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

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
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

1、常用抗血小板药物是(多项选择)ABCD

A.阿司匹林

B.噻氯匹啶

C.氯吡格雷

D.双嘧达莫

2、2周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应继续下述那些治疗:(多项选择)AB

A 控制血糖、血脂,监测血压

B 阿司匹林 100mg/d

C 达比加群 110mg Bid

D 定期

输液

3、属于静脉溶栓并发症的是(多项选择)ABCD

A.脑出血

B.再灌注损伤和脑水肿

C.血管再闭塞

D.脑血栓

4、男性患者,72岁,晨起突发眩晕,呕吐,走路不稳,言语不清,饮水呛咳。既往糖尿病,高脂血症。查体:Bp 140/90mmHg,神清,脑膜刺激征阴性,垂直眼震,左侧软腭上抬差,悬雍垂偏右,左侧指鼻、跟膝胫不稳。急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此患者考虑诊断:(单项选择)C

A 脑出血

B 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

C 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

D 脑炎

5、脑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引起脑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而产生的软化灶。

(单项选择)B

A.血管壁病变

B.脑供血障碍

C.血栓栓塞

D.血液成分改变

6、脑血栓形成的病理分期,坏死期是(单项选择)C

A 1~6小时

B 6~24小时

C 24~48小时

D 3日~3周

7、挽救什么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单项选择)C

A.缺血半暗带

B.再灌注时间窗

C.再灌注损伤

D.脑血栓

8、脑梗死的治疗原则及要点(多项选择)ABCD

A.急性缺血性卒中是神经内科急症

B.时间就是生命

C.应用溶栓药\抗血小板药\抗

凝药\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D.早期诊断&超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9、上述患者发病2小时来院,1小时内完善头颅CT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糖、凝血、ECG正常。

治疗方案首先考虑:(单项选择)D

A 抗血小板聚集

B 抗凝治疗

C 降纤治疗

D 静脉溶栓治疗

10、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多项选择)ABCD

A.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

损; B.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 h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C.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D.脑CT/MRI排除脑出血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

1、常用抗血小板药物是(多项选择)ABCD A.阿司匹林 B.噻氯匹啶 C.氯吡格雷 D.双嘧达莫 2、2周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应继续下述那些治疗:(多项选择)AB A 控制血糖、血脂,监测血压 B 阿司匹林100mg/d C 达比加群110mg Bid D 定期输液 3、属于静脉溶栓并发症的是(多项选择)ABCD A.脑出血 B.再灌注损伤和脑水肿 C.血管再闭塞 D.脑血栓 4、男性患者,72岁,晨起突发眩晕,呕吐,走路不稳,言语不清,饮水呛咳。既往糖尿病,高脂血 症。查体:Bp 140/90mmHg,神清,脑膜刺激征阴性,垂直眼震,左侧软腭上抬差,悬雍垂偏右,左侧指鼻、跟膝胫不稳。急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此患者考虑诊断:(单项选择)C A 脑出血 B 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 C 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 D 脑炎 5、脑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引起脑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而产生的软化灶。 (单项选择)B A.血管壁病变 B.脑供血障碍 C.血栓栓塞 D.血液成分改变 6、脑血栓形成的病理分期,坏死期是(单项选择)C A 1~6小时 B 6~24小时 C 24~48小时 D 3日~3周 7、挽救什么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单项选择)C A.缺血半暗带 B.再灌注时间窗 C.再灌注损伤 D.脑血栓 8、脑梗死的治疗原则及要点(多项选择)ABCD A.急性缺血性卒中是神经内科急症 B.时间就是生命 C.应用溶栓药抗血小板药抗凝药外科 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D.早期诊断&超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9、上述患者发病2小时来院,1小时内完善头颅CT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糖、凝血、ECG正常。 治疗方案首先考虑:(单项选择)D A 抗血小板聚集 B 抗凝治疗 C 降纤治疗 D 静脉溶栓治疗 10、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多项选择)ABCD A.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B.

脑梗死病情沟通记录

脑梗死病情沟通记录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 一、初步诊断:①脑梗死;②高血压病 3 级极高危组; 二、治疗方案: 1.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 2.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抑制血栓近心端形成; 3.活血化瘀,改善脑循环,挽救缺血半暗带区,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与形成; 4.调脂药物应用,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5.保护脑细胞; 6.监测和调控血压、血糖; 7.对症支持治疗。 三、治疗风险及预后: 1.住院期间可能发生药物过敏、毒副作用、输液反应等情况; 2.药物副作用:诱发原有或潜在疾病发作可能及其他不良反应; 3.病情变化加快,进一步加重可能发展为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心脑血管意外,如新发脑梗死、脑出血、SHA、严重心率失常、心脏骤停等等,甚至危及生命、死亡。 4.治疗期间随时有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5.老年长期卧床患者褥疮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深静脉栓子脱落急性肺栓塞,甚至死亡可能; 6.其他不可预知风险;病人治疗期间因病情的复杂化和不可预测的变化,必要时需转入上级医院治疗 7.若患者病情稳定,无病情发展及其他并发症则不会延长治疗时间; 8.脑梗死患者度过急性期,则会存在不同程度后遗症:如:肢体瘫痪、言语不清....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质量。 四、需要患者及其家属配合的事宜: 1.需家属陪护,避免摔伤、坠床及减少各种意外的发生。 2.患者禁止擅自离开病区;若需离开,需在家属陪同下并请假离开; 3.禁止在病房使用电器设备,预防火灾; 五、患者知情选择 □我的医生已经告知我将要进行的诊治方式、此次诊治及诊治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可能存在的其它治疗方法并且解答了我关于此次诊治的相关问题。 □我同意在诊治中医生可以根据我的病情预定的诊治方式做出调整。 □我理解我的诊治需要多位医生共同进行;我并未得到诊治百分之百成功的许诺。 患者(或委托人)签名:与患者关系: 参加沟通的医师签字: 年月日

