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井法单井抽水试验确定给水度方法在罗布泊钾盐矿的运用

大井法单井抽水试验确定给水度方法在罗布泊钾盐矿的运用
大井法单井抽水试验确定给水度方法在罗布泊钾盐矿的运用

三种常用的检测路基压实度检测的方法

路基压实度测定方法及其操作规程 灌砂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罗布泊硫酸钾镁肥一作物推荐用量及使用方法(四)

罗布泊硫酸钾镁肥一作物推荐用量及使用方法(四) 作物:玉米 用量:10-15公斤/亩;甜玉米20-25公斤/亩 施用方法:春玉米用作基肥,与有机肥混合,耕翻入土。抢种夏玉米的,播种前不再耕地,则在幼苗4-5片叶时将硫酸钾镁肥与有机肥一起沟施或穴施,施肥深度以15cm左右为宜,距植株玉20-30cm。施肥后要视土壤墒情,及时浇水。叶面喷施:孕穗期至成熟前,可用0.3-0.6%硫酸钾镁肥叶面喷施2-3次。甜玉米、糯玉米应适当增加硫酸钾镁肥用量。 作物:香蕉

用量:1.0-3.0公斤/株 施用方法:香蕉施肥分液施和干施,液施是将肥料溶于水后浇灌,干施又可采用沟施、穴施和撒施。全年施肥次数肥以12-15次为宜,其中重肥5次,薄肥7-10次。硫酸钾镁肥在香蕉上的施用建议如下: 新植蕉施肥:1、春植蕉,植后20天左右,幼苗1-2片叶时,液施薄肥(每株50g硫酸钾镁肥溶于适量水浇灌)1次,每10-20天1次,共3-5次。于5月中、7月上、9月中、10月中、11月中各施重肥(每株200克硫酸钾镁肥)1次。7月下、8月上、下、10月上各施薄肥1次。2、夏秋植蕉,第一年植后至入冬前,薄肥3-4次。10月下,翌年3月上各施重肥1次。4-6月施重肥2次,薄肥3次。8-10月3次薄肥,10月底1次重肥,12月再施1次薄肥。 幼龄期可采用0.2-0.4%的硫酸钾镁肥,叶面喷施,成长植株至幼果期可用0.3-0.6%的浓度进行喷施。 由于香蕉种植雨水较多,施用硫酸钾镁肥,应把握少量多次的原则,减少流失。尽量不要采用撒施的施肥方式。由于5-7月份蕉株细根遍布全园并露出地面,开沟易伤细根,不宜采用沟施或穴施的方式,以液施为宜。

压实度检测方法

灌砂法检测压实度方法及步骤 一、现场压实度检测准备工作 1、需要的仪器:灌沙筒、金属标定罐、基板样、天平或台秤、含水率测定器具、量砂(标准砂)。 2、标准击实试验数据: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 二、现场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操作步骤: 1、首先要在实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并将其清扫干净。 2、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 3、试洞的深度应等于碾压层厚度。凿洞毕,称此袋中全部试样质量,准确至1克。减去已知塑料袋的质量后即为试样的总质量。 4、将灌沙筒直接安放在挖好的试洞上,这时灌沙筒内应放满砂,使灌沙筒的下口对准试洞。打开灌沙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直到灌沙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走灌沙筒,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克。 三、含水率测定和计算: 1、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内,用酒精燃烧法测其含水量。 2、(湿土+铝盒)-(燃烧后的干土+铝盒)=水重 水重除以干土重=含水量

四、压实度计算: 1、试洞内砂的质量=砂至满筒时的质量-灌沙完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锥体的质量。 2、挖出土的总质量/试洞内砂的质量*标准砂的密度=路基土的湿密度。 3、干密度=湿密度/(1+0.01X含水量) 4、压实度=土的干密度/土的最大干密度*100%。 五、注意事项: 1、当填料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100mm的小型灌砂筒。 2、当填料粒径等于或者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采用?150mm的大型灌砂筒。

浙江省2020年高三地理从个问题到类问题的案例剖析-罗布泊引水工程

案例罗布泊引水工程 ——资源调配及其输送方式的选择 【情景材料】 材料一:罗布泊钾盐生产基地从罗布泊北部抽取地下卤水,利用多条宽 20 米、长约 50 公里的明渠自 流输送卤水至晒盐池,晾晒并加工成硫酸钾,是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它的建成使我国钾肥自给率从10 年前的 30%提高到了 60%。由于所在的罗布泊地区极度干旱、淡水稀缺,为保障生产和生活用水,每年需从264 公里外的米兰河流域调入地表水和地下水合计 1527.51 万米3。随着产能增加,未来需水量还将大幅增加。米兰河年径流量 1.39 亿m3,除40%生态用水外,可利用地表水资源为 8300 万米3,目前 98%为农业用水。 材料二:图 1 为罗布泊钾盐生产基地输水线路图;图 2 为卤水明渠;图 3 为晒盐池;图 4 为蒸馏法卤水淡化示意图。 【探究问题】 1.分析罗布泊钾盐生产基地选择明渠输送卤水的主要原因。 2.从气象气候角度,分析米兰河引水工程采用地下管道方式输水的主要优势。 3.从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米兰河引水工程对其下游地理环境的影响。 4.从经济的角度,分析未来罗布泊卤水淡化的地理意义。

