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现实意义
庄子人生哲学的理论基底及现实意义

庄子人生哲学的理论基底及现实意义【摘要】庄子人生哲学强调自由与自然的关系,倡导感悟生命的无常性,拒绝功利主义观念,以游戏人生。
这一理论基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超越功利主义的生活方式。
庄子的人生哲学对当代人们有着重要的启示,可以帮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态度,调整对生活的看法。
通过遵循庄子的人生哲学,人们能够更加自由自在地生活,体验生命的美好和无常。
庄子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在于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被功利主义束缚,以轻松愉快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伏。
庄子的思想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引领着人们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态度。
【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理论基底、自由、自然、无常性、功利主义、游戏人生、现实意义、启示、人生态度、调整1. 引言1.1 庄子人生哲学的重要性庄子人生哲学作为中国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哲学意义。
庄子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许多独特而深刻的见解,为我们认识世界、理解自我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庄子人生哲学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人类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探索,为我们指引了一条独特的生活之路。
通过深入研究庄子的思想,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信、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庄子人生哲学的重要性还在于其对于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心灵滋养,使我们更加尊重自然、珍爱生命,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研究庄子人生哲学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还能够启迪我们对当代生活的思考,提升自己的人生品质和幸福感。
1.2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也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庄子》一书中阐述了自己的人生哲学观点,强调了自由、自然、无常、拒绝功利主义以及以游戏人生等重要思想。
庄子的哲学思想深刻而广泛影响了后世,被认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贡献之一。
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挑战,越来越多的人对庄子的人生哲学产生了兴趣,试图从中汲取智慧,探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庄子人生哲学的理论基底及现实意义

庄子人生哲学的理论基底及现实意义【摘要】庄子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其理论基底深厚,核心观点突出。
本文将探讨庄子人生哲学的哲学基础,分析其核心观点和现实意义,并探讨其在当代的借鉴和实践价值。
结合现实案例,探讨庄子人生哲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展示其独特价值和深远影响。
通过对庄子人生哲学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启示人们如何理解人生、面对困境和实现自我价值,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人生哲学思考方式。
庄子人生哲学的重要性和意义不仅体现在哲学领域,也对当代社会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理论基底、核心观点、现实意义、当代借鉴、实践价值、启示、深远影响、独特价值1. 引言1.1 庄子人生哲学的重要性庄子人生哲学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启示意义。
庄子人生哲学通过对人生、世界和自然的反思,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理论和观点,帮助人们认识到人生的本质和意义,指导人们如何在繁杂的世俗生活中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庄子人生哲学强调了对自然的尊重和顺应,认为个体应当与自然和谐共生,放下功利心和执着,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这为当代社会中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智慧,帮助人们意识到追求物质消费和外在成就并非人生的最终目的,鼓励人们从内心寻找快乐和满足。
庄子人生哲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人生智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世界,指导人们在纷扰的社会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和和清晰,实现自我的完善和升华。
研究和理解庄子人生哲学对于人们提升个人修养、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庄子人生哲学的意义庄子人生哲学的意义在于其对人生态度和生活观念的影响。
庄子强调放下执着、追求心灵自由,主张顺应自然、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这对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焦虑、压力和功利主义观念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庄子的人生哲学教导人们要超越物质追求,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内在的自由,引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接受自然的变化和转变,从而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感。
庄子的个人解放哲思及其现实意义

庄子的个人解放哲思及其现实意义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庄子》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一。
在我的研究中,我深入探讨了庄子的个人解放哲思及其现实意义。
庄子的个人解放哲思强调个体的自由与独立,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这种思想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庄子的个人解放哲思强调个体的自由。
庄子认为人应当摆脱社会和道德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独立。
他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个体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度干预和控制外界事物。
这种个人解放的思想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压力和束缚,人们常常感到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追求自己真正的内心需求。
