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知识综合三 2015+

农学知识综合三 2015+
农学知识综合三 2015+

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试题

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三(食品卫生学部分)

分值:50分

适用专业:食品加工与安全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题签上无效。

一、填空题(10分,每题1分)

1.食品中的丙烯酰胺是通过美拉德反应生成的。

2.克伦特罗是瘦肉精的学名。

3.腌制防腐的机理是提高细胞渗透压。

4. 3—氯丙醇常在酱油或耗油生产过程中产生。

5.沙门氏菌易污染禽、蛋类食品。

6.果酒中可能存在的甲醇来源于发酵。

7.龙葵酸常存在于薯类食品中。

8.秋水仙碱常存在于百合科类食品中。

9.“痛痛病”是因镉污染所造成的。

10.“豆猪肉”是因为感染了涤虫的幼虫所造成的。

二、简答题(30分,每题5分)

1.霉菌的产毒条件有哪些?

水分和湿度:水分活性降至0.7以下,一般霉菌均不能生长,相对湿度降至70%,霉菌不能产毒;食盐、糖、有机酸、醇类等保水物质可降低Aw。

温度:大部分霉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在0℃几乎不生长,一般霉菌产毒的温度,略低于生长最适温度。

食品基质:在含糖的食品上容易生长。

其他:PH值、光照和通风条件等。

2.大肠菌群与其他肠道菌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大肠菌群数量多,乏温血动扬肠道的优势菌,检出率高。

在外界的存活时间与肠道致病菌基本一致。

对杀菌剂的抵坑力与肠道玫病菌一玫。

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

灵敏度高,食品中的宾便污染量只要达到0.001mg/kg即可检出大肠荀群。

3.氯乙烯单体的毒性是什么?

聚氯乙烯树脂和成型品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氯乙烯单体,与食品接触时可以向食品中迁移。氯乙烯经胃肠道吸收后,一部分经呼吸道排出,另一部分分解成氯乙醇和一氯醋酸。在体内还可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结合。主要对神经系统、骨骼和肝脏产生毒性作用,氯乙烯单体及其分解产物具有致癌作用。

4.杀虫类农药主要有哪几大类别,当前残留问题最大的是哪一类?

有机磷类;有机磷酸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氮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氯类;有机氟;无机化合物;生物类

农药残留问题最大的是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5.什么是水俣病?

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水银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水银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

5.烧烤肉品可能会产生哪些有害物质?它们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苯并芘:油脂经明火烧烤产生油烟,附着于食物表面;一种多环芳汀类的致癌物质。

杂环胺:烹调温度过高,烧焦食物产生;致突变,致癌物质。

寄生虫:肉品加热不完全或使用不合格肉品,食用后造成寄生虫感染。

三、论述题(10分)

亚硝酸钠的生物学作用、适用范围和使用量都是什么?

亚硝酸盐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主要用于肉制品发色剂,起着色、防腐作用,鉴于亚硝酸盐对肉类腌制具有多种有益的功能。广泛用于熟肉类、灌肠类和罐头等动物性食品。

腌制畜禽肉类罐头、肉制品和腌制盐水火腿,最大使用量0.15g/kg。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肉类罐头不得超过0.05g/kg,肉制品不得超过0.03g/kg,盐水火腿不得超过0.05g/kg。

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三(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部分)

分值:50分

适用专业:食品加工与安全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题签上无效。

一、概念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食品安全

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2.食品检验

是指依据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各种技术,按照制订的技术标准,对原料、辅助材料、成品的质量进行检验、研究和评定食品质量及其变化。

3.法的渊源

主要是指法的形式渊源,即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的法的各种表现形式。

4.食品标签

是指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一切说明物,所有内容,必须通俗易懂、准确、科学,食品标签是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5.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指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标准的资料性要素中既有必备要素也有可选要素。()

2.标准按性质分为标准文件和实物标准。()

3.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服务场所出售其制作加工的食品,还需取得食品生产和通的许可。()

4.保护人体健康是食品立法的思想依据。()

5.外国人在我国邻域内,也都适用于我国食品法律法规,一律不享有食品特权和豁免权。()

6.我国食品行政执法主体包括职权性执法主体和授权性执法主体。()

7.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的制定、审批、发布、实施和监督,可以视具体倩况不按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6.警告并限期改进是一种食品卫生行政强制措施。()

9.ISO14000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族标准的统称。()

10.所有大然提取物都纯天然、营养、多功能的,没有毒副作用。()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1.规范的含义及其分类?标准与法规分别属于哪一类型?

2.简述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也叫市场准入管制,是指为了防止资源配置低效或过度竞争,确保规模经济效益、范围经济效益和提高经济效率,政府职能部门通过批准和注册,对企业的市场准入进行管理。

3.如何理解《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WTO/SPS协定)?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各国实行动植物检疫制度对贸易的影响已越来越大,某些国家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农畜产品市场,多利用非关税壁垒措施来阻止国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农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其中动植物检疫就是一种隐蔽性很强的技术壁垒措施。由于GATT和TBT对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约束力不够,要求不具体,为此,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许多国家提议制定了SPS协议,它对国际贸易中的动植物检疫提出了具体的严格的要求,它是WTO 协议原则渗透的动植物检疫工作的产物。

4.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如何加强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立科学监管模式,以种类监管为目标;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加强基层监管力度

进一步优化监管体系运行方式:完善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行为监管;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增强违法处罚力度

进一步细化监管责任问责机制:明确执法监督性质及方式;明确执法监督主体及监督权限

5.简述食品产品标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一般包括该标准的适用范围,引用标准、相关定义、原辅材料要求、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等。通常在食品的产品标准中也包含了该产品的相关卫生标准的指标要求。

