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试题以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以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一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1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A.知识巩固

B.知识运用

C.知识提取

D.知识迁移

1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这是运用了:( )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变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12.学习策略中的一种——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认知计划(计划策略)、监视计划执行(监视策略)和:( )

A.调节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实施策略

D.价值性

13.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交通性、独创性和:( )

A.多样性

B.迅速性

C.流畅性

D.价值性

1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 )

A.道德理念

B.道德行为

C.道德品质

D.道德意识

15.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优,即依从、认同和:( )

A.内化

B.行为

C.实行

D.反馈

16.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17.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18.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种:( )

A.吸引的人际关系

B.合作的人际关系

C.沟通的人际关系

D.平等的人际关系

19.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

20.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

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

C.教学评估

D.教学检查

二、填空题:

1.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________________。心理变化

2.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_______有意义______的接受学习。

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是经____________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编码

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

_____________。认知结构

5.奥苏伯尔认为学校学生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即____________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认知

6.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____________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趋向或接近

7.学生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提高,这是技能的_____正______迁移。

8.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____自我监控_________。

9.有的学生由于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端部位,就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这是一种_________感性_____概括。

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如果过了很长时间直到考试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所以,为了学习不被遗忘,在学习后要____及时_______复习。

11.心智技能的培养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_____积极性与主动性________。

12.“记忆术”很多,比如《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一种_______编歌诀______的记忆术。13.问题解决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即_______发现问题_____、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14.当你熟悉塑料袋装东西的功能后,就很不容易想到或发现它在急情况下可以当“小便袋”使用。这种心理现象叫做_______功能固着______。

15.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_______有社会价值_____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16.中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可以做到言行一致,具有____自律

_______性。

17.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_______心理状态与过程_______。

18.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____________。寻求与发展

19.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从一名新生成长为一名称职者的成长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

____________。关注学生阶段

20.研究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的_______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_____.

三、名词解释:

1、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它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2、概念同化是指教师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

3、发现学习是一种有意义学习方式,它强调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由学生独立发现事物的意义、规律,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在发现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辨别分析,发现本质属性。通过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等积极的思维过程来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4、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问题解决的途

径。利用原型启发,发展类比推理,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

5、成长记录袋是指以文字形式详细记录学生成长情况的档案袋。其特点是:它的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而且数量很多;作品的收集是有意的,而不是随机的;成长记录袋应提供给学生发表意见和对作品进行反省的机会。

四、简答题:

1.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主要有哪些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于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2.何谓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包括四方面的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3.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间记忆的时间各是多少?

(1)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2)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3)长时记忆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

4.试比较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不同之处(填写在下表空白处)。

活动对象动作的执行动作的结构

操作技能具有客观性具有外显性

心智技能具有简缩性

(1)具有展开性.(2)具有观念性.(3)具有内潜性.

5.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五、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满分10分。

试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示:人有5种基本需要,将它由低级到高级顺序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并着重分析一下最高层次的需要。)

(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5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例如,对食物、水、空气、睡眠、性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是安全需要,即表现为个体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等;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随后出现的是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量层次

(2)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心胸开阔,独立性强,具有创造性;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从学习心理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是什么.从学习心理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

心理学试题二(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在行动之前对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价,称为()

A.动机

B.内驱力

C.抱负水平

D.诱因

2.将学业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3.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原理说

D.关系转换说

4.学习能力与学习策略的自发获得呈()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零相关

D.因果关系

5.抗拒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何种品质?()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6.程序教学的倡导者是()

A.布鲁纳

B.奥苏贝尔

C.斯金纳

D.加涅

7.强调学习准备与学习层次,重视教师循序渐进的指导作用的心理学家是()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贝尔

D.加涅

8.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指的是()

A.行为主义

B.人本主义心理学

C.精神分析学派

D.认知学派

9.属于无强化的消退程序的实例是()

A.老板对迟到的雇员扣发奖金

B.违章汽车遇到警察时主动交纳罚金

C.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

D.上课扮怪相而不再有老师和同学理睬

10.按照布鲁姆等人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对所学材料加以说明或概述,属于()一级的认知学习目标。

A.认知

B.领会

C.运用

D.综合

11.绝对评价的评价标准有()