庄子的个人解放哲思提醒我们,个体应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内心需求,摆脱社会和道德的束缚,实现真正的自由。
其次,庄子的个人解放哲思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庄子认为,人应该通过修炼内心,达到超越世俗的境界,实现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他提出了“大彻大悟”的思想,主张个体应该超越一切烦恼和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各种外界的压力和困扰所困扰,难以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庄子的个人解放哲思提醒我们,个体应该通过修炼内心,超越一切烦恼和困扰,实现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最后,庄子的个人解放哲思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代社会充满了竞争和压力,人们常常感到困惑和迷茫。
庄子的个人解放哲思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应对的方式。
个体应该通过摆脱社会和道德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独立;通过修炼内心,达到超越世俗的境界,实现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这种思想对于个体在当代社会中寻求真正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庄子的个人解放哲思及其现实意义是我在研究《庄子》过程中的主要发现。
庄子的个人解放哲思强调个体的自由与独立,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这种思想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个体应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内心需求,摆脱社会和道德的束缚,实现真正的自由;通过修炼内心,超越一切烦恼和困扰,实现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庄子哲学的现代意义

庄子哲学的现代意义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庄子的思想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提倡心灵的自由、平和和宽容。
他的思想触及了人类存在的本质问题,对于我们认识自己和世界有着深远的启示。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庄子哲学的现代意义,并分析其对于当代社会的启示。
1. 自由与自然庄子认为,人应该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自然。
他主张人应该放下功利心和欲望,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各种压力和束缚所困扰,追求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却忽略了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并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2. 真实与虚幻庄子强调人们应该超越表面的现象,去寻找真实的本质。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真实。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虚假的信息和表象所迷惑,难以辨别真相。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虚幻的外表所迷惑,去寻找真实的本质。
3. 心灵与道德庄子强调人应该修养心灵,追求道德的完善。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和谐与善良,而不是追求外在的名利和权力。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功利主义和竞争压力所驱使,忽视了道德的重要性。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关注内心的修养,追求道德的完善。
4. 知行合一庄子认为知识和行动应该相统一。
他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认为只有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体验到智慧的力量。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追求理论的知识,却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 和谐与宽容庄子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宽容他人的差异。
他认为人应该摒弃偏见和成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充满了偏见和成见,难以接纳他人的差异。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保持宽容的心态,与他人和谐相处。
总结起来,庄子哲学的现代意义在于提醒我们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自然,超越虚幻的表象,追求真实的本质,修养心灵,追求道德的完善,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和谐与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
庄子的人生哲学与现代社会

庄子的人生哲学与现代社会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人生哲学的探讨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的思想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本文将探讨庄子的人生哲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并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人生的自然与自由庄子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主张顺应自然,追求自由。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忽视了自然的存在,追逐物质的欲望,导致了心灵的空虚和生活的困顿。
庄子提出的“无为而治”思想,告诫人们要放下功利心态,顺应事物的本然,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在现代社会,人们可以通过修身养性,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从而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
二、人生的多元与变化庄子的思想强调人生的多元性和变化性。
他认为世界是一个变化无常的整体,人生也是如此。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陷入一成不变的生活状态中,缺乏变化和创新的勇气。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人生是多元的,充满了变化和可能性。
我们应该勇于面对变化,积极适应和应对各种挑战,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三、人生的虚无与超越庄子的思想强调人生的虚无与超越。
他认为人生的一切都是虚幻的,追求名利和功成名就只会让人陷入无穷的苦恼中。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追求物质的满足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却忽视了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追求。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人生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外在的物质,而在于内心的宁静和超越。
