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燃烧学复习要点

工程燃烧学复习要点
工程燃烧学复习要点

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燃烧的定义(氧化学说):燃烧一般是指某些物质在较高的温度下与氧气化合而发生激

烈的氧化反应并释放大量热量的现象。

2、化石燃料燃烧的主要污染排放物?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其次还有CO,CO2等其他

污染物。

3、燃素学说;燃素学说认为火是火是由无数细小且活泼的微粒构成的物质实体,这种火的

微粒即可愿意与其他元素结合而形成化合物也可以以游离的方式存在,大量游离的火的微粒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明显的火焰,它弥散于大气之中变给人以热的感觉,由这种火微粒构成的火的元素便是燃素。

第二章燃料

1.什么叫燃料?它应具备哪些基本要求?是指在燃烧过程中能释放出大量热量,该热量

又能经济、有效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的物质。物质作为燃料的条件:(1)能在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热量;(2)能方便且很好的燃烧;(3)自然界蕴藏量丰富,易于开采且价格低廉;(4)燃烧产物对人类、自然界、环境危害小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那些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3.燃料分类方法?燃料按物态分类及其典型代表燃料(1 固体燃料(煤炭)2 液体燃料(石

油、酒精)2气体燃料(天然气、氢气)

4.燃料的组成,固液体燃料的元素组成都有那些?固体燃料是各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

物。混合物的元素组成为:C、H、O、N、S、A、M 液体燃料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混合而成的。其元素组成亦为:C、H、O、N、S、A、M

5.气体燃料的主要组成成分有哪些?气体燃料是由若干单一可燃与不可燃气体组成的混

合物:CO、H2、CH4、CnHm、CO2、N2、H2O、 O2等。

6.燃料分析有几种,分别是什么?(1)工业分析组成(测定燃料中水分(M)、挥发分(V)

灰分(A)和固定碳(FC)等4种组分的含量)。;(2)元素分析组成(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燃料中主要化学元素组分碳(C)、氢(H)、氮(N)、硫(S)和氧(O)以及灰分(A)和水分(M)的含量);(3)成分分析组成(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气体燃料各组分的体积或质量百分比)

7.燃料的可燃与不可燃部分各包含哪些主要成分?可燃成分:(碳(最主要的可燃元素,

氢(发热值最高的可燃元素)硫(有机硫、黄铁矿硫:可燃烧释放出热量,合称为可燃

硫或挥发硫。硫燃烧生成产物为SO2和SO3,其中SO2占95%以上。)不可燃成分:(氧(氧是不可燃元素,在燃料中已和碳、氢化合,对燃烧没有帮助,相反使其可燃成分相对减少,降低热值)氮(通常情况下不可燃,条件满足时可生成NOx,但生成量很少,一般认为是不可燃元素)硫酸盐硫:已经充分氧化,不参与燃烧,一般成为灰渣的一部分。灰分(不可燃,属于矿物杂质,主要由SiO2、Al2O3、CaO、MgO、Fe2O3等氧化物和碱、盐等构成)水分(不可燃,属于杂质)

8.灰分含量对燃烧过程的影响?1燃料发热量少2着火、燃烧困难3积灰、结渣,影响传

热4磨损受热面5污染环境

9.水分构成及其燃烧过程的影响?内部水分(固有水分)105~110 ℃。外部水分(表面水

分)45~50 ℃。化合水分(结晶水)灰分的一部分。1燃料的发热量2着火、燃烧过程吸收大量热量,降低燃烧温度3排烟热损失4受热面腐蚀5堵灰6制粉、干燥和运输

10.主要硫化物?有机硫、黄铁矿硫和硫酸盐硫。

11.高硫煤硫含量?含硫量大于2%的煤质

12.焦炭包括什么?焦炭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固定碳,灰分

13.固液体燃料成分表示的基准有几种,分别是什么,各自定义是什么,之间联系及区别?

根据燃料中灰分和水分的变化情况,通常分为4种燃料元素分析的成分基准:

(1)收到基:以收到状态下全部组分在内(包括灰分和水分)的燃料成分总量(100%)作为计算基准Car + Har + Oar + Nar + Sar + Mar +Aar=100%

(2)空气干燥基:以去掉外部水分的燃料成分总量作为100%成分的计算基准。即在实验室内进行燃料分析时的试样成分,又称分析基。

(3)干燥基:以去掉全部水分的燃料成分总量作为100%的计算基准。 Cd + Hd + Od + Nd +Sd + Ad =100%

(4)干燥无灰基:以去掉水分和灰分的燃料成分总量作为作为100%的计算基准,

14.固液体燃料成分基准的换算,基准之间水分的换算关系。

My:燃料的全水分;Mw:燃料的外在水分;Mq:燃料的内在水分;Mad:燃料的收到基水分;

15.气体燃料成分分析的表示基准,湿成分中水分的计算,干、湿成分换算?湿成分基准:

(包括燃料中水蒸汽组分的表示基准;)干成分基准(不包括燃料中水蒸汽组分的表示

工程中,通常采用含湿量表示气体燃料中水分含量。含湿量 h:对应温度下1m3(标况)干气体中所吸收水蒸气的质量(g),单位:g/m3

16.工业分析包括哪几项?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煤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之间有什么关

系?煤的工业分析成分有水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煤的工业分析是指包括煤的水分(M )、灰分(A )、挥发分(V )和固定碳(Fc ) 四个分析项目,通常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是直接测出的,而固定碳是用差减法计算出来的。即煤的固定碳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有机物质(煤主要由有机物质、无机矿物质和水组成)高温分解后剩下的残余物质减去其灰分后的产物,主要成分是碳元素。根据固定碳含量可以判断煤的煤化程度,进行煤的分类。固定碳含量越高,挥发分越低,煤化程度越高。固定碳含量高,煤的发热量也越高。而煤的元素分析:是测定煤中的碳、氢、氧、氮和硫等重要元素的含量。即碳元素含量纯粹是碳元素在所有元素(一般是CHONS)中的百分比。17.什么叫燃料的发热量?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单位质量或者单位体积燃料完全燃

烧后所放出的燃烧热叫做它的发热量。用符号 Q 表示。高位热值 Qgr(高发热量)(gross

heat value ):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燃料完全燃烧后,燃烧产物冷却到使其中水蒸汽凝结成室温的水所放出的热量。低位热值 Qnet (低发热量)(net heat of combustion ):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燃料完全燃烧后,所放出的全部热量中扣除燃烧产物中水蒸汽气化潜热后的热量。

18. 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之间关系,固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2种发热量的换算?

固液体燃料;

m (215)

kJ /kg L kJ /kg w gr net m gr net Q Q L w Q Q =+?-------式中:,高位、低位质量热值,;

水分以质量计量的汽化潜热,;

燃烧产物中水蒸汽质量分数。

气体燃料

33(216)

kJ /m L kJ /m gr net v gr net Q Q L Q Q ???=+?-------式中:,高位、低位体积热值,(标况);

水分以体积计量的汽化潜热,(标况);

燃烧产物中水蒸汽的体积分数。

19. 不同基准之间高、低位发热量之间的换算?(看PPT )

20. 煤根据碳化程度分为哪几种?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 21. 挥发分的定义及其主要组成?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至一定温度时,煤中部分有机质

和矿物质热分解析出的蒸汽态和气态产物。其占煤样质量百分比为挥发分产率,简称挥发分。主要成分:H2、CO 、CO2、CmHn (例如CH4、C2H4)等

22. 挥发分对煤燃烧的影响?挥发分高的煤,着火温度低,容易引燃,且挥发分析出后焦炭

空隙率高,易于完全燃烧

23. 煤的种类及其各自发热量范围?泥煤,褐煤(Q 低=1000-3000 Kcal/Kg )烟煤(Q 低

=3000-5000 Kcal/Kg )无烟煤(Q 低=5300~6900 Kcal/Kg )

24. 煤的焦炭特性及对燃烧的影响?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析出挥发分、 水分后所剩的

固体残留物称为焦炭; 焦炭=灰分+固定碳。其对燃烧的影响?焦结性弱的煤,粉末状焦炭易于被空气吹起逸出炉膛,燃料不完全燃烧损失增加;焦结性强的煤,易于使煤层粘结成片,增加煤层阻力,妨碍空气流通,使燃烧过程恶化

25. 煤灰的熔融特性及其表示指标,灰熔点?煤灰的熔融特性是指煤灰在高温下粘塑性变化

的性质。指标为熔化温度即灰熔点。灰熔点:灰分的熔化温度。测定灰熔点的方法《角锥法》

26.还原性气氛、氧化性气氛中灰熔点有无变化?灰熔点在还原性气氛中比氧化性气氛中低

200~300 ℃

27.影响灰熔点的因素?(1)和灰成分有关系:灰中的SiO2是弱酸性,含量较多,灰的

PH值呈弱酸性。如果碱性物质增多,灰熔点将降低;(2) 与晶格结构有关系: 灰中氧化物结成共晶体,属SiO2-Al2O3-CaO-FeO系统,熔点比结合前要低,如CaO.SiO2,只有1540℃;(3) 与介质性质有关系:还原性气氛中比氧化性气氛中低200~300 ℃

28.煤灰熔融性的三个特性温度?( 变形温度 DT (deformation temp.)软化温度 ST

(soften temp.) 熔化温度 FT (flow temp.)

