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水工程、给水处理习题演示教学

取水工程、给水处理习题演示教学
取水工程、给水处理习题演示教学

取水工程、给水处理

习题

取水工程、给水处理习题

1、给水水源的类型有哪些?(地面水源:江河、湖泊、水库、海洋;地下水源:浅井水、深井水、泉水)

2、地面水源的特点有哪些?(特点:矿化度、硬度低;水量充沛但水质易受污染;取水构筑物的构造复杂)

3、给水水源卫生防护有那些具体要求?(地下水源的卫生防护:取水构筑物的外围不小于10M,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并加绿化,防止含水层的污染;回灌水的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地面水源的卫生防护:取水口周围半径不小于100M为卫生防护区;取水口上游1000M,下游100M段范围内为水源卫生防护地带,严格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做好水源水质的保护工作。)

4、地表水取水构筑物有那些形式?(固定式和活动式)

5、给水处理的任务是什么?(任务:将原水经过投药、混合反应、沉淀(澄清)、过滤、消毒等工艺流程,去除原水中所含的各种有害杂质,达到符合人们生活、生产用水水质标准的水)

6、原水中有哪些杂质?这些杂质在水厂中是如何处理的?(杂质:无机物、有机物、微生物;处理:常规处理方法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和特殊处理方法:除臭除味降铁软化和淡化除盐等)

7、常规水处理工艺流程?你所在的水厂采用什么样工艺流程?采用这一工艺流程的理由是什么?

8、混凝的机理是什么?

9、混合的目的是什么?混合时的要求有哪些?

10、混合的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11、混合和絮凝的设备是根据什么原理设计的?

12、絮凝的目的是什么?其设备有哪些型式?絮凝的设计参数有哪些?

13、什么是自然沉淀?什么是混凝沉淀?什么是自由沉淀?什么是拥挤沉淀?

14、何为理想沉淀?

15、根据颗粒在水中的沉速公式,影像沉速的原因有哪些?

16、沉淀设备有哪些形式?

17、平流沉淀池构造分哪些部分?各部分的技术要求有哪些?

18、在平流沉淀池中,常用的排泥设施有哪些?

19、在平流沉淀池中,沉淀效果受哪些因素影响?

20、如何判定混凝、沉淀设备运行正常?

21、在混凝、沉淀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反常现象?造成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来纠正?

22、投药、混凝、沉淀设备的运行管理包括哪些技术测定内容?如何运行?其意义何在?

22、澄清池净水的机理是什么?

23、澄清池可分为几种形式?

24、脉冲澄清池有哪些特点?

25、机械加速澄清池有哪些特点?

26、什么叫脉冲?钟罩式脉冲发生器是如何工作的?其作用是什么?

27、机械加速澄清池在运行中应注意什么?

28、水力循环澄清池工作原理是什么?

30、脉冲澄清池“翻浑”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32、滤池过滤的机理什么?

33、快滤池评价指标有哪些?如何测定的?

34、滤池常见故障有哪些?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排除。

35、滤池中水头损失是如何形成的?

36、滤池反冲洗的依据是什么?反冲洗效果良好标准是什么?

37、简述快滤池的构造及作用?

38、目前为提高滤池反冲洗效果可采取什么措施?

39、快滤池运用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40、如何搞好快滤池的运行管理?

东深供水6标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二章施工平面 (4) 第三章施工总进度计划 (7) 第四章施工方法 (11) 4.1 供水管道施工方法 (11) 4.2 跨河段管道施工方法 (19) 4.3 排气、排泥及闸阀井施工方法 (26) 4.4 跨公路段输水管施工 (27) 4.5 量水间及阀室施工方法 (30) 4.6 砼系统布置说明书 (32) 4.7 材料供应 (33) 4.8 其它 (33) 第五章组织机构、人员及机械设备的配置 (39) 第六章质量保证体系 (44) 第七章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57) 第八章施工与生活环境保护 (61) 第九章针对本工程采取的特别措施及技术保证 (63) 附图一施工平面总布置 附图二施工总进度计划表 附图三施工网络控制图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是以保障供水水质为主要目的,对东深供水工程进行根本性改造的大型跨流域供水工程。改造工程不再利用天然河道作为输水载体,而另行建造专用输水管道。改造后的输水主线路总长约50km,分水口30个,分水支线36条,交水点30处。改造工程太园取水口设计流量100m3/s,设计年总供水量23.73亿m3。 东深供水改造分水土建工程第6标,由供水干管向三局水厂、塘厦水厂、鲤鱼潭水库、凤凰岗水厂及桥陇水厂5个点分水的分水。输水管线(单管)总长度4325m。 1.2 水文气象 本工程地处亚热带季风地区,具有高温、雨量充沛、温度和蒸发量较大且年内温差小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南部22.3℃,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8—80%,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67—1925mm,4—6月降雨以锋面雨为主,7—9月以台雨为主,其中4—9月降雨量最多占83.7%-84.4%。 1.2.1 工程地质 本标段线路所经之处为残丘地貌,地形略有起伏,地面高程约22—36m。地层岩土性质自上而下一般为人工堆积、冲积层、坡积层和下覆基岩。 1.2.2 对外交通条件

