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海洋民俗文化

广西的海洋民俗文化

广西是一个拥有悠久海洋民俗文化的地方。这里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而这些资源也孕育了广西独特的海洋民俗文化。

广西海洋民俗文化的特点之一是船民文化。广西海岸线长达460多公里,拥有众多的渔村和渔民。这些渔民依靠海洋捕鱼为生,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形成了独特的船民文化。船民们通常使用棚船作为居住和工作的场所,船上会摆放着各种捕鱼用具和渔网。在渔村中,船民们还会进行传统的渔船竞赛,展示他们的航海技术和勇敢精神。

除了船民文化,广西的海洋民俗文化还包括丰富多样的海鲜食品文化。广西位于南海之滨,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因此海鲜在这里是非常常见的食物。广西的海鲜食品以新鲜、美味而受到赞誉。当地人常常用独特的烹饪方法制作海鲜,如清蒸、红烧、煮汤等。而且,广西的海鲜食品也融入了当地的传统烹饪技巧和调味方式,使得海鲜的口味更加独特。

广西的海洋民俗文化还包括丰富多彩的渔民节庆活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广西各地都会举办盛大的渔民节,庆祝丰收和祈求海洋的祝福。届时,人们会进行各种传统的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舞蹈表演、民俗游戏等。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广西渔民的勇敢和聪明,也让人们更加了解和喜爱广西的海洋民俗文化。

总的来说,广西的海洋民俗文化丰富多样,独具特色。船民文化、海鲜食品文化和渔民节庆活动都是广西海洋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不仅代表了广西人民的智慧和勇敢,也是广西海洋资源的珍贵遗产。希望广大人民能够认识、传承和保护广西的海洋民俗文化,使其继续发扬光大。

广西家乡的风俗

广西家乡的风俗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方,这片土地上的风俗习惯也是极为丰富多彩的。以下是我对广西家乡风俗的一些认识和体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了解和启示。 一、重视传统文化 广西人民特别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许多地方都会有一些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如庆祝各种传统节日、举办传统戏曲演出以及书法、绘画等文化艺术展示。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春节是广西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每到这个时候,人们会回到自己的家乡,与家人团聚,吃年夜饭、放鞭炮、贴春联等活动,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此外,广西民间还有一些习俗非常有特色,如“二月二龙抬头”、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赏“月饼”等。这些习俗虽然有些地方已经慢慢消失了,但是在一些乡村和老城区仍然得到了保留和传承。 二、讲究饮食文化 广西人的饮食文化也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广西的美食质量特别优秀,以“融和而鲜、香、辣、醇、嫩、脆兼备”为特点,各具特色,让人垂涎欲滴。

其中代表性的美食有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南宁糯米鸡、北海鱼粥等。这些美食不仅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品尝。 此外,广西还有一些非常有特色的小吃,如蒜泥肠、雪崩糕、马肉火锅等,也都是非常受欢迎的。 三、重视民俗文化 广西的民俗文化也是非常丰富的。广西各地都有一些特色的祭祀習俗,如钦州的海丧节、桂林的“醉鱼节”、富川的妈祖会等等。 这些活动除了表现人们的文化风俗之外,也是重视亲情、友情和社会团体建设和交往的体现。在这些活动中,人们能够更近距离地接触和交流,增强感情,促进互助合作。 四、重视礼仪文化 广西人的礼仪文化也是讲究的。在日常生活中,广西人会非常关注代表自己形象的各种礼仪,如交际、礼仪、礼品等。 人们在进行拜访、结婚、过年过节等场合时,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礼节和准则,以体现尊重、关爱、感谢等情感。这些礼仪中有些源自于传统文化、有些则是现代社会的规范,但它们都是广西人民在长期生活中不断总结和发展出来的。