我们应该超越物质的束缚,追求内心的真正满足和成长。
总结起来,庄子的人生哲学与现代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
他的思想提醒我们要顺应自然,追求自由;要面对变化,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要超越虚无,追求内心的真正满足和成长。
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借鉴庄子的思想,修身养性,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实践庄子的人生哲学,让我们的人生更加有意义和充实。
论庄子思想的人生哲学及现实意义

论庄子思想的人生哲学及现实意义一、引言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那我们就是背着行囊的途者。
在这其中,我们需要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去参悟一些道理,一场春秋,一念来回,浮华是非。
道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老庄为主要代表。
老子所强调的道是宇宙的本源而生成的万物;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法自然”,强调“无为”,认为自然界的本真是最美的。
而这些思想对后世中国人的处世方法有重要的影响。
现在这个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物欲横流,内心躁动不安,人们需要寻找一种精神寄托。
庄子面对现实生活的人生哲学,面对生活困境的感悟和态度,可以引导人们积极消除内心的压力和紧张,探索理想生活的新阶段。
二、庄子与背后的时代诸侯纷争,风云变幻,战乱频仍,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
他曾经是一个地位卑微的漆园官,但是当楚王派人来迎接他成为国家官员的时候,他觉得当官会失去人的纯朴自然的本性,还不如清贫享乐,生活更有保障。
庄子思想的中心是探讨在沉重黑暗的社会制度下,个体如何实现自我解放和自我保存。
他能清楚地认识到,当时的社会礼仪制度和道德标准,其实只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
在他的思想中,追求世俗的成功和荣誉,只对个人有害,没有意义。
人生的价值在于保持真实,即坚守宇宙本体以达到人生的完美境界。
其实庄子的思想也表现出一种矛盾的人生态度,即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存威胁的挑战下,庄子觉得个人无用。
为了避免冲突和危险,不如在世俗的世界里迷茫,为了拯救自己而勉强迁就自己。
然而,在他的思想和想象的世界里,他渴望摆脱一切精神束缚,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感。
三、庄子“游”的人生得道即逍遥庄子哲学的主要特色就是追求精神自由。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是文学性最强、文学成就最高的。
庄子和他的门徒们兼有哲学家的思维和诗人气质,考虑到的是生命究竟如何有其意义、人生是否能够达到完美的问题。
当人们怀着真实实际的生存感受和激情来发出这一类追问时,诗意与哲理已经融合在了一起。
庄子人生哲学的现代意味

庄子人生哲学的现代意味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人生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虽然他的思想产生于2000多年前,但其中的一些观点仍然具有现代意义。
本文将探讨庄子人生哲学的现代意味。
首先,庄子重视自由与个性的发展。
他认为人应该摆脱社会的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被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期待所困扰,为了应付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人们往往迷失了自我。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保持真实的自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其次,庄子主张顺应自然。
他认为人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自然的规律生活。
这一观点在现代社会同样具有意义。
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反思我们对自然的态度,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并且保障我们自身的生存环境。
第三,庄子注重内心的平静与有度。
他强调心境的修养,认为人应当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心境的平和。
在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如工作压力、家庭矛盾、人际关系等都会造成人们的心理负担。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放下烦恼,保持内心的平静。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困难和压力,并且获得心灵的宁静。
第四,庄子注重生命的意义和目标。
他认为人生无需追求权势和财富,而是应该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这一观点在现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许多人为了追逐物质的满足而疯狂追求,却忽略了内心的需求和生活的真谛。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反思我们对生活的态度,追求真实的内心体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拥有真正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最后,庄子的人生哲学还强调智慧与理性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应当通过自身的智慧和理性来认识世界和生活。
在现代社会中,智慧和理性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
智慧和理性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判断和决策,避免错误和困惑。
庄子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思考

庄子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思考庄子,古代中国哲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有着独特的思考和观点。
在他的著作《庄子》中,他通过寓言、比喻等形式,阐述了他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思考。
本文将从庄子的自由观、人性观、生死观以及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庄子的自由观庄子的自由观是他对于人生价值与意义的重要思考之一。
庄子认为,人应该追求的是内心的自由,而不是外在的束缚。
他以“胡蝶梦”为例,通过比喻来说明人们追求的是内心的自由和快乐。
他认为,人生如梦,一切都是虚幻的,所以人们不应该被外在的世俗观念所困扰,而是要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庄子提倡“无为而治”,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二、庄子的人性观庄子的人性观是他对于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又一重要思考。
庄子认为,人是天地之间的一部分,与自然相辅相成。
