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我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论我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摘要失业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

尤其在20世纪以后,发达国家经济危机频繁发生,失业问题一次次爆发。

当前,失业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及我国关注的焦点问题,有人将中国面临的就业问题描述为没有就业机会增加的经济增长。

文章分析了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及成因,并结合国情提出解决失业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失业原因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一、前言中国市场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失业问题必然存在。

但是,过高的失业率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如影响社会稳定,政府失业保障压力增大等。

因此,如何采取措施降低失业率以维持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

我国当前剩余劳动力过剩,供求严重失衡,情况不容乐观。

二、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一)人口总量大。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是人口总量大,为世界之最,这是我国相对于其他国家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劳动力供给量大,就业岗位相对不充足,使得供需不平衡的现象普遍存在。

有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2000年为8.5亿人,预测在 2020年将达到最高峰,为近10亿人,比2000年增加1.5亿人,增长17.6%。

(二)农村就业问题突出。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

农业在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的同时,又承担着容纳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形成了严重的隐性失业。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仍在1.5亿左右,这些劳动力靠当地的农业或乡镇企业难以消化,而是更多地流向城市,加重了城市的就业负担。

(三)经济结构调整。

我国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化,市场经济更为讲求效率,通过优胜劣汰,将资源从效率低的企业转移到转移到效率高的企业,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部分企业的破产倒闭和某些行业过剩生产力的压缩,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结构调整使得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导致大量的职工失业。

(四)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在实行市场经济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也在变化升级,这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产物,但对于失业问题没有产生利好。

中国失业现状现象的状况、问题、成因及对策

中国失业现状现象的状况、问题、成因及对策

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
Hale Waihona Puke (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2.保证小额贷款的顺利发放。小额贷款因盈利率 很低,无法保证商业银行发放小额贷款的积极性,建 议由与门的政策性银行来承担这一职能;同时,对下 岗职工自谋职业提供信贷支持,应建立一丧担保基金, 对经过可行性论证的项目提供担保,消除下岗职工获 得创业资金的障碍。 3.税收减免政策应从集丨在服务业逐步扩大到制造业, 因为制造业能容纳更夗的产业工人,对吸收下岗人员 夗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以至免税。


全球最突出的发展问题是就业不失业。国际劳工 组织二10月19日在日内瓦发布《2011年全球青年就业 趋势报告》指出,青年人失业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丨 国家同样存在,发达国家失业率高企、就业乏力, 2010年爱尔兰青年失业率高达27.5%,在意大利、希 腊、英国等欧洲国家,15岁至24岁青年人长期失业率 较24岁以上成年人高出两三倍;在一些发展丨国家, 年轻人就业难,有丌少青年从亊危险繁重、朝丌保夕的 工作。报告指出,过去20年里,丨东和北非地区近四 分乊一的年轻人失业,丌少年轻人找工作四处碰壁,失 望和愤怒情绪高涨,这一问题也成为引发该地区社会劢 荡的重要因素。这就是丨国失业不就业的全球背景。
中国失业的问题

(三)下岗职工再就业形势严峻 自20丐纪90年代以来,平均有3%-4%的职工 从国企丨分离出来;同时,集体企业也参照国有企业 迚行改革,下岗人员迚一步扩大。1993-1999年, 丨国下岗人员数量从300万人猛增到1174万人,年 平均增长率高达40%。2000年以来,虽然政府加大 再就业保障力度,解决了部分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 但这部分人员数量依然较大,所以下岗失业人员已经 成为丨国失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失业的五大特征与对策

我国失业的五大特征与对策

19
7一
2 X( X)
年均 为
.
3
1%
,
20 0 1
年陡升 至
.
3 6%
,
1 . 2 亿 以 上 的农业 剩 余劳 动 力需 要 向农村 中 的非农
2仪)2 年 达到 4 % ,
今年上半年升为
4
.
2%

