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虚词汇总(含例句)

中考文言虚词汇总(含例句)
中考文言虚词汇总(含例句)

一、代词

1.译作“……的”

(1)弃其杖,化为邓林。

(2)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3)谓其妻曰。

(4)帝感其诚。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增其旧制。

(8)请循其本。

(9)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10)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译作“他/她/它(们)”

(1)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4)醉能同其乐。

(5)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3.译作“……自己的”

(1)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4)此之谓失其本心。

4.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复前行,欲穷其林。

(3)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4)其喜洋洋者也。

5.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1)其一犬坐于前。

(2)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1)其如土石何?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3)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

(4)其恕乎。(大概,也许)

1、况且,而且

(1)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2) 且壮士不死则已

(3) 且秦灭韩亡魏

(4) 且焉置土石

2、和

(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接近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处所

(1)于舅家见之。《伤》

(2)至于夏水襄陵。《三峡》

(3)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4)与厅室之东北角。《口技》

(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

(6)相与步于中庭。《记》

(7)箕畚运于渤海之北。《愚公》

(8)又留蚊于素帐中。《童趣》

(9)余尝于土墙凹凸处。《童趣》

(10)饮于河渭。《夸》

(1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大道》

(12)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观潮》

(13)多会于此。《隆》

(14)休祲降于天《唐雎》

(15)欲信大义于天下

(16)信义著于四海《隆》

(17)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隆》

(18)试用于昔日。《出》

(19)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

(20)起于鲁。《庄子》

2、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

(1)请广于君。

(2)未尝不叹息于桓灵也。

(3)欲招之于陛下也。

(4)日盘仲永环于邑人。

(5)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6)受地于先王。

(7)欲报之于陛下也。

(8)不求闻达于诸侯。

(9)地而不足于民。

(10)胡不见我于王。

(11)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3、表示比较

(1)贤与常人远矣。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3)每自比于管仲。

(4)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语气助词,表示反问或疑问也可表示猜测和感叹

1、反问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2、提问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然足下卜之鬼乎?

(4)公亦常问天子之怒乎?

(5)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6)将军岂愿见之乎。

(7)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8)是亦不可已乎?

(9)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

(10)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3、感叹

(1)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2)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连词:可翻译为“于是”,“这才”

(1)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2)乃入见《曹刿论战》

(3)陈涉乃立为王《陈涉世家》

(4)乃入据陈《陈涉世家》

(5)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2、副词:相当于“就”,“才”

(1)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2)乃今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陈涉世家》

(3)乃丹书帛曰《陈涉世家》

(4)陈胜吴广乃谋曰《陈涉世家》

(5)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6)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7)乃悟前狼假寐《狼》

(8)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

3、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对事物的判断和确认,译为“是”,“实在是”,“本来是”等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5、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做定语,译为“你的”“你们的”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1、……的样子

(1)秦王怫然怒。

(2)谓为信然。

(3)杂然相许。

(4)为之怡然称快。

(5)尘气莽莽然。

(6)公欣然。

2、但是,表转折

(1)然数年恒不一见。

(2)然操遂能克绍。

(3)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3、代词,这样

(1)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代词,一般附着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或动宾词组的后面,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1)、指人:

(1)又闻有早行者《山市》

(2)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翁失马》

(3)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4)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5)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7)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2)、指东西、物、地方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2)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4)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5)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2、用在因果复合句或条件复句偏句的末尾,提示原因或条件。

(1)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死命》

(2)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3)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出师表》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4)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放在时间词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1)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共工怒触不周山》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5、用在数词后,可译为“个”、“样”等

(1)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2)二者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

6、用在某些描写的词语后,相当于“……的样子”

(1)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3)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童趣》

(4)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

7、用在疑问句末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

(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卫灵公》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而迎将军者乎? 《隆中对》

