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沥青路面的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8期
(总第210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ILONGJIANG JlAOTONG KEJl No。8,2011 (Sum No.21o)
浅谈沥青路面的稳定性
张艳明
(唐山市丰润区交通运输局)
摘要:为了保证路面为车辆提供稳定、耐久的服务,沥青路面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高温稳定
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耐疲劳性能、抗老化性能这五种性能会影响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其中高
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称为沥青路面的温度稳定性,要对这些指标做出限定,以保证路面使用功能。
关键词:沥青路面;稳定性;低温抗裂性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1)08—0044—01
1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
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通常是指沥青混合料在荷载作用
下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推移、拥包、搓板、泛油等现象均属 于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不足的表现。稳定性不足问题主要 出现在高温、低加荷速率以及抗剪切能力不足时,即沥青路 面的劲度较低的情况下。 (1)沥青路面车辙的技术指标 20世纪70年代,壳牌石油公司提出了用沥青面层的车 辙深度限制沥青路面永久变形的设计方法。随后世界各国 根据本国的气候、交通等具体条件,提出了各自的容许车辙 深度标准,如表1所示。 表1容许车辙深度标准 mm 美国地沥青学会(AI) 13 (2)沥青混合料抗永久变形指标 各国道路研究人员对沥青混合料的抗永久变形性能进 行了大量的研究之后,提出了一些有关指标,详见表2。 表2沥青混合料蠕变劲度模量极限值 由表中数据可见,各研究者采用的试验条件是不同的, 所提出的劲度模量极限值差异也较大。可以作为深入研究 的参考。 (3)轮辙试验标准 调查研究发现,轮辙试验的动稳定度与沥青路面的车辙 收稿日期:2011—03—12 ・44・ 深度有较强的相关性,恰当地控制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 能铺筑具有一定抗永久变形的沥青面层。 对于轮辙试验动稳定度指标与标准,日本做了大量的试
验研究工作,动稳定度已作为正式指标纳入沥青路面设计规
范中,详见表3。
表3 日本道路公团规定的动稳定度
“八五”期间我国首次提出用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作为沥
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技术指标《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规范》(JTG
F40—2004)规定了公路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技术要求,详
见表4。
表4动稳定度建议标准(次/ram)
2沥青路面的低温抗裂性
沥青路面的低温开裂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于气温骤降
使面层收缩,在有约束的沥青层内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沥青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造成开裂。此类裂缝多从路表面自上向
下发展。另一种形式是温度疲劳裂缝,沥青混凝土经受长时
间的温度循环,应力松弛性能下降,极限拉应变变小,结果在
温度应力小于抗拉强度的情况下产生开裂。这种裂缝主要
发生在温度变化频繁的地区。低温缩裂主要是温度下降时
内部应力所致。
2.1 沥青路面低温开裂的机理
沥青路面的低温缩裂与温度下降而引起材料的体积收
缩有关。由于材料受到约束,随着温度下降材料不能缩短,
(下转第46页)
总第210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第8期
方案二线位穿过机荷高速后,直接以隧道形式穿过现况 石龙仔路西侧山体,与石龙仔路平交灯控,然后穿过石龙仔 路北侧建筑区,从牛牯头水库西侧经过,与石岩外环相交。 该方案主要优点是拆迁少,主要缺点是以隧道形式穿过石
岩,无法为周边地区提供服务。
表2石岩段线位比选表
本路段经过多线位比选,规划方案拆迁量大,与石龙仔
路的节点难以处理故方案三不做推荐。方案二拆迁略小,设 置隧道的工程造价增加,对两侧用地的服务水平降低。综上 所述,本次设计推荐采用方案一线位为推荐方案。 4.3光明段线位比选 (1)现状分析及主要控制点:本段路线沿线主要为山 地,水库以及鱼塘、果林,仅在光明片区内有少量建筑。 主要控制因素有广深港客运专线、深圳嘉康食品有限公 司2号屠宰场、红坳水库、光明怀恩墓园、红坳电站。 (2)线位比选。本项目在该段提出两种线位方案。 规划线位线位下穿广深港客运专线,南行车道从两墩中 间穿过,北行车道分两部分,其车道从三个桥墩下穿过,然后 以隧道形式从红坳水库东侧穿过,出隧道后,从红坳电站、怀
恩墓园之间穿过,在光明界内与光侨大道相交。主要优点是
与长风路衔接较好,主要缺点下穿广深港客运专线北行车道
分两处通过,交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方案一线位下穿广深港客运专线,南、北行车道均桥墩
下穿过,以隧道形式从红坳水库、怀恩墓园西侧通过,在光明
界内与光侨大道平交灯控。主要优点是下穿广深港客运专
线时断面不变,交通合理;主要缺点是隧道出口与长风路较
近。
表3光明段线位比选表
综合比较,该段主要控制因素为广深港客运专线,方案
一
行车安全,且符合地方政府政策,故以方案一为推荐方案。
5结语
城市道路选线应对前期规划进行解读,慎重考虑拆迁,
同时考虑保护自然环境,多方面征求公众意见,综合比较,从
而确定道路的线位。
参考文献:
[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s].
[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S].
[3]石飞荣.浅谈高等级公路线形设计[D].陕西省公路勘察设
计院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
[4] 曹建新.广州市机场西路工程总体方案设计[J].城市道路与
防洪。2008,(7):13一l6.
(上接第44页)
则产生温度应力,当该应力达到材料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 生裂缝。温度较高时,沥青混凝土表现出黏弹性,温度略有 降低,所产生的温度应力将因应力松弛而消失。但是在低温 范围内,沥青混凝土主要表现为弹性特性,温度应力不会消 失,就有可能产生裂缝。如图1所示,当破坏温度出现就会 产生裂缝,释放应力。新建路面的裂缝间距一般在30 m左 右。随着路面老化,裂缝间距将减小到3~6 mm。 2.2沥青路面低温开裂的预防措施 沥青路面的低温开裂受多种因素制约,就沥青材料选择 和沥青混合料设计而言,应注意以下几点。注意沥青的油 源,在严寒地区采用针入度较大、黏度较低的沥青,但同时也 应满足夏季的要求。选用温度敏感性小的沥青有利于减少 沥青路面的温度裂缝;采用吸水率低的集料,粗集料的吸水 ・46・ 率应小于2%;采用100%轧制碎石集料拌制沥青f昆合料;控 制沥青用量在马歇尔最佳用量±0.5%范围内,但同时也应
保证高温稳定性;采用应力松弛性能好的聚合物改性沥青;
掺加纤维,使用改性沥青。
图1 低温破坏温度应力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