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现代管理学原理大题

电大现代管理学原理大题
电大现代管理学原理大题

电大现代管理学原理大题

1.东方电力公司的计划工作

王力是东方电力公司的总经理,这是一家位于中国东部地区的大型企业。长期以来,王总经理一直认为,编制一份可行的公司计划,将有助于企业的成功。她花了近十年的时间,想方设法促使公司的计划方案编制并进一步完善,可是没有取得成效。在这段时间里,她先后指派了三位副总经理负责编制计划,虽然每位副总经理似乎都努力工作,她也注意到,个别部门经理继续自行其是,部门经理的独立决策造成相互之间的不一致。主管电力调度的负责人总是提请上级电力部门允许提高电费,却没有进展。公共关系的领导不断地向公众呼吁,要理解电力部门的难处。用户却认为,电业的利润够高了。公司应该经过内部解决问题,而不是提高电费。负责电力供应的副总经理受到社区的压力,要她把所有输电线路埋入地下,避免出现不雅观的电线杆和线路,同时向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她觉得顾客是第一位的,费用则是第二位的。

应王力总经理要求,一位咨询顾问来公司检查情况。她发现,公司并没有真正把计划做好。副总经理负责编制计划,而她的职员正在努力地进行研究和做预测,并把研究和预测情况提交给总经理。由于所有部门经理都把这些工作看作是对公司发展没有多少意义的文书工作,因此,她们对此兴趣不大。

问题:

1.计划工作的步骤是什么?(4分)

2.怎样才能使该公司有效地制定计划?(8分)

3.如果你是顾问,有关计划的类型方面,你会给公司哪种建议?(8分)

1、2答:为了保证计划的有效性,任何计划工作都要有步骤地进行。完整的计划工作应包括:机会分析、确定计划、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计划分解、编制预算。

3、答:有关计划的类型方面,能够建议公司按照计划的广度分类,将计划分为战略计划和作业计划。战略计划应用于整个组织,有高层管理人员根据总体发展的需要来制定,并经过确定使命、目标、方针来协调组织内部个部门的关系。作业计划以某项职能或活动为对象,有中低层管理人员根据战略计划的要求来制定,内容具体,操作性强。依本案例的具体情况,还能够按照组织管理职能进行分类。一般与组织中按照职能划分的部门相对应。那么,企业的各职能部门在战略计划的框架下,制定本职能部门的具体计划。

参考答案:

1.完整的计划工作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机会分析、确定目标、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各种方案、选择方案、计划分解、编制预算。

2.首先要确定公司的总目标,再制订各部门的分目标。分目标的制订要以总目标为依据,各部门之间必须相互协调,切忌独立决策、各行其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制订计划。

3.首先,公司要制订一个长远的战略性计划;其次,各职能部门要分别制订战术计划或作业计划。

2.把所有“鸡蛋”放在微波炉里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把所有的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将这段话借用到企业经营上就是:选择一个有前景的行业,集中全部资源去发展,即实行专业化经营。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葛洛夫对此深表赞同,她领导的英特尔一直坚守在微处理器行业,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90%。中国格兰仕董事长梁庆德也持有这种观点。把所有的“鸡蛋”都装在微波炉里,结果创造了中国微波炉第一品牌!

格兰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一、以战略眼光选择微波炉行业

1991年,格兰仕选择微波炉为发展的惟一行业,是具有战略眼光的:(1)20世纪60年代微波炉行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兴起,至20世纪90年代进入普及期(1990年世界微波炉产量为2254万台),产品生产技术成熟;(2)微波炉在中国却是曙光初现的行业,随着大家电的普及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便利生活的追求,微波炉市场将是一个基数小、增长速度快、潜力巨大的市场;(3)1990年全国微波炉产量为100万台,进口量为几万台,虽有竞争,但并不激烈。

二、大胆且成功的战略转移

尽管宏观状况有利,格兰仕决定进入与原服装行业毫无关联的微波炉行业还是大胆和有魄力的。与多元化经营有很大不同,格兰仕走的是一条战略转移之路:1991—1993年,格兰仕一方面逐步关闭收入可观的羽绒服生产线,从服装行业撤出;另一方面从日本、美国、意大利引进全套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微波炉生产设备和技术,进入微波炉行业。1993年,格兰仕生产1万台微波炉正式投放市场,当时国内最大的微波炉生产企业是砚华,进口产品最大的是日本松下。

三、集中全部资源,夺得全国第一

格兰仕奉行专业化战略,没有采取“两面作战”的多元化方针,而是集中全部资源,朝认定的方向以规模化为重点发展单一的微波炉行业。对此,格兰仕副总经理俞尧昌先生说:“就格兰仕的实力而言,什么都干,就什么都完了,因此我们集中优势兵力于一点。”