广西特色民俗文化内容

广西特色民俗文化内容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反映了广西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下面将介绍一些广西特色民俗文化。 1. 壮族三月三:壮族是广西最大的少数民族,而壮族三月三是壮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壮族人民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包括舞狮、舞龙、打夯、跳广西锦歌等传统表演。此外,人们还会穿上传统的壮族服装,品尝特色美食,如酸汤鱼、糍粑等。 2. 侗族歌楼:侗族是广西的另一大少数民族,侗族歌楼是侗族人民的重要文化场所。侗族歌楼是一座结合娱乐、表演和宗教活动的建筑物,通常有三层。在歌楼里,人们会举行各种歌舞表演、杂技、戏曲等文艺活动,展示侗族独特的音乐和舞蹈。 3. 瑶族芦笙节:瑶族是广西的另一重要少数民族,瑶族芦笙节是瑶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芦笙是瑶族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芦笙节是人们欢庆丰收、祈福的重要场合。节日期间,人们会穿上传统的瑶族服装,载歌载舞,演奏芦笙,参加各种竞技比赛和游行活动。 4. 壮族苗族歌仔戏:壮族和苗族是广西的两个重要民族,壮族苗族歌仔戏是他们的传统戏剧形式。这种戏剧以歌唱为主,结合音乐、

舞蹈和表演,讲述了丰富的故事情节。歌仔戏的演员们会化妆、穿上华丽的戏服,通过唱腔、动作和表情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意义。 5. 岜沙舞:岜沙舞是广西壮族的传统舞蹈,以其独特的舞姿和动感的音乐而闻名。这种舞蹈通常由壮族女子表演,她们穿着鲜艳的壮族服装,手持彩绸,跳着优美的舞蹈动作。岜沙舞的舞姿优雅、舞步翩翩起舞,展现了壮族人民的热情和活力。 6. 青年节龙舟赛:龙舟赛是广西壮族青年节的传统活动之一。每年五月五日,青年们会组成龙舟队,划着龙舟在江河湖海上竞渡。这项传统的体育竞技活动不仅考验参赛者的力量和技术,也加强了青年们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7.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是广西著名的旅游城市,以其壮丽的山水景色而闻名。桂林山水的特点是奇峰、怪石和清水,被誉为“山水甲天下”。这里的山峰和溪流构成了壮观的自然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广西特色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展示了广西人民的传统和生活方式。这些民俗文化不仅丰富了广西的旅游资源,也是广西人民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希望广西的特色民俗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为广西的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广西传统文化(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

广西传统文化(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广西传统文化,以及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 型的本土特色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文 库喔。 本文目录: 1、广西传统文化是什么? 2、广西特色文化有哪些? 3、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 广西传统文化是什么?作为岭南文化的代表地,我国最早的通商 口岸,经济最前沿的开放城市,广州有着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兼古今, 集中外,底蕴深厚,是具代表性的民俗旅游资源。 广州茶文化是广州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木偶戏 我国木偶戏始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元、明、清。古时 称“傀儡戏”。广东木偶戏,大约在元代传入。新中国成立后,木偶戏

艺术得到很大发展,1956年,广州市创办广东省木偶剧团,创作出富有南国特色的木偶艺术。木偶造型精雕细刻,神采各异,传神逼真,栩栩如生。 南音南音是用广州方言演唱的说唱形式,也是粤剧、粤曲常用曲牌,有说它是在木鱼,龙舟的基础上吸收扬州弹词(吴声)等曲种的曲调发展而成的,为了与广东以外的吴声区分,即以“南音”(南方曲调)名之,它比木鱼,龙舟的音乐性强,因而作为独立的曲种出现在舞台上的机会很多。南音的句格、声韵要求相当严整,有伴奏、有快板与过门音乐,旋律婉约优美,有着浓郁的南国地方色彩,早期的南音传唱范围多在文人雅士之中,传统作品也多是伤春怨梦之作。 粤剧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和香港、澳门等地。东南亚,美洲华侨聚居地区时有演出。于清雍正年间吸收各剧种特色,汇合南音、粤讴等形成粤剧。是广州的主要剧种。 广西特色文化有哪些?1、建造 壮族爱好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装饰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官居。木楼下面住人。有论是什么屋子,都要把神龛拿在全部屋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回举办庆典和社接运动,两边厢房住人,先厅为生涯区。屋内的师活以水塘为核心,逐日三餐都在火塘边入言。 2、衣饰 壮族多用自织的洋布干衣料,格式多种多样。壮族男子的服卸个别为一身蓝白,裤角稍严,尾上包提花毛巾,腰间解精巧的围裙;老

