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7肉鸡全程全群控制

合集下载

浅谈817肉鸡管理重点的总结

浅谈817肉鸡管理重点的总结

浅谈817肉鸡管理重点的总结有养殖经验的养殖户都知道肉鸡在出栏前7到15日龄会出现死亡率高、长势缓慢的现象,且这个阶段的饲料投资都过半,药费、鸡苗等成本相对较高,而真正效益好坏就取决于这段时间,因此降低鸡的死亡率、发病率、提高饲料转化率成了重点工作。

根据指导经验结合养殖户市场情况将肉鸡饲养大体分为三个阶段:育雏期(1-7日龄),中期(8-28日龄),后期(28日龄到出栏):一、育雏期(1-7日龄)鸡苗进栏后,夏季主要防止脱水,应补充葡萄糖;冬季以增加体热,补充红糖水,如果这7日内鸡群发生大量死亡,在排除煤烟中毒、温度过高、药物中毒等问题,那么就是鸡苗本身问题。

在进栏第一日温度在34-35度最为适宜,3日降一度。

育雏室密度要适中,不适过密。

2-4日龄防沙门氏菌病,首选药物为“氟苯尼考”;5日龄首次免疫,新支二联滴鼻、鸡痘刺种,断喙,在季节交换时还应做颈部注射新流二联苗或是H5+9油苗,可有效减少中后期流感、病毒性呼吸道等病的发生,节约药费成本。

二、中期(8-28日龄)近几年全国大部分地区肌腺胃炎病高发,养殖户一直为此病困扰,在病情出现2日左右时出现采食量增长缓慢或不增加,鸡群粪便不成形、过料,或是出现细棍状的硬粪便,此病难治疗、危害大,且造成免疫抑制造成养殖失败,在此提醒广大养殖朋友要将此病作为重点对象,提前做好预防。

15日龄免疫法氏囊,后三天用提高免疫力药物配合支原体、呼吸道(如“泰乐菌素菌素、多西环素、替米考星等成分)预防用药,缓解应激产生的呼吸道症状,要一星期左右消失,否则以后大群中咳嗽、呼噜等声音将不能停止;18-20日龄,一般过渡料,主要防大肠杆菌、小肠球虫;20-28日龄预防肠炎和抗病毒类药物。

一般夏季20日龄左右应该括鸡至满圈;秋冬季25-28日龄扩至满圈,此季节温度白天不低于28度,晚间30度最为适宜,不宜温度过高,以免通风不够或是通风时易感冒,同时控制好呼吸道,因为中期时间长,采食量不高,在这个阶段注意各种疾病的治疗,投药的费用不大。

肉鸡817的饲养管理方法

肉鸡817的饲养管理方法

用量---- 采食量的二倍饮水量除去药物的标量就是该药物的实际用量。

采食量的计算方法蛋鸡1—20日龄日龄+2g20—50日龄日龄+1g50日龄以上50g+(日龄—50)/2817(肉杂鸡)日龄x只数/200【50日龄以前】双A日龄x只数/100注:药物的实际用量就重不就轻。

817饲养管理一、育雏环境1、温度:进鸡前2天对育雏舍进行预温,舍内温度达到45℃维持30分钟,后降至室温。

育雏第一周温度要控制在35~37℃,以后每周温度递减2~3℃直到23~25℃为止。

育雏舍温度切忌忽高忽低,要适时通风换气,并根据雏鸡分布状态来调整温度。

如雏鸡挤堆,发出尖叫声说明温度过低;雏鸡远离热源或张嘴呼吸说明温度过高;雏鸡安静,均匀分布说明温度适中。

2、湿度一般在10日龄前因舍内温度高、干燥、雏鸡的饮水量及采食量非常小,要适当地往地面洒水或用喷雾器或在火上煮水补湿,将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随着雏鸡日龄增加鸡的饮水量、采食量也相应增加,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60%。