A.合格与不合格

B.百分等级

C.三级标准

D.五级标准

12.以下各项活动中,属于教学的微观设计的有()

A.确定教学目标

B.制定教学计划

C.编选教材

D.选择教学模式

13.利用非言语线索矫正问题行为的方法有()

A.目光接触

B.室外罚站

C.动作提示

D.留校察看

14.按照奥苏贝尔的观点,当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已有了“爱国运动”的观念,再学习“保护能源”的观念时,则发生()

A.归总学习

B.归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15.相关研究的特点有()

A.人为创设各种情绪

C.不能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D.需控制情境、操作变量才能进行研究

二、填空题

16.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效果关键取决于______的质量。

17.组块的概念是______于1956年提出的。

18.当课堂上大多数学生都存在问题行为或个别学生的问题行为受到同伴支持

时,一般宜采用______行为矫正技术效果较好。

19.马斯洛认为,______需要得到满足,个体才会身心健康地发展,而这

类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个体满足这类需要的动机便随之减弱。

20.1908年,贾德依据“水下打靶”实验,提出了学习迁移的______说。

21.生成学习是美国加州大学______于1974年提出的概念。

22.依据智力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心智动作是通过一系列阶段,由实践动作

______而形成的。

23.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在一定的情境和一定的反应之间建立__,其公

式为S→R.

24.7岁以前的儿童,由于其思维尚无符合逻辑的推理,因而无法建立____

__的概念,这是皮亚杰的一个最重要的发现。

25.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____。

四、判断改错题

26.在掌握学习教学模式中,学生之间的学习效果差异主要表现在考试分数上。

()

27.编选教材属于教学的微观设计。()

28.及时反馈的信息价值和动机价值都高于延迟反馈。()

机低的人则仅对非常容易的工作有兴趣。()

30.潜伏学习实验表明,外在强化仅为操作所必须,而非学习所必须。()

31.从简单任务到复杂任务所产生的迁移量大于从复杂任务到简单任务所产生的迁移量。()

32.实物直观比模象直观更易突出事物的本质特点。()

33.概括原理说是由桑代克和伍德沃斯在其迁移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与形式训练说相对立的迁移理论。()

34.无强化的消退法是比惩罚更好的、负面影响较小的一种矫正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

35.埃里克森认为,信任感是一个人对周围世界的基本态度,它在婴儿期建立,并在以后继续发展。()

五、名词解释

36.效果律

37.顿悟学习

38.成长需要

39.纵向评价

六、简答题

40.举例说明什么是皮亚杰所称的“同化”与“顺应”?

41.做笔记的具体技术有哪些?请作简要说明。

42.什么是叶克斯——多德森定律?这一定律对教师有何启示?

七、论述题

43.试述应用行为矫正技术进行课堂管理的基本程序。

44.奥苏贝尔的讲解式教学与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有何不同?

心理学试题三

一、单选题

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C)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B)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D)

A荣格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

A荣格

B谢尔顿

D霍兰德

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哈撒韦

D霍兰德

6、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B)

A艾森克人格问卷

BY-G人格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

7、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D)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8、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C)A不可遏制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郁型

9、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C)

A认知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10、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B)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二、多选题

1、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是ACE

A需要

B气质

C动机

D能力

E兴趣

2、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是BCD

A需要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E兴趣

4、一般能力是指ABCDE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E注意力

5、气质类型包括ABCD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E神经质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ABCDE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7、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CD

