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说木叶

高一语文说木叶
高一语文说木叶

第九课说“木叶”

黄浦区上海市格致中学高翀骅

学习目标

1. 梳理作者在文中提出的问题,理清文章思路。

2. 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思维方式。

3. 借鉴作者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进行探究,形成自己的见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PPT1: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第九课《说“木叶”》。这篇文章选自林庚先生的著作《唐诗综论》。林庚先生既是学者,又是诗人,他的研究引导我们发现:诗人是如何发挥创造性,让语言表现出鲜明而丰富的感受,从而成为艺术的。

PPT2:

课前同学们已经阅读了课文,并找出了文中的问句,数量可不少啊。我们要问一问:“从这些问题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

PPT3:

让我们把文中的问句一一罗列。这些问题中,同学们觉得最重要的是哪几个?(停留10秒)

PPT4:

你可能先圈出了“‘木叶’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既点出了文章的核心概念“木叶”,也引出了与之对照的概念“树叶”,自然地触发了后续思考。

PPT5:

第二个问题很重要,我们把它表述完整,那就是“为什么古代诗人偏爱‘木叶’这个形象,而很少使用‘树叶’呢?”这是作者在分析诗歌语言特征这个复杂问题时找到的切入口,文章由这个问题展开,也始终在寻求这个问题的解释。

PPT6:

有没有同学圈出这个问题——“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这一字指的是“木叶”的“木”字。问题出现在文章的第3段。在这一段中,除了“木叶”,还有“树叶”“落叶”“落木”另外三个概念。

PPT7:

这里有两个图示,哪一个是词典语汇中的概念关系图?同学们肯定都选了左侧的,从词典上的含义来看,“木叶”就是“树叶”,“落木”就是“落叶”。但“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树叶”和“落叶”之所以在艺术感染力上不如“木叶”“落木”,差异就在这个“木”字上。

“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这一反问开启了对解锁关键——“木”字的分析。

PPT8:

再看看这一句,“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分析“木”字为什么首先要关注“场合”?因为语言的运用不可脱离语境,而这个问题的答案“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也就自然引出了“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PPT9:

还有这一句。虽然整个句子以陈述语气道出,但“‘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显然是“木叶”一词为诗人所钟爱的关键。作者为我们阐释了诗歌语言暗示性所具有的潜在力量,帮助读者意识到“木”字潜在的形态、颜色、质地,对“木叶”的姿态性格展开联想,感受诗人们附着于“木叶”这一形象上的丰富情感。

PPT10:

可以看到,这五个问题引出了对概念的解释,明确了研究的核心问题,找出了探究问题的钥匙,确定了分析问题的语境,还引入了阐释问题的理论。是这些问题让思维纵深发展,在原可能止步处再向前迈进,成为全文的重要支架。

PPT11:

有些问题也可能让同学们困惑。看看这三个问句。它们都出现在文章的第二段,似乎是重复的:古代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三个问句整合为一个呢?

PPT12:

其实在这些问题背后,存在一些隐藏问题,我们不妨推敲一下作者的回答,把隐藏问题找出来。比如:“为什么很少用树叶?”在道出下一句“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之前,似乎有旁人提出了一种假设:是因为古诗词里不用“树”这个字吗?作者说:不是,不是这个原因。

现在,请同学们尝试将后两个问答间的隐藏问题找出来。(停留10秒)

PPT13:

同学们,你们是怎么填的?

为什么单单“树叶”不常见?

假设:是因为文字洗炼的关系吗?

回答说:不是,这样的解释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诗人遇见“木叶”似乎都不再考虑

文字是否洗练。

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

质疑:这真的是诗人们有意而为之的艺术选择吗?

回答说:是的,而且“木叶”还发展为“落木”,为人传诵。

把这些隐藏问题找出来后,我们还会觉得这一组问题是重复的吗?

其实作者通过问答排除了“古诗词不用‘树’字”、“因为诗人追求文字简练”、“这或许只是诗人们一种无意识的选择,是偶然发生的现象”等其他对现象的解释,留下了“诗人钟爱‘木叶’正是因为‘木’字的奥妙”这一结论。

这组问题似乎让思维在原来的路径上转了个弯,“假设-求证-推翻-再假设”,通过对其他解释的考量、分析、判断来确定探究的方向,这是思维缜密的体现。

PPT14:

事实上,如果没有这样的思考,结论容易被质疑。比如第3段中作者说“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这一说法就有人商榷说:韦应物的“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不好吗?李商隐诗“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中的“落叶”只是一般的形象吗?刘沧诗句“落叶残花树色中”改成“木叶残花树色中”还是佳句吗?