海洋民俗的传承与发展

海洋民俗的传承与发展 一、引言 海洋民俗是指在海洋环境中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包括海 洋信仰、渔民生活方式、海上航行习俗等。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海洋民俗不断地传承和发展,成为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遗产。 二、海洋民俗的传承 1. 传统渔民家庭的角色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许多地区的渔民家庭都是以男性为主导。男性负 责出海捕鱼和其他工作,而女性则负责家务劳动和照顾孩子。这种分 工方式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传统渔民家庭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2. 海洋信仰 许多沿海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海神信仰。例如,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人们崇拜妈祖(天后),相信她可以保佑渔民安全出海和丰收。在北 欧国家,人们则崇拜雷神索尔,并认为他可以保护船只免受风暴袭击。 3. 渔业节日 许多沿海地区都有自己的渔业节日,例如中国南方的妈祖文化节和北 方的渔民节,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例如舞龙、 舞狮、放烟火等。

三、海洋民俗的发展 1. 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海洋民俗。一些沿海城市已经开始将海洋民俗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例如厦门的妈祖文化和福建沿海地区的渔村旅游。 2. 文化交流 随着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加强,许多国家之间开始互相了解彼此的文化传统。在这个过程中,海洋民俗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3. 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也对海洋民俗产生了影响。例如,在过去,渔民们只能依靠天气预测和经验来判断出海时间和路线。而现在,GPS技术等新技术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判断出航路线。 四、结论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海洋民俗不断地传承和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文化交流和科技进步等方式,海洋民俗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播,成为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传统,为其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广西春节欢庆新年的民俗活动

广西春节欢庆新年的民俗活动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广西地区人们欢庆新年的 时刻。广西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这些传统活动不仅热闹喜庆, 也体现了广西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将介绍广西春节期间的几个具有 代表性的民俗活动。 1. 舞龙舞狮 舞龙舞狮是春节期间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广西各地都有不 同的表演形式和风格。通常,由几个人分别扮演龙和狮子,在鼓乐声 中起舞。舞龙舞狮的起源与神话传说有关,人们相信舞龙舞狮可以驱 邪辟邪,也有祈求丰收和好运的寓意。 2. 祭灶 祭灶是广西春节期间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每 个家庭都会在厨房中设置一张祭灶案,上面供奉着糕点、水果等食物,以感谢灶神一年来的庇佑和关照。家人们会对着祭灶案磕头祈祷,以 祈求来年的平安和顺利。 3. 压岁钱 压岁钱是广西春节期间给孩子们的传统礼物。长辈们会给年幼的孩 子们一定金额的钱作为压岁钱,寓意着给孩子们驱邪辟邪、祈求安康 和好运。孩子们会把压岁钱装在红包里,作为新年的福利和祝福,增 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4. 吃汤圆 在广西,春节期间吃汤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传统习俗。汤圆象征着团圆和和谐,是家人团聚的象征。广西人喜欢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一起包汤圆,然后在除夕夜一起品尝。制作汤圆时常用花生、黑芝麻、红枣等馅料,增加了食物的口感和口味。 5. 赛龙舟 赛龙舟是广西其他节日活动中的传统项目,而在春节期间同样也有举办。人们组成队伍,挥动龙头棍,高唱嘹亮的歌曲,划着装饰精美的龙舟在江河湖海中奋力前行。这项活动既是一种竞技,也是一种形式独特的娱乐方式,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赛。 6. 花灯展览 在春节期间,广西各地会举办盛大的花灯展览。各式各样的花灯,灯光闪烁,形成了一道道绚丽夺目的风景线。观赏花灯不仅可欣赏到美丽的灯光,还可以感受到喜庆和祝福的氛围。 7. 街头庙会 春节期间,在广西的许多城镇和市区,都会举办热闹非凡的街头庙会。这些庙会聚集了各种各样的游戏、小吃、演出和手工艺品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当地居民。人们穿着传统的节日服饰,尽情地享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总结:

