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教学实录

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教学实录
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教学实录

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教学实录

一、口算。

师:下面先进行一个乘法的口算

教师用投影片逐一出示一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题:

6×4 8×5 9×7 7×5 6×8 9×7

师问:你是根据哪个乘法口诀得出这个结果的。

二、导入新课。

师:我们进行口算时不是每道题都根据乘口诀就可以直接得出结果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更难一点的乘法口算。

教师板书课题: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

师:秋天到了,学习很快就要带学生去秋游,喜欢秋游吗?

生:喜欢

师:在秋游时会有很多数学问题要我们去解决的,喜欢的话,我就先带大家去游一游,看有哪些数学问题要我们解决,学会了再去游,学不会的就不要去游了。

三、教学新课

出示游乐场的图场景

师:看到有很多好玩的机动游戏了吗?想玩的话,我们先去大门口买票。

教师出示标价牌让学生讲上面的标价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票价,还要知道什么才知道要付多少钱?

生:多少人去玩.

师:对,下面我们就先去旋转木马,旋转木马可以提供比较多的人去玩,如果9人,要多少钱?

生:2×9=18元。

师:如果是10人呢?先讨论一下。

让学生同桌讨论

师:讨论好了吗?谁来说一下要多少钱?怎么算?

生1:我是根据二九十八,再加一个人2元,总数就是20元。

师:有别的方法吗?

生2:2×10=20。

师:很好,想到了用乘法,你怎么算出2×10=20呢?

生2:两个10加起来就等于20。

生3:用2×1=2,再加一个0,就是20。

师小结:大家都很聪明,想到了很多很好的办法。只要用最快的速度算出结果就是好的办法。

下面再带大家到另外的一个地方,(教师出示激流勇进的图片)问:这是什么地方?知道他的票价吗?

师:如果10人去玩激流勇进,要多少钱?同学之间想一想,说一说。

生讨论

生1:6×10=60

师:你怎样得出60?

生1:6个10,就是60。

练习:逐一出示,学生说答案。

10×7= 5×10= 8×10= 10×9=

练习完以后教师小结:几乘十,十乘几,就是几十。

师:十乘几会算,下面再加一点难度。现在我们去到碰碰车,票价多少钱?

生齐答:3元

师:如果10人去玩要多少钱?

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

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 课题: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0——11页 教学准备:小方块、小棒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理解并体会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意义;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学具操作,明确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合情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能力。 3.积极参与共同探索问题的学习活动,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预习提纲: 1.观察信息图,在情境图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尝试解决问题。 3.用小棒或木块摆一摆,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看一下体育大课间的表演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解读信息 同学们正在围成圈跳舞,三(1)班跳舞的同学分2组,每组20人;三(2)班跳舞的同学分3组,每组12人。 (二)提出问题 根据上面的信息,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列出算式 引导生列出算式,师板书“20×2=”和“12×3=”。明确为什么这样列式?自主猜想 想一想,20×2和12×3分别等于多少呢? 二、操作探索,创编竖式。 (一)20×2等于多少呢? 1.自己探索计算结果,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方法一:借助学具,通过动手操作,发现2捆小棒(每捆10根)共20根,摆这样的2份就是2个20相加,一共是40根小棒; 方法二:根据乘法的意义转化成加法进行计算,即20×2表示2个20相加,即20+20=40; 方法三:把20看作2个十,2个十乘2得4个十,4个十是40. 3.肯定每种口算方法。 4.迁移练习:如果跳舞的有3个小组,每个小组20人,一共有多少人?4个小组、5个小组呢?(独立解决) 三、巩固练习: 1、口算: 4 ×3= 7 ×8= 5×6= 40×3= 70×8= 5×60= 2、争当口算大王 40×6 50×3 60×5 4×40 8×50 20×8 9×50 70×7 7×20 3.自主练习:青蛙跳荷叶 4.自主练习 一辆大货车可以装货物20吨。根据这个信息,将下表补充完整 车辆数 2 3 4 5 6 装货物的吨数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整十数乘一位 数的口算》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68、69页例1。《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口算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并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注重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运用,尊重每一名学生的独特感受,同时也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本课内容的一个知识生长点就是表内乘法,将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一位数相乘转化成表内乘法来进行计算,以此来渗透转化的学习方法。为学习乘法估算和笔算乘法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理解算理,学会口算方法。 (2)、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