影响评价 线路选择 调配方式选择 长短、施工难 度、生态影响【事像解码】 ?解码思维 该地理事象反映的是“资源调配问题”,需要考虑资源调配的原因、线路选择及对区域发展影响等方面 的问题: ?问题解码 罗布泊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缘,海拔 780 米左右,地表覆盖有较厚的盐壳。该地气候异常干燥,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旱中心。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多大风、沙尘、甚至是沙尘暴天气。罗布泊原为巨大的内陆湖泊,后逐渐干涸。地表水异常缺乏,但地下卤水丰富,卤水中富含钾盐。目前,该地建有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需远距离大量引水方可保障生产和生活用水。 1.虽然罗布泊气候干旱,明渠输水蒸发损耗很大。但材料已经明确指出卤水是用来晾晒制盐,水分的 损耗对制盐影响甚微。相对于修建管道,开挖明渠的工程量、技术难度、建造成本等更低。故本题答案可为:①明渠的施工技术难度和工程量小,建造速度快,成本更低。②卤水主要用于晒盐场晾晒,水分的损耗对钾盐生产影响小。 2.与卤水的输送不同,米兰河调水工程,输送的是罗布泊稀缺的淡水资源。为减少蒸发和渗漏损耗,选择密闭的管道效果最佳。又因当地气候干旱,多大风沙尘天气,且昼夜温差大。若管道裸露地表,冬季或夜间出现低温冻害时,管道易被冻裂;大风天气时管道容易被破坏。故本题答案可为: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管道密封,水分蒸发耗损少。②沙漠戈壁,风沙大,地下管道受地表风沙危害小。③昼夜温差大,地下温度变化相对小,可减少低温冻害影响。 3.据材料可知,目前米兰河 40%的水量为生态用水,剩余水量的 98%为农业用水,剩余水量极少。虽 可通过发展节水农业,节余部分水资源。但水资源的大量调出,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占用农业用水或生态用水,导致下游水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故本题答案可为:①河流下游地表水减少,湖泊、湿地面积减小;地下水位下降;植被覆盖率减低;②生物多样性减少;③气候变干;④风沙危害加剧。 4.目前我国钾肥自给率仅 60%,市场对罗布泊钾盐的需求旺盛。该基地必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淡水资源紧张状况会进一步加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保的要求提高,引水成本必然上升,会进一步

现场压实度检测方法

压实度检测方法 第一节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 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 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于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 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 一、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方法 由于筑路材料结构层次等因素的不同,确定室内标准密度的方法也多样化,有些方法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最大干密度是指在标准击实曲线(驼峰曲线)上最大的干密度值,该 值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最佳含水量。 (一)路基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 路基受到的荷载应力,随深度而迅速减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另外,公路等级高,其路面等级也高,对路基强度的要求则相应提高,所以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应高一些。因此,高速、一级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床0~80cm应不小于95%,路堤80~150cm应不小于93%,150cm以下应不小于90%;对于零填及路堑、路槽底面以 0~30cm应不小于95%。 在平均年降雨量少于150mm且地下水位低的特殊干旱地区(相当于潮湿系数≤0.25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因为这些地区雨量稀少,地下水位低,天然土的含水量大大低于最佳含水量,要加水到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压实确有很大困难,压实度标准适当降低也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mm,潮湿系数>2的过湿地区和不能晾晒的多雨地区,天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5%时,要达到上述的要求 极为困难,应进行稳定处理后再压实。 由于上的性质、颗粒的差别,确定最大干密度的方法也有区别,除了一般上的“击实法”以外,还有粗粒上和巨粒上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由于击实功的不同,可分为重型和轻型击实,两个试验的原理和基本规律相似,但重型击实试验的击实功提高了4.5倍。击实试验中按采集土样的含水量,分湿土法和干土,法;按土能杏重复使用,也分为两种,即土能重复使用和不能重复使用。选择时应根据下列原则进行: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按击实试验方法种类中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根据土的性质选用于土法或湿土法,对于高含水量上宜选用湿土法;对于非高含水量土则选用于土法;除易击碎的试样外)试样可以重复使用。 振动台法与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均是采用振动方法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前者是整个土样同时受到垂直方向的振动作用,而后者是振动作用自上体表面垂直向下传递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元粘聚性自由排水上这两种方法最大干密度试验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前者试验设备及操作较复杂,后者相对容易,且更接近于现场振动碾压的实际状况。因此,使用时可根据试验设备拥有情况择其一即可,但推荐优先采用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砂、卵、漂石及堆石料等无粘聚性自由排水上而言,一致公认采用振动方法而不是普通击实法。因此,建议采用振动方法测定无粘聚性自由排水土的最大干密度。 各试验方法的仪器设备、试验步骤等详见《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I051-93)。 (二)路面基层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 常见的路面基层材料有半刚性基层及粒料类基层,粒料类基层最大干密度的确定可参照粗粒土和巨粒土的振动法。半刚性基层材料按照《公路工程元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执行,用标准击实法求得,但当粒料含量高时(50%以上),由于击实筒空间

