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船舶性能的研究

合集下载

40万DWT超大型矿砂船耐波性分析

40万DWT超大型矿砂船耐波性分析

部 分 阻力称 为波浪 附加 阻力 。常规 设计 中,通 常 中的附加 阻力 。研 究表 明 ,波 浪附加 阻力 与船舶类
司开 发 的一 种新船 型 。该船 为 目前 世界 上吨位 最大 的矿砂 船 ,具有 优 良的线 型 ,采用 绿色环 保设 计理
念 ,具有极 好 的营运 性能和 高标 准 的结 构设计 ¨。 J
C I H NAMA 为例 ,对超大 型船 舶耐 波性进 行 了分 X
析。
统 计分析 ,得 到响应 值 。除 了运 动变 量之外 ,本文 还 对波浪 附加 阻力 进行 了计算 。由于 波浪作 用 ,船
舶 在海上 受到 的阻 力较静 水 中有所 增加 ,增加 的这

C I MAX是 由上海 船 舶研 究 设 计 院为 国际 H NA 三 大 铁矿 石 巨头 之 一 的 巴西 淡 水 河 谷 矿 业 有 限 公
越大 西洋 、 印度 洋和太 平洋 ,途经 十几 个海 区 ,海 况十 分恶 劣 。为 了保证航 行 安全 ,船 东对 该船 的耐
波 性提 出 了一 定 的要 求 。本 文 首先 通 过 水 动 力 计
算 ,得到 船舶六 自由度运 动变 量 的传 递 函数 。进 而
结合海 浪谱 ,得到 各变量 的 响应谱 ,对 响应 谱进行
型 的设计有 利于 降低 甲板上 浪和艏 部抨 击 。该船 主 要设计 参数 如下 :
垂线 间长 : 3 30 5 .m


宽:
深:
6 .m 50
3 .m 51
结构 吃水 : 设计 航速 :
2 .m 3 0 1 .k 48 n
C NAMA HI X航 行 于 巴西 与 中 国之 间 ,航程 跨

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标准

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标准

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标准
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是指装载能力超过1.5万标准箱(TEU)的
集装箱船。

这类船舶的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能力指标: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主要指标是装载能力,即能够装载的标准箱数量。

通常以TEU作为衡量标准,一般超大
型集装箱船的装载能力达到1.5万TEU以上。

2. 尺寸要求: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船体尺寸较大,一般长度超过350米,宽度超过45米。

船舱的深度要求在20米以上。

3. 结构强度:由于船舶在海上航行时会受到大风、大浪等极端条件的考验,因此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在结构上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以确保船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设备要求:超大型集装箱船舶需要配备先进的航行控制系统、船载起重装置、集装箱固定装置等设备,以支持船舶的安全运行和有效的货物装卸作业。

5. 安全标准:超大型集装箱船舶需要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相关安全标准,包括船舶的防火防爆、紧急逃生设备、货物固定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在应急情况下乘员和货物的安全。

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标准由国际海事组织(IMO)等国际机构制定和监管,并根据船舶的不同用途和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安全性、航行性能和作业效率,以满足全球贸易对于大型货运船舶的需求。

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工艺设计分析

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工艺设计分析
图 2 负 角 隅

图 5 取 消 中 垂 桁 材 示 意
低船 壳重量 , 舷侧肋板也 采用 了开 口构 造 。为 了满
足水 密横舱 壁和双层底 交叉部位 的疲 劳强度 要求 , 对 双层底 和纵桁进行 了局部增厚 补强 , 见图 3 。
设备 、 钢材选用 、 焊接工艺及工艺优化等部分进行重点介绍与分析 。
关键词 : 集装箱船舶 ; 工艺 ; 强度 ; 焊接 ; 优化
中 图分 类 号 : U 6 7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7 9 5 3 ( 2 0 1 3 ) 0 5 - 0 0 6 8 - 0 5
板 靠机 舱棚船 艏侧 处设 置 了负角 隅以提 高其 疲劳
强度 , 见图 2 。
第一作者简介 : 瞿荣泽( 1 9 6 9一) , 男, 大学, 高级工程师 研 究方向 : 船舶生产设计
E- ma i l : q u r o n g z e @n a c k s . c o m
2 ) 双层 底 和 双 层 舷 侧 结 构 。 与 以 往 大 型 集 装箱船 相 比 , 该船 通 过 适 当缩 小 强 肋 板 间距 以减
舱设 置成 空舱 , 既减少 了船体 梁弯 矩 , 减 轻 了船体 梁 的重量 ; 又减 少 了艏尖舱 的涂装 作业 量 , 节约 了
建造 成本 。 1 . 2 结构 特点
造精度高 , 新材料初次应用 、 外板线型大 、 立体分 段多等技术难点, 为超大型船舶在设计、 建造等领
域积 累经 验 _ 1 引。
1 生 产 工 艺
1 . 1 布 置特 点
1 ) 舱 口围结 构 。纵 向舱 口围板 为 连 续 构造 ,

