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电缆技术指标表一

有线电视电缆技术指标表一
有线电视电缆技术指标表一

有线电视电缆技术指标表一

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技术要求规范

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C-FTTH)技术规范 (lintk从多篇网页中搜索出来整理汇总,难免错漏,请指正) 总体 目录 前言 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C-FTTH)是有线电视接入网的发展方向。随着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趋势日益明显,广播电视行业迫切需要一个新的行业标准,规范C-FTTH的体系架构和相关总体要求,以指导现有各种技术方案的有线电视HFC 网络以合理的模式向C-FTTH演进,更好地为今后C-FTTH产业化发展发挥指导作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C-FTTH)的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概要地规范了FTTH用光缆及线路辅助设施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C-FTTH)网络建设和系统设备的研发、生产和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0030-2005 HFC网络设备管理系统规范 GY/T 5073-2005 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YD/T 1475-2006 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YD/T 1636-2007 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 YD/T 2274-2011接入网技术要求10Gbit/s以太网无源光网络(10G-EPON)YD/T 1949 接入网技术要求——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 YD/T 2402 接入网技术要求 10Gbit/s无源光网络(XG-PON) IEEE Std 802.3 信息技术一系统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一局域网和城域网一特定要求第3部分:CSMA/CD接入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IEEE Std802.3av 信息技术一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一局域网和城域网一特定要求第 3部分:CSMA/CD接入方式和物理层规范增补文件1: 10Gbit/s无源光网络物理层规范和管理参数 ITU-TG.984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

电力电缆线路的预防性试验规程

电力电缆线路的预防性试 验规程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电力电缆线路的预防性试验规程 1.1对电缆的主绝缘作直流耐压试验或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对一相进行试验或测量时,其它两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一起接地。 1.2新敷设的电缆线路投入运行3~12个月,一般应作1次直流耐压试验,以后再按正常周期试验。 1.3试验结果异常,但根据综合判断允许在监视条件下继续运行的电缆线路,其试验周期应缩短,如在不少于6个月时间内,经连续3次以上试验,试验结果不变坏,则以后可以按正常周期试验。 1.4对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一端接地,另一端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单芯电缆主绝缘作直流耐压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短接,使这一端的电缆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临时接地。 1.5耐压试验后,使导体放电时,必须通过每千伏约80kΩ的限流电阻反复几次放电直至无火花后,才允许直接接地放电。 1.6除自容式充油电缆线路外,其它电缆线路在停电后投运之前,必须确认电缆的绝缘状况良好。凡停电超过一星期但不满一个月的电缆线路,应用兆欧表测量该电缆导体对地绝缘电阻,如有疑问时,必须用低于常规直流耐压试验电压的直流电压进行试验,加压时间1min;停电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50%规定试验电压值的直流耐压试验,加压时间1min;停电超过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常规的直流耐压试验。 1.7对额定电压为0.6/1kV的电缆线路可用1000V或2500V兆欧表测量导体对地绝缘电阻代替直流耐压试验。 1.8直流耐压试验时,应在试验电压升至规定值后1min以及加压时间达到规定时测量泄漏电流。泄漏电流值和不平衡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只作为判断绝缘状况的参考,不作为是否能投入运行的判据。但如发现泄漏电流与上次试验值相比有很大变化,或泄漏电流不稳定,随试验电压的升高或加压时间的增加而急剧上升时,应查明原因。如系终端头表面泄漏电流或对地杂散电流等因素的影响,则应加以消除;如怀疑电缆线路绝缘不良,则可提高试验电压(以不超过产品标准规定的出厂试验直流电压为宜)或延长试验时间,确定能否继续运行。 1.9运行部门根据电缆线路的运行情况、以往的经验和试验成绩,可以适当延长试验周期。

电力电缆基础知识[试题]

电力电缆基础知识[试题] 电力电缆基础知识 ,一,电线电缆的概念及电线与电缆的区分: 电线电缆是指用于电力、通信及相关传输用途的材料。“电线”和“电缆”并没有严格的界限。通常将芯数少、产品直径小、结构简单的产品称为电线~没有绝缘的称为裸电线~其他的称为电缆,导体截面积较大的(大于6平方毫米)称为大电线~较小的(小于或等于6平方毫米)称为小电线~绝缘电线又称为布电线。电线电缆主要包括裸线、电磁线及电机电器用绝缘电线、电力电缆、通信电缆与光缆。 电线电缆命名: 电线电缆的完整命名通常较为复杂~所以人们有时用一个简单的名称(通常是一个类别的名称)结合型号规格来代替完整的名称~如“低压电缆”代表0.6/1kV 级的所有塑料绝缘类电力电缆。电线电缆的型谱较为完善~可以说~只要写出电线电缆的标准型号规格~就能明确具体的产品~但它的完整命名是怎样的呢, 电线电缆产品的命名有以下原则: 1、产品名称中包括的内容 (1)产品应用场合或大小类名称 (2)产品结构材料或型式, (3)产品的重要特征或附加特征 基本按上述顺序命名~有时为了强调重要或附加特征~将特征写到前面或相应的结构描述前。 2、结构描述的顺序 产品结构描述按从内到外的原则:导体-->绝缘-->内护层-->外护层-->铠装型式。

