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

合集下载

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与效果

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与效果

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与效果

摘要: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是防止土壤侵蚀、保护水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在高山区域,这些措施可能包括植树造林、建设护坡和实施径流调控工程,以减少因降雨和重力引起的水土流失。农田区域则可能采用农田水利设施、耕作制度改良以及种植覆盖作物,以降低农田土壤侵蚀,如黄淮海平原的农业水土保持实践。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多方面显现。在土壤侵蚀控制方面,根据历史数据对比,如黄土高原在实施大规模水土保持工程后,土壤侵蚀速率显著下降,土壤肥力得到恢复。在水资源保护上,通过径流调控和水源涵养,可以提高地下水的补给,如西南地区的水源林建设。在生态环境改善上,水土保持措施有助于恢复生物多样性,如长江上游的生态补偿机制已见成效,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恢复。然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也面临挑战。资金投入不足可能导致措施的实施效果打折,需要探索公私合作等多元融资模式。技术上的局限可能影响措施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需要加大科研力度,引进先进的监测和预测技术。此外,管理和监测体系的不完善可能导致措施执行不力,应加强水土保持的法制建设和监管能力建设。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水利工程;应用;效果 1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 1.1高山区域 在高山区域,水土保持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些地区往往受到严重的水土流失影响。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如建设生态沟渠、植树造林和实施坡面耕作改革,可以显著减少土壤侵蚀,保护水源地。

1.2农田区域 在农田区域,水土保持措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农田是粮食生产的主要基地,但过度的农业活动可能导致土壤侵蚀,影响农田的生产力和土壤肥力。因此,农田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显得尤为必要。这包括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如免耕或少耕,以及种植覆盖作物,以减少土壤直接暴露。此外,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如沟渠和小型蓄水池,可以有效调控农田的水文环境,防止洪水和干旱对农田的破坏。同时,推广有机农业和精准施肥也是重要的策略。有机物质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持水能力和养分保持能力,而精准施肥则能避免过量化肥导致的地下水污染和土壤酸化。

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保护的关系探讨

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保护的关系探讨

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保护的关系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介绍了水土保持的概念和重要性,指出了水土保持对于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详细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对水生态系统的益处,包括减少土壤侵蚀、改善水质、增加水源补给等。

同时,也分析了水生态保护对水土保持的必要性,如保持适度的水位波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等。

最后总结了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的相互促进关系,并呼吁加强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工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生态保护;关系;对策引言: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而水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是维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

然而,现代社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水土流失的严重问题,导致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退化。

因此,探讨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保护的关系,对于保护水资源和保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1.水土保持的概念和重要性1.1 解释水土保持的概念和涵义水土保持是指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方法,以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它包括改良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湿度和肥力,防止水土流失和侵蚀等方面的工作。

1.2 阐述水土保持对于土壤保护和植被恢复的作用水土保持对于土壤保护和植被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水土保持可以减少土壤流失和侵蚀,保持土壤的实质性质和养分含量,减少水土资源的损失。

其次,水土保持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提高植物的生长条件,促进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此外,水土保持还可以减少水库淤积和河道堆积,维护水域的水质和生态平衡。

1.3 强调水土保持对于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水土保持对于水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水土保持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和侵蚀,降低水源地富营养化和污染物的输入,提高水质的净化能力。

其次,水土保持可以改善土壤的保水能力,增加土壤含水量,减少径流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水土保持还可以维护河道和湖泊的稳定性,减少水体的淤积和水灾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及应用类型

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及应用类型

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及应用类型水土保持是指通过控制水土流失和促进土壤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持和改善水土资源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一系列综合性措施。

生态修复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恢复、改善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以达到保持和改善水土资源质量的目的。

本文将从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应用类型两方面进行论述。

1. 保护土壤稳定性:水土保持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控制土壤流失,而生态修复在保护土壤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植被恢复、植被覆盖和生物结皮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抗蚀能力,保护土壤质量和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肥力。

2. 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能够提供适宜的生境环境,吸引和维持各类物种的生态位,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通过合理选择植物种类、构建适宜的生境结构,可以为多样化的生物提供食物、栖息地和生活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和稳定性。

3. 改善水体质量: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保护水体质量,而生态修复通过净化水体和改善水质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生态修复可以通过湿地恢复和修复、河道和湖泊生态修复等手段,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负荷,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环境。