6.食品法律法规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宪法:宪法时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它不仅是食品法的重要渊源,也是制定食品法律、法规的来源和基本依据。

食品法律:食品法律是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经过特定的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它的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它又分为全国人大制定的食品法律(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食品基本法律以外的食品法律。

食品行政法规:食品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有关国家食品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三(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部分)

分值:50分

适用专业:食品加工与安全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题签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0分)

1.精密度

是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2.有机物破坏法

是将有机物在强氧化剂的作用下经长时间的高温处理,破坏其分子结构,有机物分解呈气态逸散,而使被测无机元素得以释放。

3.空白试验

是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的实验过程。

4.总糖

总糖主要指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果糖、戊糖、乳糖和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还原性的单糖的蔗糖、麦芽糖以及可能部分水解的淀粉。

5.总灰分

是把一定量的样品经炭化后放入高温炉内灼烧,使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以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及水等形式逸出,而无机物质以无机盐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残留下来,这些残留物即为总灰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系统误差通常可分为、和,在食品分析中消除该误差的常用手段有:、和。

2.样品采样数量为一式三份,分别供、和。

3.共沸蒸馏法测定样品中的水分时,常用有机溶剂有、和。

4.食品的酸度通常用来表示、和。测定方法分别为、和。

5.测定食品中脂类时,常用的提取剂中和只能直接提取游离的脂肪。

三、简答题(共20分)

1.提取脂类常用的溶剂都有哪些,各自有何适用性? (6分)

乙醚:溶解脂肪的能力强,应用最多。沸点低(34.6℃),易燃,可饱和2%的水。含水乙醚在萃取脂肪的同时,会抽提出糖分等非脂成分,所以必须用无水乙醚作提取剂,被测样品也要事先烘干。石油醚:石油醚的沸点比乙醚高,不太易燃,溶解脂肪能力比乙醚弱,吸收水分比乙醚少,允许样品含微量的水分。有时也采取乙醚+石油醚共用。但乙醚、石油醚都只能提取样品中游离态的脂肪,对于结合态的脂类,必须预先用酸或碱及乙醇破坏脂类与非脂类的结合后,才能提取。

氯仿—甲醇:一种有效的溶剂,对脂蛋白、磷脂提取效率较高。特别适用于水产品、家禽、蛋制品中脂肪的提取。

2.罗紫.哥特里法测定脂肪含量时,加入氨水、乙醇、乙醚以及石油醚的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氨水:破坏入得胶体性状及脂肪球膜:降低乙醚极性,使其留在水中,只抽提脂肪,避免进入醚层影响结果。

乙醇:使溶解于氨水的蛋白质沉淀析出。

乙醚:提取脂肪。

石油醚:降低乙醚的极性,使乙醚与水不混溶,只抽提出脂肪,并使分层明显。

3.为什么将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粗灰分?与无和盐含量有什么区别?(4分)

因为食品中灰分的无机成分与食品中原来的无机成分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我们把经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粗灰分。

区别:灰化时,某些易挥发的无机元素,如氯、碘、铅等,会挥发散失,磷、硫等也能以含氧酸的形式挥发散失,使这些成分减少。

灰化时,某些金属氧化物会吸收有机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而形成碳酸盐,又使无机成分增加。

4.凯氏定氮过程中,怎样防止氨的损失?(至少6点,6分)

①装置搭建好了之后要先进行检漏,利用虹吸原理。

②在蒸汽发生瓶中要加甲基橙指示剂数滴及硫酸数ml以使其始终保持酸性,以防水中氨蒸出。

③加入NaOH一定要过量,否则氨气蒸出不完全。

④加样小漏斗要水封,

⑤夹紧废液蝴蝶夹后再通蒸汽,

⑥在蒸馏过程中要注意接头处有无松漏现象,防止漏气

⑦冷凝管下端先插入硼酸吸收液液面以下才能通蒸汽蒸馏

⑧硼酸吸收液温度不应超过40℃,避免氨气逸出

⑨蒸馏完毕后,应先将冷凝管下端提离液面,再蒸1分钟,将附着在尖端的吸收液完全洗入吸收瓶内,再将吸收瓶移开。

农业知识综合三考试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三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考察学生对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学及食品分析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并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 (一)农产品加工工艺学 1. 粮油原辅料 掌握粮油原料的分类及品质特征,糖类、蛋与蛋制品、乳与乳制品、油脂、疏松剂等辅助材料。 2. 面制品加工 掌握面包制作方法分类、面团调制、发酵、整形与醒发、烘烤,冷却与包装。 3. 油脂加工 掌握油料预处理,包括清洗、剥壳及仁壳分离、生坯的制备、生坯干燥、油料挤压膨化及料坯蒸炒;植物油脂的制取、油脂精炼和改性。 4. 果蔬原料的分类及加工保藏原理 掌握果蔬原料的分类及品质特征;果蔬加工基本原理,包括果蔬败坏的原因、果蔬的加工保藏方法、加工保藏对原料的要求、半成品的保存、食品添加剂及其应用;原料预处理工序,包括原料分级、洗涤、去皮、切分、去心、去核、修整、破碎、提汁、护色等。 5. 果蔬干制加工 掌握果蔬中的水分性质与保藏性、干制原理、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原料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干制工艺技术,包括原料处理、干制过程的管理、干制品包装、贮藏、复水、果蔬干制品质量标准;干制加工方法与常用设备。 6. 果蔬冷冻加工 掌握冷冻的基本原理,包括冷冻过程、冻结速度与产品质量、冷冻量的要求、冷冻对微生物的影响、冷冻对酶活性的影响、冷冻对果蔬品质的影响;冷冻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冷冻的方法与设备;解冻技术及冷冻品加工应用。 (二)食品安全学 1. 食品污染 掌握食品污染的基本概念、食品污染的分类、危害、来源和途径,控制食品污染防控措施与技术手段等。