3、简化 在不会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有些结构描述省写或简写~如汽车线、软线中不允许用铝导体~故不描述导体材料。 实例: 额定电压8.7/15kV阻燃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额定电压8.7/15kV”——使用场合/电压等级 “阻燃”——强调的特征 “铜芯”——导体材料 “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材料 “钢带铠装”——铠装层材料及型式(双钢带间隙绕包) “聚氯乙烯护套”——内外护套材料(内外护套材料均一样~省写内护套材料) “电力电缆”——产品的大类名称 与之对应的型号写为ZR-YJV22-8.7/15~型号的写法见下面的说明。 型号: 电线电缆的型号组成与顺序如下: [1:类别、用途][2:导体][3:绝缘][4:内护层][5:结构特征][6:外护层或派 生]-[7:使用特征] 1-5项和第7项用拼音字母表示~高分子材料用英文名的第位字母表示~每项 可以是1-2个字母,第6项是1-3个数字。 型号中的省略原则:电线电缆产品中铜是主要使用的导体材料~故铜芯代号T 省写~但裸电线及裸导体制品除外。裸电线及裸导体制品类、电力电缆类、电磁线类产品不表明大类代号~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类和通信电缆类也不列明~但列明小类或系列代号等。

kv电力电缆线路工程清单计价实例

k v电力电缆线路工程清 单计价实例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110kV××电缆线路工程实例 某110kV电缆工程,其设计见图7?5~图7?9。已知条件如下: (1)该电缆工程为起点是变电所A、终点是变电所B的110kV电缆工程; (2)电缆型号为YJSV—110kV—1×400; (3)电缆试验项目为配合电缆头直流耐压试验、正负阻抗电阻电容测定、波阻试验、电缆护层遥测试验、电缆护层耐压试验; (4)电缆终端选用SFCF110g—110kV—XLPE热缩户内型; (5)虚线为电缆排管段,实线为电缆沟段; (6)工作井分为ZGJ2530转角井和ZGJ2025直线井; (7)电缆沿排管敷设长度600m(已包括进变电所A的长度),电缆沿沟敷设长度250m (已包括进变电所B的长度); (8)进变电所以内部分的工作内容,除电缆敷设、试验和终端头制作安装属于本工程外,其余工作内容不属于本工程; (9)电缆排管选用PVC双壁波纹管; (10)电缆沟、电缆井盖板,均为现场预制; (11)运输距离:人力100m、汽车10km; (12)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6℃; (13)沿线地形:平地50%,丘陵50%; (14)沿线地质条件:普通土60%,坚土地40%。 图7-5 电缆沟路径示意图

图7-6 电缆沟详图

图7-7 ZGJ2530电缆转角工作井

图7-8 ZGJ2025电缆直线工作井图7-9 电缆排管详图

110kV长山站电缆线路工程 工程量清单 招标人:×××电力公司(单位盖章) 法定(授权)代表人:(签字盖章) 中介机构 法定(授权)代表人:(签字盖章) 编制人:(签字盖从业专用章) 编制时间: X年×月×日 总说明 工程名称:110kV长山站电缆线路

有线电视系统的技术指标

有线电视系统的技术指标

有线电视系统的技术指标 根据《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1999的规范要求,下行网络传输的主要技术指标为:

9.5、主设备的选择及原则 由于卫星电视、开路电视信号接收系统使用的设备必须是音像管理处的指定产品。所以,对该系统设备的选择严格按有关的规定,通过选择一下产品,能使天山国际酒店的卫星接收信号各项指标都符合国家和当地有关标准。有线电视的接入根据当地规定。 以下为主设备的概述及特点 工程型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 MW-DSR 2021 MW-DSR 2021数字卫星接收机采用强大的DVB专用处理芯片STi5518DVC 。内置中频处理方式的邻频调制器构成卫星接收调制一体机。主要技术指标均符合DVB-S/MPEG-2标准和广电总局颁布的《数字卫星接收机(IRD)暂行技术要求》。该机具有高灵敏度的信号接收功能,具有超清晰数字画面及高保真数码立体声输出,操作简单方便。 特点

☆SCPC/MCPC全兼容 ☆可接收所有不加密卫星数字电视/音频节目 ☆C/ku波段全兼容 ☆支持双本振LNB ☆断电记忆及自动恢复 ☆信号强度、质量指示 ☆高可靠开关电源 ☆NTST/PAL制自动识别 ☆电子节目指南 ☆多频道编辑功能 ☆用户可以编辑各种卫星和转发器信息 ☆自动搜索新增加的卫星转发器 ☆开机播放定制系统 ☆具有图文功能可接收图文信息 ☆左右声道、立体声伴音 ☆RS-232接口,软件可升级 ☆超低门限 ☆AV输出 ☆可选调制输出 ☆全功能红外遥控 ☆OSD级联菜单设置

MW-MOD-9835捷变频邻频调制器 MW-MOD9835捷变频邻频调制器,实现45-870MHz范围内视/音频信号的射频调制。由于可以方便地更改输出频率,该产品更适合于作为系统前端调制器的备份。调制器允许输入0.7~1.4V视频信号源信号,例如:卫星接收机、电视摄像机或电视解调器等。在正常频偏条件下,通过外部的连续调节可以输入0.775V±10dB/10KΩ的音频信号。调制器图像、伴音、中频通道分别采用声表滤波处理,具有标准残留边带特性,避免了图像、伴音通道相互干扰,使之最适用于邻频传输系统。具有视频箝位电路,有效去除外来叠加交流声。具有中频环路,提供了频道变换前的外部信号处理。图像电路采用晶体振荡,本振、伴音电路采用频率合成技术,

电力电缆技术参数

电力电缆技术参数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

附录一电力电缆技术参数 附表1-1 油浸纸绝缘铅包电力电缆型号、名称及用途 注 1. 铅包一级外护层(编号11)由沥青复合物和聚氯乙烯护套组成。 2. 铠装一级外护层(编号12)由内垫层、铠装层和外被层组成,其中内垫层由沥青复合物、聚氯乙烯带和浸 渍纸带组成,外被层由沥青复合物和浸渍电缆麻组成。 附表1-2 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A) 注 1. 周围环境温度为25℃。 2. 导线线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1~3kV为80℃;10kV为60℃。 3. 土壤热阻系数为120℃·cm/W。