A荣格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E埃理克森

8、以下可以称为特质的是ABCDE

A个人的外部行为特征

C身体和生理特征

D人格结构的单位

E个体持久的特征

9、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BCE

A爱森克人格问卷

B罗夏墨迹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16人格因素问卷

E儿童统觉测验

10、信度包括ABC

A再测信度

B等值信度

C分半信度

D内容信度

E效标关联信度

11、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活泼型的特点是ACE A强

B弱

C平衡

D不平衡

E灵活

12、以下关于能力的描述是正确的是ACE

A属于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二部分 情感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明情绪、情感具有( B )特征。 A 感染性 B 情境性 C 两极性 D 移情性 2、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 C )为中介的。 A 动机 B 态度 C 需要 D 感觉 3、情绪和情感过程是伴随人的(A)产生的,它们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个性的心理特征 D、以上几个都不是 4、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 D )。 A、气质 B、性格 C、意志 D、情绪 5、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C )。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6、( D)是情绪的基本形式。 A、激情、心境、应激 B、理智感、道德感、美感 C、热情 D、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7、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主观体验是( A )。 A、理智感 B、美感 C、激情 D、道德感 8、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B ) A. 热情 B. 心境 C. 激情 D.应激 9、“只有知之深,才有爱之切”,这是(A)的影响。 A、认知对情感 B、情感对认知 C、需要对情感 D、情感对需要。 10、“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B)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前三个都不是。 11、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叫(C )。 A、需要 B、情绪 C、情绪和情感 D、情感 12、情绪和情感是(D )。 A、对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规律性的反映 B、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C、对过去经验过的、体验过的事物的反映 D、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13、维持有机体生存的条件,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需要叫做(B )。 A、情绪和情感 B、社会性需要 C、生理性需要 D、需要 14、在有机体的生理必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C )。 A、态度 B、需要 C、情绪 D、情感 15、在人的社会性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B )。 A、情绪 B、情感 C、态度 D、需要 16、一个人盼望或追求的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叫(A ) A 快乐B、愤怒C、恐惧D、悲哀 17、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所中产生的情感叫做(B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认知 18、失去某种追求的目标或所盼望的东西引起的情绪体验叫做(C )。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开通黄钻 心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 1、感觉和知觉都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形象。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人自觉的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行动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是意志。 5、记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识忆、保持、再认、回忆。 6、意志行动包括制定行动计划和执行计划两个阶段。 7、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特点。 8、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9、性格是人对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0、方位、大小、距离等总称为空间知觉。 11、智力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呈常态曲线式的(正态)分布。 12、气质类型通常被分成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13、人的高级社会情感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14、概念是用词语来标志的。概念和词语之间是紧密联系而又相互作用。 15、人的最原始的情绪有喜、怒、哀和惧。 16、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方面。 17、人脑中旧经验(即旧表象)重新组合,产生新事物形象的过程叫想象。 18、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是: 二、单项选择题 1、当人们看见“天安门”三个字时,头脑中重现出的天安门城楼形象是:(C )A再认B回忆C表象D想象 2、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A )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3、智力的三维结构说的提出者是(C ) A斯皮乐曼B塞斯登C基尔福特D加德纳 4、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人们总是把煤知觉为黑色的,这是由于人的知觉具有(D )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5、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能诊断病情属下列哪种思维特性?(B ) A直接性B间接性C广阔性D概括性 6、情绪情感是以哪种选项为中介的反映形成?(A )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理论心理学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5·应用心理学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6·普通心理学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实验心理学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理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比较心理学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9、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10,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11、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弗洛伊德创立的、 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精神分析 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二、多项选择题 1、心理学可分为: 理论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5、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 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6、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 7、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心理学学科性质、心理学方法论、身心问题、学习心理机制、心理的起源 8、科学的三大特征是: 客观性、可验证性、系统逻辑性 9、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历史渊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

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面哪个不属于人类常见的情绪? A) 喜悦 B) 愤怒 C) 冷漠 D) 害怕 答案:C 2.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人类的: A) 行为 B) 情绪 C) 心理过程 D) 生理机制 答案:C 3. 心理学中的“经典条件作用”是指: A) 一个刺激造成的反应 B) 两个刺激关联形成的反应

C) 习得的反应通过时间延迟保持 D) 行为模式的固定不变 答案:B 4. 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是指: A) 心理上的自我激励 B) 早期经验对后续行为的影响 C) 他人对个体的期望影响个体的行为 D) 个体对他人期望的积极回应 答案:C 5. 学习理论中的“经典条件作用”是由谁提出的? A) 皮亚杰 B) 斯金纳 C) 波托金 D) 马斯洛 答案:A 二、填空题 1.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1)和(2)。

