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分析351例

合集下载

传统和声中三音跳进的分析与应用

传统和声中三音跳进的分析与应用

传统和声中三音跳进的分析与应用作者:胡玲玲来源:《黄河之声》2019年第18期摘要:在学生初学和声的学习中,三音跳进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在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学习了原位正三和弦四部和声的排列、和声连接法、旋律连接法。

在为旋律配和声中,如果旋律都是平稳进行,则枯燥乏味,需要适当跳进进行,三音跳进则为丰富旋律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传统和声;三音跳进;Ⅳ级五音到Ⅴ级根音之间的跳进在学习传统和声学的过程中,三音跳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在学习三音跳进的内容中,有的教材会加上Ⅳ级五音到Ⅴ级根音之间的跳进连接,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安排,毕竟三音跳进是四五度根音关系和弦连接时候的三音到三音,而Ⅳ级五音到Ⅴ级根音之间的跳进中,恰好是二度根音关系和弦连接时,也有一个三音到三音的过程,因为是二度根音关系,所以从三音到三音也是二度关系,造成跳进的刚好是Ⅳ级五音到Ⅴ级根音之间的跳进。

因此本文不仅分析三音跳进,也拓展了Ⅳ级五音到Ⅴ级根音之间的跳进分析。

一、三音跳进的规则那么怎样进行三音跳进呢?三音跳进就是四五度根音关系的和弦连接时,高声部或者次中声部进行从前一和弦的三音到后一和弦的三音之间的跳进。

概念里边重点词就是四五度根音关系和弦连接,比如Ⅰ——Ⅳ,Ⅰ——Ⅴ或者反之,其次,只能在高声部或者次中声部进行三音跳进,不能在中声部或者低声部,最后,还必须是前一和弦的三音到后一和弦的三音之间的跳进。

在这个三音跳进的连接中,上三声部除了三音之间跳进,其他两个声部都是平稳进行,其中一个声部保持不动,另一个声部二度进行,典型的和声连接法。

而且一旦三音跳进之后,前后和弦的排列方式必然不同,前邊和弦如果是开放排列,则后一和弦就密集排列,如果前和弦是密集排列,则后和弦就是开放排列。

二、为何没有五音跳进或者根音跳进为什么有三音跳进,没有五音跳进或者根音跳进呢?这是因为,这时候学生才学了四部和声,和弦的连接法,都是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初学和声不久,离转位和弦还有一段学习过程。

和声与曲式分析3--作品分析-参考答案.doc

和声与曲式分析3--作品分析-参考答案.doc

和声与曲式分析3/作品分析参考答案一.写出正确的曲式分析图示评分标准:1、划出曲式结构共:60分2、呈示部:20分,其中调性5分,三段图示正确10分,小节数正确5分。

3、插部:20分,其中两段各10分,其中调性5分,小节数正确5分。

4、再现部:20分,其中调性5分,三段图示正确10分,小节数正确5分。

引子 A B A’ C D A B A’尾声a a’b b’ a a’c c’d d’连接 a a’ b b’ a a’2 4 6 4 6 4 6 叠入 4 4 5 7 2 4 6 4 6 4 6 16小节数详细标记:1-2 3-6 7-12 13-16 17-22 23-26 27-32 32-35 36-39 40-44 45-51 52-53 54-57 58-63 64-67 68-73 74-77 78-83 84-99调性:1-12 g 13-16 Bb 17-22 Bb –g 32-53 G 54-63 g 64-67 Bb-g 74-99 gA B A’ C A Ba a’b b’ a a’c c’ c’c’ a a’ b b’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小节数详细标记:1-4 5-8 9-12 13-16 17-20 21-24 25-28 29-32 33-36 37-40 41-44 45-48 49-52 53-56调性:1-24 G 25-40 Bb-g 41-56 G二.对所写图示进行文字叙述评分标准:1、写出乐曲曲式结构名称:10分2、对呈示部各乐段阐述,其中要阐述各乐段的类型5分,乐句的数量3分,调性2分。

3、对插部各乐段阐述,其中要阐述各乐段的类型5分,乐句的数量3分,调性2分。

4、对再现部各乐段阐述,其中要阐述各乐段的类型5分,乐句的数量3分,调性2分。

和声进行技巧1

和声进行技巧1

流行音乐即兴伴奏、和声研究报告——————基础篇————前言从去年4月底认识钢琴网以来,在流行钢琴音乐网站已经转了快一年了,刚开始,仅仅是下载一些乐谱。

属于网络菜鸟的我,当时连社区为何物都不知道,直到有一次,出于好奇,进入了社区,这一进,直到现在都没有出来,因为我已经把这里当家了。

如果以点击本站的次数来计算等级的话,我至少也是“长老级”了,不过,不善言谈的我,很少发帖,所以至今还是“中级站友”。

但在我心中,早已把大家当成是好朋友,(虽然很多网友的英文名字我还不会读,英语水平太差)。

每每在社区里浏览,大家轻松的话题,搞笑的话语,往往让我笑到流出眼泪,这里是生产快乐的地方,我喜欢这里,同时,这里高手如云,也确实让我受益。

因此,总想为大家做点什么?看到很多初入此道的朋友,不知如何下手,从哪儿学起,于是便有了写一篇即兴伴奏研究报告的想法,把自己这几年来积累的一点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望各位高手看后不要见笑,并诚请各位多提意见或建议,大家共同讨论,一起进步。