老师举出前人的商榷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说“木叶”》一文的价值。一来希望同学们

了解对诗歌语言的品析涉及因素很多,“暗示性”不是唯一的标准;二来意识到读者因为生活经验、思想境界、心理气质和文艺修养不同,同样的诗句所引发的形象、联想、想象、情感也会因人而异。

我想,同学们在阅读中就可能怀疑过:“木”与“树”所产生的联想真的有这样大的差异吗?“木叶”真的能触发柔情的感慨吗?要将个人的体悟传递给读者可不容易。

有经验的诗评家往往从掌握的大量资料中挑选出最有说服力的内容,通过“取而合读”“联系比较”的方法来突显个人的审美体验。林庚先生也是这样做的,我们来看看文中那几个短小的问句。

PPT15:

这一段文字出现在文章的最后,是“木叶”和“落木”的比较。在前文,作者已经把“木”字的暗示性交代清楚,将“木叶”“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形态,“离人叹息”的情感及“游子漂泊”的联想呈现给读者。现在作者又回到“落木”,这个由“木叶”发展而来的词,是否能取代“木叶”成为一个更富魅力的文学形象呢?

作者用“至于‘落木’呢”、“而‘木叶’呢”两个小问题引出对这两个形象的解读,从画面的空阔程度,凭依的秋风力度,附着情感类型特点的差异,道出两者的不同,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审美上说,“木叶”既疏朗又不失绵密,迢远情深,柔婉美丽,它的独特并不因“落木”一词的产生而受影响。

这一句句轻问中,我们仿佛看到作者的徘徊顾盼,而艺术之美就在比照中得以彰显。

我们对《说“木叶”》一文中大量的问题进行梳理、探究,可以看到作者向我们展示的一些研究方法和路径,包括:明确概念的定义、辨析不同概念、结合语境将概念转化为形象、运用理论分析、假设求证、联系比较。但我们还要思考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在古代诗歌中,“木叶”突出地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树叶”却无人过问,至少没有出现过精彩的诗句。这样一个文学现象是这篇文章的起点。而这个现象是怎么被林庚先生捕捉到的呢?

PPT16:

让我们把课文的第一句话读一下:“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动人”的诗句,“鲜明”的形象——在诵读古诗时,情感被文字触动,能再造出栩栩如生的画面,这是抓住“木叶”这个形象的第一步。

PPT17:

“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读来平平的一句论断,绝非轻易得出,背后是作者对资料的掌握和梳理。不仅要发掘出沿用了“木叶”的诸多诗篇,还能品鉴其高下,进而,在梳理资料的过程中觉察“木叶”到“落木”这一发展。这是第二步。

感受到“木叶”之美,梳理出“木叶”一词为诗人一用再用,熟能生巧,问题尚未形成。“木叶”是什么呢?“木叶”就是“树叶”。那,“树叶”一词在诗歌中表现如何?好,又是梳理资料的过程。这之后,问题才出现:概念上一样的两个词,到了诗歌领域中一个反复出现,一个被弃置,这个现象就引发了认知上的冲突,我们忍不住要问一问“为什么”。

问题是怎么来的?来源于对事物的深刻洞察,来源于洞察结果与已有认知之间的冲突。

PPT18:

《说“木叶”》一文最为独特之处就是,作者行文时没有隐去这些承载着他的学养、禀赋、思维方式的问题,让我们得以一窥学术研究的门径。

今天的课上,我们对这些问题罗列、梳理,探究“这个问题重要吗”,“它有什么作用”,“这几个问题可以整合吗”,“问题是怎么来的”。

PPT19

同学们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呢?抓住现象提出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不断追问可以推进思考,形成研究的支架;质疑反思让事理说明更清晰严谨。总之,问题背后是作者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PPT20:

同学们能把这些启示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吗?让我们看一看教材上的单元任务。

任务三建议我们借助学习《说“木叶”》的经验探究古代诗词中一些艺术形象的特定意蕴。步骤是“自选形象”“搜集资料”“分析含义”“思考由来”。

PPT21:

倘若我这样做:选择“梅”这个形象,搜集了谢燮《早梅》、齐己《早梅》、崔道融《梅花》、林逋《山园小梅》,分析说诗句中的梅花都是孤傲高洁的,而这是因为它在寒冬独放,色泽清雅,幽香袭人。我“学以致用”了吗?并没有。