2. 生物性污染 掌握食品中生物性污染物的分类、基本特征、污染来源、危害和防控措施,主要内容包括食品中的细菌性污染、霉菌及其毒素污染、寄生虫污染、病毒污染。掌握食物中毒的概念、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分类和预防措施。 3.化学污染物 掌握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的分类、基本特征、污染来源、危害和防控措施,主要内容包括有毒有害重金属污染物、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食品加工和环境污染的化学污染物如多环芳烃、杂环胺、亚硝酸盐、丙烯酰胺、氯丙醇、二噁英等和三聚氰胺、苏丹红、盐酸克伦特罗等非法添加物。 4. 天然有毒物质 掌握来自动植物的毒素分类、性质、危害和防控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天然动物性毒素如河豚毒素、组胺、雪卡毒素等,天然植物性毒素如苷类、生物碱、棉酚、亚硝酸盐、芥酸等以及毒蕈和麦角毒素等。 (三)食品分析 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掌握样品的采集、制备、保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样品预处理方法;掌握食品分析的误差与数据处理方法。 2. 密度的测定 掌握密度瓶和密度计的使用原理;掌握液态食品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 3. 食品水分的测定 了解食品的水分含量及其存在形式;掌握常见几种(加热干燥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水分测定方法的原理、测定过程及注意事项;掌握水分活度值的测定方法。 4. 食品灰分的测定 掌握总灰分的测定原理、方法;掌握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方法;掌握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方法;了解特殊的灰化方法。 5. 食品酸度的测定 掌握总酸度的测定、有效酸度的测定和挥发性酸度的测定原理、方法及测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6. 脂肪及脂肪酸的测定 了解食品中脂肪存在的形式,掌握脂类测定(索氏提取法、碱性乙醚法、酸

农业农村工作综合知识题

农业农村工作综合知识题(100题) 1、果树秋施基肥最适当的时期是什么时候? 答: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2、花期放蜂的作用是什么? 答:提高座果率 3、核桃一年生枝摘心的作用是什么? (一)促进分枝(二)促进枝条尽早木质化(三)培养丰产树形(四)有利于安全越冬 4、果树束诱集带诱杀害虫是何时? 答: 8月底9月初 5、枣树春季保护带覆膜的作用是事么? (一)增温(二)抗旱保水(三)防止枣瘿蚊上树(四)减少人工锄草劳力 6、目前防止黄刺蛾最有效,减少农药危害和投入的方法是事么? 答:冬季手工摘除 7、植物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是那些? 答:温度、水分、土壤、光照 8、果树施基肥最好时期和主要肥料是事么? 答:在果树采收后秋季、以有机肥为主 9、我县棉花播种最佳时期为何时?

答: 4月5日---4月25日 10、构成棉花产量的因素有那些? 答:株数、每株有效铃数、树棉铃重、出棉率 11、棉花打顶最佳时间为何时? 答:7月10日---7月23日 12、新农村建设标准20个字方针是事么? 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3、我县冬小麦播种时期为何时? 答:9月1日---9月15日 14、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有那些? 答:穗数、穗粒数、穗粒重 15、我国将每年的那时期定为中国水周? 答: 3月22~28日 16、水的主要用途包括那些? 答: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用水 17、我国《水法》中所称水资源,包括那些内容? 答:地表水和地下水 18、下列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情形是事么? 答:为畜禽饮用取水 19、《水法》规定,使用水工程供应的水,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供水单位缴纳水费。供水价格应当按照那些原则确

(完整版)341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大纲(食品学院)

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是农业推广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农业推广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食品加工与安全相关基础知识和食品中危害物的识别、分析检验及预防控制措施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掌握程度。 二、评价目标 (1) 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食品卫生学基础知识。 (2)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食品分析与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要求考生系统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三、考试内容 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由“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和“食品分析与检验”三部分组成。 (一)食品卫生学 第一部分食品的生物污染 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途径,常见腐败菌、致病菌对人体的危害、检验及控制措施;食品中常见病毒污染的来源、途径、对人体的危害及控制措施;食品中常见寄生虫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措施;食品中常见霉菌污染的途径、霉菌毒素的产生的条件、影响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和控制措施。 第二部分食品的化学污染 常见的动植物天然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控制原则;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环境污染物污染食品的途径、对人体危害和控制措施;农药、兽药等农用化学物质残留

的原因、影响因素、过量摄入对人体的危害及控制措施;食品加工过程产生的有害成分、产生条件、影响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和控制措施;食品添加剂的类型、使用原则;食品包装材料对食品的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第三部分食品的物理污染 食品中主要的物理污染及控制措施;食品企业虫害的来源、入侵途径、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第四部分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 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类型、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措施、常见真菌性食物中毒的控制措施、常见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常见动物性食物中毒的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第五部分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控制 细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病毒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 第一部分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管理 食品安全的概念(中国食品安全法、国际生命科学学会(ILSI))、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概念、标识,以及认证法规和标准体系、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主要区别。 良好农业规范(GAP)中涉及食用农产品安全的要点和原则、安全用水(农业灌溉与农产品初加工生产用水)、肥料的使用(有机肥、化肥等可能给食用产品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农药的安全使用规范、作物和饲料生产中的安全问题、畜禽养殖(饲料、饮水、设施和环境要求;动物福利)、收获加工及贮存(农药停用期、兽药休药期)、工人健康和卫生、卫生设施(废弃物处理、卫生间)、田地卫生、包装设备卫生、运输、溯源 第二部分加工过程食品安全管理 良好生产规范(GMP)的概念和内容、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概念和内容、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的概念、原理与应用、HACCP、GMP和SSOP的关系、以及针对某一关键控制点(CCP),三者如何协同作用,控制食品安全危害、《GB/T 22000:200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与HACCP的异同点。 第三部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 我国食品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及其基本框架、最新版《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