北海的历史文化简介

北海的历史文化简介 北海市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北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其地区曾是古代广西文化的中心。在北海的许多地方,人们可以看到历史文化的痕迹,这些痕迹见证了北海的繁荣和发展。 北海的历史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北海的古代建筑。北海有许多古代建筑,如钟山古寺、古城墙等。钟山古寺是北海市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建于唐代,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佛教寺庙。古城墙是北海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明朝,为城市提供了保护。这些古代建筑展示了北海丰富的历史文化。 其次是北海的历史遗迹。北海有许多历史遗迹,如北海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观音寺等。北海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北海市的重要文化景点之一,展示了北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和文化。南海观音寺是北海市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建于唐代,是北海佛教文化的重要遗迹。这些历史遗迹使北海成为了人们了解过去的重要场所。 第三是北海的传统文化。北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如崇礼文化、广西民歌等。北海的崇礼文化是北海市的独特文化,以其独特的礼仪和价值观念而闻名。广西民歌是广西地区的传统音乐形式,北海是广西民歌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些传统文化使北海具有独特的文化

魅力。 最后是北海的民俗文化。北海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如赛龙舟、民间舞蹈等。赛龙舟是北海市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每年都会举行赛龙舟的活动。民间舞蹈是北海市民众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情感的表达。这些民俗文化活动丰富了北海市的文化生活。 北海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在北海,人们可以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北海的历史文化是北海人民智慧和努力的结晶,也是北海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希望北海的历史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为北海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观北部湾海洋博物馆体验心得

参观北部湾海洋博物馆体验心得 在周末,我合计和朋友一起去参观了北部湾海洋博物馆。进入海洋馆之后,旁边的解说员给我门介绍了从钦州茅岭江出土的宋代长形独木舟,给我们展示广西建置沿革表,说明广西沿海地区从古至今行政区域的归属。 解说员带我们进入展览的第一篇章“史前遗贝,南海明珠”,为我们介绍了北部湾沿海史前文化遗址图,展示了本馆的“镇馆之宝”一出土于钦州市钦北区的大石铲,根据大石铲文化遗址,我们了解到广西沿海先民们已在沿海定居,过着以海洋渔猎为主、稻作农耕为辅的生产活动。 接下来讲解员带领我们进入展览的第二篇章“以船为介,扬帆丝路”,为我们介绍了独木舟、木帆船、楼船等几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于广西沿海人民的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的海船。 在第三篇章“奇风异俗,人文和谐”中,我们了解了在广西沿海有着独特风俗的疍家、客家等民俗文化,观赏了多民族服饰。 在下一板块中,由赵文婷、神孝天两位成员进行讲解,第一部分“雕梁画栋独具匠心”为我们介绍了壮族最具特色的建筑,“干栏式”建筑、客家围屋以及最能体现广西沿海建筑艺术特色的合浦惠爱木桥和北海山口镇大士阁等,然后讲解员为我们展示了蚝壳墙,即岭南建筑中较为独特且别致的一种建筑,以及北部湾独特的贝雕作品。接下来,讲解员带我们走进了海洋民间工艺板块,展示广西沿海海域的贝雕作品、合浦牛角雕、钦州泥兴陶、小江瓷等一系列具有广西特色的

