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 吴攀
论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

论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随着电力变电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变电站已经成为电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变电运行中,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会产生一些危险点,给变电设备和工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对此,需要对变电运行中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并采取适当的控制策略,以确保变电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危险点分析1.设备故障危险:由于变电设备的老化、过载、短路等原因,设备故障时有发生,这将导致设备热量过高,引起火灾,危及安全。
2.工作人员误操作危险:人为操作不慎也是变电运行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当工作人员的操作出现问题时,很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3.现场规划不到位的危险:在变电运行管理当中,现场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些现场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隐患比较大。
4.现场人员安全危险:由于电力变电站工作环境较复杂,难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现场危险,现场人员受伤甚至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控制策略1.完善设备监测系统:通过引入先进的监控技术,将监测设备的运行状况实时记录下来,通过监测数据自动化处理、分析,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设备故障发生,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保障供电质量。
2.人员安全教育培训:通过针对变电站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培养工作人员正确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员工职业素养,以减少员工误操作导致事故的风险。
3.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管理标准,加强安全监测。
4.实施现场巡视检查:在变电站的管理中应加强现场安全检查,在现场及时了解设备状况、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5.强化应急预案制定: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制定应急预案,在面临紧急灾难时能够采取应急救援措施,从而缓解和减轻危险程度,尽可能保护员工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针对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减少设备故障和人为操作失误所带来的危害,保障变电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论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

论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变电运行管理是电力系统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电网的安全可靠供电。
变电运行中存在着诸多危险点,一旦发生事故将对电网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对变电运行中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对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危险点分析(一)设备故障变电站中的设备故障是最常见的危险点之一。
变电站内的高压设备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这些设备会因为老化、磨损而出现故障,甚至可能发生爆炸、火灾等严重事故。
(二)操作失误变电站的运行需要人员进行操作和控制,一旦操作人员因为疏忽、疲劳等原因出现操作失误,就可能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
比如操作错误引起的设备漏电、短路等故障。
(三)外部环境因素变电站的运行环境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雷击、冰雪等极端天气情况都可能对变电站的设备和运行产生影响。
比如雷击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冰雪天气可能引起线路覆冰,增加设备的负荷压力等。
(四)安全管理不到位变电运行中的危险点还可能来源于安全管理不到位,包括安全教育培训不足、安全意识淡漠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引发危险的发生。
二、控制策略对变电站内的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是保障安全运行的重要举措。
通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故障隐患,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避免因为操作失误引发事故。
(三)加强设备监测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对变电站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预防事故的发生。
加强对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设立安全专岗、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等措施,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五)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变电站可能的突发事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加强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做到有备无患。
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与控制范文(二篇)

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与控制范文概述:变电运行管理是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涉及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电力质量的保障以及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然而,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点,这些危险点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对设备、人员和环境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进行危险点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危险点一:设备老化和损坏设备老化和损坏是变电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它可能导致设备的性能下降、故障频发以及设备失效的风险增加。
控制措施:1. 加强设备检修维护: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工作,及时清理设备周围的杂物,并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提高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选用优质设备和标准件,加强对设备供应商的管理,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3. 引入先进的设备监测技术:利用智能传感器、无线通信技术等,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设备的运行异常和故障隐患,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危险点二:电气安全问题电气安全问题是变电运行中的重要风险之一,不正确的电气操作和接触可能导致触电、火灾等事故。
控制措施:1. 加强员工培训:对变电站工作人员进行电气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严格落实操作规程: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程进行工作,遵循安全操作流程。
3. 安装安全装置:在变电站关键位置、高危区域等安装安全设备和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并及时预警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风险。
危险点三:火灾和爆炸火灾和爆炸是变电运行中的重要安全风险,如果发生火灾和爆炸,将导致设备损坏、停电甚至人员伤亡。
控制措施:1. 加强防火管理:对变电站内部和外部的可燃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清理,确保变电站周围环境干燥、整洁。
2. 安装火灾监测设备:在变电站关键位置和潜在的火灾危险区域安装火灾监测设备,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 建立火灾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火灾应急预案,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行动方案,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迅速地进行应急处理。
浅析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