MATLAB信号处理例题

◆例1设方波的数学模型为: ]5sin 513sin 31[sin 4)(000 t t t E t f T ,基频: T 20 用MATLAB 软件完成该方波的合成设计 ◆ MATLAB 源程序 t=-10:0.1:10; %设定一个数组有201个点,方波周期为20 e=5;w=pi/10; %设定方波幅值为5,w 代表w0 m=-5*sign(t); %给定幅值为5的方波函数 y1=(-4*e/pi)*sin(w*t); %计算1次谐波 y3=(-4*e/pi)*(sin(w*t)+sin(3*w*t)/3); %计算3次谐波 y5=(-4*e/pi)*(sin(w*t)+sin(3*w*t)/3+sin(5*w*t)/5); %计算5次谐波 plot(t,y1,'y');hold; grid; %用黄色点线画出1次谐波及网格线,并在同一张图上画其余曲线 plot(t,y3,'g'); %用绿色点线画出3次谐波 plot(t,y5,'b'); %用蓝色点线画出5次谐波 plot(t,m,'-k'); %用黑色实线画方波 title('方波合成');xlabel('t');ylabel('f(t)'); %为图形加上标题 n=50; %合成任意次方波,n 决定方波的合成次数,在此给定50 yn=0; %设置初始值 for i=1:n yn=yn+(-4*e/pi)*(1/(2*i-1))*sin((2*i-1)*w*t); end; %计算n 次谐波合成 plot(t,yn,'r') %用红色实线画出n 次谐波合成 ◆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Gibbs 现象。在函数的间断点附近,增加傅里叶级数的展开次数,虽然可以使其间断点附近的微小振动的周期变小,但振幅却不能变小。此现象在控制系统表现为:当求控制系统对阶跃函数的响应时,超调量总是存在的。

给排水概论论文(新)

给水排水工程概论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给水排水工程的建筑 设计 学院:土建学院 专业:给水排水 学号:0908070016 姓名:杨秀领

论给排水工程的建筑设计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已除了要求有合理、先进的工艺流程,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水,还需要整个厂区有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和赏心悦目的建筑形态。这就必须对给排水工程的原有设计方法和程序思路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应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以确保设计出一个优秀工程来。 关键字: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 一、问题的来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特别是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原有的一套设计习惯。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求对以前不受建筑设计重视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来一个较大的改革,以适应日趋变化的业主市场。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设计采用的是一种封闭静止的方法,就工艺而工艺,就生产而生产,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单一的一种功能,没有综合地考虑各种要素,因此工程的最终结

果必然不能全方位地满足业主的各方面要求,更不能满足日趋重要的环境要求。 近年来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必须在设计的观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革新,或者说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才能真正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质量的提高,即良好的功能和良好的建筑形象的高度统一。良好的功能可为生产和管理人员创造舒适安全和整洁优美的环境,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良好的建筑形象也是一种功能,这种功能不光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水厂建筑的特点:一是工业建筑范畴,但不能忽略其美观;二是建筑物匍伏于地,尺度不大,并且形式单调均一分散、变化不大;三是构筑物所占比重特大,表现在体量闷沉、笨重,而且一般布置在厂区平面显眼的中心位置;四是污水处理厂气味重而难闻;五是为使水厂的环境更加接近自然,需有大面积的绿化。因此,水厂的建筑设计的意义倒并不完全在于如何做好工艺(这是很重要的),如何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而在于其理想的目标能得以实现,完美的构思能得以表达,合理的功能能得以兑现,以及优雅的环境能得以体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水厂的建筑设计首先应该在确实掌握丰富的信息、详实的资料的条件下,在加强内部工种联系的前提下,在正确的设计原则指导下和正确的方式组织下,有步骤、有计划地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环境工程给水处理工程考题

环境工程给水处理工程考题 填空题:20分 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水质项目分为四类:一类属于感官性状方面的要求,如色度浊度嗅和味等;;二类是对人体健康有益但不希望过量的化学物质;三类是对人体健康无益但一般情况毒性也很低的物质;四类是有毒物质。 2理想反应器模型:完全混合间歇式反应器CMB,完全混合连续式反应器CSTR, 推流式反应器PF 3由布朗运动所造成的颗粒碰撞聚集是异向絮凝,由流体运动所造成的颗粒碰撞聚集是同向絮凝。 4混合设备:水泵混合,管式混合,机械混合。 5高分子物质投量过多时,将产生“胶体保护”作用,高分子物质投量过少不足以将胶体架桥连接起来。 6在平流式沉淀池中,降低Re和提高Fr数的有关措施是减小水力半径R。 7混凝剂投加:泵前投加,高位溶液池重力投加,水射器投加,泵投加。 8澄清池的基本原理主要依靠活性污泥达到澄清目的 9快滤池冲洗方法:高速水流反冲洗(最常用),气水反冲洗,表面助冲加高速水流反冲洗10配水系统分类:大阻力配水系统(常用),小阻力配水系统。 名词解释:2分×5个 1胶体稳定性:指胶体粒子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性。 2自由沉淀:颗粒沉淀过程中,彼此没有干扰,只受颗粒本身在水中的重力和水流阻力的作用,沉速不变,称为自由沉淀。 3直接过滤:原水不经沉淀而直接进入滤池过滤称为直接过滤。 4负水头:在过滤过程中,当滤层截留了大量杂志以致砂面以下某一深度处的水头损失超过该处水深时,便出现负水头现象。 5折点氯化:为了获得自由性氯,加氯量超过折点需要时称为折点氯化。 判断:2分×5个 1悬浮物尺寸较大,易于在水中下沉或上浮。胶体颗粒尺寸很小,在水中长期静置也难下沉。2拥挤沉淀:颗粒沉淀过程中,彼此相互干扰,或者受到容器壁的干扰,虽然其粒度和第一种的相同,但沉速却减小,称为拥挤沉淀。 3水中所含的氯以氯胺存在时,称为化和性氯,水中所含的氯不以氯胺存在时为自由性氯。 4 pH值越低消毒作用越强,证明HOCI是消毒的主要因素。 5自由性氯的消毒效能比化合性氯要高的多。 简答题: 1混合和返混在概念上有何区别?返混是如何造成的? 混合:停留时间相同的物料之间的混合。 返混:停留时间不同的物料之间的混合。 造成返混的原因:环流,对流,短流,流速不均匀,设备中存在死角及物质扩散。 2余氯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余氯:加氯量减去需氯量所剩下的量为余氯。