29.煤的着火点及影响煤的着火性能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着火点:在一定条件下,煤加热

到开始正常燃烧的温度。影响着火性的主要因素------挥发份含量。挥发分高,着火性好,防止自燃,不易储存和长途运输;挥发份低,着火点高,不易着火;

30.煤的结渣性、影响煤结渣率的因素?煤的结渣性:是指煤中矿物质的结块性能。它是

判断煤在气化和燃烧过程中是否容易结渣的一个重要指标。用结渣性来判断煤的结渣性能优于用煤灰的熔融性。1、煤灰的熔融性。熔融特征温度越低,结渣率越高;2、灰分含量。灰分含量高,结渣率越高;3、煤灰周围气氛。还原性气氛使结渣率提高;4、煤中无机硫含量。无机硫含量越高,结渣性越强

31.什么叫燃油的闪点、燃点、着火点、凝固点?闪点:重油被加热时表面将出现油蒸汽,

大气压力下,火源掠过油面时,油面出现短促蓝色闪光的温度称为闪点。燃点:油温超过闪点,有的蒸发速度加快,闪火后能点燃油并维持 5秒以上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着火点:油温超过燃点,继续提高加热温度,油表面的蒸气会自己燃烧起来,这种现象为自燃,这使得温度为油的着火点。凝固点:重油失去流动状态的温度。以倾斜45度的试管中的油经过5~10s不发生流动的温度来确定。

32.凝固点在重油输送中的作用?凝固点是确定重油输送的重要参数。凝固点高的重油,应

采取适当的加热措施,以便于运输和装卸。

33.恩氏粘度的定义?恩氏粘度:采用恩格勒粘度计在规定条件下测定的粘度。

重油牌号的命名是根据该重油在50℃时的恩氏粘度数值来命名的;)

34.气体燃料是怎样分类的?常用气体燃料有哪些?气体燃料按照来源分可以分为:天然气

体燃料:(天然气)和人工气体燃料(液化石油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等)。也可以按照热值大小分为高热值燃料(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低热值燃料(焦炉煤气——20MJ/m3,发生炉煤气——5.6MJ/m3高炉煤气——3.7MJ/m3。常用的气体燃料:天然气,高炉煤气,焦炉煤气。液化石油气)

3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天然气主要成份为甲烷(CH4),以及乙烷、丙烷、丁烷等低

分子量烷烃及其异构体

36.气体燃料成分的主要分析方法?燃料组成分析方法(燃料工业分析,燃料元素分析,气

体燃料成分分析)燃料特性分析(燃料热值的测定)

37.固体燃料热值测量的主要仪器?氧弹量热计(恒温式量热计。绝热式量热计)

第三章工程燃烧计算

1、什么叫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完全燃烧:燃料中所有的碳全部氧化为二氧化碳、所有的硫都氧化为氧化硫、所有的氢都氧化为水蒸气,这种燃烧称为完全燃烧;

不完全燃烧:燃料中有一些可燃物分子不能被充分氧化而生成H2、CO等;

2、产生不完全燃烧的原因?产生不完全燃烧的原因①空气量供应不足;②燃料与氧化剂混合不均匀;或在燃烧室中来不及充分混合将会使一些可燃分子来不及与氧气接触而不发生反应。③在高温下某些碳氢化合物和燃烧产物中的CO2和H2O等发生分解而生成H2、CO 等可燃气体。

3、工程燃烧计算固体燃料热值、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的成分、气体燃料的成分分别是如何规定的?在燃烧反应计算时,对于固、液体燃料用收到基成分计算;气体燃料用湿成分计算。在燃烧反应计算的过程中,氧化剂(空气或氧气)和燃烧产物应当成理想气体来进行计算。

4、燃料燃烧生成的烟气包含有哪些成分?CO2、 SO2、H2O、N2。如何计算?

5、理论空气量的定义?使单位量(1kg 或1m3)的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最少的空气量(燃烧产物烟气中氧气为零,可燃物质或元素为零)。用L0表示。

6、理论烟气量的定义?单位量(1kg或1m3)燃料在n=1的情况下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量,用V0表示。。主要成分为:CO2、SO2、H2O、N2。

7、理论空气量的计算(固体燃料、气体燃料)

8、实际空气量、空气系数的定义与计算?各计算公式的应用条件怎样?燃烧设备中,为保证燃料完全燃烧,实际供给的空气量要多于理论空气量;有时为了保证燃烧设备中的还原性

气氛,实际空气量小于理论空气量。

9、考虑空气中水分的理论空气量计算?

10、理论燃烧烟气量、完全燃烧时实际烟气量的计算?

固液燃料的理论烟气量

气体燃料的理论烟气量

实际燃烧的烟气量

00n 1)L -(n V V += 11、燃烧产物(烟气)中水蒸气的来源?燃料中氢与氧结合生成水,燃料中本身含有水蒸气·,通入的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13、 空气系数大于1时,实际烟气量与理论烟气量及理论空气量的关系。?

00n 1)L -(n V V +=当n =1时,理论燃烧烟气量V0;当n ≠1时,实际燃烧烟气量Vn

14、 各成分间的关系如何?当发生不完全燃烧时,烟气成分中增加了不完全燃烧成分CO 、

H2和CH4,

15、 同样1kg 的煤,在供应等量空气的条件下,在有CO 气体不完全燃烧产物时,烟气中氧

的体积比完全燃烧时是多了还是少了?相差多少?

16、 当空气系数大于1时,不完全燃烧(烟气中存在CO 、H2、CH4)与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

气体积是否相等?为什么?

17燃烧温度的概念?燃料燃烧时燃烧产物达到的温度——燃烧温度

18、 实际燃烧温度及实际燃烧温度计算公式?实际燃烧温度:实际条件下的燃烧产物的温

度ty

19、 理论燃烧温度、计算公式?假设燃料是在绝热系统中燃烧(无散热,Qcr=0),并且完

全燃烧(Qwr=0),此时燃烧产物的温度称为“理论燃烧温度”

20、 理论发热温度、计算公式?如果燃烧条件规定为燃料和空气均不预热(hr=0, hk=0),

且空气过剩系数n=1,燃烧温度只与燃料性质有关,称为理论发热温度

21、 影响燃烧温度的因素?影响燃烧温度的因素:① 发热条件; (燃料种类、成分、燃

烧条件、传热条件)② 散热条件。

22、 影响理论燃烧温度的因素有哪些?(或提高理论燃烧温度的措施)(1)燃料种类和发

热量一般来说,热值高的燃料理论燃烧温度亦高,但并不成正比关系,因为其烟气量也大,本质来讲,燃料理论燃烧温度主要决定于热含量Qnet/Vy;( 2)空气和燃料的预热温度预热温度愈高,理论燃烧温度越高。(3)空气过剩系数为保证完全燃烧,空气过剩系数应大于1,但不宜过大,否则会增加燃烧产物的生成量,从而降低理论燃烧温度。 保证完全燃烧条件下,n 愈小愈好(4)空气的富氧程度(富氧燃烧)空气中的氧含量增加,烟气量减小,理论燃烧温度升高

23、 燃烧检测的基本方法?对燃烧产物即烟气成分进行分析测定

24、 燃烧烟气成分分析的两种主要方法和仪器?奥氏气体分析仪、气体色谱仪、燃烧效率

测定仪。

25、 完全燃烧方程式、不完全燃烧方程式

完全燃烧方程式

221RO O 21 (3-74)ββ''++()=

:燃料特性系数。无因次量,只与燃料成分有关。

不完全燃焼方程式 '221RO O CO 21 (3-75)ββ''++()+(0.605+)=

26、 燃料特性系数、燃料的特性系数β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燃料系数:在进行燃烧计算及

分析有关问题时,常遇到一个系数β,系数β值只取决于燃料的干燥无灰基成分组成,而与水分、灰分无关,对于不同的燃料有不同的β值,故称β为燃料特性系数。燃料特性系数β的物理意义可理解为是(H-0.126O )和C 的比例,其中的(H-0.126O )是尚未与氧化合的氢,称为“自由氢

27、 如何判断燃烧过程的完全程度?(RO2)对燃烧产物的成分进行气体分析;按烟气成分

和燃料性质反算各项指标

28、 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及其影响因素?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是指燃料不完全燃烧时,

烟气中的任何可燃成分所包含化学热。其大小等于烟气中可燃气体的容积乘以其容积热值;(1)燃料挥发分;(2)炉膛出口空气过剩系数。(3)燃烧器结构及布置

29、 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包括哪些损失? 燃煤炉中沉降煤灰或漏煤灰、飞灰、炉渣中的

未燃烬的碳;燃油炉中沉降灰中焦渣、飞灰中碳粒子等中的未燃烬的碳;

30、 计算题:理论空气量计算、实际空气量计算、气体湿成分与干成分换算

第四章 燃烧理论基础

1、 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焓、反应焓与燃烧焓?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焓:由某化合物的构成元素

在标准情况下(298K ,0.1MPa )经过化合反应生成1mol 该化合物的焓的增量。反应焓:

2、 元素的标准生成焓如果化合物不是元素直接反应的产物,当反应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

进行时,具有相同温度和压力的生成物与反应物间的焓差值。燃烧焓:燃烧焓是反应焓的特例。是每摩尔燃料等压燃烧反应时反应焓之值。单位:kJ/mol ;

3、 反应焓(或燃烧焓)与温度的关系?

4、 燃烧反应燃烧焓计算?

5、 化学平衡?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度相等,反应系统中同时存

在着反应物和生成物

6、 化学反应速度?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变化的量

7、 浓度化学平衡常数、压力化学平衡常数?

(46)

,,,a A b B c C d D a b c d ?+???+?--化学剂量系数。

以压力定义的平衡常数

8、 Gibbs 自由焓定义?比焓减去温度与比熵的乘积。反应自由焓的变化△G 用作判断燃烧

反应过程的方向性及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

0,0,G G G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反应总是自发的向减小的方向进行;

(417)J/kg J/kg K J /(kg K);g h T s G H T S

g h T s =-?=-?-----?或比自由焓,;比焓,;温度,;比熵,

9、 化学平衡时的自由焓、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自由焓变化?