钾盐行业

钾盐行业:全球钾盐发展形势与应对策略 十、中国钾盐发展预测 与十一五钾盐发展规划根据我国生物质燃料发展规划,假设到2020年新增燃料乙醇1000万吨/年、生物柴油1800万吨,以种植玉米和麻疯树为例,每吨生物燃料将分别消耗钾肥(KCL 计)34公斤和44公斤,增加钾肥量约113.2万吨(KCL计)。另外,由于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处于较长期牛市,也刺激了世界尤其是中国化肥的消费量,因而农业结构的变化,将导致我国钾肥的消费预测数据会有更大幅度地增加。 我国钾盐供应能力2010年估计可达300万吨/年以上,2015年和2020年有望达到350万吨/年和380万吨/年。根据中国钾盐行业协会预测,2010年我国钾盐总需求量将达到930万吨,其中钾肥的需求量为850万吨/年,当年缺口630万吨。2020年我国钾盐总需求量为1300万吨,其中钾肥需求量为1180万吨,当年缺口将达920万吨。我国钾盐消费增长速度远远大于生产发展速度。 根据农业部的预测和我国近年来钾肥消费增长的情况,初步预测2010至2020年我国钾肥需求量如下表 根据农业部的预测,到2010年我国钾盐总需求量为822万t,其中,钾肥的需求量为751万t。如按农业部的要求,以2006年我国钾肥产量310万t的生产水平,理论上到2010年我国钾肥还将缺口441万t。 十一、钾盐发展建议 我国钾资源主要集中在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尽量利用青海和新疆钾资源的优势,建设新装置、扩大生产能力,弥补进口钾肥的不足。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形成青海察尔汗和新疆罗布泊两大钾肥生产基地。做好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有效提取盐湖中锂、硼、钠等有效成分,以提升整体规划经济效益。进一步发展硫酸钾、硝酸钾等无氯钾肥,满足国内对无氯钾肥的需求,并进一步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探讨到国外矿山建厂的可能性,以最大限度满足国内对钾肥的需求。临近国家土库曼斯坦、俄罗斯、泰国和老挝钾矿资源条件好,可以考虑双方合作共同开发。另外,加拿大钾资源也相当丰富,也可探讨共同开发钾矿的可能性,从原料资源出发,以便取得一个稳定的货源。针对我国可溶性钾矿资源严重短缺的特点,考虑多途径利用难溶性钾矿的可能性。抓紧国内钾矿资源的勘探,采用多渠道开发利用国内钾矿资源。积极关注生物质燃料的发展动向,并适当增加特定作物专用复合肥的生产。 1、加大资源开发,增加产量中国情况: 中国未来10年发展开发的资源:总体700万吨其中: 盐湖集团固转液100万国投落布泊钾盐120万吨(08年底投产)二期180万吨,总体300万吨四川、西藏、贵州、青海、陕西、内蒙等新的版块开发。增加300万吨实物量。

浅孔留矿法采矿

左拔坑口浅孔留矿法采矿有关事项 采场结构参数 采场布置 长度(一般为两勘探线之间,特殊情况40-60米)、高度(40米)、采幅(1.2-4米)、顶柱(3-5米)、底柱(2.7-3.5米)、间柱(4-6米)、漏斗间距(4-6米) 采准和切割 ①运输巷道(沿脉巷道):断面形状(三心拱)、规格(2.4×2.8㎡) ②天井 天井布置、天井断面形状(长方形)和规格(通风天井1.4×3㎡、顺路天井1.2×2㎡) 天井掘进方法:普通法掘进天井 ③小斗 小斗布置小斗断面形状(正方形)、规格(1.5×1.5×4.5m3) 小斗掘进方法 ④切割 拉底巷道断面形状(长方形)、规格(1.2×1.8㎡) 漏斗规格(1.5×1.5×4.5 m3) 拉底、扩漏方法 回采 ①凿岩:钻机型号YSP-45钻、孔径(0.38mm~0.42 mm)_、孔深