(完整版)脑梗死住院病历

住院72小时内病情告知书 尊敬的张希山患者/家属/亲友: 患者初步主要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2级(中危)高脂血症 患者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期间,我科医务人员将本着以人为本、治病救人的原则竭诚为患者服务。现特此向您告知以下情况: 1患者目前诊断为初步诊断,入院后我们将通过进一步详细检查来明确诊断。2患者住院期间王大林医师将为您的经治医师,如有与病情相关的问题,请及时与您的经治医师联系。 3患者病情特点及初步治疗意见如下: 1. 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余; 2. 主因“头晕伴短暂右侧肢体麻木3小时”入院; 3. 查体:T 36.6℃P72次/分R 18次/分BP 170/100mmHg 发育正常,神清,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腹平软,双下肢无水肿,四肢活动正常,肌力肌张力正常,巴氏征(-) 4.辅助检查:血糖:6.31mmol/l、甘油三酯:3.02mmol/l 、低密度脂蛋白 3.31mmol/l 、血流变:全血高粘症。(2017-11-26) 3.诊疗计划:(1)Ⅱ级护理 (2)低盐低脂饮食 (3)予银杏达莫射液、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以改善脑供血、营养脑细胞及口服降压、调脂药物治疗。 (4)对症治疗,观察病情变化。 特此告知 以上情况已知晓,请签名——————————;与患者关系————————— 经治医师签名:————————— 年——————月————日 ——————————

内科病程记录 姓名张希山性别男年龄75岁住院号20170414 首次病程记录 2017-11-26 9:30 AM 一、病例特点; 1、患者张希山,男性,75岁,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余。 2、患者于3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头晕,伴短暂右侧肢体麻木,症状持续3-4分钟, 缓解后一切活动如常。全身乏力,恶心,无呕吐,无发热,无视物旋转,无耳鸣,无胸闷、气短,无意识障碍。自服替米沙坦片(用量不详)未见明显好转,遂来院就诊。 3、查体:T 36.6℃P 72次/分R 18次/分BP 170/100mmHg 发育正常,神清,头颅无畸 形,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心率7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未见异常,巴氏征阴性,克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血糖:6.18mmol/l、甘油三酯:2.68mmol/l 、低密度脂蛋白4.69mmol/l 、血流变:全血高粘症。(2017-11-08) 二、初步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2级(中危) 三、诊断依据:1. 头晕伴短暂右侧肢体麻木3小时。 2.结合辅助检查 四、鉴别诊断:1、前庭神经炎:患者无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无发烧及咳嗽,查体无阳性发现。不 支持此病诊断。 2、梅尼埃综合症:患者既往无耳鸣耳聋病史,查体无阳性表现。不支持此病诊断。 五、治疗计划:1、Ⅱ级护理 2、低盐低脂饮食 3、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 qd、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80mg qd、吡拉西坦注 射液1.0g qd,改善脑供血不足,营养脑细胞及口服降压、调脂药物治疗。 4、对症治疗 3、观察病情变化 医师签字:

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脑梗死常用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一、躯体移动障碍与患者脑血管病变引起肢体偏瘫有关 护理措施:1、床旁加床挡,防坠床 2、专人陪护,保证病人安全,床旁加床挡,防坠床 3、协助生活护理(洗漱、饮水、服药、入厕、打饭、进食、洗碗、 输液期间倒尿壶) 4、将常用物品放于病人易拿易取处 5、根据病人情况指导进行适当体育锻炼 二、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患者脑血管病变置肢体偏瘫,躯体移动障碍有关 护理措施:1、翻身、叩背、按摩皮肤,保持肢体功能位 1 /2小时 2、严格皮肤交接班 3、持续使用气垫床,骨隆突处使用气圈等 4、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三、意识障碍与患者脑血管病变有关 护理措施:1、专人陪护,保证病人安全,床旁加床挡,防坠床 2、观察病人意识恢复情况 3、使用日历、电视、钟表等帮助病人恢复定向力 4、鼓励家属为病人提供她熟悉的物品,帮助病人恢复记忆 4、疼痛与患者脑血管病变引起头痛有关 护理措施:1、评估病人疼痛的部位程度 2、安慰病人、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 3、遵医嘱用药,并观察用药的原因及副作用 5、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患者脑血管病变致咳嗽无力,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有关。 护理措施:1、指导病人有效咳嗽,协助病人排痰 2、根据病人情况多饮水 3、必要时用吸痰管吸出,如分泌物不能被排除,预测病人就是否需要气管插管 4、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与湿化给氧

5、如果病情允许,必要时进行体位引流 6、语言沟通障碍与患者脑血管病变引起患者失语有关 护理措施:1、把信号灯放于病人手边 2、注意观察病人的非语言信息,提供病人字卡片、纸板、铅笔等 3、鼓励病人说话,病人进行尝试时给予表扬 4、利用读唇语了解病人所需信息 5、鼓励家属探视,增加与病人的交流机会 7、有误吸的危险与患者意识障碍、咳嗽吞咽反射功能降低、鼻饲饮食有关 1、密切观察病人病情,痰液粘稠时给予及时湿化及时吸出 2、留置胃管患者每日鼻饲前检查胃管在胃内 3、根据病人情况,避免经口进食饮水,以免呛咳 8、有受伤的危险与患者意识障碍、躁动有关 1、床旁加床挡,防坠床 2、专人陪护,保证病人安全,床旁加床挡,防坠床 3、协助生活护理(洗漱、饮水、服药、入厕、打饭、进食、洗碗、 输液期间倒尿壶) 4、将常用物品放于病人易拿易取处 9、有感染的危险与患者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下降,留置尿管、锁穿管有关 护理措施:1、严格无菌操作、更换锁穿贴膜每周三次 2、会阴冲洗每日一次,预防尿路感染 3、作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4、增强病人抵抗力 5、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10、完全性尿失禁与患者神经功能紊乱使排尿无法预测有关 护理措施:1、制定入厕时间表,鼓励病人定时排尿 2、考虑使用体外导尿管 3、必要时留置尿管,定时开放 4、对肛周皮肤进行预防性或治疗性护理 11、便秘与患者神经功能紊乱使骨盆基底肌肉松弛有关

