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塑造

合集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健康的人格是个人内心稳定、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品质。

语文教学是影响个人品质塑造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承和价值的传递。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人格的塑造,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下面简要地分析一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塑造健康人格。

第一,注重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际关系的教育,也是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语文教学中,应以情感教育为导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以适当的方式表达爱、关怀、尊重和信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素质,塑造健康人格。

第二,注重课堂教学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指帮助学生认识、尊重、珍爱和维护生命的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选取适当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和不易得来,增强他们的生命体验和生命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让他们形成自爱、爱生命、珍视生命的健康人格。

第三,注重阅读教育的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育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选取具有道德内涵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领悟道德真谛,培养正直、诚信、忠诚、友爱、勇敢、有责任感等品质,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和正确人格的人。

第四,注重语文教学的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卓越人才和具有高尚情操的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力,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开放心态,形成健康的人格。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形成健康的人格是十分重要的。

注重情感教育、生命教育、品德教育和文化教育是语文教学中实现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

通过语文教学的精心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增强个人的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和生命意义,使学生得以在人格塑造上实现全面的发展。

语文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塑造

语文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塑造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健康人格塑造
语文教学融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人格塑造于一体,对学生人格塑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传递社会的正能量。

语文课堂健康人格实践言传身教“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书育人是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

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传递社会的正能量。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育人尤为重要,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更应重视。

《中学语文教学

纲》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要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结合课文的具体语言环境,具体文章内容,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的心灵,使他们逐步健全人格。

”语文教学融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人格塑造于一体,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也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主要途径。

一、挖掘语文教材的思想内涵,激发学生塑造健康人格
语文是民族语言的承载者,是传统文化的传递者。

丰富的人格教育内容潜隐在语文教材中,是培养健康人格的好资料,为我们提供了实施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

我们语文老师在完成字、词、句、篇章结构基本语言知识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的特点,唤醒学生心中刚刚萌芽,尚需扶持的真、善、美的种子,去挖掘每篇课文潜在的思想教育的价值,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教育。

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2 1年 第2 期( 第 1 1 ) 02 3 总 9期
一 … ~ … _ ● … … … ●
浅 谈在 语 文 教学 中对 学 生 健 康人 格 的塑 造
周 建 中
阜 宁县 大刘初 级 中学 ,江 苏 盐城
在新世 纪来临之际, 健康人格的培养 已成为当今世界 教育 的主题之一 。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采用什么方 法去培养 ?在诸多学科中, 是否只有思想 品德课才有助于 健康人格的培养 ?答案 是否定的。实际上, 各科教学在学 生人格形成过程 中都起着一定的作用 。比如语文教学, 对
趣。
创造机会, 就应当对学生成功和努力表示赏识, 使学生获得 愉快的体验, 时刻感觉到 自己的努力与成功, 强化这种愉快
感。 有时学生对某个 问题提 出质 疑, 甚至质疑课本, 质疑权 威, 质疑老师对某个数学 问题的理解 ,自己提 出了不完美
的 、 新 立 异 的想 法 , 师 不 应 立 即就 下论 断 , 是 让 学 生 标 老 而
生: 定位 。 生 : 组 实 数 确定 点 的位 置 。 两
而中国的生都是我如何听大人的话, 长大后成为某某某; 结 果长大后, 美国人在各个方面都有杰出的思想人才 , 而我们 的中国人 的思想却紧 困在 山寨 、 模仿 , 这就是教育的区别 , 美国人强调赞美、 欣赏 , 中国人强调服从 、 守, 遵 所以在数学 课上学生回答的问题非常 出色 , 作业卷面整洁、 准确 , 考试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 情感性、 生动性 在潜移默化 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 爱国主义、 集体 N 特点 ,
殊的重要地位 。那么, 如何在语文教学 中渗透健康人格教
育呢 ?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摘要:塑造健康人格是语文教学的使命,语文教学对于塑造健康的人格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语文教学将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的陶冶融于一体,既有理论的灌输又有情感的熏陶,既给予耐心的疏导,又有榜样的示范,还注重实践。

在多种方法的教育引导下,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获得了全面的发展。

这对于净化心灵,塑造健康人格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塑造性格健康人格感染力兴趣1 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就要高举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旗帜,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激发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中自觉塑造健康人格。

