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 论文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论文

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及质量控制摘要:由于道路交通的发达,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各等级公路中普遍应用,混凝土路面在公路建设中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沥青混凝土施工逐步引起了大家广泛关注。
文章从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和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析,浅谈了路面工程质量控制的因素。
关键词:公路施工;质量;沥青混凝土;引言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公路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对公路的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及养护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有些公路通车没多久,沥青路面就出现大面积破坏;有的甚至通车才几个月就出现严重质量问题。
笔者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及质量控制作出了分析。
一、做好路面强度保证措施:1.首先控制好原材料质量,把好质量第一关试验室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频率对进场的水泥、砂、石、减水剂进行试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2.控制好混凝土混合料拌和质量(1)对拌和楼自动计量系统进行静、动态标定合格后才使用。
(2)每工班开工前应测定砂、碎石的含水量,以计算当班的施工配合比,并向拌和机操作员出具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3)严格控制好水灰比,经常检查砼混合料的坍落度,根据坍落度大小,及时调整用水量和外加剂,使坍落度稳定在2~4cm之间。
(4)保证有足够的拌和时间,使混合料拌和均匀。
(5)每台拌和楼减水剂池设两个池,其中一个作为溶解稀释池用。
减水剂池内设有搅拌设备进行搅拌,防止沉淀和浓度不均匀。
拌和用减水剂如果是粉剂的,提前溶解稀释成一定浓度的的液体使用。
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质量控制1.确保原材料质量首先抓集料检验,从加工性、结构性两大指标狠抓落实,粗集料要注重颗粒尺寸、形状、松软质和粘附性指标,签订供货合同时要注意保证粗集料筛分级配变异小,保证石料软弱颗粒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细集料应注重砂当量和粘附性等指标。
所有集料应分级存放,不得串混。
为防止材料离析,堆放集料的场地应硬化,堆放时采用水平或斜坡分层堆放,不能锥堆。
沥青原材料应从粘度等指标着手,确保沥青指标优良,符合设计要求。
浅谈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研究

浅谈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研究论文导读:但沥青路面施工具有工艺复杂、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造价高等特点,这就要求对沥青面层施工前对易出现的缺陷要进行仔细分析,找出原因,作好各项应对措施,避免较大的经济损失。
每个面层施工单位,通过合格的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拟定试铺路段铺筑方案,采用经调试符合要求的施工机械铺筑试铺路段。
关键词:沥青路面,面层施工,分析总结,避免损失但沥青路面施工具有工艺复杂、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造价高等特点,这就要求对沥青面层施工前对易出现的缺陷要进行仔细分析,找出原因,作好各项应对措施,避免较大的经济损失。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探讨1.生产配合比探讨确定各热料仓矿料和矿粉的用量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时,生产级配与目标级配应接近,生产配合比与目标配合比的马歇尔试件的体积性质指标应一致。
取样至少应在干拌5次以后进行。
同时,选择适宜的筛孔尺寸和安装角度,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和试拌,通过室内试验及从拌和机取样试验,综合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由此确定的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与目标配合比设计的结果相差宜在+0.2%范围内。
2.铺筑试铺路段施工沥青面层大规模施工前,需先做试铺路段。
每个面层施工单位,通过合格的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拟定试铺路段铺筑方案,采用经调试符合要求的施工机械铺筑试铺路段。
试铺路段宜选在正线直线段,长度不小于200m。
论文参考网。
试铺路段施工分为试拌和试铺两个阶段。
应根据各种机械施工能力相匹配的原则,确定适宜的施工机械,按生产能力决定机械数量与组合方式。
试铺段的铺筑,严格按部颁标准规定操作。
在试铺段的铺筑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一起参加,检查施工工艺、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测温、观色、取样、并记录试验与检测结果,检查各种技术指标情况,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各层试铺,必须力争一次铺筑成功,使试铺面层成为正式路面的组成部分。
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研究论文(5篇材料)

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研究论文(5篇材料)第一篇: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研究论文【摘要】近些年,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国道路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高速公路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的同时,它的质量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现状分析,探讨了我国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和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的控制。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质量控制1引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对高速公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高速公路的路面是衡量高速公路质量的直接性因素,也直接地影响到交通的便捷程度,当前的公路路面通常都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主,加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洼不平的现象普通存在着,影响混凝土路面的平整性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内在原因是施工人员的技术应用不恰当,没有按照规范的要求对路面进行施工,以致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坑洼的现象;②外在原因是由于在路面的使用中,没有对路面的承载量有个明确的规定,导致许多超载现象的发生,或者有的驾驶员在明知有规定还违规驾驶,针对这一情况没有严厉的惩罚措施。
