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方案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方案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方案

交通信号

控制系统(ATC)设计方案

x x x x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一、概述 (1)

(一)系统简介 (1)

(二)设计原则 (2)

(三)系统设计依据及执行标准 (4)

二、总体设计方案 (6)

(一)控制系统总体功能 (6)

(二)通信系统总体结构 (6)

(三)通信系统主要优势 (8)

三详细设计方案 (9)

(一)监测点设备 (9)

1 设备功能描述 (9)

2 监测点设备组成、结构及特点 (9)

3 路面监测点设备抓拍的实际照片 (14)

4 防雷保护及安全设计 (14)

5 详细设备说明 (15)

1.概述

城市发展交通智能信号灯,减少道路拥堵,最终达到智能化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交通信号灯迎合实现绿色经济的时代潮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智能交通信号灯及网络技术,会根据路口车辆多少,自动调节时间,可减少等候时间在75%以上,从而大大节省了人们的出行时间,减少了路口的无效等候,使出行更快捷。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以往的常规摄像机是对所有通过该地点的机动车辆的车牌进行拍摄、记录与处理。由于受到图像采集设备分辨率的制约,图片仅能反映出车型、车身颜色、车牌号码等简单信息。公安执法部门对部分治安案件、交通肇事案件的取证要求上,希望能掌握更详细更清楚的资料,如驾驶员的面貌特征、车内驾驶室的情况、清晰的车辆信息、货车的装载情况。采用高清晰摄像机做前端采集,可以实现所抓拍的图像中用肉眼清楚地分辨:车辆的颜色、特征、车牌的号码、车牌颜色、司乘人员的面部特征。

如此一来智能化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数据流量的剧增,对网络通信的可靠传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网络中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成为关键中的关键。

1.1系统简介

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ATC)

智能化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采用百万像素的数字化网络摄像机(1600×1200 CCD传感器),一台摄像机覆盖两条车道,准确抓拍正常行驶、压线行驶、并行通过的车辆,并自动识别车牌号码,抓拍的车辆图片可清晰地显示车辆特征及前排司乘人员的面部特征。摄像机工作于外触发方式,通过视频分析、环形线圈或者窄波雷达检测通过车辆,在抓拍车辆的同时可获取车辆的行驶速度。两条车道共用一台高清数字摄像机的方式在保障系统性能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

为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前端车辆检测设备、摄像机系统及抓拍控制系统采用嵌入式设备,采用了后端识别的工作方式,即摄像机抓拍到图片后通过系统网络传输到后端服务器进行车牌号码识别。采用这种方式,离服务器较近的监测点可不放置工控机,远离系统服务器的监测点可放置低配置、无风扇的嵌入式主机仅用于图片数据的存储和转发。后端识别方式大大减小了监测点设备的工作量,降低了前端设备的配置要求,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在环境光适应方面,采用环境光线动态跟踪技术、局部亮度反馈闭环控制技术。系统识别车牌号码的同时将分析车辆的局部亮度,依据局部亮度参数跟踪光线变化并自动调节摄像机的曝光参数,使全天候都可拍摄到最清晰的图像。在夜间补光方式上,系统采用了大功率LED常量补关灯加电子闪光灯侧装的补光模式,在保障系统性能需求的情况下,减少光污染及消除瞬间强闪光造成的安全隐患。

各种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保障了系统的高抓拍率、识别率,并使整个系统具有低成本、环境适应强、可靠性高、工作稳定、维护方便的优势。

1.2设计原则

系统建设应以需求为导向,坚持“技术先进、可靠实用”的基本原则。具体将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先进性

系统核心采用当今国内、国际上最先进和成熟的高分辨率数字化网络摄像机,稳定可靠的工业以太网络设备及嵌入式系统,使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今后技术进步和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在保证其先进性的前提下使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2、可靠性

系统必须采用相对成熟的设备和技术,尽量减少系统的风险。在设备选型和系统方案的设计方面均应确保系统能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尽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故障的发生。整个系统设备具有长期连续工作的能力和容错能力,在系统故障

或事故造成中断后,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同时系统具有一整套完成的系统管理策略,可以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

3、安全性、保密性

由于该系统的使用和维护主要依托专网,所以系统应具有保密措施,具备良好的防“病毒和黑客”攻击的能力。随着社会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高科技手段的入侵和网络病毒的传播,严重地威胁到系统的正常运转,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财力、物力上的损失。系统的建设要求具有较高地安全性,保密性,系统应能保护和恢复文件信息、数据信息。对于使用信息和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权限管理。

4、整体性

由于系统是一个网络型的综合性职能车辆管理项目,因此与整体性有关的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设备安装位置是否合理、数据通讯的快捷、网络工作的稳定性、综合管理系统的管理软件是否高效、合理等。这些都是在本系统设计中所考虑到的因素。

5、开放性、兼容性

从发展和功能扩展方面考虑,本系统必须是完全开放的系统。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和兼容性,系统设计方案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和路口资源,并预留扩展接口。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都应当结合与执行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及国家工业标准。

6、结构合理性

建立层面清晰的结构,系统分为物理层、逻辑层、业务层等层次,各层次的关系是以物理层资源为基础,以面向支持业务层的合理逻辑层为保障,建立业务流转清晰,资源调用清晰的业务层。

7、易维护性

为使系统能够长期可靠运行,一旦系统故障应能及时发现并快速排除,因此在系统设计时需充分考虑维护的简单性、方便性。系统结构应清晰合理,符合常

规业务处理习惯。硬件应尽量采用接口简单、模块化的产品。软件界面友好、易于操作。工作参数采用自动化配置方式,尽量避免复杂的系统配置文件。

8、节能、环保

在国家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系统应优先选用低功耗、节能型产品。系统由很多监测点联网组成,规模还将不断扩大。每个监测点都能遵循节能、环保原则对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着重大作用和意义。

1.3系统设计依据及执行标准

●GA/T497-2004《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A/T 833—2009《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

●GA/T 832—2009《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

●JTJ 074-200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

●JT/T367-1997《公路照明技术条件》

●GB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A/T70-199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方法》

●UDC68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A38-9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BJ232-90.92《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54-83《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ELA-422、ELA-485《电气指标标准》

●GBJ16《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

●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T 367-2001《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4208-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9969.1-199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J79-85《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14050-1993《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GA/24.4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第四部分:机动车辆类型代码●GA/24.7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第七部分:机动车号牌种类代码●GA/36-1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

●国家、行业和公安部有关标准与规定

2.总体设计方案

2.1控制系统总体功能

1.实现交通流量的变化,实现信号指示灯的自动控制。

2.对机动车的超速违法行为进行监控。记录监测断面所有进出机动车的牌照

号码、数字图片以及通过时间、地点、行驶速度等相关信息;

3.提供监测断面的机动车流量等相关交通参数;