答案:心理过程、行为 2. 心理学最早的实验室建立于19世纪的(3)。 答案:德国 3.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的(4)和(5)。 答案:思维、记忆 4. 心理学中的因果效应通常通过(6)研究。 答案:实验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四个阶段。 答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包括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感知运动期出现在出生后的前两年,婴儿通过感官和运动经验来认识世界。前操作期从2至7岁,儿童通过语言和内在想象来逐渐解决问题。具体操作期从7至11岁,儿童开始思考物体的属性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形式操作期从11岁到成年,个体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概念的发展。 2. 请简述经典条件作用的基本原理。 答案:经典条件作用是一种学习过程,它基于“刺激-反应”关联。当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非中性刺激同时出现,并多次重复,最终中性刺激就能引起由非中性刺激引发的反应。这种条件作用基于条件反射的原理,刺激与反应通过时间的关联而建立联系。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5心理学 心理学 一、填空题 1、(1879年)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注意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 的转移。 4、知觉的特性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5、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 个基本环节。 6、问题解决过程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7、一般认为,情商主要包括五个部分: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 控制)、人际沟通、挫折承受力。 8、气质包括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9、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不平衡性,个别差异,发展的关键期。 10、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迁移的作用,(原型启发),定势的作用,情绪与动机。 1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因素。 12、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3注意的特征有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1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5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二、概念题 1、智力: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 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3、学习迁移: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 度对在另一学科或情境中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的获得的影响。 4、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5、记忆:是指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三、简答题 1、培养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 (1)创设有利于个体创造力发展的环境;(2)实施教育创新开展创新教育; (3)开发个体创造力的具体方法。 2、有效的提问应具备哪些特征? (1)把握问题的难度水平;(2)提出不同认知水平或类型的问题(3)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4)控制等待时间(5)对学生的回答给与适当反馈(6)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3、建立教师威信有哪些途径?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4、如何调控课堂心理气氛? (1)增加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建立融洽的师生感情关系(2)采取民主的领导方式对待学生(3)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健康情绪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1)正确的人生追求(2)宽广的胸襟(3)理性地适应生活(4)寻找身边的快乐。 6、教师的角色有哪些? (1)学习的指导者(2)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3)行为规范的示范者(4)心理保健者(5)教育科研人员。

心理学考核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考核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含 A、B、C、D、E 五个选项,选项中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参赛选手应将正确的选项选择出来并按要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涂,多选、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目前认为精神分裂症最重要的病因是() A.遗传因素(正确答案) B.心理因素 C.环境因素 D.脑结构的改变 E.神经生化异常 2.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最突出的症状是() A.幻觉妄想(正确答案) B.情感淡漠 C.行为幼稚愚蠢 D.紧张性木僵 E.行为退缩 3.该病人可能属于哪种类型的精神分裂症() A.偏执型 B.单纯型 C.紧张型(正确答案) D.青春型 E.未分化型 4.下列哪项护理诊断最不合适()

A.睡眠型态紊乱 B.不合作 C.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D.有暴力行为的危险对他人 E.急性意识障碍(正确答案) 5.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最常见的妄想是()A.与心境协调(正确答案) B.与心境不协调 C.与心境无关 D.罪恶妄想 E.非血统妄想 6.关于病人存在的精神症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强迫观念 B.强迫性仪式动作 C.焦虑 D.自知力缺乏、(正确答案) E.强迫性迟缓 7.病人存在的首要护理问题是() A.恐惧 B.焦虑(正确答案) C.自我认同紊乱 D.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E.自理缺陷

8.如果病人最近无心做事情,经常衣衫不整,头发没有整理。该病人则出现了下列哪个症状() A.情感淡漠 B.意志倒错 C.意志减退(正确答案) D.意志衰退 E.情绪低落 9.如果病人最近常诉说“有儿子的家庭才幸福”,现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该病人则可能出现了() A.焦虑 B.抑郁(正确答案) C.恐惧 D.强迫 E.自责 10.护士应该() A.连哄加诱惑让他回房间睡觉 B.提醒他必须呆在自己的房间 C.为了不打扰其他人睡眠,安排其他房间活动 D.告诉他现在所处的地方且评估他为什么入睡困难(正确答案) E.服用安眠药睡觉 11.对该病人的护理主要应() A.鼓励病人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照顾自己 B.评估病人的需求并极大可能的满足(正确答案) C.告诉病人他的责任是自己照顾自己