排水工程上册考试题库

排水工程上册题库 一、选择题 1. 雨水管300mn管径(钢筋混凝土管)的最小设计坡度是(C )。 A 、0.001 B 、 0.002 C、 0.003 D 、0.004 2. 倒虹管最小设计流速应大于( B ) m/s。 A、0.8 B 、0.9 C 、1.0 D 、1.2 3. 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一般采用( C )。 A、直排式合流制 B 、不完全分流制 C完全分流制 D 、截流式合流制 4. 生活污水设计总变化系数K Z表示(D)。 A、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与平均时的污水量比值 B、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与最高日平均时的污水量比值 C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与平均日最高时的污水量比值 D、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的污水量比值 5. 排水管道跌水水头大于( C )时,应设跌水井。 A、 0.5m B 、 1.0m C、 2.0m D 、 4.0m 6. 当工业废水能产生引起爆炸或火灾的气体时,其管道系统中必须设置( C )。 A、检查井 B、跌水井 C、水封井 D、事故排放口 7. 地下污水管线布置原则中不正确的是( B )。 A. 小管让大管 B. 刚性结构管让柔性结构管 D. 设计管线让已建管线 C. 有压管让无压管

8、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 C ), 雨水口连接管串联雨水口个数不宜连超过( C )。 A、 15m 4 个 B 、20m 4 个 C、 25m 3 个 D 、30m 5 个 9. 某给排水工程师在设计穿越河道的倒虹管时,采用了下列设计数据,其 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C )。 A、倒虹管的管径为400mm B、倒虹管内流速为1.2m/s C倒虹管的管底距规划河底的垂直距离为0.5m D倒虹管的工作管线为两条 10. 各种不同直径的室外排水管道在检查井内的连接,应采取( D )连接方式。 A、水面平接 B、管顶平接 C、管底平接 D A或B 1 1 .排水管道充满度是指( A )。 A、管道内的水深与管径的比值 B、管道直径与水量的比值 C管内水量与管道坡度之比 D 、管道外径与水深之比 12. 污水量的时变化系数是指( A )。 A、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与该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B、最高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 C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D最高日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13. 以下关于排水体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通常情况下选择排水体制时需要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环境保护要

数字信号处理经典例题解析

1:周期序列()()n n x 0cos ~ ω=, 0ω6 π =,()n x ~是由)(~ t x a ()t 0cos Ω=理想抽样而得。试求(1)()n x ~的周期; (2)()()[]n x F e X j ~ =ω (3) ()t x a ~=∑∞ -∞ =n nt j n 0 e Ωα;求n α (4) ()()[]t x F X a ~ =Ω 解:(1) 对于周期性序列()()n n x 0cos ~ ω= 因为 2ωπ = 6/2ππ =112=K N 所以序列周期12=N (2):由题意知()n x ~是由()t x a ~ 理想抽样所得,设抽样间隔为s T ,抽样输出为()t x a ?; 易得()()[]t x F X a ~ =Ω()[]t F 0cos Ω= ]2 [00t j t j e e F Ω-Ω+= =π()0Ω+Ωδ+π()0Ω-Ωδ 由采样序列()n x ~=()nt x a ?,由采样定理知: () ()[]n x F e X j ~=ω=()s T a X /?ω=ΩΩ =∑∞ ∞ --k s s s T k T X T )2( 1πω = ∑∞ ∞ --k s s T k X T )2(1 πω

=)]26()26([1s k s s T k T k T π πωπδππωπδ-++--∑∞∞- =)]26()26([ππ ωπδππωπδk k k -++--∑∞ ∞ - (3) 由)(~t x a ()t 0cos Ω== 2 00t j t j e e Ω-Ω+=∑∞ -∞ =n nt j n 0 e Ωα得: ?????=±==其他 n n n 0121 α (4)由(2)得:()ΩX =π()0Ω+Ωδ+π()0Ω-Ωδ 2:有限长序列()?? ? ??=n n x 6cos π ()n R 12求: (1))]([)(n R F e R n j n =ω (2) ()()[]n x F e X j =ω,用)(ωj N e R 表示; (3)求(2)中() ωj e X 的采样值??? ? ??k j e X 122 π 110≤≤k ; (4)()()[]n x DFT k X =; (5):求第(3)问中??? ? ??k j e X 122 π 的IDFT 变换; (6):求() ()????????? ??=n R n F e X j 2416cos πω 的采样值??? ? ??k j e X 2421π 230≤≤k ; (7):求第(6)问中的采样序列()n x 1; (8):第(2)问中() ωj e X 的采样值??? ? ??k j e X 242 π 对应的采样序列。 .解:(1))]([)(n R F e R n j n =ω =∑-=1 )(N n n j N e n R ω