(1.8-2.0m)、炮孔布置(排距(0.8-1.0m)、孔距(0.6-0.8m))、钻孔倾角(75°-80°)等 ②爆破:炸药、装药、起爆、爆破 ③通风:通风方式、通风线路、风机型号 ④局部放矿:放矿量40% ⑤采场准备:平场、处理松石、破碎大块和架设顺路天井等做法 4、空区处理 空区处理方式 充填井断面形状(矩形)、规格(1.5×2㎡) 充填井间距(15-20m) 一个采场充填井数量(3-4个) 充填井掘进方法(采用上掘切割漏斗方法) 5、采场回采顺序、回采作业循环、进度计划 ①采场回采顺序 一个采场作业回采顺序:前进式,先取矿脉密集品位高处于地压活动中心部位的矿脉为开采起点线,回采工作面向东西两翼推进,先采上盘,后采下盘。 ②回采作业循环 回采作业循环图表 ③进度计划 一个采场采准、切割、回采时间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采场生产能力(t/d)

压实度检测的常规方法及注意点

压实度检测的常规方法及注意点 一、压实度检测原理 压实度是控制土料、无机结合料、砂砾混合料及沥青混合料等压实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压实度反应了现场压实后填筑材料的密实状况。压实度越高,密度越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例如:在道路施工中,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碾压后,才能保证其强度和刚度,投入使用后不致出现路面下沉、凹陷、裂缝。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为使浇筑的地坪不致下沉出现开裂,对基础回填也有压实度要求。 所谓压实度是指在施工现场抽取的样土经烘干至恒重测得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所得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例如:10%灰土层现场取样的干密度为1.61g/cm3,设计压实度指标为≥97%,标准击实的最大干密度为1.67g/cm3取样的压实度为1.61/1.67=96.4%,不符合设计要求。 二、击实实验 土样的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密度 最大干密度 含水量 最佳含水量 密度随含水量的不断增大而增大,当达到最大值时,随含水量的不断增大而减小。标准击实试验就是获得土样的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然后求得最大干密度下的含水量即最佳含水量。 标准击实试验根据击实功的不同分为重型击实和轻型击实二种。实验室试验一般是通过调整击实锤重量及落距、样土体积来转换轻型或重型试验。选择何种试验方法应根据施工技术要求及施工工艺来确定。在实际操作中采用选择何种试验方法必须要明确。因为二者由于击实功的不同,所得的干密度相差甚远,对以此为基准计算得出的压实度结果截然不同。通常是道路、场地等按市政道路设计要求的应采用重型击实;一般的房屋建筑工程回填以轻型击实为多。

标准击实的作用:一是取得的最佳含水量可为实际施工中提供材料含水量的控制指标;二是为以后的压实度检测提供最大干密度标准值。 (一)、试样制备的注意点 1、试样含水量的确定 标准击实的试件一般制备6个,其中5个是用作正常实验,一个备用。在制备试件时应注意控制试件的预估最佳含水量。通常是土样的塑性指标,若不知塑性指标时可根据经验来确定。即:素土为:14%左右、5%灰土为:14%左右、7%灰土为:16%左右、9%灰土为:18%左右、砂石混合料为:5%左右、二灰碎石为:8%左右。其中灰土混合料的含灰量与含水量是成正比的,含灰量高预估最佳含水量就相应提高;砂石混合料中砂的比例大,预估最佳含水量应相应增大;同理二灰碎石的二灰比例大,预估最佳含水量应相应增大。确定预估最佳含水量后,根据预估最佳含水量按一定等距确定5个试件的含水量。例如:素土的5个试件含水量分别为:10%、12%、14%、16%、18%。 2、试样土的搅拌与浸润 盛放试样的容器需保证不吸水,甚至可用湿布将容器擦拭一遍。加水可用洒水壶均匀喷洒。加水后,试样土必须反复搅拌均匀,否则会导致平行含水量测定的不准确或数据作废。试样土搅拌均匀后应放入密封容器中浸润24小时,浸润时间不能过短以保证水分充分均匀扩散。 (二)、试件制作的注意点 在试件的制作中应注意控制试件的高度,试件高度控制在高于试样筒3mm,不宜过高或过低,否则会影响击实功及试件不容易削平。对于无经验的初试者可尝试以下方法:若分5层击实的,将试样土平均分成5份,逐份加入击实。同理分3层的将试样土平均分成3份,逐份加入击实。每层击实完毕后应将样土表面刨毛,后再加入第二份样土进行击实,这样可使层间能充分结合。 当一个试样击实完毕后,对高出试样筒的余土沿筒口削除,尽量与试样筒口平齐,否则会影响试件密度的准确性。因为计算试件的湿密度是以试样筒的容积作为试件的体积,以试件质量除以试样筒的容积得出试件湿密度。如果试件高出试样筒,则湿密度会偏大,反之则偏小。 在试件中取含水量测定样品时注意取样需具有代表性,取样部位宜分别在试