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乘法计算问题,解决问题,感觉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4)、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由算理想算法。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本着体现计算教学新理念的原则,重视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为学生搭建平台,逐步地去感悟哪种口算方法最优化,逐步熟练地运用口算方法并能有效地进行迁移。本节课教学的主要思路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提出多位数乘一位数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计算教学,计算教学往往枯燥乏味,而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

《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摘要:数学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的积累。精品学习网编辑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希望是您只是高塔中的一块砖石。加油吧,孩子们!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68、69页例1。《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口算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并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注重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运用,尊重每一名学生的独特感受,同时也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本课内容的一个知识生长点就是表内乘法,将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一位数相乘转化成表内乘法来进行计算,以此来渗透转化的学习方法。为学习乘法估算和笔算乘法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理解算理,学会口算方法。

(2)、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乘法计算问题,解决问题,感觉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4)、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由算理想算法。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本着体现计算教学新理念的原则,重视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为学生搭建平台,逐步地去感悟哪种口算方法最优化,逐步熟练地运用口算方法并能有效地进行迁移。本节课教学的主要思路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提出多位数乘一位数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计算教学,计算教学往往枯燥乏味,而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首先创设游乐园这个熟悉的情境,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乘法

3.5.1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乘法 课题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课型新授课 口算乘法 课时1课时讲课教师胡佳丽 教学内容: 课本第58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口头表达、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口算方法,能准确地进行口算。 难点:掌握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老师来测试一下你们的口算能力,看哪组同学算的又对又快,相信你是最棒的。 1.听算: 20×5 30×6 4×70 100×5 300×3 3×200 500×3 1000×6 50×4 20×3 2.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3.抢答: (1)3个十是(),30是()个十。 (2)300是()个百,60是()个十。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

2.提问: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信息?能给同学们讲一讲吗? 3.根据邮递员叔叔说的话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1)个人思考,再在小组讨论交流。让各组学生汇报。 (2)反馈:从学生所提问题中选择需要用整十、整百数解决的问题。 如: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要送多少份报纸?工作30天呢?(选择其中问题板书)(3)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怎么解决?小组讨论。 (4)生汇报交流: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板书:300×10= 60×10= (5)你会计算吗?试试看。 (6)指名汇报口算方法: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一:300×10 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则300×10=3000(份)方法二:300×10 因为300×9=2700,2700+300=3000,所以300×10=3000(份) 方法三:300×10 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00和10后面一共有的3个0。 所以300×10=3000(份) 同理:60×10=600(封)(10个10是100,10个60是600) (7)想一想:(针对第三种情况)为什么要在末尾加0? 这种方法比较特别,有自己的想法,到底是不是正确的,我们等一下去验证。 (8)小结:同学们的方法都非常好,算得的结果都是3000。你更喜欢哪一种算法? 4.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2个问题。 问题: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学生独立解答。 提问:300×30、60×30分别表示什么 (2)小组讨论后汇报:你怎么口算?比较所得到的方法,寻找较简便的口算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及时练:出示第58页做一做: 80×10 60×20 50×40 24×10 700×20 90×90 40×80 12×200 (1)学生独立口算。