取水工程、给水处理习题

取水工程、给水处理习题 1、给水水源的类型有哪些?(地面水源:江河、湖泊、水库、海洋;地下水源:浅井水、深井水、泉水) 2、地面水源的特点有哪些?(特点:矿化度、硬度低;水量充沛但水质易受污染;取水构筑物的构造复杂) 3、给水水源卫生防护有那些具体要求?(地下水源的卫生防护:取水构筑物的外围不小于10M,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并加绿化,防止含水层的污染;回灌水的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地面水源的卫生防护:取水口周围半径不小于100M为卫生防护区;取水口上游1000M,下游100M段范围内为水源卫生防护地带,严格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做好水源水质的保护工作。) 4、地表水取水构筑物有那些形式?(固定式和活动式) 5、给水处理的任务是什么?(任务:将原水经过投药、混合反应、沉淀(澄清)、过滤、消毒等工艺流程,去除原水中所含的各种有害杂质,达到符合人们生活、生产用水水质标准的水) 6、原水中有哪些杂质?这些杂质在水厂中是如何处理的?(杂质:无机物、有机物、微生物;处理:常规处理方法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和特殊处理方法:除臭除味降铁软化和淡化除盐等) 7、常规水处理工艺流程?你所在的水厂采用什么样工艺流

程?采用这一工艺流程的理由是什么? 8、混凝的机理是什么? 9、混合的目的是什么?混合时的要求有哪些? 10、混合的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11、混合和絮凝的设备是根据什么原理设计的? 12、絮凝的目的是什么?其设备有哪些型式?絮凝的设计参数有哪些? 13、什么是自然沉淀?什么是混凝沉淀?什么是自由沉淀?什么是拥挤沉淀? 14、何为理想沉淀? 15、根据颗粒在水中的沉速公式,影像沉速的原因有哪些? 16、沉淀设备有哪些形式? 17、平流沉淀池构造分哪些部分?各部分的技术要求有哪些? 18、在平流沉淀池中,常用的排泥设施有哪些? 19、在平流沉淀池中,沉淀效果受哪些因素影响? 20、如何判定混凝、沉淀设备运行正常? 21、在混凝、沉淀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反常现象?造成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来纠正? 22、投药、混凝、沉淀设备的运行管理包括哪些技术测定内容?如何运行?其意义何在? 22、澄清池净水的机理是什么?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4113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建设 安全管理正式样本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正 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是为香港、深圳以及工程沿线 东莞城镇提供饮用水源及农田灌溉用水的跨流域大型 调水工程,全长51.7km,设计过水流量为10 0m3 /s,总供水量为24.23亿m3 /a。总工期为3年,即2000年8月28日 至2003年8月28日。工程建设总投资为49亿 元。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莲湖、旗岭和金湖3座供水泵站,水泵采用了同类型世界最大液压式全调节立轴抽芯式斜流泵的技术;兴建走马岗、观音山、笔架山、石山、窑坑、凤岗和沙湾7条城门形无压隧洞,共长15km;兴建莲湖、旗岭、樟洋和金湖4座渡槽,共长5.8km,其中,旗岭、樟洋、金湖渡槽为同类型世界最大的现浇预应力混凝土U形薄壳渡槽(内净宽×高=7.0m×5.4m,壁厚b=300mm);兴修6条混凝土箱涵共长12.6km;兴修5条混凝土倒虹吸管,共长2.6km;兴建3.3km同类型世界最大现浇环形后张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地下埋管(双孔,单孔直径=4800mm,管壁厚t=350mm);扩建9.3km人工渠道;此外,还有沿线分水建筑(设分水口30个)、桥梁、闸、堰、检修泵房等次要建筑物和附属

水处理习题集

模拟题一 一、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比较正交表中各因素的极差R值的大小,可排出因素的主次关系。() 2.正交表中比较同一因素下各水平的效应值,可以确定最佳生产运行条件。() 3.变异系数可反映数据相对波动的大小。() 4.回归分析是用来分析、解决两个或多个变量间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工具。() 5.K80反映滤料中细颗粒尺寸,d10反映粗颗粒尺寸。() 6.余氯比色中,水样先投加亚砷酸钠溶液,再投加邻联甲苯胺溶液,2min后水样显示游离余氯与干扰性物质迅速混合后所产生的颜色。() 7.待曝气之水以无水硫酸钠为脱氧剂,以氯化钴为催化剂进行脱氧。() 8.钠离子型交换树脂的再生用浓度为10%的氯化钠再生液。() 9.絮凝沉淀实验是研究浓度较稀的絮状颗粒的沉淀规律。() 10.活性污泥的活性是指吸附性能、生物降解能力和污泥凝聚沉淀性能。() 二、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混凝沉淀试验中需要测原水的、及。 2.快滤池滤料层能截留粒径比滤料空袭率小的水中的杂质,主要通过接触絮凝作用,其次为 和。 3. 氯消毒效果不如氯 4.颗粒自由沉淀实验中,取样前,一定要记录柱中 H0。 5.曝气充氧实验中脱氧剂是催化剂是。 三、简答:(每题6分,共30分) 1. 解释正交表L4(23)各符号的含义。 2.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3.在混凝沉淀实验中如何确定最小投药量和最大投药量。 4.何谓吸附平衡?

5.在混凝沉淀实验中对混合阶段和反应阶段有何要求。 四、综合分析题:(共30分) 1.离子交换软化实验的中如何对交换柱进行清洗?(7分) 2. 评价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指标有哪些。(8分) 3. 画出颗粒自由沉淀的P-u曲线,并写出工程中的总去除率的计算公式,标明各符号的含义。(15分) 复习题二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快滤池滤料层能截留粒径远比滤料孔隙小的水中的杂质,主要通过作用,其次为 和沉淀作用。 2.次氯酸与次氯酸根相比,消毒效果好。 3.反渗透在废水处理中能用来除去废水中及大部分溶解性的有机物和。 4.颗粒自由沉淀实验是研究浓度较稀时的的沉淀规律。 5.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是和综合作用的结果。 6.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曝气设备的作用是使氧气,和营养物三者充分混合,使污泥处于状态,以保证微生物有足够的氧进行物质代谢。 二、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曝气充氧设备的充氧过程均属于传质过程,氧传递机理为双膜理论,阻力主要来自于气膜。() 2.水的混凝过程主要包括混合、反应两个阶段。() 3.多指标化成单指标的方法主要有指标拆开单个处理综合分析法和直观分析法。() 4.准确测定的数字加上最后一位估读数字所得的数字称为有效数字。() 5.钠离子型交换树脂的最大优点是出酸性水,但不能脱碱(HCO3-)。() 6.水中HOCl及OCl-称为游离性氯。() 7.曝气充氧实验以无水硫酸钠为脱氧剂,以氧化钴为催化剂进行脱氧。() 8.测定硬度时,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成纯蓝色即为滴定终点。()