PPT22:

让我们将林庚先生的问题意识融入自己的思考。

比如在读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时候,注意到“板桥”这个形象。板桥是什么样的桥?诗人们常用“板桥”一词吗?我们虽然没有林庚先生的积淀,但可以借助搜

索引擎去查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全唐诗》中使用“石桥”的诗句虽多,但是没有出现什么名句;“板桥”数量上不及,却颇多佳句。那么这个“板”字的意味是不是值得我们去推敲呢?诗人们在什么场合使用“板桥”?他们的创作状态、情感志趣与“板桥”所在的情境有何关系?这样是不是“学以致用”了?

PPT23:

我们也可以像林庚先生一样通过假设质疑来检验自己的认识是否严密。比如“南浦”一词也是由屈原在《九歌》中最早使用,后来成为古诗中常见的送别之地,“东浦”“北浦”“西浦”都罕见,我可以问问,这会不会只是出于“用典”的习惯,而无关艺术高下?

当然我们还要带着问题将所选择的形象和其他形象进行比较,比如诗歌中的“暮鸦”和“寒鸦”一样吗?李商隐《隋宫》中有“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芳》中有“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诗句中的“暮鸦”“寒鸦”可以互换吗?

让问题引领我们的思考,这是我们完成单元任务三的关键。

PPT24:

那么今天第一项作业就是借鉴《说“木叶”》一文体现的问题意识,完成单元任务三。

第二项作业是完成练习册的第3、4、5题。

PPT25:

让我用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话来结束今天的课,这也是空中课堂第三单元的最后一堂课。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上进。

人教版高中语文说木叶中的诗歌

: ” “ 《说木叶》诗句鉴赏 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赏析:本诗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 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写景句渲染了黄昏时的气氛及湘君失望的心情。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月赋》 译文:洞庭湖的湖面开始有了波浪,于是树叶就开始渐渐脱落了。 3. 临江王节士歌① 陆厥 木叶下, 江波连, 秋月照浦云歇山。 秋思不可裁, 复带秋风来。 秋风来已寒, 白露惊 罗纨。 节士慷慨发冲冠, 弯弓挂若木,② 长剑辣云端。 【作者】 473-499,字韩卿,吴郡(今江苏吴县附近)人。州举秀才,少傅主簿,迁行 参军。永元元年,始安王遥光反,厥父被诛,厥下狱。后有敕,感动而卒。有 集十卷, 佚。 【注释】 ①据《汉书·艺文志》,有“临江王及愁思节士歌诗”四篇,此题作《临江王 节士歌》,后人疑陆厥误合为一。然原辞已佚,无从考校。 ②若木:传说中昆仑山上的神木。 【品评】 这首诗由秋天的肃杀之景引发出内心的慷慨之情,秋思与壮心相互生发, 唱出了一曲悲壮的节 士之歌。 诗的开端即以“木叶”、“江波”、“月浦”、“云山”等景物组成一幅 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景图。 如此秋景, 即令人联想到楚辞《湘夫人》中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寂寥意境,又令人生发出“萧 瑟兮草木摇 落而变衰”的凄凉意绪。这般“秋思不可裁”,有如缕缕秋风袭上心来,更何 况秋露凝衣,更添 几分悲凉!诗歌的前半段着意渲染出由秋景而生发的浓重秋 思,笔调明净,气氛凄冷。 后三句的情调一 变为激昂。面对秋景,荆轲一流的节义之士则是另一番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秋风寒水触动了节义之 士的一腔豪情。“弯弓挂若木,长剑竦云端”二句以浪漫的笔调刻画了节义之士顶天立地的形象,展示了 他们意气风发,傲视一世的气概。此诗笔力雄肆,在齐梁时不可多见,所以梁代钟嵘说陆厥 “具识丈夫之 情状”。 4.渡河北 作者:王褒 朝代:南北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注释译文 这首诗是王褒渡河北上所写,河,指黄河。南北朝时期,河北地区,先后有几个少数民族的军 事领袖陆续建立政权,汉人认为是异族的统治。“秋风”二句,渡黄河,秋风起,落叶纷纷扬扬,好似洞 庭湖波涌起,景色好似江南。这里化用屈原《九歌·湘夫人》名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常 山”二句:常山:郡名,治所今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正定县,辖境至唐县。代郡:汉代北部边郡,今河北省 蔚县东北和山西省东北部。临,靠近。亭障:当时修筑的军事防御工事。 心悲”二句:异方:异乡。陇 头歌:乐府歌曲名,属《梁鼓角横吹曲》,歌曲的内容是游子思乡。陇头歌也就是“异方乐”“薄暮”二 句:傍晚时将驱动征马,在北山拐角的地方迷失了道路。失道:迷路。山阿:山的拐角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羁旅他乡的感慨。诗歌开头两句用“因物兴感”的手法来引 出对江南故国的悠远思念。黄河边上的“木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 此番情景使诗人想起屈原的 名句:“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想来此时此刻,那浩荡的秋风也同样吹拂着江南的洞 庭湖水……。“还似”二字把诗人的怀念之情极其委婉地表达出来了。三四句写北渡所见之景,感 慨原本汉代的北部边塞,却成了北朝异族的工事,把深沉的历史感慨融入故国之思中。五六句写北 渡所闻。《陇头歌》是抒写思乡之情的乐府歌曲,作者正在愁惨之际,听到远方传来异国悲凉的歌 声,更觉肝肠寸断。 结尾二句用信马由缰、 茫然迷路的动作来刻画诗人心灰意懒、 怅然若失的情状, 一种惆怅绵渺的情味萦绕在画面中。这首诗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同时又具有苍劲悲凉的格调,表 现出南北诗风融和的特点。 5.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屈原《橘颂》

