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春电工技术基础B

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春电工技术基础B
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春电工技术基础B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电工技术基础B主观题

学号:12830042姓名:王益永电工技术基础B第1次作业

21.试计算如图1-45所示电路中的开路电压U。

解:a)作如图假设,因待求两端开路,

由基尔霍夫定律,易知

由虚路回路的KVL方程

-7V

(1#虚拟回路)或

b)作如图假设,因为右端开路,故

由虚路回路的KVL 方程,有

22. 试计算如图1-48所示电路中电流I 1、I 2和电压U 。

解:A =Ω

-=

626182V

V I A I A I A I A

I V I A

V V I 12;6;1045136213)

188(1546

36==-=-=Ω

+=-=Ω+-=

23. 如图所示电路,试根据KCL 、KVL 计算所有支路的电流。

解:I2=18V-6V/2?=6A

I6=-A V V 213188-=+ I3=6V+A I 45

6

*13-=

I4=-10A; I5=6A;I1=12A

24. 试求如图所示电路中a 、b 、c 、d 点的电位值和电阻R 。

解:R=20?

a,b,b,d 点的电位值为: Va=70V Vc=10V Vb=-26V Vd=14V

电工技术基础B第2次作业

11.试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法求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及电压U。

解:根据电路结构,进行电源的的等效变换化简,如图

所以,电流

电压

12. 在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 合在a 点时,电流I 为2A ;当开关S 合在b 点时,电流I 为6A 。如果将开关S 合在c 点,则利用叠加定理求电流I 为多少?

解:根据叠加原理,10V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的电流为 I ’=(6-2)A=4A

根据线性电路的特性,20V 电源单独作用时的电流为

I ’’=1020

*I ’=-8A

当开关S 合在C 点时,为20V 的电压源与未知电源共同作用,此时电流 I=2+I ’’=-6A

13. 试用戴维南定理求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

解: 第一步:找到线性有源的二端网络

移去4Ω电阻即可得到需等效的线性有源的二端网络,如图:

第二步:求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AB , 此处用结点电压法,如图:

列出C 、D 结点的结点电压方程,有

C 点

D 点

联立,解方程组可得

所以,开路电压

第三步:求等效电阻RO

对应无源二端网络如图

第四步:求待求参数电流I

画出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

所以,电流

14. 试用戴维南定理求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解:第一步:找出二端网络

将待求电流I所在的支路移去,二端网络如图

第二步:求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AB

易知,电压

第三步:求等效电阻RO

对应无源二端网络如图

故,等效电阻

第四步:求待求参数电流I

画出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

所以,电流

15.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 ,。若将电压源US 除去(即)后,求电阻上电压

解:由叠加原理,有如下图成立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有,电压U ’=41

Us=3V 所以,移去电压源后的电压U ’’=U-U ’=7V

16. 试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法求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和电压UAB 。

解:(1)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出电流 I 。

(含未知电流 I 支路不变,将其余电路部分等效变换等电压源,整个电路将变成单回

路电路)等效变换化简如图

所以电流I=A

A 8

34

226

36-

=++--

由原电路,有UAB=2I-6+1.5=8.25V

电工技术基础B第3次作业

18. 在图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试分别求出电流表A0和电压表V0的读数,并作出相量图。

解:(a)并联结构,设并联电压为参考相量,画出相量图

由相量图,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有

所以,电流表A0的读数

(b)串联结构,设串联电流为参考相量,画相量图如下

由相量图,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有

所以,电压表V0的读数80V。

(c)并联结构,设并联电压为参考相量,画出相量图

由相量图,有

所以,电流表A

的读数

(d)串联结构,设串联电流为参考相量,画相量图如下

由相量图,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有

所以,电压表V0的读数

串并联结构,设为参考相量,画相量图如下

图中为电容两端的电压,为电感支路的电流。

100V

10A

所以,电流表A

的读数

电压表V0的读数

19. 在电压为220V 、50Hz 的电源上,并联有功率为40W 、功率因数为0.5的日光灯100只和功率为60W 的白炽灯40只,试求:①电路中总电流的有效值及总功率因数;②如果将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9,问应并联多大的电容?

解:1)求总电流I 及总功率因数cos ф 设U ’=220V

并联100只日 光灯总电流I1为 I1=100X

5.022040?V W =11

400

A

I1=I1-60°A

并联40只日光灯的总电流为I2

I2=40X V W 22060=11120

A

I2=11

120

0°A

由KCL 得 I=I1+I2 =(

11

400

A -60°+11120)A ≈42.9-47.27°A

即:电路中总电流的有效值为42.9A ;总功率因数为0.68

2)所并电容的大小直接根据书中公式

计算。

有功功率

并联电容

20. 如图所示为对称三相电路,已知负载端的线电压为380V ,线路阻抗

,负载阻抗

试求负载的相电流、线电流及电源端的线电压。

解:设''B A U

=380 ∠0°V,则负载相电流为 ''B A I

≈12.2 ∠-50.2°A '

'C B I =12.2∠-170.2°A

'

'A C I =12.2∠69.8°A

线电流

A I =≈21.1∠80.2°A

B I

=21.1∠-200.2°A

C

I =21.1∠-39.8°A

电源端的线电压

AB U =A I L Z +B I L Z +''B A U

≈372∠7.1°V

BC

U =372∠-112.9°V

CA

U =367∠127.1°V

电工技术基础B第4次作业

6.如图所示电路中,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时开关S闭合,试求时电路中的、和。

解:‘三要素法’