引入: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即兴伴奏的书,我基本上把能找到的这类书籍都浏览过,发现实用的东西不多,书上只告诉你,这个和弦可以接什么和弦,但并没有告诉你,你拿到一首新曲后,该如何去配和弦,而这才是即兴伴奏的关键所在。

诚实的讲,要想达到拿到一首新曲马上就能配的程度,须多年的实践经验,并有大量的曲目积累,最后是凭着对和声的感觉去配,这可不是一下就能做到的。

到目前为止,我也没有看到过一篇文章能把这一点说清,本文也不例外。

不过,本文与市面上同类资料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在于本文把流行歌曲中的和弦进行总体规律概括出来,形成一个个常用的公式,并有相应的练习,供大家练习,相信大家经过大量的练习以后,对流行和声和弦的进行的规律、走向有一个大体的认识,为以后伴奏打下良好的基础。

废话少说,马上开讲。

小常识:1、如何正确的转换和弦。

配伴奏,必然会牵扯到和弦转换的问题,那么如何正确的换和弦呢?注:这一原则多用于纯伴奏(左右手都是伴奏)且针对于右手和弦,不过,左手也适用。

高校和声教学与实践研究30年(1990-2020)

高校和声教学与实践研究30年(1990-2020)

重。(见表2)
103
表 3. 2010-2020 年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数量
78
29
28
24
30
24
14
33
38
36
19
(353)
以上表3显示自2010年后至今,相关论文共计353篇,数量大幅增加,其中,2010年的文献总量达到78 篇,由于2010年召开了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其中汇集了许多有关高校和声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故该 年研究文献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年份。另外,自2010年后,研究内容从广度及深度上均有长足发展,研究方法 也丰富多样,如个案分析、跨学科研究等,整体呈多元化、纵深化发展趋势。(见表3)
第31卷第2期 Vol.31 No.2
邯郸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andan University
2021年6月 June 2021
高校和声教学与实践研究30年(1990-2020)
武擎
(邯郸学院音乐学院,河北邯郸056005)
摘 要:以1990-2020年,这30年间有关我国高校和声教学方面的文献资料为基础进行研究,发现对该问题研究的
(三)课程改革 1•教学理念与目标 有关高师音乐专业和声教育的教学理念与目标,早在1990年戴树屏的《高师音乐专业〈和声〉教学改革的探 索》一文中便指出:“1980年修订的《高师和声教学大纲(草案)》中高师和声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较系统
104
地理解基础和声的理论及运用;能分析一般中外乐曲中常见的和声现象;掌握初步和声写作技能。为编写歌曲 伴奏、小型合唱曲以及学习有关理论作曲技术科目打下基础,能适应中等学校音乐教学工作需要”。同文中阐 述的该教学目的与任务仍是目前诸多院校和声课教学大纲制定的参考依据。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作者明确指 出高师音乐专业和音乐院校作曲专业的和声教学,二者培养目标、能力要求、学制、学时及教学对象的专业基 础水平等均不相同,应采取不同的教材教法,高师音乐专业的和声课,需在培养目标、学时及学生的实际专业 水平制约下进行教学,该论文为我们设定和声课教学目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完整版)和声练习试卷及答案(已整理)

(完整版)和声练习试卷及答案(已整理)

和声试卷A卷一.配写四部和声要求 1.正确应用和弦连接方法进行连接2.运用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的原位与转位、各级七和弦的原位与转位、副属和弦、近关系转调及其相关知识,为下列旋律和低音题配写四部和声。