我 国计
产业 和 城 镇转 移 ; 从 中期 来看 , 如 果按 照 每个 农业
划 将今 年城镇 登 记 失业 率 控 制 在 4 . 5 % 以 内 。 如果
80 万人 , 实际上 恐 怕 不止 此 数 。 如果 再 加 上 尚未 实现 再就 业 的下 岗失业人 员 和 国家 机关 、 事业单 位
的分 流人员 , 我 国城 镇今 后若 干年 内每年 工作 岗位
的缺 口 约在 25 0 万 人左 右 , 城 镇 失业 率 约 为 12 %
左右。
与此 同时 , 我 国劳动 力供求 的结 构矛盾 和素 质
2田 万 人 ; 仅 此 3 项 之 和 即为 13 80 万 人 。 按 照 国 家 有关 部 门实际使用 的城镇 就业 人员 的 数字计算 , 我

20
2 年城镇 失业率约为
.
7
2%

如果再考虑 到 我
国城镇 登记 失业 的劳 动年 龄 限制和 尚未登记 的失业
人 员 , 扣 减城镇 下 岗失业人员 中 的隐性就业 人 员 ,
聘会 , 月 薪 提 到 日汉幻 元 , 还 是 招 不 到 合 适 的人 。
与此 形成 鲜明对 照的是 , 我 国也 有相 当一部 分劳 动 力 因素 质 较 差 而 失 业 或 难 以 就 业 。 例 如 , 19 8 -

毕业设计论文:城市社区居民失业问题与对策

毕业设计论文:城市社区居民失业问题与对策
而一些找到工作的年轻人,因待遇、职位等原因,频繁跳槽,或干脆打零工,工资入不敷出,虽然已经上班,却常常向父母伸手要钱,成为“啃老族”。甚至有些人已经结婚成家,仍然靠父母的退休金过活。
(五)仍有部分人观念陈旧,不思上进
一些“4050”失业人员,吃惯了“大锅饭”,“等、靠、要”思想根深地固,很难接受自己失业的事实。他们失业后,不是思考如何学门新手艺新技术,总觉得自己失业了很丢人。在一些企业尤其是国营企业宣布破产后,失业职工不是认真思考该如何创造新局面,而是扯起横幅去政府门口静坐。
笔者在沧州市运河区经协小区进行的简单调查中,约有半数以上的失业人员未经过职业培训,只有少部分人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因各种原因,最终并没选择或从事相应的工作。在这些人群中,职业培训面窄、周期短、针对性不强,造成再次就业困难。
(三)失业人员负担较重,易引发社会问题
失业人员都有较重的家庭负担,比如:孩子教育、家人健康、老人赡养等一些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这些又是支出比较庞大的费用。若再有突发性事故,更是雪上加霜。
一、结合我国整体就业情况谈论沧州社区居民失业、就业现状
我们先看两条官方发布的信息:
2006年10月,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披露我国2006年第三季度工作进展情况:截至9月底,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其中1月至9月份,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32万人。
2007年7月2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副主任尹成基在新闻发布会表示,1-6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29万人,比去年上半年多实现就业2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0%。
邯郸涉县不断拓展就业服务领域,实现功能多元化,注重就业服务整体功能的发挥,推动就业服务向“多层次、多元化、广覆盖、无缝隙”发展。建立设备齐全、功能齐备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从单一的劳务输出向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考核鉴定、人力资源输出、跟踪服务、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一条龙服务的转变,有效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进行。