探讨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

探讨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 摘要: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由一定高度下落到一规定容积的筒或洞中,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从而计算出试样的密度。它是公路施工中压实度检测的常用方法。 关键词:灌砂法;压实度;路基 abstract: the sand filling method is the use of uniform particles of sand, by a certain height drops to a specified volume tube or hole, according to the unit weight of invariant theory to measure test hole volume, and thus calculate the sample density. it is i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compactness testing method. key words: fill sand method; compaction; roadbed 中图分类号:u213.1 引言 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和室内标准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它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检测的关键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的强度、整体稳定性,并保证和延长铁路、公路的使用寿命。路基现场压实度检测主要检测方法有灌砂法、环刀法、核子法、水袋法等检测方法。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和业主要求,在铁路、高速公路上主要运用灌砂法进行路基压实度检测。现就理论结合工程实践,对路基压实度检测中的一些问题,

中国钾盐开发前景展望

第24卷第4期 2015年4月 中 国 矿 业 CHINAMININGMAGAZINE  Vol.24,No.4Apr. 2015 中国钾盐开发前景展望 张艳芳1,叶 欣2,袁红军2 (1.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100029; 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摘 要:世界钾盐资源丰富,但分布极为不均。中国钾盐资源相对不足,储量仅占世界的2%。中国特有的农业耕作体系及人口决定了钾盐资源的重要性。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钾盐进口国,如何扭转中国钾盐生产能力相对不足,扩大国内外供应能力,这对中国钾盐产业发展及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钾盐;储量;开发前景 中图分类号:F407畅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051(2015)04‐0009‐02 TheoutlookofpotashdevelopmentinChina ZHANGYan‐fang1,YEXin2,YUANHong‐jun2 (1.OilandGasSurvey,ChinaGeologicalSurvey,Beijing100029,China;2.Exploration&ProductionResearchInstitute,Sinopec,Beijing100083,China) Abstract:Theworld’spotashresourceisabundant,butit’sdistributionisextremelyuneven.ThepotashresourceinChinaislackrelatively,andthereservesisonly2%oftheworld’s. China'suniquesystemoffarmingandpopulationdeterminestheimportanceofpotashresources.Atpresent,Chinahasbecometheworld'slargestimporterofpotash.IthasimportantstrategicsignificanceforChina'spotashindustrydevelopmentandfoodsecurityhowtoreverseChina’srelativelyinsufficientpotashproductioncapacitytoexpanddomesticsupplycapacity. Keywords:potash;reserves;developmentoutlook 收稿日期:2014‐10‐08 钾盐是指含钾矿物的总称,常伴生有锂、铷等同 族元素以及卤素。根据溶解度大小,可分为可溶性钾盐和不可溶性钾盐。世界上的钾盐产品中,有95%用作肥料,主要为氯化钾和硫酸钾。中国钾盐资源短缺,产量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的需求,产需矛盾突出,而施用化肥对粮食产量上升的贡献率为40%以上。这对中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因此,钾盐被列入中国急缺矿种之一。1 世界钾盐资源状况 世界钾盐资源丰富。已发现的较大型钾盐盆地有30余个,钾盐矿床40余个。资源总量达2500亿t(以K2O计),绝大部分为地下固体钾盐,少部分为含钾卤水,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2012年世界钾盐探明储量95.5亿t,但在地域分布上很不均衡,资源和产量都集中在少数国家。按储量统计,加拿 大44亿t,占世界46%;俄罗斯33亿t,占35%;白俄罗斯7.5亿t,占9%;三国合计占总储量的89%,其次是巴西、中国、智利、德国、美国,上述8国占总储量的98%,中国储量为2.1亿t,仅占世界的2%。 2012年世界共生产钾盐3446万t,其中加拿大、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分别为900万t、650万t和565万t,三国合计占世界的61%,中国生产390万t,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一道,成为近年世界钾盐产量 明显增长的三个主要国家之一。 2 钾盐的重要战略地位 钾盐主要用作钾肥,钾肥是农业三大肥料之一。中国耕地资源紧缺,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和确保人口增长对粮食增加的需要,形成了特有的农业耕作体系。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钾盐的消费快速增长。2001~2012年间,中国钾肥年消费量由34.4万t增加到790万t,其中进口400万t,对外依存度超过50%。

采矿方法浅孔留矿法

留矿采矿法 留矿法在我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根据1971年有色金属矿山统计,留矿法 ( 采。 ( 下