在内外方面共同的影响下,沥青混凝土的路面质量得不到保证,容易有坑洼情况的出现,不但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还给路面的施工带来困难。
3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3.1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需综合考虑相关标准要求、施工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拌合温度,合理掺入矿粉:①适当地调整混合料的温度,以确保混合料的温度在加入矿粉之后仍然能符合规定的温度要求;②矿粉温度不得低于混合料的温度。
只有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混合料拌合后其温度的稳定性才能得到保障。
现阶段对于施工的规定中混合料的出厂要求有明确的标准要求,以165℃左右为最佳的状态。
3.2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及拌和温度对施工过程中的沥青含量及拌和温度是有标准要求的,因此需要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检查,以判断其是否符合规定。
沥青 路面 论文

摘要: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有关的技术指标及质量标准以及与此相关的施工管理、监理工作重点,根据自己的经验,工程质量的要求,作了探讨和归纳,希望对同行业人士有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1前言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目前国内高速公路面层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一般分为下面层、中面层、抗滑层。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兴起,高速公路建设在我国开始实施并在九十年代得到迅速发展。
高等级的路面工程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规模使用,在这方面,引进了先进国家的技术、设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
建立了较现代化的施工体系和参照FIDIC条款的工程监理制度。
高速公路在行业化、系统化方面打下了一定基础。
但也感到,就路面面层施工的全过程,有必要在技术管理和实施监理方面不断地具体化,使之更科学、更系统。
路面面层的全面质量控制,主要从材料的使用、配合比的设计和混合料的拌和、现场作业、试验检测及评定等几个方面来实现。
2材料的试验和选定对高速公路而言,面层材料一般包括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
石油沥青根据设计提供的标号,选用各项指标稳定,符合要求的厂家的产品,或由建设部门指定。
在到场的质量控制上,由工地试验室配备足够的试验人员,对每一车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取样试验。
对于AH-110型沥青,其针入度(25℃,100g,5S)的范围在100~120(0.1mm);延度(5cm/min,15℃)≮100cm;软化点41℃~51℃。
AH-90型沥青,针入度(25℃,100g,5S)介于80~100(0.1mm),延度(5cm/min,15℃)≮100cm,软化点42℃~52℃。
这两种型号沥青是我省目前常用的。
如达不到以上指标要求,必须退货。
取样时,取样提斗深入沥青里面,并搅动,使样品均匀。
在沥青混合料拌和场地存放时,必须对不同厂家、不同标号的沥青分开存放,且贮存温度严格控制在130℃~180℃之间,用导热油加热。
沥青路面毕业论文

沥青路面毕业论文沥青路面毕业论文引言:沥青路面是现代道路建设中常见的一种路面结构,其优点在于施工简单、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等。
然而,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增多和道路负荷的增加,沥青路面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论文旨在探讨沥青路面的特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以期为道路建设和维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沥青路面的特点沥青路面是由沥青混合料铺设而成的道路表面,具有以下特点:1. 施工简便:相比于其他路面结构,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相对简单,可以快速完成。
2. 耐久性强:沥青路面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承受交通负荷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3. 维修便捷:沥青路面的维修相对容易,可以通过补丁修复或覆盖新的沥青混合料来修复损坏的路面。
二、沥青路面存在的问题尽管沥青路面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 车辆噪音:沥青路面对车辆行驶产生的噪音吸收较差,给周边居民带来噪音污染问题。
2. 耐久性问题:长期使用后,沥青路面易出现龟裂、坑洞等问题,需要进行维修和更新。
3. 抗水性差:沥青路面容易受到雨水侵蚀,导致路面表面积水,影响行车安全。
三、沥青路面的解决方案针对沥青路面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噪音减少:通过在路面上铺设降噪材料,如橡胶沥青混合料,可以有效减少车辆行驶产生的噪音。
2. 耐久性提升:采用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如改性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等,可以提升路面的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
3. 抗水性改善: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添加防水剂或改良剂,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水性能,减少积水问题。
4. 定期维护:对已铺设的沥青路面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修补龟裂和坑洞,保持路面的平整和完好。
结论:沥青路面作为一种常见的道路结构,具有施工简单、维修便捷等优点,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通过采取噪音减少、耐久性提升、抗水性改善和定期维护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今后的道路建设和维护中,应注重科技创新和工艺改进,不断提升沥青路面的性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浅议道路沥青路面施工

浅议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摘要:在当前道路建设中,沥青道路占有很大的比重。