浅析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摘要: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电力作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必须能源,现阶段已经得到了社会上各界人士的重视。
要想实现对电力的合理供应就必须要对电力的运行进行精准的管理与控制,变电运行部门作为管理电网运行中的重要部门对变电运行管理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对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控制策略。
关键词:变电运行管理;危险点分析;危险点控制策略根据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变电运行管理已经成为了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作为工作人员必须要对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危险点进行认真分析,尽量的降低变电运行中出现的误差。
工作人员要清楚,自己在变电运行维修与保养中的每一个不符合规范的操作都可能会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对每一个工作环节加以重视,将危险点扼杀在遥控之中,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一、分析危险点要想对危险点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必须要对危险点进行精准的分析。
第一,分析应当依照时间段来完成。
每一年对变电站的检修都应当有一个合理的计划,例如,在高负荷、高温时段设备极容易出现故障,雷雨期线路也极容易出现绝缘闪路现象[1]。
因此在危险点分析上要具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将危险将至最低。
第二,应当对工作内容进行合理分类。
在变电中的运行工序多而杂,工作人员在操作中如果不小心出现了操作错误将会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想降低危险点,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十分重要。
第三,每一个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掌握程度都会有所差异,工作人员在对自己所熟悉的设备进行操作、检验时都会得心应手,如果对自己生疏的设备进行检验时出现问题的概率将会较高[2]。
因此,应当依据工作人员自身对设备的熟悉程度进行分工,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合理。
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在变电运行中事故极容易发生,但是多数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危险意识仍然不足,不能对危险点加以重视,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危险点进行控制。
论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

论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在变电运行管理中,安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任何一个疏忽或失误都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的制定和落实非常重要。
危险点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变电站的设备、环境和操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和危险点,并对其进行分类和程度评估。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提高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力设备缺陷:变电站的各种电力设备(如变压器、开关柜、隔离开关等)存在使用寿命限制、老化和缺陷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
控制策略: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和维护,及时替换老化或出现故障的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2.操作人员失误: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或经验不足,可能会出现误操作或操纵不当等问题,导致事故的发生。
控制策略: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提高,并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和流程,确保操作人员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减少误操作的发生。
3.外界因素影响:如雷击、风雨、火灾等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破坏、盗窃等恶意破坏。
控制策略:加强数据监测和报警系统的建设,确保在出现风险时及时报警并采取措施。
同时,加强对变电站的安全防护措施,防范恶意破坏行为。
4.电网故障:由于电网问题导致的电压波动、短路等故障,可能会对变电站造成影响。
控制策略:加强与电网的通信和监测,及时发现电网问题,同时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措施和预案。
总之,在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确保安全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认真对待,加以落实。
试论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与防范对策

试论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与防范对策变电运行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电力输送、分配和转换等各种环节。
在变电运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点,如果不加以有效的防范对策,就会给变电运行带来诸多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探讨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以及相应的防范对策十分必要。
一、危险点分析1.电气安全隐患变电站内存在高压电气设备,由于设备老化或者操作不当等原因,可能会导致设备绝缘损坏、短路、火灾等电气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2.高空作业风险变电站内存在着一些需要在高空进行作业的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等,高空作业存在坠落、电击等风险,特别是操作人员未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时,风险更是会呈几何倍增。
3.设备运行风险变电站内的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设备失效、过载、短路等情况,如果未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和处理,将对设备本身和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4.外部破坏风险变电站通常设置在城市边缘或者偏远地区,容易受到外部人为破坏,如盗窃设备、故意破坏设备等,这将对变电运行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二、防范对策1.加强维护管理针对电气设备老化、绝缘损坏等问题,变电站管理方应加强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针对高空作业风险,变电站管理方应建立健全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要求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同时还要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高空作业的安全进行。
3.实施设备运行监控针对设备运行风险,变电站管理方应安装设备监控系统,对设备进行全面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情况,以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
4.强化安保措施针对外部破坏风险,变电站管理方应加强安保措施,如加强门禁管理、安装视频监控设备等,确保变电站内外的安全。
5.加强人员培训对于变电站内的操作人员,变电站管理方应加强相关的安全培训,传达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变电运行安全。
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危险点及防范措施分析