(1)求初始值

根据换路前的稳态电路(电感短路),有

时刻的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根据等效电路,有

(2)求稳态值

换路后的稳态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得

(3)求时间常数

由换路后的电路,有

所以

电工技术基础B 第5次作业

8. 如图所示, 电阻RL=8Ω的扬声器,通过输出变压器接信号源,设变压器的原边绕组N1=500匝,副边绕组N2=100匝。求:(1)扬声器电阻换算到原边的等效电阻;(2)若信号源的有效值US=10V ,内阻R0=250Ω。输出给扬声器的功率;(3)若不经过输出变压器,直接把扬声器接到信号源上,扬声器获得的功率。

解:1)扬声器电阻换算到原边的等效电阻为:200? 2)输出 给扬声器的功率

P=('0R R U S

+)2'R =(20025010

+)2

?200=98.8mW 3)直接把扬声器接到信号源上,扬声器获得的功率

P=('0R R U S

+)2

R L =(825010

+)2?8=12mW

9. 单相变压器一次绕组匝数N 1=1000匝,二次绕组N 2=500匝,现一次侧加电压U 1=220V ,二次侧接电阻性负载,测得二次侧电流I 2=4A ,忽略变压器的内阻抗及损耗,试求:一次侧等效阻抗|Z 1'|;负载消耗功率P 2.

解:一次侧等效阻抗|Z 1'|=110? 负载消耗P 2=440W

10. 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PN = 40kW ,UN = 380V ,f =50H Z ,n = 2930r/min ,η = 0.9,cos φ =0.85,Ist /IN = 5.5,Tst /TN= 1.2,Δ接法,采用Y –Δ起动,求:(1)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2)保证能顺利起动的最大负载转矩是其额定转矩的多少?

解:(1) I N =?ηCOS U P N N 3=9.085.0380310403

????

T N =9550N N P η=9550?2930

40

=130.37Nm

I ST =5.5I N =5.5?79.44=436.92A T ST =1.2 T N =1.2?130.37=156.44 Nm

(2) 能保证顺利起动的最大负载转矩是其额定转矩1

11. 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铭牌数据如下:?形接法,PN=10kW ,UN=380V ,ηηN=85%,λN=0.83,I st/IN=7,Tst/TN=1.6。试问此电动机用Y -?起动时的起动电流是多少?当负载转矩为额定转矩的40%和70%时,电动机能否采用Y -?起动法起动。 解:

N I

=N N N N

U P ηλ3=21.53A

stY I =31I stA =31?N I

7=50.25A

stY T =stA T 31=N T 6.131?=0.53N T

显然,对于T 1L =0.4N T

,可以采用Y-?起动法:

对于N T 7.02

=η,不可以采用Y-?起动法

12. 三角形连接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数据如下:

(4)在额定负载情况下,电动机能否采用Y/△起动?

解:(1)A

COS U P I N N N 32.16862.081.03803105.733

=????==?η A

I I N st 24.11432.1677=?==

(2)最接近于1470r/min 的同步转速为1500r/min,所以min /15002r ==ηρ,

%2%1001500

1470

1500%10011=?-=?-=

ηηηδN

Nm P T N

N

N 7.481470

5

.795509550

=?

==η

(3)Nm T T Nm

T T N N st 14.1077.482.22.24.977.480.20.2max =?===?==

(4)γst T =N N T T 320.231=?小于额定转矩,所以在额定负载下,电动机不能采用Y ?/起动.

13. 根据文中图接线做实验室,将开关Q合上后按下起动按钮SB2,发现有下列现象,试分析和处理故障:(1)接触器KM不动作;(2)接触器KM动作,但是电动机不转动;(3)电动机转动,但是一松手电机就不转;(4)接触器动作,但是吸合不上;(5)接触器触头有明显的颤动,噪音很大;(6)接触线圈冒烟甚至烧坏;(7)电动机不转动或者转动得极慢,并有“嗡嗡”声。

解:(1)接触器KM不动作的故障可能有以下几种

①三相电源无电;

②有关相中熔断器的熔丝已断;

③热继电器FR的常闭触点动作后未复位;

④停止按钮SB1接触不良;

⑤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接线端接触不良或联接导线端有松动。

(2) 接触器KM动作,但电动机不转动的故障可能有以下几种:

①接触器的主触点已损坏;

②从接触器主触点到电动机之间的导线有断线处或接线端接触不良;

③电动机已损坏。

(3) 电动机转动,但一松开起动按钮SB2电动机就不转,其原因是自锁触点未接上或该段电路

有断损和接触不良之处

(4) 接触器KM动作,但吸合不上,主要由于电压过低,也可能因某种机械故障造成的。。

(5) 接触器触点有明显颤动,主要由于铁心端面的短路环断裂所致,也可能由于电压过低吸力

不够。

(6) 接触器线圈冒烟甚至烧坏,其原因有:

①电压过高;

②由于4)中原因接触器吸合不上,导致线圈过热而烧坏

(7) 电动机不转动或者转得极慢,并有"嗡嗡"声,这是由于某种原因而造成电动机单相起动所

致。(如一相绕组短路/开路)

14. 控制要求:有两台电机M1、M2,

(1)开机时先开M1,M1开机20s之后才允许M2开机。

(2)停机时,先停M2,M2停机10s后M1自动停机。

(3)如不满足电动机起、停顺序要求,电路中的报警电路应发报警信号(如红灯指示或电铃报警

等)。

M1

3

a)主电路图

解:

SB1 M1开机按钮

SB2 M2开机按钮

SB3 M2停机按钮

KM1 M1接触器

KM2 M2接触器

KT1 时间继电器1

KT2 时间继电器2

KA 中间继电器

L 报警灯

画出控制电路原理图。

《电工技术基础》第七章试题知识交流

《电工技术基础》第 七章试题

《电子技术基础》第七章试题 一、填空题 1、U、V、W是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它们的电阻不计,每相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可表示为:e U=311sin314tv,e V=311sin(314t-120o) V,e W=311sin(314t+120o)V,负载由三只相同的灯泡接成星形,若能正常发光,可知,灯泡的额定电压是 V 2、三相对称负载作星形连接时,U Y= U1,I Y = I Y,此时电流 为。 3、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连接时,UΔΦ= U1,且IΔ1= IΔΦ,各线电流比相应的相电流度。 4、工厂中一般动力电源电压为 V,照明电源电压为 V、 V以下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 5、触电对人体的伤害度与、、、以及等因素有关。 6、三相三线制电源供电时,在中线不直接接地的电力网中,应将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用连接起来,叫做保护措施。 7、有一对称三相负载接成星形,每相负载的阻抗为22欧,功率因数为0。8,测出负载中的电流为10A,则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为,如果保持电源线电压不变,负载改为三角形连接,则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为。8、三相交流电是三个、、的单相交流电按一定方式供电。 9、习惯上三相交流电的相序为。 10、在三相四线制中,零线也叫地线,常用色或色线来表示,三相火线常用、、三色表示。 11、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可传送 V和 V两种电压,该供电系统用符号“”表示。 12、在三相四线制中,线电压分别超前相应的相电压度。 13、当三相负载对称时,三相功率的计算式为。 14、发电机是利用原理制成的,它是其他形式的能转换为电能的设备。 15、电动机按使用电源相数不同分为和,在电动机中,鼠笼式电动机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运行可靠,使用极为广泛。 16、鼠笼式电动机主要由和两部分组成,前者由和组成,后者由、、和组成。 17、电动机定子绕组是由若干线圈组成的三相绕组,每组绕组有两个引出线端,分别叫首端和尾端,三个首端分别用、、表示,三个尾端分别用、、表示。 18、旋转磁场的转速计算公式为。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1、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机电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既是数学、物理学等科学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又是本专业其它后续技术基础课的基础。在数控技师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课程的基本任务: 1.理解电路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实用性; 2.掌握电路中常用元件的性能及它们的应用; 3.掌握电路中的基本定律及常用的其分析计算方法,熟悉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4.熟练运用相量表达式和相量图分析计算正弦交流电路;5.掌握三相电路的计算方法以及它的特性; 6.了解非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其分析计算方法;7.掌握电工实训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初步具有选择、使用与电工实训相关的仪器仪表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 ( 1 )掌握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熟练掌握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及电流源等基本理想元件的参数及其电压、电流关系。牢固掌握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 2 )熟练掌握直流线性电阻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支路法、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 ( 3 ) 熟练掌握正弦量的有效值、角频率、相位与相位差的概念,理解相量的概念,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相量模型,

相量形式的KCL和KVL,熟悉掌握功率的概念及计算。能计算阻抗串、并联电路,做出相量图。掌握串、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点。 ( 4 )熟练掌握三相电路中相电压与线电压、相电流与线电流及中线电流的关系。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和计算,熟练掌握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理解三相不对称电路的分析。 本课程重点介绍电工技术的基本分析方法及基本定律、定理,从简单的元件到一般电路,从基本理论到基本技能。课程结构分为“电工基础”和“电工技术”两大模块。“电工基础”模块包含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电路的分析方法、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非正弦交流电路、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 2. 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1 ) 熟悉磁场基本物理量,掌握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理解互感系数,掌握互感电路的同名端及测试方法。 ( 2 )理解电路的动态过程、初始值的确定,掌握RC、RL 动态响应及微分电路、积分电路的原理应用,了解三要素法求解动态电路。 ( 3 ) 了解非正弦周期量的谐波分析,掌握其有效值的计算,熟悉非正弦周期信号作用于线性电路的计算。 ( 4 ) 熟悉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性能、基本磁化曲线,铁心损耗,掌握交流铁心线圈的工作特点。 本模块以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为尺度。电工技术模块包含磁路与铁芯线圈电路、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与可编程控制器(PLC)、电量与非电量测试技术等。本模块是技术基础课,以应用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场合,突出新技术的应用。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应用电子专业必备的专业基础课。其

电工技术基础试卷

第 1 页 (共 4 页) 班级(学生填写): 姓名: 学号: 命题: 审题: 审批: --------------------------------------------------- 密 ---------------------------- 封 --------------------------- 线 ------------------------------------------------- (答题不能超出密封线) 2007~2008 学年第一 学期 电工学 科目考查 试题A 卷 使用班级(老师填写):土木05-1,工管05-1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 分 得 分 阅卷人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 电路在 工作状态下,电源的端电压和电动势的值相等。 2. 已知某用电设备的阻抗为Z =7.07Ω,R=5Ω,则其功率因数 cos = 。 3. X L =5Ω的电感元件,施加u =10sin(ωt +60°)V 的正弦电压,则通过电感元件的电流相量为 。 4. 已知e=14.14sin314t,问e 的有效值为 ,频率为 。 5. 已知i1=50sin(314t+30°),i2=50sin(314t-30°),则相位关系是i1 i2 。 6. 已知L=127Mh,f=500Hz,则X L = 。 7. 实验测得某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开路电压OC U =6V ,输出电阻R=3Ω,当外接电阻为3Ω时,其端电压U 值为 。 8. 一个电热器从220V 的电源吸取1000W 的功率,若将此电热器接到110V 的电源上,则吸取的功率P = 。 9. 在RLC 串联电路中,已知R=20Ω,L=500μH, C=161.5pf,则谐振频率fo= 。 10. 有一台降压变压器,一次侧电压为6000V,二次侧电压为230V,匝数比k= 。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 程标准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电工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电子技术应用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互感耦合电路、线性动态电路、磁路及变压器、谐振电路等有关知识和常用仪器仪表使用元件与电路测试、简单电路设计、电路制作与调试技能。本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等课程的前修的基本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职教性,体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 职教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课程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电工技术基础》作业.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0道小题) 1. 电路如图1-67所示,流过电阻的电流I为( ). (B) -2A 2. 在图示1-71电感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正确关系式应是( )。 (B) 3. 电路如图1-75所示,已知电源电压U= 9 V,电阻R= 3 ,R1= 6 ,R2= 3 ,则电流I值为 ( )。

