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

第五章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
第五章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

第五章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

学科生物课题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

第18课时

时刻2009年5月18日星期四备课组初一生物

预习目标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描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预习

方法

自主、合作、展现、交流

预习提纲:人粪尿的价值:

1.人粪尿中除了大量的水格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这些通过某些生物的分解作用,能够转化成、和等多种无机盐。

2.人粪尿同家畜和家禽的粪尿等同属于。同化肥相比,人粪尿具有和、、和特点。

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3.人粪尿中含有大量的、和其他有害物质,假如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就会污染、、以及农作物,进而传播疾病。

4.无害化处理:

沼气池:〔1〕密闭的沼气池,使生活在条件下的会大量繁育。

〔2〕它们将人粪尿、畜禽粪尿和秸秆中的分解,并产生。

的成分要紧是。沼气池中的残渣能够作肥料。

〔3〕这些细菌在分解有机物时,开释的形成高温,高温能够杀死各种。

高温堆肥:确实是将人粪尿、畜禽粪尿和秸秆等堆积起来,使和大量繁育,将分解,同时开释能量形成高温,高温能够杀死各种病菌和

虫卵。

生态厕所:地下有,屋顶能

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一下)(2)

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一下) (2) 您的位置:首页>>教材与教学>>初中>>初中生物>>教材及配套资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教学案例>>本页 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列举人粪尿的资源价值和对环境的阻碍;了解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几种方式。 ②锤炼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③通过资料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人粪尿对环境的阻碍及其潜在的资源 价值,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进一步认识到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可连续进展的观 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人粪尿的资源价值的对环境造成的阻碍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教学预备 教师:了解当地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方式。 学生:带着咨询题(从可连续进展的观点看,农田中施用化肥好依旧人粪尿好), 6 人一组,访咨询有体会的农民,了解人粪尿和化肥的优缺点以及在农田中的施用情形;调查当地人粪尿有没有无害化处理,假如有,是如何样处理的? 教学设计 学习 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回忆、摸索、进入情境。依照课前预习和所做的调查,各小组发言人分不 展现调查结果并进行交流。复习提咨询: 谁来告诉大伙儿排尿的意义?质疑:人体排出的废物到什么地点去了?它对人类真是〝一无是处〞吗? 请各小组展现调查结果。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分不给予评判,对调查不充分的小组,查找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鼓舞。 新知识学习 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交流活动,得出人粪尿与化肥相比,具有来源广、养分 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专门是能改良土壤这一点,有利于可连续进展观点的贯彻实施。对学生搜集的信息加以确信或补充。 引导学生了解人粪尿的资源价值,增强学生的资源意识。 ①人粪尿的价值分析课本P85 的资料,结合学过的知识,回忆、 摸索、讨论和交流。 通过运算得出结果,产生惊奇,确信人粪尿的价值。引导:人粪尿对人来讲是废物,那么同学们可明白农作物什么缘故〝喜爱〞它吗?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书上的资 料。 调动学习气氛,对学生提供的信息进行评判。

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及治理分析

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及治理分析 [摘要]中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城镇化的逐渐深入和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大范围的开采以及工业生产活动的不断增强,从而就造成了大气中污染物的大量产生,这就导致了环境中大气质量的下降趋势越来越明显,以至于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部分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恶劣的影响。本文从大气污染的成因出发,进一步阐述了大气污染的相关治理措施。 [关键词]大气污染成因分析治理分析 1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 城市中的气压分布情况以及大气的相对稳定程度受到大气污染的直接影响。目前,随着城市大气污染程度的加剧和大气氧化的增强,这就造成了大气中超过两种的污染物发生了较为复杂的变化,从而就出现了继发性污染物。这种污染物会随着大气中的物理现象而造成远距离的传播,最终污染源就会扩散到其他的区域。 一般来说,大气污染分为自然的和人为的污染。自然污染是无法避免的,而人为污染是因为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化程度的逐渐加剧,尤其是大量使用煤、石油等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化石燃料,就会在大气环境中产生大量的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以及hydrocarbon,从而导致大气污染。而又因为大气污染的大流动性以及很强的扩散性以及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分布范围 并不仅仅与各地区的地理环境有着紧密联系,而且还和污染源的地形分布、所属类型以及排放的产量有关。