脑梗死的诊疗指南

脑梗死的诊疗指南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类型,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依据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通常将脑梗死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常见的病因:脑血栓形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炎;脑栓塞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栓子;腔隙性脑梗死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微栓子等。 一、症状体征: 脑梗死好发者为50~60 岁以上的人群,常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风心病、冠心病或糖尿病,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约25%的患者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起病前多有前驱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短暂性肢体麻木、无力。起病一般较缓慢,患者多在安静和睡眠中起病。多数患者症状经几小时甚至1~3 天病情达到高峰。 1.主要临床症状: (1)主观症状: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运动性和(或)感觉性失语,甚至昏迷。 (2)脑神经症状: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 (3)躯体症状: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2.临床表现类型:根据脑梗死发生的速度、程度,病情是否稳定以及严重程度,将脑梗死分为以下5 种类型。

(1)完全型脑梗死:指脑缺血6h 内病情即达到高峰,常为完全性偏瘫,一般病情较重。 (2)进展型脑梗死:指缺血发作6h 后,病情仍在进行性加重,此类患者占40%以上。造成进展原因很多,如血栓的扩展、其他血管或侧支血管阻塞、脑水肿、高血糖、高温、感染、心肺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多数是由于前两种原因引起。 (3)缓慢进展型脑梗死:起病2 周内症状仍在进展。 (4)稳定型脑梗死:发病后病情无明显变化者,倾向于稳定型脑卒中,一般认为颈内动脉系统缺血发作24h 以上,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发作72h 以上者,病情稳定,可考虑稳定型脑卒中。此类型脑卒中,脑CT 扫描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的梗死灶机会多,提示脑组织已经有了不可逆的病损。 (5)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RIND):是指缺血性局灶性神经动能障碍在24~72h 才恢复,最迟在4 周之内完全恢复者,不留后遗症,脑CT 扫描没有相应部位的梗死病灶。 二、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流变、血生化等,主要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 2、神经影像学检查: (1)脑CT :主要表现为:①病灶的低密度:是脑梗死重要的特征性表现,此征象可能系脑组织缺血性水肿所致。②局部脑组织肿胀:表现为脑沟消失,脑池、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即脑CT 扫描显示有占位效应。此征象可在发病后4~6h 观察到。③致密动脉影:为主要脑动脉密度增高影,常见于大脑中动脉。发生机制是由于血栓或栓子较对侧或周围脑组织密度高而衬托出来。部分患者在缺血24h 内可出现。

脑梗死护理诊断问题

问题1今天我哥哥突然打电话给我说舅舅住院了,赶紧去医院看他,医生说是脑梗死,请问脑梗死护理问题及措施有哪些? 诊断:您好,对于脑梗死患者,平常要让他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脂高的时候,尤其是肥肉要少吃或者不吃平时要控制食盐,每天的食盐不能超过6克的,如果患者出现了偏瘫,要对症进行护理。同时要经常测量血压,血糖,血脂,有情况咱们还得想办法治疗。 问题:脑梗死的护理重点在什么? 诊断:脑梗死的护理重点在于防治并发症,需要注意给患者翻身,2小时一次,每次翻身时都要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一般2小时无活动,身体受压部位就可能出现褥疮,特别是骶尾部和足跟部,褥疮一旦出现便很难愈合,所以重在防控。拍背是为了减少坠积性肺炎,患者卧床后,活动减少,咳痰能力减弱,呼吸道分泌物容易坠积在双肺底部,引起炎症。此外,还要注意气道管理,防止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喂食要注意防止呛咳,必要时留置胃管。保持身体清洁,特别是会阴部,防止尿路感染。同时要加强营养,注意每日出入量,防止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 问题:许多脑梗死患者会留有肢体功能障碍等,改怎样护理? 诊断:许多脑梗死患者会留有肢体功能障碍、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等并发症,除积极治疗脑梗死本身疾病外,还要加强护理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勤翻身排背,给予肢体的按摩,避免局部受压,加强皮肤、口腔及呼吸道的护理工作,加强营养,低盐低脂清淡饮食,禁烟酒,适当的锻炼,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情绪激动和劳累,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

问题:脑梗死饮食护理方法有哪些? 诊断:脑梗死患者宜选用天麻、白术、川芎、半夏、菊花、黑木耳、黑莓、蓝莓、葡萄、李子等增强血管弹性的药材和食材;宜选用绞股蓝、丹参、红花、五灵脂、山楂、豆腐、黄豆、冬瓜、大蒜、银耳等具有增加脑部血流量的中药材和食材。另外,还有以下几款药膳食谱,对治疗脑梗死有一定食疗作用: 1.五灵脂红花炖鱿鱼:活血化瘀、通脉止痛,可有效防治瘀血阻窍型的脑梗死。原料:五灵脂9克,红花6克,鱿鱼200克,姜5克,葱5克,盐5克,绍酒10毫升。 做法:①将五灵脂、红花洗净;鱿鱼切块;姜洗净,切片;葱洗净,切段。②把鱿鱼放在蒸盆内,加入盐、绍酒、姜、葱、五灵脂和红花,注入清水150毫升。 ③把蒸盆置于蒸笼内,用大火蒸35分钟即成。 2.桂枝莲子粥:具有温通经络、熄风止痉的作用,适合风痰阻络的脑梗死患者食用。 原料:大米100克,桂枝20克,莲子30克,地龙10克,白糖5克。 做法:①将大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桂枝洗净,切小段;莲子、地龙洗净备用。②锅置火上,注入清水,放入大米、莲子、地龙、桂枝熬煮至米烂。③放入白糖稍煮,调匀便可。 3.绞股蓝茶:具有益气养血、降低血压的功效,适合高血压引起的脑梗死患者食用。 原料:绞股蓝15克 做法:①绞股蓝洗净,备用。②将绞股蓝放入壶中,冲入沸水即可饮用。③可反复冲泡至茶味渐淡。