下,企业应优先选择单一行业甚至单一产品为重点,集中优势夺取市场地位,进而成长为大企业。

1994年格兰仕微波炉产量为10万台,1995年达到20万台,市场占有率为25.1%;1996年产量上升到65万台,市场占有率达到34.85%;1997年产量接近200万台,市场占有率为47.6%,高居全国国内外品牌榜首。

四、高处足以胜寒

1997年10月18日,格兰仕宣布其13个产品品种全面降价,降价幅度在29-40%。其结果是格兰仕市场占有率接近50%,占有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而外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下降到40%左右,国内其它品牌则不到10%,行业元老上海的“飞跃”、“亚美”已跌至1%以下。格兰仕雄居微波炉行业的“高处”。

在市场占有率超过国际通用的垄断点41%的基础上,格兰仕并没有满足,而是继续扩大规模,1998年设计生产能力为450万台。该目标实现后,格兰仕将跃居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微波炉生产企业。

问题:

1.格兰仕进行战略转移的依据是什么? (6分)

2.格兰仕是怎样成为微波炉大王的? (6分)

3.“把所有的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包含了怎样的管理思想?(8分)

1、答:战略是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在综合分析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作出的一系列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战略是有组织最高管理层制定的,是企业家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

微波炉生产的技术在国外已经是成熟的。然而在国内却是曙光初现。在中国,微波炉市场将是一个基数小、发展速度快、潜力巨大的市场。

为此,格兰仕果断进行了战略转移。投资到微波炉的行业中。

2、答:格兰仕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果断进行战略转移,大胆关闭了收入可观的羽绒服生产线,进入与原行业毫不相关的微波炉行业,确实是有魄力的决策。随后率先引进先进技术,有集中企业资源进行技术和市场开发,使企业成长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微波炉生产厂家。

3、答:“将所有的鸡蛋都放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将这句话引入经营上,就是:选择一个有前景的行业,集中全部资源去发展,即实行专业化经营。

企业应优先选择单一行业甚至单一产品为重点,集中优势夺取市场地位,进而成为大企业。

1.在当时的中国,微波炉属于朝阳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集中优势资源,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2.准确的市场定位,正确的发展战略,以及正确的经营战略等,促使格兰仕成为微波炉大王。

3.密集型发展战略,也就是专业化发展战略,集中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年轻人辞职引发的风波

一家在同行业居领先地位、注重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高技术产品制造公司,不久前有两位精明能干的年轻财务管理人员提出辞职,到提供更高薪资的竞争对手公司任职。其实,这家大公司的财务主管早在数月前就曾要求公司给这两位年轻人增加工资,因为她们的工作表现十分出众。但人事部门的主管认为,这两位年轻财务管理人员的薪资水平,按同行业平均水平来说,已经是相当高的了,而且这种加薪要求与公司现行建立在职位、年龄和资历基础上的薪资制度不符合,因此,拒绝给加薪。

对辞职事件,公司里议论纷纷。有人说,尽管她们所得报酬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表现出众,应该加薪。也有的人反对给她们加薪。公司制定了明确的薪资制度,但它是否与公司雇佣和保留优秀人才的需要相适应呢?公司是否应当制定特殊条例来吸引优秀人才?……这些议论引起了公司总经理的注意,她责成人事部门牵头与生产、销售、财务等各部门人员组成一个专门小组,就公司薪资制度征求各部门意见,供公司常务会讨论之用。

问题:

1.企业应该怎样留住优秀的人才?(10分)

2.对人的激励除了薪酬还有什么?(10分)

1答:企业留住人才能够是多方面,领导者信任、高报酬、高职位、团队气氛等。当然激励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案例体现了年轻职工对加薪的要求。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企业应该满足年轻员工低加薪的需要。

2、答:更具综合激励模式的理论思想,企业有效的管理除了运用物质激励(如薪酬)外,还需要强调运用精神激励,鼓励员工认同企业文化等。可见,薪酬的改革不但仅是一个鼓励问题,还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观念的转变。

参考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模拟

《现代教育原理》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模拟 名词解释模拟: 广义的教育 答案:是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的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 学校教育 答案: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 教育规律 答案: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本质联系的反映,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 简答题模拟: 简述教育的本质特性。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有哪些? 答案:答出以下任意5点即可得10分。 (1)受教育者是学校存在的主体。 (2)受教育者及其活动是学校职能部门及其管理的中心。 (3)受教育者是学校和教师评价的主体。 (4)受教育者是教育任务完成的主体。 (5)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制约着教师的教。 (6)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有他们各自的独立性、选择性、需要性和创造性,有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主观能动性。 简述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答案:答出以下任意5点即可得10分。 (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2)重视早期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简述为什么要开展素质教育与其特征有哪些。 答案:(1)为什么要进行素质教育:

电大 现代教育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填空题: 1.“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句话出自古代教育家孟子。 2.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主张。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思想最早出自论语。4.在教育学发展史上,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5.“对教育进行学术性研究并综合成一个理论体系,这就是教育学”,这句话出自日本的田蒲武雄。 6.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本科学是普通教育学。 7.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8.“教育学是一门科学而不是一门艺术,以为教育学的本质中更多的是理论分析,而不是果冻过程本身”,这句话出自法国教育家贝斯特。 1.根据“泛智”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为学生设计了“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内容。 2.卢梭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裴斯泰洛奇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 3.赫尔巴特对教育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是提出了教育性原则,这条原则揭示了一个普遍的教育规律。 4.布鲁纳主张,在教育内容上,要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在学习方法上,使用发现法;再教育时机上,要尽早接受教育。 6.蔡元培的大学教育方针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7.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 8.在邓小平“三个面向”思想中,面向现代化是主体和核心,是出发点和归宿。 1.人口的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分,可以区分为自然性质和社 会性质。 2.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内容在于 3.人口的数量、结构、地域分布、质量均影响教育发展。 4.面对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我们既要追求,又要追求实 际上,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1.考虑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育应该遵循的 基本原则是 2.教育学通常把人的身心发展划分为乳儿期、婴儿期、 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初期等六个阶段。 1.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 观点、行为习惯等的总和。 2.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3.自主学习的过程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1.现代教育有三种基本形态,按其生产的历史顺序分别是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2.现代社会教育两种基本类型社会举办型、学校兴办型。 3.各级各类学校中,各级指的是学校教育的层次。 1.自我教育的过程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监 督、自我反馈、自我发展 2.所谓的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 的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发展 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特征。 选择题 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 句话出自 C 说文解字 2.“教育史为人的未来的完满生活做预备”,这句话出自 B 斯宾塞。 3.教育的本质是D 培养人的活动。 4.在教育学发展史中,通常被看成是系统教育学专著的是 B 《普通教育学》。 5“教育学通常被理解为教的科学和艺术”这句话出自教 育家 D 亨德森 6.“我直接把教育学定义为教育的科学”出自B 贝斯特 7.在教育学发展史上,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作为科学基础 来论述教育问题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C《普通教育学》。 1.按A教育活动的任务为标准,学教教育过冬划分为德 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和劳动技术教 育活动。 2.学校文化除了具有无形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个性的特 质外,还有A软约束性的特性。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B 1986年公布。 4.2001年6月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对当前学制 新规范作出了新规定,要逐步实现向B 六三学制过渡。 1.教育史上,在教育内容上,第一次将各有作明确的区分, 并极为重视体育的是B洛克。 2.卢梭认为,进行道德教育的时期应该在D第四阶段。 3.赫尔巴特把全部教育过程划分为A 管理、训育、教学 三个阶段。 4.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赞科夫认为B教学促进发展。 5.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一种A导向思想。

管理学原理试题库共套

管理学原理试题库共套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管理学原理》试题库 《管理学》精品课程组编写

《管理学》试题(一) 一﹑解释名词(每小题4分,共20分) 1﹑管理 2﹑限定因素原理 3﹑人员配备 4﹑正式沟通 5﹑例外原理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梅约的人际关系学说 2﹑部门划分的标志与方法 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4﹑传统的非预算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5﹑管理追求“1+1〉2”的协同效应,如何通过管理增加这种协同效应 6﹑领导在组织中的重要性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一家公司生产了一种单价为两万元的家用电热水器,市场评价其实用性能确属一流,但却颇为滞销。则该公司此次开发新产品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A 未能令广大消费者了解该产品的优点 B 只注重产品技术性能,忽视市场价格承受力 C 人们习惯用煤气煮开水喝 D 产品性能和结构仍未尽人意 2﹑产品策略就是要考虑本企业能为顾客提供怎样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他们的要求。以下四项中,哪一项与产品策略关联甚少