民间工艺及其工艺品,为我们介绍广西沿海地区的海洋歌舞艺术和民间舞蹈艺术,如京族哈歌、客家山歌、跳岭头、耍花楼等。 通过这些展览,我们对海洋历史文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北部湾海洋博物馆也期待我们的关注,共同为传承、保护和发展广西海洋历史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的文化内涵

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的文化内涵 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的文化内涵 唐晓梅 摘要:海洋资源丰富的北部湾聚居了众多疍家人,流传着丰富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既带有浓郁的岭南海洋文化色彩,又蕴含北部湾海洋民俗风情,体现了北部湾疍家人的独特的价值观念。挖掘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的文化内涵,能为广西经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文化内涵 疍家是中国沿水而居于舟中的汉族族群。因何谓之“疍家”,有多种说法。此举最有代表性的说法:疍家人长年居住的舟艇状若蛋之半剖形,故称疍家。(1)疍家人沿海而居,讨海为生,主要分布于海南、两广、福建等中国沿海地区。 美丽富饶的北部湾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广西的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沿海地区犹如明珠,坐落于北部湾临海沿岸。广西沿海疍家居民也主要分布在這些区域。勤劳勇敢的疍家人,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许多动人的民间故事。广西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既带有浓郁的海洋气息,又融汇了岭南土著文化与中原文化,是疍家历史文化的镜像。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映照出疍家人的历史文化记忆、思维方式、审美观念、民间信仰、价值取向,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北部湾疍家居民沿水而居,捕海为生,依靠海洋作为生存发展资源,对大海、大自然有很深的依赖性,其生活、生产、习俗均具南方海洋特色,其民间故事也带有浓厚的岭南海洋文化色彩。黑格尔最早提出海洋文化这一概念,它是指人类在依赖海洋、利用海洋、征服海洋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2)首先,产生于广袤大海的海洋文化具有多元性、开拓性、神秘浪漫、自由冒险、激情壮美的特点。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以丰沛的想象力展现出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其次,海洋民俗文化也是海洋文化的重要构成,在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中也体现出岭南海洋民俗文化。再次,疍家民间故事是疍家人长期生产生活中流传下来的精神产品,体现了疍家人的价值观念。 一、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的海洋气息 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大都与海洋密切相关,想象丰富,浪漫瑰丽,充满神

北海疍家文化总结

北海疍家文化总结 引言 北海疍家文化是广西北海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凭借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 现形式,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关注。本文将对北海疍家文化进行总结,以期更好地了解和传播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 1. 背景 北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城市,疍家文化是该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之一。 疍家,即指杂居在北海城区周边山区的一支部族。疍家人以农耕为生,世代居住在山区,保持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2. 疍家生活方式 2.1 居住环境疍家人居住在北海周边的山区,地势险峻,气候多变。他们依靠 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以种植水稻、蔬菜和养殖家禽为主要经济来源。 2.2 衣着习俗疍家人的传统服饰主要为蓝色或黑色的上衣和长裤,女性常戴花 布头巾。这种传统服饰不仅具有实用性,还体现了疍家人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 2.3 饮食习俗疍家人以米饭为主食,辅以野菜和野味。疍家人擅长制作腊肉、 腊肠等特色食品,这些食品既是他们的日常口粮,也是待客的特色菜肴。 3. 疍家传统节日 3.1 壮族三月三壮族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疍家人也有庆祝活动。在 这一天,疍家人会举办各种文艺表演,包括歌舞、木偶戏和龙船竞渡等。这些活动既是人们娱乐的方式,也是展示疍家文化的平台。 3.2 丰收节丰收节是疍家人传统的重要节日,通常在秋季丰收后举行。在这一天,疍家人会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包括祭祀、舞蹈、歌唱等。人们以庆祝丰收为由,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 4. 疍家民间艺术 4.1 疍家木偶戏疍家木偶戏是北海地区的传统戏曲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木偶戏以手工制作的木偶为表演形式,通过操纵木偶的动作和表情,来展现剧情和角色。疍家木偶戏通常讲述一些民间故事和传统神话,寓意深远,极具观赏性。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水族)--韦永恒