1、并列

(1)学而时习之

(2)任重而道远

(3)峨冠而多髯《核舟记》

(4)而僦赁看幕《观潮》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蔚然而深秀者

(7)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8)往来而不绝者

(9)溪深而鱼肥

2、承接

(1)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2)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择其善者而从之

(4)死而后已

(5)或置酒而招之

(6)既醉而退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8)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9)水落而石出者

(10)太守归而宾客从

(11)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13)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1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5)舍鱼而取熊掌也,舍生而取义也

(16)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17)公输盘诎,而曰

3、转折

(1)人不知而不愠

(2)为人谋而不忠乎

(3)学而不思则罔

(4)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而计其长不盈寸

(7)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用

(8)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9)足肤皲裂而不知

(10)而不知人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1)而戍死者固十之六七

(12)而且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13)而君逆寡人者

(14)而智术浅短

(15)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1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17)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18)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19)而山不加增

4、修饰

(1)拔山倒林而来

(2)随波而逝《观潮》

(3)溯迎而上《观潮》

(4)执策而临之

(5)朝而往,暮而归

(6)临溪而渔

(7)环而攻之

(8)仰而视之曰

(9)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介词,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议译为“在”,“从”等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2、表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3)以中有足乐者

(4)以其境过清夫不能以游堕事

(5)扶苏以数谏故

(6)徒以有先生也

3、表动作行为所剧昔的条件,可译为“凭"“用”“按照”等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徐喷以烟

(4)以丛草为林……凹者为壑

(5)历历在目,以亿万记

(6)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7)或以钱币乞之

(8)蒙辞以军中多务

(9)投以骨

(10)以刀劈狼首

(11)因以为号焉

(12)以此自终

(13)不以千里称也

4、连词,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4)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5)无从致书以观。

(6)俯身倾耳以请

(7)不敢出一言以复

(8)属余作文以记之

(9)杀之以应陈涉

(10)以迎将军者乎

(11)以光先帝遗德

(12)以天下之所顺,攻……

(13)何以战?

(14)以君之力

(15)河曲智叟亡以

5、表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6、表并列或承接、因果关系。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卷石底以出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4)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7、动词,译为“认为”。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吴广以为然。

(4)愚以为宫中之事……

(5)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6)皆以美于徐公

1、译为“的”的情况

(1)藐小之物《童趣》

(2)故时有物外之趣

(3)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山市》

(4)其邻之父亦云《智子疑邻》

(5)而疑邻人之父

(6)近塞之人有善骑术者《塞翁失马》

(7)此独以跛之故

(8)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

(9)仲永之通悟

(10)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

(11)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1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3)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14)菊之爱

(15)花之君子者也

(16)径寸之木《核舟记》

(17)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

(18)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观潮》

(19)既而尽分合五阵之势

(20)春冬之时《三峡》

(21)实则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22)黔娄之妻有言《五柳先生传》

(23)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24)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25)祗辱于努力人之手《马说》

(26)骈死于槽枥之间

(27)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28)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9)无鲜肥滋味之享

(30)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2)腰白玉之环

(3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3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5)嗟夫!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36)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醉翁亭记》

(37)山之僧智先也

(38)醉翁之意

(39)山水之乐

(40)山间之朝暮也

(41)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2)若脱笼之鹄《满井游记》

(43)凡报沙之鸟,呷浪之麟,悠然自得,毛羽麟鬣之间,皆有喜气

(44)萧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45)余之游行将自此始

(46)鸿鹄之志《陈涉世家》

(47)复立楚国之社稷

2、用在“前,后,内,外,间”等词前,表示对时间或方位的限制,多数可翻译为“的”

(1)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

(2)在乎山水之间也

(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满井游记》

(4)数月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

(5)期年之后

(6)冀州之南,河北之北《愚公移山》

3、宾语前置的标志

(1)何陋之有

(2)宋何罪之有

4、定语后置的标志

(1)马之千里者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3)五、用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童趣》

(5)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9)当予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10)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现于匣也《满井游记》