4.在车流量大的繁忙路口实现公交优先控制。

2.2通信系统总体结构

系统采用三级组网方案,一级:指挥中心;二级:区域控制机房;三级:交通路口监测点。如果没有区域控制机房,监测点数据可直接传回指挥中心。

网络通信布局:

●二级之间通过千兆三层交换机构建,建议采用cisco、H3C的千兆汇聚

型交换机。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环形、星形、双星形拓扑结构。

●二、三级之间采用千兆、二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构建,建议采用卡轨式、

支持网管、快速冗余倒换的现场层交换机。一般采用环形拓扑。

●现场监测点的高清视频信号通过POE光纤收发器/交换机实现远程传输

及供电。

系统总体结构如下:

图 0-1 系统总体结构

详细说明:

1: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网络传输设备选用千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GOE210

安装于各区域路口信号机柜中并构建千兆冗余环网,启用Jiffy Ring瞬间环网冗余协议,保障了网络通信的无扰动切换,网络自愈时间小于18ms。千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构建环网的同时,利用主节点的GOE210的上联千兆光口与各区域的三层以太网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

GOE210的VLAN功能将信号控制、高清视频监控及综合环境监控等业务隔离,

并将GOE210的各业务接入端口(交换机端口)采取相应带宽限制设置;同时禁

用其他未接入业务的端口,为了防止误接入导致交换网络的中断等等安全问题。

2:高清视频传输和以太网远程供电采用OMATE1100P POE工业以太网光纤收发器。

一般情况下是东西南北四个路口各配置一台,控制机柜内采用多光口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实现业务汇接。

3:提供于将路口的各方向集中传至现场工控机内作为本地存储,再将工控机中的抓拍图片、视频录像和少部分的实时视频上传监控中心。GOE210和OMATE1100P采用IP40防护等级设计,便于安装于路口机柜或机箱内,能适应如强电磁干扰、尘土、高温、低温、潮湿、振动、静电等恶劣的工作环境。

2.3通信系统主要优势

高安全:提供完整的安全体系结构,覆盖了系统的各个层面,采用了包括认证、授权、端口绑定、VLAN等系列的安全措施,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千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GOE210和工业以太网收发器OMATE1100P电源均为AC220V,无需外接适配器,避免了电源适配器故障所造成的网络通信异常。电源接口也做了防水处理,配备有旋紧螺母。

高效率:提供高品质QoS保证,为不同的业务提供不同优先级服务,根据优先级确定带宽,保证了整个网络数据传送的高效率。以及对相应的业务端口设置带宽限制。

高可靠性:支持业内领先的Jiffy Ring瞬间环网冗余技术、高品质工业产品、冗余电源设计、端到端可管理技术,满足了系统对于可靠性的要求。

易维护网络:除提供方便的Web方式访问外,还支持SNMP、RMON管理,方便与第三方设备实现全网统一管理。

3.详细设计方案

3.1监测点设备

3.1.1设备功能描述

1.实现信号指示灯的智能控制;

2.通过检测通过车辆,抓拍车辆图片;

3.压缩图片数据,与速度、时间、地点一起打包发送到区域控制机房或指

挥中心;

4.本地存储车辆图片及相关信息;

3.1.2监测点设备组成、结构及特点

3.1.2.1设备组成及工作过程

监测点设备由嵌入式数据存储器、摄像单元、摄像机控制器、LED常亮闪光灯、电子闪光灯、通讯单元、电路保护单元(防雷和过载保护)、电源、控制箱,以及立杆等基础设备组成。车辆经过时,摄像机控制器触发补光灯补光,同时控制摄像机抓拍图片。车辆图片及相关信息数据被发送到分中心服务器,自动识别车牌号码。

系统构成: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前端系统、服务器端驱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

说明:

分中心 服务器

摄像机

环境数据

交通信号

工控机

系统结构图

分中心 程序 中心服务器

工控机

分中心 服务器

摄像机

环境数据

交通信号

摄像机

环境数据

交通信号

分中心服务器

无工控机情况

●在交通控制十字路口的控制柜中,布设工控机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数据本

地存储,防止网络故障时数据丢失。

●传输层(检查站)处的三层交换机配置:

规划网络路由,实现业务的汇聚功能。

●现场层(监控点)处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配置:

1.80

2.1Q VLAN,将不同业务进行逻辑分离

2.端口限速,防止大流量对网络的冲击;

3.基于mac、ip地址等的多种绑定,防止非法用户的侵入。

设备结构图如下:

3.1.2.2设备特点

采用192万像素数字摄像机,清晰记录车辆特征及前排司乘人员面部特征;

一台摄像机覆盖两条车道,成本大大降低;

监测点采用嵌入式系统结构,工作稳定、维护量小;

准确抓拍正常行驶、压线行驶、并行通过的车辆;

采用高频窄波脉冲灯补光,瞬间达到抓拍机所需的进光亮,减少光污染并消除强闪光形成人眼记忆造成的安全隐患;

采用动态局部测光技术,自动跟踪光线变化,全天侯保证最清晰图像;

远程设备管理模式,可随时远程监控、修改设备参数;

3.1.2.3路面监测点设备抓拍的实际照片

3.2防雷保护及安全设计

为减少雷击和浪涌电压对设备及人员的损害,监测点设备应采用可靠的接地和防雷措施。在设备箱中的电源和通讯线上加装防雷模块,;机箱的保护地连接设备所有导体,接触电阻不超过0.5欧姆,并与大地可靠连接。机箱按防雷击标准进行接地,接地线用扁铁等电位连接,接地电阻小于等于4欧姆。机箱门与机箱体做接地连接,电源接地线与防雷接地线共接。

设备配电及安全子系统由过载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防雷装置、接地装置组成。采用220V 50Hz交流电源,所有的设备供电都经过了用电安全装置(过载、漏电),保证用电及设备的安全。

摄像机防护罩、机箱等室外设备设计满足防水及防尘需要。内部安装了风扇、加热器、温控器等温控设备满足设备对湿度及温度的适应要求。

系统设备内部导线均有适当保护,以保证这些导线不会接触到可能会引起导线绝缘损伤的部件;当导线需穿越金属孔时,金属穿线孔进行倒角,无锋利的边缘,导线装有衬套。所有终端和设施接线布置整齐,使用线夹、电缆套、电缆卷或管道固定好,线束内的线路编扎好,走线安排做到任何接线总成的确拆除不会影响到任何与该总成无关的电缆。

3.3详细设备说明

3.3.1高清晰摄像机

3.3.2标清视频检测

3.3.2.1 SRT MVD-4视频车辆检测器

3.3.2.2检测精确度指标

3.3.3补光设备

3.3.3.1高频窄波脉冲灯

3.3.3.2 LED补光灯

3.3.4嵌入式存储

3.3.5 GOE210千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欧迈特千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GOE210提供3个SFP千兆接口,6个10/1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构建千兆冗余环网,启用Jiffy Ring瞬间环网冗余协议,保障了网络通信的无扰动切换,网络自愈时间小于18ms。在构建千兆冗余环网的同时,同时利用主节点的GOE210的上联千兆光口与各区域的三层以太网交换机通过千兆光纤连接。