附表1-3 1~10kV ZQ、ZQD型三芯电力电缆技术数据 注生产厂:沈阳电缆厂,郑州电缆厂。 附表1-4 1~10kV ZLQ、ZLQD型三芯电力电缆技术数据 注生产厂:同附表1-3。 附表1-5 1kV ZQ、ZQD型四芯电力电缆技术数据

注生产厂:同附表1-3。 附表1-6 1kV ZLQ、ZLQD型四芯电力电缆技术数据 注生产厂:同附表1-3。 附表1-7 1~10kV ZQ11、ZQD11型三芯电力电缆技术数据 注生产厂:同附表1-3。 附表1-8 1~10kV ZLQ11、ZLQD11型三芯电力电缆技术数据

注生产厂:同附表1-3。 附表1-9 1kV ZQ11、ZQD11型四芯电力电缆技术数据 注生产厂:同附表1-3。 附表1-10 1kV ZLQ11、ZLQD11型四芯电力电缆技术数据 注生产厂:同附表1-3。 附表1-11 1~35kV ZQ11、ZQD11型单芯电力电缆技术数据 注生产厂:同附表1-3。 附表1-12 1~35kV ZLQ11、ZLQD11型单芯电力电缆技术数据

有线电视电缆施工规范

有线电视电缆施工规范

注:材料进场前须进行检验。 二、光缆施工规范 1、管道光缆施工要求; 1)按光缆配盘图纸进行敷设、标识。若需要改动,以不增长敷设长度为原则。光缆和电缆不能在同一管中敷设。 2)光缆弯曲半径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施工过程中不应小于20倍。 3)光缆布放的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保证光纤不受力。牵引力不超过350Kg,牵引速度不超过10米/分,一次牵引长度不宜超过1KM。布放速度应均匀,子管布放应避免扭曲和出现死弯。避免浪涌,扭转、打小圈等情况,并防止外护层等后脱。 4)光缆端头必须密封防潮处理,不得浸水。光缆应按规定预留长度见表1: 6)每个管孔必须放塑料子管。子管内璧光滑,子管在管道内应无接头。 7)管道内布放三根以上子管时,作颜色识别标记;同一根光缆过井布放时占用同一色管的管口。 8)对管道口及暂时不用的子管,应采用专用塞孔堵塞。 9)光缆引入孔时,对于多分段时,供接续测试用光缆余留长度不少于 8-10m,余留光缆按弯曲要求盘圈后挂在人井壁上,端头作密封处理。 10)管道光缆敷设时,无接头的光缆在直道上浮设施应由人工牵引;预做好接由的光缆其接头部分不得在管内穿行。 11)管道光缆引出地面时,在距地面2.5m以内的部分应采用钢管保护,钢管口应有防水堵头。 2、架空光缆施工规范 1)架空光缆的吊线应采用规格为7/2.2mm的镀锌钢绞线,钢缆直径6mm 以上。 2)架空光缆敷设时,端头应采用塑料胶带包扎,接头的预留长度不宜小于8m,并将余缆盘成圈后挂在杆的高处。在接线包及穿越道路处留适当余

量,所留余量一般为20~30米左右,以便于故障维修。地下光缆引上电杆必须用钢管套管保护距离地面高度为2.5m,光缆引上杆后架空的始端应留10~20米余长。 3)架空光缆可适当的在杆上作伸缩余量,并进行包扎保护。一般重负荷区要求每根杆上都作Ω余留;中负荷区2~3挡作一处余留;轻负荷区3~5档作一处余留。 4)架设架空光缆时,先将钢缆用夹板固定在电杆上,用挂钩把光缆挂在钢缆上,杆距不宜大于50m,挂钩间距40~50cm。电杆两侧的第一个吊钩距离吊线在杆上的固定点边缘为25cm左右,光缆卡挂间距均匀,挂钩在吊线上的搭扣方向一致,挂钩托板齐全。 5)自立杆的埋深;应符合表2: 6 7 都应加绝缘保护壳,长度大于电力线间距。 架空光缆每隔200~300米应对钢缆接地,每1000米左右有隔离措施。8)光缆接线包应设在电杆左右2m以内的钢缆吊线上,严禁固定在电杆上。 光缆接头位置也应避开河流、交通要道及其它障碍物。 9)在电杆转弯处,应设置拉线,拉线锚埋深1.2~1.4m。电杆上应写上编号,并在杆路图上标明。 10)架空光缆和墙壁光缆引入地下时,在距地面不小于2.5m部分应采用钢管保护,钢管应埋入地下0.3~0.5m。 11)地下光缆引上电杆时,必须用钢管保护。引上杆后,架空的始端留适当的余兜。 12)光缆施工完毕后,应安装标示牌,安装应固定,安装原则为明显清晰、便于查找。 a自立杆上应注明产权所有者、电杆编号等。 b架空光缆应在每根光缆上加挂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标示牌,标示牌间距不