高二语文说木叶练习题

《说“木叶”》练习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说shuō说服学说游说著书立说 B.省xǐng省亲省悟反省不省人事 C.行xíng行书行家品行各行各业 D.角jué角色角力角逐角弓反张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中流砥柱开诚布公责无旁贷风驰电掣 B.刚正不阿殒身不恤虎据龙盘哗众取宠 C.滔天罪行惩前毙后精益求精趋之若鹜

D.身体力行融汇贯通语无伦次如法泡制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______。 (2)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练的______。 (3)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______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______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 A.启发缘故显然洗练 B.启示原因显然洗练 C.启发原因明显简练 D.启示缘故明显简练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

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望的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练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说木叶》教案三篇-最新范文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说木叶》教案三篇-最新范文 【导语】《说“木叶”》是高中语文教材中不可多得的一篇介绍古典诗歌鉴赏知识的文章,让中学生对古典诗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Ⅰ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Ⅱ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说“木叶”》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㈠导入: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落叶,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板书课题) ㈡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学生兴趣顿起,纷纷回答“树”)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树木树木,树就是木.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 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在表示清秋的句 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找找课文中古人用木叶写清秋的诗句. 接下来我们看看“树叶”与“木叶”在暗示性意味上有什么不同?林庚先生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你能否找到理论依据呢?(见第5段) ⒌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 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空阔 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饱满 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疏朗微黄 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繁润绿色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说木叶优秀教案

说木叶优秀教案 我们要学会在唯美的文字中感受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语文课文《说木叶》优秀教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说木叶教案一 教学目标 Ⅰ、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Ⅱ、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导入: 各位同学,有个成语叫"一字千金"。对我而言,第一次领略到一个字的分量,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次作文评析课上。当时我对自己的文章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赞赏。记得老师进来后的第一句话是"有一篇文章,我就冲它用了一个字,我给它打95分。打这样的高分,对我来说,是极为难得的。"同学都充满了好奇,老师接着说"这个字就是一个悟字。我们的同学都说我学到了,我明白了,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而这位同学却用了一个悟字,难能可贵。"这篇文章不是我的,在羡慕的同时,一个字在文章中的分量就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上。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象鲁迅 (象姑娘还是象小伙子,象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 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

高中语文《说木叶》说课稿

《说木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我首先想到这样一段话。诚如林先生所言,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答的。 林先生在这篇诗论中所给的结论是: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就比如文中所说的“木叶”,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然而,“木”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起了叶子”,这样,也就有了“落叶”的暗示,还有颜色的暗示——“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诗句便“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读着它,甚至“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之于“树叶”一字千里的差异。

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我们将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二、教法探究 1、小组讨论研究。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文的教学目的是: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2、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3、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教学重难点为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迷吧。