14~40日龄是球虫病易发病期,注意舍内卫生防止球虫病发生。

3、密度合理的密度是鸡群发育良好、整齐度高的重要条件。

1周龄时以每平方米50~60只、2~3周龄时30~40只、4~6周龄10~14只最好,在保证密度合理的同时也要保证每只鸡的料位和水位充足。

否则鸡只抢水、抢料、强欺弱造成鸡群整齐度低,严重影响以后生产性能的发挥。

4、光照前三天24小时光照,以后23小时光照;熄灯1小时防突然停电造成炸群。

24小时光照易发猝死症。

5、保持舍内空气清新雏鸡10日龄后随着饮水和采食量的增加,排泄物也随之增多,有害气体如氨气和硫化氢等浓度提高。

如果不及时解决,鸡将发生呼吸道、消化道及眼病等,严重者引起死亡。

所以要注意舍内卫生,粪便要及时清理,并适当地通风换气,以保证雏鸡健康发育。

二、饮水与开食雏鸡入舍后,先饮水后开食,一周内忌用凉水,要求饮用温开水。

根据鸡的数量设置足够的饮水器具,且要分布均匀、以保证鸡只方便地饮到水。

817肉杂鸡饲养管理流程

817肉杂鸡饲养管理流程

817肉杂鸡饲养管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817肉杂鸡是一种优质的肉用鸡种,受到了很多养殖户的青睐。

“817”肉鸡规模饲养管理要点及常见流行病特点

“817”肉鸡规模饲养管理要点及常见流行病特点

养殖与饲料2021年第01期肉鸡规模饲养管理要点及常见流行病特点陈红山东和美集团,山东滨州251700摘要本文介绍了“817”肉鸡生长性能特点;简述了“817”肉鸡规模饲养管理要点:保持鸡舍环境卫生,合理控制鸡群密度,合理控制鸡舍温度,合理控制鸡舍通风,注意疫苗接种问题;指出了“817”肉鸡饲养全程常见流行病的特点:混合感染传染性疾病普遍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较为常见、危害严重,多种因素的不明疾病增多、危害严重,细菌性疾病危害越来越大、防控难度大。

关键词“817”肉鸡;饲养管理;温度;湿度;通风;流行疾病收稿日期:2020-10-11陈红,男,1988年生,硕士。

“817”肉鸡是中国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肉鸡,是由商品代蛋鸡与快大型父母代公鸡杂交孵化产生的鸡。

快大型白羽肉鸡,肉质较差,羽毛为白色,不符合我国的消费习惯,在我国的活禽市场销量较低[1],而“817”肉杂鸡,具有鸡苗价钱低、肉质味道鲜美、市场接受程度高、经济效益稳定等优势,很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所以在最近几年出现了“817”肉鸡养殖数量猛增的场面[2]。

基于此,本文将简述“817”肉鸡规模化养殖管理要点及常见流行疾病特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817”肉鸡规模化养殖管理要点1.1掌握生产性能标准“817”肉鸡常规生产性能标准见表1。

1.2保持鸡舍环境卫生保证“817”肉鸡是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饲养。

定期对鸡舍进行有序消毒灭菌。

每天清理肉鸡料槽和粪便。

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减少“817”肉鸡疾病表1“817”肉鸡常规生产性能标准日龄/d 周末体重/g 周增重/g 周耗料/g 累计耗料/g 周料肉比累计料肉比71208297.997.9 1.190.8214280160193.3291.2 1.21 1.0421470190285.2576.4 1.50 1.2328710240408.5984.9 1.70 1.3935970260523.91508.8 2.02 1.56421250280615.22124.0 2.20 1.70491530280756.02880.0 2.70 1.88养殖生产43··. All Rights Reserved.养殖与饲料2021年第01期的发生。