(11)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12)天子之怒《唐雎不辱使命》

(13)专诸之刺王僚也

(14)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15)臣以王吏之攻宋也《公输》

(1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7)王之蔽甚矣

6、补足音节,无实义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久之,目似暇,意暇甚

(3)妇拍而呜之

(4)卒之为众人

(5)怅恨久之

(6)公将鼓之

(7)此犹文轩之于敝舆也

(8)委而去之

(9)寡助之至

(10)人皆有之,贤者能勿桑尔

(1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7、代词,代人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借旁近与之

(3)邑人奇之

(4)余闻之也久

(5)于舅家见之

(6)或置酒而招之

(7)楚人怜之

(8)令辱之

(9)陈胜佐之

(10)杀之以应陈涉

(11)先主器之

(12)将军岂愿见之乎

(13)将军宜枉驾顾之

(14)贤能为之用

(15)悉以咨之

(16)愿陛下亲之信之

(17)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18)呼尔而与之

(19)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21)明日,徐公来,熟视之

8、代词,代物,事

(1)项为之强

(2)使之冲烟而飞鸣

(3)为之怡然称快

(4)观之,兴正浓

(5)驱之别院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7)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8)人皆吊之

(9)忽啼求之

(10)传一乡秀才观之

(11)受之天

(12)一狼的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

(13)渔人甚异之

(14)具答之

(15)处处志之

(16)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17)策之不以其道

(18)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9)弗之怠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作实词) 以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刿论战》) 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楼记》) 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 而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完整版)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

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中考复习 一、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 1.安:(1)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如: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如:风雨不动安如山。(3)疑问代词,怎么。如:安得广厦千万间。(4)动词,养。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把:动词,拿、持。如:把酒话桑麻。 3.比:(1)动词,挨着,对着。如:天涯若比邻。(2)动词,比作。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动词,相比。如:曹操比于袁绍。 4.兵:(1)士兵、军队。如:可汗大点兵。( 2)兵器、武器。’如:兵革非不坚利也。 5.池:(1)名词,古代护城河。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2)名词,水池。如:墨池记。6.出:(1)动词,出现、露出。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动词,出去、出来。如:不复出焉。 (3)动词,拿出。如:皆出酒食。(4)动词,产生.如:江山代有才人出。 7.处:(1) chu,名词,地方。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2) chu,名词,时候、时间。如:乡书何处达?(3) chu,动词,处在。如:处江湖之远。 8次:(1)名词,层次。如:不可计其层次矣。(2)动词,编次、编排。如: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3)动词,驻扎、停留。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9.从:(1)动词,跟从,跟随。如:择其善者而从之。(2)动词,依从。如:乃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3)形容词,从前的,以前的。如:来从楚国游。(4)形容词,从容。 10.道:(1)动词,说。如:不足为外人道也。(2)名词,道路。如:古道西风瘦马。 (3)名词,道德。如:伐无道,诛暴秦。(4)名词,规则、正确的方法。如:以谘诹善道。 (5)名词,学问。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6)名词,道义。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1.得:(1)动词,得到。如:既出,得其船。(2)动词,达到。