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 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二、教授新知。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鼓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规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二)估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1.出示教材第2页例2。引导学生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求张大叔带了200元够不够买4箱西瓜,该怎样列式?你认为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先算出买4箱西瓜需要多少钱,再跟200作比较,如果比200大,钱不够;如果比200小,钱够。 看看200里面有几个48,再跟4作比较,如果大于4,钱够;如果小于4,钱不够。 今天在这里,我们学习一种新的算法——估算。 师:48跟谁比较接近?(50)4×50等于多少?(200)48比50大还是小?(小)那么48×4比200大还是小?(小)所以张大叔带了200元够买4箱西瓜。(边讲边板书) (1)完成“试一试”。 (2)总结估算的方法: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 三、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遇到错题,找找错误的原因,并督促改正。 2.想想做做第4题。 3.解决实际问题。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景阳乡茨沟中心小学贾飞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口算乘法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本节课要完成的是第一项内容。本节所学的内容是学生已掌握的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扩展和提升,因此,在教学中密切关注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发展。为学生提供了由旧知识到新知识的广阔背景。本节课,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背景之下,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与作用,探讨计算方法。对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地位]口算是笔算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在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口算范围的同时,为了学习新的估算和笔算做好必要准备。这样有利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生分析]充分挖掘教材,利用教材提供的由“送报纸(送信)”为背景的学习情境,在些情境下重点体现了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产的,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口算乘法计算步骤及方法,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通过比较自主的选择合适算法总结出算理。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仅学会知识,而且能够会学知识。 [教学方法]为方便、快捷教学,把时间还给学生,打造高效课堂,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在PPT的设计中分四关。第一关:利用口算形式对以前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旧知识进行了疏理、回顾,起一个引子的

作用。第二关:用PPT把情景图分片制作,避免条件与条件之间的混淆,让学生一目了然,节约时间,这一关也是本节课内容的核心。教师在此关还利用板书提示口算的步骤,突显、归纳重点,加深印象。另外还有对口算乘法补充即两位数乘整十、整百位数,意在让学生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技能与技巧,学习新技能、技巧,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让每一个孩子在本节课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和发展,促进学生思维。第三关组织练习活动用香蕉、苹果卡片等形式作口算训练,使课堂弥漫生动、活泼、愉快气氛。第四关还设计了提高题,锤炼学生逆向思维,满足优生的需要,向外拓展延伸,让学生感受数学世界无穷的魅力。最后让学生谈收获再次回顾这节课中心内容起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学法]: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合作交流,迁移等方法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让学生体会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获取数学知识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具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等。

课题: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

课题: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 以下是关于课题: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课题: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一)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数,得数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计算: 14×2214×3 2.口算: 3l×306×4024×1013×20 ·

14×214×2028×328×30 24×319×242×3214×3 说明:指名板演2道笔算题的同时,其他学生口算.练习中使学生知道,用整十数乘得多少个十. 3.贴出画有3盒彩笔,标明“每盒24支”的彩图,指名编题后列式. 列式可能出现两种情况:24+24+24;24×3.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1)引出例1:教师在原彩图左边再贴出一摞彩色笔,提问:图中一共有多少盒彩色笔?每盒是多少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笔?怎么列式? 引导学生明确: 24×13表示13个24是多少? (2)揭示课题: 观察:这道题中的一个因数与刚才的笔算题比较有什么不同? 板书课题: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 2.学习例1.【演示课件“笔算乘法(一)”】 (1)看图比较,理解算理. ①指彩图,问:例1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不同? 明确:复习题只是求3盒的枝数,而例1是求13盒的枝 ·

数,比原来多了10盒. ②怎样计算24乘13? 教师提示:我们已经知道3盒彩色笔是72枝,只要再求出10盒彩色笔有多少枝,然后把两部分枝数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明确要分三步求13盒彩色笔的枝数. 3盒的枝数:24×3= 72(枝) 10盒的枝数:学生能口算出240,即:24个十. 13盒的枝数:72+240=312(枝) (2)竖式计算,掌握算法. 思考:怎样把三步计算写在一个竖式里呢? 板书: ①刚才第一步我们求的是什么? 学生明确:求3盒彩色笔共有多少枝. ②第二步求什么? 求10盒彩色笔共有多少枝,用10乘24,十位上的“1”表示10,因此“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去乘十位上的2,所得积与百位对齐. ③第三步算的是什么? 3盒枝数72和10盒枝数240相加,得312枝,是13盒的枝数. (3)反馈练习. ·

时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几百几十乘整十数口算

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几百几十乘 整十数口算 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掌握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方法。体验其口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进行正确的口算。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示标示导 1.导课板题 谈话: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对待小动物,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大家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出示信息窗1: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信息窗中提供的信息,想一想,二次备课