817肉鸡养殖的饲养管理与鸡病防治

817肉鸡养殖的饲养管理与鸡病防治

817肉鸡养殖的饲养管理与鸡病防治2011-09-03 10:53:41 作者:fr来源:浏览次数:1148 网友评论 0 条817肉鸡养殖的饲养管理与鸡病防治一:饲养管理(一)鸡苗选择及密度确定1、鸡苗的质量是肉鸡饲养的基础: 对鸡场的鸡群状况(如种鸡日龄、产蛋情况)和免疫情况有所了解。

雏鸡须孵自52克~65克重的种蛋,体重大于35克,同一批雏鸡只应来源于同一父母代鸡群;雏鸡羽毛良好,清洁而有光泽;雏鸡脐部愈合良好,无感染,无肿胀,不残留黑线,肛门周围羽毛干爽;眼睛圆而明亮,站立姿势正常,行动机敏、活泼,握在手中挣扎有力,对拐腿、歪头、眼睛有缺陷或交叉嘴的雏鸡要剔除;鸡爪光洁,不呈干燥脆弱状;雏鸡出壳时间在孵化20.5天~21天之间。

2、寒冷季节一般密度确定在15只/米2;炎热季节一般确定在12.5/米2。

(二)育雏准备工作1、制定合理的清洁程序根据上批次疾病发生情况制定下批次的清洁程序2、安装调试设备主要为检查风炉、供料设备、供水设备、及供电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3、试温、试湿在接雏前12小时育雏室点火升温、增加湿度,使育雏室温度控制在25~30℃。

湿度控制在50%。

雏鸡入棚后再缓慢把温度及湿度升至标准水平。

(三)饲养过程中不同阶段对温度及湿度的要求育雏温度:1-3天34-35摄氏度,4-7天32-33摄氏度,以后每周下降2-3摄氏度。

但夜间要高于白天。

好处:促进卵黄吸收,降低鸡白痢、脐炎等发病率,降低传支的发生率,避免压死。

夏季温度高,每周降3度;冬春季节温度低,每周降2度; 温度计悬挂应相当于雏鸡背的高度。

应该根据雏鸡的动态来判定温度是否合适,尤其是夜间更为重要湿度控制育雏期要防止雏鸡脱水,相对湿度65%~70%为宜。

育成期因排泄量大,要防止高湿,爆发球虫,一般要求55%~60%。

第一周相对湿度过低会影响以后的均匀度和生产成绩。

前3-4日龄的相对湿度应至少控制在70%,即使温度低于要求的标准,也要保持鸡舍最小新鲜空气及湿度以控制呼吸道的发生。

817肉杂鸡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控

817肉杂鸡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控
3 温度 的 管理
球虫病 ,解决方法 :①搞好饲养环境卫生切断传染 源 。② 药物 防治 。药物可 选用欣 球康( 2 0 0 k g 水/ 瓶) 和肠安欣( 4 0 0 k g水 / 瓶) ,应 用 期 间 停止 应 用 维 生
素 B族类 药 。
8 . 2 支 原体 。如 发 现 鸡 群 眼 睛 有 气 泡 产 生 并 伴 有 呼吸道症 状 就有 可 能感染 支 原体 。解 决方 法 首先 加 强通风 ,药物可 选择替 米考星 溶液 ( 2 0 o k g 水/ 瓶) 和 保 畅宁( 1 0 0 水/ 袋) ,联 合应用 效 果最佳 。
8 1 7 肉 桑 鸡 的 饲 养 管 理 及 疾 病
做 到 认真仔 细 实 时观 察 ,及 时调整 。
5 密度 的 管理