(D) -3 A 4. 电路如图1-81所示,试计算电流源I S提供的功率为( )。 (D) 12W 5. 已知某电路的正弦电压与正弦电流的相位差为,电路呈容性,则电压 与电流的相位关系为()。 (A) 滞后相位 6. 图3-63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V,则电压源有效值约为( )。 (A) 283 V

7. 电路如图5-49所示,换路前电路处于稳态,在时开关S闭合,则电路的初始值 电流为()。 (A) 0A 8. 电路如图5-53所示,换路前电路处于稳态,在时开关S闭合,则电路的初始值 电流为()。 (D) 4A 9. 电路如图5-55所示,在时开关S闭合,则换路后电路的时间常数为()。

(D) 15C 10. 把图2-59 a 所示的电路用图2-59 b所示的等效电压源替代,则等效电压源的参数为 ( )。 (D) U S = 18V,R = 3 二、主观题(共10道小题) 11.试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法求如图2-73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参考答案:

解题指南:电源等效变换法就是利用电压源串电阻与电流源并电阻之间对于外电路而 言,可以进行等效替换。合理利用它们间的等效替换可以简化电路结构,有利于求解等效变换以外的电路部分的电压或电流(含待求参数部分电路不能参与变换)。本题中,根据待求电流I位置及电路结构,可将除电流I所在支路除外的电路进行等效变换化简电路。 解:根据电路结构,逐步进行电源的等效变换,如图所示 所以,电流 本题小结:电源等效变换法(变换公式及等效电源的方向),变换技巧(分析电路结 构,使变换后的电路逐渐简化)。 12.试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法求如图2-76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和电压U AB。 参考答案: 解题指南:本题可先采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出电流I,然后根据虚拟回路的电压方程求解电 压U AB。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英语IV》第1次网络作业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大学英语IV 第1单元作业题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40道小题) 1. – David, I got an A in Account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I was surprised to hear the news. (B) Are you kidding? (C) That’s a pity. (D) Congratulations!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第一单元]D 当得知他人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时,首先应向对方表示祝贺,故D项为正确答案。A,B,C三个选项都不符合礼貌习惯。 2. – How do you think of this te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I got 85. (B) Good luck. (C) It’s a piece of cake. (D) Don’t worry about it.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第一单元]C 该题题干是询问对方对于考试的看法,“a piece of cake”表示“容易的事,小菜一碟”,说明回答者认为此次考试很容易,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上下文语境。 3. –Do you like Professor Zhang’s class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I never miss her class. (B) Chemistry is difficult to study. (C) I take a course in Chemistry. (D) Professor Zhang is a strict teacher.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第一单元]A 说话者询问对方是否喜欢上张教授的课,选项A的言外之意是回答者十分喜欢教授的课因而从不缺席,故选A,其它三个选项不合题意。 4. – What school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I hate Physics.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试卷7【高校】

某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 考试电工基础试题(五) 试 题 一、填空题(每小格2分,共30分) 1.长1000m ,截面积为0.1mm 2的铜导线(/m m m 0175.02?Ω=ρ,20=t ℃,/0041.0=α℃)在100℃时的电阻值为________Ω。 2.图1-2中,设0点为参考点,V c =2.5V ,V b =4.5V ,电阻R 1=R 2=R 3,则电位V a =_____V ,电压U ba =_____V 。 3.图1-3中,R 1=2Ω,R 2=4Ω,R 3=5Ω,R 4=3Ω,则R ab =_____Ω。 图1-2 图1-3 4.已知某负载两端电压)2513sin(103π +=t u V ,电流 )2513sin(56 π-=t i A ,则U =____V ,I =_____A ,负载复阻抗Z =_____Ω。

5.在图1-5中,交流电流i1的有效值为3A,i2的有效值为4A,则总电流i的有效值I=_____A。 6.在图1-6中,开关K断开前,电路处于稳态,则当t=0时开关K断开,电路的时间常数=τ_____s。 图1-5 图1-6 7.将某一电感性负载接在f=50Hz的交流电源上,已知U=100V,? = 10A,消耗功率P=600W,则电路的功率因数cos?=_____,负载电阻R=_____Ω,电感L=_____H。 8.在串联谐振电路中,已知信号源电压的有效值E=1V,频率f=1MHz,调节电容器C使用电路达到谐振,此时电流I0=100mA,电容器端电压U e=100V,则电路元件参数R=_____Ω,L=_____mH,C=_____pF。 二、选择题(每题正确答案仅一个,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5分,共30分)

西南交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模拟试卷二(含答案)