师:同学们学会了吗?下面老师就来考一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出示题目) 2.口算 330×30= 210×20= 120×40= 110×50= 三、互助纠错(改一改) 1.公布答案。 2.同位互改。 同桌学生对照答案,相互批改,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获得满分。 3.表扬评价。 教师统计调查,统计并公布满分人数,用掌声或教师用一两句话鼓励性的话,不点名地表扬全体满分的同学。 4.互助纠错。 组内开展“兵教兵”活动,“学优生”帮助“学困生”讲解纠错,寻找错因。教师深入学生中间,找出典型错题,或让错题的同学把错题交上来,准备纠错。 四、师生合作(议一议) 1.展错。 教师用一体机展示错题,引导学生逐题讨论纠错。或者让发现板演中错误的同学上台更正。(要求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错误旁边改正,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1)比较第一题上下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2)引导学生说出:先把0前面数相乘,再数一数两个因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评价小结:让做错的同学说说错因,及时评价引领,渗透习惯规范等教育。 五、归纳小结(理一理) 今天我们学习整百数及整百整十数乘整十数的计算。先把0前面数相乘,再数一数两个因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我们还会根据旧的知识,利用知识的类比

《整十数乘一位数》教案

《整十数乘一位数》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听算练习(每道题读两遍,学生直接在练习本上写答案,算完同桌互判) 2×8= 5×4= 9×3= 4×7= 8×7= 6×4= 3×8= 6×9= (二)结合实际,理解算理 谁能根据这幅主题图提一个数学问题? 生:每包书有20本,4包书有多少本?算式为20×4。 谁能根据这幅图提一个数学问题? 生:每个足球,买4个这样的足球多少元?算式为20×4 (三)交流算法,优化选择 1、探究算理 师:我们明白了乘法的含义,那20×4 究竟等于几呢?请同学们仔细思考,并将计算过程写在草稿本上,看看有几种好办法介绍给大家,尽可能多的想方法,然后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收集典型例子,让小组汇报) (1)20+20+20+20=80 (2)20+20=40 40+40=80 (3) 2×4=8 20×4=80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汇报自己的算法)

生1:把4个20进行连加所得的数就是20×4的结果。 生2:先把两个20相加得40 ,两个40是80也是20×4的结果。 生3:将20看作是2个十,两个十乘四等于8个十。 师:比较一下,哪种算法比较简单? 生:乘法。 让我们一起把乘法的算理再说一遍:将20看作是2个十,两个十乘四等于8个十。2、出示37页情境 让学生重点交流算法:将30看作是3个十,3个十乘四等于12个十。 (四)拓展练习 1、80×7= 7×40= 50×5= 9×30= (说出你的算法,并写出结果) 【设计意图:巩固乘法算理,并锻炼学生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能力】 2、课本37页2题 (五)盘点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每节课总结的习惯】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整十数乘一位数的 口算》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68、69页例1。《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口算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并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注重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运用,尊重每一名学生的独特感受,同时也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本课内容的一个知识生长点就是表内乘法,将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一位数相乘转化成表内乘法来进行计算,以此来渗透转化的学习方法。为学习乘法估算和笔算乘法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理解算理,学会口算方法。 (2)、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

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乘法计算问题,解决问题,感觉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4)、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由算理想算法。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本着体现计算教学新理念的原则,重视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为学生搭建平台,逐步地去感悟哪种口算方法最优化,逐步熟练地运用口算方法并能有效地进行迁移。本节课教学的主要思路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提出多位数乘一位数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计算教学,计算教学往往枯燥乏味,而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首先创设游乐园这个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三年级数学教案: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三年级数学教案: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图下面先出现解决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的实际问题,并显示出学生自主探讨的计算方法: A.30010=3000 B.30030=的计算方法:因为3003=900所以30030=9000 接着,提出要送多少封信?的问题,让学生依照自己的原知展开新知识教学的探讨。 3.对于口算方法的探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算,再分组交流讨论。然后,向全班展示本组的口算方法。对学生想出的口算方法及时给予鼓励,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 4.教师要把准二层次的教学:一是教学乘以10的;二是教学乘以是10的倍数的整十数。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简便方法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问题和观察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1.听算: 20530647010053200 320xx00310006232123 711560504223153 [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2.出示准备题(幻灯逐题出示): (1)10个1是[],怎样列式?(板书)110=[10] (2)10个2是[],怎样列式?(板书)210=[10]