空后,再将留下的2/3的矿全部放出(这叫大量放矿)。暂留下的矿并不能作为地压管理的主要手段。 (5)凿岩工人是站在留矿堆上进行作业的。 (二)浅留矿目前使用情况 (1)有些书中将留矿法不列为空场采矿法的一种,而是专门列为一类与空场法平行。又将留矿法分为浅留矿法和深留矿法二类。实际上,深留矿法在矿块结构上,在回采工艺等面,与阶段矿房法基本相同,回采矿房时,工人并不在采场中作业,对放矿量没有格要求,可以全部放出,也可以暂时留一部分,以调节出矿量,无必要单列一类。 留矿法就应指的是浅留矿法,留矿的作用就是起临时工作台作用,并不起支撑围岩的作用。因而留矿法应该属空场法一种。 (2)当矿和围岩稳固矿体厚度小于5~8米的急倾斜矿体,在我国广泛地采用浅留矿法开采。 二、浅留矿法典型案 (一)构成要素 (1)阶段高度——一般为30~60米,以30~50米居多。 影响阶段高度的主要因素有: ①矿床勘探类型(探采结合) 一般情况下,矿床的勘探类型越高,坑探网度就越密,抗探阶段的高度越小。为了充分利用坑探巷道作为采矿巷道,原则上应当使采矿阶段与坑探阶段高度一致起来。因此,矿床的勘探类型越高,阶段高度越小。根据我国的经验,用留矿法开采第四类型的矿床,宜采用40~50米的阶段高度。 ②围岩的稳固程度 一般地说,当围岩的稳固性好,可以采用较高的阶段高度;当围岩的稳固性不太稳固时,则应采用较小的阶段高度,这是因为:矿房上盘岩的暴露面积不宜太大,暴露的时间不宜太长,因此应采用较低的阶段高度。

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式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路基压实度 路基压实度【degree of compaction】(原:指的是土或其他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路基压实度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检测的关键指标之一,表征现场压实后的密度状况,压实度越高,密度越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 简介 密度(最大干密度)确定和现场密度试验。 设质量监督总站组织编写)路基压实度是填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先取压实前的土样送试验室测定其最佳含水量时的干密度,此为试样干密度。再取由实试验后所得的试样最大干密度,用实际干密度除以最大干密度即是土的实际压实度。用此数与标准规定的压实度 路基压实度=试样干密度/最大干密度(100%) 传统压实度检验方法 ①环刀法,是一种破坏性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含骨料的细粒土。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缺点是受土质限制,当环刀打入土中时,产生的应力使土松动,壁厚时产生的应力较大,因此干密度有所降低。②灌砂法,是一种破坏性检测方法,适用于各类土。优点是测定值精确;缺点是操作较复杂,须经常测定标准砂的密度和锥体重。③核子密度仪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测定方法。能快速测定湿密度和含水量,满足现场快速、无破损的要求,并具有操作方便,显示直观的优点,但应与灌砂法进行对比标定后方可使用。 灌沙法的检测步骤 首先要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并将其清扫干净。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100毫米,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试洞的深度应等于碾压层厚度。凿洞毕,称此袋中全部试样质量,准确至1 克。减去已知塑料袋的质量后即为试样的总质量。然后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用酒精燃烧法测其含水量。最后将灌砂筒直接安放在挖好的试洞上,这时灌砂筒内应放满砂,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试洞。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直到灌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走灌砂筒,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克。试洞内砂的质量=砂至满筒时的质量-灌砂完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锥体的质量。挖出土的总质量除以试洞内砂的质量再乘以标准砂的密度可计算路基土的湿密度。干密度就等于湿密度/(1+0.01*含水量) 压实度就等于土的干密度/土的最大干密度*100%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为控制好路基压实质量,提高现场压实机械的工作效率,需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通过试验准确确定不同种类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二是现场控制填土的含水量。实际施工中,填土的含水量是一个影响压实效果的关键指标,路基施工中当含水量过大时应翻松晾晒或掺灰处理,降低含水量;当含水量过低时,应翻松并洒水闷料,以达到较佳的含水量。三是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施工前,要先确定填土分层的压实厚度。

浅谈灌砂法检测压实度

浅谈灌砂法检测压实度 侯素琴 (山西省晋中市质量检测中心,山西晋中031100)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灌砂法的基本原理,从压实度定义出发,分析了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的影响因素,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总结了灌砂法检测压实度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灌砂法;检测;压实度 在公路建设项目中,压实度是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赋予路基、路面压实度的权值均为3,可见压实度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压实度检测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灌砂法、环刀法、核子密度仪法、水袋法等。 在众多的检测方法中,水袋法由于其检测精度等原因应用较少;核子密度仪法只适用于施工现场的快速评定,不宜用作仲裁试验或评定验收的依据,并且由于其特有的工作原理,操作过程中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故有一定的局限性;环刀法虽然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等优点,但试样的取样质量过小,影响试验数值的精度和稳定度,进而影响试验结果的代表性;灌砂法因其数值的准确性、操作过程的可控性和结果的可代表性而得到建设各方的认可,成为目前公路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测方法。 1 灌砂法的基本原理