烟台港芝罘湾港区超大型船舶航行安全富裕水深探究

烟台港芝罘湾港区超大型船舶航行安全富裕水深探究

C W T 中国水运 2020·07 117以上);在坞内控制平台平稳缓慢移动,避免拖轮用快车。

4.6侧面拖轮操作受限船坞内平台左舷拖轮操作水域狭窄,顶和拖受水域限制。

船坞内可供平台左侧拖轮作业的水域,理论计算有31.32米,拖轮长30米,平台两侧还要留有富余距离。

应对措施:调整拖轮顶和拖的角度,必要时用平台首尾拖轮,拖5和拖6协助调整平台横向位置。

5结语拖带平台进出船坞时,由于大型平台处于无动力状态,完全依靠拖轮控制速度和位置,因此,对拖轮的缆绳和螺旋桨的保护,关系到拖轮能否正常工作,是安全进出船坞的关键。

平台结构复杂,盲区大,通过引航员的合理站位观察,消除盲区,相互间信息的及时交流,与拖轮和船厂密切协调配合,引航操作的技术和能力,是顺利完成任务的基础。

船坞内水域狭窄,平台侧面的拖轮易顶不易拖,进船坞内靠泊或出船坞离泊时,应选择吹开风靠泊或离泊,拖轮带在下风舷;由于平台在船坞内富余水深,在高潮时只有1.6米,平台需乘潮进出船坞,进船坞后,关闭坞门时间在高潮平潮时较为有利,船坞两侧船厂的绞缆设备,受力偏小,过早带缆会影响平台前后和侧面拖轮操作,用拖轮协助较为方便。

大型钻井平台安全顺利地进出船坞,对于海洋工程装备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引航操作过程中,不仅要准备充分,谨慎操作,确保安全,还要不断地认真总结研究,以期提高操作能力和水平,为相关企业做好服务。

烟台港芝罘湾港区超大型船舶航行安全富裕水深探究李江波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超大型船舶数量快速增加。

当超大型船舶在港湾和进出港航道等水域航行时,受港口水深条件制约明显,若水深条件不足则易引发船舶搁浅、触底等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因此针对港口水域超大型船舶航行安全富裕水深的研究十分必要。

本文以烟台港芝罘湾港区为研究目标水域,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针对芝罘湾港区超大型船舶进出港富裕水深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可为烟台港超大型船舶的进出港航行安全提供理论指导。

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标准

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标准

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标准
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标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船长:船长为275-295米,船宽约32.2-39.4米,吃水为11.5-13.5米,舱内装10-11列,8-9层,甲板上装13-14列,4-5层。

载箱量:载箱量为3000-4000TEU,载重量为40000-50000t。

船型:根据不同的船型,超大型集装箱船可以分为第五代集装箱船、第六代集装箱船、第七代集装箱船等。

装卸效率高: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装卸效率非常高,通常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集装箱的装卸。

经济性:由于规模经济效应,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成本相对较低,使得其在航运市场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环保性:超大型集装箱船舶通常采用新型高效节能设备,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对环保具有积极作用。

安全性: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安全因素,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系统和设备,确保船员和货物的安全。

超大型集装箱船舶作为现代航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效、经济、环保和安全等特点,为全球贸易和物流体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受限水域超大型船舶富裕水深定量计算研究