以上种种的条件就说明了大气污染的难控制性以及治理的艰 巨性,所以,目前对大气污染的防范以及治理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性问题。 2影响大气污染的相关因素 大气污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气象、地理以及污染源这三个方面。 首先,从气象角度出发。 影响污染物扩散以及迁移的气象因素主要有:第一,空气流 动速率以及风吹的方向这类动力因子;第二,amount of solar ra diation、大气层结构的稳定程度等热力因子;第三,大气中湿度、雨、雪等等水分。大气环境中的污染源主要是在大气流动的过程中,被传送至下风向然后与空气相混合以及进一步稀释之后,污染源的浓度会慢慢降低,从而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力也会变小。 然后,从地理因素出发。 大气的流动过程和地理条件如地形、地貌以及城镇的分布等 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以上这些因素会在一定的区域内对大气中的温度、风向以及风速等等产生影响,从而也就会对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产生一定的间接性影响。 最后,从污染源出发。 第一,工业生产活动产生的各种废气会最终排入到大气中, 而废气的组成结构较为复杂,既有多种气体,还有一些微小型颗粒,这样组成污染源的成分就各不相同,而不同污染源所导致的污染危害

人粪尿的处理 教案

教案:七年级生物第四单元第五章 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列举人粪尿的资源价值。 2.明白对人粪尿进行处理的原因。 3.知道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收集有关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 2.通过观察、提问、讨论、归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3.通过课外参观沼气池、生态厕所的活动提升学生调查、记录的能力。 情感目标: 关注人粪尿对环境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 二、教学重点: 1.认识人粪尿的资源价值。 2.认识人粪尿对环境的影响。 3.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 三、教案背景: 本节是在前一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的基础上学习人粪尿的处理的,它从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的角度,阐述了人体排出的粪便和尿液等将进入到环境之中,必须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从而与第二章阐述的人的营养来源于生物圈相呼应,同时对人粪尿处理又是通过细菌、真菌这类分解者进行的,与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四节内容相呼应。 结合自己所教班级学生对人粪尿处理的认识有限,没有农村孩子对这方面知识的感性认识优势,所以决定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视频短片、图片等多媒体帮助学生了解人粪尿处理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适当引导、组织探究帮助学生掌握本节内容。 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安排这一节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了解多少有关人粪尿处理的专门知识,而是从生物圈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活动认识人体产生的粪尿排入到周围环境中,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人粪尿的资源价值,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 学完本节后,对于农村的学生,教师可要求他们认真对照一下当地的人粪尿处理及利用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如怎样处理既切实可行,又使用方便和价值更高;向父母建议在自家的农田中应增加人粪尿及其他禽畜粪尿的使用并相应减少化肥的施用量等。对于城镇的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沼气池和高温堆肥现场,甚至参观生态厕所,请工作人员讲讲生态厕所的设计及工作原理。还可让他们向当地政府及环保部门建议多修建一些生态厕所,以提高人粪尿的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的力度。

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素

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素 1.地形和地物的影响:地面是一个凹凸不平的粗糙曲面,当气流沿地面流过时,必然要同各种地形地物发生摩擦作用,使风向风速同时发生变化,其影响程度与各障碍物的体积、形状、高低有密切关系。 山脉的阻滞作用,对风速也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封闭的山谷盆地,因四周群山的屏障影响,往往是静风、小风频率占很大比重,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城市中的高层建筑物、体形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都能造成气流在小范围内产生涡流,阻碍气流运动,减小平均风速,降低了近地层风速梯度,并使风向摆动很大,近地层风场变得很不规则。一般规律是建筑物背风区风速下降,在局部地区产生涡流,不利于气体扩散。 2.山谷风:它发生在山区,是以24小时为周期的局地环流。山谷风在山区最为常见,它主要是由于山坡和谷地受热不均而产生的。如图2-14所示,在白天,太阳先照射到山坡上,使山坡上大气比谷地上同高度的大气温度高,形成了由谷地吹向山坡的风,称为谷风。在高空形成了由山坡吹向山谷的反谷风。它们同山坡上升气流和谷地下降气流一起形成了山谷风局地环流。在夜间,山坡和山顶比谷地冷却得快,使山坡和山顶的冷空气顺山坡下滑到谷底,形成了山风。在高空则形成了自山谷向山顶吹的反山风。它们同山坡下降气流和谷地上升气流一起构成了山谷风局地环流。 山风和谷风的方向是相反的,但比较稳定。在山风与谷风的转换期,风方向是不稳定的,山风和谷风均有机会出现,时而山风,时而谷风。这时若有大量污染物排入山谷中,由于风向的摆动,污染物不易扩散,在山谷中停留时间很长,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3.海陆风:它发生在海陆交界地带,是以24小时为周期的一种大气局地环流。海陆风是由于陆地和海洋的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引起的。如图2-15所示,在白天,由于太阳辐射,陆地升温比海洋快,在海陆大气之间产生了温度差、气压差,使低空大气由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高空大气从陆地流向海洋,形成反海风,它们和陆地上的上升气流和海洋上的下降气流一起形成了海陆风局地环流。在夜晚,由于有效辐射发生了变化,陆地比海洋降温快,在海陆之间产生了与白天相反的温度差、气压差,使低空大气从陆地流向海洋,形成陆风,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 第五章