10、 元素的标准自由焓?是由化合物的构成元素在标准状态下经化合反应生成1mol 的

该化合物时自由焓的增量

11、 何谓反应级数、净反应速度?由质量作用定理关系可知,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存

在着一定的量级关系。浓度因子[A]及[B]的指数和(a+b)及[C]和[D]的指数和(c+d),称之为反应级数。◇ 对于基元反应,正向净反应速度为正向反应速度与逆向反应速度之差。 对于由多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复杂反应,某一化合物的 净反应速度等于该化合物在各个基元反应中的消耗 速度与生成速度的代数和。与反应机理有关

12、 何谓活化能?活化能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如何?活化粒子与普通分子平均能量

之差称为活化能。

13、 阿累尼乌斯定律?阿累尼乌斯对反应过程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其比反应速度常可由

下式表示:

和E是由反应特性决

定的两个常数;◇ E与反应温度及浓度无关;◇ A与温度(有时甚至压力)有关

14、何为连锁反应?燃烧反应通常由若干相继发生或相继又平行的基元反应组成,这种

反应如链环一样,紧密联系在一起,被称为链锁反应

15、链锁反应的基本过程?链的开始(即由起始分子借热、光等外因生成自由基的反应。

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需要断裂分子中的化学键,因此它需要的活化能与断裂化学键所需的能量是同一个数量级)链的传递(由自由原子或自由基与饱和分子作用生成新的分子和新的自由基(或原子),这样不断交替,若不受阻,反应一直进行下去直至反应物被耗尽。由于自由原子或自由基有较强的反应能力,故所需活化能一般小于40kJ/mol。)链的终止(chain termination)(当自由基被消除时,链就终止。断链的方式可以是两个自由基结合成分子,也可以是器壁断链)

16、直链反应和分支链反应及各自特征? 在直链反应过程中的每一步只产生一个活化

中心,由这个活化中心再与反应系统中的反应物作用,生成生成物与新的活化中心‥‥‥如此不断地进行,直到反应完成或链反应中断为止。在反应链中(基元反应)每消耗一个自由基就产生一个以上新的自由基,由它们去进行下一步链环反应。如此繁殖下去使反应速度呈几何级数的增速发展,反应能迅速地进行甚至达到爆炸的程度

17、倍增因子、直链反应的倍增因子、分支链反应的倍增因子大小?倍增因子:表示自

由基在链反应周期过程中增长的倍数。在分枝链反应过程中,有些步骤能产生2个自由

基,但有些步骤只能产生一个自由基,分枝链反应的倍增因子为12

α

<≤

直链反应的倍增因子为

1α=

18、活化分子碰撞理论与链锁理论的基本差异是什么?

19、自由射流、射流射程?射流不受固体壁限制,喷向无限大空间,而且射流与周围介

质具有相同的物理属性。直流射流:射流不旋转,切向速度为零。等温射流:射流温度梯度不变化。截面上轴向速度衰减至wm=0.05w0时,射流所经过的距离。

20、自由涡与固体涡的切向速度?自由涡(自由旋转射流)漩涡的旋转流动依靠流体内

部的位能变化(静压差)而产生,流体外加扭矩为零,如为理想流体,忽略摩擦损失,不同半径上流体微团的动量矩守恒,故称自由涡。特点:切向速度与半径成反比;流线虽然是同心圆,但各流体微团并没有绕自身轴线的自转运动,即自由涡是“无旋”圆周运动;不适合r=0的情况04-77w r =常数()

漩涡或旋转流动中心有个半径为R 的涡核,涡核内的流体绕中心O 点按固体旋转规律

旋转,故称固体涡。w r w r θθω

ω=?---切向速度;半径;

流体微团绕轴旋转角速度;固体涡的切向速度与半径成正比;在涡核边界上切向速度达到最大值

21、 旋流强度定义、计算公式、强旋流与弱旋流的划分?

自由旋转射流中,旋转动量矩及轴向动量是守恒的

()R 0G 24-79x w r w rdr θθρπ=

=?常数() R

00M 224-80R

x x x x w w rdr p rdr w w p θρππ=+=-??常数()

式中:、、旋转射流某轴向截面处的

轴向和切向速度及静压;

弱旋转射流——旋流强度小于0.6的旋转射流。特征:轴向速度为正,不产生内回流区 强旋转射流:旋流强度大于0.6的旋转射流。特征为:随着旋流强度增大,沿轴向反向压力梯度不断增大,以至于不能被沿轴向流动的流体质点动能所克服,形成内回流区

22、 旋转射流的作用(火焰稳定)?在燃烧技术中,所采用的旋转射流基本均为强旋转

射流, 以便产生内部回流区,卷吸高温烟气并回流到火焰根部,起到稳定火焰的作用。

23、 计算题:燃烧反应燃烧焓的计算

第五章气体燃料的燃烧

1、气体燃料的燃烧基本过程、影响气体燃料燃烧的主要因素?◇气体燃料的燃烧基本过

程:(1)燃气与空气的混合阶段;(2)混合后的可燃气体混合物的加热和着火阶段;(3)完成燃烧化学反应阶段。影响气体燃料燃烧的主要因素不是燃烧反应速度,而是燃气与空气的混合速度

2、燃气燃烧的两种类型(或三种)?预混燃烧(半预混燃烧);扩散燃烧

3、预混气体燃烧及半预混燃烧(无焰燃烧、半无焰燃烧)?预混气体燃烧:燃气和空气预

先混合后送入燃烧室燃烧。半预混燃烧:预混气体中氧化剂的含量小于燃气所需要的全部氧化剂的数量;一次空气系数:燃烧前已与燃气混合的空气量与该燃气的理论空气量之比,用α1表示;半预混燃烧0<α1<1.全预混燃烧α1>=1. 无焰燃烧:预混火焰,燃气和空气预先混合均匀,燃烧速度取决于着火和燃烧反应速度,火焰没有明显的轮廓;半无焰燃烧:半预混火焰

4、气体扩散燃烧? 燃气和空气预先不混合,通过各自的通道进入燃烧室燃烧,燃气与空气

边混合边燃烧,其燃烧速度受气体扩散速度的限制,因而称为气相扩散燃烧。

5、预混气体燃烧着火方式?自燃:预混气体由于自身温度的升高导致化学反应自行加速而

引起的着火;点燃:由于外界能量的加入,而使预混可燃气体的化学反应速度急剧加快引起的着火;

6、热自燃理论?◆热自燃:热自燃是由热爆燃引起,既由于系统内热量的积聚,使温度

升高,引起化学反应速度按阿累尼乌斯指数规律迅速增加;

7、◆链锁自燃:链锁自燃是由链锁爆燃引起的,即分枝链锁反应的爆燃

8、热自燃的必要条件及物理意义

物理意义:只有当温度升高而使反应速度的增加速率超过因燃料消耗而引起反应速度的下降速率时,预混可燃气体在绝热条件下才会发生热自燃

9、着火温度?发生热自燃时的温度为着火温度

10、热自燃着火的机理是什么?(感觉是问题6和8的综合)

11、着火温度是可燃物本身的物性参数吗?为什么?着火温度不是物性参数;着火温度

与系统具体的热力条件有关,即使同一种预混可燃气体,着火温度也会因所处系统的

散热不同而不同。

12、何谓热自燃着火的感应期?当初始温度远远高于着火温度时,是否还存在感应期?

为什么?自然着火的感应期:预混可燃气体从初始温度加热到着火温度所需的时间13、自燃与点燃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相同点:点火与自燃着火本质一样,都是化学反

应自动加速的结果;区别:点火时先是一小部分可燃混合物着火,然后靠燃烧(火焰前沿)的传播使可燃混合物的其余部分达到着火燃烧,自燃着火是所有的可燃混合物一起着火

14、常用的点火方式有哪些?炽热物体点火的临界条件是什么?1)炽热的物体点燃方

法;用热辐射等方法使耐火砖灯加热成炙热物体作点火源;(2)电火花或电弧点燃方法;

电火花作点火源,由于能量较小,不适于温度低、流速大的场合;(3)小火焰点燃方法;

工业、日常最为常用,如火柴点火;(4)高温气体点燃方法;利用回流高温燃烧烟气点火;(5)压缩点燃方法?柴油机中,利用活塞压缩将空气压缩到很高压力,使其温度高于燃料着火点点火;

15、着火浓度界限?在一定的压力或温度下,并非所有可燃混合气成分(浓度)都能着

火,而是存在一定的浓度范围,超出这个范围,混合气便不能着火,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着火浓度界限

16、影响着火浓度极限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温度:可燃预混合物的初始温度愈

高,浓度界限愈宽;原因是:提高了放热率,而对散热影响不大;初始温度主要使上限提高,对下限影响不大。流速:流速越大,着火范围越小,越不容易点燃;影响主要是对于放热系数有关的Nu数;掺杂物:可燃气体中掺入一定量的不可燃气体(N2,CO2等),着火范围变窄。掺入过多,甚至无法点燃;原因:主要是影响放热速度和火焰传播速度

17、何谓火焰传播?当可燃混合气体某一局部被点燃着火时,将形成一个薄层火焰面,

火焰面燃烧产生的热量将加热临近层的混合气,使其温度升高至着火燃烧,这样一层

一层的着火燃烧,把燃烧扩展到整个混合气体,这种现象称为火焰传播

18、火焰点燃的临界条件是什么?

19、火焰传播速度是否就是火焰移动的速度?为什么?

20、影响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①可燃混合物性质;热扩散系数、

燃烧温度、化学反应速度增大,都会使传播速度增大②过剩空气系数:一般最大 SL 对应于n=1,但空气为氧化剂的一般小于1,大约在n=0.96左右;③压力: SL ∝ pm,

m—刘易斯指数,(Lewis. B)SL<50cm/s,m<0,随p增加而减小;50cm/s100cm/s,m>0,随p增加而增加;④可燃混合气初始温度:随着该温度增加而增大;⑤可燃混合气中惰性气体:惰性气体增加,传播速度减小

21、如何利用本生灯测量火焰传播速度?稳定的火焰面上内锥表面各点的层流火焰传

播速度与气流速度在火焰锥表面法向分速度相等

21、湍流火焰与层流火焰之间区别与联系是什么?2、层流与湍流燃烧前沿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影响传播速度的因素:层流:预混气体的物理性质(λ、n、T0、富氧)湍流:不仅与气体的物理性质,更与流动状态有关。

前沿面形状:层流:薄、平;湍流:厚,紊乱模糊,弯曲皱褶,伴有噪声和脉动。(2)联系:传播基本原理相同,湍流燃烧前沿传播速度用类似层流的概念来定义的。

22、表面皱折理论与容积理论的区别是什么?表面皱折理论要点:★湍流的脉动作用使火焰前沿发生弯曲与皱褶,显著增大了已燃气体与未燃气体的接触焰锋表面积,使反应速度加快,从而使火焰传播速度增大。★湍流作用同时使得热传导速度及活性物质扩散速度加快,也促使传播速度增大:★湍流的脉动使得燃气与燃烧产物快速混合,使火焰本质上成为均匀可燃混合物;容积理论要点:★湍流对燃烧的影响以扩散为主。由于这种扩散如此迅速,以致不可能维持层流火焰结构,已不存在将未燃燃气与已燃气体分开的火焰面;

★每个湍流的气团内温度、浓度是均匀的,不同气团的温度和浓度不同;

★气团燃烧反应快慢不同,达到着火条件的燃烧,未达到的在脉动中被加热并达到着火点燃烧;★火焰不是连续的薄层,到处都有;★各气团互相渗透混合,不时形成新微团进行容积化学反应

23、预混火焰稳定的2个基本条件?等速流动的火焰稳定的条件之一:火焰传播的速度与新鲜混和气的流动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第二个基本条件:在火焰的根部必须有一个固定的点火源,而且该点火源具有足够的能量

24、回火、脱火现象?

