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汉方医学的历史及现状
近代第一次汉方医学展日本汉医勃兴展览会

近代第一次汉方医学展日本汉医勃兴展览会日本的汉方医学是以中国古代医学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将中国医学庞杂的学说、方药进行简约化,以便于学习与应用。
“明治维新”后,由于新政府具有强烈的崇洋西化思想而采取了一系列废止汉方医学的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出现了重新评价汉方医学的形势,并再度复兴。
为了使国人明晓汉方医学的兴衰发展史,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中国医学院于1936年举办了第一次汉方医学展览会——日本汉医勃兴展览会。
筹备举办展览会鉴于当时“日本人士研究中国医学,颇见蓬勃气象,而该邦皇汉医学学者,多曾研习西医与通晓理化之学,均以切实研究,著为书籍,故不仅为吾国医学之光荣,尤足为吾国医学学者之借镜”(《举行日本汉医勃兴展览会》),中国医学院董事会经研究决定,“积极搜寻各项文物及大宗医籍”,举办“日本汉医勃兴展览会”(《中国医学院举行日本汉医勃兴展览会》)。
主办目的分对内、对外两种:“对内——增进本院学生课余知识,考察日本对于中国医药之科学研究状况”,“对外——引起全国上下重视中国医药,唤动科学界参加国医科学化实际工作”(《日本汉医勃兴展览会展览品目录》)。
展览会的筹备负责人——总务主任陈存仁,为弥补中国医学院“所有汉医书籍,不免有缺”之憾,“特分函本外埠国医界同仁,广事征求,以臻完全”(《举行日本汉医勃兴展览会》)。
很快便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中日两国中医药界的大力支持。
国内许多著名藏书家,如北平辅仁大学校长陈垣、绍兴曹炳章、上海叶善定、杨彦和、丁福保、张赞臣等人都将自己所藏的汉方医学书籍共计41种提供出来。
日本汉方医学界向展览会赠书数十种,以及有关资料、图片等实物(《皇汉医学勃兴展览会》)。
展览日期原定1936年1月1日,后因中国医学院提前放假,学生都已离校,于是延后至2月1日开学时举行。
除中国医学院学生观摩外,也同时向上海医药界及其他各界人士免费开放。
展览物品分两类1936年2月1日,日本汉医勃兴展览会隆重开幕,会期三天。
汉方医学的落日余辉——江户考证派的学术与社会

漢方醫學的落日餘輝——江戶考證派的學術與社會廖育群(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北京100010)自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戶建立幕府,至1868年明治新政誕生,是史家稱之為“近世”或“江戶時代”的日本封建社會晚期。
在這一時期,由於幕府以朱子學為官學,從而使得儒學脫離此前依附於禪宗的從屬地位而獨立發展。
繼而又出現了與其爭相鬥豔的古學、折衷等儒學流派,兼之當時雖已有以“蘭學”為代表的西學存在,但所涉內容尚不及政治、哲學等領域,所以構成了儒學在整個社會意識形態、思想領域的主導地位。
另一方面,就技藝之學而言,由於醫學自身所具有的種種特點——既是“仁術”與“格物窮理”之一端,又是官吏之外的文化人體面謀生的最佳選擇,且與所有人的生活需求都具直接關係,因而儘管醫學不如儒學高貴,但也同樣受到知識份子的普遍關注與青睞。
從某種意義上講,當時的“自然科學”,幾乎就是醫學。
而在當時日本的“西學”中,醫學也是主體。
同時,“儒”與“醫”之間又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能夠以儒謀生者,視“醫”為“學”,故樂於研究;志在行醫濟世或無奈只能業醫者,或因視儒學為基本素養,或為滿足“儒志醫業”的心理需求,通常也都有投於名儒門下學習的經歷。
從而構成了儒者與醫者、儒學與醫學間的密切關聯。
自16世紀以來,日本在不斷吸收中國醫學最新成果並加以改造,逐漸形成同源而異流之漢方醫學體系的過程中,先後出現了四個主要的流派。
首先是以曲直瀨道三(1507-1594)師徒為代表、以宋明醫學理論與治療方法為主體的所謂“後世派”;其後則是獨崇漢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認為只需根據病症選擇藥物,全面摒棄陰陽五行、臟腑經絡、脈診等中醫基礎理論的“古方派”;以及折衷“古方”與“後世”或“漢法”與“蘭方”(荷蘭醫學)的折衷派。
在此基礎上,最後又出現了注重文獻研究的“考證派”。
一般認為上述後三個流派的產生,分別受到儒學復古、折衷與考證之風的影響。
本文所要討論的僅僅是與儒學折衷、考證之學既有密切關係,又非一語即可說清的醫學考證派。
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与现状