千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GOE210图

千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网络设备安装于各区域路口信号机柜中。

主要技术参数:

1)6个10/100自适应的FE端口;全半双工手动配置和自协商模式;3个1000M的SFP光接口(模块化)。

2)32Gbps高背板带宽;MAC地址大小8K。

3)符合IEEE802.3,802.3u,802.3z,802.3x,802.1d(STP),802.1p (流量优先权控制),802.1q(VLAN标准),802.1w(RSTP),802.3ad

(链路聚合)协议等。

4)支持单环、环相切、环加链等拓扑结构;支持瞬间环网冗余技术Jiffy-Ring,保障了网络通信的无扰动切换,网络自愈时间小于

18ms。

5)完善的优先级、队列调度和拥塞控制等QoS机制;

支持广播速率限制;支持ACL;支持端口流量限速和流量整形;支持

Cos/Tos和基于端口的优先级设定。

6)支持AC220V交流供电电压;设备电源提供过载、过压保护。

7)支持端口镜像、端口聚合(每组多达8个)。

8)超级终端模式(CLI),TELNET,WEB网元管理软件。

支持SNMP V1/V2c/V3协议,可远程监控。各端口支持RMON(远程监

控)功能的统计、历史、告警、事件四个组,支持安全防护配置和

控制功能。

9)抗振动:10~2000Hz,2.0g;抗冲击:加速度>30g;

金属外壳,IP40防护;符合EMC:IEC-61000-4-2/3/4/5/6/8/11;

运行温度:-40-80℃,保存温度:-40-85℃,相对湿度:0-95%无冷凝。

10)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大于34 年。

3.3.6 POE工业以太网光纤收发器

OMATE1100P是为适应城市交通、高速公路、无线基站等现场强电磁干扰、振动、尘土、高温、低温、潮湿环境而研制的POE工业以太网收发器。可以提供2个10/100M自适应以太网POE接口(RJ45),1个100M光接口。均支持馈电DC48V. 供电:AC220V,高可靠航空接头。

POE工业以太网光纤收发器OMATE1100P

POE工业以太网光纤收发器安装于路口机柜或机箱内,满足高清视频传输和以太网远程供电的网络设备的需求:

1)符合IEEE802.3,802.3x,802.3af等;

2)运行温度:-40-80℃,保存温度:-40-85℃,相对湿度:0-95%无冷凝;

3)金属外壳,IP40防护等级;

4)符合工业级电磁兼容的要求;

5)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大于34 年。

3.4系统典型配置清单

单向三车道高清卡口系统前端设备清单

交通信号灯施工方案

第一章项目简介 一、工程概况 1、本项名称:*****交通信号灯安装项目 2、工程地址: 3、合同工期。 二、工程范围: 交通信号灯安装、信号灯电缆敷设、信号灯控制系统安装。 三、项目管理目标

第二章施工组织方案与部署 第一节部署原则 1、集中力量保质量、保工期,在人力、物资、机具给该工程以充分保障,各工序管理工作应相互协助,指导好现场的施工工作,搞好各工种的协调配合。 2、组织各工种配合施工,穿插作业,重点部位重点赶工。以达到土建、安装及其它各工种之间互创施工条件,以确保工程总体进度。 第二节施工管理措施 为顺利实现质量目标,我们采取的主要管理措施有: 1、将该工程列为我公司2013年的重点建设工程,由公司总经理直接领导,并组成强有力的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和公司基地设备、材料、人员、后勤保障组织机构,发挥公司的优势,在各施工生产要素的配置上对该工程实行重点政策,确保工顺利完成。 2、组建精干、高效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选配高素质的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实行项目管理负责制,全权组织技术、质检、材料、安全、劳资、财务等部门对工程施工进行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系统动态管理,并对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成本核算及经济效益等进行全方位的目标责任管理与控制。 3、使用技术熟练,纪律严明,经过大型工程锤炼的能打硬仗的高素质的施工作业队伍在该工程上进行施工,发挥我公司管理上的优势,强化职能,统筹协调,综合管理,确保工程总体目标的实现。 第三节施工阶段管理方案 1、进场阶段 1.1 会同使用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堪察,合理选择信号灯桩位和线路铺设路线,绘制现场施工图纸,报请业主单位审批。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方案

交通信号 控制系统(ATC)设计方案 x x x x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1.概述 (1) 1.1系统简介 (1) 1.2设计原则 (2) 1.3系统设计依据及执行标准 (4) 2.总体设计方案 (6) 2.1控制系统总体功能 (6) 2.2通信系统总体结构 (6) 2.3通信系统主要优势 (8) 3.详细设计方案 (9) 3.1监测点设备 (9) 3.1.1设备功能描述 (9) 3.1.2监测点设备组成、结构及特点 (9) 3.2防雷保护及安全设计 (14) 3.3详细设备说明 (15) 3.3.1高清晰摄像机 (15) 3.3.2标清视频检测 (15) 3.3.3补光设备 (15) 3.3.4嵌入式存储 (15) 3.3.5 GOE210千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15) 3.3.6 POE工业以太网光纤收发器 (17) 3.4系统典型配置清单 (18)

1.概述 城市发展交通智能信号灯,减少道路拥堵,最终达到智能化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交通信号灯迎合实现绿色经济的时代潮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智能交通信号灯及网络技术,会根据路口车辆多少,自动调节时间,可减少等候时间在75%以上,从而大大节省了人们的出行时间,减少了路口的无效等候,使出行更快捷。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以往的常规摄像机是对所有通过该地点的机动车辆的车牌进行拍摄、记录与处理。由于受到图像采集设备分辨率的制约,图片仅能反映出车型、车身颜色、车牌号码等简单信息。公安执法部门对部分治安案件、交通肇事案件的取证要求上,希望能掌握更详细更清楚的资料,如驾驶员的面貌特征、车内驾驶室的情况、清晰的车辆信息、货车的装载情况。采用高清晰摄像机做前端采集,可以实现所抓拍的图像中用肉眼清楚地分辨:车辆的颜色、特征、车牌的号码、车牌颜色、司乘人员的面部特征。 如此一来智能化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数据流量的剧增,对网络通信的可靠传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网络中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成为关键中的关键。 1.1系统简介 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ATC) 智能化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采用百万像素的数字化网络摄像机(1600×1200 CCD传感器),一台摄像机覆盖两条车道,准确抓拍正常行驶、压线行驶、并行通过的车辆,并自动识别车牌号码,抓拍的车辆图片可清晰地显示车辆特征及前排司乘人员的面部特征。摄像机工作于外触发方式,通过视频分析、环形线圈或者窄波雷达检测通过车辆,在抓拍车辆的同时可获取车辆的行驶速度。两条车道共用一台高清数字摄像机的方式在保障系统性能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