脑梗死的诊疗规范

脑梗死的诊疗规范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急性脑梗死诊疗规范 一、评估和诊断: 包括:病史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疾病诊断和病因分型等。 (一)病史和体征 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最为重要,若于睡眠中起病,应以最后表现正常的时间作为起病时间。其他包括神经症状发生及进展特征;血管及心脏病危险因素;用药史、药物滥用、偏头痛、痫性发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等。 2.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 3.用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常用量表有: (1)NIHSS。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⑵饮水实验。(3)MRS评分。⑷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 (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 1.脑病变检查: (1)平扫CT:急诊平扫CT可准确识别绝大多数颅内出血,并帮助鉴别非血管性病变(如脑肿瘤),是疑似脑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多模式CT:灌注CT可区别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缺血,因此可识别缺血半暗带。对指导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3)标准MRI:在识别急性小梗死灶及后颅窝梗死方面明显优于平扫CT。可识别亚临床缺血灶

(4)多模式MRI: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水抑制成像和梯度回波、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等。DWI在症状出现数分钟内就可发现缺血灶并可早期确定大小、部位与时间,对早期发现小梗死灶较标准MRI更敏感。PWI 可显示脑血流动力学状态。灌注不匹配(PWI显示低灌注区而无与之相应大小的弥散异常)提示可能存在缺血半暗带。已超过静脉溶栓目前公认时间窗 h的患者,可考虑进行CT灌注或MR灌注和弥散成像,测量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以选择潜在适合紧急再灌注治疗(如静脉/动脉溶栓及其他血管内介入方法)的患者。这些影像技术能提供更多信息,有助于更好的临床决策。 2.血管病变检查:颅内、外血管病变检查有助于了解卒中的发病机制及病因,指导选择治疗方法。常用检查包括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 MRA和CTA 都可提供有关血管闭塞或狭窄的信息。 DSA的准确性最高,仍是当前血管病变检查的金标准。 (三)实验室检查及选择 所有患者都应做的检查: ①平扫脑CT/MRI; ②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 ③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标志物; ④全血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 ⑤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⑥氧饱和度。

脑梗塞 病历模板

姓名:连春娥职业:农民 年龄:64岁住址:常张乡连西沟性别:女入院日期:2014年5月23日 民族:汉族记录日期:2014年5月23日 籍贯:常张乡连西沟病史叙述者:患者本人婚姻:已婚可靠程度:可靠 主诉:头痛、头晕半年余,加重伴右侧肢体无力2周。 现病史:患者自述缘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呈渐进性加重,当时在附近诊所给予治疗(具体药名及剂量不详)后症状无好转。继之出现右侧肢体麻木、酸软、无力行走、不能拿重物、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曾到县医院住院治疗(行脑CT检查明确诊断为脑梗塞、脑萎缩)后症状缓解。予入院2周前因受累后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其本人为了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住院治疗,门诊以脑梗塞后遗症收住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神清、精神差、饮食减退、二便正常、夜间睡眠差。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于本地,无疫区居住史;无吸烟及饮酒爱好。 婚姻史:19岁结婚,育有2子2女,家人体健。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36.5℃脉搏:7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0/90mmHg 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型正常,自由体位,查体合作。皮肤粘膜:温度正常,未见黄疸、皮疹或出血点。淋巴结:全身浅淋巴结无肿大。 头部:头型正常,头发花白,分布均匀,头部无疤痕。 眼:眼睑无水肿,结膜未见出血点,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集合反射存在,阅读 视力正常。 耳:无流脓及乳突压痛,听力正常。 鼻:鼻道通畅,中隔无偏曲,无流涕,上颌窦与额窦无压痛。 口:唇红,无发绀,牙齿排列整齐,牙龈无红肿流脓,扁桃体正常无红肿,声音无嘶哑。 颈部:无抵抗,两侧对称,无颈静脉怒张,并可见颈动脉搏动,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再肿大。 胸部:胸廓对称,胸式呼吸为主,呼吸节律正常。 肺脏: 视:呼吸运动两侧相等。 触:两侧呼吸动度均等,两侧语言震颤无明显差别,无胸膜摩擦感。 叩:呈清音,肺下界位于右侧锁骨中线上第5肋间,肩胛线第9肋间,左侧肩胛线第10肋间,双肺下界移动度约4cm。 听:呼吸音清,无病理性呼吸音。 心脏: 视: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搏动范围直径约1.5cm