他以“鱼游于水”为例,通过比喻来说明人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他认为,人应该放下功利心,顺应自然的道,而不是追求个人的私利。
庄子提倡“无为而无不为”,他认为人应该按照自己的本性去生活,不要过分追求物质的欲望,而是要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三、庄子的生死观庄子的生死观是他对于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又一重要思考。
庄子认为,生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
他以“蝴蝶梦”为例,通过比喻来说明生死是虚幻的,人们不应该过分追求生命的延续,而是要顺应自然的规律。
他认为,人应该超越生死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庄子提倡“忘我”,他认为人应该放下对于生死的执着,顺应自然的变化,活在当下。
四、庄子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庄子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是他对于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核心思考。
庄子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他以“大庄周”为例,通过比喻来说明人们应该超越世俗的观念,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他认为,人应该放下功名利禄的追求,顺应自然的规律,活在当下。
庄子提倡“无为而无不为”,他认为人应该按照自己的本性去生活,不要过分追求物质的欲望,而是要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现实意义
(胡丹丹201321011622)
摘要: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出发点,而“道”则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根基。
庄子哲学是直指人生,关注生命的哲学。
追求心灵的绝对自由和理想的人格,则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基本理论方向和价值回归。
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道现实意义
对人生问题的意义,庄子有着独特的思考,他的豁达、超脱一直被后人借鉴和效仿,但却从未有人能够超越。
尽管诞生于两千多年前,但在当今社会,庄子的人生哲学依然会给人们教诲和启发,为人们解决自身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文在查阅资料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试从以下几方面浅析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现实意义。
一、从“道”中悟出的智慧
庄子本人极赋浪漫主义气息又具有批判精神,他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超越生命困境,达到个体的自由,向世人展示着他从容自然,豁达超越的人生态度。
庄子人生哲学中的智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天人合一
在庄子那里,人生中的烦恼和痛苦都可以被道点化,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
“庄子认为一个经验主体只有通过体道或道同而为一的方式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人生问题,才能使人生具有终极意义。
”①一个人真正掌握了道,所有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因为道无形,无声,无穷尽;道生天地万物,无所不包,无所不容。
道,意味着对生死的超越、豁达的人生态度还有保持独立自我人格的人生境界。
正如庄子所说“道无始终,物有生死……”
在孔子那里,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还是是“敬鬼神,知天命”,而庄子却认为人与世界是容为一体的,没有隔阂,宇宙万物之间没有界限。
庄子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②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告诉人们只有视万物与自身为一体,对人和万物抱有一种大同情之心,才能走出一条真正的康庄大道。
(二)无己、无功、无名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③,至人,神人和圣人是庄子哲学里三种理想人格的塑造。
无己的意思是“丧我”,只有如此才能解决精神与自身形体的关系,这样的人才不会自私;无功,才能处理好人与他人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韩林合.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7:79.
③<<逍遥游>>
因为热衷功名,势必与别人发生冲突;无名,不贪图名利,才能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三)外化内不化
所谓外化内不化,就是人可以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但内心却是保持不变的。
庄子是在提倡外在一定要很通达。
外化就是说人要顺应外在,把外在的一切做到最朴素。
顺应外在,就是要懂得如何为人处世。
庄子认为外在处世中,最难做的是说话。
所以我们在说话时,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绝不夸大其辞,也不乱传闲话。
除了这些,庄子告诉我们一个人必须要靠心智的聪明,要能看清外在的很多东西。
所谓内不化,就是存在于人骨子里的东西是不能变的。
无论外界怎么变化,人都要坚持自己的主心骨,不能人云亦云。
二、摆脱桎梏,追求精神自由
庄子是逍遥哲学的开创者,而他的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就是逍遥。
他既是一个的文学家,又是一个追求自由、回归自然的哲学家。
“庄子认为人生有中有四种限制,分别是时间、空间、生死和义利。
”①
(一)超越空间的限制
他的代表作《逍遥游》一文开篇就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超越空间的生物,我们当然知道这种生物是不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哪里有“不知其几千里大的鸟”。
可是庄子却展他的想象,超越空间的限制,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种生物。
逍遥游的核心就在于破除世间的种种桎梏,不为物役,超脱一切困境从而获得完整、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二)超越生死的限制
对于一个平常人来说突破生死是很难的事情,但是庄子能够淡然处之。
也正是由于庄子深刻的体会出了“道”中的到了,才会有他那样从容的面对生死。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
庄子则方其踞,鼓盆而歌”②,生与死从他人的绝对,到庄子那里就变成了相对,像昼夜交替、四季变换一样自然。
(三)超越义利的限制
面对义与利,庄子从容的选择了前者。
他“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干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
最终他隐于南华山,写出了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南华经》。
“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庄子认为与其这样,倒不如寻找一片净土去守护自己内心的宁静。
庄子向来重视人内心的平静和愉悦,不慕富贵的虚名,他认为荣华富贵往往会让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在他看来,名和利,都不是生命真正的目的。
①傅佩荣.庄子心得[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1.