沥青路面质量是否达标不仅影响到公共交通、运输和人们的正常出行,而且还影响到维护管理费用。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Abstract: in the current road construction, the asphalt road has a large proportion. The asphalt pavement quality standards are not only affect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 transportation and people’s normal travel, but also affect th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cost.Key words: the asphalt pavement, construction在当前道路建设中,沥青路面因其优良的性能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性能优良的沥青路面不仅为人们的出行增加了舒适性、提高了安全系数,还降低了机动车的损耗、节约了能源。
但由于道路施工中控制不严,且车辆日益增多,交通荷载不断加大,加上诸多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路面破损严重,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
如何搞好沥青路面施工成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现对沥青路面施工提出几点粗浅的意见。
一、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准备是施工前的基础性工作,没有充分的准备便难以保障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必须先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具体来讲,施工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熟悉工程图纸、合同等相关文件。
在施工准备阶段,首要任务是熟悉各种工程文件,包括设计图纸、合同规定,项目经理部需要召集相关技术人员分析、研究设计图纸,进行现场踏勘,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尽早联系业主沟通解决,同时掌握项目规模,初步确定沥青混凝土的用量,进而合理制定施工计划。
沥青混凝土论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技术探讨

沥青混凝土论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技术探讨摘要:本文通过个人的实际工作经历和总结,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全过程出发,对现场实际施工中的工序、工艺技术进行了逐项阐述,并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对今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现场控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上等级的公路建设中使用非常广泛。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材料的不断研发,许多新技术、新材料都在现实中得到应用和总结,相应的各种规范、标准不断获得补充和完善,这些科技成果都为我国的道路建设质量和道路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做了坚实的基础;但从现场实际施工的角度来看,尚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领域,本文以甘莫路第六合同段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现场为例,着重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过程进行一些现场实用技术上的探讨,以期能在今后的实际施工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工程简介:本合同段主线起点位于农六师芳草湖总场出口道路,终点位于新湖三场八连附近,其间经过芳草湖二场7连、新湖总场,本合同段全长22.56公里;设计等级为二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80km/h;沥青混凝土面层宽度为12m,总计约23.4万m2。
2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是熟悉设计图纸、熟悉招标文件及合同,进行项目资源的整合计划和组织,各类临设、场站的选址和建设以及设备的安装调试,进行工程所需原材料的试验和验证,进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验证,现场工作面的规划等。
现分述如下:2.1 熟悉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及合同规定。
这项工作是准备阶段的首要任务,通常由项目经理或其授权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项目技术人员及项目经理部主要职能部门具体实施,通过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掌握项目规模并准确的计算出沥青混凝土的数量,并及时与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沟通协商相关问题,为确定工程材料采购计划和施工实施计划提供准确的参照,同时亦可以更好的了解业主意图,为项目合同的顺利履行,维护双方利益创造条件。
毕业论文——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分析(8)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也突飞猛进,沥青路面机械化施工设备已经配套,施工工艺较完善,路面平整度是评价路面使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改善和提高一直作为沥青路面施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而受到了国内外公路科技界关注、重视和研究.本文全面分析了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例如基层平整度、改进碾压及摊铺等施工工艺等一些具体的路面平整度控制措施,以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保证路面工程质量,改善道路的使用性能.本文还通过对我国几年来的公路建设经验,对沥青路面的影响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目录1 引言……..............................................................................................................1.1 沥青路面平整度问题的提出....................................................................1.2 我国公路的现状........................................................................................1.3 现行平整度相关规范标准 (2)1.3.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 2-2001)的规定 (3)1.3.