现阶段中国失业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现阶段中国失业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阶 段 中 国 失 业 现 状 原 因 及 对 策 分 析
王 雷
( 开大 学人 口所 ) 南
【 要 】 失 业 问题 是 随 市 场 经 济 产 生 而 出现 的 一 个 社 会 经 济 现 象 , 是 世 界 各 国 面 临 的 难 题 。 自失 业 问题 产 生 以 来 ,各 国政 府 都 将 失 摘 也 业 问题 列为宏观 调控 的重要 目标 , 并通 过各种政策工具进行 治理 。而我 国作 为社会 主义的人 口大 国, 正处 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 , 失业 问 题 也 日益 凸 显 。 因 此 ,解 决 我 国 的 失 业 问题 , 于 我 国 的 经 济 发 展 和 社 会 稳 定 ,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政 治 , 经 济 和 社 会 意 义 。 对 都 【 关键 词】 失业 问题 特点 原因 解决对 策 【 图 分 类号 】 8 2 中 【文 献 标 识 码 】 A 【 文章编 号】1 3 0 ( 1 ) —0 0 7 —8 9 2 0 6 2 0 0 4 2 —0 2 2
加 9 9万人 。全年城镇 新增就 业 l 4万人 , 7 1 8 有 5 5万下岗失业人 员灾现 了再 就业 , 中帮 0 其 助 “0 0 4 5 ”人 员等就 业困难 人 员实现冉就业 17万人 。而年 未城镇 登记失业 人数为 8 7万 4 4 人, 城镇 登记失 、率 为 4.%, J 1 失业牢仍然 居高 不下 。④ 可见 , 虽然 经济迅速 发展 , 目 每年 并 可以带 来更多新的项 目工程 和就 '¥ 会 , l/ k L 却无 法满 足 劳 动力 市场 的 需求 。 第 四 , 业 j 岗并 存 。 一方 而大 量的 失 空 失 、 员和 毕业生在到处寻 找工作 , 一方 人 另 国家和企 业每年也会提供 相当多的就 业岗位 , 却总是存在着 失 业与空 岗同时存在的现 象 , 这 其 中的原 因也值 得 我仃】 深思 。 中国 目前的失业状况 , 主要是 由以下 多种 原冈造成 的 。 首 先 ,人 口网素 。 我国是 世界 j人 口最 多的 家 , 人 口约 占 世界 人 口的 五分 之一 。 总 在这样庞 人的人 口基数下 , 虽然一直 以来 持 计划生 育的政 策 , 国还 是处 于劳 动年龄人 口 我 不断增长的阶 段 , 每年城 镇新增劳 动力供给超 过T万 。冉加 K已有的劳动 力 , 得劳动力供 使 给人 人超过 了对其 的需 求 。在这 样庞 人的人 口压 力下 , 对有 限岗位的 竞争也 F趋激 烈 , t 由 此导 致的 就 业 力是 非 常 明 的 。 其次 , 构性 冈素 。所谓结 构性 失业 , 结 是 大, 每年新成 长劳 动力数 以下万 汁 , 青年就业 指由于经济结 构的变化 , 劳动力的 供给和需求 问题 L益突 山。城 镇登 记失 、 员L ,3 5岁 在职 、 上 、产业 、地区分布等 方面不协调 】 人 I J f 、} 能 以下 的 占 7 0%左 右 。②全 国 旨通 高等 学校 所引起 的失 业。 目前我目的 经济 处 于转型 历年 牛业生 人数如表 l : 时期 , }国家正在大 力促 进经济结构调 整和 并 J ‘ 20 0 7年毕 、生总人 数 到 4 5万人。而 产业结构的优化 升级。在这 个过程 中, I 9 就会 出 2 0 年 又将 再创历史新高—— 达到 5 9 08 5 万人 , 现各种 各样 的问题 。随 着农 村经营 方式 的改 比 2 0 年增加 6 07 4万人 。然而 L此 IF , j , l 毕业 变和农 、产业 结构的调整 , s, lf 【 农村剩 余劳动力 向 生的 就业率却 在持续下滑 。 非农产 、 的转 移是 必然 的趋 势。根 据劳 动 J 5 - 从现状 n以看山 ,t目的失 、 1 问题呈现 出 社会保障部 课题组( 0 5年 的研究 , 20) 中部地 区 以 下特点 : 和西部 地 区的部 分省份 是农 村转移 劳动 力的 前先 , 业率随着 q 经济的高速 发展而 主要 输 出 地 ,而 东部 地 区 是 主要 的输 入地 。 失 I 0 4 中西部 地区农村劳动 力流 动就业 占全 不 断增 加 。 尤其是 近 几年 , 种趋 势更 加 明 2 0 年 , 这 显, 越来越 引起 : I 会各 界的J 关注 , 泛 见表 2 国农村劳 动 力流动 就 业的 比例为 6 %。农卡 。 7 I J 其次 , 业 人群 的年轻 化。 以 , F国 劳动力9 t 务工 7 %是在东部地 区 , . 失 由 1 ̄ " i 0 几多聚集 企改 革而下 岗的职 工多为 4 0— 5 人 员。这些 在省 会城 市、 地级 市 、县 级 和 建 制镇 等 。 0 人年龄 偏火 , . 业知 识和技能方 面也有所 ⑤南十大量 的农村剩余劳动 力向城镇转移 , 日在 对 J 欠缺 , 跟不 上新技术 的发展 。所 以 , 为了企业 城 镇 人 员就 、 必 然 会造 成 很人 J 力 。冉 有 , 将 来 更好 的发 展而 下 岗 , 町以 解 。而现 经济结 构的 调整就 要求 市场 重新 对劳动 力资 也 在, 刚刚 毕业的 人学生具有 良好的素 质和 专 1 源进行 配置 , I k 以适 应其变 化 。因此 , 配 置过 在 知识 , 却也加 入 了失 业人军 , 每年 这些大 学生 程 中 ,大量素 质 低 、 【技 能落 后的 劳 动者 k 为 了 找 到 _ 作 而 四 处 奔 波 。 失 业人 群 的 年 龄 难以适应 市场 发展的需要 , I : 所以被 淘汰产生失 越来越 小 , 这不 得不引起 我们的高 度重 } 见。 业 。 时 , 兴产业 的迅速 发展 , 新 使适 合 眩产 第三 , 经济增 长所刨造的就 业帆会远赶 不 业发 展需求的劳动 力出现暂时性短缺 , 从而造 上新增的失业 人数。数据 显示 , 0 6 2 0 年末全国 成 了失业 与空 岗并 存的 现 象 。此外 , 区经 地 就 业人 员7 4 0 6 0 万人 , 年末增加 5 5 比 7 万人。 济发 展和产业结构 不平衡等原 因 , 会带 来人 也 年末城镇就 、 人 员 2 3 0 f 8 1 万人 , 卜 比 年末 净增 量 的 失 、 口 。 f 人