第五章颗粒物燃物控制技术基础 为了深入理解各种除尘器的除尘机理和性能,正确设计、选择和应用各种除尘器,必须了解粉尘的物理性质和除尘器性能的表示方法及粉尘性质和除尘器性能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粉尘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一、颗粒的粒径 1.单一颗粒粒径 粉尘颗粒大小不同,其物理、化学特性不同,对人和环境的危害亦不同,而且对除尘装置的性能影响很大,所以是粉尘的基本特性之一。 若颗粒是大小均匀的球体.则可用其直径作为颗粒大小的代表性尺寸。但实际上,不仅颗粒的大小不同.而且形状也各种各样。所以需要按一定的方法确定一个表示颗粒大小的代表性尺寸,作为颗粒的直径.简称为粒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粒径定义方法。 (1)用显微镜法观测顾粒时,采用如下几种粒径: i.定向直径d F,也称菲雷待(Feret)直径.为各颗粒在投影图中同一方向上的最 大投影长度,如图4—1(a)所示。 ii.定向面积等分直径d M,也称马丁(Martin)直径,为各颗粒在投影图上按同一方向将颗粒投影面积二等分的线段长度,如图4—1(b)所示。 iii.投影面积直径d A,也称黑乌德(Heywood)直径,为与颗粒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如图4一l(c)所示。若颗粒投影面积为A,则d A=(4A/π)1/2。 根据黑乌德测定分析表明,同一颗粒的d F>d A>d M。 (2)用筛分法测定时可得到筛分直径.为颗粒能够通过的最小方孔的宽度。 (3)用光散射法测定时可得到等体积直径d V.为与颗粒体积相等的球的直径。若颗粒体积为V,则d V=(6V/π)1/3。 (4)用沉降法测定时,一殷采用如下两种定义: i.斯托克斯(stokes)直径d S,为在同一流体中与颗粒的密度相同和沉降速度 相等的球的直径。 ii.空气动力学直径da,为在空气中与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的球的直径。 斯托克斯直径和空气动力学直径是除尘技术中应用最多的两种直径,原因在于它们与颗粒在流体中的动力学行为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粒径的测定和定义方法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按颗粒的几何性质来直接测定和定义的,如显微镜法和筛分法;另一类则是按照颗粒的某种物理性质间接测定和定义的。如斯托克斯直径、等体积直径等。粒径的测定方法不同,

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空气污染的治理措施

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空气污染的治理措施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空气污染的治理措施》的内容,具体内容:空气污染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造成的危害与影响,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空气污染的治理措施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欢迎阅读。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造成的危害与影响,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空气污染的治理措施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欢迎阅读。 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 大气污染主要由人的活动造成,大气污染源主要有:工厂排放、汽车尾气、农垦烧荒、森林失火、炊烟(包括路边烧烤)、尘土(包括建筑工地)等。 (1)工业: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工业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有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碳化合物等。 (2)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城市中大量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灰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 (3)交通运输: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是当代的主要运输工具,它们烧煤或石油产生的废气也是重要的污染物,成为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汽车排放的废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等,前三种物质危害性很大。 (4)焚烧农作物的秸杆、森林火灾中的浓烟 (5)焚烧生活垃圾、废旧塑料、工业废弃物产生的烟气 (6)吸烟 (7)做饭时厨房里的烟气 (8)垃圾腐烂释放出来的有害气体 (9)工厂有毒气体的泄漏 (10)居室装修材料(如油漆等)缓慢释放出来的有毒气体 (11)风沙、扬尘 (12)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有毒农药 (13)使用涂改液等化学试剂 (14)复印机、打印机等电器产生的有害气体等。 (15)火山爆发产生的气体 我国大气污染的原因 我国现在的大气污染十分严重,不仅危害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们必须加强重视,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有这些: (1)、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贵资源,大气环境资源的破坏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恢复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比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治大气污染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但这种观念长期以来并没有被一些部门和一些地区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只考虑近期的、局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制订一些综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缺乏对保护大气环境的考虑,往往以牺牲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人教版T化学第二册 第五章 第二节知识点总结 5页 适用天津市