电力电缆线路交接试验标准

电力电缆线路交接试验标准 一、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1.测量绝缘电阻; 2.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 3.交流耐压试验; 4.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 5.检查电缆线路两端的相位; 6.充油电缆的绝缘油试验; 7.交叉互联系统试验。 注:①橡塑绝缘电力电缆试验项目应按本条第1、3、4、5和7条进行。当不具备条件时,额定电压U0/U为18/30kV及以下电缆,允许用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代替交流耐压试验; ②纸绝缘电缆试验项目应按本条第1、2和5条进行; ③自容式充油电缆试验项目应按本条第1、2、5、6和7条进行; 二、电力电缆线路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电缆的主绝缘作耐压试验或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对一相进行试验或测量时,其它两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一起接地; 2.对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一端接地,另一端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单芯电缆主绝缘作耐压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短接,使这一端的电缆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临时接地; 3.对额定电压为0.6/1kV的电缆线路应用2500V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导体对地绝缘电阻代替耐压试验,试验时间1min。 三、测量各电缆导体对地或对金属屏蔽层间和各导体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1.耐压试验前后,绝缘电阻测量应无明显变化; 2.橡塑电缆外护套、内衬套的绝缘电阻不低于0.5MΩ/km; 3.测量绝缘用绝缘电阻测试仪的额定电压,宜采用如下等级: (1)0.6/1kV电缆:用1000V绝缘电阻测试仪。 (2)0.6/1kV以上电缆:用2500V绝缘电阻测试仪;6/6kV及以上电缆也可用5000V 绝缘电阻测试仪。 (3)橡塑电缆外护套、内衬套的测量:用500V绝缘电阻测试仪。 四、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电力电缆及附件的基本知识.

电缆和附件的基本知识 一、电力电缆结构特性: 1)油浸纸绝缘统包型电缆 三芯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结构图 1—扇形导体;2—导体屏蔽;3—油浸纸绝缘;4—填充物; 5—统包油浸纸绝缘;6—绝缘屏蔽;7—铅(或铝)护套; 8—垫层;9—钢丝铠装;10—聚氯乙烯外护套 2)油浸纸绝缘分相铅包(铝包)型电缆 分相铅套电力电缆结构图 1—导体;2—导体屏蔽;3—油纸绝缘层;4—绝缘屏蔽; 5—铅护套;6—内垫层及填料;7—铠装层;8—外被层;

3)XLPE绝缘电缆 110kVXLPE绝缘电缆结构图 1)导体 传输负荷电流 2)导体屏蔽层 作用: a、屏蔽层具有均匀电场和降底线芯表面场强的作用; b、线芯与绝缘之间的过渡,绝缘间的粘结 c、与线芯一起形成内电极 3)绝缘层 作用: 绝缘是将高压电极与地电极可靠隔离的关键结构。 4)绝缘屏蔽层: 作用:保证…….能与绝缘紧密接触,克服了绝缘与金属无法紧密接触而产生气隙的弱点,而把气隙屏蔽在工作场强之外,在附件制作中也普遍采用这一技术。 5)阻水层(缓冲层)

纵向阻水、隔热、防挤压 6) 金属屏蔽层: 作用: a 、 形成工作电场的低压电极,当局部有毛刺时也会形成电场强度很大的情况,因此也要力图使导体表面尽量做到光滑完整无毛刺; b 、 提供电容电流及故障电流的通路,因此也有一定的截面要求。 C 、机械保护、径向防水(管状) 7) 护层: 作用:是保护绝缘和整个电缆正常可靠工作的重要保证,针对各种环境使用条件设计有相应的护层结构,主要是机械保护(纵向、经向的外力作用)防水、防火、防腐蚀、防生物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组合。 8) 石墨层 形成一均匀的导电层,使护套接地均匀 二、电场的基本概念 1、库仑定律 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方向沿着两个点电荷的连线,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作用力的大小与两电荷电量 q 1和q 2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电荷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F 12 = F 21 = K q 1q 2 γ 12 2 K 是一个恒量,单位是牛顿·米2/库仑2 2、介电常数

常用同轴电缆的主要技术参数

常用同轴电缆的主要技术参数-2 国产同轴电缆的同一型号和含义分类代号绝缘材料护套材料派生特征符号含义 符号含义符号含义符号含义S通轴射频电缆Y聚乙烯V聚氯乙烯P屏蔽SE对称 射频电缆W稳定聚乙烯Y聚乙烯Z综合SJ强力射频电缆F氟塑料F氟塑料SG高压 射频电缆X橡皮B玻璃丝编制侵硅有机漆ST特性射频电缆I聚乙烯空气绝缘H橡皮 SS电视电缆D稳定聚乙烯空气绝缘M棉纱编织例如:SYV-75-3-1型电缆表示同轴射频电缆,用聚乙烯绝缘,用聚氯乙烯做护套,特性阻抗为75Ω,芯线绝缘外经为3mm,结构序号为1。常用同轴电缆型号的规格和主要参数电缆型号绝缘形式芯线外经 mm 绝缘外经 mm 电缆外经 mm 特性阻抗 Ω 衰减常数(dB/100m) 30(MHz) 200(MHz) 800(MHz) SYKV-75-5藕芯式 1.10 4.7 7.3 75±3 4.1 11 22 SYKV-75-9藕芯式 1.90 9.0 12.4 75±2.5 2.4 6 12 SYKV-75-12藕芯式 2.60 11.5 15.0 75±2.5 1.6 4.5 10 SSYKV-75-5藕芯式 1.00 4.8 7.3 75±3 4.2 11.5 23 SSYKV-75-9藕芯式 1.90 9.0 13.0 75±3 2.1 5.1 11 SIOV-75-5藕芯式 1.13 5.0 7.4 75±3 3.5 8.5 17 SIZV-75-5竹节式 1.20 5.0 7.3 75±3 4.5 11 22 SYDV-75-9竹节式 2.20 9.0 11.4 75±3 1.7 4.5 9.2 SYDV-75-12竹节式 3.00 11.5 14.4 75±2 1.2 3.4 7.1 SDVC-75-5藕芯式 1.00 4.8 6.8 75±3 4 10.8 22.5 SDVC-75-7藕芯式 1.60 7.3 10.0 75±2.5 2.6 7.1 15.2 SDVC-75-9藕芯式 2.00 9.0 12.0 75±2.5 2.1 5.7 12.5 SDVC-75-12藕芯式 2.60 11.5 14.4 75±2.5 1.7 4.5 10 同轴电缆型号从左至右的字母分别代表电缆由内至外的材质,具体此问题试解如下:S--射频Y--聚乙烯绝缘W--编镀锡铜网L--氩弧焊铝管V--聚氯乙烯护套75--阻抗75欧姆9--线径9MM 这样看sywly-75-9比sywv-75-9多了一层铝管和外绝缘层(没有护套?),屏蔽能力应该比后者更好。