最新版智慧家居控制系统技术解决方案

智慧家居控制系统技术 解决方案

目录 1、前言 (3) 2、需求分析及设计依据 (4) 2.1、需求分析 (4) 2.2、设计依据 (6) 3、系统设计 (6) 3.1、系统介绍 (7) 4、智慧家居构架 (8) 4.1、智慧家居物联网管理系统 (9) 4.2、智慧灯光控制系统 (11) 4.3、智慧家电控制系统 (12) 4.4、家庭安防系统 (13) 4.5、视频监控系统 (15) 4.6、基于互联网的可视对讲 (16) 4.7、背景音乐系统 (17) 4.8、窗帘控制系统 (18) 5、产品介绍 (20) 5.1、控制模块 (20) 5.2、控制面板 (23) 5.3、家电控制 (26) 5.4、安防控制 (26) 5.5、背景音乐系统 (27)

6、结束语 (28)

1、前言 **市**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是先进控制技术和智慧化产品的研发及制造商,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市自动化协会的副理事长单位。从2004年发展至今,公司始终坚持“诚信、规范”的经营理念,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我们提供业内最齐全的软、硬件产品系列,让您通过物联网运营平台将分布在全球各地的设备进行互联,达到集中管理、信息交互、资源共享。我们建立基于云计算的智慧监控系统“天涯明月?”物联网商业运营中心和数据中心,使得诸如智慧照明、智慧家居、动力环境监控通过我们的运营平台能够快速高效低成本建立并得到持续支持。 公司自主开发的产品分为八大系列: A1系列:智慧照明控制系统 A2系列:机房综合监控系统 A3系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A4系列:LED调光电源 A5系列:酒店客房控制系统 A6系列:智慧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A7系列:楼宇自控及能耗管理系统 A8系列:智慧家居 2、需求分析及设计依据 2.1、需求分析 本次设计定位为家居智慧化别墅,拟将该别墅设计成为具有高水准的智慧化家居,以提高家居的附加值,进而提供一个安全、舒适、节能的高品

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

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 统设计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对交通灯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交通规则和交通灯的工作原理,给出了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本系统是以89C51单片机为核心器件,采用双机容错技术,硬件实现了红绿灯显示功能、时间倒计时显示功能、左、右转提示和紧急情况发生时手动控制等功能。 关键词:交通灯;单片机;双机容错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发展迅速,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城镇道路建设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相对滞后,特别是街道各十字路口,更是成为交通网中通行能力的“隘口”和交通事故的“多发源”。为保证交通安全,防止交通阻塞,使城市交通井然有序,交通信号灯在大多数城市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的智能控制也有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使各种交通方案实现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是用于城市交通数据监测、交通信号灯控制与交通疏导的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是现代城市交通监控指挥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设计的交通灯管理系统在实现了现代交通灯系统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容错处理技术(双机容错)、左右转提示和紧急情况(重要车队通过、急救车通过等)发生时手动控制等功能,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1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该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兼用双机容错技术,以单片机89C51为控制核心,采用双机容错机制,结合通行灯输出控制显示模块、时间显示模块、手动模块以及电源、复位等功能模块。现就主要的硬件模块电路进行说明。 主控制系统 在介绍主控制系统之前,先对交通规则进行分析。设计中暂不考虑人行道和主干道差别,对一个双向六车道的十字路口进行分析,共确定了9种交通灯状态,其中状态0为系统上电初始化后的所有交通灯初试状态,为全部亮红灯,进入正常工作阶段后有8个状态,大致分为南北直行,南北左右转,东西直行,与东西左右转四个主要状态,及黄灯过渡的辅助状态。主控制器采用89C51单片机。单片机的P0口和P2口分别用于控制南北和东西的通行灯。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了双机容错技术,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容错技术以冗余为实质,针对错误频次较高的功能模块进行备份或者决策机制处理。但当无法查知运行系统最易出错的功能,或者系统对整体运行的可靠性要求很高时,双机容错技术则是不二选择。 双机容错从本质上讲,可以认为备置了两台结构与功能相同的控制机,一台正常工作,一台备用待命。传统的双机容错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中U1和U2单元的软硬件结构完全相同。如有必要,在设计各单元时,通过采用自诊断技术、软件陷阱或Watch dog等系统自行恢复措施可使单元可靠性达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其关键部位为检测转换(切换)电路。 图 1 传统双机容硬件错示意图

BB-RTU阀室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BB RTU阀室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1.概述 西气东输泰安支干线站控系统拟采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监控及数据采集(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其中在各监控阀室、监视阀室和高位检测点分别设置远程终端装置(RTU)作为SCADA系统的远方控制单元。RTU是保证天然气输送管道、输油管道自动化监控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系统投产运行后可以达到在调度控制中心(MCC)或备用调度控制中心(SCC)对全线进行自动监控的技术水平。 2.系统描述 BristolBabcock公司在全球自控系统的领导地位、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及管道行业经验、以及独特的系统设计方法保证我们为各监控阀室、监视阀室和高位检测点RTU部分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并且保证该解决方案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各监控阀室、监视阀室和高位检测点RTU均采用BB公司的ControlWave Micro控制器。ControlWave Micro控制器CPU 集成了1个RS232、1个RS485串口和2个100∕10MB以态网口。阀室RTU与通信系统之间采用光通信,将RTU的数据同时向上下游的站控制系统发送,光通信通道任一处发生故障时,均可保证RTU的正常通信,提高整条管线的安全性。 BristolBabcock公司的ControlWave控制器组态软件ControlWave Designer工作在基于32位的Windows系统,软件编程支持复制、粘贴、自定义工具栏、快捷方式、I/O仿真、程序离线测试、程序打印等操作,同时软件编辑器提供各种操作的向导帮助,可以使操作者容易的完成如:I/O的组态、函数和功能块的添加删除、关键字的添加、变量和数据类型的定义等工作。组态软件ControlWave Designer提供五种编程语言(ST, FDB, LD, SFC, IL)。