火焰前沿会向新鲜可燃物方向移动,这种现

火焰前沿会向燃烧产物方向移动,产生吹熄或脱火25、扩散燃烧的燃烧时间、动力燃烧与扩散燃烧特征?

燃烧时间:

(574)

mix ch

mix

ch

τττ

τ

τ

=+-

-

-

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时间;

燃料氧化的化学反应时间;

动力燃烧:混合扩散时间与氧化反应时间相比很小可忽略,燃烧过程受化学反应动力学

因素控制

,

mix ch ch ττττ≈

扩散燃烧:混合扩散时间大大超过氧化反应时间,燃烧过程主要取决于流体力学的扩散混合

因素。

,

mix ch mix ττττ≈

26、工程上稳定火焰的方法有哪些?因一般射流速较高,采用钝体稳焰器或者旋流式稳焰器等在喷口附近建立高温烟气环形或中心回流区进行稳焰

27、扩散火焰稳焰条件?1、存在固定点火源(高温回流区); 2、点火源具有足够能量点燃新鲜来流可燃气; 3、新鲜可燃混合气组成在着火极限范围内

28、火焰稳定器优良的2个判据?(1)具有较高的吹熄速度;(2)实现稳定燃烧的混合气浓度范围宽广

29、燃烧装置中形成回流区的目的是什么?通常采用哪些措施来形成回流区?气流由旋流器与主燃孔进入所形成的逆流区。其中充满高温燃烧产物可提供自动点火源,回流区的低速区用于稳定火焰,增加可燃混气停留时间,有利于提高燃烧完全度。采用钝体稳焰器或者旋流式稳焰器等在喷口附近建立高温烟气环形或中心回流区。

第六章液体燃料的燃烧

1、液体燃料的燃烧特点?燃烧特点:先蒸发气化为油蒸汽,进而进行均相扩散燃烧;既不

同于气体燃料的均相燃烧,亦有别于固体燃料的异相燃烧。

2、液体燃料燃烧的几种方式?燃烧方式(以着火前蒸发与气化特点划分)液面燃烧:主要

是事故燃烧(油罐着火、海面浮油火灾);灯芯燃烧:主要是家庭民用(煤油炉、煤油灯);蒸发燃烧:液体燃料通过蒸发管道,利用燃烧放出的部分热量加热管道中燃料使其蒸发,然后像气体一样燃烧;(轻质液体燃料,汽油机蒸发器);雾化燃烧:工程实际中主要液体燃料燃烧方式。

3、液体燃料的燃烧过程(三个)?蒸发:较慢。混合:较快。燃烧:速度高

4、什么叫液体燃料的雾化燃烧?利用各种形式的雾化器将液体燃料破碎雾化为大量的直

径为几微米到几百微米的小液滴,并使它们悬浮在空气中边蒸发、边混合,边燃烧;雾化使燃料表面积增加了上千倍,有利于液体燃料蒸发和迅速燃烧;

5、油滴完全蒸发时间和液滴直径的关系?

油滴蒸发所需时间

油滴完全蒸发时间

蒸发时间只是油滴初始直径平方的函数。因而要求具有较小的雾化粒度

6、单个油滴燃烬时间与液滴直径的关系?当油滴直径d=0时,则可求得油滴燃尽时间为

的平方成正比;

7、为什么液体燃料要进行雾化且雾化液滴的直径越小越好?液体燃料雾化质量(雾化颗粒

大小)对其燃烧过程具有决定性影响,燃烧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雾化质量。由于油滴蒸发所需时间与油滴燃烬所需时间都与油滴初始直径的平方成正比油滴越小所需蒸发时间和燃烧时间也就越小。

8、油滴群燃烧的两种方式分别是什么?☆滴间燃烧:油滴群间平均统计距离较小,油滴

火焰面半径比油滴半径又大很多时,每个油滴不能保持自己单独的球状火焰面,油气混合物在油滴间进行均相燃烧;滴状燃烧:油滴群间平均统计距离大于油滴直径的20倍时,着火后的油滴可保持自己单独的球状火焰面,与单个油滴的燃烧相同;

9、液体燃料的雾化过程和目的?雾化过程:(1)液体燃料从喷嘴中喷出,分散成薄片状

液膜或流股;(2)由于液体初始湍流状态和空气对液体的作用,流股或液膜表面发生弯曲和皱折;(3)在空气压力作用下,流股或液膜变得薄、细,分裂成细丝或者细环流;(4)在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细丝或细环流破碎分裂成液滴;(5)在表面张力及空气流阻的作用下,液滴继续破碎或聚合。

◆雾化目的:增加单位质量的比表面积,加速液体燃料蒸发气化、混合,保证完全燃烧

10、 雾化方法有哪几种?雾化方法 (1)介质雾化:空气、蒸汽以一定的压力,高速冲

击油流,使其雾化。(2)机械雾化:油流高速旋转,脉动而破裂,同时与介质作用,加强雾化。

11、 影响雾化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雾化的因素(1)油本身压力:油压高,流出速度高,

雾化好 (2)介质压力:介质压力高,冲击力强,脉动大,雾化好(3)雾化喷嘴:喷嘴小,油膜薄,雾化好 (4)旋转强度:旋转强,油膜薄,雾化好(5)油性质:粘度小,雾化好(油温高,粘度小

12、 雾化质量评价指标有哪些?雾化质量评价指标主要有:流量特性、调节比、雾化角、

雾化细度(粒度)及均匀度、流量密度分布、射程、气耗率(介质雾化)等

13、 流量特性、调节比、雾化角、雾化细度(粒度)及均匀度、流量密度分布、射程、

气耗率(介质雾化)?流量特性:油喷嘴单位时间内喷油量随油压变化的规律;相应关系曲线称为:流量特性曲线。雾化角:油雾化炬的张角;大燃烧室:90~120度;小燃烧室:50~80度;雾化细度和均匀度:燃油雾化后形成的雾化炬中油滴粗细程度; 雾化性能及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调节比是指在保证雾化质量前提下,在运行压力范围内油喷嘴的最大质量流量与最小质量流量的比值。气耗率是介质雾化喷嘴的性能参数,是指单位时间内雾化介质的质量与喷液质量之比,即气液质量比。( 在保证雾化质量前提下,尽量降低气耗率气耗率过高的缺点气耗率高电能消耗高; 易引起低温受热面腐蚀; 使得排烟损失增加;对着火和燃烧也不利。

14、 质量中间直径、索太尔平均直径及其表示公式?质量中间直径(d50或dMMD )是一

假定直径,即油滴群中大于或小于这一直径的两部分油滴的总质量相等

5050(618)d d d d M

M ><=-∑∑ 索太尔平均直径(dSMD )是假定油滴群中每个油滴直径相等时,按照所测得的所有油滴总体积和总表面积计算出的油滴直径,也称体面积平均直径;

∑==2

2

i i SMD d N d N S ππ

N——燃油雾化后油滴的总颗粒数;

Ni——直径为di的油滴数。

15、配风器及其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在火焰根部要有足够的空气供应,以免燃油受热

时因氧气不足而裂解为炭黑(结焦)。

16、配风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就是在油滴群不同燃烧阶段适时、适量的分级供风,

以确保燃油在炉内及时着火、燃烧、燃烬。

配风器需要满足的要求:

(1)必须及时供给适量的根部风;主要目的是避免和减少油雾着火前热解炭黑的产生,必须使一部分空气先混入油雾。这部分空气也称为一次风;一般为:15%~30%;注意:一次风不能过量,过多空气供入这一区间,会影响回流区形成,或因风速过高,破坏着火条件;第七章固体燃料的燃烧

1、煤燃烧过程(5个步骤)?(1)干燥:100℃左右,析出水分;(2) 热解:约300℃以后,燃料热分解析出挥发分,为气态的碳氢化合物,同时生成焦和半焦;(3)着火:约500℃,挥发分首先着火,然后焦炭开始着火;(4)燃烧:挥发分燃烧,焦炭燃烧。挥发分燃烧速度快,从析出到基本燃尽所用时间约占煤全部燃烧时间的10%;挥发分的燃烧过程为气-气同相化学反应,焦炭的燃烧为气-固异相化学反应;(5)燃烬:焦炭继续燃烧,直到燃烬。这一过程燃烧速度慢,燃烬时间长。

2、影响煤燃烧过程的关键?