A 产品品牌和商标 B 产品的目标市场 C 产品的交货期 D 产品的生产贷款 3﹑一家生产照相机的企业的总经理说:“我们生产的是照相机,销售的是人们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总经理的这句话体现了: A 企业对利润的追求 B 企业的社会责任 C 企业的使命 D 企业的经营手段 4﹑石油勘探业和普通餐饮业的进入壁垒的区别是: A 石油勘探业的进入壁垒比普通餐饮业高 B 石油勘探业的进入壁垒比普通餐饮业低 C 两个行业的进入壁垒都比较高 D 两个行业的进入壁垒都比较低 5﹑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特点一般为 A 弹性较大 B 弹性很大 C 毫无弹性 D 弹性较小 6﹑市场经济中要提倡以“义”取利,“义”应该是指: A 义气 B 法律 C 和气 D 伦理道德 7﹑企业管理者可以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三种,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制定: A 日常程序性决策 B 长远全局性决策 C 局部程序性决策 C 短期操作性决策 8﹑企业管理者对待非正式组织的态度应该是: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现代教育原理》试题及答案4教学内容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现代教育原理试题 2010年1月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请选出正确的标号并填写在题后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12分) 1.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 )的诞生,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学科。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爱弥尔》 D.《教育论》E.《教育漫话》 2.杜威对教育性质判定的几个命题是( )。 A.教育即生活 B.教育即模仿 C.教育即生长 D.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E.教育即训练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E.人口质量 4.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 )等规律。 A.稳定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不均衡性E.个别差异性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内容包括( )。 A.研究性学习 B.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C.信息技术教育 D.劳动与技术教育 E.社团活动 6.英国“新学校”模式推行的教育方式是( )。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书本中心 D.社会中心E.活动中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1. 1904年公布的____学制,是我国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第一个学制,它标志着封建传统教育的结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2.教育现代化首先要根据社会现代化的要求来确定培养具有 的目标。 3.在教育领域,人的发展主要指和两个方面的发展。 4.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作为教学的任务之一,其核心或者说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和。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推荐】现代管理专题--电大作业

现代管理专题选择题 1、知识经济是以( C )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 C. 无形 2、知识经济依靠无形资产的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依靠( D )。 D. 世界经济一体化 3、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是( A )。 A. 知识与技术的研发 4、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 B ) B. 信息和通讯技术 5、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是( C ) C.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 6、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表现为经济重心由制造业向( D )转换。 D. 服务业 7、知识经济是以( A )为导向的经济。 A. 知识决策 8、在知识经济新的市场观念下,宏观调控( B )。 B. 更为必要 9、涉及谁知道某些事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的知识属于知道( B )的知识。 B. 谁 10、知识经济的灵魂是(B )。 B.创新 1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是指有关( C )方面的知识。 C.事实 12、经合组织认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A )、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 A.生产 13、在工业经济之后,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称之为( B )。 B.知识经济 14、知道为什么的知识是指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 D )和规律方面的知识。 D.原理 1、企业再造的成功保障是( D )。 D.以顾客为中心 2、以流程为中心的企业和以职能为中心的企业的根本不同是( D )。 D.企业的基本结构不同 3、流程中的所有工序分开,同时独立的进行,最后将各工序的半成品或部件进行汇总和组装。这种流程叫做(D )。

D.平行式流程 4、企业再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形态由传统的以职能为中心的职能导向型向新型的以( A )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的根本转变。 A.流程 5、企业再造理论是由(D )最先提出的。 D.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 6、企业再造的最终目标是将企业变成( B )。 B.流程导向型 7、在企业流程再造中,组织所担负的任务决定了,企业必须坚持( A )。 A. 以人为本的团队式管理 8、企业的业务流程是企业已输入各种原料和顾客需求为起点,到企业创造出( B )为终点的一系列活动。 B.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9、企业从事生产或提供服务的基本活动组成的流程以及为这些基本活动提供支持的活性组织的流程组成了企业日常运作的( C )。 C. 经营流程 10、为完成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有机结合构成的流程是企业的( A )。 A. 管理流程 11、流程再造工程指导团的主要任务是( D )。 D. 制定企业再造的总体规划和决策 12、多道工序在互动的情况下同时进行,叫做( A )。 A. 同步工程 13、按流程处理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实物流程和( B )等。 B. 信息流程 14、流程中的某一工序只有在前道工序完成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即所有工序都按先后顺序进行。这种流程叫做(C )。 C.连续式流程 1、企业知识资源的作用是(BC )。 B.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 C.为企业创造者巨大的市场机会和财富 2、知识经济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AC )的积累和利用。 A.知识 C.有效信息 3、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企业的(BC ),而不是传统的资源和资金。 B. 技术 C. 管理 4、人类经济的发展经历了(ABC )阶段。 A.农业经济 B.工业经济 C.知识经济