受限水域超大型船舶富裕水深定量计算研究

受限水域超大型船舶富裕水深定量计算研究郭威治;刘敬贤;刘文;付彦超;胡佑希;刘钊【期刊名称】《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9)009【摘要】针对国内外港口UKC计算方法和经验取值的差异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并采用高斯混合模型和期望最大算法的UKC计算方法和优化取值标准,并以2009—2016年曹妃甸港超大型船舶进出港数据为算例,提出了受限水域不同吨位、不同装载率下的超大型船舶UKC的取值标准,运用缩尺船模、实船试验的方法对取值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不同吨位、不同装载率下超大型船舶的UKC应采取不同的取值区间,计算提出的UKC计算和优化取值结果低于目前超大型船舶进出港要求,对实现船型大型化和航运效益与安全的最优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总页数】7页(P1491-1497)【作者】郭威治;刘敬贤;刘文;付彦超;胡佑希;刘钊【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湖北武汉 430063;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湖北武汉 430063;武汉理工大学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63;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湖北武汉 430063;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湖北武汉 430063;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湖北武汉 430063;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湖北武汉 4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76.1【相关文献】1.超大型船舶受限水域航行风险评价 [J], 汤国杰2.在开敞浅水域中航行富裕水深的确定方法 [J], 唐强荣3.烟台港芝罘湾港区超大型船舶航行安全富裕水深探究 [J], 李江波4.超大型船舶在浅水域中下沉量与富余水深的探讨 [J], 王春久5.超大型船舶港内航行的富余水深与下沉量研究 [J], 郝庆龙;顾祖旭;张鹏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大型船舶变截面梁分段模型的载荷试验研究

超大型船舶变截面梁分段模型的载荷试验研究

通过 比较发现刚体和线性水 弹性计算结果 与低频 弯矩吻合很好 , 而非 线性 计算结果与总弯矩吻合更好 .
关键词 : 弹性 ; 水 分段模型试验 ; 变截面梁 ; 砰击 ; 波浪载荷 ; 颤振
d i4 .0 3 2 s 0 32 10 0 1 4
Abs r c :n o d rt e i h ・a tc ef c ft e h l n t e wa e la s,s g n e d le pe me t fa v r t a t I r e o v rf t e e si fe to h u lo h v o d y l e me td mo e x r n s o ey i lr e h g pe d s i r a re u n a twi g tnk.Th sg rncp e o he s g n e de s i t — a g ih s e h p we e c rid o ti o n a e de in p i i l f t e me t d mo lwa n r o d c d.t e ta iin ls g n e d lwa mp o e ue h r d to a e me t d mo e s i r v d.a d v ra l r s . e t n b a r s d t i lt h n a b e co s s c i e mswe e u e o smu ae t e i o si ne s o h ul. h fe t o ifr n pe d nd t e n mb r o e me t ft e mo lo h d u hih t f s ft e h 1 T e ef cs fd fe e ts e s a h u e f s g n s o h de n t e me i m— g f a d lw r q n y c mp ne t n tt lb n i g mo n e p ns swe e a lz d,t e b n i g mo n e p n e n n o fe ue c o o n s i oa e d n me tr s o e r nay e h e d n me tr s o s si r g lra d ir g a v s i xr me s a c ndto swe e su i d,a d t e whipi g r s o ewa o d F rh r e u a n re ulrwa e n e te e o i n r t d e i n h p n e p ns sfun . u t e- mo e,t e p o o in o h i ln e p n e i oa e dn me t s c c ltd.Fial r h r p r o ft e wh pc g r s o s n ttlb n ig mo n swa a u ae t I i l n ly,t ewa e la so h s h v o d ft i

谈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操纵中的几个问题

谈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操纵中的几个问题

操纵 性能 上具 有 它 固有 的特 性 ,如受 风 面积 大 、质 量
大 、 性 大 、 动性 能 差 …… 等等 , 起 船舶 的操 纵 性 惯 制 引 能有 所下 降 , 表 现也不 同于一般 的船 舶 。 了提 高操 其 为 船技 能 ,开好 船 、 好 船 , 管 有必 要 对超 大 型集 装 箱船 的
本 无舵效 :
・追随 性差 ,在 改 向或过 弯 曲航 道 时需予 以充分
的估 计 , 宜小舵 角早 施舵 ;
舵效 , 以达 到 引航员 所 需 的航 速 、 向角 。“ 航 晋河 型 ” 船
极慢 速 为 75 n .k .只要 在上 下引 航员 时保 持极 慢速 , 船 身容 易控 制 。 相对 来说 。 少数 民族河 型 ” 比“ 船好 操纵 。
谈 超 大 型 集 装 箱 船 舶 操 纵 中 的 几 个 问 题
上 海远 洋运 输 有 限公 司 李俊 明
中远 集 团 在 今 后 的几 年 中 。还 将 有 多艘 超 大 型 从 R M/8降 到 R M/6 要 长达 2 P 8 P 7。 5—3 i 能 完成 0m n才
集装 箱船 舶型船 舶 操 纵 的几 点 体 会 , 同行探 讨 , 当之 与 不
处 望指正 。
港速 时 , 必须 以满 足上述 参 数为前 提 。
对于 加速 . 哈尼 河型 ” 与 “ 河 型 ”船从 F L - “ 晋 U L S E D加 速 到 S A S E D,都须 经过 2 PE E —P E 5—3 n这 0 mi 加 转过 程 。