3、煤的三种基本燃烧方式?1层状燃烧(火床)2沸腾燃烧(流化床)3悬浮燃烧(煤粉火室燃烧

4、层状燃烧的特点? 将几十毫米大小的煤块置于炉排上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煤层,大部分煤在煤层中燃烧,燃烧过程中煤粒在炉排上静止不动(固定床),或者依靠机械外力而移动(移动床),但不离开炉排。空气通过炉排间的缝隙自下而上流过炉排和煤层,少量细小

的煤粒可能会失去稳定性而析出的挥发分和焦炭不完全燃烧的CO一起,在煤层得上方空间进行燃烧。

4、炉排面积可见热负荷? 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炉排上燃料燃烧所放出的全部热量

6、炉排面积可见热负荷大小的影响? 炉排面积可见热负荷越大,炉排面积越小,炉排越紧凑,成本越低;但过度提高炉排面积可见热负荷,要求空气流速亦相应提高燃料层的细小煤粒将被吹起,会造成飞灰中可燃物残留量增加;

7、炉膛容积可见热负荷? 单位时间内单位炉膛容积中燃料燃烧所放出的全部热量

8、炉排通风面积比及其作用? 炉排面上通风孔总面积与整个炉排面积的比值;※炉排通风面积比大小是保证炉排不被烧坏的重要参数。一般f越小,通风孔集中,燃烧最旺区域离炉排较远;反之,较近;此外,f较小时,漏煤率较低

9、常用机械燃烧方式有哪几种?链条炉,往复炉排,振动炉排炉,抛煤机炉

10、对比分析链条炉排燃烧和往复炉排燃烧的优缺点? 链条炉排优点:连续燃烧;机械化加煤、清渣、除灰操作;工作性能高,燃烧效率较高;

缺点:燃料与炉排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煤层本身在燃烧过程中扰动较小;拨火人靠人工完成;煤种要求严格,不宜燃烧灰分大、易结焦煤种

往复炉排:

优点:炉排片有规则的往复运动使燃料在炉排上均匀的向前移动,同时对燃料形成搅动,改善了着火条件,有利于燃烧:构造简单、制造方便、质量轻、飞灰少;煤种适应性强;

缺点:漏煤多,密封性不好,机械不完全燃烧多;炉排工作条件差,容易烧坏。

11、煤悬浮燃烧与层状燃烧优缺点分析?煤的悬浮燃烧与层状燃烧的比较:

优越性:(1)煤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混合得到了显著改善,加快了着火,燃烧非常剧烈,燃烬率高(2)过量空气过剩系数可以控制的较低,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减少,

人机工程学复习资料

人机工程学(Man-Machine Engineering)是研究人、机械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该学科在美国称为“Human Engineering”(人类工程学)或“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人的因素工程学)。 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IEA)为本学科所下的定义是最有权威、最全面的定义。 人机工程学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作业效能、安全、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 现有的人机工程学理论模型主要从三个角度出发:系统,人机界面以及人的作业效能。 “系统”是人体工程学最重要的概念和思想。 从系统优化的角度看,人体工程学研究可以分为安全、效率、舒适和审美四个层次。 人与机交互关系的接口被定义为人机界面(interface),人机界面的形式与内容是对人机关系的表征,是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核心方面。 人的作业效能(Human Performance),即人按照一定要求完成某项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效率和成绩。 研究内容:1.产品系统中人的因素2.人机系统总体设计3.作业场所的设计和完善4.作业研究及改善 研究方法:1.观察分析法 2.实测法 3.实验法 4.模拟和模型试验法 5.计算机数值仿真法。 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 人性化设计是一种注重人的存在、价值、尊严的设计理念。 可用性的五大属性为:效率(Efficiency)、学习(Learnability)、记忆(Memorability)、错误(Errors)及满意程度(Satisfaction)。 人体测量学是一门用测量方法研究人的体格特征的科学。 人体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普通测量法、摄像法、三维数字化人体测量法。 测量的基本目的是为设计提供设计参数。分类:人体构造尺寸(静态尺寸)和功能尺寸(动态尺寸) 为了获得准确地人体尺寸参数,进行人体(活体)尺寸测量时,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标准化的测量条件,即测量姿势的规定、测量方向的规定和测量量度(尺寸术语)的规定等;二是标准化的测点和测量项目。 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 被测者姿势:立姿坐姿 测量基准面:1.矢状面: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称为矢状面。 2.正中矢状面:在矢状面中,把通过人体正中线的矢状面称为正中矢状面。正中矢状面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3.冠状面:通过铅锤轴和横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冠状面。冠状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 4.横断面:与矢状面及冠状面同时垂直的所有平面都称为横断面。横断面将人体分成上、下两部分。 5.眼耳平面: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的横断面称为眼耳平面或法兰克福平面。 支承面和衣着 基本测点及测量项目

燃烧学复习题(超全)

1.说明煤的化学组成、挥发份及灰分、水分、碳分等对煤质特性的 影响? 煤的化学组成主要由碳(C)、氢(H)、氧(O)、氮(N)、硫(S)等元素组成: 碳是煤中主要的可燃元素,在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煤的炭化程度越高,含碳量就越大;含碳量高的煤难以着火与燃烬,但是发热量很高。 氢也是煤中主要的可燃元素,有效氢的发热量很高,是碳发热量的3~4倍,煤中氢含量先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煤中含碳量为85%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 氧是煤中有害的不可燃元素,煤中含氧量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煤中氧含量的存在会使煤发热量降低。 氮是煤中的有害不可燃元素,其存在不但降低煤的发热量,而且会生成NOx 等污染物; 硫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在煤燃烧过程中会生成SOx等有害污染物。 挥发分是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850℃时析出的气体。挥发分含量多的煤,着火容易,着火温度低,燃烬容易;挥发分含量少的煤,着火温度高,着火困难,燃烬非常困难。 灰分是指煤中所含的矿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经过高温分解和氧化作用后生成的一些固体残留物。灰分含量高的煤不仅使煤的发热量减小,而且影响煤的着火与燃烧。由于燃烧烟气中飞灰浓度大,使受热面易受污染影响传热、降低效率,并使受热面易磨损而减少寿命。同时,对排烟中的含尘量必须采用高效除尘措施,使排烟中含尘降低到合格的排放指标。在煤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煤的灰熔点,否则容易造成结渣,不利于燃烧过程中空气的流通和气流均匀分布,破坏燃烧过程的稳定运行。 水分是煤中的不可燃成分,其存在不仅降低了燃料的可燃质含量,含水量大的燃料发热量低,不易着火、燃烧,而且在燃烧时还要消耗热量使其蒸发和将蒸发的水蒸气加热,降低燃烧室温度,使锅炉效率降低,并使排烟损失加大,还易在低温处腐蚀设备。含水量大的煤使得制粉设备制粉困难,需要高温空气或烟气干燥。同时,水分大的煤也不利于运输,并使成本增加。但是,在高温火焰中水蒸气对燃烧具有催化、媒介作用,可以加速煤粉焦碳的燃烧,可以提高火焰黑度,增加火焰及烟气的辐射放热强度,加强燃烧室炉壁的辐射换热。另外,水蒸气分解时产生的氢分子和氢氧根可以提高火焰的热传导率。这样,水分使飞灰中碳粒减少,从而使机械不完全损失减少,TSP减少,同时水分的蒸发有利于疏松煤层,增加孔隙率,改善燃烧。因此综合考虑,应以合适水分为好。 煤中碳分包括固定碳和游离碳。固定碳是指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煤中挥发分析出后剩下的固体物质中的含碳量;游离碳是指挥发分中的含碳量。一般来说,煤的煤化程度越高,挥发分含量越少,固定碳含量越高。煤中固定碳含量高,不利于煤的着火和燃烧,煤难以燃烬。 2.什么是有效氢,什么是化合氢? 有效氢:与碳、硫结合在一起的氢,也叫可燃氢,可进行燃烧反应,并放出

工程燃烧学简答题(二)

工程燃烧学简答题(二) 1. 燃料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以有四种不同的情况: (1)空气消耗系数α=1,完全燃烧;(2)α>1,完全燃烧; (3)α>1,不完全燃烧;(4)α<1,不完全燃烧。 假设燃料与空气混合均匀,燃烧产物的热分解反应忽略不计,试列出四种情况下燃烧产物中可能包含的成分。假设燃烧产物是CO2,SO2,H2O,N2,O2,CO,CH4,H2中的几种气体。 或者:不同的过量空气系数情况下的燃烧产物有何区别? 答:(1)α=1,完全燃烧时,燃烧产物包括CO2,SO2,H2O,N2。 (2)α>1,完全燃烧时,燃烧产物包括CO2,SO2,H2O,N2,O2。 (3)α>1,不完全燃烧时,燃烧产物包括不可燃气体CO2,SO2,H2O, N2,O2和可燃气体中CO,CH4,H2的一种或多种。 (4)α<1,不完全燃烧时,燃烧产物包括不可燃气体CO2,SO2,H2O,N2和可燃气体中CO,CH4,H2的一种或多种。 2. 影响燃烧室理论燃烧温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理论燃烧 温度? 答: (1)燃料性质 单位体积燃烧产物的热含量越高,其理论燃烧温度也较高。 (2)空气消耗系数 空气消耗系数影响燃烧产物的生成量和成分,从而影响理论燃烧温度。在α≥时,α值越大,理论燃烧温度越低。 1 (3)燃料与空气的预热温度 空气或燃料的预热温度越高,理论燃烧温度越高。 (4)空气中的氧含量 当氧含量小于40%-50%时,燃烧产物生成量随氧含量增加而减少,此时理论燃烧温度提高明显。当氧含量再升高时,理论燃烧温度提高趋势减缓甚至降低。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采用富氧空气来提高燃烧温度时,氧气的含量控制在

人机工程学复习要点(个人总结仅供参考)

第一章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1 自然观察法:研究者通过观察和记录自然情景下发生的行为来认识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 2实测法:借助实验器材进行实际测量的方法 3调查研究法:口头访问、问卷调查,直至精细评分以及心理和生理学分析判断与间接意见、档案和建议分析等 4计算机的仿真系统:数字环境中建立人体模型。可利用人体模型模仿人的特征和行为,描述人体尺度、形状和人的心理 5系统分析评价法:将人——物——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对系统进行分析、评价 人体工程学理论体系:人体工程学是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由多门科学相互交叉、综合、渗透、重构而形成的,是交互科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 第二章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口皮肤接受内、外环境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脉冲,通过传输神经,将其传至大脑皮质感觉中枢,产生了感觉。感觉的基本特性为: 1适宜刺激:外部环境中有许多种能量形式,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都能对某一种特定的能量形式做出最敏感的反应。这种能够引起感觉器官有效反应的刺激称为适宜刺激。 2感觉阈(yù)限:人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的信号刺激,当这个刺激的强度较小时,尽管在物理上可以测到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某种反应,但人却没有感觉到,只有刺激强度逐渐增加到某一界限时,人才通过感觉器官获得了感觉。这种使人从没有到获得感觉的刺激强度的界限值,称为“刺激阈”。 3适应:感觉器官接受刺激后,如果刺激强度不变,则经过一段时间后,感觉会逐渐减小以致消失,这种现象称为“适应”。 4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觉器官对其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都将因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影响而降低,这种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的相互作用。 5对比:同一感受器官接受不同刺激时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对比。 6余觉:余觉是指当刺激取消以后,感觉还继续存在一极短时间的现象。 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 知觉的选择性 把某些知觉对象从背景中优先区分出来,并予以清晰反映的特性,叫知觉选择性 从知觉背景中区分出知觉对象,一般取决于下列条件: 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2对象的运动 3主观因素 知觉的整体性: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的过程。 知觉的理解性: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来理解当前知觉对象特征的过程。 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知觉映像仍能保持相对不变的特征,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燃烧学试卷-答案教学提纲