氮及其化合物 一、氮气 1、氮原子、氮分子的结构 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ⅴ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氮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5个电子,不容易失去电子也不容易得到电子,因此氮原子一般通过共用电子对与其他原子相互结合构成物质。 N≡N 氮气分子式 N2电子式,结构式 2、氮元素在自然界里的存在 氮元素主要以氮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中,,还有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土壤、海洋里的硝酸盐和铵盐中。 3、物理性质: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4、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很稳定,在一定条件(如高温、高压、放电等)下,才能跟Mg、H2、O2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与氧气反应 (2)与氮气反应工业合成氨N2+ 3H22NH3 (3)与Mg反应 (4)用途;氮气的用途广泛,工业上,氮气是制硝酸、氮肥的原料,含氮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氮气还常被用作保护气;在医学上,常用液氮作医疗麻醉。 5、氮的固定指的是将游离态的氮(即氮气)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 氮的固定方式可分为

“雷雨发庄稼”就是一个 自然固氮 的过程。 二、NO 1、物理性质:无色 难溶于水的 有毒气体,大气污染物之一, 2、化学性质:极易在空气里被氧化成NO 2。 2NO + O 2 == 2NO 2 三、 NO 2 1、物理性质: 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 有毒气体,易溶于水,易液化。 2、化学性质:空气中的NO 2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光化学烟雾,并且对臭氧层中臭氧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与H 2O 的反应: 3NO 2 + H 2O === 2HNO 3 + NO 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来生产硝酸。 与碱的反应 2NO 2+2NaOH===NaNO 3+NaNO 2+H 2O 实验室常用 NaOH 来吸收二氧化氮 3、用途及危害 空气中的NO 2与水作用生成HNO 3,随雨水落下形成酸雨,工业制硝酸最后也是用水吸收生成的NO 2制得硝酸。 4、“雷雨发庄稼”:222 223O H O O N NO NO HNO ???→??→???→???→闪电土壤氮肥 四、氨气 氨分子的结构:NH 3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氨分子的结构为三角锥形,N 原子位于锥顶,三个H 原子位于锥底。 1、物理性质: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0.771g ·L — 1,比空气小。氨易液化,液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液氨可作致冷剂。 氨气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大约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的水溶液称氨水。计算氨水的浓度时,溶质应为NH 3 2、化学性质: (1)氨气具有还原性(氨的催化氧化): 4NH 3 + 5O 2 4NO + 6H 2O

人粪尿的处理

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教学设计 肥城市王庄中学张建清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出人粪尿的资源价值和对环境的影响; 了解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及原理; 能力目标 锻炼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关注人粪尿对环境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教学重点: 人粪尿的资源价值和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及原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通过下水道井盖炸飞的视频引入人粪尿可以产生沼气。导入新课。 让学生计算一个成年人每年要排出800千克的人粪尿,算一算我国每年有多少人粪尿排到环境中?怎样处理人粪尿才能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呢? 学习任务一、人粪尿的价值 (一)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通过课本第85页“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哪些生物能利用和分解人粪尿中的有机物? 2.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对于植物的生长有什么用处? 3.有了各种化肥,还需要人粪尿及禽粪尿作肥料吗?为什么? 阅读课本第85页最后一段回答以下问题 同化学肥料相比,农家肥料有哪些优点? (二)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1.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2.教师针对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点拨指导。 3.教师强调人粪尿的价值: (1).人粪尿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水分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经过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可转化成含氮、含磷、含钾的等多种无机盐。 (2).同化学肥料相比,农家肥料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 学习任务二、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思考一下: 1.为什么要对人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 2.怎样消除人粪尿中的病菌和虫卵呢? (一)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大气污染原因浅析