排水工程(上册)课后答案及例题

第二章习题 1、某肉类联合加工厂每天宰杀活牲畜258T ,废水量标准8.2m 3/t 活畜,总变化系数1.8,三班制生产,每班8h,最大职工数860人,其中在高温及污染严重车间工作的职工占总数的40%,使用淋浴人数按85%计,其余60%的职工在一般车间工作,使用淋浴人数按30%计.工厂居住区面积9.5×104 ㎡,人口密度580人/104 ㎡,生活污水量标准160L/人·d,各种污水由管道汇集送至污水处理站,试计算该厂的最大时污水设计流量. 解: 该厂的最大时污水设计流量Q=Q 1 +Q 2 +Q 3 Q 1 =k·n·k z 24×3600 =160×9.5×585×1.824×3600 =18.525L/s Q 2 =A 1 B 1 K 1 +A 2 B 2 K 2 T×3600 +C 1 D 1 +C 2 D 2 3600 =860×60%×25×3.0+860×40%×35×2.58×3600 +860×60%×30%×40+860×40%×85%×60 3600 =2.39+6.59=8.98L/s Q 3 =m·M·k z T×3600 =258×8.2×1.8×103 3600×24 =44.08 L/s Q=Q 1 +Q 2 +Q 3 =18.525+8.98+44.08=72.59 L/s 2、下图为某工厂工业废水干管平面图。图上注明各废水排除口的位置,设计流量以及各设计管段的长度,检查井处的地面标高,排除口1的管底标高为218。9m,其余各排除口 的埋深均不得小于 1.6m 。该地区土壤无冰冻。要求列表进行干管的水力计算,并将计算结果标注在图上。 解:先进行干管的流量计算如下表:

广东省东深供水工程管理办法

【颁布日期】1994.01.18 【分类号】504 【文号】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1994]10号 【文题】广东省东深供水工程管理办法 【正文】 广东省东深供水工程管理办法 (1994年1月1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1994]10号发布) 第一条为加强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管理,保障按协议向香港和深圳市供水,解决工程沿线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东江——深圳供水工程(以下简称东深工程)包括: (一)由东江站至桥头站河(渠)道、桥头站进水闸至司马站的河(渠)道,司马至旗岭渠道;石马河上溯至雁田水库的河道(即:旗岭至马滩、马滩至塘厦、塘厦至竹塘、竹塘至沙岭、沙岭至上埔、上埔至雁田水库);雁田隧洞及其进出口的河(渠)道;雁田水库至丹竹水电站渠道;丹竹水电站至深圳水库的沙湾河段。 (二)沿线供水河(渠)道已建、改建、新建的各级泵站、闸坝、水库、隧洞及桥头逆风潭进水闸,第一级灌溉进水口和深圳水库坝下至三叉河输水廊道等水工建筑物。 (三)东深工程使用、管理范围内的土地、水域、林地和林木。 (四)沿供水河(渠)道所设抽水站、水电站厂房和机电设备。 (五)东深工程专用的高低压输电线路和变电设备。 (六)东深工程专用的通讯电话线路和无线电等设施。 (七)对香港和深圳供水的输水管道和控制闸门等设施。 (八)东深工程所属的水文站网点的水位、雨量、流量和泥沙等测量设施,以及水质保护和监测设施。 (九)东深工程附属设施,包括由该工程投资兴建的进站公路。 第三条东深工程由省水利电力厅主管,由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管理局(以下简称东深管理局)具体经营管理。 第四条东深管理局下设管理处(站),实行分级管理。 第五条东深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是:对东深工程的河(渠)道、沿线水工程、机电、水文地质和通讯等设施实行统一管理及维修养护;执行对香港、深圳市供水计划;核定沿线乡镇用水计划。按实际供水量分别向香港、深圳市和工程沿线用水单位收取水费;做好供水和防洪调度工作,负责东深供水河(渠)道的水质监测工作;依法查处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行为。 第六条东深工程已征用的土地和已划拨给东深工程使用的土地,由东深管理局按照规定的用途管理和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 第七条东深工程河道两岸的堤防,由所在市、区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划定护堤地,由东深管理局管理。 第八条禁止在供水河(渠)道挖砂、采石、取土和设置阻水障碍物。 建设单位如要在供水河道兴建水工程和其他设施,须报经东深管理局审核同意,并报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九条东深管理局在供水期内应优先保证按协议供水量向香港和深圳市供水,按计划供水量保障沿线乡镇生活用水,兼顾沿线工农业生产用水。 第十条东深工程沿线现有用水单位必须如实向东深管理局申报取水地点、数量、用途、抽水装机台数、容量、废污水处理及排放等有关资料,并安装符合规定

信号处理-习题(答案)