信号灯维护方案

第一章项目现场的描述 本项目为双流县交安设施巡查保洁及零星维护采购项目,招标编号:SCWZDL-201211-WHDWHBJ。是双流县交通运输局2013年全年的交安设施巡查保洁及零星维护工作。 本项目为道路交安设施巡查和保洁,城区与园区交安设施巡查和保洁。我公司将按照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对招标文件的理解合理安排巡查和保洁人员,组织我公司的骨干员工实施本项目。 具体施工规范要求应满足以下规范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03)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A 47-200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电气装置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J232-82 《系统接地型式及安全》(GB 14050-93) 《电气电缆槽管系统》(GB/T 19125.1-2003)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适用规范》(GA/T 527-2005) 《道路交通信号倒计时显示器》(GA/T 508-2004)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第二章 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巡查机具配置 做好本项目工程是我公司的重要工作目标,本项目也一直列为公司的重点项目,公司将全力保障本项目的正常实施。我公司将建立以总经理为主的直接项目领导集体,配备优秀部门主管、责任心强的安全质检人员和具体在本项目多年实施经验的作业队长以及责任心强的各小组组长为项目管理部的管理机构,选派就近居住、责任心强、综合素质较高、易合作而且具有多年本地操作经验的员工参与该项目的分项作业工作。项目管理部全力调动公司的人、财、物配合日常作业和管理工作,注重倾听业主单位的指示、意见、建议,并能够按照业主单位的要求进行贯彻和执行。组织机构管理网络图如下: 经营部门 总经理 各职能部门 总工办 项目经理 项目各主管人员 公司级 项目级 各专业分包 各分包项目主管人员 项目经理协调各专业分包项目经理

交通信号灯及控制系统设备安装与施工详解

交通信号灯及控制系统设备安装与施工详解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包括机箱、灯杆、SCATS检测线圈、电缆与电线、取电电源、防雷与接地、管井与管道等设施设备,下面介绍各个部分的材料、安装要求和施工工序。 机箱 1.信号机箱无特殊情况时一般安装在路口的西南角。 2.信号机箱的安装应考虑设置在人行横道上视野宽阔、不妨碍行人及车辆通行、能观察到交叉口的交通状况和的变化状况、并能容易驳接电源的地点。 3.信号机箱的基础位置与人行横道的路缘距离应在 50~100cm,与路缘平行,基础高于地面 20cm,平面尺寸应和信号机箱底座尺寸一致,地面以下的水泥钢筋基础至少 70cm深。 4.在有可能积水的地面安装信号机箱时,应适当增加基础高度,防止信号机被积水淹没。 5.信号机箱安装完毕后,应将机箱底部的接线孔用填充物密封,防止潮气侵蚀。 6.信号机箱安装时,保护接地线、避雷器接地线的接地施工应符合 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接地完毕,测量信号机箱接地电阻小于 4Ω。 灯杆 灯杆制作 1.杆所属的立柱、法兰盘、地脚螺栓、螺母、垫片、加强筋等金属构件及悬臂、支撑臂、拉杆、抱箍座、夹板等附件的防腐性能应符合 GB/T18226《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的规定。 2.信号灯杆应采用圆形或多棱形经热镀锌处理的钢管制造。

3.信号灯杆安装前须经过防锈处理,底层喷涂富锌防锈底漆,外层喷涂银灰色瓷漆。 4.机动车立柱式灯杆距路面约 350mm 处留有拉线孔和拉线孔门,人行道和杆距路面约300mm 处留有拉线孔和拉线孔门。 5.立柱式灯杆拉线孔门应设有防盗措施,孔内设置接地端子座,以便接驳地线。 6.立柱式灯杆顶部安装灯具处应留有出线孔,并配备橡胶护套、电缆线回水弯挂钩,灯杆顶部应安装塑料或经防腐处理的内套式金属防水管帽。 7.悬臂式灯杆悬臂杆与支撑杆使用圆形或多棱形的变截面型材制作,悬臂与灯杆连接端宜焊接固定法兰盘,悬臂下应留有进线孔和出线孔。 8.杆拉杆宜使用圆钢制作,一端配有可调距离的螺旋扣,直径和长度根据悬臂长度确定。 9.信号灯杆杆体底部应焊接固定法兰盘,法兰盘与杆体之间应均匀焊接加强筋。灯杆安装 1.悬臂式灯杆支撑臂使用抱箍、抱箍座与灯杆连接固定;拉杆与灯杆、拉杆与悬臂、支撑臂与悬臂可使用夹板连接固定;安装时使用的固定螺栓、螺母、垫圈应使用热镀锌件并用弹簧垫圈压紧。 2.紧固标准件全部采用不锈钢材料。 3.信号灯杆安装应保证杆体垂直,倾斜度不得超过±%。 4.信号灯杆安装应有足够的强度,能抵抗 12 级大风或者一般移动物体的撞击。 5.信号灯杆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 4Ω。 SCATS检测线圈 材料要求

中央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中央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当前专业A V技术的突飞猛进,最近这几年来的表现尤为突出,最明显的就是大屏幕投影显示设备的广泛而迅速的铺开,视迅会议、监控中心等自然不在话下,在机场、街头、广场、商场、娱乐等大型商业设施,大屏幕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正在日益逼近老百姓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起居,大屏幕投影显示设备已经是任何有规模的会议厅、监控中心、现场演出和音乐会及娱乐场所的必备装置;无论是大屏幕前投还是背投,在教育、商务、政府、娱乐等方面都获得广泛应用,在显示效果和规模上体现用户单位的形象和实力,更表现用户单位在先进科技的应用方面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本系统采用SONY产品系列VPL-PX40高性能数字投影机, 组成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 选用彩讯图像信号控制器, 它是特别设计适用于1x2的显示模式, 控制器可输入3组视频信号, 在配套的控制软件操控下, 可将计算器信号或视频信号放至全屏, 形成大画面, 或打开多组窗口, 形成Multi-Window的画面, 展现实时的图像。 本公司的智能集控系统更可使系统操作化烦为简, 操作者只要在一个5.7’彩色触摸屏上“一触即可“,十分简捷方便。如果需要扩展控制更多的设备(如,窗帘、灯光或其他红外、串口控制设备等),只要

增加相应的扩展模块即可。 大屏幕规格: 本技术方案中的大屏幕显示系统是基于SONY公司的VPL-PX40系列的LCD投影机为主体组合而成.VPL-PX40系列LCD投影机采用3片XGA ( 1024x768) 液晶板, 最新的数字TFT技术使投影机具极高的亮度透过率, 提供高亮度输出. 系统配置选用具有高分辨率的投影机、SVS专业背投影显示屏幕、RGB 解像度的图像处理器、A V 矩阵切换器、中央集中控制系统(专用控制软件和无线控制触摸屏)及相关外围设备等组成。 100英寸SVS大屏幕显示屏总体尺寸:2083 mm(宽) x 1575 mm(高), 长宽比为4:3 单屏尺寸:2083 mm(宽) x 1575 mm(高) 组合尺寸:4166mm(宽) x 1575 mm(高) 根据实际工程实施经验,我们建议屏幕底座高度高于80厘米左右,控制台到大屏幕的观看距离不小于4 - 6米。同时,为了方便安装维护,需要提供 4 米以上的安?空间。根据实际场地要求,配备一次反射光学镜,安装空间可减少60%。投影机配备相对应的广角镜头,还可以将安装空间缩短至1.1米左右。 系统功能: 本系统是根据现代化大屏幕显示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设计目标、场地因素,结合国内现代化显示系统的特点,以及本公司在众多实际大

新型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终)