脑梗死辅助检查

脑梗死辅助检查: 1.一般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糖,血脂,心电图等。 2.头颅CT:发病后24h内,一般无影像学改变(超早期阶段,发病6小时内,可有一 些轻微改变)。24h以后,梗死区出现低密度病灶。2周左右梗死病灶(由于水肿减轻,吞噬细胞浸润)与周围正常组织等密度,难以分辨。(称为模糊效应) 3.MRI:梗死后数小时,即可显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病变区域。可发现脑干、小 脑梗死和小灶梗死。DWI(弥散加权成像)和PWI(灌注加权成像)可在发病后数分钟内检 测到缺血性改变。 4.血管造影:DSA、CTA、MRA可显示脑部大动脉的闭塞、狭窄及其他血管病变。 5.彩色多普勒超声(TCD):可评估颅内外血管狭窄、闭塞及侧支循环建立的程度。 6.SPECT和PET:可在发病后数分钟显示脑梗死的部位和局部脑血流变化。 7.CSF检查:一般正常。目前已不再广泛应用于诊断一般的脑卒中。 除血、尿等常规检查外,应注意血糖、血脂、血尿酸、 血黏度、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及心电图等的检查, 以便找到致病因素进行相应处理。影像学检查,有条 件者首选:MRI,因为发病后2小时即可发现病灶,并 能清晰显现脑干和小脑的病灶,为超急性期治疗提供 依据。cT检查在发病当天,特别是6小时以内无异常 地进行超急性期的治疗。24~48小时后方能发现梗死 区出现低密度灶,但对于脑干梗死则显示欠佳。脑血 管造影包括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可以显示血栓形成的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代 偿情况。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脑局部血流量测

定等,均可发现异常,有助于诊断。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目前一般不做脑脊液检查,同时脑脊液检查也不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规检查。多数脑梗死患者脑脊液正常,如梗死面积大、脑水肿明显者压力可增高,少数出血性梗死者可出现红细胞增多,后期可有白细胞及细胞吞噬现象。 2.血尿便常规及生化检查主要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 其他辅助检查: 1.脑CT扫描脑梗死的脑CT扫描的主要表现为:①病灶的低密度:是脑梗死重要的特征性表现,此征象可能系脑组织缺血性水肿所致。②局部脑组织肿胀:表现为脑沟消失,脑池、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即脑CT扫描显示有占位效应。此征象可在发病后4~6h观察到。③致密动脉影:为主要脑动脉密度增高影,常见于大脑中动脉。发生机制是由于血栓或栓子较对侧或周围脑组织密度高而衬托出来。部分患者在缺血24h内可出现。 2.脑MRI检查能较早期发现脑梗死,特别是脑干和小脑的病灶。T1和T2弛豫时间延长,加权图像上T1在病灶区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脑MRI检查能发现较小的梗死病灶,脑MRI弥散成像能反映新的梗死病变。MRI在缺血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评价中已显示出优势,近年来超导高档磁共振设备投入临床应用,基于平面回波(EPI)技术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血流灌注加权成像(PWI)的应用,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甚至在急性脑梗死区血流灌注变化以及病理生理过程的相关性研究,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3.DSA、MRA、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此3项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寻找脑血管病的血管方面的病因。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价格便宜、方便,能够及早发现较大的血管(如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等)的异常。脑MRA检查简单、方便,可以排除较大动脉的血管病变,帮助了解血管闭塞的部位及程度。DSA能够发现较小的血管病变,并且可以及时应用介入治疗。

1脑梗塞护理诊断

1脑梗塞护理诊断 1 脑梗塞护理诊断 急性脑梗塞的护理?了解急性脑梗塞的护理吗?关于 急性脑梗塞的护理,下面为您解答。(1)语言障碍语言障碍的病人情绪多焦躁、痛苦。医护人员要多接触病人,了解病人痛苦,让病人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心理。必须尽早地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耐心纠正发音,从简到繁,如"e"、"啊"、"歌"等,反复练习坚持不懈。并配合针刺哑门、通里、廉泉等穴,这利于促进语言功能的改善和恢复。(2)肢体功能障碍要注意将瘫痪肢体置放功能位置,以防止肢体发生挛缩畸形,多采用仰卧位和侧卧位。在病人病情稳定情况下,指导和辅助其进行功能锻炼,从简单的屈伸开始,要求活动充分,合理适度,避免损伤肌肉和关节,每天2-4次,每次5-30分钟。并配合药物治疗。按摩患侧肢体,针刺曲池、合谷、足三里等。帮病人经常用热水(可放入红花、艾叶)浸泡患侧肢体,促进其血液循环。(3)口眼歪斜临床上常见病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不能皱额、闭眼、鼓腮、吹哨。病人常常产生消极情绪,失去治疗信心。应同情关心病人,给予精神鼓励,以便取得信任,舒其情志。饮食上宜给易于消化、富于营养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配合针刺颊车、地仓、迎香、四白。鼓励病人多做眼、嘴、脸部运动,并经常按摩面部。(4)

吞咽困难是由于主管吞咽的肌肉瘫痪引起。病人在吃饭,尤其是喝水时出现呛咳,甚至食物从口鼻处喷出。此时要注意不能勉强让病人进食水或药物。对轻型病人可让其进食粘稠食物,如稠粥、软饭等。将蔬菜、肉末等副食煮烂切碎拌在饭里,避免过稀过干的食物,这样容易被吞下。口服药物如无禁忌,可研碎后拌在食物里。 zzzzzzzzzzzzzzzzz 脑梗死吃什么药 脑梗死吃什么药?脑梗死吃什么药你知道么?脑梗死吃什么药你了解吗?①钙通道阻滞药:脑梗死发生后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病灶内神经细胞处于钙超载状态,应用钙通道拮抗药能阻止过多的钙流入胞浆和线粒体,能减轻超载状态防止细胞死亡,可以减轻脑血管平滑肌的痉挛,改善脑微循环增加脑血流供应 常用的药物如尼莫地平,发病12~18h内开始应用4~8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滴1次/d。尼莫地平(尼莫通)50ml与5%葡萄糖500ml或生理盐水500ml以1∶4的速度静点,1次/d或者尼莫地平20~40mg3~4次/d口服。桂