从大气污染原因浅析我国大气现状及对策 摘要:我国现在的大气污染十分严重,不仅危害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们必须加强重视,因此就所学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课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抽取环境的一个要素大气来进行研究,浅析大气污染的原因。以便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气大气污染环境 正文:一:大气污染的定义: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 二: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颗粒物: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硫氧化物: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碳的氧化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碳氢化合物: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其它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等。 三:大气污染的原因: (1)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贵资源,大气环境资源的破坏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恢复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比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治大气污染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但这种观念长期以来并没有被一些部门和一些地区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只考虑近期的、局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制订一些综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缺乏对保护大气环境的考虑,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盲

关于大气污染的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大气污染的调查报告范文 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 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 类经济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也 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环境 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汽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汽和杂质的空气。其它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 ,其它各类含 量不到0.1%的微量气体(如氢、氦、二氧化碳) 大气污染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若是 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其实,即使大气中污染物 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也会引起慢 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 其次是对植物的危害:当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 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 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 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 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大气污染对天气与气候的影响最为显著,也是危害最大的,如会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从工厂、发电站、汽车、

家庭取暖设备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烟尘微粒,使空气变得非常浑浊,遮挡了阳光,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有时候,从 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这种酸雨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 硫经过氧化形成硫酸,随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硫酸雨能使 大片森林和农作物毁坏,能使纸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等腐蚀破碎,能使金属的防锈涂料变质而降低保护作用,还会腐蚀、污染 建筑物。天气和气候的影响还会增高大气的温度,在大工业城市 上空,由于有大量废热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比 四周郊区要高一些。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中称做“热岛效应”。 另外是臭氧层的严重破坏问题。臭氧层占平流层总量的 十万分之一,虽然含量极低,却能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但是由于 人类破坏,臭氧层迅速耗减,被极度破坏。1985至1998年臭氧层破坏面积扩大了十倍,南极的臭氧层出现空洞。1998年1 0月前后,臭氧层破坏面积首次超过了2700平方公里, 其面积大于北美、加拿大和美国的面积总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 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上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欧洲 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 至减少了35%! 许多环境问题是跨国界的,甚至是全球的。像温室效应 和臭氧层破坏等大气污染,需要世界各国的努力才可能逐渐解决。如果人类一如既往地破坏环境,那么人类就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如恐龙一般灭绝,地球也将会成为宇宙中一个遥远的历史,所以 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相信,只要 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够共同见证一片蔚蓝的天空,一定能够 共创一个美好的明天。 调查结果:造成大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是工业生产与交通 工具排放的废气和尘埃,工业生产排放出的尘埃颗粒物还吸附了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五章

第五章颗粒物燃物控制技术基础为了深入理解各种除尘器的除尘机理和性能,正确设计、选择和应用各种除尘器,必须了解粉尘的物理性质和除尘器性能的表示方法及粉尘性质和除尘器性能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粉尘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一、颗粒的粒径 1.单一颗粒粒径 粉尘颗粒大小不同,其物理、化学特性不同,对人和环境的危害亦不同,而且对除尘装置的性能影响很大,所以是粉尘的基本特性之一。 若颗粒是大小均匀的球体.则可用其直径作为颗粒大小的代表性尺寸。但实际上,不仅颗粒的大小不同.而且形状也各种各样。所以需要按一定的方法确定一个表示颗粒大小的代表性尺寸,作为颗粒的直径.简称为粒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粒径定义方法。 (1)用显微镜法观测顾粒时,采用如下几种粒径: i.定向直径d F,也称菲雷待(Feret)直径.为各颗粒在投影图中同一方向上的最 大投影长度,如图4—1(a)所示。 ii.定向面积等分直径d M,也称马丁(Martin)直径,为各颗粒在投影图上按同一方向将颗粒投影面积二等分的线段长度,如图4—1(b)所示。