农业知识综合三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

农业知识综合三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2016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卷 科目名称及代码:341 农业知识综合三 适用领域:农业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 考生需带的工具: 考生注意事项: ①农产品加工与安全领域考生做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3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值50分。 ②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纸上一律无效。 ③按试卷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食品卫生学(50分) 一、名称解释(共计12分,每小题3分) 1、食品添加剂 2、体外实验 3、糖渍食品 4、生物防腐 二、选择题(共计20分,每小题1分) 1. 食品检测中作为食品被粪便污染的指标是()。 A.细菌总数 B.大肠菌群 C.枯草杆菌 D.酵母菌 2. 食物若由于烹饪方式不当,食用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烧焦了的鱼、肉不宜再食用,因其中含有( ),该物质对人体有极强的致癌作用。 A.苯并芘 B.二恶英 C.黄曲霉毒素 D.亚硝胺 3.我国饮用水微生物标准是细菌总数每升不超过()个。 .60 C 4.发芽马铃薯的主要有害物质是 ( )。此种物质对胃肠道粘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及腐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尤其对呼吸中枢及运动中枢作用明显。它还对红细胞有溶解作用,可致溶血。可引起急性肺水肿,其次为胃肠炎及肺、肝、心肌和肾脏皮质的水肿等。 A. 龙葵素 B.苦杏仁苷 C.秋水仙碱 D. 亚麻苦苷 5.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是食品标签系列国家标准之一,适用于提供给消费者的所有预包装食品标签。其中规定产品配料表中必须标明()的具体名称。 A.防腐剂、抗氧化剂、酸度调节剂 B.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 C.甜味剂、着色剂、抗氧化剂 D.抗氧化剂、防腐剂、着色剂 6.制定食品卫生标准的主要法律依据()。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农业综合知识三》考研大纲_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网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农业综合知识三》考研大纲 一、考试性质 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是农业推广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农业推广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食品加工与安全相关基础知识和食品中危害物的识别、分析检验及预防控制措施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掌握程度。 二、评价目标 (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食品卫生学基础知识。 (2)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食品分析与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要求考生系统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三、考试内容 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由“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和“食品分析与检验”三部分组成。 (一)食品卫生学 第一部分食品的生物污染 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途径,常见腐败菌、致病菌对人体的危害、检验及控制措施;食品中常见病毒污染的来源、途径、对人体的危害及控制措施;食品中常见寄生虫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措施;食品中常见霉菌污染的途径、霉菌毒素的产生的条件、影响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和控制措施。 第二部分食品的化学污染 常见的动植物天然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控制原则;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环境污染物污染食品的途径、对人体危害和控制措施;农药、兽药等农用化学物质残留的原因、影响因素、过量摄入对人体的危害及控制措施;食品加工过程产生的有害成分、产生条件、影响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和控制措施;食品添加剂的类型、使用原则;食品包装材料对食品的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第三部分食品的物理污染 食品中主要的物理污染及控制措施;食品企业虫害的来源、入侵途径、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第四部分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 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类型、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措施、常见真菌性食物中毒的控制措施、常见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常见动物性食物中毒的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第五部分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控制 细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病毒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 第一部分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管理 食品安全的概念(中国食品安全法、国际生命科学学会(ILSI))、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概念、标识,以及认证法规和标准体系、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主要区别。 良好农业规范(GAP)中涉及食用农产品安全的要点和原则、安全用水(农业灌溉与农产品初加工生产用水)、肥料的使用(有机肥、化肥等可能给食用产品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农药的安全使用规范、作物和饲料生产中的安全问题、畜禽养殖(饲料、饮水、设施和环境要求;动物福利)、收获加工及贮存(农药停用期、兽药休药期)、工人健康和卫生、卫生设施(废弃物处理、卫生间)、田地卫生、包装设备卫生、运输、溯源 第二部分加工过程食品安全管理 良好生产规范(GMP)的概念和内容、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概念和内容、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

(完整版)四川农业大学考研真题之农业知识综合一

四川农业大学 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总分:150分)适用专业: 095100农业推广硕士(植物类)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需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本试题随同答题纸交回! 植物生理部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 1分,共10分) ()1. 植物细胞中所含有的单糖主要是: A.六碳糖 B.五碳糖 C.四碳糖 D.七碳糖 ()2. 成熟细胞的水势组成可等于: A.渗透势 B.压力势 C.衬质势 D.渗透势+压力势 ()3.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共有 A.16种 B.9种 C.11种 D.7种 ()4. 准确地说,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A.根尖 B.伸长区 C.根毛区 D.分生区 ()5. 植物感受光周期最敏感的部位是 A.叶 B.根 C.茎尖 D.花蕾 ()6. 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糖酵解过程进行的部位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质 D.类囊体 ()7.光合作用中可以在夜间固定二氧化碳的植物是 A.碳三植物 B.碳四植物 C.景天科酸代谢植物 D.光呼吸植物 ()8.植物受到逆境胁迫时,下列哪种激素的含量会增加 A.生长素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 ()9.能够诱导长日植物多开雌花的日照是 A.长日照 B.短日照 C.中日照 D.零界日照 ()10.长日植物从北方引种到南方,其开花期 A.延长甚至不能开花 B.提前 C.不变 D.与引种的纬度无关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在括号内划“×”。每题1分,共10分) ()1. 当植物处于低温条件下,戊糖磷酸途径在呼吸作用中所占的比例会上升。

农业学习知识综合一专业考试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学部分)