4. 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修复能够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从而提升生态系统对自然灾害、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干扰的适应能力,提供更多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保育和环境修复等。

1. 植被恢复与修复:通过种植野生植物、造林、栽培农作物等方式,恢复和修复植被覆盖,保护和改善土壤质量,控制水土流失,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湿地恢复与修复:通过重建湿地,恢复湿地植被和水文环境,净化水体,改善水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和环境修复等。

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浅析水土保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析水土保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析水土保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的地位和作用
周 强
520 ) 5 10
( 州省 织金县 水 土保持 办公 室 贵 摘 要
水土保持 是 生 态环 境 建设 的主体 , 它在 社会 主 义新农村 建设 中发 挥 了重要 的作 用 。主要 体 现在 : 水 ①
土保持改善 了生态环境 ,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人 文发展空间; ②水土流失综合 治理为社会主义 新 农村建 设提 供 物质 帮助 和积 累 了资金 ; 水土保 持 综 合科 普教 育培 育 了新 型 的农 民 ; 加 强 基础 设施 建 设 , ③ ④ 改善 乡村人 居环境 。⑤水 土保持 监督 执 法规 范 了社会 主 义新 农村 建设 对 生 态环境 的行 为 , 强化 水 土保 持服 务 ,
维普资讯
第2 O卷 第 3期
20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 9月
亚 热带水 土保持
Su r pia o la d W ae n e v t n bto c lS i n t rCo s r ai o
V0 . O № 3 12 S p 2 08 e.0
收稿 日期 :o 8— 2 2 o 6— 6
为新农 村 建设保 驾护航 。
关键 词
水土保持 ; 新农村 建设 ; 生态环境
[ 中图分类号] 17 [ S5 文献标识码] [ c 文章编号]02— 6 12 0 )3— 03一 4 10 25 (08 0 05 o
织 金县 位 于贵 州 省 中部 偏 西 乌 江上 游 六 冲河 和 三岔 河支 流交 汇处 的三角 地带 , 全县 辖 3 2个 乡 ( ) 镇 , 5 1 行 政 村 , 人 口 9 . 9万 人 , 业 人 均 收 入 6个 总 23 农 12 0元 。 县 总 土 地 面 积 2 8 8 m , 中 水 土 流 失 4 全 6 k 其 1792 k 占总土 地 面积 的 6 . l , 土 壤 侵 蚀 6 .3m , 17 % 年 量 1 2 .2, 均土壤 侵蚀 模数 493/ m a 97 9 1t平 4 8 tk 。19 年 , 金县 被 列 为 长 江 上 游 水 土 流 失 重 点 治 理 项 目 织 区 , 县水 保 办 的辛 勤 工 作 和 全 县 人 民 的共 同 参 与 在 下 ,O年来 共 治 理 水 土 流失 面 积 2 9 m 其 中 : 成 1 1k , 完 坡改 梯 17 0 0 h 水 保 林 5 3 6 7 h , 果 林 2 .5 m , 8 .O m 经 26 8 5 m , 5 . h 封禁 治理 51 6 6 h 种草 4 8 8 h 8 . O m , 0 .O m , 保土耕 作 39 84 h 修 筑 谷 坊 、 沙 坝 10座 , 3 .O m ; 拦 5 沉 沙函6 2个 , 堰 5 口 , 池 水 窑 1 1口, 灌 沟 渠 塘 水 2 排 3 . 9 m。治 理前 土壤 侵蚀量 8 . 5万 ta 治理 后 减 57 k 11 /, 少到 5 . 3万 ta 年 拦 蓄 泥 沙 治 理 前 为 2 .7万 t 51 /, 92 , 治理后 增 加 到 5 .7万 t 新 增 拦 蓄 径 流 量 为 8 . 2 92 , 2 9 万 I , 目区新 增林 草措 施 面积 1 k T 项 I 7 m 。全 县水 土 流 失 治理取 得 了显著 的成 绩 , 土保 持 工 作在 社会 可 持 水 续发 展进 程 中的地 位 和作用 日趋 突 出。 当前 , 合 中 结 水 土保 持 的涵 义 有 法 律 的定 义 和行 业 标 准 的定 义之分 , 言之 : 防止 水 土 流 失 , 护 、 良与 合 理 概 是 保 改 利用水 土 资源 , 高水 的利 用 效 率 和 土地 生 产 力 , 提 建 立 良好 生态 环境 , 促进 经济 、 会 、 社 生态 环 境 可持 续发 展 以及人 与 自然 和谐 相 处 的综 合 性 措 施 。它是 一 项 综合性 很 强 的系 统认识 论 工程 , 要涉 及 多 学科 多部 需 门, 包括 农业 、 林业 、 国土 、 象 、 气 环保 、 矿 、 划 发展 地 计 改革 等多 部 门、 行 业 的密 切 合 作 和 参 与来 共 同完 多 成。 1 2 社 会 主义新 农村 建设 的基 本 内涵 . 社会 主义新农 村 建设 是指 在社 会 主 义制 度下 , 反 映一定 时期农 村社 会 以经济 发展 为 基 础 , 以社 会 全 面 进 步 为标 志 的社 会状 态 。具 体地 讲 ,新农 村 ” 括新 “ 包 房舍 、 设施 、 环 境 、 农 民 、 风 尚等 5个 方 面 的 新 新 新 新 内容 , 构成 了社会 主 义 “ 新农 村 ” 的历 史范 畴 。建设社 会 主义新 农 村 是 “ 产 发展 、 生 生活 宽 裕 、 风 文 明 、 乡 村 容整 洁 、 理 民主 ” 管 的新农 村 ; 社会 主义 经 济 、 治 、 是 政 文化 、 社会 和党 的建设 协调 推 进 的新 农 村 ; 是在 社 会