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危险点及防范措施分析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危险点及防范措施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系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变电站则是电力系统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能够实现高压电网与低压电网、意外电压和频率的调节以及电力的分配和转换等功能。
但是,在变电站的运行管理中,需要面临许多危险点和风险因素,这些危险点一旦发生,可能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生命安全威胁。
因此,本文将对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危险点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
一、变电站的危险点1. 人为因素的风险:由于人为操作失误和疏忽等原因引起的事故频率较高,例如误开刀闸或未按规定在局部开关柜上埋位漏切电路,或把母线距离误配等,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事故。
因此,人为因素是变电运行过程中最大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
2. 设备故障引发的危险:由于设备自身的问题导致的事故属于设备故障所致的危险点。
例如设备老化和使用时间过长,接触不良、绝缘老化;当然这类问题存在的时间比较长、常见的例子有开关柜压板卡扣的松动、接头松动、隔离开关异物堆积和线夹维护等等。
3. 人体接触电流的危险:有些情况下可能因为维护人员的疏忽或不当引起触电或漏电危险,对人体的伤害极其严重,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例如,在维护高压设备时,如果维护人员不按规定手段操作,很容易被带电体触电,或者夹到规定距离张开的隔离开关而受伤。
二、变电站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1. 人员素质的提高:加强员工岗前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充分掌握各种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在现行的变电站管理中,要确保员工定期接受技术知识和操作培训,并建立员工换岗考核和值班考核制度。
2. 完善设备管理:加强对变电站关键设备的检测和监控,对电气设备实行经常巡视、检修、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新老旧的设备,涂表、标识、铭牌及时更新,同时添加标志也是保证设备使用的必要措施。
3. 有效的安全措施:在变电站的运行管理中,应采用各种有效的安全措施,例如装设安全保护设施、隔离开关等,并制定和执行相应的安全措施方案。
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与控制(三篇)