众所周知,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是语文素质的三大方面。

他们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都影响深远。

这与课文本身具有的强烈的思想性、教育性、政治性有重要关系。

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都能为语文老师所利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格。

例如,岳飞在《满江红》中慨叹:“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文天祥在《过零丁洋》里高喊:“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民族气节流露出来。

此外,《最后一堂课》中洋溢着浓厚的爱国情怀,《七根小火柴》中用生命珍藏宝贵的火柴的“无名战士”的形象深深感染学生,教会学生在集体,在党、在国家利益面前,舍弃小我,保全大我的大无畏精神。

文学具有深刻的感染力,是文学也是人学,是作者倾注情感,是思想情感和道德风尚的流露。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精力。

联系实际,使学生在感受文章美的同时提升自我的精神人格。

将文章传递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品质。

2 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就要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美文陶冶塑造人格,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适应于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对于非智力心理因素有重要作用。

根据《大纲》要求,语文教材中纳入了便于进行审美教育的大量文学作品,这有利于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美的享受。

浅析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浅析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二、 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 育功能 , 陶冶塑造健康 人格
如 果 说 通 过思 想 教 育 塑 造 健 康 人 格 偏 重 于 “ 之 以 理 ” 晓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人 格 的情 感 力 量 , 只有 通 过 生 活 实 践 才 能 内 化 为 具 体 的 信
念 和行 为方 式 , 而 形 成 稳 定 的 性 格 特 征 。 进
容也 不 少 。 无 名 战 士 ” 惜 牺 牲 宝 贵 生 命 珍 藏 七 根 火 柴 , “ 不 因为
美 经 验 与 审 美 客 体融 而为 一 , 创 造 美 的 同 时 也 创 造 自身 。 在 学
习 《 祠 》 学 生 深 深 陶 醉 于 祖 国 优 美 的 自然 风 景 和 悠 久 的 历 晋 , 史文化中 , 时教师出这样一个训练题 : 此 由对 周 柏 唐 槐 的描 写 展 开 想 象 , 成 抒 情 散 文 片 断 。 学 生 思 路 大 开 , 的想 到 古 老 写 有
民族 气 节 和 炽 烈 的 爱 国 之情 。
三、 走出课堂 , 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开 展 “ 动 性 、 立 性 和 创 造 性 ” 课 外 活 动 作 为 语 文 教 主 独 的 学 的一 项重 要 内容 。 “ 万 卷 书 , 万 里 路 。” 纸 上 得 来 终 觉 读 行 “ 浅 . 知 此 事 要 躬 行 。 ” 思 想 教 育 和 审美 陶 冶 中 汲 取 完 善 自 绝 在
红军 大 部 队正 遭 遇 着 恶 劣环 境 的挑 战 , 更 需 要保 存 火 种 。 党 学 生切 身 感 受 到 : 党 的利 益 、 民利 益 、 体 利 益 面 前 , 人 利 在 人 集 个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浅 谈 如 何 在 语 文 教 学 中 塑 造健 康 人 格
河北省赤城县 雕鹗 九年一贯制 学校 语文课 程 的基本 特点 是工 具性 与 人文性 的统一 , 语文教学在人格 塑造方 王嗣勇 教育 和审美 陶冶 中汲取 完善 自我人 格 的情感 力量 , 只有通 过生活实践才 能 内 化为具体 的信念 和行为方式 , 进而形 成
二 、 分 发 挥 语 文 教 学 的 审 充 美教 育 功 能 , 审 美 陶 冶 中塑 造 在 健 康 人格
如果说 通过 思想 教 育塑 造健康 人 格偏重 于 “ 晓之 以理 ”, 么通 过 审美 那 教育 塑 造 健 康 人 格 主 要 是 “ 之 以 动 情” 。审 美 陶 冶作 用 于 除语 文认 识 能 力 以外 的其 他心 理 因素 , 括情 感 、 包 意
充 分 发 挥 语 文 教 学 的 思 想教育功能 。 高扬共产 主义、 爱国 主义 、 体主 义 的旗 帜 。 发 学 生 集 激 在 完善 自我 中塑造健 康 人格