心理学试题含答案

心理学试题含答案 心理学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人对身体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反映,叫做( )。 A.外受感觉; B.内受感觉; C.本受感觉; D.内脏感觉 2.把明度相同的一个小方块纸放在白纸的背景上,就显得比放在黑纸的背景上要暗一些。这种现象属于( )。 A.同时对比; B.继时对比; C.明适应; D.暗适应 3.吃了糖以后再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酸;吃了苦的东西后,再喝白开水也会觉得甜。这种现象属于( )。 A.同时对比; B.继时对比; C.味觉适应; D.嗅觉适应 4.根据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影响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 ) A.成熟; B.练习和习得经验; C.社会经验; D.平衡 5.保持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秒钟的记忆是( ) A.短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工作记忆 6.在回忆的时候,见到一个身高特别矮小的人,容易联想到一个身高特别高大的人,这种现象叫( ) 接近律;B.类似律;C.对比律;D.多因律

7.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和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叫作( ) A.分类; B.概括; C.抽象; D.比较 8.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者一个最优解决方案,这个过程叫( )。 A.发散式思维; B.常规思维; C.创造思维; D.聚合式思维 9.把天上白云自然而然想象成草原上的羊群,这是(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有意想象 10.如果一个学生考试失败了,以下哪种归因有助于他振作起来,面对新的挑战(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外部环境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神经元具有接收刺激、传递信息和的功能。 2.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这种现象叫。 3.人在疲劳时容易困,想睡觉。这种现象叫做。 4.心理发生的标志是。 5.记忆表象有三个特点:直观形象性、概括性和。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动力定型 2.工具性条件反射

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0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B) 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3、奥斯本提出了⑴)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 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加涅)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奥苏贝尔) D、头脑风暴法 4、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 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5、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D)、 A、荣格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6、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 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7、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哈撒韦 D、霍兰德 8、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B) A,艾森克人格问卷 B、Y-G人格测试 C、主题统觉测验 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 9、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D) 10、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 (B) A、l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是(A、C,D) A、需要 B、气质 C、动机 D、能力 E、兴趣 2、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是(B,C,D) A、需要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E、兴趣 3、信念是(A,B,C,D,E)

(完整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试验是(.B ) A.观看法试验 B.自然试验 C.试验室试验 D.自然试验与试验室相结合试验 2.教导心理学的讨论和其它科学讨论都应遵循的根本原那么是( .B ) A.客观原那么 B.系统性原那么 C.教导性原那么 D.进展性原那么 3.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需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须要等的学习观是( a ) A.罗杰斯 B.布鲁纳 C.班杜拉 D.斯金纳 4.学习者按照肯定的评价规范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视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是属于( c )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5.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c) A.学生的智力水平 B.学习的理解和稳固程度 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D.学习的办法

6.梅耶学习过程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a ) A.强调新旧学问之间的互相作用 B.强调仿照的作用 C.强调强化的作用 D.强调临时神经联系的建设 7.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d ) A.成正比关系 B.成反比关系 C.没有关系 D.成倒U性曲线关系 8.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 a ) A.承受学习 B.发觉学习 C.机械学习 D.故意义学习 9.提出认知发觉理论,倡导发觉学习的教导学家和心理学家是( a ) A.布鲁纳 B.苛勒 C.奥苏伯尔 D.班杜拉 10.多伊奇认为,对于学生的同伴关系和学习动机能够产生更为主动影响的目标嘉奖构造是( c ) A.竞争目标构造 B.个人主义目标构造 C.合作目标构造 D.友情目标构造 11.艾宾浩斯忘记曲线显示,忘记是有逻辑的,其逻辑是( a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先后一致 D.不快不慢 12.一种学习中所习得普通原理、原那么和看法对另一种详细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 d )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心理试题(含答案)

1.“鹤立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之所以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是源于() A、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物的新异性 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D、刺激物的对比性 2.对人名、地名、名词解释、定理等的记忆都属于()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陈述性记忆 D、程序性记忆 3.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 A、想象 B、语言 C、概念 D、思维 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揭示,在解决困难问题时,操作绩效的最佳状态是处于() A、不唤醒的状态 B、较低的唤醒状态 C、中等的唤醒状态 D、较高的唤醒状态 5.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其脑海中构造的形象属于() A、无意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再造想象 6.“鱼和熊掌难以兼得”的情况属于()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7.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动机 8.注意的分散是()的障碍 A、注意紧张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9.“人云亦云”的盲目行动是与()相反的意志品质 A、意志的果断性 B、意志的自制性 C、意志的坚韧性 D、意志的自觉性 10.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这说明人格具有()