西南交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模拟试卷二 一.填空题(共10 分,每空1分) 1.逻辑函数C B AC AB F ++=的最小项之和(以A 为高位) = ∑m ( ),最大项之积=∏M ( ),其最简与-或表达式为 ,最简与非-与非表达式为 。 2.已知函数的对偶式为B A +BC D C +,则它的原函数表达式为 ,其原函数的反函数表达式为 。 3.用555定时器组成施密特触发器,当输入控制端C O 外接10V 电压时,其上、下门限电压值分别为 V 和 V 。 4.8位D/A 转换器当输入数字量10000000为5v 。若只有最低位为高电平,则输出电压为 v ;当输入 为10001000,则输出电压为 v 。 二.选择题(共5 分,每题1分,可能有多选) 1.逻辑变量的取值1和0可以表示 。 A.开关的闭合、断开 B.电位的高、低 C.真与假 D.电流的有、无 2.当A 、B 、C 三个输入变量中有奇数个1时输出F 为1,否则F 为0,则F 的表达式为 。 A . ABC B .A+B+ C . A ⊕ B ⊕ C D .A B C 3.一个容量为1K ×8的存储器有 个存储单元。 A.8 B.8K C.8000 D.8192 4.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的突出优点是 。 A.速度高 B.电路简单 C.振荡频率稳定 D.输出波形边沿陡峭 5.单稳态触发器的外接电阻R 、电容C 增大,则( )。 A .输出脉冲宽度减小 B .输出脉冲宽度增大 C .输出脉冲幅度减小 D .输出脉冲幅度增大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共5 分,每题1分) 1.若两个函数具有相同的真值表,则两个逻辑函数必然相等。( )

《电工技术基础》试卷A答案

电工技术基础(机械类)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把图 1 所示的电路改为图 2 的电路,其负载电流I1 和I2 将( )。 (a) 增大 (b) 不变(c) 减小 2A I I I I 1212 11Ω1Ω1Ω1Ω 2V2A 图 1图 2 ... + 2、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 )。 (a) 有等效变换关系(b) 没有等效变换关系 (c) 有条件下的等效变换关系 3、将正弦电压u =10 sin ( 314t + 30? ) V 施加于电阻为 5 Ω的电 阻元件上,则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 =( )。 (a) 2 sin314t A (b) 2 sin( 314t+30? ) A (c) 2 sin( 314t-30? ) A u + 4、某三角形连接的三相对称负载接于三相对称电源,线电流与其对应的相电流的相位关系是 ( )。 (a) 线电流导前相电流 30? (b) 线电流滞后相电流 30?

(c) 两者同相 5、某三相电路中 A,B,C 三相的有功功率分别为P A,P B, P C,则该三相电路总有功功率P为 ( )。 (a) P P P A B C ++(b) P P P A 2 B 2 C ++2 (c) P P P A B C ++ 6、对称星形负载接于三相四线制电源上,如图所示。若电源线电压为 380 V,当在 D 点断开时,U1为 ( )。 (a) 220 V (b) 380 V (c) 190 V A B C N R R R U 1 + - 7、交流铁心线圈中的功率损耗来源于( )。 (a) 漏磁通(b) 铁心的磁导率u(c) 铜损耗和铁损耗 8、某单相变压器如图所示,两个原绕组的额定电压均为 110 V,副绕组额定电压为 6.3 V,若电源电压为 220 V,则应将原绕组的 ( ) 端相连接,其余两端接电源。 (a) 2 和3 (b) 1 和3 (c) 2 和4 9、图示控制电路的作用是 ( )。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期末复习试卷7

《电工基础》期末复习试卷7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24分,每小题3分) 1 .电路的状态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_____电荷在该点处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其方向与正电荷在该 点处所受的电场力方向______. 3 .磁路的支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有一交流接触器线圈,电阻R=200Ω,L=6.3H,外接220V工频电压,则通过线圈的电流 为__________,若误接到220V直流电源上,则电流为__________。 5 .反映电源端电压和电流之间关系的曲线为。 6 .电力工业为了提高功率因数,通常在广泛应用的感性电路中,并入________负载. 7 .如图所示,电源的线电压为380V,线路的等效电阻R1=3Ω,等效感抗X1=4Ω,负载的电 阻R=30Ω,感抗X L=40Ω,则相电流为________A,线电流为________A。 8 .由通过线圈本身的电流___________引起的电磁感应,叫做自感. 二、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9 .如图,电压表V的读数为() A.10V B.102V C.20V D.0V 10.一段有源支路如图所示,AB两端的电压AB U为( )V. ()A.-10 B.-2 C.2 D.10 A B Ω 2A 2 V6 11.在相同线电压作用下,同一台三相交流电动机作三角形连接所产生的功率是作星形连接所产生功率的()倍。() A.3B.1/3 C.1/3D.3 12.在纯电容正弦交流电路中,复容抗为____. A)c jω -B) c jω/ -C) c jω/ 13.有一电容为50μF的电容器,接到直流电源上对它充电,这时它的电容为50μF;当它不带电时,它的电容是() A.0 B.25μ C.50μF D.100μF 14.在R、L、C串联电路中,已知R=3Ω,X L=5Ω,X C=8Ω,则电路的性质为()A.感性B.容性C.阻性D.不能确定 15.己知电容电压为10V,测得电荷量为100C,电容量为()A.2F B.5F C.8F D10F 16.电路如图所示,电流C I=( ) ()A. Ω 4 S I00 15∠ C I 3 - ()A.01.53 6∠B.01.53 9- ∠C.09.36 10∠D.09.36 12∠ 三、判断题(10分,每小题2分) 17.在线性电路中,只有当电源是非正弦量时,电路中才能产生非正弦电流。()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适用专业: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制造大类 前期课程:《普通物理》 二、教学性质和任务 《电工技术基础》是属于技术基础课。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作用,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 (一)对基础部分的要求 1、基础部分包括:理解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掌握电路分析方法;了解电工测量及安全 用电,掌握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方法;对于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要清楚;电路元件的特性、功率和能量转换关系要理解;电路的基本定律、定理、分析方法要掌握。 理解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等内容。 2、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和周期性非正弦电路的分析由学生自学完成。 (二)对应用部分的要求 1、应用部分包括:铁心线圈和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等内容。 2、本着加强基础,拓宽应用,压缩学时的原则,应用部分应确保电工技术发展的新领域, 使其体系和内容不断更新。又要对传统应用部分有基本的保证。应用部分的教学要求是对各种应用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掌握一些常规的概念和一些基本计算方法,为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四、课程内容 (一)绪论 1、电能的利用与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科学技术进步等的关系。 2、电气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关系及意义。 3、《电工技术》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任务、学习方法及与本专业的关系。 (二)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1、电路与电路模型的概念;电路变量的参考方向及理想电路元件R、L、C在一般激励