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

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

长春工业大学自学考试毕业论文报考专业: 工商企业管理准考证号: 291511100215 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摘要:目前,失业(包括下岗)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非常突出的也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现阶段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应怎样认识当前社会出现的失业问题,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这些现在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失业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失业问题是各国经济存在的普遍现象,但太高的失业率会危害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

对于我国来说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

充分就业是现代国家宏观经济的一项重要目标之一。

所以,正确认识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寻求一条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失业原因影响对策The current Chinese unemployed cause of formation analysis andCountermeasures【Abstrac t】At present, the unemployment ( including off-duty ) has become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life is very prominent and the whole society focus problem in China at the present stage, why will produce a large number of unemployed population, should understand how the current society appears the problem of unemployment, the unemployment phenomenon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present what kind of trend, wha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solve it, these all have now become the new subject in front of us. Unemployment is not only an economic problem, but also is a sensitive social problem, the opera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problem of unemployment is a national economic phenomena, but too high unemployment rate will endanger the economic prosperity, social stability. China is a major soci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Full employment is the modern country of macroscopical economy an important goal of. Therefor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unemployment situation, reason, seek the efficient way that solves unemployed problem, have important theory and realistic meaning.目录一、我国失业的现状 (1)(一)失业的定义 (1)(二)失业的类型 (1)(三)我国失业的现状 (1)二、失业的成因分析 (4)(一)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 (4)(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5)(三)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 (5)三中国就业形式 (5)四、失业的影响 (6)(一)积极影响 (6)(二)消极影响 (7)五、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思考 (8)参考文献 (13)一、我国失业的现状(一)失业的定义科学的界定失业的定义,是正确判断失业状况的前提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世界各国政府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前我国失业现状及特征1

当前我国失业现状及特征1

当前我国失业现状及特征1.城镇失业人数不断攀升。

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集中表现在城镇。

根据国家统计公布的数字,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最高的是1952年(13.2%)。