水土资源保护水保生态环境建设

水土资源保护水保生态环境建设

浅谈水土资源保护与水保生态环境建设【摘要】保护水土资源,维持水土平衡,是控制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任务,保护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和改善生态环境都要通过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来实现。

文章介绍了我国水土保持的现状,分析了水土流失给自然环境带来的种种危害,强调了如何加强水土保持,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以及实现水土资源永续龙。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没有水资源,生命就无法延续,水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都不开水,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却成为引发生态危机的主要因素。

土是万物之本,土壤是世代相传的,是人类所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条件。

水土资源是人类存续的根本条件,是农业和农业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是社会和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资源。

没有水和土,农业和人类就失去存在的条件。

1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概况1.1 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是指地表土壤或岩石在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以雨滴和地表径流为营力而发生的剥离、搬运和堆积。

据统计,目前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67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38.6%,并且以每年流失1万km2的速度逐年增长。

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占了黄土高原总面积的79%左右。

1.2 土地荒漠化严重土地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的脆弱生态条件下,由于人类活动不当,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使得原非荒漠化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荒漠环境的过程,所影响的土地成为荒漠化土地。

荒漠化景观表现为风沙地形占较大比重,地表沙粒粗化,植被稀疏、地力下降大。

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从解放初的16亿亩扩大到目前的39.3亿亩,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7.3%。

在我国北方,土地沙漠化面积仍以每年2100km2的速度发展,相当于每年被沙漠吞食一个县,土地沙化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对公路和铁路的威胁。

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分布最多的国家之一,占国土面积的9.4%。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促进草原保护与建设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促进草原保护与建设
21 0 0年 8月 总 3 5期 6
水 土 保 持 生 态 修 复 促 进 草 原 保 护 与 建 设
牛 生 智
( 海 省 贵 德 县 水 保 站 青海 青 中 图分 类 号 : 2 S