《咬文嚼字》《说木叶》《中国诗的特征》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咬文嚼字》《说木叶》《中国诗的特征》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石家庄实验中学李亚 教学设想:这个单元是文艺评论与随笔,专业性较强,于学生而言有些难度。学生没有这么高深的文学素养,看此类文章,费时而无所收获,犹如牛听琴音。如何让学生有所吸收,吸收什么,是我课前重点准备的。《咬文嚼字》《说“木叶”》《中国诗的特征》均涉及到一点,即中国古典诗歌的特征--暗示性。如能将这三课合并同类项,综合起来,重点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暗示性,并能活学活用,则算达到了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1、掌握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特征--暗示性 2、归纳三课内的古诗词 3、补充课外例子,关注诗歌的暗示意义 教学重点:诗歌的暗示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钱钟书的《谈中国诗的特征》里,说中国诗的特征是什么?请同学们勾划出来。 明确:“……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 即是“说不出来的话比不上说不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

不出来的话”“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此时无声胜有声”“解识无声 弦指妙”。 诗歌举例: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 无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 二、《说“木叶”》里也谈到了诗歌的暗示性。 请找出作者对暗示性的说明: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 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 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 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 在此。

最新整理高三语文高三语文《说木叶》教学设计.docx

最新整理高三语文教案高三语文《说“木叶”》教学 设计 高三语文《说“木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升古典诗歌鉴赏的能力。 2、熟读课文,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的情感差别以及作者的观点。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古诗词句子,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教学重点:1、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在艺术领域的差别。2、把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高考导航: 1、积累文中“相去无几”“一字千里”等常考成语,纠正文中“一字千金”的错误。 2、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以及高考常见意象的含义。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走进文本,认真细致地把握语句的含义以及作者的观点。 2、调动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 3、总结并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鉴赏方法,并且尝试用这种方法去鉴赏诗歌。教学媒介:多媒体、导学案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我姓卓,卓文君的”卓“,我来自广西;我的丈夫姓张,来自云南富源。” 提问请问,我刚刚这段话给大家传递了一个什么暗示性的信息? ——我已经算得是云南人。 是的,文字具有联想意义,可以传递一些暗示性的信息,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木叶给我们传递什么暗示性的信息。 二、文本探究 (一)摆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

提问文章的题目是《说“木叶”》,这告诉我们本文主要讨论的中心是“木叶”,那么请问,文中告诉我们一个有关“木叶”的什么现象?(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一段,筛选有效信息。) ——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一词。PPT展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提问一般来说,我们“木叶”可以理解为“树叶”,为什么古代诗人几乎不使用“树叶”一词呢? (二)析问题——分析“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艺术差别 (1)“树叶”与“木叶” 提问“树叶”与“木叶”的差别点在于“树”与“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三段、第四段,筛选有效信息,回答“树”与“木”的区别。) 树——有生命力的,翠绿的,枝叶繁密的 木——没有活力的,枯黄的,树叶落尽的 朗读第四段最后两句话 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2)“落叶”与“木叶”

《说木叶》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案设计 林庚 教学目标: Ⅰ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Ⅱ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说“木叶”》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㈠导入: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 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 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落叶,不说 “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 有何区别呢?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 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 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 作一番探幽。(板书课题) ㈡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 称它为什么?(学生兴趣顿起,纷纷回答“树”)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树木树木,树就 是木。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 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 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 厚 木:落光了叶子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 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在文章第 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 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 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 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 在表示清秋的句

高三语文《说木叶》知识点

高三语文《说木叶》知识点 林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

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

说木叶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

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高中语文必修五《说木叶》优秀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本文是必修五第三单元第二课的文艺评论,内容看似繁琐,其实结构简单,契合了论说文最基本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由“木”“树”不同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潜在的暗示性。解读这篇文章时,教者也应借助这种“潜在的力量”,通过多媒体课件,巧妙运用声、色,形,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与无形中点化学生,引导他们含英咀华,于细微处见精神,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从而让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去把握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结构,,并理解木叶意象的意蕴。 2、积累古诗词名句;学习理解古诗词语言富有暗示性的特点 3、根据诗歌语言的特点,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提高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木叶”与“落木”的不同意 味,了解其所造成的诗歌的意境差别;“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的理解 2、学习文章由“木叶”这一特殊意象入手分析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的从小处着手的写法 教学过程与环节: 一、导入新课,走近文本 1、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学生共同背诵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想像这句诗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不是说漫天的木头从天而降呢?阐述个人对诗句的境界的感受。 明确: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漫天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 这样看来,落木就是飘落的树叶,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枯叶、落叶,而用落木呢? 明确:杜甫的这两句诗历来以境界阔达闻名,在极其萧飒荒凉的景象中又充满着一种浑灏奔放的气势,重要的因素是“落木”传递出了这种意境。让我们一同走进林庚的《说“木叶”》,详细探究其中的奥妙。 2、【走近作者】林庚(多媒体展示) 【学生活动】利用有关资料,对作者自然情况以及文学成就、创作主张进行自学了解 二、阅读文本整体感知 【诵读课文,初步感知】 1、【基础自测】(运用工具书自行解决识记字词,做好读书笔记) 袅袅 ..照浦褒扬灼灼亭皋寒砧涔阳万应锭言筌窸窣迢远柳恽. 2、【积累名句】(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全诗内容,做好读书笔记)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③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④皎皎云间月灼灼月中华 ⑤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阅读文本整体把握】