农业推广硕士遗传学考试大纲(50分)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第一节染色体 1、染色质与染色体:掌握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基本概念,明确二者是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表现形态;何谓常染色质、异染色质?二者在细胞分裂周期中表现的区别? 2、染色体的形态:掌握着丝点、染色体臂、主缢痕、次缢痕、随体等染色体基本形态;根据着丝点位置将染色体按形态分为不同类型,在细胞分裂后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了解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依据。 3、染色体的数目:同种生物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性细胞中的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了解主要农作物染色体的数目。 第二节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 1、细胞周期: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者由可分为合成前期、合成期、合成后期,后者又可分为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阶段。 2、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了解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3、减数分裂: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可分为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每次分裂又分为前、中、后、末4个时期,减数发生在第一次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又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了解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了解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第三节配子的形成和受精 1、雌雄配子的形成:掌握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基本概念;了解植物雌、雄配子的形成过程,每个胚囊母细胞形成1个雌配子体,每个花粉母细胞可形成4个雄配子体。 2、植物的授粉与受精:掌握授粉、受精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双受精的概念,了解通过双受精发育成的种子其各组成成分遗传组成来源的不同;掌握花粉直感与果实直感的概念及区别并能各举实例。 3、无融合生殖:了解无融合生殖基本概念及其几种主要类型(单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二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不定胚、单性结实) 第二章孟德尔遗传 第一节分离规律 1、性状分离现象及解释:在熟悉单位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的发现及合理解释。

农业知识综合一2016

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农业知识综合一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注意: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植物学部分(50分) 一、名词辨析:(每题4分,共20分) 1. 单果与复果 2. 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3. 定根与不定根 4. 分化与脱分化 5. 营养繁殖与无融合生殖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 筛管与导管有何不同? 2. 如何理解“霜叶红于二月花”? 3. “自花受粉有害,异花受粉有益”,被子植物是如何避免自花受粉的? 三、问答题:(每题15分,共15分) 1. 试述种子植物是如何适应各种不利的生态环境的? 植物生理学部分(50分) -、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 1.共质体途径 2.离子拮抗作用 3.生长调节剂 4.光合磷酸化 5.温度补偿点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每题1分) 1.土壤中的水分在根内是不能通过质外体进入导管的。() 2.蒸腾拉力引起被动吸水,这种吸水与水势梯度无关。() 3.植物的微量元素包括氯、铁、硼、锰、钠、锌、铜、镍、钼等 9 种元素。() 4.植物从士壤溶液中既能吸收硝态氮,又能吸收铵态氮。 ( ) 5.一般说来,正常叶子的叶绿素a 和叶绿素 b 的分子比例约为3:1。() 6.在光合链中最终电子受体是水,最终电子供体是NADPH。() 7.糖酵解途径是在线粒体内发生的。() 8.在种子吸水后种皮未破裂之前,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9.所有的植物生长物质都可以称为植物激素。() 10.激动素是最先发现的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

2020农业知识综合三_入学考试大纲2020

淮海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农业知识综合三》大纲 Ⅰ、考试说明 1.参考教材 (1)何计国等,《食品卫生学》(第一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01 (2)周才琼等,《食品标准与法规》(第二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08 (3)张水华主编,《食品分析》(第二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02 (4)领域当前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知识。 2.考试内容比例 (1)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24% 简答题:55% 论述(综合)题:21% (2)内容比例 食品卫生学占1/3;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占1/3;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占1/3。Ⅱ、考试内容: 一、食品卫生学 (一)重要名词 1.食品卫生学 2.菌落总数 3. ADI 4.生物放大作用 5.食品安全性评价 6.食品的细菌菌相 7. 食物中毒 8. HACCP 9. 食品腐败变质 10. 食品添加剂

11. 大肠菌群 12.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二)重要知识点 1. 简述食品细菌污染的危害、途径和控制 2.什么是大肠菌群?大肠菌群的表示方法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是什么? 3.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过程、影响因素、鉴定指标,食品卫生学意义及其预防措施、处理原则 4. 霉菌污染的卫生学意义和霉菌产毒条件及预防措施 5.农药污染食品的途径: 6.说明有害金属污染食品的途径、毒作用特点和预防控制措施。 7. 二恶英的污染来源及预防措施 8. 试列举一类食品,说明其可能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及控制措施 9.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0.请论述食品细菌性污染的防控措施。 11.食品卫生管理的意义。 12.简述厂房设计的卫生要求。 13.简述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及选择毒性试验的原则。 二、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 (一)重要名词 1. 标准 2. 标准化 3. 广义法律 4. 法规 5. 食品行政执法 6. 技术法规 7. 第三方评定 8. 有机食品 9.无公害农产品 10.ISO标准 11.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农业综合知识题(含答案)

农业综合知识题(含答案)

农业综合知识 (选择题 16 题,判断题 4 题,问答题 75 题,共 95 题) 一、选择题 1. 超级稻是指:( A ) A.产量特别高的水稻 B.米质特别好的水稻 C.抗性特别好的水稻 2 下列作物中,哪个不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 C ) A.玉米 B.大豆 C.高粱 3.广东最大的粮食作物是:( A )A.水稻 B.玉米 C.马铃薯 4.“绿色革命”发生在上世纪( B ) A.30 年代 B.50 年代 C.70 年代 5.水稻占广东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 C ) A.60% B.70% C.80% 6. 在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是否可以使用化肥?( A ) A.不可以 B.可以 C.无所谓 7.根据我国的有关行业分类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畜牧业包括牲畜的饲养、猪的饲养、家禽的饲养、狩猎和捕捉动物、其他畜牧业,其中牲畜包括以下哪类动物:( A ) A.牛的饲养 B.猪的饲养 C.鸡的饲养 D.狗的饲养 8.广东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畜禽品种有 9 个,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个品种:( D ) A.蓝塘猪 B.惠阳胡须鸡 C.乌鬃鹅 D.岭南黄鸡 9. 广东省在配套系选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先后培育出了 3 个猪配套系和13 个肉鸡配套系,其中不包括哪个配套系:( C ) A.深农猪配套系 B.岭南黄鸡Ⅰ号配套系 C.PIC 猪配套系 D.华农温氏猪Ⅰ号配套系 10.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下哪一种药物是国家明文禁止添加的违禁药物,不