贵德 8 7 0 1 0) 1 文章 编 号 :0 7 0 4 (0 0)8 o 2 — 1 1 0 — 7 5 2 1 0 一 0 9 0
主 的经 济增 长 方 式 ,导 致 许 多 地 区植 被 破 坏 ,o 的 可 利 用 草 原 9% 退 化 , 国 水 土 流失 面积 达 36万 平 方 公 里 。水 土 流 失 严 重 , 来 全 5 . 带 了一 系 列 生 态 环 境 问 题 , 仅 影 响 国 家 生 态 安 全 , 且 成 为 我 国 不 而 经 济 社 会 可 持 续 发展 的 重 要 制 约 因 素 。 建 国 以来 , 别 是 改 革 开 特 放 以来 , 级 政 府 和 广 大 群 众 投 入 了 大 量 人 力 、 力 和 财力 , 展 各 物 开 水 土保 持 和 草 原 保 护 工 作 , 得 了显 著 成 绩 , 改 善 水 土 流 失 地 取 为 区农 牧 业 生 产 条 件 和 生 态 环 境 , 展 农 村 经 济 , 进 经 济 社 会 发 发 促 展 做 出 了重 要 贡 献 。但 是 , 国 水 土 流失 严 重 、 原 生 态 恶 化 的趋 我 草 势 仍 未 得 到 根本 扭 转 , 能适 应 新 时 期 全 面建 设 小 康 社 会 对 水 土 不 保 持 和 草 原 保 护 工 作 提 出 的 新 要 求 。 因此 , 级 水 利 和 农 牧 部 门 各 要 进 一 步 增 强 搞 好 水 土 保 持 和 草 原 保 护 工 作 的 紧 迫 感 和责 任感 , 认 真 总结 经 验 教 训 , 取 切 实 可 行 的 措 施 , 快 水 土 流 失 防 治 步 采 加 伐 , 面推 进 我 国生 态 建 设 工 作 。 全 近 年 来 , 地 的 成 功 实 践 证 明 , 取 适 当 的人 工 措 施 , 分 发 各 采 充 挥 大 自然 的 力 量 , 用 生 态 的 自我 修 复 能 力 , 较 短 的 时 间 内可 利 在 以实 现 大 面 积 水 土 流 失 的 初 步 治 理 和生 态 系 统 的 初 步 恢 复 , 加 是 快 水 土 流 失 防治 步伐 ,搞 好 草 原 保 护 和 建设 的 一 项 重 大 举 措 , 对 于 促 进 农 牧 业 生 产 方 式 转 变 , 展 农 村 经 济 , 动 经 济 社 会 可 持 发 推 续发展 , 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同时, 全 草原保护 对 保 持 水 土 、 养 水 源 、 善 生 态 具 有 非 常 重 要 的作 用 。各 级 水 涵 改 利 、 牧 部 门要 按 照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要 求 , 加 强 小 流 域 综 合 治 理 农 在 和 草 原 建 设 的 同 时 , 生 态 修 复 作 为 当 前 水 土 保 持 和 草 原 保 护 工 把 作 的 一 大 事 , 入 重 要 议 事 日程 , 实 加 强组 织 领 导 、 督 检 查 和 列 切 监 指导 , 积极 推 进 水 土 保 持 生 态 修 复工 作 的 开展 。 二 、 紧制 定 生 态 修 复规 划 抓 各 级 水 利 、 牧 部 门要 会 同有 关 部 门 组 织 制 定 本 辖 区 水 土 保 农 持 生 态 修 复 规 划 , 确 水 土 保 持 生 态 修 复 的 目标 与 任 务 。 规 划 要 明 与 水 土 保 持 生 态 环 境 建设 、 原 生 态 保 护 建 设 和牧 区水 利 等 规 划 草 相 结 合 , 同 级 人 民 政 府 批 准 后 作 为 指 导 水 土 保 持 生 态 修 复 工 作 经 的依 据 。近 期 应 以 江 河 源 区 、 陆河 流域 下游 及绿 洲边 缘 区 、 原 内 草 区、 要水源区 、 重 长城 沿 线 风 沙 源 区等 区域 为 重 点 , 降 雨 条 件 较 在 好 、 口密 度 相 对 较 小 、 土 流 失 相 对 较 轻 微 的 地 区 , 力 推 进 水 人 水 大 土 保 持 生 态 修 复 工 作 。 态 修 复 的 对 象 主 要 是 覆 盖 度 为 5 5 %的 生 —0 低 中覆 盖 度 的 草 原 、 闭度 小 于 4 % 的灌 木 地 等 地 类 。 郁 O 三 、 织开 展 科 研 和 先 进 适 用 技术 的推 广 组 各 级 水 利 、 牧 部 门要 组 织 有 关 科 研 单 位 开 展 对 不 同 区 域 生 农 态 修 复 的 机 理 与 关 键 技 术 、 质 抗 逆 草 种 选 育 、 益 监 测 指 标 体 优 效 系 等 课 题 的 研 究 , 定 生 态 修 复技 术 规 范 。 积极 推 广 优 良草 种 、 制 要 畜 种 及 改 良 、 秆 养 畜 过 腹 还 E 、 田 轮 作 、 被 抚 育 更 新 、 水 秸 l 草 植 节 灌 溉 、 产 品综 合 利 用 、 栏 建 设 、 耕 种 植 、 草 围 免 鼠虫 害 防治 等 技 术 , 搞 好 生 态 修 复 效 益 监 测 评 价 工 作 , 导 与 推 动 水 土保 持 生 态 修 复 指 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 、 一 步 完善 > 法 规 进 策 各地要依据 《 土保 持法》 《 水 、 草原法》等有关法律 法规的规