语 文教师 可 以充 分 利用 语 文教 育 特有 的形象 性 、 情感性 、 生动性 特点 , 在 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 主义 、 国 爱 主义 、 集体主义教 育。达到提 高学生 人 格思想 素质 的 目的。守卫 本 土是 动 物 的本能 , 这成 了有 思 想 的 人 类 爱 国 主 义、 民族主义 的渊 源。岳 飞“ 壮志饥 餐 胡 虏 肉, 谈 渴 饮 匈 奴 血 ”( 满 江 笑 《 红》 ,还 我河 山” )“ 的呐喊 ; 文天 祥 《 过 零丁洋》 留取丹心 照汗青 ” 高 尚的 民 “ , 族气节溢彩流芳 ; 陆游 “ 卧孤村 ” 尚 僵 “ 思卫国戍 轮 台 ” 《 ( 十一月 四 日风 雨大 作》 , ) 感人泪 下 ; 黄河颂》 《 黄河 的英雄 气 魄和诗人 高亢 的爱国激 情催人奋 进 ; 《 最后一课 》 一只警钟 唤 醒学生 学好 像 祖 国语 言 文 字 , 溢 着浓 郁 的爱 国情 洋 教材 中体 现个 人理 想 和祖 国命 运 相联系的文章很多 , 如《闻一 多先 生 的 说和做 》 闻一 多横眉 冷对 国 民党特 务 , 的手枪 , 把满腔热血 化为驱散黑暗 的晨 曦, 以宝 贵 的生命 证 实 了他 的“ ” 言 和 “ , 是 言 的 巨人 , 是 行 的 高 标。 行” 他 他 “ 弹” 勋 邓 稼 先 高 举 爱 国 主 义 旗 两 元 帜, 怀着强 烈 的报 国之志 , 自觉 把个 人 的理想与祖 国的命运 紧紧联系在一起 , 把个人的志 向与 民族 的振兴 紧 紧联 系 在一起 , 写就 了一部为祖国和人 民鞠躬 尽瘁 、 死而后 已的壮 丽诗篇。学生 深切 感受到 : 在党 的利益 、 人民利益 、 集体 利 益 面前 , 个人 利益 是何 等 的微 不 足道 。 《 生命 的意义》 则更激 发青 少年 学生 确 定正确 的政 治 方 向, 握青 春 , 探 求 把 去 生命 的永恒 实在意义。文学是人 学 , 文 风体现着作 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 风 尚。 教师授课 时不要 只从 文学 的 意义 上 去 讲授作家作 品 , 而是要联 系学 生实 际树 立人 格榜样 。比如 , 朱 自清 时 , 讲 势必 要讲朱 自 清反对 帝国主义侵华政 策 , 宁 可饿死也不 领“ 济粮 ” 救 的坚 贞 民族 气 创新教育 1 0 2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语文教学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塑造健康人格的过程。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个性与情感的发展,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其成为有理想、有责任心、有爱心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下面将从阅读习惯、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三个方面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个性和情感培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和见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情操和认识世界的能力,使其品德修养得到提高,人格得到塑造。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指导和鉴赏评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人生哲理、情感交融。

可以选择《红楼梦》、《水浒传》等经典作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阅读,引导学生思考其中人物的善恶之辨、忠奸之别,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情感认知。

学校和家庭也应该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乐于阅读、享受阅读。

学校可以举办阅读节、读书分享会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家庭可以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读物,鼓励他们多读书、多思考,从中领悟人生道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语文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仅是他在交际中的工具,更是他个性的外在表现。

通过语文教学,我们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在交往过程中更加自信、大方、得体,形成良好的人格特质。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文言文、现代文学作品等,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文、作文等练习,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通过讨论、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戏剧表演、朗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这些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形成阳光、健康的人格特质。