A、独特性 B、稳定性 C、整体性 D、功能性 11.()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以解释个体行为获得的规律 A、华生 B、斯金纳 C、弗洛伊德 D、皮亚杰 12.在弗洛伊德的个性发展理论中,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出现在() A、口唇期 B、肛门期 C、性器期 D、潜伏期 13.()表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思维特点是自我中心主义 A、错误信念 B、观点采择 C、点红实验 D、三山实验 14.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等属于生态理论模型中的() A、微系统 B、中介系统 C、外系统 D、宏系统 15.一名5岁的儿童经智力测验得出智力年龄为6,则其智商应为() A、5 B、6 C、120 D、83 16.研究发现,儿童(),对想象中的生物、黑暗、动物等的害怕减少了,对噪声、陌生 人等的害怕增加了 A、从0岁到2岁 B、从2岁到5岁 C、从6岁到10岁 D、10岁以后 17.在我国,与青少年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密切相关的因素除生理发育外,还有() A、亲子关系 B、同伴关系 C、对所经历事件的认知 D、学业压力 18.儿童的先天气质类型可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 A、慢慢活跃型 B、中间型 C、焦虑型 D、兴奋型 19.对待自慰,以下青少年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不以好奇去开始 B、不以发生而烦恼 C、要有克服的决心 D、有助于性心理发展 20.就学生而言,厌学属于一种()

心理学试题整理(含答案)

心理学试题整理(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A.沃森B.马斯洛C.霍尔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无意注意4.觉察 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a、绝对感觉阈绝对感受阈差异感觉阈差异感受阈5“长时间不闻其香味而进入芷兰 的房间”描述()适应现象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D味觉刺激6信息通常在短期记忆中保 持()秒。a、 1~2b。20~40摄氏度。60~70d。70~807. 学习新信息对现有旧信息回 忆的抑制作用被称为()A.主动干扰B.后向干扰C.回归抑制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是指概念的范围。虽然这个概念的 内涵增加了,也就是说,有了更多的基本术语,它的扩展是()。a、大B.大C.小D.增 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 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a、爬山法B.反向工作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D.试错法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a、斯皮尔曼B卡特尔C瑟斯顿D吉尔福德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D.家庭环 境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a、追求兴趣的倾向B.避免失败的倾向C.避免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14.有 感染力、稳定且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热情B.情绪C.激情D.压力 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出血性胆汁性粘液性抑郁系统 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a.信息传播b.人际沟 通c.人际吸引d.人际关系

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总8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一、单选题 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C)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B) 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D) A荣格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 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哈撒韦 D霍兰德 6、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B) A艾森克人格问卷 BY-G人格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 7、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D)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8、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C) A不可遏制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郁型 9、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 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C)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10、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 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B)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二、多选题 1、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 是(ACE) A需要 B气质 C动机 D能力 E兴趣 2、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 的是(BCD) A需要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E兴趣 3、信念是 A被意识到的个性倾向性 B洞察事物的出发点 C判断事物是非曲直的准则 D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 E由认识情感意志构成的融合体 4、一般能力是指(ABCDE)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E注意力 5、气质类型包括(ABCD)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E神经质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 人类的需要有(ABCDE)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7、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 表人物有(BCD) A荣格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E埃理克森 8、以下可以称为特质的是 (ABCDE) A个人的外部行为特征 B内在的人格倾向 C身体和生理特征 D人格结构的单位 E个体持久的特征 9、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BCE) A爱森克人格问卷 B罗夏墨迹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16人格因素问卷 E儿童统觉测验 10、信度包括(ABC) A再测信度 B等值信度 C分半信度 D内容信度 E效标关联信度 11、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 动类型学说,活泼型的特点是 (ACE) A强 B弱 C平衡 D不平衡 E灵活 12、以下关于能力的描述是正确 的是(ACE) A属于个性心理特征 2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 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坌睦硌、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 B、洛克 C、冯特 D、缪勒