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保护

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保护
因此,水土保持是国土整治和环境改善的根本。保护珍贵的土地 资源免受外力侵蚀,既是水土保持的基本目的,也是水、土资源利用 和保护的主要内容。
3、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保护的关系
水生态是源,水土保持是本。二者息息相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两者区别
水土保持主要是通过土壤和植被拦蓄地表径流和涵养水源,

做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水资源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执行、地表水功能区划等。
(二)相互联系
1、水土保持是水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由于水资源的污染、过度利用和配置 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其表现涉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多个方面。
一是水资源过度开采造成河道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湖泊干 涸、湿地萎缩、入海水量减少、河口淤积;
并且,有关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成 为水土流失领域的新的热点。
3、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保护相互促进
水土保持是江河治理的根本,是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源头和 基础,是与水资源管理互为促进、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
水土保持措施一方面通过坡面及工程拦蓄降雨,使地表淡水 向土体深层转化并保持在地下,并在无雨时节将地下水转换为地 表水,维持河流用水量,保持河道常年不断流,增加水资源的可 利用量;一方面能够减少水库、江河淤积,延长水利工程寿命, 减轻防洪负担;另一方面还能够避免点源和面源污染通过径流汇 入受纳水体,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及其它形式的污染。
水是人类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 重要因素。水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整个生 态环境的基础承载能力, 一个整体和谐、稳定的水生态环境对于 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水生态的概念基本限于淡水生态系统,其范围涉及河流、湖 泊与湿地等,是指环境水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各种水分条 件的适应。

水土保持治理在库伦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水土保持治理在库伦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生态建设】水土保持治理在库伦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杜春兰(通辽市库伦旗水利水保站,内蒙古库伦028200)〔摘 要〕 毁林开荒引起的水土流失,是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造林,农田建设及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措施,使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关键词〕 水土保持治理;生态建设;作用中图分类号:S157.3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088(2010)01-0070-01 毁林开荒引起的水土流失。

是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坚决禁止毁林开荒,产草皮,放火烧山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25°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切实抓好天然保护林、封山育林、绿化荒地。

同时要与农村产业结构相结合。

促进以水土保持为主体工程的生态环境建设。

库伦旗依河小流域,在六家子镇境内,位于柳河流域养畜牧河南侧。

总流域面积39km2,水土流失面积30.28k m2,流域内涉及2个行政村200户,总人口1200人。

现有耕地面积1033hm2,粮食总产173.54万kg,人均收入2500元。

该流域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条件恶劣,流域内人们的生活水平低,仅靠贫瘠的土地维持清苦的生活。

1998年开始实施综合治理,到2002年经过5年的奋战,取得了可惜的成就,昔日的荒山秃岭,今天到处可见点点新绿。

治理期内,共完成治理面积30.28km2,占规划治理面积的86%。

其中,建设农田640hm2,乔木林520hm2,灌木林310hm2,种草180 hm2,封禁治理980hm2,围栏7km作业路15km,机电井15眼,地埋管17.5km,总用工42.92万工日。

1 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控制该流域由于受风力和水力的交错侵蚀,水土流失面积为30.28km2,流失面积占流域面积的78%,特别是表土流失严重,地理下降,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使土壤的保肥,保土能力下降,随之带来的是生物产量的减少,草木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经过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已经走过了50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作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党的十五大为跨世纪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为我们确立了到21世纪中叶奋斗目标。只要我们认真把握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搞好当地水土综合治理建设生态环境的科学规划,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不断增加投入,坚持不懈,长期奋斗,遏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一定会实现。

1.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是未来加快水土综合治理步伐,开创生态环境建设新局面的关键一环而不可忽视。