水族 ———韦永恒 【学习目的】 ⏹1了解水族的源流与分布。 ⏹2了解水族的饮食和服饰习俗。 ⏹3熟悉水族的婚恋嫁娶习俗。 ⏹4掌握水族的宗教信仰 ⏹5掌握水族的主要节日。 一、水族 - 简介 广西水族人口目前大约1.15万人,主要分布在南丹、环江、河池、宜州、融水、都安等县(自治县)。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水族原有一种古老的文字,称为“水书”,造字方法有象形、会意、谐音和假借,通用单词100多个,现在则通用汉文。水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相传水族的先民是岭南“百越”之——骆越人的一支。水族的 名称最早出现在中国明朝末年的文献中。 二、民族风情 (一)民居饮食 1、民居民俗 历史上,水族筑楼而居,盛行“干栏”式建筑。现已 普遍改住木结构和木石结构的房屋。 2、饮食民俗 水族以稻米为主食,肉食以猪、牛肉为主,以鱼 作为祭典和待客的珍品,狗肉不能作为庆典和节日的菜肴。口味喜欢酸辣,有名的菜肴是酸辣鱼。水族喜好糯米制作的食物,常用糯米饭、糯米粑、粽子等作为馈赠品和待客,甜酒也多以糯米制作,水族喜饮自酿的包谷(玉米)酒。 (二)、服饰民俗 水族崇尚黑色和藏青色。水族男子多穿对襟无领蓝布短衫,水族妇女大多穿青黑色圆领右开襟宽袖短衣,下着长裤,结布围腰,脚穿绣花青布鞋。

(三)、婚丧习俗 1、婚恋习俗 ⏹水族为一夫一妻制父系小家庭,富源水族的婚姻以本民族内异姓通婚为主。婚姻遵 守同宗不娶,过去多为父母包办,媒妁定亲等,现在姑表婚和包办婚姻已不多见。 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但形式上仍通过媒妁才缔结婚姻。 ⏹流程:“赶摆”→说亲→“插毛香”→“吃火笼酒”→“合八字”→迎亲 2、丧葬习俗 水族一般采用土葬。夭逝者,葬仪从简。对年长丧逝者,讲究厚葬,停柩期间设堂开祭,有能力的人家,都要请人演奏丧乐、唱丧歌、跳丧舞。 (四)宗教信仰 水族信奉的是原始宗教, 主要体现为自然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 自然崇拜: ⏹万物有灵观念在水族中极为普遍。水族认为神灵主宰着人的命运和吉凶祸福,尤重 水神、地神、山神和树神等。 鬼神信仰: ⏹水族崇拜多神,富 源水族信奉的鬼 神已逐渐物化为 “吞口”。 ⏹“吞口”是挂在民 宅门头上方正中 的凶神恶煞的木 雕人头,水族认为它能以毒攻毒、以邪压邪、抗 避瘟疫、驱邪镇恶、常保平安。 祖先崇拜: ⏹水族认为祖先的灵魂会保护子孙后代,所以子孙 要敬祭祖先的灵魂,以求平安。祭祖活动有“族 祭”和“家祭”,祭祀时将祖先与儒家、道家、佛 家的神佛结合起来祭拜。 ⏹正房堂屋供奉,“天地君亲师”和祖宗牌位 (五)岁时节令 ⏹水族过汉族的传统节日,除此以外,还有自己独 特的节日。古敢水族的传统节日与农事和祭祀 活动密切相关,节庆活动往往就是对其信仰的神灵的祭祀。从年头到年尾,几乎月月有节庆。 春节: ⏹春节是水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农历腊月,家家忙着准备年货、杀年猪等。腊月 三十早上各家打开大门,在门口燃香、备酒,接老祖过年。除夕要用酒肉祭祀过祖