《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心理学》备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小题)。 1.心理学把感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称为:()A.认知过程B.能力C.情感过程D.心理特征 2.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为:()A.投射B.反射C.映射D.折射 3.从众与服从相比:()A.二者都是自愿的B.二者都不是自愿 C.从众更出于自愿D.服从更出于自愿 4.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在:()A.1859年B.1869年C.1879年D.1889年 5.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从而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这一时期被称为:()A.关键期B. 危机期C. 好动期D.危险期 6.看到水稻长得不错,断定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这属于:()A.感知觉B.记忆C.想象D.思维 7.下列不属于心理学派别的是:()A.机能主义B. 联想主义C. 行为主义D.人本主义 8.当地震、火灾发生时,人会做出适应性的生理心理改变,这种情绪状态称为:()A.心境B.激情C.应激D.挫折 9.以语词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 A. 经典条件反射 B. 操作条件反射 C. 第一信号系统 D. 第二信号系统 10.人在知觉过程中,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这反映了知觉的什么特性?() A. 理解性 B. 选择性 C.整体性 D. 恒常性 11.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是:()A.习得B.延迟C.分化D.消退 12.成语“望梅止渴”描述的是何种条件反射:()A.经典性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观察学习D.认知学习

13.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量工具的编制者是:()A.卡特尔B.比奈C.推孟D.韦克斯勒 14.“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这种冲突情境属于:()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15.足球比赛时,若己方的球队失利,有时球迷们一哄而上作出扔东西、闹事等不理智的行为,这种现象称为:()A.去个性化现象B.群体极化效应C.社会促进作用D.模仿作用 16.心理学中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婴儿具有:()A.方位知觉B.深度知觉C.时间知觉D.爬行知觉 17.具有反应快、有开拓精神,好冲动等特征的人属于:()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8.某10岁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2岁,其比率智商(IQ)为:()A.125 B.120 C.110 D.100 19.下列何种事例不属于学习现象:()A.入乡随俗B.熟能生巧C.察言观色D.喜极而泣 20.差别阈限与原刺激量的比是个常数,这个定律叫:() A. 费希纳定律 B. 韦伯定律 C. 格拉斯曼定律 D. 韦伯-费希纳定律 21.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对被试进行面对面的提问,随时记录被试的回答和反应,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测验法 C. 实验法 D.访谈法 22.林黛玉式的“见花落泪”、“对月伤怀”的情绪状态属于:()A.心境B.激情C.应激D.挫折 23.影响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血型B.体型C.体液D.社会生活条件 24.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的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的影响作用称为:()A.功能固着B.迁移C.强化D.模仿 25.用猫打开迷箱的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 B. 桑代克 C.斯金纳 D. 班杜拉 26.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中的什么现象?()A.定势B.功能固着C.迁移D.酝酿效应

心理学试题及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3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某种感觉的韦伯分数越小,说明该感觉越(B )。 A.迟钝B.敏锐C.正常D.低常 2.听到悦耳的歌声,这时人们的心理活动主要是(C)。 A.思维B.感觉C.知觉。D.想象 3.先前学习的内容对后辑学写内容所产生的干拉作用叫( A)。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超限抑制D.侧抑制 4.心理旋转实验中被试在大脑中进行图像旋转,体现了表象的( D)特点。 A.直观性B.稳定性C.概括性D.可操作性 5.以下不属于诱导依从策略的是(D)。 A.登门槛放应B.留面子效应C.引诱法D.示范法 6.冯特创立的心理学派是(A)。 A.构造心理学B.机能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7.主张情绪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的情绪理论是(A)。 A.詹姆薪—兰格理论B.坎农一巴德理论C.沙赫特—辛格理论D.腾斯伯格理论8.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的智力量表是(B)。 A.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B.比奈一西蒙智力量表C.韦克斯勒智力量D.瑞文推理测验9.“活泼好动、行动敏捷”是人的(A)特征的表现。 A.气质B.能力C.性格D.兴趣10.“印刻”的概念是由奥地利的(A)提出的。