下 降 ,可 能会 使饮 水 免疫 、滴 鼻 、点 眼 免疫 失 败 ,
饲养密度要合适。密度过大,鸡群采食时互相
拥 挤 ,采食 不 均 ,体重 不匀 ,生长 发育 受 影 响,密 度 大本 身也 是 一种应 激 ,易 引起 互 啄 ,并 且易 感疾 病 包 括( 大 肠杆 菌 、支 原 体 、葡 萄 球 菌) 等 。反之 密 度 低 时 ,房 舍 利用 不经 济 ,每 只鸡 所 需要 的燃 料 费 也高。
4 湿度 的管 理
案 :首 先 降低饲 养 密度 ,加 强通 风 。药 物可 选用 杆
开 始育 雏 时为 防止雏 鸡 在 高温 下发 生脱 水 ,使 雏 鸡从 胚胎 期 高湿度 环 境 中适应 过来 ,湿度 应 定在 7 0 %为宜 。1 0日龄 以后要注 意湿 度过 高 ,较 为 适宜 湿度为 5 5 % ~6 0 %。 当舍 内湿度 过 高 时,极 易 发 生 球 虫病 ,并且 高湿 度也 使病 原微 生 物大 量繁 殖 ,特 别 是霉 菌发 生 ,对鸡 的生长 发育 造 成很 大威 胁 , 当 湿 度低 时 ,易发 生 呼吸 系统 疾病 ,黏膜 免疫 力 明显

817的饲养管理要点

817的饲养管理要点

817的鸡苗来源:肉公鸡为父本,商品蛋鸡为母本,授精后孵化出的鸡为817.一.选择健康雏鸡1.考察种鸡,种蛋的质量,孵化,管理技术。

2.孵化场的信誉,(经销商的信誉)。

3.雏鸡外观:羽毛清洁,有光泽,干燥,鸡群整齐度好。

4.体重符合要求,活泼。

叫声响亮清脆,眼大有神。

5.脐部没有血痕,愈合良好。

6.泄殖腔周围干净。

7.将整个雏鸡握在手中,有弹性和较好的挣扎力。

8.腹部吸收良好,脐部大小适中,喙,眼,腿,爪无畸形。

二.饲料选择氨基酸平衡,原料好的饲料,817是杂交鸡,雏鸡约需19个蛋白,现在各饲料厂生产的雏鸡饲料大部分为20个蛋白,蛋白摄入过多会引起肾脏肿大。

三.管理817的饲养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创造一个有利于817健康生长和发育的生活环境。

1.温度雏鸡出壳后是39-41℃,前2周雏鸡的自身调节机能较差。

育雏前期温度不足,会影响817的正常生理活动,表现为行动迟缓,食欲不振,卵黄吸收不良等,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增加死亡率,严重时雏鸡挤压窒息死亡。

温度过高也会影响正常代谢,表现为采食量减少,饮水增加,生长迟缓。

中后期环境温度过低,会降低饲料的利用率。

可通过观察雏鸡表现来判断温度是否适宜。

2.湿度817饲养的前期1-2周应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特别是育雏头2天,因为雏鸡运送至鸡舍之前可能失去了很多水分,环境干燥很容易引起雏鸡脱水。

第一周保持舍内较高湿度能使一周内死亡减少一半,同时可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几率。

前期过于干燥,雏鸡饮水过多,也会影响鸡正常的消化吸收。

817对温度,湿度的要求日龄室温(鸡背高处)相对湿度1-3日龄36-37℃70%4-7日龄33-34 ℃65%-70%2周29℃60%3周26 ℃自然湿度4周25 ℃自然湿度5周24 ℃自然湿度3.通风换气在保持鸡舍适宜温度的同时,良好通风式极为重要的。

817的的生理活动需要充足的氧气,充足的氧气能促进鸡的新陈代谢,保持机体健康,提高饲料的转化率。

良好的通风可排出舍内水气,氨气,灰尘,二氧化碳,硫化氢以及舍内的热量,为鸡群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至关重要,通风不良,氨气浓度大时,会给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817肉杂鸡饲养管理流程