新型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报名号:BS2011-B241设计者:GARDING指导教师:匿名 摘要:本作品针对当前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以EXP-89S51单片机为核心,设计出了一种新型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实现了对交通信号灯的实时智能控制。该新型控制系统在控制方案上采用了我们自主设计的新型两级模糊控制方案,该方案是一种同时具有自适应控制、分级模糊控制、相位繁忙优先和准确显时等优势的控制方案,更适用于实际的交通情况,且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相关论文已在科技核心期刊《现代电子技术》上发表。在软件设计上,采用了MATLAB和VB进行动态模拟,并与当前正在采用的几种控制方案进行了对比验证,验证了新方案的优越性。在硬件设计上,我们采用了EXP-89S51单片机、SP-MDCE25A 交通灯模组、E-TRY通用板和倒计时LED数码管模块等,并搭建了较好的逼真的外围平台来对其实现更具真实性的实时控制。该作品不论是在创新性、实用性、技术先进性,还是在可靠性、经济性上都具有很强的优势。 关键词:智能交通信号新型两级模糊控制 VB动态模拟 EXP-89S51单片机 1、系统总体方案介绍 1.1自主提出的新型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的总控制系统原理 我们自主提出的新型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的总控制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 图1自主提出的新型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的总控制系统原理图在该系统中,交叉口的交通参数经检测装置检测,将被测参数转换成统一的标准电信号,再经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转换后的数字量通过I/O接口电路送入新型两级模糊控制器再到控制台。 在新型两级模糊控制器和控制台内部,用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然后经数字量输出通道输出。输出的数字量通过D/A转换器转换成模拟量,再经驱动模块对交通情况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交叉口的实时智能交通控制。 1.2 基于EXP-89S51单片机的新型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总控制系统设计 本系统运用我们的新型两级模糊控制方案,采用了EXP-89S51来控制智能交通系统。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太阳能红绿灯系统设计方案

双江县交通信号灯 技术方案 漳州国绿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设计依据及参照规范 (3) 2系统设计思想 (3) 3系统结构 (4) 4系统功能 (4) 5技术规范 (5) 5.1交通信号相位组织及阶段安排 (5) 5.2交通信号机 (6) 5.3设备箱 (8) 5.4信号灯 (8) 5.5信号灯杆及基础..................................................... 错误!未定义书签。 5.6防雷......................................................................... 错误!未定义书签。 5.7接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8外场管线设计及施工规范 (8) 5.9交通信号控制方案设计 (9)

1设计依据及参照规范 路口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一期工程设计是依据下列文件及设计方案并参考相关文件和信息控制管理系统建设规范编制的。 《路口道路网络与交通设施规划蓝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规》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试行); 《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GBJIO-87;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道路交通信号灯安装规范》GB14886-94; 《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1999; 《地下通信电缆敷设》国家标准图集94X102; 《电器安装技术规范》GB;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系统设计思想 实用性——充分利用成熟的先进技术,避免盲目追求最新技术,同时又要防止系统处理能力不够。应用软件符合管理需要,界面友好,易于维护,整个系统易用、实用。 可靠性——系统建设尽量采用标准化优质产品,并且在系统集成过程中对硬件设备安装、操作系统应用、网络连接、数据库设计将尽可能完善的做出故障检测、诊断及处理策略,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经济性——在充分满足系统运行技术与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性能/价格比高的产品与技术,并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本着励行节约的原则,精打细算,以保证项目建设的合理开销。 先进性——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各单位的优势,通过系统的引进、二次开发和整体集成,使建成后的系统在国内同行居于先进水平,并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建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解决实施方案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1概述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ITS)在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基本应用,也是城市智能交通管控系统中最直接、最基础的应用系统。通过建设信号控制系统,实现信号路口联网远程控制、交通流量的采集、路口自适应控制、绿波协调控制以及区域的自适应控制,有效减少车辆的停车次数,节省旅行时间;后台实时调整信号配时,采取多时段控制方式,必要时,可通过智能交通管理中心人工干预,直接控制路口交通信号机执行指定相位,有效的疏导交通,减少行车延误,提高通行能力,缓解日益严峻的城区道路交通拥堵压力,提高城区交通综合管理能力,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美化环境,提升城区形象。 2系统结构设计 系统结构划分为3级:分别为中心控制级设备、区域控制级设备以及路口控制级设备。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备主要包括中心设备、前段设备和通信设备。

(1)中心控制级设备 中心控制级设备作用主要是: ?监控整个系统的运行。 ?协调区域控制级的运行。 ?具备区域控制级的所有功能。(2)区域控制级设备 区域控制级设备作用主要是: ?监控受控区域的运行。

?对路口交通信号进行协调控制。 ?对路口交通信号机的工作状态和故障情况进行监视。 ?通过人机回话对路口交通信号机进行人工干预。 ?监视和控制区域级外部设备的运行。 ?进行交通流量统计处理。 (3)路口控制级设备 路口控制级设备即信号机,其作用主要是: ?控制路口交通信号灯。 ?接收处理来自车辆检测器的交通流信息,并定时向区域计算机发送。 ?接收处理来自区域计算机的命令,并向区域计算机反馈工作状态和故障信息。 ?具有单点优化能力。 3系统功能设计 3.1基础功能 (1)区域自适应控制 系统以控制子区作为基本控制单元,综合考虑子区内的交通运行状态(如交通阻塞、交通拥挤、交通顺畅)、交叉口的关联性大小、交叉口的实际交通量,确定公共信号周期与相位差的决策模型,并运用智能优化算法实时优化子区协调控制配时参数,实现控制子区交叉口的协调控制功能。 系统的区域交叉口协调控制能够确保控制区域内的交通流时刻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相邻交叉口之间协调方向的行驶车流可以获得尽可能不停顿的通行权,大大降低车辆在交叉口频繁加减速所产生的交通污染,减少区域交通总的车辆燃油

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

编号: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xxx 学生姓名杨红宇 学号201321501077 专业交通运输 教学单位德州学院汽车工程系(盖章) 二O一五年五月十日

德州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

目 录 1 绪论............................................................................................................................ 1 1.1交通信号灯简介...................................................................................................... 1 1.1.1 交通信号灯概述.................................................................................................. 1 1.1. 2 交通信号灯的发展现状...................................................................................... 1 1.2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 1. 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 2 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总设计.................................................................................... 2 2.1 单片机智能交通信号灯通行方案设计 ................................................................. 2 2.2 功能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系统硬件组成............................................................................................................ 4 4 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5 5 结论和展望................................................................................................................ 6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杨红宇 要: 但是传统的交通信号灯不已经不能满足于现代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这些缺点体现在:红绿 以及车流量检测装置来实现交通信号灯的自控制,随着车流量来改变红绿灯1 绪论 1.1 1.1.1 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红绿灯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1设计依据及参照规范 (2) 2系统设计思想 (2) 3系统结构 (3) 4系统功能 (3) 5技术规范 (4) 5.1交通信号相位组织及阶段安排 (4) 5.2交通信号机 (5) 5.3设备箱 (7) 5.4信号灯 (7) 5.5信号灯杆及基础.....................................................错误!未定义书签。 5.6防雷.........................................................................错误!未定义书签。 5.7接地.........................................................................错误!未定义书签。 5.8外场管线设计及施工规范 (7) 5.9交通信号控制方案设计 (8)