1.1 水土流失是头号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不仅是全世界环境的头号问题,目前也已成为我国的头号生态环境问题。全国众多的水土流失类型和人为破坏等因素,使得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8.2%。生态环境恶化与严重水土流失区的贫困互为因果,致使自然资源得不到有利的保护和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如地处沂蒙山区的临朐县,全县总面积1833.7km2,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面积就占全县总面积的75.2%,仅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就达385km2,年平均土壤侵蚀量390.16万吨。

1.2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互相依托,相得益彰。水土保持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定结构和特定功能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综合体。而所谓生态环境就是由土、水、光、热等和生物群落的有机组合。从而构成相对稳定的自然整体,如果水土保持工作做不好,形成的水土流失必然影响相应的协调关系,导致生态环境的平衡以致破坏恶化。因此只有密切关注到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之间这种互为依托的关系,才能按照生态经济学的观点做好水土保持与环境建设这一伟大事业。

2.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所形成的综合防治体系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性工作,水土保持工程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工程。

2.1 水土保持是综合防治蓄水减沙的根本性措施。宏观上一个国家,微观上一个县一个局部都证明了这一点,经测算,临朐县修建的各类水土保持设施的蓄水能力已达到11081.54万m3,仅弥河流域就拦蓄泥沙1200.1万m3,大大延长了水利水保工程的使用寿命。等于重修了10座大型水库。

通过对河道的治理、不仅减少了入库泥沙,保护了沿岸的粮田,同时减缓了突发性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保障山区经济可持续的发展。仅临朐县九山镇通过对弥河源头小流域的治理,每年减少对弥河及冶源水库的泥沙就达120万m3,同时改善了生产环境,保证了经济持续增长,终于告别了贫困走向小康,去年在遭受特大干旱的情况下,实现人均纯收入2824元。而治理前的1985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70元。 2.2 水土保持是改善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水土保持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力的推进了县域经济的稳定、持续、快速的发展。临朐县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原则,按自然形态将全县划分为131个小流域,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山水林田路,上下游,左右岸,毛支沟的全方位、系统化、规模化治理。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常年治理不断线。全县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4.8km2,新建水平梯田23331hm2,营造水保林46766.7hm2,发展经济林22206.7hm2,疏林补植8233hm2,封禁育林10273hm2,种草73hm2。新修水利水保工程18364处,新修道路2600km。投资25053.25万元,投工9066万个。全县小流域131条中,达到国家标准(GB/T15773—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标准的小流域54条,总面积60182.07hm2,正在治理的小流域42条,总面积77745.68h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7477.15hm2,尚未治理的小流域35条,总面积45446.10h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7639.2hm2。经过治理的小流域较好的改变了生产条件,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了经济繁荣,生态环境走向良性循环。在全省率先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财政收入创历史最高达3.2亿元,人均纯收入2782元。先后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县水保部门也先后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被县委县政府连续四年授予优秀创业单位、最佳服务单位称号,获县环境保护工作一等奖。实践证明,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工程,是改善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

3.强化水土综合治理措施是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力保障 水土保持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其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已经显而易见。如何突出国策地位,发挥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根本所在就是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

3.1 科学规划体现政府意志。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宏伟的事业,不仅要多学科、多部门通力合作,更重要的是制定一个科学的规划。临朐县在这方面的作法是遵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为指导,由县水土保持部门牵头组织县直有关部门,乡镇配合,在外业普查、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出《临朐县水土综合治理建设生态环境规划》,提交县人大农经委,分别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征求修改意见,并经山东省水利厅、山东农业大学专家、教授论证后,提交县委、县政府联席会议讨论、修改定稿,由县政府正式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颁布施行。历时半年,时间虽长,但该项规划科学的阐明了临朐县水土综合治理建设生态农业的实际,因地制宜,确定了三个生态建设区即东部南部砂山丘陵生态建设区、北部平原生态建设区和西部灰岩山区生态建设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施三年来成效显著,三年治理改善水土流失面积216.6km2,投资19975万元。仅1999年度的综合治理,全县共投入工日1586.8万个,搬运土石方1893.3万方,营造水保防护林3.5万亩,建设水土保持设施1099项,新修山间道路446.9km,经济林基地14个,得到了部、省的充分肯定。