广西省防城港市港口区 沿海风光的迷人之处

广西省防城港市港口区沿海风光的迷人之处广西省防城港市港口区沿海风光的迷人之处 广西省防城港市港口区位于中国广西自治区的东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沿海风光的美丽地区。这里拥有壮族、瑶族、汉族等多个民族的聚居地,各民族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同时,港口区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美丽的海岸线以及独特的生态系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索和欣赏。 一、壮丽的海岸线 广西省防城港市港口区与南海相邻,拥有着壮丽的海岸线。这里的沙滩洁白如雪,海水湛蓝清澈,蓝天、白云、碧海、金沙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面。游客可以沿着海岸线漫步,感受海风的拂面,欣赏大海的浩渺与宁静。同时,一些独特的地质景观也增添了这片海岸线的魅力,例如形状各异的岩石和奇特的海蚀地貌,令人叹为观止。 二、丰富的海洋文化 港口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壮族和瑶族是这里的主要民族,他们有着丰富的民俗和传统

文化。游客可以观赏到壮族的锣鼓舞、芦笙演奏等传统表演,感 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此外,港口区还有许多民族艺术展示馆和 博物馆,展示了这里的海洋文化,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了解和学 习的机会。 三、独特的自然生态 广西省防城港市港口区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包括海洋生物、湿地、珊瑚礁等。这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各种鱼类、贝类、虾类等,是海洋生物爱好者的天堂。湿地是这里的一大特色,有着独特的植物和动物群落,例如红树林、候鸟等。尤其是 港口区的珊瑚礁,是全球珊瑚礁分布的北限,拥有独特的景观和 海洋生物,在科学研究和旅游观赏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广西省防城港市港口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适合不同类 型的游客。除了上述提到的海岸线、海洋文化和自然生态,这里 还有许多其它景点和活动可供选择。游客可以参观历史悠久的古 建筑,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也可以参加各种水上运动,如 帆板、潜水等,体验刺激与乐趣。此外,港口区还有丰富的特色 美食,让游客品味当地的美食文化。

广西海洋文化研究

广西海洋文化研究 作者:吴锡民 来源:《桂海论丛》2013年第04期 摘要:广西有沿海地区,就有海洋文化。而这种文化的概貌,可以从涠洲天主教堂、北海疍家人、北海老街、合浦南珠、合浦古港、三娘湾海豚、东兴京族、山口红树林等基本关键词中得到反映。从整体上看,这种反映表现出广西海洋文化的个性特点:深厚的历史底蕴、别样的海疆风貌、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出众的广府印记。在这些特点与一般层面的海洋文化特征的共性(开放性、多元性、兼容性、开拓性、进取性等)关系上,广西海洋文化研究的价值意义也就随之显现出来。 关键词:广西;海洋文化;特点;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4-0102-004 一、海洋文化的内涵 文化本身的界定不甚明确,更重要的是,说明了文化本身的内容十分庞杂,甚至其内涵与外延亦都不甚明晰。因此,眼下要对“文化”下个令所有的人均能接受的定义,实在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在学术研究中,任何概念都允许某种朦胧。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比较乐意接受英国文化人类学创始者爱德华·泰勒(E.B.Tylor,1832~1917)的说法。泰勒是近代第一个在人类文化学中引用“文化”这个名词的人。他于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这样说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1]如果用我们的话来简练地转述,那就是,泰勒将“文化”概括为“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其中包括典章制度、民俗风尚、科学技术、宗教信仰、政治、伦理、文学艺术等)。这一定义在本质上与国内《辞海》的释义没多大的差别。后者给出的“文化”解释是:“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2]5 既然文化可以被看作“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那么它将“海洋文化”囊括于其麾下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在系统论的意义上,文化是个大系统,而海洋文化则是从属于前者的分系统之一。一种意见认为,海洋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之一,是人类拥有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一种看法认为,由海洋构筑、孕育而成,与大陆文化相对而言的自然性概念,就叫做海洋文化。再有一种见解认为,海洋文化是人类在海洋环境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或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明成果。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不过,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曲金良教授主编的全国首部《海洋文化概论》一书给出的定义值得一提。该著作是这样解说的:“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源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