1设计依据及参照规范 路口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一期工程设计是依据下列文件及设计方案并参考相关文件和信息控制管理系统建设规范编制的。 《路口道路网络与交通设施规划蓝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规》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试行); 《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GBJIO-87;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道路交通信号灯安装规范》GB14886-94; 《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1999; 《地下通信电缆敷设》国家标准图集94X102; 《电器安装技术规范》GB;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系统设计思想 实用性——充分利用成熟的先进技术,避免盲目追求最新技术,同时又要防止系统处理能力不够。应用软件符合管理需要,界面友好,易于维护,整个系统易用、实用。 可靠性——系统建设尽量采用标准化优质产品,并且在系统集成过程中对硬件设备安装、操作系统应用、网络连接、数据库设计将尽可能完善的做出故障检测、诊断及处理策略,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经济性——在充分满足系统运行技术与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性能/价格比高的产品与技术,并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本着励行节约的原则,精打细算,以保证项目建设的合理开销。 先进性——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各单位的优势,通过系统的引进、二次开发和整体集成,使建成后的系统在国内同行居于先进水平,并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建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方案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1.1项目概述 对当地的简单介绍及交通状况的分析。 1.1.1系统概述 城市交通的管理与控制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是决定道路通行的关键。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对城市交叉口进行系统化协调控制,能缓解拥堵区域的交通压力,使交通流量在整个城市范围内的分配趋于合理,能够降低或消除对道路的瓶颈影响,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点控、线控和面控3个阶段: (1)每个交叉口的交通控制信号只按照该交叉口的交通情况独立运行,不与其邻近交叉口的控制信号有任何联系的,称为单个交叉口交通控制,也称为单点信号控制,俗称“点控制”。 (2)把干道上若干连续交叉口的交通信号通过一定的方式联结起来,同时对各交叉口设计一种相互协调的配时方案,各交叉口的信号灯按此协调方案联合运行,使车辆通过这些交叉口时,不致经常遇上红灯,称为干道信号联动控制,也叫“绿波”信号控制,俗称“线控制”。 (3)以某个区域中所有信号控制交叉口作为协调控制的对象,称为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俗称“面控制”。 1.1.2设计目标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目标如下: (1)降低交通延误,降低停车次数,提高车速,降低机动车油耗,减少交通污染,改善城市环境; (2)科学控制交通流,最大限度利用现有道路,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3)使交通有序运动,从而改善交通秩序,有利于交通安全; (4)节省警力,降低交警的劳动强度。 1.1.3设计原则 根据我公司多年来在城市智能交通领域的建设经验,对公安、交通行业业务需求的深入理解,结合我国交通发展的现状,根据信号控制系统设计理论,在设

计过程中秉承以下原则: 1.1.3.1标准化原则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严格按照公安部颁布的标准GA47-2002《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和GB/T20999-2007《交通信号控制机与上位机间的数据通信协议》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所有数据格式与接口均符合国家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以适应各地的交通状况。 1.1.3.2先进性原则 采用科学的、主流的、符合发展方向的技术、设备和理念,系统集成化、高清化、网络化、模块化,使系统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总体水平,能够适应交通控制未来发展的要求。 1.1.3.3实用性原则 系统提供清晰、简洁、友好的中文操作界面,操控简便灵活,易学易用,便于管理和维护,系统具有自动恢复功能,整个系统的操作简单、快捷、环节少,以保证不同的操作者都能熟练操作系统,具有高度友好的界面和使用性。 系统设计、选材、选型符合国家及行业的有关标准,与用户及其上级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要求相适应,与用户在经济能力方面实际情况相吻合。 1.1.3.4可靠性原则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选用集成度和稳定性高的设备,具有系统自诊断和维护管理功能、远程设备监控、数据备份等功能。室外设备具有耐高温、耐高湿、耐低温,防雷、防尘等特性,保证系统的正常可靠运行。 1.1.3.5安全性原则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具有防误操作特性,通过合理的硬件结构设计、有效的外场保护措施以及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有效避免系统遭到恶意攻击和数据被非法提取的现象出现,保障系统的信息安全。同时通过数据加密、备份、补录、恢复等措施,提高系统在传输链路故障时的数据完整性及安全性。 1.1.3.6经济性原则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得到提升,因此系统的维护成本显著下降。采用技术先进的设备,通过最优化的系统集成,设备使用寿命长,系统经济性显著提高。

过程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过程控制仪表与系统 题目:工业含硫废气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测控技术与仪器1503班 学号: 7 学生姓名:王哲 教师:李飞

工业含硫废气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摘要:许多化工厂在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都会产生各种含有污染的有害气体,其中含硫的气体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尤为严重。因此对含硫废气正确合理的处理至关重要。在我国工业含硫废气一般多采用焚烧工艺,经焚烧炉焚烧,使污染性气体转换成安全物质。经方案论证后,本设计采用双闭环串级控制系统,控制目标温度在600-800℃设定尾气焚烧炉炉温波动范围不超过±30℃。该控制系统中运用PID算法,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模拟信号送到变送器,变送器输出4~20mA的电流信号。将变送器输出的标准信号送入控制器中,控制器通过分析比较所测参数与预设参数之后输出控制信号,执行器根据传送过来的信号进行变化,最终达到对系统温度的控制。 关键词:双闭环串级控制系统;炉温控制;流量控制;变送器 1 引言 含硫废气与加氢反应器出口过程器被加热至270-320℃左右与外补富氢气混合后进入加氢反应器在加氢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H2S。加氢反应为放热反应,离开反应器的尾气-换热器换冷却后进入冷凝塔。 废气在冷凝塔中利用循环机冷水来降温。70℃冷凝水自冷凝塔底部流出,经济冷泵加压后经急冷水冷却器用循环水冷却至40℃,循环至冷却塔顶。部分急冷水经急冷水过滤器过滤后返回急冷水泵入口。尾气中的水蒸气被冷凝,产生的酸性水由急冷水泵送至酸性水处理处。为防止酸性水对设备的腐蚀,需向急冷水中注入氨根据ph值大小决定注入氨的量。 冷凝后的尾气离开冷凝塔进入回收塔,用30%的甲基二乙醇胺溶液吸收废气中的硫化氢,同时吸收部分二氧化碳。吸收塔底富液用富液泵送至溶剂再生部分统一处理。从塔顶出来的净化气经尾气分液罐分液后进入焚烧炉燃烧,有燃料气流量控制炉膛温度;废气中残留的硫化氢几乎全转化成二氧化硫,最后再对二氧化硫进行处理。 焚烧炉要控制温度在600-800℃,保证尾气可以充分燃烧,对环境和人的健康都没有危害。 温度控制系统可采用的方法有双闭环串级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比值控制系统、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分程控制系统等。

