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双语教学实践体会及总结

合集下载

保证病理生理学留学生全英文授课教学质量的实践体会

保证病理生理学留学生全英文授课教学质量的实践体会

1 8 92 ・
病 理 生 理 学 双 语 示 范 课程 网络 体 系建 设及 教 学应 用
张 颖 , 刘 跃 , 冯 蕊 , 李 霞 , 李 飞 , 陈 静, 李树 清
( 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 生理学 系 , 云南 昆明 6 5 0 5 0 0 )
E — m a i l : l i j u n w z @h o t ma i l . c o m
结合转化医学理念 , 推进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
张 坤 , 韩 丽 莎, 胡 海
( 包头 医学 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 内蒙古 包头 0 1 4 0 0 0 )
转化 医学是将基础医学 中得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 的一 门科 学 , 其核心 内容是将基础研究 成果有 效地转 化为可
何保 证病理 生理 学课程 全英 文授课教 学质 量的实践体会 总结 如下 : ( 1 ) 以精品课建 设为契机不 断提高师 资队伍 的水 平 : 我们 先后 获得 我校 留学 生精 品课 、 市精品课 、 教育部双语教 学示范课 以及 国家来华 留学英语授课 品牌课 程。在课 程建设 过程 中 , 尤其 师资队伍 坚持 引进 与培养相结合 , 充分利用各 自的科 研优势和教学 经验 , 造 就 了一 支高素质 的教师 团队。( 2 ) 依据 生源 背景 和国际化人才培养 目标 的需求合理设计课程 目标 : 尝试建立 与临床 、 科研相结合 的课 程体 系和基于疾病 的整合式教学模 式; 利用桥 梁课 的特点 , 引导学生从基础理论学 习关注解决 临床 问题 ; 利用 实践教学 环节培养 学生对科研 问题 的探 索热情 和
学模式 , 值 得推广应 用。 [ 基金项 目]2 0 1 3年 云南省高校质量工程建设项 目: 双语 示范课程 ; 2 0 1 2年 云南 省教育规 划课题 “ 基础 医学双语 示范课程 网络教学实践与体系建设 ” ( N o . Y 1 2 0 0 1 )

病理学实训心得总结报告

病理学实训心得总结报告

一、前言病理学是医学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规律,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病理学知识,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参加了本次病理学实训。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心得总结。

二、实训过程1. 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理学基础知识学习:通过阅读教材、听讲等方式,学习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2)显微镜观察:在导师的指导下,观察病理切片,学习识别各种病理现象,如炎症、肿瘤、坏死等。

(3)病理诊断:通过分析病例资料,结合病理学知识,进行病理诊断。

(4)病理报告撰写:学习撰写病理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规范。

2. 实训方法(1)理论学习:通过自学、听讲、讨论等方式,掌握病理学基础知识。

(2)实践操作: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显微镜观察、病理诊断和病理报告撰写等实践操作。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例,提高病理诊断能力。

三、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本次实训,我对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我也认识到病理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的紧密联系,为今后学习其他医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2. 实践能力方面(1)显微镜观察:通过观察病理切片,我学会了识别各种病理现象,提高了病理诊断能力。

(2)病理诊断:通过分析病例资料,我学会了结合病理学知识进行病理诊断,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3)病理报告撰写:通过学习病理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规范,我掌握了病理报告的撰写技巧。

3.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实训任务。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了我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巩固。

(2)实践经验不足:由于实训时间有限,实践经验相对较少,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实践操作。

病理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体会

病理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体会

病理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体会龙喜带;曲德英;卢运龙;黄照权;黄正月;黄炳臣;唐奇燎【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7(029)003【摘要】双语教学是指同时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学方式。

对于我国医学院校来说,主要是同时使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进行教学,这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国际接轨,加强科技交流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教育部已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必须开展双语教学。

为了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的目标,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我院率先在护理学本科专业(英语方向)学生中开展了病理学的双语教学。

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学生的医学专业词汇、学习兴趣、英语应用能力和阅读医学英语文献能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笔者总结了如下几点体会,以便更好地促进我院双语教学及提高教学质量。

【总页数】1页(P467-467)【作者】龙喜带;曲德英;卢运龙;黄照权;黄正月;黄炳臣;唐奇燎【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百色,5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相关文献】1.双语教学须学科知识和语言能力并重--本科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体会 [J], 黄蓓2.中医院校病理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体会 [J], 高原;陈奇;王哲;井欢;王莹;潘茜;于丹;刘春英3.地方医科大学精神病学专业双语教学实践体会与对策 [J], 苏琴基; 郁缪宇4.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体会 [J], 邢永华;苏占海;张昱;杨生玺;侯成荣;王明宁;郭映花5.农学种植类专业基础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体会——以细胞生物学为例 [J], 陈志霞;向红;谢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中医医学教育领域,病理生理学作为基础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诊断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和中医国际化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医院校开始探索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可能性。

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还可以促进中医与西医知识的融合,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医学环境。

目前,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医院校开始探索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中医学生。