(3)10个3是[],怎样列式?(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小结: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能否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呢? 板书:口算乘法 二、情境引题: 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今天给小朋友们寄来了一封特殊的信。这封信的内容就是在书58页上。是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2.小组讨论交流。 三、合作探究: 1.教学例1左边题 2.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可以提什么问题? 3.问题A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百整十数的口算》的教学设计

《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百整十数的口算》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通过复习一位数乘整百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掌握口算的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一位数乘的口算过程。 难点:理解并掌握满十向前一位进“ 1”的算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出示口算题: 用纸板覆盖,一题一题出示)

10 x 5 14 x 2 100 x 7 130 x 2 20 x 3 34 x 2 200 x 4 210 x 3 教师提问:1 4 x 2 请你说一说口算过程。(学生回答10x 2=20,4x 2=8,20+8=28)教师追问:那么你能不能说一说140x 2 又是怎样口算的呢?(同座位的两个小朋友互相说一说)然后请同学回答(把140 看成14 个十,先用10 个十乘以2 是20 个十也就是200,4 个十乘以2 是8 个十也就是80 ,200 加上80 等于280 )教师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百整十数) (二)新授 出示例1 :板书:口算14x 3。 想一想14 x 3的意义是什么?(3个14是多少) 根据14x 3 的意义,用小棒摆出来想口算的顺序,先拿出表示10X 3=30, 3个十的小棒是30, 再拿出表示4X 3=12, 3个4的小棒是12,合起来是42, 30+12=42 板书:14X 3=42。

比较14X 3 与14 X 2 两道口算的异同: (同桌或四人小组的同学互相启发进行讨论)然后请同学回答:两道题口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乘以被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再乘以个位上的数,只是14 乘以3,个位上的数相乘,满了十,最后一步是整十加上两位数。 做一做 16 X 2= 26 X 3= 25X 2= 要求同学在练习本上直接写出结果。再把这几道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请几个同学直接写在小黑板上。待同学写完后集体订正。 分别请同学说出口算过程。 16 X2:10乘以2 等于20, 6乘以2 等于12, 20加上12 等于 32 26 X 3, 25X 2分别请同学互相说,集体说,个人说。反复叙 述口算过程。

整十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整十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58页的《乘法口算》。 2.教材分析 《乘法口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8页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以往的口算教学过多的强调口算技能、正确率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于对数学失去兴趣。本节课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创设了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讲,有了前面已有的知识,在一定情境创设的探究过程中来研究本节课的内容,学习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拟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算法进行口算,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https://www.360docs.net/doc/b43557623.html,]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能运用乘法口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整十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明确口算算理。二、说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明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

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

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课题: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教学目标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乘需要进位的乘法”和“一位数乘末尾带 0 的乘法”.教学重点理解一个因数去乘另一个因数个位,满十怎样进位,掌握口算过程.教学难点口述合理的口算思考过程.教学步骤一、复习铺垫.【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一)”】10X 5 100X 7 130X 2 20X 3 34 X 2 200 X 4 210 X 3 14 X 2 (用卡片进行口算练习,同时让学生说出口算的具体过程.)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 (一)”】(1)复习题 14X2 等于多少?你是怎样口算的?随着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 教师:根据此题,谁能算出14X3的结果,并说出口算方法.板书:(3)反馈练习:16X 2= 26X 3= 25X 2=先让同桌两人互相说口算过程和得数,然后指名说出口算过程,2.教 学例 2.【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一)”】口算:140X3 = ( 1)大家思考有几种计算方法吗? ( 2)学生讨论(可能 有以下几种情况)①14个十乘以3,得42个十,就是420; ② 一个百乘以3 是300,4 个十乘以3 是120,300+120= 420:③3乘以14得42,后面添一个0是420.以上这几种算法,要给予肯定,尤其第三种方法,给予表扬和鼓励.(3) 小结:我们知道了 3乘14得42,因此计算140X3只要在 42 的后面添上一个 0 就可以了,这样做起来既正确又简 便.三、随堂练习.数学游戏:(教学中可任选一组进行练习)(1)