1 超大 型集 装箱 船舶 操纵 特性 通常 船长 超过 2 0m, 5 排水 量 在 8 载 重 吨及 以上 万 的称 为超 大 型 船舶 ; 也有 认 为 , 箱 量 达 27 0 E 以 载 0 T U 上 的全 集装 箱船 称 为超 大 型船 舶 。 由于超 大型 船舶 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1章超大型船舶的操纵特点和性能 (3)1.1超大型船舶定义 (3)1.2超大型船舶的特性 (3)1.2.1 线型尺度大 (4)1.2.2 质量大1.2.3 超大型船舶的旋回性及航向稳定性 (4)1.2.4 四是动量大 (4)第2章超大型船舶的操纵 (4)2.1进出港和经狭水道的操纵 (4)2.1.1正确掌握转向的提前量和所用舵角 (4)2.1.2正确掌握压反舵时机 (4)2.2超大型船舶在进人航道前应注意要点 (4)2.3 进出港和经狭水道使用安全航速和注意前后船与本船之间的距离。

(4)2.4. 超大型船舶港内操纵 (5)第3章超大型船舶避让船舶的操纵 (6)3.1大海上避让机动船港内避让机动船 (6)3.2港内避让机动船 (6)3.3大海上避让渔船 (6)3.4港内避让渔船 (7)结论 (7)超大型船舶性能的研究[摘要]:随着超大型船舶的发展我国大吨位的传播正在逐年增加,对远洋运输产生了很重要的作用。

与普通的万吨轮相比较,超大船舶在实际操纵中具有一定的特性。

本文根据自己掌握的航海知识,结合自己的海上经验,综合吸收航海人员的超大型船舶操纵经验和专家学者的文献及其相关资料,并且以两艘近17万总吨的CAPE SIZE超大型船舶“港明”轮和“港星”轮操纵经验为例,阐述了超大型船舶的操纵特点及性能。

[关键词]:超大型船舶;偏转现象;安全航速;第1章超大型船舶的操纵特点和性能1.1超大型船舶定义超大型船舶指总吨位超过10万总吨的船舶,一般用于运输石油、矿砂。

超大型船舶具有排水量大;惯性大;停船性能较差;追随性差;舵对船舶航向的控制能力较低等特点。

1.2超大型船舶的特性超大型船操纵特点是线型尺度大、质量大,旋回性和航向稳定性差,动量大,受风、流和水深的影响突出。

然而需要进行机动操纵时往往是在富余水深相对较小,回旋余地受限,通航密度较高的水域。

超大型船舶机动航行时一旦出事就会酿成灾难性的后果,所以掌握船舶机动航行性能是船长和驾驶员上船接班后必须尽快做到的头等大事。

1.2.1 线型尺度大重载时的浅水效应和岸壁效应均较为突出,而且停车后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丧失舵效,在海上,一般地说万吨级船舶余速2kn左右时,尚有舵效,而4万吨级的油轮在余速3.2kn时已就无舵效。

在港内由于浅水效应,岸壁效应及海底形状的影响,有些超大型的满载船舶,甚至一旦停车就丧失舵效。

因此如何维持舵效保持船舶在预定的航,将是超大型船舶在港区操纵的一个重要难题。

1.2.2 质量大每单位所分摊的主机功率较一般船舶低,变速机动操纵较为呆笨,停船性能较差。

所以靠泊前,一般超大型船舶在距泊位2海里时,余速应控制在以下1kn以下。

距泊位1海里时余速控制在2kn以下。

距泊位1倍船长时,余速控制在4kn以下。

因此超大型船舶在靠泊前,如何控制好船速又是一个关键的难题。

它与保向维持舵效相,矛盾,速度高舵效好保向容易而速度低舵效差,保向难。

1.2.3 超大型船舶的旋回性及航向稳定性由于超大型船舶船型肥大粗短,方形系数CB多高于0.8,尽管舵面积比多低于1/65却具有良好的旋回性,也就是说它的K值较大,但航向稳定性差,追随性差即具有较大的T值,操纵中特别是在浅水域,为保向就须频繁用舵而且舵角较大,还应早用舵,早回舵。