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与现状
刘景超;张秀传
【期刊名称】《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6()1
【摘要】日本汉方医学源于中国中医学,以主要使用经方和冲剂为特征。
汉方医学教育的途径主要是学会、培训班、自学等形式。
【总页数】3页(P13-15)
【关键词】医学史;汉方医学;日本
【作者】刘景超;张秀传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93.13
【相关文献】
1.日本汉方医学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续) [J], 王克勤;王孝莹
2.日本汉方医学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J], 王克勤;王孝莹
3.日本汉方医学对我国结合医学发展的启示 [J], 高鹏飞
4.日本汉方医学领域循证医学研究现状及其启示 [J], 郭新峰;赖世隆
5.从医学发展的大趋势看日本汉方医学的出路 [J], 袁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汉方药概况及其对我国中医古代经典名方制剂研发的启示

日本汉方药概况及其对我国中医古代经典名方制剂研发的启示作者:陈雪梅蔡秋杰张华敏来源:《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2018年第02期摘要:我国的“古代经典名方”研发工作正在推进中,日本汉方药与中医古代经典名方制剂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其本国特点。
本文从日本汉方发展的背景、制剂审批基准、制剂生产、销售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将其与中医复方制剂的审批条件、市场规模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中医古代经典名方的研发监管应借鉴日本汉方质量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经验,汲取其中药西用的历史教训,以期更好地发展及惠及民众。
关键词:中医古代经典名方;日本汉方制剂;启示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8.02.001中图分类号:R2-03;R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8)02-0001-04Abstract: The project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bout Ancient Classical TCM Representative Prescriptions are carrying forward. There are a certain similarities between Japanese Kampo and ancient classical TCM representative prescriptions, but Japanese Kampo has its own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from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Kampo, preparations approval benchmark, preparation production, sales and other aspects, and it also compared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conditions and market scale of Japanese Kampo with TCM compound formulations. The development and supervision of ancient classical TCM representative prescriptions should use the experience of Japanese Kampo i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for reference,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Western use of Chinese medicine. Then it can better develop TCM and benefit the people.Key words: ancient classical TCM representative prescriptions; Japanese Kampo;inspiration2008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提出“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可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并直接申报生产”[1]。
别再纠结中药无用论了!日本早已超越我国占领了世界中药市场!

别再纠结中药无用论了!日本早已超越我国占领了世界中药市场!这两年日本有一款名叫“清肺汤”的汉方药销售火爆,据说是针对中国的雾霾问题研制的,深受中国游客欢迎。
但是,又有谁知道赚足国人钞票的日本汉方药和我国的中药本是同根生呢?我国的中医学在南北朝时传入日本,唐代时被日本全盘吸收,后来逐渐发展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汉方医学”。
而日本汉方药也由于得到了社会关注和政府扶持而迅速发展,在国际上打响了知名度。
比如津村药业,作为日本最大的汉方药制药企业,已经在我国建立了70多个GAP药材种植基地,并且于2001年成立了上海津村制药有限公司,于2005年进行了美国FDA的申请。
他们曾经将中药“六神丸”改良为“救心丸”,出口额超过了1亿美元,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反观我国,实在是让人感到惭愧!同仁堂作为我国中药企业的老字号,拥有国内最多的GAP基地,但也只有区区8个,仅达到日本津村药业的十分之一!更气人的是,日本汉方药的生产原料有75%是从我国进口,但却占据了世界90%的中药市场销售份额!相当于是从我国低价收购原材料,加工后再销往世界各地,甚至卖给中国!日本一位医学界的专家曾说过: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十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
如今日本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而我们却还不自知!大和民族有个优点是谦虚好学,也有个缺点是忘恩负义;中华民族有个缺点是盲目自大,但也有个优点是敢于改变。
所以同胞们,醒醒吧!当日本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年销售额高达15亿美元时,我们竟然还纠结于“中药无用论”!当日本在中国铺天盖地地建立药材种植基地时,我们竟然还沉浸在中医药鼻祖的可笑优越感里!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要让我们发扬光大的,如果不重视、善待它,必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失去主动权,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日本汉方医学与葛根汤

医生选择使用汉方药,而2003年这一数字 增加至90%。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药剂 师通过“汉方相谈(咨询)”方式向患者 推荐汉方制剂。
不同剂型的差异 日本汉方医学的常用品种葛根汤出自 《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病的代表性经方 之一,原用于项背强、无汗、恶风、脉浮 的太阳病,但随着对葛根汤及其组成药物 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其临床应用不断被 拓宽,可用于治疗内、妇、儿、皮肤科等 多种疾病。 日本富山医药大学医学部和汉诊疗学 教室的长坂和彦医生与病毒学教室的黑川 昌彦等共同研究证明【1】,用于感冒的葛根 汤具有提高体内抵抗力,防止病毒感染的 作用。实验证明,给实验鼠投予葛根汤组 比不投予组生存率高,且免疫力也强。 颗粒剂型 主要用于以下中等或较高程度的问 题:早期感冒(无汗)、鼻部发冷、鼻 炎、头痛、颈部僵硬、肌肉疼痛、手和肩 膀疼痛等。每日2次,建议每天在饭前或两 餐之间用水或热水服用。两餐之间是指在 饭后2~3小时服用。 该剂型的适用年龄和剂量是:15岁以 上成人,每次1包;7岁以上未满15岁,每
E-mail:wuwangqun@ 责编/吴王群
中医 药
日本汉方医学与葛根汤
文/ 紫菀
日本汉方医学(也称东洋医学)是日 本的传统医学,起源于我国中医的传统理 论,和中国中医是同根同源、同根异枝。 其发展从最初的全盘模仿,到逐渐与日本 国情相结合,再到鼎盛、百花齐放。近代 以来,随着西学东渐,日本曾一度试图摈 弃汉方医学,后经汉方医学者历时一个多 世纪的努力,才终于让这门古老的医学慢 慢走向复兴。
(发稿编辑:吴王群)
(上接第42页) 不能纳气而气逆,当升不升,当降不降, 肺肾之气不能交相贯通,以致清气难入, 浊气难出,加之痰邪内蕴,滞于胸中,最 终也会加重患者的咳嗽、咯痰、胸闷症 状,使治疗也更为困难。
日本人如此图解中医,中医真的该自尽了!