(完整word版)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中考常用文言虚词复习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在文言文中,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这两类词在文言中的作用也不同。曾有人这样说,如果说实词是文言文的肉体,那么虚词则是文言文的灵魂。虚词为何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这是由它的灵活性决定的,它的意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加大了虚词学习的难度。而虚词从去年开始又成为我们临沂中考的考点。我们就必须把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不过大家不用怕,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归纳复习几个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 二、复习目标 1.了解文言虚词复习要点:去年临沂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常用虚词的用法与意义; 二、虚词在文言句中的翻译; 2.掌握“之、而、以、于”等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三、考什么 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我们临沂2013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4个文言虚词:之、而、其、以、于、为、焉、者,也、乎、且、则、乃其中“之、而、其、以、于、为”使用的频率很高,当然考试的几率也就更大一些,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复习这几个虚词的用法。 四、怎么考 复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道题,是2012年我们临沂市的中考题。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和“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因为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来 C.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山市》)用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凭借,依靠 从这道中考题中可以看出: 1、题型设置:为选择题,选项为四个,题干要求判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意同。 2、题料来源:四个选项全选自课内所学课文。 同时,这道中考题告诉我们,必须灵活把握常用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才能得心应手,做对题目,把这两分轻松的收入囊中。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借助题目归纳总结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五、复习归纳 一、“之”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 1、二世杀之()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可翻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剑阁的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 ③北救而西却,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 --向北解救国,向西击退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④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毒蛇,这种蛇身子有黑色的身子、白色的花纹。 ⑤故其国富而兵强 -- 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⑥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渤之陋也 --我因此写下了这篇记,是因为感叹郦道元(记叙)的(过分)简单,嘲笑勃的鄙陋罢了。 ⑦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情表》)-- 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④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庄宗接过了(三支箭)就把它们藏在了宗庙里。 ⑤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 3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 ①如此之势,而为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 ③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享有高贵的官位却没有功绩,俸禄那么丰厚他却是不劳而获! ④小学而大遗。 --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色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是比蓼蓝青。 4、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以翻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诸位如果有意,看我马头的指向就好了。

18个文言虚词(含用法 例句 翻译)

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向北解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楚怀王贪婪,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了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回头看日观亭以西的山峰,好象都弯着腰,有些被太阳晒到,有些没有,都呈现出各种班驳的颜色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 一、之(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①公将鼓之。②久之。 ③怅恨久之。 (二)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例如: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四)语法作用(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如:①马之千里者。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乎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如: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类似于“于”的用法。如:①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颓然乎其间者 三、者1、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

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及翻译(精选.)

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和翻译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现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冬冬敲响战鼓,兵器刚一接触,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我也后悔,自己跟着他一起从洞里出来了,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婆婆时常对我说:“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为什么呢?

中考八大常用文言虚词归纳全(更新)

中考常用文言虚词归纳 一. 之 1.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②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雎不辱使命》)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4)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应省去。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4、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 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③四海之内①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如: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①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②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面山而居(《愚公移山》)②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三.以 (一)介词 1.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凭借,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3.表示工具、方式、方法,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如:①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通“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三)动词(属于实词),可译为“认为”。 如: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者 (一)代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五.其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②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如:①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及翻译

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和翻译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现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冬冬敲响战鼓,兵器刚一接触,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我也后悔,自己跟着他一起从洞里出来了,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婆婆时常对我说:“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什么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①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①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青泥岭的山路是多么曲折盘旋,行走百步就要折九弯,蜿蜒小路绕着山岸转。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新娘(刘兰芝)的车行在后面,车子发出隐隐甸甸的响声

中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专项讲解

中考语文 常见文言虚词专项讲解 方法指导 理解常见文言文虚词在稳重的意义和用法时,重要遵循以下原则: 1、带入筛选法; 2、语境推断法; 3、句位分析法; 4、语法分析法。 1、带入筛选法。 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如果我们书记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他的每个用法带入句子,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以“而”为例,其主要用法有:表并列关系、表转折关系、表顺承关系、表递进关系、表修饰等。要弄清下列各句中“而”的不同意思,例句: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学而不思则罔;③面山而居;④日出而林霏开;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一一带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即可。 2、语境推断法。 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换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

文意解题。此法对起关联词作用的虚词特别有效。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前句行为是导致后句行为发生的原因,前后句为因果关系,因此“以”在此处为表原因的“因为”。 3、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其真无马邪”;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安陵君其许寡人”。4、语法分析法。 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着特殊的语法功能,因而,据此也可以推断出虚词的用法。以“之”为例:

之 一、用作代词 1、用作一般代词(动词+之)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件事”。 例:①二世杀之(他)②悉以咨之(他们) ③愿终守之(它)④故以怪之(这件事) 2、用作指示代词(之+名词) 可以译为“这” 例: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这) 二、用作助词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姓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至?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四)何:通“呵”,喝问。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①几寒乎?欲食乎?②技盖至此乎?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乎:在)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④吾尝疑乎是。(乎:对。)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4.【乃】 (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用作代词。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乃尔】译为“这样”。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秦王恐其破壁。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河北中考14个文言虚词最新整理

中考文言虚词 一、“乎” 1.“乎”用作语气助词。可表示各种语气。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2.“乎”还可用在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①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乎”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可译为“在”“对”“对于”。如: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二、而 (一)“而”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也”等,也可不译。如: ①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②舍生而取义者也。 2.表示承接关系,译作“然后”“就”。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④水落而石出 3.表示转折关系,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4.表示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敏而好学。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①潭西南而望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④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 ⑤朝而往,暮而归 (二)用作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如: ①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②俄而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 三、“之” (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 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如: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代人,他们) ②肉食者谋之(代事,这件事) 2.“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中考八大常用文言虚词归纳全(更新)

中考常用文言虚词归纳 一.之 1.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②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雎不辱使命》)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4)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应省去。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4、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 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③四海之内①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如: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②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面山而居(《愚公移山》)②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 三.以 (一)介词 1.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凭借,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3.表示工具、方式、方法,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如:①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通“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完整版)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及翻译

18 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和翻译1.【而】 (一)用作连词。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①蟹 又” 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 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 "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 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假如"。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现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冬冬敲响战鼓,兵器刚一接触,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我也后悔,自己跟着

他一起从洞里出来了,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婆婆时常对我说:“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为什么呢?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什么?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中考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示例

2015年迎中考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示例梳理 [而、之、以、于、为、其、则、乎] 【而】意义或用法: 1、表顺承可译为“然后”“就” ①聚室而谋曰②为坛而盟,收而攻蕲。③夺而杀尉 2、表转折可译为“然而”、“却”“可是”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人不知而不愠④环而攻之而不胜⑤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表并列可译为“又”“并且”,或不译 ①蔚然而深秀者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表修饰,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不译①佣者笑而应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③面山而居④呼尔而与之⑤朝而往 5.表示因果关系,“因而”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之】意义或用法: 1、作代词 (1)指代人、事、物,译作“他(们)”“她”“它(们)”“这件事”等。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人皆吊之。④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⑵复指代词:这,此。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2、动词“往”,“到......去” 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辍耕之垄上 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送孟浩然之广陵 3、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也可不译。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②小大之狱③渤海之尾④公输盘之攻械尽 4、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④甚矣,汝之不惠。 5、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①怅恨久之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④卒之为众人⑤公将鼓之 6、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③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7、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①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②马之千里者 8、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 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③四海之内④数月之后 【以】意义或用法: 1、表行为动作的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扶苏以数谏故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及课文例句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及课文例句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解其惑者也。(《师说》) ⑤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④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⑤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⑥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④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④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 ⑤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成“因此”“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成“以”“以此”。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中考14个文言虚词归纳

中考文言虚词归纳 一、之 1、代词。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等。 例:①问所从来,具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桃花源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 ③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桃花源记》) 2、助词。 (1)相当于“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3)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例: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4)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例:马之千里者。《马说》 (5)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3、动词。“到”、“往”、“去”等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 1、助词。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例: 其真无马邪?(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安陵君其许寡人(加重语气的助词) 2、代词。 (1)人称代词。“他(她)的”、“他们的”、“它(们)的”。例:既出,得其船(他的,代渔人)(2)人称代词,他们例:惧其不已也——他们《愚公移山》(3)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例:其人视端容寂——那个 (4)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词。例:其一犬坐于前。《狼》 三、而 1、表并列关系,可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并且”。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2、表承接关系,可不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3、表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四、以 1、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2)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发生的根据、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把”、“拿”、“用”等。咨臣以当世之事。《隆中对》—把 2、作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4、特殊用法,通“已”,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五、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