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引言:变电运行管理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其中危险点的分析与控制是确保变电站稳定运行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变电运行管理的角度,对变电运行中的危险点进行分析与控制。
一、危险点分析1. 电压过高或过低: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节点,负责升高或降低电压,过高或过低的电压都可能对电力设备产生损坏,甚至导致严重事故发生。
2. 温度过高或过低:变电站中的电力设备运行需要保持适当的温度范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坏,影响设备的寿命和性能。
3. 漏电或短路:漏电或短路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隐患,可能导致火灾、设备损坏甚至人员伤亡。
4. 高压设备爆炸:变电站中的高压设备可能存在爆炸的风险,因为高压设备通常运行在高温高压环境中,如果设备的密封性不好或者设备受到外界冲击,就可能导致设备爆炸。
5. 人为操作失误: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因疏忽、错误或不当操作导致设备操作失误,可能会引发重大事故。
二、危险点控制1. 定期检查电压、温度等参数:变电站的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电压、温度等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2.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变电站的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作,如润滑设备、清洁设备等,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 安装漏电保护器和短路保护器:在变电站的电路中安装漏电保护器和短路保护器,及时发现并切断漏电和短路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
4. 加强高压设备的密封性:对高压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密封性良好,以减少爆炸的风险。
5. 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操作规程,对变电运行中的操作进行限制和监督,避免人为操作失误。
6. 培训和教育:对变电站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减少操作失误的发生。
结论: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是变电运行管理中的重要工作,通过分析危险点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以有效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吴攀
发表时间:2017-07-14T14:34:53.143Z 来源:《电力设备管理》2017年第5期作者:吴攀骈付民
[导读]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大,变电运行的管理越来越重要。
在变电运行管理中,对于一些经常出现的危险点是不容忽视的。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安阳供电公司,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推进,电力系统引入的新设备、新技术不断增多,各种新危险点不断涌现。
在变电运
行维护中,任何不规范操作,都有可能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埋下严重隐患。
这就对电力系统的变电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要想充分做好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我们必重视分析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各种危险点,并采取相应策略进行控制。
关键词:变电运行;管理;危险点;分析
1导言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大,变电运行的管理越来越重要。
在变电运行管理中,对于一些经常出现的危险点是不容忽视的。
这就要求变
电运行值班人员在变电维护中,对经常出现的危险点应该了如指掌,并掌握一定的故障排除方法,尽量将每个危险点全部排除掉,确保变电运行的安全。
2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
2.1操作变压器时的危险点
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主要承担着变换电压的作用,变压器属于一种高危设备,在进行变压器操作时应谨慎、小心。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
操作规程作业,严禁自作主张,随意操作。
稍一疏忽,就有可能酿成严重事故。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变压器操作时,其主要危险点大致包括两方面:①切合空载变压器时,可能会出现操作过电压现象,危及到变压器绝缘。
②变压器升高空载电压时,也可能会损坏变压器绝缘。
因此,在操作变压器时,应重点注意这两个操作过程。
2.2由天气异常导致的危险点
除去设备或者操作上会对变电运行带来影响外,自然气候等因素也会对变电运行产生严重的影响。
在比较寒冷的冬季,充油设备的油
面很低,而导线过于紧,在气温比较高的季节,充油设备的油面又过于高,导线又过于松,就会导致一些危险事故的发生。
除此之外,在风比较大的天气里,引线由于大风被其他的一些杂物缠绕,或者是在大雾天气出现了闪络现象,都会给变电运行带来不良的影响。
所以,应该提前做好各种应对工作,避免变电设备在异常气候条件下发生故障,从而影响电力的正常运行。
3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的控制策略
3.1规范操作,定期考核
工作人员要在操作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操作顺利进行。
变电站运行倒闸操作有一定的危险,为了应对这些风险,必须提升工作
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工作中严格按照标准规程执行。
以母线倒闸操作为例,在母线倒闸过程中,需要先将母联开关的操作电源拉开,将母差保护由小差改为大差后,再进行倒母线操作,切不可随意进行,否则将造成事故。
而从变电站管理者的角度考虑,为了确保变电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管理人员需要制订专门的管理制度,安排专门的监督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全程监督管理,杜绝违规行为。
对于对业务不熟练的工作人员,要定期对其进行技能培训和指导,没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不可盲目操作。
3.2加强对变电设备的管理
3.2.1加强对电力设备的维护管理
变电站要做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并结合变电站内设备的实际情况,以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可靠供电。
电力分配部门要参照
电力用户负荷资料信息,对不同用户的用电情况根据生活用电、生产用电和不同时间段用电进行合理、科学安排,并运用错峰用电法,保证电力负荷率,防止用电高峰期内出现用电紧张的情况、避免跳闸现象出现。
电力运行管理部门要结合整个电网的负荷趋势和电力负荷变化情况,合理规划电力设备,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并按照负荷性质,将其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电力负荷,当出现用电紧张时,按照负荷级别重点保护重要设备用电,合理安排拉闸顺序。
3.2.2分析变电设备的异常和缺陷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变电站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常出现异常情况,工作人员一定要及时、认真地分析异常情况,定期对设备
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不仅要分析设备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还要根据危害程度有秩序地向上级汇报,申请处理。
当不确定异常情况的危害程度和出现原因时,一定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检查,解决后重点关注故障设备,并做好故障处理记录,总结故障发生的规律,汲取经验教训,为以后的设备维修和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3.2.3做好变电设备的检查巡视工作
对变电站电力设备进行巡视检查也称巡回检查,是一种监督和检查设备状态、观察设备是否有故障或异常情况的方法。
巡视检查是保
证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大负荷供电的情况下,一定要加大巡视检查的力度。
巡检工作有特殊巡视检查、正常巡视检查、交接班巡视检查、夜间巡视检查和全面巡视检查五种。
对于不同的巡检工作,检查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运用。
巡检过程中,要合理制订巡检周期,参照变电站的工作需求和设备运行状况进行。
3.3完善并落实管理制度
变电运行的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作。
因此,在对变电运行进行管理时,需要设置专门的工作部门,根据
变电运行的实际需要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以保证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和实用性,为变电运行提供可行的依据和规范;要对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和分配,将变电运行管理的责任分配到各个岗位和个人,以增强其工作责任心,保证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有序衔接,避免出现管理上的疏漏,进而造成变电运行故障;在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监督,保证其检修或操作等管理工作符合企业的管理制度规范,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为变电运行提供保障。
4电力运行管理的有效策略
4.1工作人员应加强对电力操作设备的检查
变电设备是电力运行管理中的重要管理对象,只有加强对变电设备的管理,才能使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电力设备的动作规律,
电力设备实时的运行情况,这些信息对于工作人员实现对电力设备的有效控制与管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电力设备的检查工作十分重
要,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一些变电站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使得许多电力运行中的危险点没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发现,使电力的运行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这样一来,就使得加强对电力运行设备的检查工作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要根本上降低电力运行事故的发生机率。
4.2重视经验,切实做好预防工作
一般来讲,电力运行的许多安全事故并不是很好掌控的,所以,就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对以往经验的学习与吸收,在以往的经验当中找到可以吸收利用的教训,以此来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机率。
这就需要变电站的工作人员,要对安全监管部门的安全事故通报进行仔细的阅读与学习,对已经发生的事故的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把从中获得的经验与自己的工作实际相结合,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对同一类型的事故进行防范,并进行更多的思考,延伸到其它事故类型。
5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电力运行管理的危险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电力操作设备的检查、做好预防工作、加强经验利用与提高电力行业工作人员素质的策略,希望以此来提高我国电力运行的质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电力资源。
参考文献
[1] 董艳娓,靳凯伦,李硕.新形势下对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与控制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2:36-37.
[2] 郑磊.关于变电运行控制及其管理措施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6:140.
[3] 王东辉.新形势下对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与控制的探讨[J].今日科苑,2015,04:121.
[4] 于茜.新形势下对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与控制的探讨[J].电子制作,2016,22:48.
[5] 刘民亮.谈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