VV VV 电缆技术参数

投标电缆技术规范书 第1部分电缆的结构描述及技术性能产品名称:额定电压1kV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产品型号:VV、VV22 1 执行标准 2 使用特性 额定电压U0/U为1kV,额定频率为50Hz。 敷设方式可有沟槽、排管、沟道、桥架等多种。 电缆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 3 工作特性及条件 电缆导体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70℃。

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s)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60℃。 4 技术要求 导体 4.1.1 导体结构、性能及外观符合GB/T3956-2008的规定。 4.1.2 导体表面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绝缘 4.2.1 绝缘紧密挤包在导体上,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导体。绝缘表面平整,色泽均匀。绝缘层的横断面上无目力可见的气泡和砂眼等缺陷。 4.2.2 绝缘采用PVC/A型聚氯乙烯混和物,绝缘的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表1额定电压1kV的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绝缘标称厚度(VV) 4.2.3 绝缘线芯采用颜色识别,分色规则符合GB6995-2008的规定。 缆芯、填充及内衬层 4.3.1 电缆绝缘线芯成缆方向为右向。 4.3.2 电缆的缆芯中用非吸湿性材料填充。 4.3.3 VV22型电缆成缆线芯外绕包两层PVC黑带作为内衬层,其厚度符合GB/的规定。铠装(适用于VV22型电缆) 4.4.1 单芯电缆采用双层不锈钢带铠装,多芯电缆铠装采用双层镀锌钢带铠装。 4.4.2 钢带螺旋式绕包,绕包间隔不超过钢带宽度的50%。 4.4.2 钢带厚度符合GB/的规定,钢带绕包圆整光滑。 外护套 4.5.1 电缆外护套紧密挤包在成缆线芯或铠装层上,护套表面光洁,色泽均匀。 4.5.2 电缆外护套材料采用PVC/ST1聚氯乙烯混和物;护套厚度符合GB/的规定,铠装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指标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指标 根据《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规范》和《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的规定,将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归纳成10项:载噪比(C/N)、载波复合三次拍比(C/CTB)、载波复合二次差比(C/CSO)、交扰调制比(C/CM)、交流声调制(HM)、回波值、微分增益(DC)、微分相位(DP)频道内频响和色度/亮度时延差(△r)。 行业标准GY/T106—1999《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规范》规定:有线电视系统测量项目共18项,即:系统输出电平、任意频道间电平差、相邻频道间电平差、图像/伴音电平差V/A)、频道内频响、载噪比(C/N)、载波复合三次差拍比(C/CTB)、交扰调制比(C/CM)、交流声调制(HM)、回波值、微分增益(DC)、微分相位(DP)、频道内频响和色度/亮度时延差(△r)、回波值、图像载频准确度、图像/伴音载频间距偏差和系统输出口相互隔离度、载波复合二次差比(C/CSO)和载波互调比。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共有10项:载噪比、载波复合三次拍比、载波复合二次差比、交扰调制比、交流声调制、回波值、微分增益、微分相位、频道内频响和色度/亮度时延差。 下面分别介绍上述各项的定义和物理意义、指标、对图象质量的影响及指标劣化原因和减少影响的办法。 1、载噪比 噪声普遍存在于有线电视系统内部,危害很大。人们只能把它减少到允许的限度之内,而不能完全消除。噪声对有线电视系统来讲是连续随机噪波,由一系列无固定幅度的窄脉冲综合而成,其脉冲幅度分布是随机的,某一瞬间无确定值,只能掌握其统计规律性。因此,噪声电平用均方根值来表示。

1.1定义和物理意义 ⑴、定义:图像载波电平的有效值与规定带宽内系统噪声均方根值 之比,用dB表示。即:C/N=图像载波电平/噪声电平均方根值(规定带宽内)。 噪声带宽BW=5.75MHz. ⑵、物理意义:被视频调制的图像载波电压的大小与有线电视系统 本身固有噪声电压大小之比取对数.这项指标反映在图像上,用信噪比的好坏来衡量. 1.2指标 行业标准GY/T106-1999规定 C/N=43.0dB(噪声带宽为5.75MHz)。 载噪比的客观测试与主观评价的关系:评价有线电视系统图像质量可通过客观测试指标,也可以对电视接收机屏幕上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一般采用五分制。客观测试与主观评价是统一的,两者之间的关系见表1。 表1图像质量客观测试与主观评价的关系 1.3噪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电力电缆线路预防性实验规程