能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B ) A.玉米 B.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C.食盐 D.维生素 11. 以下哪一个国家是全世界养猪业最发达、猪肉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C ) A.古巴 B.朝鲜 C.丹麦 D.澳大利亚 12. 农产品加工是把种植、养殖等的农副产品按其用途分别制成成品或半成品的生产过程。针对原料的加工程度而言可分为(B)。 A.种植、初加工、深加工 B.养殖、初加工、深加工 13. 我省粮食加工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大米加工、米面制品及烘焙食品、加工三大领域,优势产品包括(ABDFG)。 A.快食性米粉丝 B.方便米饭 C.方便面 D.方便糊 E.粉丝 F.米粉丝 G.月饼、饼干和营养配餐等。 14. 微胶囊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油脂行业中, 油脂中的许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空气接触会发生氧化酸败,而微胶囊化能够保护这些活性成分,降低其挥发性,使其与空气隔绝,从而起到(A)的作用。A.抗氧化B.易溶解C.易吸收 15. 超高温杀菌技术,是指将流体或半流体在 2.8 秒内瞬间加热,然后再迅速冷却到 30℃~40℃的杀菌技术。瞬间加热所需的温度是(B) A.110℃~130℃ B.135℃~150℃ C.180℃~250℃ D.200℃~250℃ 16. 气调包装用的气体通常为不同比例的组合气体。作为气调包装中生物抑制因素,降低肉pH值,抑制厌氧菌繁殖,在短期内使肉呈鲜红色,但可使贮藏期大大缩短,或作为惰性气体, 起到混合气体缓冲或平稳气体的作用。这些气体是分别(ABC) A .O2,B .CO 2C .N2 D .H2 O 一、判断题 1. 加热、浓缩、干燥、浸出、压榨、过滤、蒸馏是农产品加工物理机械加工技

340《农业知识综合二》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二科目代码:340) 一、考查目标 《农业知识综合二》侧重于动物生产类综合知识的考查。考试内容应主要涵盖动物遗传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动物繁殖学等课程。要求考生认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动物遗传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动物繁殖学等课程中选择三门相关科目命制试卷,每个科目的内容各占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动物遗传学(50分) (1)、名词解释题(约20分) (2)、问答题(约22分) (3)、计(推)算题(约8分) 2、动物生理学(50分) (1)、名词解释(10分) (2)、选择题(5分) (3)、填空题(5分) (4)、问答题(30分) 3、动物营养与饲料学(50分)

(1)、名词解释(10分) (2)、选择题(5分) (3)、填空题(5分) (4)、问答题(30分) 4、动物繁殖学 (1)、名词解释(15分) (2)、选择题(5分) (2)、问答题(30分) 三、考查范围 1、动物遗传学 第一章绪论 重点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遗传与变异的概念以及相互关系,遗传学的发展及应用。 第二章遗传的物质基础 了解DNA的分子结构;掌握染色体的结构、组成、主要畜禽的染色体数;了解减数分裂及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了解基因的一般结构特征和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第三章遗传信息的传递 掌握DNA的复制、转录与翻译过程,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遗传信息的改变 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性;染色体结构及数目变异的机制与遗传效应;重组与转座的有关概念。 第五章遗传的基本定律及其扩展 掌握遗传学的三大定律理论基本论点;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条件性及孟德尔遗传的扩展现象,包括不完全显性、致死基因、复等位基因,基因的互补、上位、重叠,“多因一效”与“一因多效”等遗传现象与遗传规律;掌握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基本原理。 第六章群体遗传学基础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农业信息化领域)

2016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 科目名称及代码:341 农业知识综合三 适用领域:农业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 考生需带的工具: 考生注意事项: ①农业信息化领域考生做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3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值50分。 ②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③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程序设计(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计24分,每小题2分) 1.C语言程序中必须有的函数是()。 A.#include “stdio.h”B.main C.printf D.scanf 2.C语言中对二维数组a的正确说明是()。 A.int a[3][] B.float a(3,4) C.int a[1][4] D.float a(3)(4) 3.在C语言中,引用数组元素时,其数组下标的数据类型允许是()。 A.整型常量B.整型表达式 C.整型常量或整型表达式D.任何类型的表达式 4.以下程序段的输出结果为()。 for(i=4;i>1;i--) for(j=1;j

5. 结束本次循环,继续执行下一次循环的语句是()。 A.break语句 B.return语句 C.continue语句 D. 空语句 6.对下面程序段描述正确的是()。 for(t=1;t<=100;t++) { scanf("%d",&x); if (x<0) continue; printf("%d\n",t); } A.当x<0时,整个循环结束B.当x>=0时,什么也不输出 C.printf函数永远也不执行D.最多允许输出100个非负整数 7.假定a和b为int型变量,则执行以下语句后b的值为()。 a=1; b=10; do { b=b-a; a++; } while (b-- > 0); A.-3 B.-2 C.-1 D.-4 8.在C语言中,数组作为函数的形参,函数调用时,若用数组名作为函数的实参,则实际上传递给形参的是()。 A.数组的首地址B.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值 C.数组中全部元素的值D.数组元素的个数 9.以下C函数的功能是()。 int fun(int x,int y) { int z=0; z=x>y?x:y return z; }

