主要指保证学校运行的组织形态、规章制度和角色规。 9、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教育启示?P89 答:①顺序性,遵循有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有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②阶段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分阶段教学。③不平衡性,要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④互补性,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⑤个别差异性,要注意对个体实施因材施教。 我国的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方面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思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素质教育的基本涵: 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1、社会政治制度。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3、人口发展状况。4、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5、本国学制发展历史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纲要及工作方针: 教师的职业素养。1、道德素养。①对待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②对待学生:热爱学生。③对待集体:具有团结协作精神。④对待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2、知识素养。①政治理论素养。②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③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3、能力素养。①语言表达能力。②教育教学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