西南交通大学数值分析题库

考试目标及考试大纲 本题库的编纂目的旨在给出多套试题,每套试题的考查范围及难度配置均基于“水平测试”原则,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通过对每套试题的解答,可以客观公正的评定出学生对本课程理论体系和应用方法等主要内容的掌握水平。通过它可以有效鉴别和分离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从而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给出客观的综合评定结果。 本题库力求作到能够较为全面的覆盖教学内容,同时突显对重点概念、重点内容和重要方法的考查。考试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绪论与误差: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有效数字、误差传播分析的全微分法、相对误差估计的条件数方法、数值运算的若干原则、数值稳定的算法、常用数值稳定技术。 非线性方程求解:方程的近似解之二分法、迭代法全局收敛性和局部收敛定理、迭代法误差的事前估计法和事后估计法、迭代过程的收敛速度、r 阶收敛定理、Aitken加速法、Ne w to n法与弦截法、牛顿局部收敛性、Ne w to n收敛的充分条件、单双点割线法(弦截法)、重根加速收敛法。 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法:高斯消元法极其充分条件、全主元消去法、列主元消去法、高斯-若当消元法、求逆阵、各种消元运算的数量级估计与比较、矩阵三角分解法、Doolittle 和Crout三角分解的充分条件、分解法的手工操作、平方根法、Cholesky分解、改进的平方根法(免去开方)、可追赶的充分条件及适用范围、计算复杂性比较、严格对角占优阵。 解线性方程组迭代法:向量和矩阵的范数、常用向量范数的计算、范数的等价性、矩阵的相容范数、诱导范数、常用范数的计算;方程组的性态和条件数、基于条件数误差估计与迭代精度改善方法;雅可比(Jacobi)迭代法、Gauss-Seidel迭代法、迭代收敛与谱半径的关系、谱判别法、基于范数的迭代判敛法和误差估计、迭代法误差的事前估计法和事后估计法;严格对角占优阵迭代收敛的有关结论;松弛法及其迭代判敛法。 插值法:插值问题和插值法概念、插值多项式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插值余项定理;Lagrange插值多项式;差商的概念和性质、差商与导数之间的关系、差商表的计算、牛顿(Newton)插值多项式;差分、差分表、等距节点插值公式;Hermite插值及其插值基函数、误差估计、插值龙格(Runge)现象;分段线性插值、分段抛物插值、分段插值的余项及收敛性和稳定性;样条曲线与样条函数、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的三转角法和三弯矩法。 曲线拟合和函数逼近:最小二乘法原理和多项式拟合、函数线性无关概念、法方程有唯一解的条件、一般最小二乘法问题、最小二乘拟合函数定理、可化为线性拟合问题的常见函数类;正交多项式曲线拟合、离散正交多项式的三项递推法。最佳一致逼近问题、最佳一致逼近多项式、切比雪夫多项式、切比雪夫最小偏差定理、切比雪夫多项式的应用(插值余项近似极小化、多项式降幂)。本段加黑斜体内容理论推导可以淡化,但概念需要理解。 数值积分与微分:求积公式代数精度、代数精度的简单判法、插值型求积公式、插值型求积公式的代数精度;牛顿一柯特斯(Newton-Cotes)公式、辛卜生(Simpson)公式、几种低价牛顿一柯特斯求积公式的余项;牛顿一柯特斯公式的和收敛性、复化梯形公式及其截断误差、复化Simpson公式及其截断误差、龙贝格(Romberg)求积法、外推加速法、高斯型求积公式、插值型求积公式的最高代数精度、高斯点的充分必要条件。正交多项式的构造方法、高斯公式权系数的建立、Gauss-Legendre公式的节点和系数。本段加黑斜体内容理论推导可以淡化,但概念需要理解。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数值解法之欧拉及其改进法、龙格—库塔法、阿当姆斯方法。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西南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 专升本交通运输专业教学计划(2012年秋季入学适用)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及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外语、管理学、经济学和交通运输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交通运输组织管理、规划设计和指挥决策能力,能在各级铁路运输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运输组织指挥和生产技术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运输组织与优化理论与方法、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设计方法、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经济与管理等知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需求,具备交通运输组织管理、规划设计和指挥决策能力。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基础扎实、技术过硬、工作上手快、适应能力强”为特点,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和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培养和训练学生扎实的交通运输专业基础和实践技能。 主干课程:管理运筹学A、交通运输系统分析、运输市场营销、交通运输设备、交通工程学、运输组织学。 学期课程名称课程代 码 学 分 考核形 式 课程性 质 是否为申 请 学位所需 课程 是否为核 心课程 第1学期大学英语III 000300 4 考试 公共基 础课 是计算机应用基础001300 4 考试 公共基 础课 是交通运输经济157800 4 考试专业课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001800 4 考查 公共基 础课 学习导航002000 2 考查 公共基 础课 专业概论(交通运输类)003000 1 考查 公共基 础课 小计19

第2学期大学英语IV 000400 4 考试 公共基 础课 是管理运筹学A 136401 5 考试 专业基 础课 是是交通运输系统分析158100 5 考试专业课是是运输市场营销204400 5 考试 专业基 础课 是是小计19 第3学期大学英语V 000500 4 考试 公共基 础课 是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157600 4 考试 专业基 础课 是交通运输设备158000 5 考试 专业基 础课 是现代物流学A 197601 5 考试专业课 小计18 第4学期交通工程学156700 5 考试专业课 科技论文写作A 001400 2 考查 公共基 础课 运输商务204300 3 考试专业课是运输组织学204900 5 考试专业课是小计15 第5学期毕业设计(论文)103000 12 专业课毕业实习250900 1 专业课小计13 总计84 总课程数(门)20