817肉杂鸡饲养管理流程

817肉杂鸡饲养管理流程Raising meat mixed-breed chickens (also known as broiler chickens) requires careful management to ensure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the birds. Proper feeding and watering schedul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meet the nutritional needs of the chicken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growth. It is important to provide a balanced diet that contains the necessary protein, carbohydrates, vitamins, and minerals to support optim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养殖肉杂鸡(也称肉鸡)需要细心管理,以确保鸟类的健康和幸福。

要建立适当的饲养和饮水时间表,以满足肉鸡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提供一个平衡的饮食很重要,它包含了必要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支持最佳的生长和发育。

In addition to nutrition, proper housing and ventilation are essential for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meat mixed-breed chickens. The housing should provide adequate space for the chickens to move around and have access to clean bedding. Ventilation is crucial to prevent the buildup of ammonia and other harmful gases that can impact the respiratory health of the birds. Regular cleaning anddisinfection of the housing are also necessary to minimize the risk of disease transmission.除了营养,适当的住房和通风对肉杂鸡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7肉鸡全程全群控制
今年的养鸡行情扑朔迷离、养殖暴利时期很难确定,养殖行情我们无法预测。

可现在的疾病越来越多,从而造成广大养殖户越来越难养。

现在有很多的养殖户抱怨,养了10几年的鸡了,现在养鸡越来越不会养了!是真的吗?为什么?这些都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1 鸡苗品种、质量把关如何?鸡苗的品种决定鸡的生产性能、养殖周期、饲料转化率。

鸡苗质量却决定着这批鸡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养殖效益。

种鸡场种鸡净化如何?直接决定着鸡苗的质量。

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支原体等常见的种蛋垂直传播的疾病。

这类疾病如果控制及时对养殖户的损害还是比较小的,就是前期损失点鸡苗。

但另外一些如鸡传染性贫血,鸡白血病和鸡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这些病破坏鸡的免疫系统,会引起鸡的免疫抑制,接种疫苗后不能有效地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当外界有病毒(细菌)存在时,鸡接触后就会感染,使鸡对多种传染病的感染性增加,导致鸡出现多种疾病的并发、继发或混合感染。

可能会让养殖户提前卖鸡,让养殖户蒙受巨大的损失。

抓好种蛋的来源、鸡苗的途径至关重要。

2 养殖户特别的老养殖户的固定养殖思维、方式有没有变化呢?“10年前怎么养殖,现在还怎么养殖”棚舍简陋、不消毒(消毒与不消毒一样的观念牢固不化)、控温技术和设备没有提高(温度忽高忽低或者一直保持高温育雏等不良习惯)、通风工作做不好、环境卫生搞不好(不除粪、怕影响鸡群)。

一旦赶上疾病只知道一味的上药治疗、治疗没有一个疗程看效果不佳又急着换药,心里烦躁不安、不愿进鸡棚、忽视精心管理。

不听技术员的、按自己的养殖经验来。

培训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淘汰思想顽固的养殖户也很有必要。

3 疾病在发生变化,预防免疫程序是不是还一成不变呢?肉鸡养殖在发展,但疾病也在发展。

特别的流行病的变化、毒株的变异、养殖环境的恶劣、季节性传染病的发生我们是否在时刻敏锐的警惕着呢?法氏囊在养殖户的固定思维里,10天左右必须免疫,但免疫后呼吸道发生的几率则成倍的增加,后期的疾病的控制越来越难?难道我们不应该思考吗?其实在实践中也有技术员在不太发生法氏囊的养殖户中不免疫法氏囊,反而鸡群状况良好且法氏囊也不易发生,而免疫法氏囊后,鸡群难以控制,往往有些鸡群出现防法氏囊容易得法氏囊。

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思考法氏囊的免疫存在问题吗?二免新城疫也值得我们思考?2010年前养殖到18天左右都要毫不考虑的免疫,但往后发现18天左右不免疫新城疫比18天左右免疫非典型新城疫得新城疫的概率要高。

这些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变化的免疫,对鸡群的全程控制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思考归思考,我想这也许也是必然吧。