一、单选题(2分/个) 1、不属于常用防止脱火的措施的为:D A喉口加装收缩段,但喉口直径不变B加稳焰器C使用冷却装置D利用钝体 2、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B A液体燃烧的过程包括雾化、受热蒸发、扩散混合、着火燃烧B油滴燃烧属于预混燃烧 C提高燃烧室的温度水平有利于强化油雾燃烧 D异相燃烧是指不同相的物质之间发生的 3、碳的()反应是自我促进的,而()反应是自我抑制。A A氧化/气化 B气化/氧化 C还原/氧化D氧化/还原 4、已知燃料成分,下列量可以确定的是:D A着火温度B理论发热温度C理论燃烧温度D实际燃烧温度 5、影响碳球燃尽速度的主要因素是:D A碳球表面二氧化碳浓度B碳球燃尽时间C碳球直径D碳球表面氧气浓度分 6、涡轮增压装置对汽车发动机的作用不包括:D A能提高汽车发动机内的燃料气体的化学反应速度 B能减少汽车发动机内燃料气体的燃烧 C提高汽车发动机的功率 D能提高汽车发动机内燃料气体理论发热温度 7、能用来描述动量、热量和质量相似的准则数是:C A普朗特数,雷诺数,努塞尔特数和舍伍德数 B普朗特数,施密特数,努塞尔特数和 C普朗特数,施密特数,努塞尔特数和舍伍德数 D普朗特数,施密特数,努塞尔特数和雷诺数 8、依靠传热与传质进行火焰传播的是:C A爆震B爆炸C正常传播D爆燃 9、对于影响自燃着火温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散热系数减少有利于着火B燃料活性强易着火 C系统初始温度升高容易着火D产热散热相等有利于着火 10、静止空气中球形碳粒燃烧,当温度为900℃时:B A只存在二次反应B一次反应,二次反应并存C只存在一次反应D以上都不对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5分/个) 1、复杂反应所形成的最终产物由几步反应所完成,故可用质量作用定律直接按反应方程判断反应物浓度关系。 答:错。复杂反应,所形成的最终产物是由几步反应所完成的,故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非表示整个化学反应的真实过程,故无法用质量作用定律直接按反应方程判断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关系 2、家用煤球炉在800多摄氏度能稳定燃烧,而大型煤粉炉要在1300℃以上才能稳定燃烧,因此,由细小煤粉反应活性好的理论可以得知:因此家用煤球炉比大型煤粉炉更实用。 答:停留时间是影响燃烧热工况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停留时间越长,燃烧热工况越好。家用煤球炉中,煤的停留时间可以达到几个小时,而大型煤粉炉中,煤粉颗粒在炉膛内却只能停留2到5秒,因此家用煤球炉在较低温度下即可以维持燃烧稳定,而大型煤粉炉却需要较高炉膛温度来维持燃烧稳定。

工程燃烧学简答题3

工程燃烧学简答题3 1.何为火焰稳定性?何谓回火?何谓脱火?工程上如何防止回火和脱火? 答:①火焰稳定性:火焰传播速度与新鲜可燃混合气的流动速度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②回火:预混可燃气体的火焰传播速度UL大于新鲜可燃混合气的流动速率W,火焰前沿位置将向新鲜可燃物的上游方向移动,则火焰向预混气体内部烧去称为回火。回火不仅仅发生于预混可燃气体的燃烧过程中,在固体燃料如煤粉燃烧过程中,也会发生回火。在工程上采用小孔或缩口等方法减小喷口直径、均匀喷口流速及冷却喷口等措施防止回火。具体措施如下:可燃混合气体从烧嘴流出的速度必须大于某一临界速度,后者与煤气成分、预热温度、烧嘴口径及气流性质等有关;当空气或煤气预热时,其出口速度还应该提高;注意保证出口断面上速度的均匀分布,避免使气流受到外界的扰动;对于燃烧能力大的烧嘴,需用气冷或水冷将烧嘴头进行冷却。 ③脱火:预混可燃气体的火焰传播速度U L远小于新鲜可燃混合气的流动速率W,火焰前沿位置将向燃烧产物的下游方向移动,则火焰被吹息或吹脱称为脱火。工程上采用各种形式的气流稳焰器或组织大小适中的高温回流区、合理控制预混气体流速W、各种形式的钝体等综合措施来防止脱火。具体措施如下:使气体的喷出速度与火焰传播速度相适应;采取措施构成强有力的点火源,如:燃烧通道突扩保证部分高温烟气回流到火焰根部;采用带涡流稳定器或带点火环的

烧;在燃烧器上安装辅助点火烧嘴或者在烧嘴前方设置起点火作用的高温砌体。 2.层流预混火焰稳定的条件? 答:层流预混火焰稳定的条件:法向稳定条件符合余弦定律? =;切向稳定条件,存在着点火圈。 cos u w L

人机工程学考试重点笔记

一、 1、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Man-Machine Engineering)是研究人、机械及其工作环 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2、学科命名:美国——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 、人的因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西欧(常用)——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 。日本——人间 工学。国内——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 3、人机工程学的发展以及特点: a 、 经验人机工程学:机械设计的是主要着眼点在于力学、电学、热力学等工 程技术方面的原理设计上,在人机关系上是以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 人适应于机器。 b 、 科学人机工程学: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人的因素”,力求使机器适应 于人。 c 、 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方向: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 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操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使人-机-环境系统相 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 4、学科的研究方法: a 、观察分析法 ,b 、实测法,c 、实验法,d 、模拟和模型实验 法,e 、计算机数值仿真法。 5、人体测量学也是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它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 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 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6、人机工程学范围内的人体形态测量数据主要有两类,即人体构造尺寸和功能尺寸的 测量数据。人体构造上的尺寸是指静态尺寸;人体功能上的尺寸是指动态尺寸,包 括人在工作姿势下或在某种操作活动状态下测量的尺寸 7、人体测量的主要方法有:a 、普通测量法,b 、摄像法,c 、三维数字化人体测量法。 8、测量基准面:a 、正中矢状面(左右),b 、冠状面(前后),c 、横断面(上下 面),d 、眼耳平面(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得横断面) 9、均值:表示样本的测量数据集中地趋向某一个值,该值为平均值,简称均值。 ∑==n i i x n x 11

消防燃烧学函授试卷(三)

《消防燃烧学》函授试卷(三) (考试时间: 年 月) 一、概念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扩 散 2、闪 燃 3、爆 轰 4、热惯性 5、空气消耗系数 二、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空1分,共20分) 1 )、( )和( )。 2、高聚物燃烧的最突出的特点是( )、( )和( ) 3、热自燃理论认为体系能否着火取决于( ),碘值高的涂油物自燃是因为( )。 4、可燃混气的热容越大,着火感应期( );可燃混气的导热系数越大,着火感应期( );混气的燃烧热( ),着火感应期越短。 5、火灾中热烟气的毒性主要表现在( )、( )、 ( )三个方面。 6、木材密度越大,燃烧速度越( );比表面积越大,燃烧速度越( )。 7、粉尘发生二次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 8、可燃固体发生阴燃应具备的条件是( )和( )。 9、当氧气浓度低于( )时,大多数的燃烧反应都会因缺氧而自行熄灭。 三、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二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 案填在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12分) 1、正确的是 ( ) A .点火源能量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危险性越大 B .惰气含量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窄,危险性越小 C .初温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高,危险性越大 D .压力越大,气体的爆炸极限越宽,危险性越大 2、下列有关气体可燃物扩散火焰高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火焰高度随管内燃气流速的增大而升高 B .火焰高度随管道直径的增大而升高 C .火焰高度随环境氧含量的增大而升高 D .火焰高度随可燃物完全燃烧空气需要量增大而升高 3、关于扩散燃烧时火焰锋面处可燃气和空气扩散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焰锋面处可燃气和空气的扩散速度相等 B .火焰锋面处可燃气的扩散速度比空气的扩散速度大 C .火焰锋面处可燃气的扩散速度比空气的扩散速度小 D .火焰锋面处可燃气和空气按化学计量比扩散 4、下列有关可燃物自燃点和闪点排序正确的是 ( )A .乙烷的自燃点比乙醇的自燃点高 B .正戊烷的闪点比异戊烷的闪点高 C .乙醛的自燃点比乙醇高 D .正戊醇的自燃点比异戊醇高 5、有关固体表面火焰传播速度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垂直向上燃烧的火焰传播速度比水平方向要快 B .材料热惯性越高,火焰传播速度越快 C .材料表面获得的辐射热越高,火焰传播速度越快 D .环境温度越高,火焰传播速度越快 6、有关可燃混气的最小引燃能说法中错误的是 ( )

工程燃烧学复习卷子

工程燃烧学复习卷子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 1、什么是燃烧燃烧涉及哪些物理化学过程 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放热和发光效应的激烈的氧化反应。 涉及物理过程:质量传递、气流运动、组分扩散、能量传递、相变、压力变化等 涉及化学过程:反应机理、反应速度、反应程度、燃烧产物的生成与控制等2、燃烧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1)动力工程 (2)材料生产、工业供热 (3)家庭供热 (4)安全与火灾 (5)燃烧对环境的污染,有害气体、温室气体、烟尘等 前三者是有利的,后两者是不利的 3、工业燃烧工程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针对不同燃料的特性提出合理的燃烧方法 根据生产工艺的具体要求研究和设计特殊性能的新型燃烧装置 研究和设计高效节能型燃烧装置 研究低噪声、低污染的燃烧技术 为计算机控制的工业燃烧过程提供数学模型 4、工业燃烧工程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针对不同燃料的特性提出合理的燃烧方法 根据生产工艺的具体要求研究和设计特殊性能的新型燃烧装置 研究和设计高效节能型燃烧装置 研究低噪声、低污染的燃烧技术 为计算机控制的工业燃烧过程提供数学模型 5、烟煤可以分为哪些小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 中粘煤)、弱粘煤、不粘煤、长焰煤 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 >=10的前提下 以反映粘结性的几个指标(粘结指数. ,胶质层最大厚度Y和奥—阿膨胀度b)对烟煤进行细分 当粘结指数. <=85时,用Vdaf和.来分类。 当粘结指数. >85时,用Vdaf和Y或用Vdaf和b值来分类。 如按b值和Y值划分类别有矛盾时,以Y值划分的类别为准 6、煤的成分表示方法和转换关系 应用基(也称收到基)表示方法,用下角标ar Car%+Har%+Oar%+Nar%+Sar%+Aar%+War%=100% 干燥基表示方法,用下角标d Cd%+Hd%+Od%+Nd%+Sd%+Ad% =100% 可燃基(也称干燥无灰基)表示方法,用下角标daf Cdaf%+Hdaf%+Odaf%+Ndaf%+Sdaf% =100% 7、煤中的水分有哪些工业分析中的水分包括哪些 外部水分:不被燃料吸收而是机械地附在燃料表面上的水