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规定 (3)1.4 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现状小结 (4)2 沥青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分析 (5)2.1 路基不均匀沉降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5)2.2 基层不平整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7)2.3材料及沥青混合料的影响 (8)3 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治理措施 (15)3.1 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控制 (15)3.2 基层平整度的控制 (19)3.3 混合料的质量控制 (21)4 沥青路面平整度的评价指标 (29)4.1平整度的检测指标......................................................................................4.2 平整度的检测方法.....................................................................................5 结论...................................................................................................... 6参考文献..............................................................................................7 致谢……..............................................................................................1 引言1.1沥青路面平整度问题的提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沥青砼路面病害分析及防治学生姓名:×××函授站点:南阳学号:********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学习层次:高起本学习形式:函授指导老师:×××审核签字:二0一六年八月摘要沥青作为一种路用结合料,在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乡村道路到城市道路,从三级路到高速公路,从路面底基层到路面面层,均普遍采用。
但由于沥青材质本身的差异,以及受设计和施工水平的影响,沥青路面常常出现开裂、泛油、松散、坑槽等常见病害,这些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行车安全,加大了汽车磨损,缩短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影响了道路投资效益。
本文分析了沥青路面出现病害的原因,并提出了根治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工程病害;防治AbstractAs a kind of road asphalt binder,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from rural to urban road roads, from level 3 road to expressway, from the pavement subbase to surface, are widely used. But due to differences in asphalt material itself,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level, often appear cracking of asphalt pavement, flushing, loose, pit slot common diseases, such as the emergence of these disease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driving speed, driving safety, increased car wear, shorten the service life of asphalt pavement, affects the road investment benefi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auses of defect arise from asphalt pavement, and cur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Asphalt pavement; common disease; prevention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二章沥青砼路面施工流程 (2)第一节、沥青砼路面原材料要求 (2)第二节、沥青混和料的配合比设计 (3)第三节、沥青混和料施工流程 (6)第三章病害出现原因分析 (8)第一节、原材料的影响 (8)第二节、车辆超载的影响 (8)第三节、路基施工缺陷的影响 (9)第四节、施工因素的影响 (9)第四章路面病害防治措施 (10)第一节、优化设计 (10)第二节、路基的强度 (10)第三节、石料级配质量保证措施 (10)第四节、沥青质量保证措施 (10)第五节、配比控制措施 (11)第六节、混合料质量保证措施 (12)第七节、施工温度控制措施 (12)第八节、压实度的控制措施 (13)第九节、保证路面平整度的措施 (13)第十节、沥青桥面铺装 (15)第十一节、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实体质量的控制 (15)第五章结束语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1第一章概述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耐久性以及行车的舒适性,已被广泛用作高速公路的路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沥青路面往往会产生很多病害,而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病害会日趋严重。
为了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使用功能和提高其服务质量,提供安全、舒适、经济快速的行车环境,研究和解决路面病害并及时有效的进行路面维修是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就沥青混凝土路面危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2第二章沥青砼路面施工流程一、沥青砼路面原材料要求2.1.1沥青抗滑上面层及中面层混合料一般所用沥青采用重交通改性沥青(AH-90),其改性剂采用热塑性橡胶类SBS,改性剂的掺加量应根据试验确定,改性沥青满足以下指标:针入度最小60(1/10mm),针入度指数最小-0.2 ,软化点最小55℃,延度(5cm/min,5℃)最小30cm,运动粘度(135℃)最大3.0Pa.s,离析,软化点最大(℃)2.5,弹性恢复(25℃)最小65%,腊含量(蒸馏法)不大于3%,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后残留物:质量损失不大于1%,针入度比(25℃)不小于60%,5℃延度不小于20cm.路面下面层沥青混凝土采用优质重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标号为AH-90,针入度控制在80—100(1/10mm)软化点42—52℃,延度(5cm/min,15℃)不小于100cm.腊含量(蒸馏法)不大于3%,薄膜加热试验(163℃、5h):质量损失不大于1.0%、针入度比不小于50%、25℃延度不小于75cm。
2.1.2粗集料选用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供应,面层集料采用玄武岩,要求集料干燥、洁净、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良好的抗滑、耐磨性,具体质量技术要求如下:2.1.3细集料应采用优质天然砂或机制砂。