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 在临床上,对于脑梗塞患者的护理诊断,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应该加强对于患者的心理干预和护理,减少患者因卒中所产生的焦虑、抑郁、失眠等不良的心理问题发生;第二方面,应该在饮食结构方面给予患者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食物摄入,同时可以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量的食物摄取,比如可以给予患者豆制品、新鲜的果蔬摄入等,与此同时,应该尽可能的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避免患者出现肠道功能的问题;第三方面,主要是进行康复训练方面,以及预防患者相应的并发症的发生,可以给予患者患侧肢体按摩、功能位的摆放,以及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有效功能训练,与此同时应该预防可能发生的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问题;第四个方面,主要是给予患者二级预防措施的采用,比如给予相应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降血脂药物使用等,与此同时,应该给予患者戒烟、戒酒,同时避免患者出现相应的心理波动。 【护理措施】 1、急性期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 2、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丰富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有意识障碍及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流质。 3、注意评估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瞳孔的变化。观察有无吞咽障碍、步态不稳、肌张力异常、神志淡漠等表现。

4、遵医嘱给药,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溶栓抗凝治疗时,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如观察有无皮肤、黏膜出血点;口服阿司匹林应注意有无黑便;使用改善循环的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入速度宜慢,注意有无过敏反应;抗凝、扩血管及溶栓治疗过程中,注意有无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警惕梗死范围扩大、出血、栓子脱落等。 5、做好基础护理,防止褥疮、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6、给予心理安抚和支持,鼓励积极治疗。 7、尽早进行肢体功能和语言康复训练。

脑梗塞的鉴别诊断

脑梗塞的鉴别诊断 *导读:在我们的生活中,脑梗塞易急性发病,很多的患者在睡觉的时候突然发病,一觉醒来之后发现患上了脑梗塞。由于脑梗塞对患者的危害是很大,因此应该及时的进行治疗,了解脑梗塞的诊断方法,可以更好的治疗脑梗塞。下面来看看脑梗塞的鉴别诊断的介绍吧。…… 在我们的生活中,脑梗塞易急性发病,很多的患者在睡觉的时候突然发病,一觉醒来之后发现患上了脑梗塞。由于脑梗塞对患者的危害是很大,因此应该及时的进行治疗,了解脑梗塞的诊断方法,可以更好的治疗脑梗塞。下面来看看脑梗塞的鉴别诊断的介绍吧。 脑梗塞的诊断标准: ①有脑动脉硬化的症状和体征,而初发于45岁以上者。 ②排除了颅内肿瘤、炎症、中毒、外伤等原因。 ③有高血压史,特别是Ⅱ期以上的高血压。 ④有眼底动脉硬化的表现。 ⑤心血管系统及其他部位具有某些动脉硬化者:冠状动脉硬化的临床和心电图改变,主动脉硬化的X线征,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杂音,桡、颞、足背动脉硬化征。 脑梗塞诊断方法: ①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摄片及监测血压等,可提

供原发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病及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等。 ②头颅X线摄片有时可发现颈内动脉虹吸部有钙化影;梗死范围较广者可在发病2—3日后出现中线波移位,持续约2周。 ③脑血管造影可发现动脉闭塞或狭窄的部位,脑水肿所致血管受压、移位和侧支循环等情况。 ④脑CT及核磁共振检查可显示脑梗死的部位、大小、及其 周围脑水肿情况和有无出血征象等,是最可靠的无创性诊断手段。 上面的内容就是对脑梗塞如何鉴别诊断的简单讲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对于脑梗塞这个疾病,患者应该及时的到医院进行针治疗,根据自身的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便能更好的治疗疾病。最后在此祝患者早日康复!

-脑梗塞的护理查房

脑梗塞的护理查房许护士长:今天我们对31床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查房,由于我们科收住的患者大多数是脑梗塞病人,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更好地护理患者,故组织此病的护理查房,首先请主管护士介绍一下病情,存在的护理问题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林护师:患者女性,陈勺妹,81岁,于2005年3月20日入院,诊断:脑梗塞,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1小时伴呕吐1次入院,查T36.6℃,P74次/分,R20次/分,BP160/100mmHg,神志清,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言语清楚,伸舌左偏,口角右歪,双肺呼吸音清,腹平软,心率74次/分,律齐,左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增高,门诊头颅CT提示:右侧小脑梗塞。入院第三天给予复查头颅CT提示:①大面积脑梗塞。②出血性脑梗塞(少量出血),遵医嘱予脱水降颅内压,护脑,疏通血管循环,吸氧,营养脑细胞等治疗,经过6天的治疗及护理,现患者神志清,无诉头晕、头痛和呕吐情况,生命体征平稳,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2级。根据患者入院情况所收集的资料,提出了如下护理问题:自理缺陷与肢体无力有关;躯体移动障碍与肢体活动障碍有关;感知改变与感知觉障碍有关;有皮肤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潜在的并发症消化道出血;缺乏知识与对病情及治疗不了解有关;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了如下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每1小时测量生命体征情况,予每1/2小时巡视病房1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侧一边,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病人的一切生活护理由护士给 予完成。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协助并指导家属做好患者患肢功能锻炼。 做好病人的皮肤护理,给予每2小时翻身防褥疮护理。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消除其紧张情绪,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许护士长:以上是主管护士对该患者做了详细的介绍及制订的护理计划措施亦已收效,该病人使用了阿斯匹林,速碧林抗凝剂,在使用抗凝剂中应如何观察及注意事项。陈护士:①我们应观察病人是否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便血情况;②注意观察是否有皮肤出血情况,经常观察是否有皮下瘀斑瘀点; ③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或哮喘。④长期服用定期查肾功能;⑤年老体弱老年病,尽量避免使用。许护士长:脑梗塞可分为好几种类型,请问实习同学有谁知道脑梗塞的类型及最常见的梗塞部位。实习护生:可分为4类型:①大面积脑梗塞;②分水岭脑梗塞;③出血性脑梗塞;④多发性脑梗塞。最常见的部位:①颈内动脉系统;②大脑中动脉。许护士长:根据此病人的病情是属于小脑梗塞,请问小脑梗塞有什么特殊症状李护士:小脑是一个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表现为:①右小脑病变—患者平衡失调,站立不稳、步态蹒跚。②旧小脑病变—肌张力降低。③新小脑病变—共济失调,脂鼻试验阳性,运动性震颤。许护士长: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辅助检查,该病人合并有脑出血,应如何做好脑梗塞合并脑出血病人的护理及病情观察?姚护士:脑梗塞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出血为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梗塞合并脑出血时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了新的问题:①做好急性期基础护理,有效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病人取平卧位休息,抬高床头15度以利于减轻脑水肿,持续吸氧,流量3L/min,每天更换湿化液,每班更换吸氧管,每小时监测生命体征,每天给予生理盐水清洁口腔。②做好家属的解释工作,脑梗塞与脑出血是两个相对立的疾病,当脑梗塞合并脑出血时,病程会延长很多,应与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帮助病人及家属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脑梗塞合并脑出血后在治疗上就只能是脱水,营养脑细胞,能量合剂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来促进疾病的恢复,而不能采取止血或者抗凝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故而疾病的恢复与病人的意志状态有很大的关系。④恢复期的护理,加强肢体功能锻炼。许护士长:脑梗塞患者一般都有肢体偏瘫现象,那么我们应如何做好脑梗塞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的肢体功能锻炼。张护士:①急性期:预防关节弯缩,变形及废用性肌萎缩。Ⅰ保持各关节功能位置。如:指导病人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手指各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等的屈、伸、外展、旋内、旋外及