你追我赶(详细过程参考探究活动)( 2)接力赛:每小队一张题目,每人一题做完后传给下一个同学,做得又对又快的组为冠军.教师发给冠军小队一朵大红花,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15X 3= 18X2= 12X 5= 14X4= 35X2 =220X 4= 240X 3= 25X 4= 310X 3= 32X 3= 26X2 = 160X 6=( 3)夺红旗:投影出示题目,小队内做得又对又快的发给一面小红旗,班内做得又对又快的发给一面大红旗,以资鼓励.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找20 道口算题,让家长计时:第一次口算用多少时间,错几道题;第二次、第三次…… 直到全对为止,并看最快的时间是多少.板书设计探究活动你追我赶活动目的 1.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3.培养学生团结友好、公平竞争的精神. 活动准备 1 .制作数学游戏卡: 2.将下列口算题制成卡片. 15X 3 18 X 2 12 X 5 14 X4 17 X4 35 X 2 220 X 4 240 X 3 25 X 4 40 X6 310X3 32X3 26X2 160X6 700X8 活动过程

四年级数学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74页例1、例2,第75页上的课堂活动及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2.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促进学生对口算方法的理解。 3.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学习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 教师:同学们,秋天到了,果园里瓜果遍地,景色真美!下面让我们走进丰收的果园,去欣赏秋天的美景! (课件逐一播放主题图中的图片) 教师:从这些图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回答: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有桃树647棵,平均每棵收桃48kg。一共可收桃多少千克?收了231吨脐橙,每吨大约要32个筐装,一共要多少个筐?有500棵梨树,平均每棵收梨25kg,一共可收梨多少千克? (课件一一出示这些问题)

教师:要解决这些问题,你会列式吗? (学生口答)生活中很多问题都要用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来解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整百数乘整 十数的口算。 板书课题。 二、运用迁移,探究新知 1.教学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放大图)。 教师:下面让我们走进例1,看一看刚才同学们提到的第一个问题: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为什么列式为400×30? 学生:因为有30个400棵。 教师:能口算出这道题的答案吗?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说出多种想法。 比如: 学生1:因为400×3得12个百,就是1200,400×30的得数是400×3的10倍,所以是12000。 学生2:4×3=12,然后再在12后面添3个0,就是12000。 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多少个0,就在乘得数的末尾添加几个0。 (2)课堂活动,及时巩固。 教师:请同学们做第77页的口算,答案填在书上,之后抽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集体订正答案!然后教师与学生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按课堂活动中的第二题对口令,以达到熟练程度!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86-89页 教材分析:本情境图呈现的是渔民们出海打鱼归来的热闹场面。图中呈现了停泊的船只数量,鱼、虾、蟹的质量和水产交易的信息。通过水产品交易中提出的问题,引入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口算、估算、笔算的学习。 学情分析: 1、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表内乘法、能正确地计算百以内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习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较复杂的混合运算的基础。 2、因为本情景图是本册教材信息量最大,学生看到这个情景图可能感觉无处下手,更不知提什么问题。所以要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图,教学时先让学生看整体效果——海港码头渔船归来的情景;再看局部——船、虾、蟹、鱼,只有看懂了图,才能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口算、估算。 2、积极参与探索问题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练习卡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掌握估算的策略,学会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大海啊,故乡) 师:同学们一定都见过大海吧?你觉得大海怎么样? 2、师:是啊,大海不但美丽,而且富饶(板书课题:富饶的大海) 〔出示情境图〕 3、师:从出示情境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海边有4排船,每排有20条,一共有多少条船? 生2:今天捕了大约200千克鱼,每千克能卖4元,一共能卖多少钱? 生3:每筐虾重13千克,2筐虾一共重多少千克? 生4:带鱼一共有312千克,每千克3元,这批带鱼能卖多少钱?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板书信息和问题) 二、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一)整十数乘一位数 1、师: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条船? 师:你能想办法解决吗?可以利用老师为你提供的学具摆一摆,也可以自己列式算一算。(学生独立思考) 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说一说。(小组合作) 师:哪个小组愿意起来交流一下,你们是怎样解答的? (1)用加法算的:20+20+20+20=80(条) (2)用乘法算的:20×4=80(条) 师:你能解释一下“20×4”这个算式的意思吗? 每排有20条船,一共有4排,要求一共有多少条船,就是把4个20相加,用简便算法就是20×4。 师:对,在加数相同的情况下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那么,你是怎么知道20×4=80的? (1)20+20+20+20=80,所以20×4=80。 (2)可以摆小棒,每次摆两捆,摆4次,一共是8捆,就是80根。 (3)我是先算2×4=8,再填上一个0就是80。 2、师:这些方法,你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注意:明明是20乘4,他为什么先算2乘4? (课件演示)把20看作2个十,2个十乘4得8个十,所以就是80。 师:听明白了吗?请同学们拿出小棒,同桌合作边摆边说。 3、师:刚才同学们交流了三种计算20×4=80的方法,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我们来做个小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0×3= 师:这位同学你第一个举手,你来说。你是怎么想的算得这么快啊?