《农业知识综合三》自命题考试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三》自命题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侧重于农业工程综合知识的考查。考试内容涵盖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主干课程,包括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等学科。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本领域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报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等科目内容各占50分。 四、考试大纲 (一)《食品卫生学》 1.食品的生物污染及其控制 1.1掌握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途径、常见腐败菌、致病菌的危害、检验及控制方法; 1.2掌握食品病毒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1.3掌握食品中寄生虫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2.食品的化学污染及其控制 2.1 掌握常见的动植物天然有害物质的危害及预防控制原则; 2.2掌握环境污染物污染食品的途径、危害和控制措施 2.3掌握农用化学物质残留的原因、影响因素、过量摄入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2.4掌握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来源、影响因素、危害和控制措施 2.5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产生的有害成分、产生条件、危害和控制措施2.6 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类型,掌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3.食品的物理污染及其控制 掌握食品主要异物的种类和控制措施。 4.食物中毒及其控制 4.1掌握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类型 4.2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3 掌握真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4 掌握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4.5 掌握动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5.食源性感染性疾病及其控制 5.1掌握细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2掌握病毒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3掌握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 1. 掌握食品安全的概念(中国食品安全法、国际生命科学学会(ILSI)) 2. 掌握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概念、标识,以及认证法规和标准体系 3. 掌握良好农业规范(GAP)中涉及食用农产品安全的要点和原则 1) 农业用水与生产用水 2) 肥料的使用 3) 农药的使用 4) 作物和饲料生产 5) 畜禽养殖 6) 收获加工及贮存 7) 工人健康和卫生 8) 卫生设施 9) 田地卫生 10)包装设备卫生 11)运输 12)溯源 4. 掌握加工过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和应用

农业知识综合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2013年全日制硕士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题 科目名称及代码:农业知识综合四 342 适用领域: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考试需带的工具: (一)发展经济学(50分) 一、简答题(共计30 分,每小题10分) 1.请你谈谈“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这句话的理解? 2.谈谈对刘易斯模型的评价? 3.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二、论述题(共计20分,每小题20分) 1.阐述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内容?并试述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战略?

(二)农村社会学(50分)一、名词解释(共计15分,每小题5分) 1.农村社区 2.农村城市化 3.农村社会保障 二、简答题(共计20分,每小题10分) 1.简述我国农村人口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2.我国农村改革导致了哪些方面重大的农村社会变迁? 三、论述题(共计15分,每小题15分) 1.针对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的现象,试分析农村家庭结构和家庭功能的变化及对农村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三)农村政策学(50分) 一、名词解释(共计20分,每小题 4 分) 1.农业政策采纳 2.农业政策评估 3.农业政策方案政策 4.农业政策 5.农业政策目标

二、简答题(共计10分,每小题 10 分) 1.简述农业政策执行的基本程序? 三、论述题(共计20分,每小题20分) 1.谈谈你对2012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认识。 (四)农业经济学(50分) 一、简答题(共计30分,每小题 10 分) 1.简述农业规模经营的条件有哪些? 2.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3.农业财政投资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农业知识综合一

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农业知识综合一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植物学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共10分) 1.胞间连丝 2.传递细胞 3.内起源 4.凯氏带 5.侵填体 6.年轮 7.心皮 8.雄性生殖单位 9.双受精作用10.双名法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以下哪种细胞器既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又在遗传上具有半自主性┈┈┈() A. 叶绿体 B. 线粒体 C. 高尔基体 D. 内质网 2. 植物的分生组织按照来源划分可分为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以及次生分生组织,以下属于次生分生组织的是┈┈┈┈┈┈┈┈┈┈┈┈┈┈┈┈┈┈┈┈┈┈┈() A. 顶端分生组织 B. 居间分生组织C.侧生分生组织 D. 次生木质部 3. 一般来说,一个生活的细胞内具有一个细胞核,以下哪种细胞成熟后具有多个细胞核┈┈┈┈┈┈┈┈┈┈┈┈┈┈┈┈┈┈┈┈┈┈┈┈┈┈┈┈┈┈┈┈┈┈┈() A. 导管分子 B. 筛管分子 C. 管胞分子 D. 花粉囊壁绒毡层细胞 4. 下列不属于水生植物的特征是┈┈┈┈┈┈┈┈┈┈┈┈┈┈┈┈┈┈┈┈┈() A. 针形叶 B. 叶片气孔数量多 C. 机械组织衰退 D. 叶肉胞间隙发达 5.众所周知,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时,营养物质首先由以下哪种结构提供┈┈┈┈┈┈┈┈┈┈┈┈┈┈┈┈┈┈┈┈┈┈┈┈┈┈┈┈┈┈┈┈┈┈() A. 胚根 B. 胚芽 C. 子叶 D. 真叶 6. 根据禾本科植物维管束鞘及其周围薄壁细胞排列的特点进行划分,下列属于C4植物的是┈┈┈┈┈┈┈┈┈┈┈┈┈┈┈┈┈┈┈┈┈┈┈┈┈┈┈┈┈┈┈┈┈() A. 甘蔗和水稻 B. 水稻和小麦 C. 高粱和玉米 D. 玉米和竹子

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生理学部分) 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学部分)