人机工程学部分考试内容要点

定义: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1.2.1经验人机工程学(应用实验心理学) 在经验人机工程学发展阶段,研究者大都是心理学家,其中突出代表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教授H`闵斯特泼格,其代表作是《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他提出了心理学对人在工作中的适应与提高效率的重要性。学科发展的主要特点:机械设计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力学、电学、热力学等工程技术方面的原理设计上,在人机关系上是以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人适应于机器。 1.2.2科学人机工程学(工程心理学) 科学人机工程学发展特点: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人的因素”,力求使机器适应于人 1.2.3现代人机工程学 IEA在其会刊中指出,现代人机工程学发展三个特点: 1)机器适于人不同于传统人机工程学研究中着眼于选择和训练特定的人,使之适应工作要求;现代人机性学着眼于机械装备的设计,使机器的操作不越出人类能力界限之外 2)密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严密计划设定的广泛实验性研究,尽可能利用所掌握的基本原理,进行具体的机械装备设计 3)力求使实验心理学、生理学、功能解剖学等学科的专家与物理学、数学、工程学方面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密切合作 1.3.1人机学科的研究内容 从事本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以下方面:1.人体特性的研究 2.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装置的设计 3.环境控制与安全保护设计 4.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 1.3.2学科的研究方法 1.观察分析法1)瞬间操作分析法2)知觉与运动信息分析法3)动作负荷分析法4)频率分析法5)危象分析法6)相关分析法 2.实测法是一种借助于仪器设备进行实际测量的方法 3.实验法是当实测法受到限制时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4.模拟和模型试验法由于机器系统一般比较复杂,因而在进行人机系统研究时常采用模拟的方法 5.计算机数值仿真法是在计算机上利用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仿真性试验研究 1.4.1学科的体系 该学科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揭示人、机、环境三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从而确保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最优化。从其研究目的来看,就充分体现了本学科主要是“人体科学”,“技术科学”和“环境科学”之间的有机融合。 1.5.2人机工程学对工业设计的作用 1.为工业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 2.为工业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

工程燃烧学试卷

工程燃烧学试卷 第 1 页共 2 页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10分) 1、着火热 2、绝热火焰温度 3、层流燃烧 4、反应焓 焓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燃烧过程的特点:1) ;2) 2、盖斯定律指的是 3、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 4、活化能E指的是 、煤的可磨性系数指的是: 5 三、单项选择题(3分/每小题,共30分) 1、“一定体积的气体的摩尔数与其压力成正比”,气体压力,,,时该结论成立。 A:小于1MPa; B,5MPa; C:大于15MPa 2、可以用质量作用定律来描述反应速率的化学反应是:,,,,, A:基元反应; B:分支反应; C:燃烧反应 3、对总体反应而言,当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反应速度却降低时,则反应的级数是:, 第 2 页共 2 页 A:分数; B:负数; C:小数; 4、阿累尼乌斯公式不适用的化学反应是:,,,,,, A:催化反应; B:多相反应; C:链式反应;

5、根据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装有可燃气体的容器越大,可燃气体,,,, A:越不容易着火; B:越容易着火; C:温度越高; 6、根据链式自燃理论,使反应自动加速直至着火的主要原因是:,,,,, A:活化中心的不断积累; B:热量的不断积累; C:反应物浓度的不断积累; 7、民用燃气灶具不能混用燃气的原因是:,,,,,,, A:不同燃气具有不同的输送方式; B:不同燃气具有不同的物性参数; C:不同燃气具有不同的火焰传播速度; 8、混合气体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最大值出现在:,,,,,, A:过剩空气系数略大于1(贫燃料); B:过剩空气系数略小于1(富燃料); C:过剩空气系数等于1; 9、湍流火焰传播速度高于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主要原因是:,,,,, A:湍流的速度分布比层流的速度分布更均匀。 B:湍流火焰的流动速度更快; C:湍流火焰的峰面的面积更大; 10、在碳氢化合物燃烧过程中,1kg空气参与燃烧后,大约能放出:,,, A:3200 kJ热量; B:32000 kJ热量; C:320 kJ热量; 四、、问答题(共40分) 1、简要分析热力着火及链式分支链锁着火机理的区别,(10分) 答: 2、试述回流区稳焰的基本原理(10分) 3、在煤粉锅炉燃烧过程中,为什么必须采用热风输送煤粉才能保证煤粉的着火,而其它燃煤锅炉(如层燃锅炉或流化床锅炉)则没有这一要求,试从燃料着火理论分析它们着火的差异。 (20分)

燃烧学》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工程燃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英文名称:工程燃烧学/Combustion Engineering 课程编码:012232309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选修课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 学时数: 48 ;其中:理论学时: 48 ;实践学时: 0 ;学分数: 3 ; 编写人:;审定人:;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燃料的分类及各种燃料的化学组成、定义、及燃烧计算方法。并能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释指导工程燃烧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能够熟练的解决工程改造和设计中相关的燃烧计算问题。 课程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工程燃烧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一方面为学生学习相关后续课程及进一步扩大专业知识面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应用燃烧计算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的燃烧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 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全部内容,理解大部分内容,掌握主要内容。 (三)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燃料概论、工程燃烧计算、燃烧理论基础、燃烧方法与燃烧装置、燃烧污染控制技术。 (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流体力学。 后续课程:矿井热灾害防治、矿井火灾防治。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分配建议表 学时分配建议表

(二)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 《工程燃烧学》.汪军,马其良,张振东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7月 2.参考书目 (1)《工程燃烧学》.童正明,张松寿,周文铸.中国计量出版社,2008年(2)《燃烧学》.徐通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三)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期末闭卷笔试。 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燃料概论(6学时) 1.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各种燃料的特点和使用性能。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固体及气体燃料成分表示方法及其换算,发热量计算。 (2)教学难点 燃料分析方法。 3.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展示,上自习课,课下辅导等为辅的教学方法。4.教学内容: (1)燃料的概念与分类 (2)燃料的组成和特性 (3)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 (4)燃料分析方法 5.教学要求 理解: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的组成和特性; 了解:燃料分析方法; 掌握:固体及气体燃料成分表示方法及其换算,发热量计算。 6.学生练习 选取3~5个本章习题作为课后作业。 (二)工程燃烧计算(17学时) 1.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燃烧过程中各项参数的基本计算。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燃烧空气量、烟气量、温度的相关计算。

人机工程学在设计里的应用

人机工程学在设计里的应用 班级:工业设计姓名:陈晓清学号:090602015 、椅子 我们根据古籍资料开发了多款第一把交椅”,选用优质的鸡翅木做原料,充分体现了其木质肌理细密,紫褐色深浅相间成文,予人以羽毛璀璨闪耀之感的特点。还原了这款历史上最有名的椅子!这种椅子的特点是木头的双脚交叉,张开以后才能平稳,所以又称“交床”。大约在唐以后,人们才把带后背与 扶手的坐具称为椅子。在宋元时已出现了带靠背的交椅,分为直背与圈背两大类。明代的交椅就是圈背交椅的延续与发展,而前者直后背交椅,《三才图会》名之曰“折叠椅”。 明代交椅以造型优美流畅而著称,它的椅圈曲线弧度柔和自如,制作工艺考究,通常由三至五节榫接而成,后背椅板上方施以浮雕开光,座面多以麻索或皮革所制,前足底部安置脚踏板,装饰实用两相宜。扶手、靠背、腿足间,一般都配制雕刻牙子,另在交接之处也多用铜装饰件包裹镶嵌,不仅起到坚固作用,更具有点缀美化功能。交椅可折叠,搬运方便。 在交椅进入厅堂时,它的交叉折叠的椅足已失去了原来野外使用的功能,于是有人将它改成常规椅子的四条直足,这便成了“圈椅”。现传世 的明式交椅,以黄花梨最珍稀,而杂木交椅的存世量不少 二、自行车 1886年,英国的约翰.k.斯塔利,是一位机械工程师,从机械学,运动学的角度设计出了新的自行车样式,为自行车装上了前叉和车闸,前后轮的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并用钢管制成了菱形车架,还首次使用了橡胶的车轮。斯塔利不仅改进了自行车的结构,还改制了许多生产自行车部件用的机床,为自行车的大量生产利推广应用开辟了宽阔的前景,因此他被后人称为“自行车之父”。斯塔利所设计的自行车车型与今天自行车的样 1888年,爱尔兰的兽医邓洛普,从医治牛胃气膨胀中得到启示,他把家中花园里用来浇水的橡胶管粘成圆形,打足了气,装在自行车轮子上,前往参加骑自行车比赛,居然名列前茅,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充气轮胎是自行车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它增加了自行车的弹性,不会因

人机工程学复习资料

人机工程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机工程学概论Man-Machine Engineering 1.人机工程学的命名: 美Human Engineering(人类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人的因素工程学)西欧Ergonomics (人类功效学) 2.学科的定义: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它是运用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力学以及工程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功能、心里以及力学等问题研究的学科。 3.人机工程学发展有哪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1.经验人机工程学特点:人适应于机器; 2.科学人机工程学特点:机器适应于人; 3.现代人机工程学特点:人机互适。 4.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方法? 1.内容:1.人的特性研究; 2.机器特性的研究; 3.环境特性研究; 4.人、机关系的研究; 人、环境关系的研究;6.机、环境关系的研究;7.人、机、环境系统特性的研究。 2.研究方法:1.观察分析:a.瞬时操作分析法b.知觉与运动信息分析法c.动作负荷分析法d.频率 分析法e.危象分析法f.相关分析法 2.实测法 3.实验法 4.模拟和模型实验法 5.计算机数值仿真发。 5.人机工程学对工业设计的作用有几个方面? 1.为工业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 2.为工业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 3.为工业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 4.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5.为坚持以‘人’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提供工作程序; 第二章: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