1.2.4 四是动量大由于超大型船舶的质量很大,在船舶速度很低时仍具有很大的动量,靠泊时必须控制好靠泊速度。

第2章超大型船舶的操纵操船者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它的特点之后,才能安全地操纵超大型船舶,笔者曾在两艘近17万总吨的CAPE SIZE超大型船舶“港明”轮和“港星”轮任船副,下面从实操方面谈谈关于CAPE SIZE超大型船舶操纵的体会。

2.1进出港和经狭水道的操纵2.1.1正确掌握转向的提前量和所用舵角。

2.1.2、正确掌握压反舵时机。

船首岸推力与船尾岸吸力形成转船力矩,使船首向航道中心侧偏转,即所谓的“偏转现象”。

该力矩的大小与船速的平方成正比降低船速是减小岸吸力的最有效的手段横力系数CF大小与航道的宽度b与船宽B之比b/B以及船舶首尾线与航道中心的距同船宽之比有关,航道越窄,船舶偏离航道中心线的距离越大,则横力系数Cv越大这就是船舶偏离航道中心线越多。

为保向所需的压舵角越大的原因.早用舵,早回舵,所操舵角比较大。

大角度转向(大于60度),当转到接近新航向前20度开始压反舵,反舵角等于或大于转向时所用舵角(视当时转头速度灵活掌握),接近新航向5度回正舵,再小舵角调整把定在新航向上。

小角度转向(30-60度),当转到接近新航向前10度开始压反舵,反舵角等于或大于转向时所用舵角(视当时转头速度灵活掌握)。

接近新航向3度回正舵,再小舵角调整把定在新航向上。

只有完全掌握船舶的操作特性,才能熟练、准确、安全地操纵船舶。

2.2.超大型船舶在进人航道前应注意以下几点:(1)航道是否清爽。

超大型船舶进港通常均为单向通航,只有当条件允许本船不与其它,较大船舶在航道上会遇时方可进人,并向VTS中心报告。

(2)水位情况。

潮水水位要满足船舶在航道上行驶时,龙骨以下留有0.8m的富裕水深。

(3)泊位情况. 泊位有否它船靠泊及泊位的水深,长度.总之因航道两侧水深的限制,超大型船舶一旦进人航道,尤其是主航道,要想驶出就很困难,几乎是不可能,所以超大型船舶进人航道前要特别谨慎,切不可盲目进入。

2.3.进出港和经狭水道使用安全航速和注意前后船与本船之间的距离。

进出港和经狭水道航行应使用安全航速;航经狭水道前后船与本船之间的距离最好保持在2海里以上。

进出港由于受航道水深和可航水域的限制,加上个别港口进出港航道繁忙,船长应时刻注意本船与前后船舶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倒车冲程以上,如有引航员在船,发现距离前船在本船当时安全航速的倒车冲程以内,有必要提醒引航员,用高频与前后船舶联系协调行动,保证本船与前后船舶之间的距离在本船倒车冲程以上;注意让开航道两边的浮标,浅点和障碍物。

注意航道的富余水深和船舶航行时的下沉量,确保本船进出港航行安全。

航经狭水道注意让开狭水道两边的浅点和障碍物。

实践证明,单方位避险线和单距离避险线是避让危险物的最简单实用的避让方法。

有分道通航的狭水道应遵守分道通航制,没有分道通航的狭水道避让船舶应先用高频联系好,协调行动,谨慎驾驶,以策安全。

2.4、超大型船舶港内操纵《国际避碰规则》第十五条指出每一船舶均应以安全航速行驶,以便能够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距离内把船停住。