管理学原理题库考试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题库考试试题及答案
(*题库均为研究生院出,答案为历年学长提供,仅供学员参考*)
一、名词解释 A 类 MA1 差别化 在满足顾客全部需求过程中,确定在哪些环节形成与竞争对手的差别,形成竞争优势。 MA2 动机 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引起和维持着个人行为,并将其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机制。 MA3 多种经营战略 多种经营又叫多角化经营战略,就是指把新产品开发经营与市场开拓相结合的一种经营战略。 在经营战略中与市场渗透、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同属产品----市场战略,即与企业从事经营 的产品领域的配合有关的经营战略。多种经营是新产品和新市场相配合,即增加新产品和增 加新市场两者同时并进的战略。多种经营的理论基础是范围经济和分散风险。 MA4 非正式组织 所谓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地体系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MA5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对风险的识别,适应和处置。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避免风险或使损失减至最小。 MA6 风险识别 即在损失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一准确把握各种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 MA7 负强化 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即利用强化物抑制不良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包括批评、惩罚、降 职降薪等。 MA8 个人惯性 个人惯性是指个人在长期的组织生活中形成的固定观念、准则和思维方式、工作习惯等。 MA9 管理
管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管理行为是一种分解和综合、 协调其他行为的一般职能,是组织的一部分职能,是组织的特殊器官,离开组织或协作行为,
不存在管理。管理的实质是协调,围绕共同目标,解决矛盾、协调力量,形成一致。 MA10 管理制度 是对企业管理各基本方面规定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管理制度是比企业基本 制度层次略低的制度规范。它是用来约束集体性行为的成体系的活动和行为规范,主要针对 集体而非个人。 MA11 激励 所谓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激发和加强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 向预定目标的作用。一般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一欲求、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 人的激励。激励与人的行为呈正相关关系。激励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有助 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将职工的个人目标导向现实企业目的轨道;有助于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MA12 计划 计划是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做的规范和安排。计划工作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 MA13 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是涉及某些技术标准、技术规程的规定。它反映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客观事物的内在 技术要求、科学性和规律性,是经济活动中心须予以尊重的。P163
第 1 页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答案大全

01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8?道试题,共?40?分。) 1.教育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教育特别是教师如何更科学的有效的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学是在人类的教育活动进行相当长的一段历史过程之后才逐渐出现的,先期仅仅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随后才诞生具有初步体系的教育学。 3.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称。 4.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5.教育规律 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和本质联系的反映,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 6.义务教育 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或者:(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中的定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7.学制 即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8.终身教育 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看,终身教育包括整个教育过程,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按照某些预订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方向的发展。 二、简答题(共?2?道试题,共?20?分。) 1.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2)重视早期教育。(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三、论述题(共?2?道试题,共?40?分。)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 2.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 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特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四是和谐发展;五是充分的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和教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即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课堂教学上,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掌握大量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与个性,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想目标具备坚实的基础。其次,素质教育的实施还要落实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如教学、教育实践或实习、课外活动等,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完成全面素质教育的任务。 02任务 一、多项选择题(共?17?道试题,共?34?分。) 1.??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 AD )。

2020年最新电大《现代教育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参考必考重点【完整版】

电大现代教育原理客户习题答案参考小抄 填空题: 1.“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句话出自古代教育家孟子。 2.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主张。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思想最早出自论语。 4.在教育学发展史上,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5.“对教育进行学术性研究并综合成一个理论体系,这就是教育学”,这句话出自日本的田蒲武雄。 6.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本科学是普通教育学。 7.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8.“教育学是一门科学而不是一门艺术,以为教育学的本质中更多的是理论分析,而不是果冻过程本身”,这句话出自法国教育家贝斯特。 1.根据“泛智”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为学生设计了“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内容。 2.卢梭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裴斯泰洛奇的教育目的是培养 德、智、体。 3.赫尔巴特对教育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是提出了教育性原则,这条 原则揭示了一个普遍的教育规律。 4.布鲁纳主张,在教育内容上,要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在学习方 法上,使用发现法;再教育时机上,要尽早接受教育。 6.蔡元培的大学教育方针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7.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 8.在邓小平“三个面向”思想中,面向现代化是主体和核心,是出发 点和归宿。 1.人口的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分,可以区分为自然性质和社会性质。 2.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内容在于 3.人口的数量、结构、地域分布、质量均影响教育发展。 4.面对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我们既要追求,又要追求实际上,这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1.考虑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育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是 2.教育学通常把人的身心发展划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 童期、少年期、青年初期等六个阶段。 1.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 习惯等的总和。 2.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3.自主学习的过程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1.现代教育有三种基本形态,按其生产的历史顺序分别是社会教 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2.现代社会教育两种基本类型社会举办型、学校兴办型。 3.各级各类学校中,各级指的是学校教育的层次。 1.自我教育的过程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监督、自我 反馈、自我发展