二.分析和声题:库劳《小奏鸣曲》1.标出调式调性2.标出和弦的级数。

附答案和声试卷B卷一、为指定旋律和低音配写四部和声: ( 共70分,每题35分。

)写作要求:1.正确应用已学过的和弦连接方法进行连接。

2.运用正三和弦的原位与转位、属七和弦的原位及其相关知识,为下例旋律题配写四部和声。

以下为答案二、分析和声题:( 共30分)分析要求:1.标出调式调性及和弦的级数。

2.标出半终止及全终止。

和声分析答案试卷一1.四声部和声是传统和声学习的主要形式,四个声部的名称由高到低依次是高音部、________、___________与低音部。

2.两个声部的同时进行有同向、反向与_______ 三种类型。

如果在同向进行中两个声部的音程保持不变,称为______进行。

3.____级六和弦是所有副三和弦中应用最广的和弦,在四声部写作中主要重复_____音,以加强其下属功能。

4.终止四六和弦是一种具有复功能特点的和弦,主要以_____功能为主,常用______功能或主功能和弦引入。

5.完满终止的条件有:低音为原位的属或下属到主和弦,即低音为______度进行,主和弦必须是______音旋律位置,且处于小节强拍。

6.根据属七和弦解决时的声部进行规则,V56、V34解决到____,V2解决到____。

7.结束处的V7—VI构成______终止,这时VI应重复_____音。

8.大小调下属功能组和弦一个共同特点是包含有调式的_____级音。

1.下列和弦连接中无法用和声连接法做连接的是…………………()A II56—V2B VI—IVC VII7—V34D I—II62.下列含有K46的和弦序进中,正确的是…………………………()A II6K46︱V7 IB II6V︱K46 V7C I II56︱K46V7D K46 IV︱V7 I3.下列和弦连接中不能使用五音跳进的是………………………()A V—IB V6—IC V6—I6D I6—V64.下列哪一个七和弦可能为某小调导七和弦………………………()A B C D5.下列关于和声模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模进的最初原型称为模进动机B 是推动音乐展开与保持材料统一的重要手法C 模进过程中模进音程绝对不能改变D 模进次数一般以三四次为宜三、判断题(每空2分,共10分)1.四部和声中任何两个相邻声部间的音程都不能超过八度,否则会形成声部过宽的错误。

《和声分析与键盘和声》教案

《和声分析与键盘和声》教案

《和声分析与键盘和声》教案
授课内容:第九章用正三和弦为歌曲配伴奏(一)
教学目的:使学生基本了解用正三和弦配歌曲钢琴伴奏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功能选择、音型选择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分析法教学过程:
一、为歌曲配伴奏的准备
1、分析歌曲内容
2、分析歌曲调式、调性与风格特点
3、确定歌曲曲式结构
4、选配和弦、确定和旋内外音
5、创造合适的音型
二、四声部键盘织体
三、主旋律与伴奏织体
四、和弦与伴奏音型的关系五、常用伴奏音型介绍:
1、柱式和弦伴奏音型
2、分解和弦音型
3、琶音音型
4、混合交替音型
六、伴奏音型的设计与选择七、伴奏分析
八、键盘练习
作业:
一、分析钢琴伴奏谱
二、为歌曲配简单的伴奏后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尤其重视实践的练习。

第九章用正三和弦为歌曲配伴奏(二) 教学目的: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用正三和弦为歌曲编配伴奏的基本
手法与能力,为以后的编配伴奏做良好的基础。

重点、难点:不同类型、风格的音型变化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分析法教学过程:
一、歌曲钢琴伴奏不同风格的介绍
1、进行曲风格
2、儿童歌曲风格
3、圆舞曲风格
二、音型变化
三、示范演示
四、学生课堂练习
五、讨论分析
作业:
一、分析钢琴伴奏谱
二、为歌曲配简单的伴奏
后记:音型选择的合理性。

歌曲和声谱编写举例

歌曲和声谱编写举例

歌曲和声谱编写举例
首先这是一首B大调歌曲,这首歌用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知识点,就是流行音乐里的大小调和声替换,这首歌里最有色彩的和声是4级在很多地方借用了同主音小调的4级。

下面我来弹几首用上这个和声替换感觉的歌曲,大家一起感受一下。

这是一首B大调歌曲,速度在82左右。

这首歌用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知识点。

就是流行音乐里的大小调和声替换。

这首歌里最有色彩的和声是4级在很多地方借用了同主音小调的4级。

好了下面我们来分析这首歌的前奏,前奏开始唱了4小节主歌之后进入前奏部分,前奏用上了两把吉他一呼一应的编配手法”CallandResponse”。

详细的大家可以参考上节课mojito上面关于这个编配技巧的解析视频。

前奏和声是1451简单的两遍重复之后进入A段落。

D段是进行到最后一次增加的一个段落,和声是134大4小,这里再次点题4级小和弦。

最后来说一下我最喜欢这首歌的地方,这首歌是一首抒情摇滚,整首歌,鼓,贝斯的频段比较多,而且这首歌有非常抓耳的贝斯线条,是和声上用得十分巧妙。

基础和声-2 教学大纲

基础和声-2   教学大纲

基础和声-2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90704X20课程名称:基础和声/Foundation harmonic课程类别:学科教育课学时与学分:96/6先修课程:乐理、视唱练耳适应专业:音乐表演专业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声学教程》(上、下)斯波索宾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和声分析351例》吴式锴编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黄虎威著华乐出版社2000年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基础和声是一门音乐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

首先,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分析传统严肃音乐中和声的框架、功能的进行及声部的连接从而在理性的角度更好的把握和了解作品。

同时,它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具有一定钢琴水平的学生可以结合该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和练习来增强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从而适应各种演出、中小学校音乐教学及群众文艺活动的伴奏需要等。

三、课程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传统和声学的基础理论,认识和了解多声音乐在作品中的应用及发展规律,树立学生在音乐演奏、演唱等过程中的多声思维和较高的演绎力及鉴赏力,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中和声现象的分析和理解力,并具备一定的和声习题书写能力。

提高学生对多声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自身的艺术修养。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上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能结合作品及实际音响,老师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仅统一教材还要因材施教。

具体以:讲授法、问答法、例证法、图式法、讨论法等。

另外,在此课程基础上开设的键盘和声应用课就属于这门课程的实践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和声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弹奏和声连接,感受和声变化的效果与色彩,并最终能掌握伴奏能力。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