脑梗死的分型诊断和分层治疗

脑梗死的分型诊断和分层治疗 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70%。 必须牢牢树立一个概念:脑梗死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 种病因和发病机制构成的综合征。 脑梗死处理的时间策略: 1、0-3h: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识别是否为卒中→CT→判断是 否溶栓→静脉rt-PA(剂量为0.9mg/kg,最大剂量90mg,先静脉推注10% (1min),其余剂量连续静滴,60min滴完,溶栓后24h一般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24h后无禁忌证者可用阿司匹林300mg/d,共10d,以后改为维持量75~100mg/d) 2、3-9h:多模式影像学→判定有无可挽救组织→适合的病例溶 栓治疗 3、9h以上:全面检查、充分评估→病因、发病机制判定→分 层处理,康复,二级预防 一、脑梗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型

1、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在血管壁病变基础上,脑动脉主干或分支动脉管腔狭窄、闭塞或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必须同时符合以下3项基本条件:a、与梗死病灶相对应的颅或 颅外动脉闭塞或狭窄(≥50%或<50%但有易损斑块证据);b、在狭窄 或闭塞动脉外无急性梗死灶;c、有至少一个以上卒中危险因素或有 至少1个以上的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证据。 注:卒中危险因素定义: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高血压、脂代紊乱、糖尿病、正在 吸烟或戒烟未满5年者。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包括:a、与本次责任病灶不相关的其他颅或 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b、动脉造影(CTA或DSA)证实的冠状动脉闭塞性病变;c、 动脉造影或血管超声证实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或闭塞性疾病。 (1)粥样硬化血栓性穿支闭塞 同时符合以下两条:急性梗死灶仅限于某穿支动脉供血区;该 穿支动脉发出部位父动脉粥样硬化证据。 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基底节区和侧脑室旁梗死,同侧大脑中动 脉有粥样硬化性狭窄;丘脑梗死,同侧大脑后动脉有粥样硬化性狭窄;桥脑或中脑梗死,基底动脉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急性脑梗死诊疗常规

急性脑梗死的诊疗常规 主讲人:李成 一.定义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和脑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和分水岭性脑梗死。二.病因学 1.栓塞性脑梗死:心源性包括房颤,近期心肌梗死、人工瓣膜、先天性瓣膜病、心内膜炎、附壁血栓、扩张性心肌炎;动脉源性是指血栓性、胆固醇性栓子,发展自动脉弓和颅外动脉(如颈内动脉和椎动脉)。 2.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包括内皮细胞损伤和缺失,显露内皮下结构激活血小板,促发血栓形成,抑制纤溶系统,血液凝滞,患者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可产生颅内动脉的粥样硬化。 3.腔隙性脑梗死:指发生在大脑深部的小型软化灶,大多数腔隙直径在0.5cm左右,最大直径可到1.8cm,病因包括继发于高血压、血管炎、动脉硬化玻璃样变和淀粉样血管变性所引起的微动脉粥样硬化、脂质透明变性、纤维素样坏死;但大多数与高血压有关。4.分水岭性脑梗死:是指相邻血管供血区之间分水岭区或边缘带局部缺血,一般多在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基础上,由于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也可由心源性和动脉源性微栓子停留在末梢的小动脉,引起分水岭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 5.其它原因:动脉壁的炎症如结核性、梅毒性、化脓性、钩端螺旋体感染、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性动脉炎等,还可见于先天性血管畸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高凝状态等。 6.原因不明:有些脑血管病病因不明。 三.诊断 1.明确是否为脑梗死:临床上突然出现的局灶性症状、体征都要怀