电力电缆预防性实验规程 1、对电缆的主绝缘作直流耐压试验或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对一相进行试验或测量时其它两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一起接地。 2、新敷设的电缆线路投入运行3~12个月,一般应作1次直流耐压试验,以后再按正常周期试验。 3、试验结果异常,但根据综合判断允许在监视条件下继续运行的电缆线路,其试验周期应缩短,如在不少于6个月时间内,经连续3次以上试验,试验结果不变坏,则以后可以按正常周期试验。 4、对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一端接地,另一端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单芯电缆主绝缘作直流耐压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短接,使这一端的电缆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临时接地。 5、耐压试验后,使导体放电时,必须通过每千伏约80kΩ的限流电阻反复几次放电直至无火花后,才允许直接接地放电。 6、除自容式充油电缆线路外,其它电缆线路在停电后投运之前,必须确认电缆的绝缘状况良好。凡停电超过一星期但不满一个月的电缆线路,应用兆欧表测量该电缆导体对地绝缘电阻如有疑问时必须用低于常规直流耐压试验电压的直流电压进行试验,加压时间1min,停电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50%规定试验电压值的直流耐压试验,加压时间1min,停电超过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常规的直流耐压试验。 7、对额定电压为0.6/1kV的电缆线路可用1000V或2500V兆欧表测量导体对地绝缘电阻代替直流耐压试验。 8、直流耐压试验时应在试验电压升至规定值后1min以及加压时间达到规定时测量泄漏电流。泄漏电流值和不平衡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只作为判断绝缘状况的参考,不作为是否能投入运行的判据。但如发现泄漏电流与上次试验值相比有很大变化,或泄漏电流不稳定,随试验电压的升高或加压时间的增加而急剧上升时,应查明原因。如系终端头表面泄漏电流或对地杂散电流等因素的影响,则应加以消除,如怀疑电缆线路绝缘不良,则可提高试验电压(以不超过产品标准规定的出厂试验直流电压为宜)或延长试验时间,确定能否继续运行。 9、运行部门根据电缆线路的运行情况、以往的经验和试验成绩,可以适当延长试验周期。

有线电视参数

第一章 CATV工程设计标准 1、工程设计规格表(引自GY106-92,GY/T 121-95) 2、CATV图像质量主观评价表 用户端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是采用五级损伤标准,应参照国际GB7401第4.2条五级损伤制标准执行,4级图像是CATV系统的设计标准。 对于中国电视制式 C/N=N+6.4dB,图像等级4级(S/N=36.6dB)对应C/N=43dB。 3、米加权信噪比与图像等级关系公式

(S/N)5MHz=23-Q+1.1Q2(dB)(欧广联实验公式),(S/N)5MHz指在5MHz带宽内测得的米加权信噪比 (S/N)6MHz=21-Q+1.1Q2(dB)(广电部补充公式) 第二章 CATV双向系统频率分割配置示意图 5-8MHz状态监测、业务通讯 8-22MHz数字电视回传 22-30MHz回传模拟电视 30-65MHz交互式数据业务 65-87MHz隔离带 87-108MHz FM广播(低端内含业务通讯频段) 111-566MHz下行模拟电视 566-670MHz下行数字电视 670-750MHz数据传输专用通道,传送交互式数据业务 此频率分割配置适合大型综合业务网,上行通路较5-30MHz扩展35 MHz,为开展交互业务提供可能;下行能路有58个模拟电视频道可供使用,同时提供了104MHz的下行数字压缩电视的频率空间,约可传送120套的数字压缩电视节目,为提供NVOD服务创造了条件;在最高端有80MHz 的带宽,可开展交互式数据业务。 第三章中国有线电视频道配置表

第四章常用电缆技术特性及参数 常用电缆枝术特性及参数常用(20℃) 结构特性

电缆试验规定.docx

电缆的电气试验(电缆组) 一、电缆的电气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 (一)、电缆的试验项目和周期 1、电缆在敷设前要做检查性试验,除按设计要求检查电缆的型号、规格外,还要用摇表检查一下绝缘情况,合格后才准进行施工。 电缆在现场敷设完毕,送电之前必须进行一次电气试验,以验证电缆在敷设后是否合乎运行标准要求。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再经 试验,直至合格为止,才准投入运行。 2、对于运行中的电缆,应该按规程要求的的间隔时间进行电气试验。 表一电气设备和电缆的检查、调整规定 检查、调整项目检查周期备注 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检 每月一次每日应由分片负责电工检查1次外 查部 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检查整定每 6 个月 1 次负荷变化时应及时整定高压电缆的泄露和耐压试验每年 1 次 主要电气设备绝缘电阻的检查每 6 个月不少 于 1 次 固定敷设电缆的绝缘和外部检查每季 1 次每周应由专责电工检查 1次外部和悬挂情况 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橡套电缆绝缘检查每月 1 次每班由当班司机或专责电工检查1次外皮有无破损 接地电网接地电阻值的测定每季 1 次 表一参考《煤矿安全规程》中,第四百九十条有关内容 3、橡套电缆和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和周期见表二。 表二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和周期 序号(一)项 橡套电缆 目周 1、新安装和修补后; 期 2、运行中一季一次

1绝缘电阻测定1、新安装;2、地面修补后 2交流耐压试验1、新安装;2、更换接头后 3检查相位 (二)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绝缘电阻测定1、新安装和更换接头;2、运行中一年一次 2耐压试验(直流或交流)1、新安装和更换接头;2、运行中一年一次 3检查相位1、新安装和更换接头;2、更换电缆(三)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绝缘电阻测定1、新安装和更换接头;2、运行中一年一次 2直流耐压试验1、新安装和更换接头;2、运行中一年一次 3检查相位1、新安装和更换接头;2、更换电缆表二参考《煤矿电工手册》,第二分册(下)中,电缆的电气试验有关内容 4、电力电缆一般只做直流耐压试验,而不做交流耐压试验。因为交流试验电压一旦过高或时间过长,有可能使电缆绝缘中的气泡发 生游离,使绝缘产生永久性损伤;而直流耐压试验时,绝缘中的气泡 产生的容积电荷电场与外加电压相反,降低了电场梯度,不会发生长时间的气体游离,因而对绝缘的破坏性小。 绝缘良好的电缆越长,电容电流越大,这就需要有大容量的交流 试验设备,既笨重又不经济。而直流耐压试验时,通过电缆绝缘的泄 流电流很小,有较小的整流试验设备即可,运搬和使用都很方便。 5、矿用橡套电缆因移动频繁,数量多,一般情况都集中在地面 检修,只做交流耐压试验。聚氯乙烯绝缘低压电缆,也是大多做交流 耐压试验。 (二)、电缆的电气试验标准 1、橡套电缆的电气试验标准 1)、绝缘电阻试验 橡套电缆的绝缘电阻:1kV 以下不小于50MΩ,6-10kV 不小于100MΩ,(注;根据实际情况 1.14kV 及 3.3kV 按照 100MΩ执行)运