数字信号处理习题解答 第二章 数据采集技术基础 2.1 有一个理想采样系统,其采样角频率Ωs =6π,采样后经理想低通滤波器H a (j Ω)还原,其中 ?? ???≥Ω<Ω=Ωππ 3032 1 )(,,j H a 现有两个输入,x 1(t )=cos2πt ,x 2(t )=cos5πt 。试问输出信号y 1(t ), y 2(t )有无失真?为什么? 分析:要想时域采样后能不失真地还原出原信号,则采样角频率Ωs 必须大于等于信号谱最高角频率Ωh 的2倍,即满足Ωs ≥2Ωh 。 解:已知采样角频率Ωs =6π,则由香农采样定理,可得 因为x 1(t )=cos2πt ,而频谱中最高角频率ππ π32 621 =< =Ωh , 所以y 1(t )无失真; 因为x 2(t )=cos5πt ,而频谱中最高角频率ππ π32 652 => =Ωh , 所以y 2(t )失真。 2.2 设模拟信号x (t )=3cos2000πt +5sin6000πt +10cos12000πt ,求: (1) 该信号的最小采样频率; (2) 若采样频率f s =5000Hz ,其采样后的输出信号; 分析:利用信号的采样定理及采样公式来求解。 ○ 1采样定理 采样后信号不失真的条件为:信号的采样频率f s 不小于其最高频

率f m 的两倍,即 f s ≥2f m ○ 2采样公式 )()()(s nT t nT x t x n x s === 解:(1)在模拟信号中含有的频率成分是 f 1=1000Hz ,f 2=3000Hz ,f 3=6000Hz ∴信号的最高频率f m =6000Hz 由采样定理f s ≥2f m ,得信号的最小采样频率f s =2f m =12kHz (2)由于采样频率f s =5kHz ,则采样后的输出信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n n n n n n n n n n f n x nT x t x n x s s nT t s 522sin 5512cos 13512cos 10522sin 5512cos 35112cos 105212sin 5512cos 3562cos 10532sin 5512cos 3)()()(πππππππππππ 说明:由上式可见,采样后的信号中只出现1kHz 和2kHz 的频率成分, 即 kHz f f f kHz f f f s s 25000200052150001000512211 ======,, 若由理想内插函数将此采样信号恢复成模拟信号,则恢复后的模拟信号

给水处理中常用技术概述

给水处理中常用技术概述 摘要:给水处理是指运用各种水处理技术去除水中有关杂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混凝技术、过滤技术、吸附技术、膜分离技术以及消毒技术,分析各技术去除水中杂质的作用原理及应用范围。 关键词:混凝;过滤;膜分离;消毒 由于水是一种溶解力很强的溶剂,又与外界环境如空气、地壳、土壤等广泛接触,故而水中必然含有很多杂质,而水的处理或者净化其实质就是通过各种水处理技术去除水中有关杂质,以获得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的水供生活饮用或工业使用。水处理技术包括混凝、过滤、吸附、膜分离和消毒等。 1 混凝技术 混凝技术的处理对象是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其关键技术是选择和投加适当的混凝剂,经混凝过程使水中悬浮物和胶体形成大颗粒絮凝体,然后通过澄清、沉淀进行分离。历史上很早以前就有以明矾净水的记载,直至今日,我国的水厂大都采用铝盐或铁盐作为无机混凝剂,近年来也研究开发和应用了一些新的混凝剂如无机聚合态的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铝(PAS)等,也包括一些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AM)等。 给水和废水的处理过程中,为了满足用水水质和环境排放的要求,一般在预处理中采用混凝沉淀法,即向水中投加混凝剂或絮凝剂以破坏溶胶稳定性,使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颗粒絮凝成较大的絮凝体,以便从水中分离出来,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混凝处理实际上包括凝聚和絮凝两种胶体颗粒物的聚集过程,是一种较为经典的水处理工艺,应用十分普遍。近年来,在絮凝动力学、絮凝形态学、新型高效混凝剂以及高效絮凝反应器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推动了混凝技术的进步。 2 过滤技术 过滤技术是选择和利用多孔的过滤介质(或称滤料截面)使水中的杂质得到分离的固液分离过程。它通常与混凝、澄清或沉淀结合使用,这样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水的浊度,而且对去除水中某些有机物和细菌、病毒也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在生活饮用水处理中,过滤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多数工业用水处理中也常采用作为预处理过程。根据过滤技术的特点可知,在过滤技术中选择适当的过滤介质-滤料是极为重要的,目前常用的过滤介质--滤料从砂、无烟煤、微孔塑料、陶瓷,到各种高分子分离膜等可以有多种选择,它们可以去除水中不同粒度的杂质,此外,通过对过滤器进行优化设计可对过滤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原水经过混凝澄清处理以后,大部分悬浮物已被去除,但此时水质仍无法满足饮用水标准和后续处理工艺的水质要求,所以在常规水处理工艺中,过滤常被安排在沉淀池或澄清池之后,经过滤后的出水浊度可以降到小于1单位。在原水浊度较低时(25单位以下),也可采用不经澄清直接过滤。 3 吸附技术 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的过程,他可以发生在气--液、气--固和液--固两相之间,在水处理中主要讨论物质在水与固体吸附剂之间的转移过程。许多多孔的固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计算机监控子系统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计算机监控子系统 概述 东深供水工程是向深圳、香港以及工程沿线东莞市城镇提供东江饮用源水的工程。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对原东深供水线路和供水方式进行彻底改造,采用专用供水管道代替天然河道。本改造工程从东江取水口太园泵站开始,建设专用供水管道,依次经本期新建的莲湖泵站、旗岭泵站和金湖泵站共三级提水,至上埔地段后, 经生化站进入深圳水库,再经深圳电站向深圳、香港供水。供水管道总长60多公里,沿线设有36个分水点,向沿线东莞市的城镇供水。 监控子系统软件采用“强强结合”的方式,即著名的PVSII工业组态软件平台加上德国 Cegelec公司著名的ViewStar2000应用 系统软件,构成功能强大的梯级泵站监 控和供水调度系统软件。 现地控制单元采用了世界知名公 司GE-Faunc公司 90-30和90-70系列 PLC,整个系统共用140多套,PLC 作 为LCU和RTU装置的核心用来实现对 水泵及大量的辅助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结构 监控子系统采用全开放分布式结构,系统由广域以太网络及其上分布的各节点计算机、机组LCU和分水点RTU组成。整个监控系统的网络由两个独立传输系统组成:一个以粤港调度中心为全线调度中心的专用的SCADA网络,另一个是金湖泵站为备用调度中心采用综合通信网(OTN系统)作为监控系统的备用的SCADA网络。主要由四个层次构成: z调度中心层 (1)采用两个冗余的核心路由交换机Cisco 4503,组成冗余的100/1000M以太网络,通