工程燃烧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10分) 1、着火热 2、绝热火焰温度 3、层流燃烧 4、反应焓 焓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燃烧过程的特点:1);2) 2、盖斯定律指的是 3、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 4、活化能E指的是 5、煤的可磨性系数指的是: 三、单项选择题(3分/每小题,共30分) 1、“一定体积的气体的摩尔数与其压力成正比”,气体压力___时该结论成立。A:小于1MPa;B>5MPa;C:大于15MPa 2、可以用质量作用定律来描述反应速率的化学反应是:_____ A:基元反应;B:分支反应;C:燃烧反应 3、对总体反应而言,当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反应速度却降低时,则反应的级数是:_

A:分数;B:负数;C:小数; 4、阿累尼乌斯公式不适用的化学反应是:______ A:催化反应;B:多相反应;C:链式反应; 5、根据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装有可燃气体的容器越大,可燃气体____ A:越不容易着火;B:越容易着火;C:温度越高; 6、根据链式自燃理论,使反应自动加速直至着火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活化中心的不断积累;B:热量的不断积累; C:反应物浓度的不断积累; 7、民用燃气灶具不能混用燃气的原因是:_______ A:不同燃气具有不同的输送方式;B:不同燃气具有不同的物性参数; C:不同燃气具有不同的火焰传播速度; 8、混合气体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最大值出现在:______ A:过剩空气系数略大于1(贫燃料); B:过剩空气系数略小于1(富燃料);C:过剩空气系数等于1; 9、湍流火焰传播速度高于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湍流的速度分布比层流的速度分布更均匀。 B:湍流火焰的流动速度更快;C:湍流火焰的峰面的面积更大; 10、在碳氢化合物燃烧过程中,1kg空气参与燃烧后,大约能放出:___ A:3200 kJ热量;B:32000 kJ热量;C:320 kJ热量; 四、、问答题(共40分) 1、简要分析热力着火及链式分支链锁着火机理的区别?(10分) 答: 2、试述回流区稳焰的基本原理(10分) 3、在煤粉锅炉燃烧过程中,为什么必须采用热风输送煤粉才能保证煤粉的着火?而其它燃煤锅炉(如层燃锅炉或流化床锅炉)则没有这一要求?试从燃料着火理论分析它们着火的差异。(20分)

人机工程学大纲

课程教学 大纲编号: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人机工程学 课程学分:3 执笔人:汪惠芬周建中 审订人:龚光容 修(制)订日期:2013.10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理, 。 ,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与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有密切关系。人机工程学运用人体 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力学以及工程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 功能、心理以及力学等问题的研究,研究如何正确处理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相 互作用,设计能使操作者发挥最大效能的机械、仪器和控制装置,并研究控制台上各个仪表的最适 位置等。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了解并掌握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掌握人机系统设计的一般方 法,在明确系统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分析和研究人、机、环境三个要素应具备的功能及其对系统总体性能 的影响,寻求人机系统最优组合方案能应用人机工程学知识指导具体产品的设计使人机系统工作安全、 高效、可靠。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1 人机工程学概论 1.1 人机工程学的命名及定义 1.1.1 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命名 美国“Human Engineering”,西欧 Ergonomics ,我国: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学等。 1.1.2 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国际人类工效学 IEA 的定义,《辞海》的定义,美国 W.B.伍德森的定义 1.2 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1.2.1 经验人机工程学 F.W.泰罗。使人适应于机器 1.2.2 科学人机工程学 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人的因素”,力求使机器适应于人 1.2.3 现代人机工程学 使人-机-环境系统相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 1.3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了解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七个分支,四个主要方面 1.3.2△了解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和非实验法及其内容 1.4 人机工程学体系 1.4.1△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人体科学、环境科学为上肢,管理科学、人文科学为下肢,工程技术科学为驱干,系统 论、模型论、优化论为支撑。 1.5 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 了解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的区别和联系 1.6 学科的应用 1.6.1 学科研究的课题 主要讲授应用于工业设计的 5 各方面

人机工程学复习资料

《安全人机工程学》题库 第一章 1.人机工程学定义 2.人机工程学的起源 3.人机工程学学科名称 4.国际上对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5.国内对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6.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 7.广义和狭义“人机系统”怎么理解? 8.人机工程学研究目的 9.人机工程学研究内容 10.人机工程学研究方法 11.人机工程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2.经验期三大著名实验包括: 13.安全人机工程学定义 14.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 15.广义的“机”怎么理解: 16.人机结合面定义 17.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P10) 18.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方法 19.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目的 20.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任务 21.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围 第二章 1.人体测量基本术语包括 2.人体测量主要仪器包括 3.常用人体参数包括:人体结构尺寸(静态尺寸)和功能尺寸(动态尺寸) 4.人体测量数据运用准则 5.人体尺寸应用原则 6.人体尺寸应用方法和程序 7.百分位数 8.适应度 9.为什么要进行功能修正量和心理修正量的修正?如何确定? 10.我国成年人身体尺寸受区域影响,这对产品设计制造及安全生产有何影响? 11.人体动态尺寸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12.某地区人体测量的均值为1650mm,标准差为57.1mm,求该地区第95%、90%及第80%的百分位数。 13.已知某地区人体身高第90%的百分位数为1734mm,标准差为55.2mm,均值为1686mm,求变化系数。利用该变换系数求适用于该地区人们穿的鞋子长度值(该地区足长均值为26.40mm,标准差为4.56mm) 14.为什么说人体测量参数是一切设计的基础?

燃烧学习题答案

1.解释下列基本概念: (1)燃烧: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或发烟的现 象。 (2)火 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称为火灾。 (3)烟: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得产物中混有一些微小的颗粒,这时即形成“烟”。 (4)热容:在没有相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条件下,一定量的物质温度每升高一度所需要的热量。 (5)生成热:化学反应中由稳定单质反应生成某化合物时的反应热。 (6)标准燃烧热:在和指定温度下,1mol 某物质完全燃烧时的恒压反应热。 (7)热值: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8)低热值:可燃物中的水和氢燃烧生成的水以气态存在时的热值。 2.燃烧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这些特征. 燃烧的本质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特征是:放热、发光、发烟、伴有火焰。 3. 如何正确理解燃烧的条件根据燃烧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防火和灭火方法 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是燃烧的三要素,要发生燃烧燃烧,可燃物和助燃物要有一定的数量和浓度,点火源要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 根据燃烧条件,可以提出以下防火和灭火的方法: 防火方法:1.控制可燃物;2.隔绝空气;3.消除点火源 灭火方法:1.隔离法2.窒息法3.冷却法 4. 抑制法 8. 举例说明燃烧产物(包括烟)有哪些毒害作用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除了CO2和H2O 外,烟气中的其他成分都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或腐蚀性。其危害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毒害性;2)减光性3)爆炸性 9.试求出在p =1atm 、T=273K 下,1公斤苯(C6H6)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 3 22 ,0,030.10104.2248129276.4104.22)32 32412(76.421.02 m O S H C V V O air =???? ? ??+?=??-++?== -- 10.已知木材的组成为:C-46%、%、%、%、%,问在p =1atm 、T=273K 下木材完全燃烧产物体积是多少 3 22 ,0,045.4104.22323746124676.4104.22)32 32412(76.421.02 m O S H C V V O air =???? ? ??-+?=??-++?== -- kg m H W V N S C V V V V V air O H N SO CO yq /18.5100624.221009184.2245.479.01002284.2210046124.2210024.22100184.2279.0100284.22100324.22100124.223,0,0,0,02222=?+?+?+?+?=?+?++?+?+?= +++= 11.木材的组成为C-48%、H-5%、O-40%、N-2%、W-5%.试求在、30℃的条件下燃烧5kg 这种木材的实际需要空气体积、实际产物体积和产物密度。(空气消耗系数数取

工程燃烧学简答题(一)

工程燃烧学简答题(一) 1. 什么是燃料的高、低位发热量?两者之间有何关系?为什么热力计算中要用燃料的应用基低位发热量? 答:煤的高位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后燃烧产物冷却到使其中的水蒸汽凝结成0℃的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煤的低位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后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汽冷却到20℃时放出的热量,不包括水蒸汽潜热的燃料发热量; 烟气中的水蒸气尚未冷凝而直接排出,使燃料燃烧后烟气中的水蒸汽潜热无法回收利用 2. 什么是标准煤?有何实际意义? 答:人为规定应用基低位发热量29300kJ/kg(即气体燃料29300 kJ/m3)的燃料(P25)能源的种类很多,所含的热量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相互对比和在总量上进行研究,我国规定应用基低位发热量29300kJ/kg(即7000kcal/kg)的燃料为标准煤,也称煤当量。标准煤实际是不存在的,只是人为的规定。有何实际意义:提出标准煤的主要目的是把不同燃料划归统一的标准,便于分析、比较热力设备的经济性。不同的煤具有不同的发热量,有时差别很大。因此,在相同容量、相同参数的锅炉,在相同运行条件下,不能仅仅依据消耗燃料量的多少,来衡量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如果把不同的燃煤都折算为统一的标准煤,那就容易判断:哪一台

炉的标准煤耗量低,哪一台锅炉的运行经济性就好。 3. 煤中硫分有几种存在形式?简要说明他们对燃烧性能的影响。答:3种,有机硫、黄铁矿硫(前两者可燃,称为可燃硫或挥发硫)、硫酸盐硫。 4. 煤的化学成分有几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成分分析基?试推导各种基之间的换算系数。 答:工业分析(工分):灰分、水分、挥发份、固定碳、低位发热量、焦渣特性; 5. 何谓煤的元素分析法?煤的可燃元素有哪些? 答:元素分析:测定燃料中的碳、氢、氧、氮、硫及水分 灰分的含量。可燃元素:C、H、S 6. 什么是燃油的闪点、燃点、着火点?了解它们有何实际意义?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