A.劳伦兹B.皮亚杰C.艾里克森D.柯尔伯格1.知觉的特性不包括( D )。 A.整体性B.选择性 C.恒常性D.间接性 2.以下不属于睡眠失常的是(B)。 A.日间嗜睡B.白日梦 C.突发性睡眠D.睡眠窒息 3.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依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B)A.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B.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D.意义学习和接受学习 4.老虎钳可以当作锤子用,缝制衣服的棉线可以裁纸,这克服了(B)的限制。 A.对问题的认知方式B.功能固着 C.知识经验D.思维定势 5.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B)的影响所致。 A.激情B.心境 第1页共17页 C.热情D.应激 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说的是( A )。 A.感觉适应B.明适应 C.暗适应D.感觉调整

心理学试题 以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以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一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1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A.知识巩固 B.知识运用 C.知识提取 D.知识迁移 1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这是运用了:( )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变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12.学习策略中的一种——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认知计划(计划策略)、监视计划执行(监视策略)和:( ) A.调节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实施策略 D.价值性 13.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交通性、独创性和:( ) A.多样性

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绪论 一、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 A、个性心理 B、群体心理 C、动物心理 D、民族心理 ()2.以下哪个不属于心理过程的内容。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行为过程 ()3.个性倾向性包括、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A、需要 B、能力 C、知觉 D、情绪 ()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等方面的差异。 A、性格 B、知觉 C、感觉 D、意志 ()5.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过去,但只有一段短促的历史。 A、华生 B、斯金纳 C、冯特 D、艾宾浩斯 ()6.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在莱比锡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巴甫洛夫 B、冯特 C、詹姆斯 D、托尔曼 ()7.心理作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观念性、主观性和等特征。A、生物性B、物理性C、能动性D、机械性 ()8.心理的器官是。 A、心脏 B、人脑 C、骨骼 D、手脚 ()9.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主观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10.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验法 D、演绎法 ()11.以下哪个学派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A、精神分析心理学 B、行为主义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认知心理学 二、名词解释题 1.认识过程 答:认识过程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其规律时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活

2.情感过程 答:人们不仅要认识周围世界,而且还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对这个世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态度,体验着某种感情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答: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拟定实践计划,作出决定,执行决定,以及为达到目的而克服各种困难等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意志过程。 4.个性 答: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所处的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从事的活动等不同,心理过程在每个人身上就有不同的表现,从而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个性心理,简称为个性。 5.个性倾向性 答:在心理学中人们的个性在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叫做个性倾向性。 6.个性心理特征 答:能力、气质、性格,在每一个具体人身上表现出的稳定的特点,在心理学中就称之为个性心理特征。 7.客观现实 答:客观现实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 8.客观性原则 答:要按照心理现象的本来面目来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9.观察法 答: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或实验室的条件下,直接系统地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观察它的产生和发展,并将结果记录下来的方法。 10.实验法 答:实验法是指在控制条件的情况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11.心理测验法 答:心理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处理的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

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踊跃研究事物的认识偏向是(C)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2、表此刻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固的独到的心理特色的总和是(B) 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3、察看学习的提出者是 (D) A荣格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4、将人品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 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5、编制 16 人品因素问卷的是 (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哈撒韦 D霍兰德 6、以下能够测定12 种人品特质的问卷是 (B) A艾森克人品问卷 BY-G人品测试 C主题统觉测试 D卡特尔人品因素问卷 7、不爱与人交往,有孤单感,动作显得迟缓、单一、深邃的特色属于(D)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8、依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种类学说,强、均衡、不灵巧的种类是(C) A不行截止型 B开朗型 C寂静型 D抑郁型

9、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C)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交际能力 D模拟能力 0、在比纳 -西蒙智力测试中,每达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B) A、1 个月 B、2 个月 C、3 个月 D、4 个月 二、多项选择题 1、以部下于个性偏向性范围的是(ACE) A需要 B气质 C动机 D能力 E兴趣 2、以部下于个性心理特色范围的是(BCD) A需要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E兴趣 3、信念是 A被意识到的个性偏向性 B洞察事物的出发点 C判断事物是非黑白的准则 D拥有自觉性和独立性 E由认识感情意志构成的交融体 4、一般能力是指( ABCDE) A察看力 B记忆力 C思想力 D想象力 E注意力 5、气质种类包含( ABCD)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E神经质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ABCDE)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 B、洛克 C、冯特 D、缪勒 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C、1798 D、1897 11、(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 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 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认知 D、人本主义 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A、罗杰斯 B、华生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