2019春现代教育原理网上作业以及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网上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 教育分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是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的教育,这种教育存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的活动之中。其定义一般为: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定义为: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是服务的人。 2. 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是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4. 教育思想 是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5. 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 6.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 7. 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为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8. 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表达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返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 二、简答题 1.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答:(一)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三)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四)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 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化教育。 2.重视早期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2017年电大电大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现代管理专题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1和答案 1.知识经济(经合组织的定义) 经合组织(OECD)认为:知识经济是建筑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 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知识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 吴季松在《知识经济》中认为: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 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 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尽管人们对"知识经济"有不同的理解,但广泛认同的是知识经济是以现代 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与传统的经济形态最大的不同在于,知识经济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 件技术的数量、规模,而是依赖于对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占有、积累、创新 和利用。 2.知识经济的特征有哪些? (1)经合组织(OCED)报告中认为知识经济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①科学与 技术的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②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 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③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主要角色;④ 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 (2)吴季松指出知识经济的八大特征:①经济发展可持续化;②世界经济 一体化;③经济决策知识化;④资产投入无形化;⑤新的价值取向;⑥新 的市场观念⑦新的社会组织形式⑧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3.经合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几类? 为了有利于进行经济分析,OECD报告中把知识分为四类: (l)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是指有关事实方面的知识。例如中国有多少人口?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是哪一年?这里,知识类似于通常称为信息的东西,并可分解为信息单位----比特(bit)。在一些复杂的领域,专家们需要掌握许多此类知识才能完成工作,律师和医生便是这类人员。 (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是指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如:牛顿定律、供求规律。此类知识在多数产业中支撑着技术的发展及产品和工艺的进步,它的产生和再生产由专门机构如实验室和大学来完成。 (3)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是指做某些事情的技巧和能力。包括技术、技巧和诀窍等。产业网络形成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企业间有分享和组合(Know-how)要素的需求。 (4)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涉及谁知道某些事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它包含了特定社会关系的形成,即有可能接触有关专家井有效地利用他们的知识,对现代管理者和企业而言,重要的是要利用此类知识对变化率的加速变化做出响应。(Know-who)类知识对于其他类型的知识来说,属于企业内部知

管理学原理 题库

Chapter 1 – 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s True/False Questions The four contemporary functions of management are planning, organizing, leading, and controlling. True (easy) Effectiveness(有效性) refer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s and outputs. False (moderate) Efficiency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doing things right." True (moderate) When managers meet organizational goals, they ar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False (difficult) According to Mintzberg’s management roles, the informati onal role involves receiving, collecting, and disseminating information.根据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信息角色包括接收,收集和传播信息。 True (moderate) Technical skills become less important as a manager moves into higher levels of management. True (moderate) The systems perspective underscores and emphasizes the fact that organizations are different, face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and thus may require different ways of managing.系统的角度突出强调了一个事实,组织是不同的,面对不同的情况,因此可能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 False (moderate) Multiple Choice _____________ are organizational members who integrate and coordinate the work of others. a. Managers (easy) b. Team leaders c. Subordinates d. Operatives e. Agents Typically, in organizations it is the _____________ who are responsible for making organizational decisions and setting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that affect all aspects of the organization. a. team leaders b. middle managers c. first-line managers d. top managers (easy) e. subordinates _____________ distinguishes a managerial position from a nonmanagerial one. a. Manipulating others b. Concern for the law c. Increasing efficiency

2015春国家开放大学《现代教育原理》05任务_0013满分答案

2015春国家开放大学《现代教育原理》05任务_0013满分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如下多种智力的组合(ABDE)。 A.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 B.视觉/空间关系、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 C.解决问题的能力 D.人际交往智力 E.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 2.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ABCD)。 A.人口数量 B.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 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D.社会文化 E.法律制度 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BCE)。 A.教育即生活 B.社会即学校 C.生活即教育 D.学校即教育 E.教学做合一 4.咨询与指导的主要形式有(ABCE)。 A.学习指导 B.职业生涯指导 C.心理咨询与指导 D.社会交往指导 E.休闲指导 5.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ABCDE)。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 D.终身性 E.针对性 6.课程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BCDE)。 A.培养目标 B.教学科目 C.学科开设顺序 D.各门学科教学时数 E.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7.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态是(ABC)。 A.社会教育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终身教育 E.高等教育 8.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A)的诞生,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学科。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爱弥尔》 D.《教育论》 9.我国以法令的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第一个学制是1904年公布的(B),它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0.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BDE)。 A.无歧视原则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3-4次作业参考答案

第三次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共?14?道试题,共?28?分。) 1.??规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要求或共同标准的是( B )。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育目标 E. 教学目标 2.??规定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性质、总方向、总目标的是( A )。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育目标 E. 教学目标 3.??人本主义者所持的教育目的观是( ABCD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生活本位论 4.??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的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 其代表人物有( CDE )等。 A. 卢梭 B. 杜威 C. 孔德 D. 那托尔普