iii.投影面积直径d A,也称黑乌德(Heywood)直径,为与颗粒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如图4一l(c)所示。若颗粒投影面积为A,则d A=(4A/π)1/2。 根据黑乌德测定分析表明,同一颗粒的d F>d A>d M。 (2)用筛分法测定时可得到筛分直径.为颗粒能够通过的最小方孔的宽度。 (3)用光散射法测定时可得到等体积直径d V.为与颗粒体积相等的球的直径。若颗粒体积为V,则d V=(6V/π)1/3。 (4)用沉降法测定时,一殷采用如下两种定义: i.斯托克斯(stokes)直径d S,为在同一流体中与颗粒的密度相同和沉降速 度相等的球的直径。 ii.空气动力学直径da,为在空气中与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的球的直径。 斯托克斯直径和空气动力学直径是除尘技术中应用最多的两种直径,原因在于它们与颗粒在流体中的动力学行为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粒径的测定和定义方法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按颗粒的几何性质来直接测定和定义的,如显微镜法和筛分法;另一类则是按照颗粒的某种物理性质间接测定和定义的。如斯托克斯直径、等体积直径等。粒径的测定方法不同,其定义方法也不同.得到的粒径数值往往差别很大.很难进行比较,因而实际中多是根据应用目的来选择粒径的测定和定义方法。

人粪尿的处理教学设计教案修订稿

人粪尿的处理教学设计 教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第四单元第五章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教学案例设计 诸葛二中李林明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知识目标简单,重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环保意识以及,所以应注意“三维目标”齐头并进,理论联系实际。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列举人粪尿的资源价值。 2、明白对人粪尿进行处理的原因。 3、知道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收集有关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筛选有用信息 的能力。 2、完成问题纲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3、通过提交“人粪尿处理及利用的可行性报告”培养学生撰写小论文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关注人粪尿对环境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 【学习重点】 1、认识人粪尿的资源价值。 2、认识人粪尿对环境的影响。 3、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 【学习难点】 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 【学习方法】 分析讨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有关农家肥料的介绍资料。 2、沼气池、高温堆肥、生态厕所的介绍资料。 [学生准备] 1、完成问题提纲(每个学生至少3个问题)。 2、收集人粪尿处理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人类是生物圈的一员,我们每天要从生物圈中获得营养和氧气,又要把粪便、尿液等废物排到环境中去,人粪尿如果不经过处理,就会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因此,必须对人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 ——按:教师引导: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果地球上的人粪尿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地球现在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大气污染主要原因及治理对策的展望

谈当前我国大气污染主要原因及治理对策的展望 摘要: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依然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煤烟型污染。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一直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面对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较为严峻的形势,综合分析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从而详细的论述了我国大气污染的防治及治理工作。 关键词:大气污染; 成因分析; 治理对策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地区的大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并成为国家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而由于人们日常生活无时无刻离不开空气,而近年来大气污染所造成的阴霾天气的增多,社会大众也越来越关注大气环境状况. 1大气污染 1.1大气污染的定义: 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 1.2大气中污染是由某些有害物质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的现象,称为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 1.2.1天然污染物 天然污染物是由于自然原因而形成。如火山爆发、森林大火产生的烟尘等。 1.2.2人为污染物 人为污染物是由于人们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形成的。在人为污染源中,又可分为固定的(如烟囱、工业排气筒)和移动的(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两种。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1.2.3颗粒物及化学成分污染物 颗粒物: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硫氧化物: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碳的氧化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碳氢化合物: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

人粪尿的处理

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 教学目标: 1、列举人粪尿的资源价值。 2、关注人粪尿对环境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人粪尿的资源价值。 2、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难点:收集和分析资料(因为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幵展探究活动,需要对图片、文字和数字资料进行分析)。 课前准备 教师:有条件的可使用多媒体展示人粪尿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历史上对人粪尿的利用,没条件的学校,可搜集历史上利用人粪尿的有关资料。 学生:到垃圾处理厂参观了解垃圾处理的情况,回家向家长了解人粪尿的价值。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正常成年人每天约排出尿液 1.5升, 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其他排泄物吗? 生:有,粪便。 师:实际上,人每天要排出大量的尿液和粪便,一个成年人一年要排出约 800千克的人粪尿。现在同学们来算一算,按我国现在约13亿人口计算,每年能排出多少千克的人粪尿,若用载重10吨的货车运载,又需用多少 量车?生:(运算回答)1.04亿辆货车。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计算,全国每年排出的人粪尿,如不及时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并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下面我们来看几幅图片(多媒体展示