其原理是利用粒径0.30~0.60mm 或0.25~0.50mm 清洁干净的标准砂,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体积进而得到试坑内填料的湿密度,并根据填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该试洞内填料的干密度,通过干密度与在试验室确定的该种材料最大干密度的比值得到该点的压实度。灌砂法主要用于检测细粒土和粗粒土材料的压实度,对填石路堤等有大的孔洞或者大空隙材料不适用。 2 灌砂筒的选用 用灌砂法测定压实度时,应根据集料的最大粒径及压实层厚度选用灌砂筒,原则为:1)试样的最大粒径<15mm、测定层的厚度≤ 150mm 时,宜采用φ100mm 的小型灌砂筒;2)试样的最大粒径≥15mm,但小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150mm,但不超过200mm 时,选用φ150mm 的中型灌砂筒;3)集料的最大粒径≥40mm 时,选用φ200mm的大型灌砂筒为宜。 3 选点及取样频率 3.1 点位的确定 点位的选取是否适当将直接影响检测评定的结果。由于工程结构的特殊性,一般路基中间部位的压实度较两侧接近路边缘处压实度高,所以加强对路基边部的检测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日常检测尤其是在质量验收时,应严格按照《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附录A 规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阅读23】罗布泊的“复活”学案

罗布泊的“复活” 【阅读材料】 罗布泊,一个几经兴衰,孕育过灿烂文明、也曾吞噬生命的神秘之地。如今盐湖荡漾,重新拥有了近200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当公路、铁路、电话、宽带都通到了罗布泊腹地,这里正在发生、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 塔里木盆地上的“大耳朵” 在200万年前,罗布泊曾经是一个面积达 3000平方公里的大湖,由塔里木盆地周围雪山的 融水汇聚而成。因为气候变迁或人为因素,它几经 兴衰。大约2000年前罗布泊还比较繁胜,孕育了 楼兰古国等灿烂文明。但是后来气候越来越干燥, 湖面严重缩减。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水注入罗布泊,使它重振威风,水面达到2000多平方公里。可惜不久之后的上世纪60年代,由于上游截水灌溉等原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罗布泊湖水在干旱的环境中迅速蒸发,1972年终于全部干涸,原来的湖底变成盐碱荒漠、沙漠、雅丹等各种面貌。 然而近年来,随着大型钾盐矿的开采,无边无际的盐湖重现。现代化的进程,逐渐掀起罗布泊神秘的面纱,曾经的死亡之海,拥有了全新的景观与未来。图中的“大耳朵”是罗布泊干涸的湖盆,上方像游泳池一样的就是钾盐湖。 重现碧波荡漾 1961年以后,“纯天然”的罗布泊逐渐干涸,只剩下厚层的盐壳沉积。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碧波荡漾的景象,是因为这里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钾盐资源。为了开采之便,人类在这里“营造”了一片面积达200平方公里的水面:在输卤泵站,富含钾盐的卤水从地下抽取上来,然后沿着输卤渠汇集在一起。200平方公里的水面几乎相当于鄱阳湖枯水期的面积,因为这片辽阔水域不是淡水湖,湖盆当中注满的是相对黏稠的卤水,矿化度超过海水的10倍

以上,蒸发速率也要慢得多。 在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辽阔盐湖上,水采船(一种大型水中采矿设备)来回行进,将生产原料送进厂房,最终生产出“罗布泊”牌硫酸钾——这是种植茶叶、高档水果的首选钾肥。 不可预知的未来 在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夏训诚主编的《中国罗布泊》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所有湖泊在地质历史上都是由形成阶段发 展到一个鼎盛时期,然后持续一段时间,再逐渐衰 落直到完全淤塞,干涸,消亡。如果将人类影响自 然的行为也看作一种地质营力,并称之为人为地质 作用,那么在最近地质历史上罗布泊的干涸发展阶 段变化,显然是人为地质营力产生了主导作用。 在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人为地质营力”不仅仅可以让罗布泊干涸,也可以让盐湖重新充盈起来。据夏训诚介绍,罗布泊的钾盐储量足够开采30年左右。那么罗布泊的新景观能持续多久?曾经历过小河文化、楼兰古国等数次人类文明生死轮回的罗布泊,这一遭的寿数又是几何呢? 选编自《博物》2006年11月【地理试题中的罗布泊】 左图为“古代《西域水道记卷二》中的罗布泊位置示意图”.右图为“雅丹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1—3题。 1.博斯腾湖位于罗布泊西北侧的天山山脉中。若在图1的甲框中添加一个指向标,下列正