电工技术基础试卷

电工基础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电路通常是由、、、四部 分组成。 2、电路的主要作用是进行能量的、、和。 3、规定以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 4、导体对电流的作用称为电阻。 5、电阻率的大小反映了物质的能力。 6、物质按照其导电性能可以分、和三大类。 7、串联电阻的数目越多,总电阻越。 8、电阻并联可获得阻值的电阻。 9.电容器的基本特性是能够电荷。 10.电容器串联之后,总电容,电容器并联之后,总电容。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2分) 1、发电机和电动机都属于电源。() 2、电动势的单位和电压单位不同。() 3、电阻率越大的物体导电能力越强。() 4、电容器串联数目越多,电容量越大。() 5、并联电阻的总电阻一定比任何一个并联电阻的阻值都小() 6、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所串联的每个电阻都大。() 7.使电容器两极板所带正负电荷中和的过程叫做电容器的放电()

8、电容器是一种储能元件。() 9、可变电容器主要用在需要经常调整电容量的场合() 10.任何两根电源线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电容,称为分布电容。() 11.电容器隔直流,通交流。() 12.电容器并联的数目越多,电容量越大()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51分) 1、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量越大,电流就() A.越大 B.越小 C.为零 D.不确定 2、对于电路中的两个等电位点,这两点之间 ( ) A.不会有电流通过 B.不一定会有电流通过 C.会有电压产生 C. 一定会有电流通过 3、对电源来说,其内部() A. 即有电动势,又有电压 B.只有电压 C.只有电动势,没有电压 D. 只有电动势 4、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主要是() A. 限流和分压 B.分压和放大 C.限流和载流 D.放大和限流 5、 1度电可供“220V/40W”的灯泡正常发光的时间是( )小时 A.25 B. 40 C. 20 D.45 6、在电阻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的电阻()越大 A. 分的电压 B. 通过的电流 C.得到的电荷 D.失去的电荷 7、一只10Ω的电阻和一只5Ω的电阻串联,通过的电流为5A,则串

电工技术基础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戴素林发布时间:2009/4/14 阅读:251次 一、概述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的技术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工技术相关知识和技术,熟悉安全用电与电气事故应急处理的基本常识,掌握一般电路图的识读技术,能正确选用电工测量仪器仪表,具备检测、分析常用机床电气电路的初步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与解决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体系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地位,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必备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为依据,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结构以相关岗位必备的电工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为主线,删除繁冗的计算和原理推演,突出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安全用电常识、电路基础知识、常用电工工具与电

工材料、机床电气与拖动技术、电气控制图的识读知识、电工仪表与测量技术基础、电气设备常见电气故障的处理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和一般防护措施,会对触电者进行急救处理,会处理一般的电气火灾事故; 2.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相关知识,能看懂、会分析常用交直流电路的工作过程; 3.了解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材料的相关知识,会正确选用电工工具与电工材料; 4.了解常用电气元件的名称、电路符号与规格特性,能正确选用常用电气元件; 5.掌握电力拖动常识,会识读一般电气控制图,能分析一般电气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 6.初步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技术,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用电工仪表进行常规电工测量; 7.了解设备常见故障的种类,能正确处理和排除一般电气故障。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安全用电常识 1.相关知识 (1)电气危害概述 (2)触电的防护与急救

电工技术基础试卷A答案

电工技术基础试卷A答 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

电工技术基础(机械类)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把图 1 所示的电路改为图 2 的电路,其负载电流 I1 和I2 将( )。 (a) 增大 (b) 不变(c) 减小 2、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 )。 (a) 有等效变换关系(b) 没有等效变换关系 (c) 有条件下的等效变换关系 3、将正弦电压u =10 sin ( 314t + 30 ) V 施加于电阻为 5 的电阻元件上,则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 =( )。(a) 2 sin314t A (b) 2 sin( 314t+30 ) A (c) 2 sin( 314t -30 ) A 4、某三角形连接的三相对称负载接于三相对称电源,线电流与其对应的相电流的相位关系是 ( )。 (a) 线电流导前相电流 30 (b) 线电流滞后相电流 30 (c) 两者同相

5、某 三 相 电 路 中 A ,B ,C 三 相 的 有 功 功 率 分 别 为 P A ,P B , P C ,则 该 三 相 电 路 总 有 功 功 率 P 为 ( )。 (a) P P P A B C ++ (b) P P P A 2B 2 C ++2 (c) P P P A B C ++ 6、对 称 星 形 负 载 接 于 三 相 四 线 制 电 源 上,如 图 所 示。 若 电 源 线 电 压 为 380 V ,当 在 D 点 断 开 时,U 1 为 ( )。 (a) 220 V (b) 380 V (c) 190 V 7、交 流 铁 心 线 圈 中 的 功 率 损 耗 来 源 于( )。 (a) 漏 磁 通 (b) 铁 心 的 磁 导 率 u (c) 铜 损 耗 和 铁 损 耗 8、某 单 相 变 压 器 如 图 所 示,两 个 原 绕 组 的 额 定 电 压 均 为 110 V ,副 绕 组 额 定 电 压 为 V ,若 电 源 电 压 为 220 V ,则 应 将 原 绕 组 的 ( ) 端 相 连 接,其 余 两 端 接 电 源。 (a) 2 和3 (b) 1 和3 (c) 2 和4 9、图 示 控 制 电 路 的 作 用 是 ( )。 (a) 按 一 下 SB 1 ,接 触 器 KM 通 电,并 连 续 运 行 (b) 按 住 SB 1 ,KM 通 电,松 开 SB 1 ,KM 断 电,只能 点 动