日本人如此图解中医,中医真的该自尽了!艾御享堂日本汉方药馆当我看到一个日本汉方药店老板在那里笑逐颜开的样子,当我看到汉方药店内一个个醒目的中药招牌,我的心在抽搐,在滴血;温胆汤、胃苓汤、归脾汤... ...这不都是咱中药中的千古名方吗?可是在它们的祖国,这些中药都不大被认可,而在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直线距离不足700公里的日本,同样还是这些药却销路甚好,许多方剂都成了这里抢手的香饽饽!日本汉方药馆更可怕的是下面这组图,这些图片在日本本来是简易的的中医普及读物,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实际上这些图解已经对中医理论有了新的探求。
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日本汉医学,对中国传统医学的深刻理解和诠释,这还不够震撼吗?我还为此特意查阅了相关中医古医籍资料,也包括明代张介宾的《类经图翼》客观地说,都还不及这些日本图解来的更形象和生动。
看着日本人做出的“图解中医”,也着实让我心中酸楚。
在一些中医黑们成天嚷着中医不科学,废医存药等论调甚嚣尘上的时候,不管中医人承不承认,日本已经在中医理论的研究上走在了中国的前面,可悲可叹!中医在日本称汉方医,中药方称汉方。
1895年,日本废汉方医。
但是民间企图复活汉方医学的努力也始终没有间断过。
1961年开始就实现了全国民健康保险,但是一开始汉方药不能使用医疗保险,一直到1967年才有4种汉方药可以使用医疗保险,后来可以使用医疗保险的汉方药品种不断增加,到现在一共有148种成药数百种药材可以使用医疗保险,就是说在日本的处方药中就许多有被称为“汉方药”的东方药。
汉方医执业资格一直未恢复,但西医医师具有开汉方药的权力。
折衷的办法是超过8000人的日本东洋医汉方医被认可加入日本医学会的各分会中。
日本现在的汉方医是西医诊疗法开汉方医,这或许正是日本图解中医有了全新视角的一个重要原因。
脏腑封官图人体各部件运转活力图五行生克心肾相交五脏的滋生制约五脏分论需要申明:对于中医,我历来反对崇洋媚外,妄自菲薄;但也鄙视孤芳自赏,妄自尊大!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要传承,别人好的东西也要借鉴。
日本汉方药概况

医疗用汉方制剂生产额 922.2 1,499.6 1,440.4 1,229.3 1,259.3 1,092.8
一般用汉方制剂生产额 253.8 210.3 224.7 197.8 200.9 186.7
( OTC 药+配置药)
1992 ~ 1996 医疗用汉方药平均成长率为-7.6%;一般用汉方药平均成长率-2.9%
1996 年仅「吉富制药」冬虫夏草以免疫抑制剂进入临床实验。
目前日本约有 150 种汉方制剂存在於市场。日本汉方制剂市场於 1992
年成长至最高点(1,710 亿日圆)。
1993 年干扰素被认可适用於 C 型肝炎,「小柴胡汤」用量大减;1994
年「小柴胡汤」更进一步被宣布禁止并用。
3.日本汉方制剂市场的变迁
157.4 93.6 43.5 40.9 763.7
-4.4 -0.6 -6.3 -7.0 -1.8
6.日本汉方药主要制造厂商简介
企业名称 津村 钟纺
小太郎汉方制药
帝国汉方制药
本草制药
大杉制药
1997 年营业额 615.6 亿日圆 400.9 亿日圆 57.0 亿日圆
14.4 亿日圆
57.6 亿日圆
1.「中草药产业」定义
Ⅰ .各国对中草药产业的定义 一般而言,「中草药产业」的定义可归类以下三种: (1)天然药草经由萃取﹑精制﹑分离等过程,取得单一成分,并具药学活性物 质者:如 Taxol。 (2)一种天然药草,经由萃取﹑精制﹑浓缩等过程处理,虽未能分离出其中单 一成分物质,但对其主要成分,可作为有效规范者:如 Ginsana﹑银杏。 (3)针对传统中草药的用药依据(如:本草纲目),利用现代化的手法进行制 剂者:如四物汤﹑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 其中美国 FDA 采第(1)项定义认可制度;德国业者则较偏向第(2)项定义认可; 日本则将第(2)项定义认可称为「生药」,第(3)项定义认可则称为「汉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