老师还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学生的言行举止,指导学生在表达时注重礼貌、尊重他人,不给人带来负面影响。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 济 粮” 救 的坚 贞 民族 气节和 炽 烈 的爱 国之情 。 榜 样 的力 量是 无 穷 的, 不少 作 家 的 良好 性格 和伟 大 的 人 格渗 透 到 学生 的潜 意识 中 , 为他 们 自觉 不 自觉仿 效的 成
楷模。
实践锻 炼 等 多种 方法 , 学 生 既获 得 了知 识 、 使 培养 了能 力 , 又受 到情 与理 的潜 移默 化 , 而 陶冶 情操 、 化感 情 , 从 净 塑造
性 , 潜 移默 化 中对学 生进行 共 产 主义 、 国主义 、 在 爱 集体 主
义教 育 , 到 提高 学生人 格 思想 素质 的 目的。守卫 本土 是 达
动物 的本 能 , 成 了有 思 想 的人 类 爱 国 主义 、 这 民族 主义 的
欣 赏 能力 , 以饱 含 情 感 的 “ 可讲 因 素” 诱发 学 生 感应 的心 灵 ,使 之在 美感 共 鸣 中得到 净 化 ,达 到人 格 塑造 的 目的 。
浅谈如 何在 语文教学 中塑造健康 人格
盖 会 兵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连家庄中学 河北 石家庄市 000 560
摘 要 : 分 发 挥语 文教 学 的思 想教 育 功 能 、 美教 育 充 审 功能 , 生活 实践 中塑造 学生健康 的人格 。 在 关键 词 : 健康 人 格 思想教 育 审美 教育 生 活实 践 语 文 教 学在 人 格 塑造 方 面 有着 无 以伦 比的 得 天独 厚 的优 势。 它能 够 融知识教 育 、 能力 训 练 、 德培 养 、 道 情操 陶 冶于 一体 , 采取理 论 灌输 、 心疏 导 、 耐 情感感 染 、 榜样 示 范 、
括 情 感 、 志和 个 性 心理 特 征 , 意 即我们 常 说 的非 智 力心 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塑造
发表时间:2013-05-30T14:49:14.17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7月总第141期供稿作者:孟杰魏鹏[导读] 认真书写、保持书面整洁、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作业等看似琐屑的小事,同样能塑造学生严谨、求实、勤奋等良好的性格。

孟杰魏鹏山东省青州市北关初级中学262500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具体途径有三: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旗帜,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

而后者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这主要根源于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

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

守卫本土是动物的本能,这成了有思想的人类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渊源。

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发出了“还我河山”的呐喊;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民族气节溢彩流芳;陆游“僵卧孤村”,“尚思卫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人泪下;《冯宛贞》率众痛击英法联军,激起了民族万丈豪情……
文学是人学,文风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

教师授课时不要只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讲授作家作品,而是要联系学生实际树立人格榜样。

比如,讲朱自清时,势必要讲朱自清反对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仿效的楷模。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主要是“动之以情”。

审美陶冶作用于除语文认识能力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即我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

《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而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

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

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给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教师宜通过表情范读或指导朗读、生动描述或指导创造性复述、指导课本剧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体会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乐爱恨等丰富而深刻的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披文入情”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

有位教师上《背影》一课,首先动情地讲起了自己的父亲,学生听得入神感动,然后纷纷讲起父亲如何关怀、培育自己成长,全班沉浸在浓重的情感氛围中。

教师看时机成熟,水到渠成地进入了新课教学。

我在讲《背影》一课时,怀着对父爱的深刻体验动情地讲授,学生们情感受到冲撞,好几个学生不能自抑,不止一次地流下了滚烫的泪。

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不用说教,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早已深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对美是追求的,教师则要引导他们寻求真正的美——人性美。

大量的写人记事文章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一件小事》里车夫勇于负责,正直无私;《散步》中“我”作为中年人扶老携幼,表现出承前启后的庄严的使命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净化心灵,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

此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美进行再创造,也有益于塑造健康人格。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客体融而为一,在创造美的同时也创造了自身。

三、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

新《大纲》也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

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兴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

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

我每个学期都要带学生游玩一两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师生从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了情操,了解了风土人情;锻炼了观察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学生课外有饲养小动物的爱好,我也支持,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必然要学习有关知识,学会观察,提高语文能力,也有利于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格。

值得强调的是,语文教学中重视健康人格的塑造,决不是说可以忽视常规训练和学习习惯的作用。

认真书写、保持书面整洁、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作业等看似琐屑的小事,同样能塑造学生严谨、求实、勤奋等良好的性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