西南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西南交通大学2015-2016学年第1学期期中考试 阅卷教师签字: 一、选择题:(20分) 本题共10个小题,每题回答正确得2分,否则得零分。每小题所给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若一线性时不变系统当输入为()()x n n δ=时,输出为()()3y n R n =,则当输入为 ()()2u n u n --时,输出为 ( C )。 A. ()3R n B. ()2R n C. ()()331R n R n +- D. ()()221R n R n +- 2.信号11 sin()3 n 的周期为( D )。 A. 3 B.6 C. 611 π D.∞ 3.已知某序列Z 变换的收敛域为2Z <,则该序列为( C )。 A. 有限长序列 B. 右边序列 C. 左边序列 D. 双边序列 4.若()x n 为实序列,()j X e ω是其傅立叶变换,则( C )。 A .()j X e ω的幅度和相位都是ω的偶函数 B .()j X e ω的幅度是ω的奇函数,相位是ω的偶函数 C .()j X e ω的幅度是ω的偶函数,相位是ω的奇函数 D .()j X e ω的幅度和相位都是ω的奇函数 5. 对于序列的傅立叶变换而言,其信号的特点是( C ) A.时域连续非周期,频域连续非周期 B.时域离散周期,频域连续非周期 C.时域离散非周期,频域连续周期 D.时域连续非周期,频域连续周期 6.序列5()()x n R n =,其8点DFT 记为X(k),k=0,1,…,7,则X(0)为( D )。 A. 2 B. 3 C. 4 D. 5 7.已知N 点有限长序列()=[()]X k DFT x n ,则N 点[()]nl N DFT W x n -=( B )。 A.(())()N N X k l R k + B.(())()N N X k l R k - C. km N W - D. km N W 8. 在基2 DIT-FFT 运算时,需要对输入序列进行倒序,若进行计算的序列点数N=16, 倒序前信号点序号为9,则倒序后该信号点的序号为( C )。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

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网络考试复习(3学分)汇总

一、填空题(红色为2013-2014-2学期考试题) 1.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为一个互连的自主的计算机集合。 3.计算机网络按规模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按带宽分为窄带网和宽带网。 4.局域网的英文缩写为LAN,城域网的英文缩写为MAN,广域网的英文缩写为 WAN。 5.NAT将地址转换为全球唯一的IP,以便进入因特网。 6.在某层上进行通信所使用的规则的集合称为该层的协议。网络各层协议按层次顺序排列而 成的协议称为网络的协议栈。 7.对一个网络进行层次结构的划分时应做到:各层功能明确、相互独立;层间接口清晰、 穿越接口的信息量尽可能少。 8.两个最重要的网络参考模型是__OSI/RM(汉语解释)______模型和_TCP/IP_______。 9.OSI参考模型分为__7___层,从低到高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 表示层和应用层。 10.ISO的全称是___国际标准化组织______,在1984年正式颁布了一个称为__开放系统互联参 考模型___。该模型包含七个层次。 11.计算机网络采用___分层结构__。每层完成一定的___功能__,每层都向它的上层提供一定的 ____服务____,而将如何实现服务的细节对上层屏蔽,即低层协议对高层而言是透明的。相邻两层之间为___层间接口__。对等层用户通话时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称为___对等层协议____。 12.协议由_语义,语法,时序等三部分组成。 13.TCP/IP协议分为___4__层,从低到高依次是___网络接口层_______,___网间网层__ __, __传输层________,___应用层________________。 14.数据通信的几个主要指标有___信号传输速率、数据传输速率、信道容量、误码率。 15.RS-232C机械特性规定了使用一个__25_____芯或__9_____芯接头。 16.RS-232C机械特性规定了使用一个__25_____芯标准连接器,电气特性规定逻辑“1”的电平为 ___-15____至__5_____,即采用正负15V的__负_____逻辑电平。其中正负5V之间为__过渡区_____。不作任何定义。 17.数字信号模拟传输时,数字信号变成音频信号的过程称为____调制___。音频信号变成数字信 号的过程称为___解调____。 18.多路复用技术的几种形式:__TDMA_____、_FDMA______、__WDMA_____、_CDMA______。

电工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电工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电工技术基础试题(十)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电阻值为R 的一段导线,将它从中间对折,合并成一段新导线,接到电 压为20V 的电源两端,其阻值为 ___________ ,若将电源电压升为40V ,其电阻值 为 _______。 2、在图1中,流过6Q 电阻的电流为8A ,则流过4Q 电阻的电流为 _____ A ,A 、 B 两点间的电位差为 _______ V 。 3、 两个电容器分别 C i (100V 、20卩F )和C 2 (100V 、40卩F ),如果将它 们串联后接在120V 电压上,则C i 两端承受的电压较 _______ ,如果将它们并联后 接在60V 电压上,则C 2两端承受的电压较 _____ 。 4、 有一直流电源,其 E=10V ,r 0=1 Q ,外接一个 R i =3Q ,串联的R 2为一 A 图1 B

变阻器的负载。若要使R2上获得最大功率输出,则R2为_________ ,其最大功率为_______。 5、通电2A的螺线管长20cm,共5000匝,以空气为介质时,管内的磁场 强度为______________ ,磁感应强度为___________ 。 6、矩形线圈长40cm,宽30cm,共100匝,在0.6T的匀强磁场中,以50r/s 的速度转动,其最大感应电动势为_____________ 。 7、正弦交流电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8、在图2中,已知R a=R b=R c=10Q,电源电压为380V,则各表的读数分别为A1= ____ ,A2= ____ ,V1= ____ ,V2=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