电线电缆基础知识

电线电缆专业基础知识 第1章、电线电缆分类 ?电气装备电缆?电力电缆?架空线?通讯电缆?漆包线(绕组线)?光织光缆 第2章、电线电缆的各种标准 -国际标准—国内标准——企业标准 国际标准: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UL美国保险商实验所标准MIL-C-17G美国单用标准JIS日本工业标准DIN德国工业标准BS英国国家标准IEEE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AS澳洲标准 第3章、电线电缆的构造:导体、绝缘、屏蔽、内被、隔离、填充、外被、隔离网 3.1导体概述 目前常用的金属导体有金、银、铜等,考虑到导体的价格和导电性能,最常用的为铜导体。导电系数以铜为标准(100%),各导体比重和导电常数分别是:①金Au19.3(g/cm3)70.8%、不氧化、价格昂贵②银Ag 10.5(g/cm3)109%导电性最优、价格昂贵、③铜Cu、8.89(g/cm3)100%导电性次优、价格普及④钢(铁)Fe、7.86(g/cm3)17.8%导电性不良、抗张好⑤铝Al2.7(g/cm3)61.2%质量轻 由此可知,铜的导电率较佳,适用性能广,成本较低,还可在其表面镀锡,利于焊接,并有抗氧化作用(指与空气中氧气结合氧化)。 3.2铜导体 3.2.1、铜线的类别 铜导体由单条铜线或多条铜线组成,分别叙述如下: 1.硬铜线:经伸线冷加工而成,具有较高的抗张强度,适用于架空输电线、配电线及建筑线之导体。 2.软铜线:硬铜线加热去除冷却加工所产生之残余应力而成,富柔软性及弯曲性,并具有较高之导电率, 用以制造通信及电力线缆之导体、电气机械及各种家用电器之导线。 3.半硬铜线:抗张强度介于硬铜线与软铜线之间,用于架空线之绑线及收音机之配线。 4.镀锡铜线:铜线表面镀锡以增加焊接性及保护铜导体于PVC或橡胶绝缘押出时不受侵蚀,并防止橡胶绝缘 之老化。 5.平角铜线:断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之铜线,为制造大型变压器或大型马达等感应线圈之材料。 6.无氧铜线:含氧量0.001%以下、纯度特高之铜线,铜之含量在99.99%以上,不会受氧脆化,用以制真空 管内之导线、半导体零件导线及极细线等。 7.漆包线:铜线软化后,表面涂以绝缘漆,经加热烤干而成,一般分为天然树脂及合成树脂漆包线。 8.铜箔丝:以扁平且极薄之铜丝卷绕于纤维丝上的导体。

有线电视的三大技术指标

有线电视的三大技术指标 一个有线电视网络系统性能的好坏,我们通常都用载噪比(C/N)、组合三次差拍比(CTB)、组合二次差拍比(CSO)进行衡量。国家广电行业标准(GY/7 106-1999)规定:有线电视系统的载噪比≥43db、组合三次差拍比≥54db、组合二次差拍比≥54db。那末这三大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在这里向大家逐一介绍。 一、载噪比 定义:在系统的指定点,图象或伴音载波电平与噪波电平之比(用db表示)。 噪声是一切干扰信号的泛指,它的存在影响着有用信号的清晰度。在有线电视系统中的噪声主要是热噪声。在日常,我们打开电视机,不输入任何信号,我们会看到屏幕上布满了无规则的黑白点,即所谓的“雪花”点,这些“雪花”点就是噪声在电视屏幕上的反映。 有线电视的噪声主要是由热噪声和散粒噪声所组成。热噪声主要是由导电体内部的自由电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噪声功率的大少和工作频率、工作带宽、工作温度有关,我国电视制式的视频带宽是5.75MHZ,在常温下所产生的噪声功率是2.4db μV。散粒噪声则是由放大器等有源器件内的半导体所产生的。这些噪声不论有无信号,它总是存在并具有起伏特性。在图象上表现为“雪花”干扰,是难以抑制的。图象的清晰度将随着噪声电平的增加而下降,为了衡量CATV系统的接收质量,所以用载噪比来定量描述它。它的数学表达式是:C/N=10*lg(载波功率/噪声功率),单位是db。 在CATV系统中,用户端的功率是前端的热噪声加网络中所有串接的放大器自身所产生的噪声之和,放大器是一个有源器件,其内部是由晶体管、电阻等电子器件组成,所以每个放大器自身也必会产生噪声,放大器在对信号进行放大的同时也将噪声叠加到输出端,这样,输出端的信号载噪比必然比输入端的信号载噪比低。为此,我们就用输入载噪比和输出载噪比的比值来衡量放大器的噪声指标,定义为噪声系数,用F来表示,这个系数通常都由生产厂家提供。 根据以上所述,一条由多个放大器串接而成的CATV电缆网络,后一级放大器的输入载噪比肯定比前一级放大器输入载噪比低,这就是为什么在有些CATV系统中,为保证载噪比的指标,越后级的放大器的输入电平要求就越高的原因。多级同一型号放大器串接链路载噪比的计算公式是: C/N=Vi-F-10lgn-2.4 (db) Vi为输入电平;F为放大器的噪声系数;n是串接的放大器级数;2.4是常温下的热噪声功率。 二、CATV系统的非线性失真 在整个CATV网络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的有源器件,如电缆放大器、光收发机等,这些有源器件都会产生非线性失真,这些非线性失真的结果会在系统上产生很多新的频率分量,称之为产物。如果这些产物落在播出频道带内,就会对这些频道的图象产