或挂图)(一)风景优美的图片;(二)人粪尿污染环境的图片;(三)蛔虫的生活史图片。 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几幅图片,有何看法呢? 生:人粪尿不及时处理,就会污染环境,使优美的风景消失。 师:同学们看了蛔虫的生活史图片,蛔虫是怎样传染人的呢? 生:蛔虫是通过粪便传染。 师:蛔虫是一种寄生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吸食半消化食物,造成人体营养不良、头昏、贫血等,严重时会阻塞肠道、胆管,给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蛔虫的卵细胞随粪便排出体外,并发育成含幼虫的卵细胞,粪便又作为肥料施肥,这些卵细胞就粘附在庄稼上,人吃了蔬菜或猪吃了饲料就会感染蛔虫病。 既然人粪尿会污染环境,又危害人类身体健康,那么人粪尿是否无用了呢? 生:有用。 师:人粪尿是有很高的利用价值,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人粪尿的价值。 :人粪尿的价值。 师:人粪尿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作为肥料施肥,有较高的价值。 (多媒体或挂图)展示古代历史上农民在稻田中施肥的图片。 师:同学们观看了图片,你们历史课中也学到了,我国古代很早就幵始用农家肥(包含人粪尿、禽畜粪尿)施肥,已掌握了它们的价值,究竟有什么价值呢?我们

小论文——大气污染成因及治理措施

大气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摘要: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人类需要发展但更需要保护环境,如何保护好环境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此文主要针对大气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措施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大气污染;成因分析;治理措施 目前,工业生产给环境带来的主要污染物为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废渣(即工业“三废”)。其中,工厂每天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工业废气对人类的健康威胁极大,尽可能将污染物排放量降低到最低限度是非常必要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1]。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而且加剧建筑物,铁道、桥梁的腐蚀与破损,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一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 1.1大气污染的概念及废气污染的成分 所谓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使大气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地点或地区,如排放灰尘、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气,以及发生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方。人为污染源则又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污染源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区域性污染源;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可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可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第二节环境管理的国际练习选修6

第五章第二节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一、填空题 1、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具有________和共同性,属于________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暖、________、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酸雨等。 2、根据公平的原则,造成________的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责任。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最重要的是环境管理方面的________。 3、________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因此中国的________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重要地位。 4、________是国际最高层次的环境合作。分别是1972在瑞典________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在巴西________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2002年在南非________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5、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不仅有履行________和进行________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解决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方面也有________的必要性。 二、单项选择题 6、造成臭气层耗损与破坏的主要原因有() A、大气污染 B、燃煤 C、氟利昂 D、滥砍滥伐 7、下列不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 A、太阳活动 B、温室气体 C、施用化肥 D、飞机尾气 8、《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正式生效。目前,已有141个国家签署了该项协议。这些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55%,在2012年之前,他们还要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2%。美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美国曾于1998年11月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去年3月,宣布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回答以下小题。(1)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直接减弱的主要是() A、大气的逆辐射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作用 (2)美国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主要原因是() A、并不支持环境保护 B、惧怕影响经济发展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 - 北京四中网校远程教育合作学校应用系统

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粪尿的资源价值和对环境的影响; 2.了解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几种方式; 3.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4.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人粪尿对环境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人粪尿的资源价值,培养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关于“农田施用化肥好还是人粪尿好”的资料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前面我们了解了人从生物圈摄取营养物质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物排到环境中去。列数字:一个成年人一年要排出约800千克的粪尿,算一算我国每年有多少人粪尿排到环境中去?如果这些人粪尿直接进入环境,对环境是个巨大的负担。人粪尿对人类真是“一无是处”吗?有没有办法使它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见解,得出结论:人粪尿是可以利用的。 二、人粪尿的价值:通过资料分析,学生认识到,人粪尿中除了大量的水分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经过某些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转化成含氮、含磷、含钾等多种无机盐,可作肥料,维持农田的生产能力。因此它不是“一无是处”,可以变“废”为宝。但是现在市场上有各种化肥,还需要用人粪尿作肥料吗?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以“农田中施用化肥好还是人粪尿好”为论点,全班同学根据自己的认识和课下准备的资料进行辩论。重点在环境保护、来源方式、价格成本、肥效等方面进行比较。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同化学肥料相比,人粪尿具有污染小、来源广、肥效持久、养分全、成本低等优点。而且我国农民长期经验也证实农家肥在维持农田的生产能力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三、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首先应点出为什么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人粪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和其他有害物质,直接施于农田,会污染土壤、空气、水源和农作物,近而传播疾病,给人和禽畜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消除人粪尿中的病菌和虫卵,即进行无害化处理。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方式这部分尽量避免教师直接讲述,教师可设问,引导学生阅读。如设问题:怎样对人粪尿进行处理?处理的方式有那些?都应用了什么原理?教材上介绍的两种处理方式,利用的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原理,这些处理方式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是将人粪尿变“废”为宝的有效途径。 四、生态厕所: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向全班同学介绍环保新科技——生态厕所。对于新出现的事物,学生有较大的兴趣,教师调动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相互补充,比较出生态厕所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厕所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方面的优势。最后,教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对照当地人粪尿的处理和利用情况,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改进计划。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偏重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人的活动离不开生物圈,只有合理开发利用好生物圈中的各种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类才会有美好未来。