②<<庄子·至乐>>
三、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物欲横流,人心躁动。
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们需要回归传统,找寻精神上的出路。
庄子的人生哲学对当今人们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是帮助人们走出困境的良药。
(一)正确对待欲望
和儒家思想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道家注重避世,提倡清静无为,顺应自然。
那一个人怎样才能做到不受外界事物诱惑,保持内心的宁静呢?古语云:“知足者常乐。
”在庄子看来,就是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欲望。
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人的内心就会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状态;如果过分满足内心的欲望,就会滋生贪婪,威胁到他人的发展甚至是社会的稳定。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不能祈求一个人的人格有多么高尚,多么的无私奉献,他只要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就好。
例如,企业经营的目的虽然是为了利润,但是企业不能任由自己的野心膨胀,用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来谋取利益而不顾自己的长远利益;对于为官者者来说,正确对待欲望就显得更为重要。
“权利一旦滥用,就会滋生腐败”,如果当官者的欲望无限膨胀,最后受伤的肯定是百姓。
如果现在的为官者都能从庄子那里学习哪怕一点点智慧,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有那么的贪官污吏了。
(二)塑造理想的人格
庄子所塑造、构想的人格是对其所生活现实的回应、批判和超越。
在社会的经济、政治结构发生着的剧烈变化的今天,个体自我往往湮灭在物欲中,失去独立的人格和自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之风正在侵蚀着人们的心灵。
庄子的这种自我批判的精神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对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有着重要的启示,在社会中个体必须保持自我批判精神,追求一种超越世俗、名利、自我的逍遥境界。
庄子所塑造的一系列理想人物及其赋予的理想人格,都具有“至人、神人、圣人”这种超越的品格。
他所主张的超越品格的意义在于,当我们在追求实效,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始终不要忘了我们作为人自身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不要忘了人的本性中所具有的超越品格。
否则,个体就会成为纯粹追求物欲的畸形人,人的发展就会受到异化的限制。
人是可以超越空间、时间的限制,甚至是生死。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今天,庄子所塑造的人格中追求人与万物的和谐正是人的全面及和谐发展的基础。
(三)寻找幸福的真谛
老庄的思想教人顺应自然,以淡泊宁静的心态去对待世间万事,保持宽容和谐的人生态度,学会“张弛有度、劳逸结合”,这样就能够适应社会繁忙的工作
和快节奏的生活。
在现代社会中,以退为进、克己谦让,有利于谐调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使人消除自大自负心理,远离纷繁事物中无谓的争斗。
用“齐物”的胸怀去对待世事,达到不为外在情境所烦扰的心境,树立洒脱宽容的人生态度,达到心灵上的逍遥自在,从而找到人生真正的幸福。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拥有乐观、豁达、潇洒的人生态度,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坚守自己独立的人格,是庄子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我们也只有将庄子的人生哲学智慧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才能达到“无路可走,卒归于有路可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郁建兴,王新华.论庄子的人生哲学[J].浙江大学学报199
4.
4.张玉安.庄子人生哲学的现代意味[J]辽宁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5.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