高中语文《说木叶》优秀说课稿

高中语文《说木叶》优秀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我首先想到这样一段话。诚如林先生所言,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答的。 林先生在这篇诗论中所给的结论是: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就比如文中所说的“木叶”,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然而,“木”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起了叶子”,这样,也就有了“落叶”的暗示,还有颜色的暗示——“它

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诗句便“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读着它,甚至“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之于“树叶”一字千里的差异。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我们将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二、教法探究 1、小组讨论研究。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文的教学目的是: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3、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为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抓关键句,理清思路,概括观点 1、浏览全文,勾出关键句,理清思路,概括观点 关键句: 1)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2)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3)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4)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5)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6)“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7)“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思路: 第1段:列举诗句,引出议论话题——“木叶”成为古诗意象。 第2段:提出古诗中用“树”“叶”“木叶”而不用“树叶”的文学现象(现象)第3段:提出要对“木”的来历进行思 索。(质疑) 第4至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 征。(解疑) 其一:艺术特征之一:“木”用于秋风叶落季节,含有落叶因素。 举例、比较:“高树”——满树叶子、饱满 “高木”——叶子越来越少、空阔 分析原因:诗歌语言有暗示性。 具体阐释:“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一致,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木叶”——“木”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被排斥到“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不一致,“木叶”暗示着落叶。 其二:艺术特征之二:“木”有微黄、干燥之感。 比较分析:“树”——褐绿色,与叶接近 “木”——微黄色,干燥 举例阐述:“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整个疏朗 清秋的气息。 “落叶”——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高三语文教案范文:说木叶

高三语文教案范文:说木叶 教学目标 1.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4.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 1、分析课文,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总结归纳; 难点: 1、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中的同类现象。 教学方式朗读法、探究法、分析与归纳等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

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说木叶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

说木叶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 《说“木叶”》教案 【教学目标】 1、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教学过程】 ㈠、导入: 各位同学,正式上课之前我想先给大家复习一个成语叫“一字千金”,相信大家对这个成语的意思非常熟悉了。那“一字千金”是从哪个故事来的呢?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做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历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

集门客进行商议。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太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学问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为《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便流传至今。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说木叶》优秀教案

说“木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比较“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在诗歌中不同的意蕴。 2.善于根据题目,关键性的字、词、句,去理清文章的大体思路,化繁为简。 3.在诗歌鉴赏中,引导学生做一个敏感而有修养的鉴赏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学情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背诵杜甫《登高》,师:请想象其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不是说漫天的木头从天而降呢? 明确: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漫天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 师:这样看来,“落木”就是飘落的树叶。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枯叶、落叶,而用落木呢?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给我们解答吧。 二、整体感知,明确观点 Ⅰ发现问题(1-3)“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Ⅱ分析问题(4-6)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Ⅲ总结全文(7)艺术领域:一字之差,一字千里。 三、合作探究,品味“木”的丰富意蕴 1.多媒体显示诗句,学生体味“木”与“树”的不同,得出“木”的第一个特征。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比“树”显得更单纯 .....。 ..,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高中语文必修五《说木叶》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五《说木叶》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五《说木叶》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五《说木叶》教案 教学目标: Ⅰ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Ⅱ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说“木叶”》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导入: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落叶,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板书课题)二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学生兴趣顿起,纷纷回答“树”)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树木树木,树就是木。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

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 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在表示清的句 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找找课文中古人用木叶写清的诗句。 接下来我们看看“树叶”与“木叶”在暗示性意味上有什么不同?林庚先生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你能否找到理论依据呢?(见第5段) ⒌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 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木: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空阔 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饱满 木叶:袅袅兮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疏朗微黄 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繁润绿色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⒍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

高三语文说木叶知识点

高三语文《说木叶》知识点 高三语文《说木叶》知识点 林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缙凇豆乓狻?)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