电力电缆试验规程

11电力电缆线路 11.1一般规定 11.1.1对电缆的主绝缘作直流耐压试验或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对一相进行试验或测量时,其它两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一起接地。 11.1.2新敷设的电缆线路投入运行3~12个月,一般应作1次直流耐压试验,以后再按正常周期试验。 11.1.3试验结果异常,但根据综合判断允许在监视条件下继续运行的电缆线路,其试验周期应缩短,如在不少于6个月时间内,经连续3次以上试验,试验结果不变坏,则以后可以按正常周期试验。11.1.4对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一端接地,另一端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单芯电缆主绝缘作直流耐压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短接,使这一端的电缆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临时接地。 11.1.5耐压试验后,使导体放电时,必须通过每千伏约80kΩ的限流电阻反复几次放电直至无火花后,才允许直接接地放电。 11.1.6除自容式充油电缆线路外,其它电缆线路在停电后投运之前,必须确认电缆的绝缘状况良好。凡停电超过一星期但不满一个月的电缆线路,应用兆欧表测量该电缆导体对地绝缘电阻,如有疑问时,必须用低于常规直流耐压试验电压的直流电压进行试验,加压时间1min;停电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50%规定试验电压值的直流耐压试验,加压时间1min;停电超过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常规的直流耐压试验。

11.1.7对额定电压为0.6/1kV的电缆线路可用1000V或2500V兆欧表测量导体对地绝缘电阻代替直流耐压试验。 11.1.8直流耐压试验时,应在试验电压升至规定值后1min以及加压时间达到规定时测量泄漏电流。泄漏电流值和不平衡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只作为判断绝缘状况的参考,不作为是否能投入运行的判据。但如发现泄漏电流与上次试验值相比有很大变化,或泄漏电流不稳定,随试验电压的升高或加压时间的增加而急剧上升时,应查明原因。如系终端头表面泄漏电流或对地杂散电流等因素的影响,则应加以消除;如怀疑电缆线路绝缘不良,则可提高试验电压(以不超过产品标准规定的出厂试验直流电压为宜)或延长试验时间,确定能否继续运行。 11.1.9运行部门根据电缆线路的运行情况、以往的经验和试验成绩,可以适当延长试验周期。 11.2纸绝缘电力电缆线路 本条规定适用于粘性油纸绝缘电力电缆和不滴流油纸绝缘电力电缆线路。纸绝缘电力电缆线路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22。 表22纸绝缘电力电缆线路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电力电缆技术规范标准.doc

低压电力电缆 技术规 甲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盖章:年月日年月日

目录 1电缆结构示意图及尺寸 2 电缆技术参数表 3 持续( 100%负荷率)运行载流量计算书 4短时过负荷曲线 5导体和金属套热稳定计算书 6电缆绝缘厚度计算书 7牵引头及封帽结构图 8电缆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9 原材料一览表 10生产实验设备一览表 11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12主要实验设备清单 13 电缆制造工艺说明 1 电缆结构示意图及尺寸 (1)结构示意图

(2) JKLGYJ1× 50mm2结构尺寸 序号结构标称厚度 mm 标称外径 mm 1 导电线芯—26.6(-0.1,+0.1) 2 导体包带0.14 27.2 3 导体屏蔽 (挤制 ) 1.0 29.0 4 绝缘17.0 63.0(-0.5,+1.5) 5 外屏蔽 1.0 65.0 6 半导电阻水带 (近似值 ) 2.0 71.0 7 皱纹铝护套 2.0 84.5(-2.0,+2.0) 8 防蚀层0.25 85.0 9 外护套 4.5 94.0 10 外半导电层0.5 95.0(-3.0,+3.0) 2电缆技术参数表(卖方应填写的工程和数据) JKLGYJ1× 50mm2 序号工程单位卖方保证 1制造工艺概要

1.1 交联方式( VCV、CCV、MDCV 或其它)VCV 1.2 、外半导电层与绝缘层挤出方式三层共挤1.3 有无应力消除装置有 1.4 PE 原料纯度(杂质含量径向最大尺寸)1kg 中杂质微粒大于 100 μm数为0 1.5 可制造最高电压等级kV 1.26 1.6 可制造最大绝缘厚度mm 50 1.7 可制造最大导体截面积mm2 50 2技术参数 2.1 额定电压( Uo/U )kV 0.64/1.26 2.2 最高工作电压( Um)kV 126 2.3 基准冲击耐压水平( BIL )kV 2 2.4 电缆芯数和导体标称截面积芯数× mm2 l ×50 2.5 导体 a.材料铜 b.根数及其组合形状60 根、圆形紧压 c.紧压系数≮0.90 d.标称外径mm 26.6 2.6 半导电带 a.材料半导电尼龙带 b.厚度mm 0.14(标称) 2.7 挤出导电屏蔽 a.材料超光滑交联型半导电屏蔽料 b.厚度mm 1.0 2.8 绝缘 a.材料超净交联聚乙烯绝缘料 b.标称厚度mm 17.0 c.最小厚度mm 16.15 2.9 额定下导体屏蔽处的最大场强kV/mm 5.69 2.10 挤出绝缘屏蔽 a.材料超光滑交联型半导电屏蔽料 b.厚度mm 1.0 2.11 衬垫和纵向阻水构造绝缘屏蔽外绕包 4 层半导电阻水缓冲带 2.12 金属屏蔽由金属套代替 a.材料/ b.形式mm / 2.13 金属套或综合防水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