农业推广硕士遗传学考试大纲(50分)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第一节染色体 1、染色质与染色体:掌握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基本概念,明确二者是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表现形态;何谓常染色质、异染色质?二者在细胞分裂周期中表现的区别? 2、染色体的形态:掌握着丝点、染色体臂、主缢痕、次缢痕、随体等染色体基本形态;根据着丝点位置将染色体按形态分为不同类型,在细胞分裂后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了解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依据。 3、染色体的数目:同种生物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性细胞中的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了解主要农作物染色体的数目。 第二节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 1、细胞周期: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者由可分为合成前期、合成期、合成后期,后者又可分为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阶段。 2、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了解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3、减数分裂: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可分为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每次分裂又分为前、中、后、末4个时期,减数发生在第一次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又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了解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了解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第三节配子的形成和受精 1、雌雄配子的形成:掌握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基本概念;了解植物雌、雄配子的形成过程,每个胚囊母细胞形成1个雌配子体,每个花粉母细胞可形成4个雄配子体。 2、植物的授粉与受精:掌握授粉、受精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双受精的概念,了解通过双受精发育成的种子其各组成成分遗传组成来源的不同;掌握花粉直感与果实直感的概念及区别并能各举实例。 3、无融合生殖:了解无融合生殖基本概念及其几种主要类型(单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二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不定胚、单性结实) 第二章孟德尔遗传 第一节分离规律 1、性状分离现象及解释:在熟悉单位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等基本概念的

北京林业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核心知识点

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核心知识点 本《农业综合知识三》包括《食品卫生学》、《食品质量管理》和《食品工艺学》三门课程。 《食品卫生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食品中存在或可能进入食品的而且能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掌握基本的食品卫生学的评价方法以及预防控制措施,为学生将来从事和食品相关的各行各业,尤其是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食品质量管理》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系统了解现代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的相关内容,掌握食品质量安全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危害,了解现阶段食品安全性控制方法,为学生将来能更好地从事和食品相关行业,尤其是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理论课,本次考试内容主要分食品加工原理、果蔬产品加工工艺学、乳制品加工工艺学等三部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它综合运用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工程原理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食品加工的原理和技术。

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食品安全与加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食品卫生学》 第一章食品的生物性污染 教学内容: 1.食品污染概念与分类 2.食品的细菌污染 3.食品的腐败变质 4.致病性细菌对食品的污染 5.病毒对食品的污染 6.食品的霉菌污染 7.寄生虫对食品的污染 基本要求: 掌握食品的细菌性污染途径及检验方法,掌握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过程、影响因素、鉴定方法及预防措施,了解污染食品的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的病原学特点与性质、感染途径、对人体危害、预防措施。 第二章食品中的化学性污染

农业综合知识题(含答案)

农业综合知识 (选择题16 题,判断题 4 题,问答题 75 题,共 95 题) 一、选择题 1、超级稻就是指:( A ) A、产量特别高得水稻B、米质特别好得水稻 C、抗性特别好得水稻 2 下列作物中,哪个不就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 C )A、玉米 B、大豆C、高粱 3、广东最大得粮食作物就是:( A )A、水稻B、玉米 C、马铃薯 4、“绿色革命”发生在上世纪( B ) A、30 年代 B、50年代C、70 年代 5、水稻占广东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得(C)A、60%B、70% C、80% 6、在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就是否可以使用化肥?( A) A、不可以 B、可以C、无所谓 7.根据我国得有关行业分类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 ,畜牧业包括牲畜得饲养、猪得饲养、家禽得饲养、狩猎与捕捉动物、其她畜牧业,其中牲畜包括以下哪类动物:( A ) A、牛得饲养 B、猪得饲养C、鸡得饲养D、狗得饲养 8.广东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得畜禽品种有9 个,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个品种:( D ) A、蓝塘猪 B、惠阳胡须鸡C、乌鬃鹅 D、岭南黄鸡 9、广东省在配套系选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先后培育出了 3 个猪配套系与13个肉鸡配套系,其中不包括哪个配套系:( C)A、深农猪配套系 B、岭南黄鸡Ⅰ号配套系 C、PIC 猪配套系 D、华农温氏猪Ⅰ号配套系 10、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下哪一种药物就是国家明文禁止添加得违禁药物,

不能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 B )A、玉米 B、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C、食盐 D、维生素 11、以下哪一个国家就是全世界养猪业最发达、猪肉出口最多得国家之一?( C ) A、古巴B、朝鲜C、丹麦D、澳大利亚 12、农产品加工就是把种植、养殖等得农副产品按其用途分别制成成品或半 成品得生产过程。针对原料得加工程度而言可分为(B)。A、种植、初加工、深加工 B、养殖、初加工、深加工 13、我省粮食加工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大米加工、米面制品及烘焙食品、加 工三大领域,优势产品包括(ABDFG)。 A、快食性米粉丝B、方便米 饭C、方便面 D、方便糊 E、粉丝 F、米粉丝 G、月饼、饼干与营养配餐等。14、微胶囊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油脂行业中,油脂中得许多不饱与脂肪酸, 与空气接触会发生氧化酸败,而微胶囊化能够保护这些活性成分,降低其挥发性,使其与空气隔绝,从而起到(A)得作用。 A.抗氧化B.易溶解C。易吸收15、超高温杀菌技术,就是指将流体或半流体在 2、8 秒内瞬间加热,然后再迅速冷却到 30℃~40℃得杀菌技术.瞬间加热所需得温度就是(B)A、110℃~130℃B、135℃~150℃C、180℃~250℃ D、200℃~250℃16、气调包装用得气体通常为不同比例得组合气体。作为气调包装中生物抑制因素,降低肉 pH值, 抑制厌氧菌繁殖,在短期内使肉呈鲜红色,但可使贮藏期大大缩短,或作为惰性气体,起到混合气体缓冲或平稳气体得作用.这些气体 就是分别(ABC) A 、O2,B 、CO 2C 、N2 D 、H2 O 一、判断题 1、加热、浓缩、干燥、浸出、压榨、过滤、蒸馏就是农产品加工物理机械加 工技术. (正确) 2、我省粮食加工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大米加工、米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