第1课时 整百乘整十数口算、几百几十乘整十数口算 教案

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几百几十乘整十数口算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掌握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方法。体验其口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进行正确的口算。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对待小动物,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大家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这是同学们参加一次保护大天鹅的集体活动。 2、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说出:一组20人,平均每人发了400份宣传资料。

二组30人,平均每人发了210份宣传资料。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提问(并板书问题): 一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二组一共发放了多少分宣传资料?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解决一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出示探究提示: ①一组有多少人,平均每人发了多少份? ②要求一共发了多少份应该怎么列式子呢?你是怎么想的? ③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和哪一种算式比较相似?根据以前学过的方法你能尝试求出结果吗? 按照探究提示,小组内交流,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小组活动情况,指导活动并为下一步交流做准备。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你是怎样列式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引导学生说出:求一组发送多少份宣传资料,就是求20个400吨是多少,用乘法算,列式为:400×20。 2.400×20等于多少呢?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说不完整小组内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引导学生交流算法(师板书) ● 400×20=8000(份) 方法一: 4×2=8 400×20=8000 质疑:这种方法你是怎么想的,能讲一讲吗?这可以由我们以前学过的计算什么方法推出来? 出示课件,演示计算过程。引导理解整百乘以一位数整十一位数一样,先不让零参加计算,先把0前面数相乘,最后看一看每个因数的后面一共有几个零就在末尾加上几个零。

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乘整十数的口算

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乘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保护大天鹅》信息窗1:口算乘法第33~3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 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乘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大天鹅图片。 谈话:同学们,在山东威海市的荣成有一个美丽的天鹅湖,每年从十一月份开始,北方的天鹅陆续飞到这里越冬,最多时是来年一月份,多达几万只,成群结队,整个湖面洁白一片。近30多年来,大天鹅种群数量明显下降,中国也很重视大天鹅的保护工作,已将大天鹅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并作为二类保护动物受到重点保护。看,荣成的小学生志愿者们正积极参加保护活动呢! 2.课件出示信息窗1情境图 3.仔细观察画面,从图中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生回答,师摘录信息。)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一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生2::二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一)解决“一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1、师:求一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也就是求什么呢? 生:就是求20个400是多少。 师:怎样列示呢?生:400×20= ? 师:400×20得多少呢?你是怎么算的?小组内说说想法。(小组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1:400×20我先算4×2=8,然后在后面添3个0。 师:为什么要添3个0? 生1:4个百乘2是8个百,8个百乘10是8000。 生2:400先乘10得4000,4000乘2得8000。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生3:4×2=8 400×20= 8000 师:大家说的有道理。计算400×20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在数数因数后面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积后面添上几个0。 师: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种?为什么? (学生交流) 2、全班汇报,优化算法 师生共同总结:整百数乘整十数,可以先把因数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填上几个0。 3、练一练,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300×20= 200×60= 200×90= (二)解决:“二组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师:(过渡语)我们在解决一组的问题中,学会了整百数乘整十数的方法。下面我们再看看在二组的问题里,又有什么收获? 1、师:求“二组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 生:210×30= 2、你是怎样口算的?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