过长距离光纤媒体转换器实现与主干泵站太园、莲湖、旗岭、金湖泵站组成骨干网(双星型100M以太网),并具有路由功能,实现各个泵站VLAN之间的数据交换。 (2)通过综合通信网(OTN系统)与上埔站、生化站、深圳二期、三期电站相连,实现调度中心与各个站VLAN之间的数据交换。 (3)提供一套LCU(GE Fanuc 90-30 PLC)用于 在模拟屏上显示过程数据。泵站和调度中心模拟屏上显 示的LCU数据,其采集通过LCU间的直接通讯来完成。 z金湖泵站紧急备用调度中心层 采用路由交换机Cisco 2621,通过综合通信网(OTN 系统)与主干泵站太园、莲湖、旗岭组成数据备用网(10M 以太网)实现金湖泵站备用调度中心各个站VLAN之间 的数据交换。 z泵站层 (1)太园、莲湖、旗岭和金湖泵站都是由两台Cisco2950交换机并利用虚拟网络技术(VLAN)组成自身冗余的、独立的10/100M子网络。同时,它还通过综合通信网(OTN系统)与各自的分水点RTU相连,实现各个站对相应分水点的监控。 (2)每个新建泵站的每个机组配备有一套LCU,用于机组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为达到LCU和SCADA系统间的数据交换,所有的LCU都与泵站的每个交换机相连,每套LCU有两个以太网控制器。 z现地层 (1)现地层是连接分布式现地控制装置及各种智能设备的Genius、Modbus和Profibus_DP现场总线。 (2)为监控输水沿线的各分水点,每个分水点,都配有现地控制装置RTU,用于分水点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分水点RTU通过综合通信网(OTN系统)与各自新建泵站的B交换机相连,接入泵站SCADA系统。 通过上述四个层次的连接,就形成了以调度中心为核心的星型结构的广域以太网(详见系统网络结构图)。 系统功能 计算机监控子系统由SCADA(监控和数据采集)和PLC部件(LCU,RTU)构成,并通过以太网通讯系统相连。控制系统有三个控制层,分别是调度中心的SCADA系统、泵站的SCADA系统和PLC(LCU和RTU)。 设立这三个控制层的主要目标是:无论是在调度中心还是在太园、莲湖、旗岭、金湖的四个控制室,都可以对从东江到目的地的整条输水线路进行监视和操作。因此,调度中心需可以访 问到整条输水沿线的所有过程数据,而每个泵站则 只需可以访问到其专属部分。 金湖的SCADA系统承担紧急调度中心的作 用。因此,可以访问到太园、莲湖和旗岭泵站的所 有过程数据。 Viewstar 2000的分布式系统构件功能将实 现远程过程数据的采集。在这种分布式结构中,从 PLC上传送过来的每个数据点只在专属的SCADA 系统上作一次工程开发,作一次传输至专属的

给水处理复习思考题2

第十四章给水处理概述 一、选择题 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出水浊度一般() A. 小于3度 B. 小于5度 C.小于10度 D.都对 2.地表水水质特点是() A. 浊度变化大 B. 水温不稳定 C. 含盐量大 D. 易受有机污染 E. 细菌多 3.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其特点是() A. 分布广 B. 水温稳定 C. 受污染少 D. 含盐量少 E. 浊度低 4.水中杂质按颗粒尺寸大小可分为() A. 胶体 B. 悬浮物 C. 溶解杂质 D. 有机物 E. 细菌 5.给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 A. 澄清和消毒 B. 除臭、除味 C. 除铁、除锰和除氟 D. 软化 E. 淡化和除盐 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大肠菌群() A. ≤100个/L B. ≤100个/mL C. ≤1个/mL D. ≤3个/L 二、判断题 1.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其特点是分布广、水温稳定、浊度低。() 2.现行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共划分为感官性状与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及细菌学指标。() 3.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杂质。() 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浑浊度≤3度。() 5.地表水源有江河水,湖泊,水库水及海水,最常用的是江河水() 三、名词解释 给水处理 四、简答题 1. 若去除水中浊度及泥沙,通常应采用什么样的处理工艺? 2.地表水源都有哪些类型?最常见的地表水源是什么? 第十五章混凝 一、选择 1.混合阶段要求快速剧烈,通常不超过() A. 5分钟 B. 2分钟 C. 1分钟 D. 30秒 2.破坏胶体的稳定性可采用投加() A. 氧化剂 B. 食盐 C. 消毒剂 D. 混凝剂 3.胶体稳定性的关键是() A. 动力学稳定性 B. 聚集稳定性 C. 水化膜 D. 范德化力作用 4.异向絮凝是由下列因素造成的颗粒碰撞() A. 布朗运动 B. 机械 C. 水力 D. 水泵 5.影响混凝效果的水力控制参数是()