但是《国际避碰规则》中并没有说明几节的速度才是安全航速。

因为对安全航速做出量的规定是非常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

驾驶人员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做出最合理的判断。

比如天津港监对天津港主航道做出了限速10kn的规定。

限10kn并不是安全航速,它只是对最高船速的限额。

超大型船舶行驶在天津港主航道时,依据浅水效应及岸吸力的影响,应适当地降低航速,这样既有利于减少船体下沉,也有利于减小岸吸力,还能为必要时留有储备螺旋桨转数。

根据日本学者在伊士运河中实的结论:“速度过大时,即使对同一艘船来说,使用的舵角也显著增大,且用舵次数增多”。

因此适当降低船速将有利于船舶操纵。

至于几节的速度最为合适,最符合安全航速,每一船舶或同一船舶环境不同都不一样。

笔者认为超大型船舶满载时在天津港主航道上的航行速度应以8~9kn比较合适。

船速太慢也不好,首先是占用航道的时间过长,影响航道的通航能力;其次是舵效差不利于克服流压的影响。

何为最佳航速还需驾引人员在操船实践中进一步总结。

大船顺着航道进人港区,应适时减速,并为以靠泊做准备。

根据以往的操船实践,当大船接近浮时就开始减速,到防坡堤时应减到微速或停车,尤其是大型集装箱船和大型油轮靠泊四港池和南疆码头,更要提前降速,在防波堤前就要停车淌航。

当然,减速的时机还与减速前的初始速度有关;也与减速的方法有关。

如果超大型船舶靠自身减速,则应提前进行。

因超大型船舶质量大,惯性大,稳定性差;又受到浅水效应的影响,停车后会很快失去舵效,大船一旦发生偏转,很难用舵克服,要不断地用车来配合,这样频繁地用车,大船降速就更为困难。

而且利用倒车降速船首又会发生偏转,给操纵带来不利。

但是如果采取拖轮协助降速,则降速时机可以适当地推迟。

拖轮应选择大马力的全回转拖轮,将拖轮带在大船尾的中央导缆孔上全速向后倒车拖大船达到降速的目的。

而舵效则靠进车维持,当船接近泊位时,如拖轮还没有将大船拖住,则大船用倒车配合,很快就可将大船停住。

笔者见引领外轮“奥瑞萨”进靠新港19号泊位时。

就是采用此方法一般来说如果大船的微速前进速度为5~6kn那么带上拖轮以后, 在拖力作用下,其微进的速度可降至3~4kn,以有的甚至更低.所以大船停车后,大船用后退二很短的时间内即可将大船停住。

该方法操纵容易,尾拖轮的缆绳可以带得很短,其排出流也不会降低它的拖力,只有当大船的速度很慢时才有一定的影响。

一旦有影响拖轮可以适当地松长拖缆。

笔者认为操纵超大型船舶最主要的就是控速和保向,利用拖轮拖尾降速的方法值得推广。

它的优点是:降速,二是增加舵效,使大船能够在很小的进距内转过较大的角度。

第3章超大型船舶避让船舶的操纵大部分船舶都是螺旋桨右旋转的船舶,由于受沉深横向力的影响,使得船舶向左转较向右转容易;超大型船舶由于追随性差,用左舵10度以上,10秒钟后船才开始有反应,15秒钟后船才开始转;用右舵10度以上,15秒钟后船才开始有反应,20秒钟后船才开始转;所以操纵超大型船舶要早用舵,早回舵。

3.1 大海上避让机动船一般在大海上避让机动船,天气好的情况下,相距8海里以上开始用高频联系,对遇船双方商定哪一舷会遇,交叉船双方商定过船头还是过船尾,相距6海里采取协调行动,会遇距离在2海里左右;风浪较大时,会遇距离在2海里以上,以策安全。

3.2 港内避让机动船港内避让机动船,一般都是靠右行驶,先用高频联系好,会遇距离一般在1海里左右,几个CABLE 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3 大海上避让渔船a.对拖网渔船拖网渔船船速较低,一般在4节以下,应尽可能避免穿越密集渔船,不得不穿越时,对单拖网渔船,应尽可能从其船头经过;对双拖网渔船,不能从双拖网渔船中间穿越,并且尽可能从其船头经过;避让拖网渔船应在距离3海里开始用舵避让,如果从其船头经过,最近会遇距离在1海里以上。

如果从其船尾经过,最近会遇距离在2海里以上。

以策安全。

b.对非拖网渔船非拖网渔船有静止的钓鱼船和船速6节左右的其它捕鱼作业船。

对静止的钓鱼船,在距离3海里开始用舵避让,最近会遇距离在1海里以上。

对速度比较快的渔船在4海里左右开始用舵,最近会遇距离在2海里左右,以策安全。

3.4 港内避让渔船由于超大型船舶受吃水和可航水域的限制,一般在港内避让渔船操纵比较难,国内有些港口管制不严,渔船经常占用航道捕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