广西的风俗作文500字(通用13篇)

广西的风俗作文 广西的风俗作文500字(通用13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广西的风俗作文500字,欢迎大家分享。 广西的风俗作文篇1 按照广西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就开始了。这天,是传统的小年,是灶神爷升天的日子。人们杀鸡宰鹅祭拜灶神爷,企盼在新的一年里衣食无忧。 腊月二十五左右,人们必须选出一天来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此外,人们还要买菜,割肉和准备年货。 除夕,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鞭炮声日夜不绝,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街上飘着一股烟火和酒肉的香味。人们在门口贴上新的对联,屋子里贴满了各色的年画。人们到了晚上还要吃团圆饭,在外边做事的人,必须要赶回来。此外,大人们是要看《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孩子们燃放烟花,真是快乐的时光。 正月初一,春节有一个高潮到了。大街上的店铺不但不关门,还有许多小贩在大街两旁摆了摊,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在大街上逛街,下棋,聊天。小孩们牵着大人的手,购买玩具。 正月初二,人们开始互相拜年,互相道贺。这天,是不可以说不吉利的话的。 元宵上市,春节最后一个高潮到了,这一天,大街上像是在办喜事,张灯结彩。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还有猜谜踏歌的活动。大街上也许会有舞龙的节目,大家要燃放完剩下的烟花爆竹。这天,人们是要吃元宵的。 过了元宵,春节差不多也就结束了。天气回转,农民开始春耕,学生准备上学,人们有回到忙碌的生活去了。

广西的风俗作文篇2 壮族人民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区。壮族的建筑、服饰、节日还有那著名的山歌,都彰显了壮族人民的勤劳善良。 先看看壮族人民的建筑吧!他们的房子依山靠水。原因是:壮族人民喜爱大自然,喜欢与大自然和大自然里的生灵一起生活。壮族人民的房子是由木头搭建而成的。一楼是牲畜的,二楼以上住人。 壮族人民的服饰是五花八门、色彩斑斓的。虽然壮族男子的服饰和汉族男子的服饰差不多,但壮族女子服饰和汉族女子的服饰相比就是天壤之别了。壮族人民勤劳善良,特别是女子。在壮族女子缝织衣服时同时也会绣上各种各样的图案。有鸟兽;有鲜花;还有许多具有没号予以的图案……壮族女子的服饰上除了精致的图案外还会有各种缤纷的色彩。他们的头饰也很精美别致,也有许许多多雕刻上去的图案。壮族女子整套服饰上的色彩混起来都比彩虹没美呢! 壮族有一个最著名的节日,那就是在农历三月初三的“歌墟节”,在“歌墟节”那天,每个村子都会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在村口,几乎全村人都在那迎接外村人,并接受他们的挑战。挑战什么呢?当人事唱山歌啦。台上的人唱山歌的时候,台下的人也会跟着唱两句给自己村里人助威。这些比赛时为了增进各个村子之间的友情,这也验证了那句话:“友情第一,比赛第二”。这也是壮族人民的品质之一。壮族人民为什么可以吧山歌唱得那么好呢?请接着听我介绍。 其实,在生活中,壮族人民也在一边唱山歌。在壮乡,壮族人民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即兴创作一首山歌。也就是说,壮族人民在生活中已经能够达到一个代言的地步了。在田野里,可以听见他们的歌声,在两个山头间也可以听到,甚至在他们自己家里有时候也会听到他们用山歌对话。壮乡人民凭着心情也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那歌声同时也表达了当时唱歌的人的心情,如果他的朋友听到了,也会用山歌与他交谈。 壮族真是一个豁达乐观,勤劳善良的民族啊 广西的风俗作文篇3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广西人,我爱广西,爱广西的山、广西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