E. 涂尔干 5.??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 柱,它们是( ABCD )。 A. 学会认知 B. 学会做事 C. 学会共同生活 D. 学会生存 E. 学会反思 6.??1993年,美国政府在( D )中,确定了美国国家的八大教育目标。 A. 《国家处在危险之中》 B. 《普及科学2061计划》 C.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 D. 《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7.??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从小学至高中设置了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包 括( ABCDE )。 A. 信息技术教育 B. 研究性学习 C. 社区服务 D. 社会实践 E. 劳动与技术教育 8.??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形式包括( ABC )。 A. 课程计划 B. 课程标准 C. 教科书 D. 作业

管理学原理题库答案

一、单选 1、某位管理人员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直接监督下属人员工作上,他一定不会是( B ) A、工长 B、总经理 C、领班 D、车间主任 2、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上升为科学的理论是( A ) A、科学管理 B、行为科学 C、一般管理理论 D、管理科学 3、组织外部环境的类型是多样的,其中不确定性最高也最为复杂的环境状态是( C ) A、简单动态 B、简单稳定 C、复杂动态 D、复杂稳定 4、在管理活动过程中发挥首要性、主导性的职能是( A )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5、某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20%左右,在新一轮计划目标制定中,市场占有率要达到40%,这个40%是( B ) A、控制性目 B、突破性目标 C、不可控目标 D、常规性目标 6、依照决策学派创始人西蒙的观点,决策依据的标准是( B ) A、最优标准 B、满意标准 C、合理标准 D、主观标准 7、在组织工作中,职务、职责、职权三者是对等的,如同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体现了( C ) A、分工协作原理 B、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理 C、责权一致原理 D、目标统一原理 8、一家产品单一的跨国公司在世界许多地区拥有客户和分支机构,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应 考虑按什么因素来划分部门? ( D ) A、人数 B、职能 C、产品 D、地区 9、对委员会管理表述错误的是( A ) A、耗费的时间和成本较低 B、可防止职权过于集中 C、下级参与管理 D、集思广益 10、某公司因发展需要,面向社会择优选聘一批员工,这符合人员配备中的哪一原理? ( B ) A、责权利一致原理 B、公开竞争原理 C、不断培养原理 D、职务要求明确原理 11、张明系某公司营销总监,最近因外出学习无法履行其相应职责,公司指定他的一名下属为其代理人,暂行代为处理相关事宜。这种做法是( B ) A、有计划的提升 B、临时性提升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现代教育原理》试题及答案1好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现代教育原理试卷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请选出正确的标号并填写在题后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12分) 1.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 )的诞生,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学科。 A.《大教案论》 B.《普通教育学》 C.《爱弥尔》 D.《教育论》 E.《教育漫话》 2.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 )。 A.人口数量 B.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 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D.社会文化 E.法律制度 3.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A.稳定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不均衡性 E.个别差异性 4.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 育的四大支柱,它们是( )。 A.学会认知 B.学会做事 C.学会共同生活 D。学会生存 E.学会反思 5.咨询与指导的主要内容有( )。 A.学习指导 B.职业生涯指导 C.心理咨询与指导 D.社会交往指导 E.休闲指导 6.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态是( )。 A.社会教育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终身教育 E.高等教育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7.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一个现有的发展水平和一个可能的发展水 平,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范围是“----------”。 8.提高质量注重效益是教育优先发展的生命,而要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 ---------的质量。 9.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不能 搞一刀切。 10.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____ 的总目标为指导,即“以德育为 核心,以________与实践能力为重点”。 11.传统上教师职业是“传授”知识,而在信息时代,教师职业是教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2.学校教育 13.义务教育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4.终身教育体系下学校教育面临哪些挑战? 15.简述当代学生观。 五、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6.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素质教育,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与特征的认识。 117.结合实例,论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案观念及教案方式产生的影响。 六、实例分析(20分) 匾至口18.(分析字数不得少于300字) .过去人们一向认为儿童的智商是遗传因素造成的,后天因素是无法改变的。法国心理

管理学原理选择题库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的学者是(C ) A. 赫伯特?A?西蒙 B. 托尼?布洛克特 C. 弗里蒙特?E?卡斯特 D. 小詹姆斯?H?唐纳利 2.管理的主体是(D ) A. 工作 B. 组织 C. 被管理者 D. 管理者 3.管理者的责任有三个层次,不包括(D ) A. 管理一个组织 B. 管理管理者 C. 管理工作和员工 D. 管理设备和技术 4.从管理的基本特征可以看出,管理的核心是(B ) A. 决策 B. 处理好人际关系 C. 组织 D. 控制5.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是(A ) A.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B.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决策、控制 C.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沟通、领导 D.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决策 6.管理是一门艺术,这里强调管理的(D ) A. 复杂性 B. 多科性 C. 一般性 D. 实践性 7.“管理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这句话体现了管理的(D ) A. 技术属性 B. 人文属性 C. 自然属性 D. 社会属性 8.管理是生产过程中固有的属性,是指管理的(B ) A. 民主性 B. 必要性 C. 科学性 D. 目的性 9.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这说明管理