3.1.1 东部南部砂山丘陵生态建设区主要有东部低山丘陵和南部砂山地区组成。涉及上林、柳山、卧龙、辛寨、蒋峪、、大关、九山、石家河等九处乡镇,587个行政村,409866口人。地质多为变质岩、岩浆岩组成,仅有少部分玄武岩和石灰岩。全县的群峰之冠——沂山在本区,海拔高度1031m,全区总面积1139.34km2,有81条小流域,其中已治理小流域28条,正在治理小流域29条,尚未治理小流域24条,现有水土流失面积472.26km2,土壤侵蚀模数2271.49t/km2·年,年土壤侵蚀量258.8万吨。该区治理建设的主要措施是:以小流域为单元,荒山荒坡大搞植树造林,建设以大枣、板栗为主的干杂果经济林基地。改造坡耕地,建设高标准水平梯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开展农村新能源,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立足山丘区优势,发展瓜菜生产。小流域治理模式上,实行山顶乔灌草戴帽,山腰经济林缠绕,山脚梯田种粮油菜,堰边种植花、草、桑,谷坊、塘坝沿沟建,林、水、路、田都配套。

3.1.2 北部平原生态建设区辖临朐、七贤、龙岗、杨善4镇,170个行政村,246217人。大部分为山前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水浇条件好。总面积202.02km2,有15条小流域,其中已治理小流域11条,正治理小流域3条,尚未治理小流域1条。现有水土流失面积47.47km2,土壤侵蚀模数798.44t/km2·年,年土壤流失量16.13万吨。该区治理建设的主攻方向是注重产业结构调整,以小流域为单元,抓好大棚果、瓜、菜基地建设,狠抓以节水灌溉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及道路建设;植树种草,完善农田林网体系,大力推广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重点抓好被动式太阳房、太阳能热水器和农作物秸秆气化工程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

3.1.3西部灰岩山区生态建设区辖冶源、纸坊、五井、寺头等4镇,209个行政村,205058人,该区出露岩层大部分为石灰岩,山丘起伏,野生药材和矿产资源丰富,荒山面积大,水源少,土层浅,肥力低。总面积492.38km2,有35条小流域,其中已治理小流域15条,正治理小流域10条,尚未治理小流域10条,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99.93km2,土壤侵蚀模数1980.99t/km2·年,年土壤侵蚀量97.54万吨。该区治理的主要措施是:以果品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以柿子为主的林果生产;狠抓耕地梯田化,推广有机旱作综合配套技术;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以五井西部为中心,巩固、发展和完善佛手瓜基地。

3.2 加强实施力度,把规划变为现实。为切实抓好规划的实施,工作中主要突出三个重点,强化五项措施。

3.2.1 突出三个重点即突出林果基地建设,一要立足实际,在规模上下功夫,搞突破,形成规模效益。二要要树立效益意识和市场观念,根据市场要求确定好品种,引进名优特新品种苗木,一树当家,多元种植,抵御市场风险,保持市场竞争力。重点提高发展板栗、柿子等传统品种,创临朐品牌。要着眼临朐独特条件,发展特色农业,构筑临朐“特色+规模”山区流域经济格局。突出水利建设,临朐县十年九旱,水利建设事关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建设的成败,必须把水利建设搞好。要以林果基地水利配套为中心,围绕综合治理开发,坚持开源、节流并举,截、蓄、挖、改结合,搞水与防洪结合,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兴利除害,发挥最佳效益。突出综合开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贵在综合开发治理,必须实行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开发。搞好产业结构调整与实施产业化相结合,与发展特色农业相结合,与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相结合,多业并举,综合开发,发挥综合效益。要瞄准市场,大力发展名优稀特产品。要扩大西南部砂石山板栗,西部柿子,南部沂山中药材,青石山红香椿,弥河、汶河、丹河沿岸莲藕等地方特色产品生产规模,打响临朐品牌,走好特色之路。大力发展大棚瓜果、畜牧业、工艺品、石材、农副产品加工业,多形式、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3.2.2 强化五项措施即搞好科学规划,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前提。要进一步调整规划,落实好乡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任务,搞好市场预测和科学论证,明确发展品种。提高科技含量,要充分利用同山东农业大学开展技术合作的机遇,加大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力度,抓好良种良法引进示范推广。重点引进推广梨枣、中华寿桃、日本水晶梨、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