细集料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如下表:2.1.4矿粉采用由石灰岩磨制的石粉,矿粉质量技术要求如下:二、沥青混和料的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和料配合比设计分为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
2.2.1根据施工图设计、技术规范及试验规程,对选用的沥青、砂石料、矿粉等材料进行试验,检验原材料的各项指标是否合格,对集料和填料进行筛分,得到各种矿料的筛分结果,并利用我单位QC小组的获奖成果“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设计程序(计算机控制系统)”对目标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
在28天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拟采用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及混合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各种原材料的试验结果。
2.2.2确定生产配合比:当目标配合比方案被工程师批准后即进行拌和站的调试,首先测量拌和站各个冷料仓每分钟对应不同转速的产量,求得回归方程,然后依据目标配合比的矿料配比,反算出拌和站不同产量时各个冷料仓的不同转速,经拌和站烘干、除尘、二次筛分后,从各热料仓分上中下三层分别取样进行筛分,以标准配合比矿料级配中的0.075mm、2.36 mm、4.75 mm三挡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级配中值为原则,反复试算,确定出矿料合成级配。
以此作为试拌的矿料配比,并取目标配比的最佳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通过对比确定试拌配比,经取样试验,结果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确定为生产配合比,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2.3生产配合比被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试验段的铺筑,浑对生产配合比进一步进行验证。
2.2.4改性沥青混合料抗滑层应满足以下指标:沥青与石料的粘附不低于4级,稳定度大于5.0KN,击实次数:两面各50次,流值2—5mm,空隙率4%—10%,其高温稳定性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不低于1700次/mm,沥青混凝土的残留稳定度不低于80%、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不低于80%。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应满足以下指标:沥青与石料的粘附不低于4级,稳定度大于7.5KN,击实次数:两面各75次,流值2—4mm,空隙率3%—6%,其高温稳定性指标稳定度不低于800次/mm,沥青混凝土的残留稳定度不低于70%、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不低于70%。
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级配组成及沥青用量如下表:三、沥青混和料施工流程2.3.1、拌和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冷料采用转速控制连续送料,烘干除尘后,二次筛分、称重、间歇拌和,每锅拌和时间不小于40秒(干拌6秒),具体施工时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混合料为宜,拌和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拌和好的热沥青混合料不立即铺筑时,应放入保温的成品贮料仓内储存,存储时间不得超过72小时。
2.3.2、运输运料车辆应清扫干净。
从拌和机向运输车上放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运料车出厂时,要逐车称重、测温,签发一式三份的运料单,一份存拌和厂,一份交摊铺现场,一份交司机,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后凭运料单接收,并检查拌和质量,运输过程中必须用棉被覆盖。
沥青混合料的运量要较拌和能力、摊铺速度有所富余,开始试铺时,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输车不少于5辆。
2.3.3、摊铺摊铺机速度控制在2-4m/min。
两台摊铺机前后距离为10—15m,前后两台摊铺机轨道重叠50—100mm。
摊铺时要求:运料车倒车时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卸料放斗后驶离现场;摊铺要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不得随意变换摊铺速度且要求半轴摊铺以确保不发生离析;在熨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得随意调整。
2.3.4、压实及成型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拟采用以下机械组合:组合Ⅰ:初压:双钢轮初压(静压)一遍(不低于125℃);复压:重振2遍,胶轮压路机静压2遍;终压:收光1~2遍。
组合Ⅱ:初压:初压(静压)一遍(不低于125℃);复压:胶轮压路机静压2遍,重振2遍;终压:收光1~2遍。
碾压前,首先对纵向热接缝处不平处进行整平和修补,碾压尽可能的半幅全宽同时进行,消除纵向接缝的痕迹。
碾压顺序: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初压后,检查平整度、横坡,必要时予以适当修正。
复压紧接着初压后进行,碾压时,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先停止振动,并在向另一方向运动后再开始振动,以避免混合料形成鼓包,相邻碾压重叠宽度为10cm~20cm。
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采用振动压路机静压1~2遍至无轮迹,碾压成型终了温度不低于70℃。
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以与摊铺机速度平衡为原则确定,并保持大体稳定,压路机每次均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断面上,用插旗法标明区段。
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
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并冷却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使时要关闭振动。
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见下表(℃):2.3.5、取样和检验沥青混合料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和料试验规程》的方法每台拌合机在每一生产班次进行2—4次取样。
压实的沥青路面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要求的方法采用钻孔法取样,或用核子密度仪测定其压实度,并建立其对比关系。
第三章病害出现原因分析一、原材料的影响3.1.1 矿料设计好的沥青混合料首先应认真抓好矿质原材料的选材,严格控制矿质原材料备料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