1981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1985年降至1.8%。

1986—1995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在2%— 2.9%之间徘徊。

1996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3%,1997—2000年均为3.1%,2001年陡升至3.6%,2002年我国2002年城镇失业率在9%左右。

根据国际上的较为流行的划分标准,失业率在7%—8%为失业问题突出型,9%以上为失业问题严峻型。

不难看出,我国当前的城镇失业问题已相当严峻,城镇真实失业人口也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峰。

2008年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失业率大概是9.4%。

2.总量矛盾、结构矛盾与素质矛盾并存,结构性失业存在。

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总量矛盾相当突出。

假定我国农业劳动力总量不再增长,从近期看,如果按照每个劳动力平均耕种10亩地的标准,将有1.2亿以上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城镇而言,我国目前每年大约新增就业岗位800万人,这还不够满足城镇每年新增约1000万劳动力的求职需要。

如果再加上尚未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分流人员,我国城镇今后若干年内每年工作岗位的缺口约在2500万左右。

我国劳动力供求的结构矛盾和素质矛盾也相当明显。

在我国现有的7000万产业工人中,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5%,高级工、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则明显缺乏。

目前,我国仅数控机床的操作工就缺60万人。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也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则因素质较差而失业或难以就业。

1998—1999年,我国约有 57%和54.7%的城镇下岗职工只有初中以下学历。

3.经济波动,周期性失业存在。

从1982~1989年,在这个经济周期中,1984和1985两年是峰顶,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3.6%和13.5%,到1985年,工业增长率高达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8%。

城市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城市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城市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内容摘要:我国城市居民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现阶段社会经济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失业人数不断上升,失业问题日益凸现。

城市居民失业问题分布极广,同时,我国城市居民失业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

城镇化水平高的省区失业问题相对严重些。

我国城市居民失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正在下降。

另一方面,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向老龄化趋势发展,导致中国目前正处于劳动力供给最为丰富的时期,最终导致中国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

总之,解决我国城市居民失业问题势在必行。

本文从总结我国的城市居民失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城市居民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我国城市居民失业问题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居民失业问题对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我国城市居民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已进入新一轮的失业高峰期,成为现阶段社会经济最为突出的问题。

劳动力供给过剩和就业需求相对不足使城镇就业变得越来越困难。

一方面,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正在下降。

另一方面,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向老龄化趋势发展,导致中国目前正处于劳动力供给最为丰富的时期,最终导致中国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

这种矛盾还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同时,我国的就业存在着严重的地区间和行业间的不平衡。

劳动力不断从供给压力大的地方流向供给压力小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农村劳动力不断加速向城镇地区流动的主要原因。

城市居民失业问题将来带更多城市社会问题,所以解决城市居民就业势在必行。

本文从总结我国城市居民失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城市居民失业将来的严重后果,并提出解决我国城市居民失业问题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城市居民失业现状(一)失业的含义失业人口的涵义及技术指标的选取国际上通常将失业人口划分为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两大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
失业问题是近几年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

重大问题,加强对其研究,对于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更好发展、维护、实现人民的利益,
促进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紧紧围绕主题,阐述了
当前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及特点,简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对解决当
前我国失业问题对策进行初步思考。
关键字:
失业;原因;对策;研究

目录大纲

一、前言
二、当前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及特点
(一)我国失业问题现状
1、企业大量人员下岗分流,造成大量城镇失业
2、农业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带来巨大失业问题
3、新失业群体的出现,带来新的失业压力
4、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凸显,加重失业压力
(二)我国失业问题的主要特点
1、隐性失业显性化
2、失业的非自愿性
3、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同步性
4、总量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同时并存
三、产生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人口众多,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
(三)就业体制矛盾突出,导致大量隐性失业及自主就业困难
(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
(五)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引发失业波动
四、对解决失业促进就业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宏观调控,使就业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相协调
(二)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就业资金的投入
(三)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发就业岗位
(四)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就业
(五)完善就业配套措施,创造有利的就业制度环境
五、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