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

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红绿灯系统) 1、概述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营运车辆拥有量的增加使道路市场必须规有序,交通安全管理必须上一新台阶。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思路,坚持把城市化作为城市经济的一大战略来抓,积极建设城区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立交通安全管理网络。严格抓好交通管理,以加强交通队伍建设和行业文明建设。 对****信号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在*****新建设一套信号控制系统 2、设计依据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25280-2010) ?《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11)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GB14886-2006) ?《道路交通信号倒计时显示器》(GA/T508-2004) ?《道路交通安全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GA/T832-2009) ?《交通信号机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GA/T47-93) ?《道路交通信号机标准》(GA47-2002) ?《道路交通信号灯安装规》(GB14866-94) 3、设计原则 本期工程按“国领先、国际先进”的原则设计方案,提供完整、最新而成熟的产品,并保证各项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实用性和扩展性。提高交通道路口的车辆通行速度,保证道路畅通。因此该系统是建设畅通工程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信号控制系统的设置应充分结合本路段的工程自身特点,在达到适时、适量地提供交通信息,确保行车安全目的的同时,尽可能与道路的整体效果相结合。 1)设计思路 以有效地管理道路交通,达到安全、经济、合理、美观为目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信号灯等交通设施。

交通拥挤情况主要发生在车流人流相对集中的主要繁华城区路口和路段,根据现有主要交通干道路面宽度划分车道,基本可以满足城区车辆通行的需要。 2)预期实现目标 完善城区交通安全设施布局,规行车和行人秩序,减少交通事故,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形象。 4、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功能 (1)图形与界面 系统界面中文化、图形化、菜单化。命令操作方式灵活多样,并对错误操作发出警告或禁止执行。 能多用户、多窗口显示,显示窗口可缩放、移动。 具有图形编辑工具,可以对图形的区域背景、路口背景等进行用户化编辑。 背景地图可按管理区域和路口进行缩放和漫游显示。 能够实时显示路口设备、路口设备工作状态及信号控制模式等信息。 系统可动态、实时地显示路口信号灯的运行状况,并可对某一路口的信号灯变化进行实时显示;还可以根据需要直接对信号机进行手动操作功能。 能够用图表显示交通流量、占有率等统计分析数据。 (2)用户管理 系统能够支持至少50个用户的使用和管理,对用户的名称、密码和访问角色等相关容进行设置。 能够设立访问角色,能够定义相应的访问权限,每个用户可以对应多个角色。 组管理:每个组可以有多个用户,所有用户不能重名,不同的组可以管理不同的路口设备。 记录用户登录和退出系统的时间及用户使用过的操作命令,显示用户是否在线。 禁止多用户对同一对象同时进行控制操作,并给出提示信息。 (3)日志管理 操作员记录:操作员登录/退出时间、部分重要操作命令记录。 记录保存时间:系统至少保留最近12个月的综合日志记录。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家庭智能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深入千家万户。 家庭智能化即智能化家居 (Smart Home),亦称数字家园(Digital Family )、家庭自动化(Home Automation )、电子家庭(E-home)、智能化住宅(Intelligent Home )、网络家居(Network Home )、智能屋(Wise House, WH)、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等。它是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电力自动化、信息、结构化布线、无线等技术将所有不同的设备应用和综合功能互连于一体的系统。它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家电、通信、家电设备自动化、远程医疗、家庭办公、娱乐等功能,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安全、便利、舒适、节能、娱乐、高效、环保的居住环境。其从控制层次来分,一般由中央控制中心、家居智能控制终端、小区智能控制系统、家庭网关和外部网络几部分组成。 1智能家居系统体系结构 家居系统主要由智能灯光控制、智能家电控制、智能安防报警、智能娱乐系统、可视对 讲系统、远程监控系统、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等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智能家居系统结构框图 2系统主要模块设计 2.1照明及设备控制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采用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和集成技术建立一个 由家庭到小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综合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系统中照明及设备控制可以通过智 能总线开关来控制。本系统主要采用交互式通信控制方式,分为主从机两大模块,当主机触 发后,通过CPU将信号发送,进行编码后通过总线传输到从模块,进行解码后通过CPU触 发响应模块。因为主机模块与从机模块完全相同,所以从机模块也可以进行相反操作控制主

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

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对交通灯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交通规则和交通灯的工作原理,给出了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本系统是以89C51单片机为核心器件,采用双机容错技术,硬件实现了红绿灯显示功能、时间倒计时显示功能、左、右转提示和紧急情况发生时手动控制等功能。 关键词:交通灯;单片机;双机容错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发展迅速,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城镇道路建设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相对滞后,特别是街道各十字路口,更是成为交通网中通行能力的“隘口”和交通事故的“多发源”。为保证交通安全,防止交通阻塞,使城市交通井然有序,交通信号灯在大多数城市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的智能控制也有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使各种交通方案实现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是用于城市交通数据监测、交通信号灯控制与交通疏导的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是现代城市交通监控指挥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设计的交通灯管理系统在实现了现代交通灯系统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容错处理技术(双机容错)、左右转提示和紧急情况(重要车队通过、急救车通过等)发生时手动控制等功能,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1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该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兼用双机容错技术,以单片机89C51为控制核心,采用双机容错机制,结合通行灯输出控制显示模块、时间显示模块、手动模块以及电源、复位等功能模块。现就主要的硬件模块电路进行说明。 1.1 主控制系统 在介绍主控制系统之前,先对交通规则进行分析。设计中暂不考虑人行道和主干道差别,对一个双向六车道的十字路口进行分析,共确定了9种交通灯状态,其中状态0为系统上电初始化后的所有交通灯初试状态,为全部亮红灯,进入正常工作阶段后有8个状态,大致分为南北直行,南北左右转,东西直行,与东西左右转四个主要状态,及黄灯过渡的辅助状态。主控制器采用89C51单片机。单片机的P0口和P2口分别用于控制南北和东西的通行灯。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了双机容错技术,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容错技术以冗余为实质,针对错误频次较高的功能模块进行备份或者决策机制处理。但当无法查知运行系统最易出错的功能,或者系统对整体运行的可靠性要求很高时,双机容错技术则是不二选择。 双机容错从本质上讲,可以认为备置了两台结构与功能相同的控制机,一台正常工作,一台备用待命。传统的双机容错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中U1和U2单元的软硬件结构完全相同。如有必要,在设计各单元时,通过采用自诊断技术、软件陷阱或Watch dog等系统自行恢复措施可使单元可靠性达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其关键部位为检测转换(切换)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