高中化学 第五章第二节 第三课时 硝酸教案 新人教版第二册

第三课时 硝酸 [明确学习目标] 1.通过硝酸与不活泼金属、非金属反应,认识硝酸的强氧化性。2.通过比较浓硝酸与稀硝酸性质的差异,认识浓度、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3.知道氮的氧化物(NO 2),硫的氧化物(SO 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防治措施。 学生自主学习 硝酸的性质 1.硝酸是□ 01无色,□02易挥发,有□03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浓硝酸的不稳定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044HNO 3=====△ 或光照4NO 2↑+O 2↑+2H 2O 。 3.稀硝酸的强氧化性 稀硝酸与Cu 发生反应:□ 058HNO 3(稀)+3Cu===3Cu(NO 3)2+2NO↑+4H 2O ,离子方程式为□062NO - 3+3Cu +8H + ===3Cu 2+ +2NO↑+4H 2O 。 4.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1)常温下Fe 、Al 遇浓硝酸钝化,因此可用铝制或铁质的容器贮存浓硝酸。 (2)浓硝酸与Cu 发生反应:□074HNO 3(浓)+Cu===Cu(NO 3)2+2NO 2↑+2H 2O ,离子方程式为□082NO - 3+Cu +4H + ===Cu 2+ +2NO 2↑+2H 2O 。 5.王水 由□09浓硝酸和□10浓盐酸组成的混合物,体积比为□111∶3。能使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12金、□13铂等溶解。 6.硝酸的用途 是制炸药、染料、塑料的原料,也是化学实验室的必备试剂。 酸雨及防治 1.SO 2与NO 2的主要来源 (1)SO 2:主要来源于□ 01煤、石油和某些含硫的金属矿物的燃烧或冶炼。 (2)NO 2: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 2.危害 (1)引起大气污染,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

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 趣味导入 “农家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要使农作物生长的良好,就需要适时、适量地施肥。人粪尿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多种无机盐,但同时也有大量的病菌、虫卵,不进行处理就直接用来作肥就会污染土壤、空气、水源以及农作物。那么,怎样才能消除人粪尿中的病菌和虫卵呢? 智能点拔 人粪尿中除了大量的水分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经过某些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转化成氮、磷、钾等多种元素的无机盐。 请你分析: (1)人粪尿中的有机物,能被植物直接利用吗?它要经过什么生物的分解才能被利用? (2)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对于植物的生长有什么用处? (3)有了各种化肥,还需要用人粪尿及禽畜粪尿作肥料吗?为什么? 思路分析人粪尿的主要成分有水、有机物和无机盐。在这些物质中,有机物是无法直接被利用的,它必须经过分解。在生态系统中,什么是分解者呢?这在初一学习过,因而在解题时我们要善于将过去的知识应用到解题中,植物的生长需要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有了各种化肥,还需要人粪尿及禽畜粪尿作肥料,因为人粪尿具有独特的优点。 答案 (1)人粪尿中的有机物不能被直接利用,它要经过细菌和真菌(分解者)的分解才能被利用。 (2)如果缺少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3)有了各种化肥,还需要用人粪尿及禽畜粪便作肥料。因为这些肥料同化学肥料相比,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 画龙点睛 1.要使农作物生长良好,就需要适时、适量地。 2.同化学肥料相比,人粪尿具有来源、养 分、肥效、能够改良土壤和成 本等优点。 3.高温堆肥就是将人粪尿、动物粪尿和秸秆等堆积起来, 使和等大量繁 殖,和等可以将有机物分解,并且释放 出 ,形成高温。在高温中可以 将和杀死。 4.生态厕所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地上设有池,可以就地对人粪进行无害处理,产生的可以当作燃料,残渣、残液可作花草树木或农作物 的;屋顶可以覆土种植、蓄水养殖或安装太阳能利用装置。 慧眼识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