疑脑梗死的可能。 2.不同类型脑梗死的诊断: ⑴栓塞性脑梗死: ①突然起病、症状须速达到高峰 ②病史上有风湿性心脏病或急性心肌梗死的历史 ③心电图表明由房颤 ④颈动脉和主动脉超声发现有不稳定斑块 ⑤TCD栓子检测发现脑血流中有过量栓子存在 ⑵血栓形成性脑梗死 ①发病年龄多较高 ②多有动脉硬化及高血压 ③发病前可有TIA ④安静休息时发病较多,常在睡醒后出现症状 ⑤症状多在数小时或更长时间内逐渐加重 ⑥多数病人意识清楚,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明显 ⑦CT检查早期多正常,24-48小时出现低密度灶。 ⑶腔隙性脑梗死 ①多发生于40-6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 ②急性发病,20%以下表现TIA样起病,多数在白天活动中发病 ③临床表现多样、症状较轻、体征单一,无头痛、颅内高压和意识障碍等。常见的临床腔隙综合症有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障碍综合征、感觉运动性卒中。 ⑷分水岭性脑梗死

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一、躯体移动障碍 与患者脑血管病变引起肢体偏瘫有关 护理措施^ 2、床旁加床挡,防坠床 2、专人陪护,保证病人安全,床旁加床挡,防坠床 3、协助生活护 理(洗漱、饮水、服药、入测、打饭、进食、洗碗、 输液期间倒尿壶) 4、将常用物品放于病人易拿易取处 5、根据病人情况指导进行适当体育锻炼 二.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患者脑血管病变置肢体偏瘫,躯体移动障碍有 护理描施:1、翻身、叩背、按摩皮肤,保持肢体功能位 3、持续使用气垫床,骨隆突处使用气圈等 三、意识障碍 与患者脑血管病变有关 护理描施:1、专人陪护,保证病人安全,床旁加床挡,防坠床 2、观察病人意识恢复1W 况 3、使用日历、电视、钟表等帮助病人 恢复定向力 4、鼓励家属为病人提供他熟悉的物品,帮助病人恢复 记忆 4、疼痛 与患者脑血管病变引起头痛有关 护理描施:1、评估病人疼痛的部位程度 2、安慰病人、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 3、遵医嘱用药,并观察用 药的原因及副作用 5、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患者脑血管病变致咳嗽无力,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有关。 护理措施:1.指导病人有效咳嗽,协助病人排痰 2、根据病人悄况多饮水 3、必要时用吸痰管吸db 如分泌物不能被 排除,预测病人是否需 要气管插管 1/2小时 2、 严格皮肤交接班 4、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4、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和湿化给氧 5、如果病1#允许,必要时进行体位引流 6、语言沟通障碍与患者脑血管病变引起患者失语有关 护理措施:1.把信号灯放于病人手边 2、注意观察病人的非语言信息,提供病人字卡片、纸板、铅笔等 3、鼓励病人说话,病人进行尝试时给予表扬 4、利用读唇语了解 病人所需信息5、鼓励家属探视,增加与病人的交流机会 7、有误吸的危险与患者意识障碍、咳嗽乔咽反射功能降低、鼻饲饮食有关 1、密切观察病人病悄,痰液粘稠时给予及时湿化及时吸出 2、?置胃管患者每日鼻饲前检査胃管在胃内 3、根据病人悄况,避免经口进食饮水,以免呛咳 8、有受伤的危险与患者意识障碍、躁动有关 2、床旁加床挡,防坠床2、专人陪护,保证病人安全,床旁加 床挡,防坠床 3、协助生活护理(洗漱、饮水、服药、入测、打饭、进食、洗 碗、输液期间倒尿壶) 4、将常用物品放于病人易拿易取处 9、有感染的危险与患者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下降,留置尿管、锁穿管有关 护理措施:1.严格无菌操作、更换锁穿贴膜每周三次 2、会阴冲洗每日一次,预防尿路感染 3、作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4、增强病人抵抗力 5、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10.完全性尿失禁与患者神经功能紊乱使排尿无法预测有关 护理措施:制定入厕时间表,鼓励病人定时排尿 2、考虑使用体外导尿管 3、必要时留置尿管,定时开放 4、 对肛周皮肤进行预防性或治疗性护理

脑梗死的诊疗规范

脑梗死的诊疗常规 一、概述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 CI)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本病应属祖国医学“中风病”范围。 在脑血管病中最常见,占60%~90%。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供应脑部血液的颅内或颅外动脉中发生闭塞性病变而未能建立及时、充分的侧支循环,使局部脑组织的代谢需要与可能得到的血液供应之间发生超过一定限度的供不应求现象。根据我国六城市调查,脑梗死的年发病率为93/10万,患病率459/10万。贵州省流行病调查表明,中风发病率高达1.7%,约为66.3万人。临床上最常见的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二、临床表现 (一)一般表现 多数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TIA或中风的病史。动脉血栓性脑梗死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起病较缓,症状在数小时或1~2天内发展达高峰,脑栓塞可在数秒钟达高峰,且局灶性神经缺失症状与栓塞动脉的供血区的功能对应,具明显的定位症状和体征,可在24小时至3天内逐渐加重。脑栓塞还有原发病的表现。脑梗死多数无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少数起病即有昏迷、抽搐、类似脑出血,多为脑干梗死。腔隙性梗死往往不引起症状,或部分渐进性或亚急性起病,部分仅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腔隙病灶。其特点为症状较轻,体征单一,多无头痛、颅内压增高和意识障碍,预后良好。 脑的局灶性症状根据受累血管而异,常见的各型脑动脉病变表现分述如下。 1、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 主要出现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部分或全部症状。可有视力减退或失明、一过性黑蒙(特征性表现)、Homer综合征;病变对侧偏瘫(面部、上肢重于下肢)、皮质感觉障碍;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失读、失写和失认。 2、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 主干闭塞出现典型的“三偏征”,即病变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盲,优势半球病变伴失语。主干闭塞易出现脑水肿,引起死亡。 3、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 主要表现有病变对侧中枢性面、舌瘫;下肢重于上肢的偏瘫;对侧足、小腿运动和感觉障碍;排尿障碍;可有强握、吸吮反射、精神障碍。 4、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