对于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中医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积累。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医医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逐渐提升。

为了更好地传播和推广中医医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中医人才,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病理生理学是中医医学学科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它对于学生掌握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引入双语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病理生理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国际交流能力和竞争力。

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还可以促进中医医学与西医医学的交流与融合,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医学素养。

这对于推动中医医学的国际化进程,提升中医医学的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

开展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2. 正文2.1 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病理生理学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人体生理功能的异常变化与疾病发生的规律。

随着医学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中医院校也需要开展病理生理学的双语教学,以适应全球化教育的需求。

病理科实习总结3000字

病理科实习总结3000字

病理科实习总结3000字英文回答:Pathology Internship Reflection.During my pathology internship,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gain hands-on experience in the field of diagnostic medicine. It was an enriching and educational experience that allowed me to apply my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real-life cases. In this reflection, I will discuss the valuable skills I acquired, the challenges I faced, and the overall impact of the internship on my professional growth.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skills I developed during my internship was the ability to interpret and analyze pathological specimens. I learned how to examine tissue samples under the microscope and identify abnormalities or signs of disease. This skill was crucial in accurately diagnosing various conditions, such as cancer or infectious diseases. For example, I encountered a case where a patientpresented with a skin lesion that appeared benign on the surface. However, upon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Iidentified malignant cells indicating the presence of skin cancer. This experience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microscopic analysis and the role it plays in patient care.In addition to microscopy, I also honed my skills in data interpretation and report writing. Pathology reports are essential in communicating diagnostic findings to clinicians and othe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hrough my internship, I learned how to effectively summarize complex information and present it in a clear and concise manner. For instance, I encountered a case where a patient's liver biopsy revealed cirrhosis due to chronic alcohol abuse. I had to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histological features of cirrhosis and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report that would guide the patient's treatment plan.Furthermore, my internship provided me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work as part of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 Pathologists collaborate with clinicians, radiologists, and surgeons to ensure accurate diagnoses and optimal patientcare. This experience taught me the importance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teamwork in healthcare. For example, I participated in tumor board meetings where various specialists discussed challenging cases and shared their expertise. These interactions allowed me to learn from experienced professionals and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nature of pathology.Despite the valuable learning experiences, I also faced challenges during my internship. One of the main obstacles was the time pressure associated with processing and analyzing specimens. Pathology is a fast-paced field, and there is often a high volume of samples to be examined within a limited timeframe. This required me to prioritize tasks, manage my time efficiently, and maintain accuracy under pressure. Although challenging, this experience helped me develop resilience and adaptability, which are crucial skills in any medical profession.Overall, my pathology internship ha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my professional growth. It has provided me with practical skills, enhanced my diagnostic abilities, andtaught me the importance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teamwork. The hands-on experience and exposure to a variety of cases have deepened my understanding of pathology andits role in patient care. I am confident that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I gained during this internship will be invaluable in my future medical career.中文回答:病理科实习总结。

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随着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学习中医医学。

而作为中医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病理生理学在中医院校的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病理生理学是对人体生理的异常功能和异常状态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它的探索和研究,有利于中医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在传统的中医院校中,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一直是以中文为主要教学语言的,但是随着国际化的发展,一些中医院校开始尝试将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引入到双语教学的范畴中,这无疑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本文将围绕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和思考展开讨论。

一、双语教学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单一语言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病理生理学的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2.促进学科的交流和发展双语教学可以促进学科内外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与国外的医学院校进行合作交流,可以促进中医医学的国际化进程,也有利于中医医学的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推广。

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病理生理学的了解和接触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学文化和医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二、双语教学的挑战1.师资力量不足目前我国中医院校的大部分老师都是以中文为主要教学语言的,英语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双语教学的需求。

需要加强老师的英语培训,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和教学能力。

2.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中医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学校,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有的则很差,这对于双语教学提出了挑战。

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学资源不足目前中医院校的病理生理学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很多教材和课件都是中文的,无法满足双语教学的需求。

需要加大教学资源的建设和采集力度,制作更多的双语教学教材和课件。

三、双语教学的思考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医院校需要加强对老师的英语培训和教学能力培训,提高他们的双语教学能力和水平。

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随着全球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强,中医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

为了促进中医学的国际交流与传播,越来越多的中医院校开始开设英语授课的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课程。

本文将就这一课程的探索与思考进行讨论。

双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医生理病理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涵盖了大量的中医理论和西医科学知识。

对于非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理解课程内容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双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语言能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互动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

在双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中医文化资源,结合中医理论和经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

病理生理学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也是临床实践的重要环节。

通过引入中医的临床实践案例,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病理生理过程,并在病例分析中应用所学知识。

双语教学还需要注重评估和反馈。

教学评估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合理的评估方式,可以及时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在病理生理学的双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多种评估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为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改进方向。