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2、何为排水系统及排水体制?排水体制分几类,各类的优缺点,选择排水体制的原则是什么? 答:在城市和工业企业中通常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这些污水是采用一个管渠系统来排除,或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系统来排除。污水的这种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做排水系统的体制(简称排水体制)。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 从环境保护方面来看,如果采用合流制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全部截流送往污水厂进行处理,然后再排放,从控制和防止水体的污染来看,是较好的;但这时截流主干管尺寸很大,污水厂容量增加很多,建设费用也相应地增高。分流制是将城市污水全部送至污水厂进行处理。但初雨径流未加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对城市水体也会造成污染,有时还很严重,这是它的缺点。 合理地选择排水系统的体制,是将城市和工业企业排水系统规划和设计的重要问题。它不仅从根本上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管理,而且对城市和工业企业的规划和环境保护影响深远,同时也影响排水系统工程的总投资和初期建设费用以及维护和管理费用。通常,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应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根据当地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而环境保护应是选择排水体制时所考虑的主要问题。 3、排水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用途是什么? 答:城市污水包括排入城镇污水管道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将工业废水排入城市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就组成城市污水排水系统。 城市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由下列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1) 室内污水管道系统及设备。其作用是收集生活污水,并将其排送至室外居住小区污水管道中去。 2) 室外污水管道系统。分布在地面下的依靠重力流输送污水至泵站、污水厂或水体的管道系统统称为室外污水管道系统。 3) 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污水一般以重力流排除,但往往由于受到地形等条件的限制而发生困难,这时就需要设置泵站。 4) 污水厂。供处理和利用污水、污泥的一系列构筑物及附属构筑物的综合体称污水处理厂。 5) 出水口及事故排出口。污水排入水体的渠道和出口称出水口,它是整个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终点设备。 工业废水排水系统,由下列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1) 车间内部管道系统和设备。主要用于收集各生产设备排除的工业废水,并将其排送至车间外部的厂区管道系统中去。 2) 厂区管道系统。敷设在工厂内,用以收集并输送各车间排出的工业废水的管道系统。 3) 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 4) 废水处理站。是回收和处理废水与污泥的场所。 雨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1) 建筑物的雨水管道系统和设备。主要是收集工业、公共或大型建筑的屋面雨水,并将其排入室外的雨水管渠系统中去。 2) 居住小区或工厂雨水管渠系统。 3) 街道雨水管渠系统。 4) 排洪沟。 5) 出水口。 4.排水系统布置的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及其适用条件 1、正交式:在地势向水体适当倾斜的地区,各排水流域的干管可以最短距离沿

深圳市供水水源修编规划报告简要本

深圳市供水水源修编规划报告(简要本) 1 规划修编背景 2000年深圳市完成了《深圳市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报告》、《深圳市城市供水系统布局规划》与《深圳市村镇供水2010年发展规划》。三项规划在促进和保障全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供水工程的有序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近几年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深圳市城市供水格局面临着外部和内部环境的重大改变。与原规划相比,城市发展的规模、策略、境内及境外水源条件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城市发展方面:原《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人口为43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480km2,工业总产值4500亿元,全市划分为九大功能组团和六个独立城镇。而根据《深圳2005拓展与整合》及《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5)》,2005年全市规划总人口为8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570 km2;根据“十五”计划纲要的增长率预测,201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将达到8053亿元。同时为适应全市发展趋势,全市调整为十一个功能组团。 境外水源及供水工程方面:根据《深圳市城市供水系统布局规划》,2010年东深供水工程年供水量7.53亿m3、东部水源工程7.12亿m3。东深引水工程新增供水量利用深圳水库东侧东深衔接泵站,纳入供水网络干线工程,实现境外水源的统一调配。 目前根据广东省水利厅对于《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及《关于要求扩大东江供水水源工程取水规模问题的复函》,2010年东深工程年供水量将达到8.73亿m3,东部供水水源工程年供水水量将达到7.20亿m3,较原规划境外水增加了1.28亿m3。由于受东深供水工程雁田隧洞过流量的限制,境外水分配途径也相应改变。规划利用北线引水工程,笔架山支线工程、铁石支线、石松支线、大山陂应急供水工程、横岗供水调蓄工程、炳坑水厂应急供水工程,取消原规划的东深衔接工程、长岭皮支线工程,相应调整龙华红木山水厂规模。 本地可供水量方面:由于新建蓄水工程、增强污水回用、中水利用、海水利用等节水措施,深圳市本地可供水量将有所调整。 基于上述外部条件的变化,承袭深圳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建立的“滚动规划”的传统,开展了深圳市供水水源修编规划工作。 2 规划修编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2.1 规划修编原则 1.力求与上级规划协调统一; 2.按照“以供定需”进行水量调整; 3.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4.合理利用、优化配置水资源; 5.适度超前建设水源和供水工程; 6.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 2.2 规划修编主要内容 1.在原深圳市总需水量19.43亿m3基础上,考虑境外调水增加及本地水源变化的实际情况;结合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的情况,对原规划中确定的总需水量及各区、镇需水量进行复核调整,并进行供需平衡分析。 2.在深圳市可供水量约20.96亿m3的前提下,根据各区、镇调整的需水量要求,进行水量分配。 3.对原有水源的输配系统进行局部调整、修改。 4.通过对本地水源分布、境外水源分配情况以及区域需水情况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水厂格局的局部调整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