如法氏囊现在基本都是用的中等毒力的疫苗,而且倍量一般都在2-3倍。

往往免疫后,法氏囊免疫器官萎缩、变小。

法氏囊是中枢免疫器官,它的萎缩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其他的病毒、细菌性疾病。

正规厂家的新城疫苗通过这几年快速的发展,疫苗的免疫效果、抗体维持的时间延长。

往往在二免的18天左右的时候,鸡群机体新城疫抗体水平还处于比较高的,这段时间免疫往往会出现免疫空白期,如果鸡群不健康、有新城疫毒株的侵袭就容易感染新城疫。

就是往往18天左右免疫后容易出现非典型新城疫的缘故。

疾病在发展、病毒毒株在不断的变化,要及时总结出养殖户合理的免疫程序。

对养殖户也是至关重要。

4 现在非典型病例越来越多?我们是否能及时辨别呢?非典型法氏囊:没有典型的胸肌腿肌出血、鸡胃腺胃交接出出血、肝脏呈土黄色等症状,只有法氏囊有胶冻样的水肿、肾脏肿胀,零星伤亡、偏架、瘸腿等症状。

非典型新城疫:十二指肠甚至整个空肠、回肠都会出现块状的出血快、卵黄蒂淋巴结出血、盲扁出血,往往有一部分技术员误诊为球虫病而延误的治疗最佳时机。

禽流感与呼吸性传染性支气管出现误诊,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雏鸡出现切完鸡角后出现低头合眼,是肠炎还是腺胃炎呢?腺胃炎:剖开雏鸡腺胃用手捏腺胃,如果硬
肯定有腺胃炎的发生,如果不及时治疗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单纯的肠炎与小肠球虫也得细细辨别。

随着疾病的发展,要细致的辨别、减少误诊、提高治愈率、降低损失。

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去怀疑、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治疗方案。

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养殖户损失。

5 全程全群控制疾病是现代肉鸡养殖健康发展过程中必不或缺的组成成分,也是养殖效益好坏的体现与评价。

全程全群控制由提供优良品种、良好质量的鸡苗、疫苗免疫程序、药物预防、精心的饲养管理四个部分组成。

作为技术员,必须要做好疫苗免疫程序、药物预防、指导督促养殖户精心饲养管理。

免疫程序对控制重大疫病如新城疫、法氏囊、禽流感、传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药物预防在控制细菌病、球虫肠炎、病毒病的发生,保持机体处于一种健康状态比不可少的。

养殖户的精心饲养管理、可以减少鸡群受到温度、湿度、通风等外界因素应激,同时也就减少疾病的发生。

6 全程全群控制中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对817肉鸡的养殖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呼吸道控制不理想直接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也是最容易激发其他疾病的根源。

呼吸道疾病与季节性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季节性应调整治疗方案。

春夏与秋冬季节性治疗的方案要适当的调整,特别在用中药的时候。

秋冬鸡群容易受到风寒、而春夏鸡群容易受到风热。

治疗方案也不样。

当呼吸道粘膜受到损害的,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容易通过呼吸道门户侵害机体,容易继发大肠杆菌、流感、传支、新城疫等重大疾病。

7 全程全群控制中肠道是机体防御病原微生物侵入的第二个重要的门户,肠道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饲料转换率的高低。

8 全群全程控制中治疗与保健药同时进行,机体健康的程度也是抵抗疾病能力大小的体现。

营养保健性产品要多用如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保肝护肾的药物,消毒剂,微生态,黄芪多糖等改善内外环境、增加机体抵抗力的药物。

9 全程全群控制中时刻注意流行病学的发生发展,在养殖密集区表现更为明显。

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

10 全程全群控制中应注重室外消毒、带鸡消毒、饮水消毒立体式的结合,把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减少到最低程度。

11 全程全群控制中不要生搬硬套,要灵活应用,结合当地、本场疾病流行情况,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因地适宜地制定合理的免疫和药物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