中医院校的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探索和创新。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双语教学将会在中医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双语教学模式在普通医学本科院校病理学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双语教学模式在普通医学本科院校病理学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双语教学模式在普通医学本科院校病理学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摘要】本文探讨了双语教学模式在普通医学本科院校病理学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首先介绍了病理学课程的重要性与挑战,随后详细介绍了双语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在病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实践经验分享部分分享了教师们在实施双语教学模式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对学生反馈与效果评估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在论述了双语教学模式在病理学课程中的可行性和优势,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其他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双语教学模式, 普通医学本科院校, 病理学课程, 实践, 探索, 重要性, 挑战, 应用, 经验分享, 学生反馈, 效果评估, 可行性, 优势, 展望, 发展方向.1. 引言1.1 双语教学模式在普通医学本科院校病理学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病理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医学生的学习和临床实践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面临着语言障碍和知识理解的困难。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引入了双语教学模式。

本文将围绕双语教学模式在普通医学本科院校病理学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展开讨论,旨在探讨双语教学模式在病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分享实践经验,探讨学生反馈和效果评估,并最终评估双语教学模式在病理学课程中的可行性和优势,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为推动医学本科院校病理学教育的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病理学课程的重要性与挑战病理学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医学本科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病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疾病的本质及发生机制,为日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

病理学课程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病理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其研究内容涉及到疾病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病因等多个方面。

对于医学生来说,掌握病理学知识不仅有助于理解疾病的本质,还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体会及总结[摘要]随着医学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双语教学目前已逆渐在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推广运用,为培养具有较高水平英语交流能力的医学人才,本文就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总结了几点体会。

[关键词]病理学;双语教学;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014-01
目前,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以专业英语作为工具获取知识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各学科的专业医学术语
及本专业的最新进展。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加强国际交流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已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必须开展双语教学,本文就开展病理学双语教学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1.选择合适的双语教学模式
所谓双语教学,实际上是用母语与外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在我国,双语教学主要是指用英语教学,必要时用汉语进行解释。

我国的双语教学分为三种形式:浸入式双语教学,即只使用英语教学,这是双语教学的最高境界,但现阶段要广泛推广尚有一定难度;保持式双语教学,即部分用汉语教学,部分用英语教学,汉语英语穿插使用;过渡式双语教学,即从部分用英语授课过渡到全部用英语授课。

目前能全部用英语授课的教师并不多,所以英文教材加上中英文授课是适合我国高校现状的一种过渡方式,具体到病理双语教学中,我们选择以下模式:用英文病理学教材,教案、课件、板
书基本用英文书写,在讲授病理知识的过程中70%的内容使用英语。

2.充分的课前准备
授课之前,查阅大量的病理学相关外文资料,对讲授的课程内容做好专业知识和专业外语的充分准备。

第一步,首先是确认课件中病理专业词汇的准确及专业表达的正确;第二步,练就课堂专业英语的口语表达及表述的正确性、流利性;第三步,需要具备与学生交流的英语交流能力,既包括良好的听力和口语技能。

另外,每章节都准备一个英语小结,在对本章专业内容进行概括时,尽量将典型的专业词汇融入其中,便于同学课后复习巩固。

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思考、记忆、提问,在不知不觉的教育引导中,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增强专业英语学习的兴趣。

3.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心理准备
首先,在学习方式上,为了能够适应全新的病理双语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率,应鼓励学生在课前对教师发放的资料进行预习,对陌生的病理学词汇进行检索、查阅和记忆。

这样的主动学习方式是对学生能力提高的良好促进剂。

其次,课程教学中进行的教师与学生之间交互式的问答交流也同样是对学生的挑战。

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也需要对专业知识、专业英语进行整合并运用较好的表达方式传递信息。

因此,这同样也是对他们知识的检验。

再次,课后学生在复习课堂内容的同时,会通过对国内外名校的病理学教学资源的学习,尤其是通过阅览大量精美的图片、动画
和示意图,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病理学知识,还可以逐步提高专业英语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双语教学创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大量的阅读拓宽了知识面,为学生以后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学生对于病理学双语教学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也需要一定的心理准备。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

”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学习环境的改变和学习方式的变化会带一定的压力,此阶段的学习可能会使部分学生产生急躁和焦虑不安的心理,教师应该及时予以鼓励和开导,提供必要的意见和建议。

4.双语教学中的师资问题
病理学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师资。

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双语教学对病理专业授课教师的要求相当高,不仅要求他们精通病理学知识,而且要能用准确、流利的英语讲解病理知识,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为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可以利用现有师资中英语水平高的教师担任双语教学任务,并对教师进行定期英语培训。

二是可以充分利用归国访问学者这一宝贵的资源:这些学者在英语环境中生活和学习较长一段时间后,英语的表达能力和发音的准确性有明显的提高,并且掌握了一些医学领域的国际先进知识和技术,他们无疑是极具潜力的双语教学师资宝藏。

5.展望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培养学生双语思维和应用能力,
靠课堂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给学生创造一个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环境可以说是双语教学成功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保证。

单单一门病理学课程双语教学实属孤掌难鸣,学校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还须制定其他基础医学课程的双语教学进度。

使双语教学渗透整个系统教学中来,真正达到双语教学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