学具有(C ) A. 一般性 B. 多科性 C. 历史性 D. 实践性 10.“系统特性中有效的管理总能带来 ‘1+1>2’的效果”指的是系统的(C ) A. 控制性 B. 目的性 C. 整体性 D. 开放性 二、多项选择题 1.管理或者管理活动的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E ) A. 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 B. 三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 C. 一定规模的固定资产 D. 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 E. 一致认可的目标 2.管理学的特点有(BCDE ) A. 边缘性 B. 一般性 C. 多科性 D. 历史性 E. 实践性 3.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有(ABC )A. 唯物辩证法 B. 系统方法 C.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D. 比较分析法 E. 数学模型 4.系统的观点有(ABCDE ) A. 整体观点 B. 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 C. 信息反馈观点 D. 封闭则消亡的观点 E. 模糊分界的观点 5.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有(ABCDE ) A. 明确的分工 B. 职业管理人员 C. 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D. 遵守规则和纪律 E. 人员的考评和教育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六西格玛方法属于(C ) A. 科学管理理论 B. 战略管理理论 C. 学习型组织理论 D.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A )

电大 现代教育原理历年试题汇总

《现代教育原理》历年试题汇总 (2005年1月——2009年1月) 2009年1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现代教育原理试题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请选出正确的标号并填写在题后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12分) 1.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 )。 A.教育者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D.教育方针 E.教育手段 2.夸美纽斯提出的影响至今的三个教学原则是( )。 A. 直观性原则B.前景教育原则 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E.平行影响原则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 C. 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E.人口质量 4.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A.稳定性B.顺序性 C. 阶段性D.不平衡性 E.个别差异性 5.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 )。 A.先导性B.感染性 C. 权威性D,终身性 E.针对性 6.道尔顿学校模式要求教师的工作坚持三项原则,即( )。 A.平等 B.自由 C.合作 D.时间预算 E.集体讲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1.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著有《我的教育信条》与《民主主义与教育》等著作。 2.实现“两基”是优先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3.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特点,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地进行。 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学说。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由“个体学习”转变为“—————————————”,由“接受性学习”转变为“研究性学习”。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教育观念 2.义务教育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简述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2.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有哪些? 五、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2.结合当前实际,谈谈你对学会学习的思想内涵的认识。 六、实例分析(20分) 案例:我教育学生的几招 网上有一个教师的帖子,讲述了他治理学生的几招,其中有一招是这样的:“借别人(包括家长)的力量来教训他”。 现在有的学生是非常可恶的,三天两头闯祸,你骂骂他等于给他搔痒,你又不能打他,你就是轻轻地打了他一下,他回去捡对自己有利的一说,他家长就赶来了,你吃不了兜着走,何必呢?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个,我从侧面了解到他的父亲是一个很粗暴的人,我就在等待时机。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他晚上没在寝室睡觉。当别的老师告诉我的时候,我就猜到他可能睡到一个最要好的同学家里去了。那时已经是晚上lo点多了,我一个电话打到他家里,说他儿子不见了,老师在街上找遍了就是找不到。然后用猜测的语气说不会被坏人拐走吧?又说现在的这个世道很难说啊,你看电视上这类案件那么多,你自己出来找吧。就是不提他可能在另外一个同学家里,更不会给他那同学家的电话号码。 结果呢,他父亲骑着摩托车找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家,也找遍了所有的网吧,找到了半夜2、3点钟,找得筋疲力尽,找得火冒三丈,哈,当然找不到了!第二天,他来上学了,就象我估计的那样他昨天晚上真的睡在那同学家里了。呵呵,就是他出走了你也没责任,你没打他一下,也没骂他一下,你有什么责任?他父亲也找来了,看见了他就是一顿暴打,我嘴上说不要打了不要打了,脚却一步也没动。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到外面留宿了。呵呵,那是他父亲打他啊,打得再重也没我的事啊!不过这招不可常用,真的打得厉害了还是要上去拉一拉的。遇到有修养的家长,这招就没用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家长有修养了,孩子也不会那么可恶了。 问题:你对该教师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从以人为本的理念,或尊重的教育理念出发来进行分析。(字数不得少于300字) 试卷代号:115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现代教育原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9年1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ABCE 2.ACD 3,B 4.E 5.ABCDE 6.B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