压实度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压实度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室外试验: 压实度试验检测2人,试验用时25-40分钟。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1.2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⑵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 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⑴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主要尺寸见表

T 0921。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上部为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⑵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⑶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⑷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⑸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mm的搪瓷盘存放。 ⑹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率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 0.01g、0.1g、1.0g。 ⑺含水率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路基路面压实度的检测

路基路面压实度的检测 一.绪论 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于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 压实度是公路工程中做的最多的检测项目,也是工程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 路基压实度包括黄土和砾类土,按照《路基路面现场检测规程》JTJ059,压实度可以用灌砂法、环刀发、水袋法、核子密度仪等检测方法,尤其以灌砂法最“流行”。方水袋法使用塑料袋,不能完全的紧贴坑壁,凸凹不平的空隙更大。核子法据说准确度可以达到90%。环刀法适用面较窄,对于含有粒料的稳定土及松散性材料无法使用。灌砂法操作环节最多,中间引入操作误差也最多。 本文结合现场施工中的压实度检测,对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的方法及问题,做出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二.常见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一)灌砂法 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去置换试洞的体积,它是当前最通用的方法,很多工程都把灌砂法列为现场测定密度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测试各种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它的缺点是:需要携带较多量的砂,而且称量次数较多,因此它的测试速度较慢。 采用此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 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oo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压实度检测方法

压实度检测方法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灌砂法检测压实度方法及步骤 一、现场压实度检测准备工作 1、需要的仪器:灌沙筒、金属标定罐、基板样、天平或台秤、含水率测定器具、量砂(标准砂)。 2、标准击实试验数据: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 二、现场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操作步骤: 1、首先要在实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并将其清扫干净。 2、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 3、试洞的深度应等于碾压层厚度。凿洞毕,称此袋中全部试样质量,准确至1克。减去已知塑料袋的质量后即为试样的总质量。 4、将灌沙筒直接安放在挖好的试洞上,这时灌沙筒内应放满砂,使灌沙筒的下口对准试洞。打开灌沙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直到灌沙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走灌沙筒,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克。 三、含水率测定和计算: 1、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内,用酒精燃烧法测其含水量。 2、(湿土+铝盒)-(燃烧后的干土+铝盒)=水重 水重除以干土重=含水量

四、压实度计算: 1、试洞内砂的质量=砂至满筒时的质量-灌沙完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锥体的质量。 2、挖出土的总质量/试洞内砂的质量*标准砂的密度=路基土的湿密度。 3、干密度=湿密度/(1+含水量) 4、压实度=土的干密度/土的最大干密度*100%。 五、注意事项: 1、当填料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100mm的小型灌砂筒。 2、当填料粒径等于或者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采用?150mm的大型灌砂筒。

钾盐资源全球分布和我国找钾实践及方法探究

钾盐资源全球分布和我国找钾实践及方法探究 王春宁1,3 ,余俊清1,2 ,陈 良1,3 ,张丽莎 1,2 (11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西宁,810008; 2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5; 3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 要:世界各国大型古代海相固体钾盐矿床多数是在石油、盐岩矿、盐泉卤水等资源的勘查过程中被发现的。国内几十年的找钾实践证实,我国缺乏大型海相固体钾盐矿床,近年来在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中寻找大型固体钾盐矿床的努力也没有取得明显进展。我国已探明的钾盐储量主要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罗布泊的11个盐湖及其晶间卤水中,约占资源总量的90%以上;以固体钾矿赋存的资源量少且品位不高,仅占己知总量的216%。从1958年察尔汗盐滩生产出第一批953吨钾肥填补我国钾肥生产的空白,到年产150万吨KCl 的卤水钾盐开发规模的形成;从1995年在罗布泊发现大型卤水钾矿,到2008年预期生产120万吨K 2SO 4,显示了我国干旱区盐湖卤水钾盐资源的重要位置。有专家建议,今后的工作应在深入研究成盐盆地基底构造和岩相古地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可能成钾的次级盆地并进行重点勘探和研究。借鉴世界各国找钾经验,将地质观察分析、地球物理探测、地球化学与水化学等方法综合运用,我国的探盐找钾工作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全球钾盐资源;中国钾盐资源;中国找钾实践;找钾方法 中图分类号:P6191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58X(2007)03-0056-17 钾盐广泛应用于农肥、化工、医药、纺织、印染、制革、玻璃、陶瓷、炸药等领域,耗量巨大[1] ,对国家经济建设和资源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又是我国重要的紧缺矿物资源。目前,我国的肥料施用量已居世界第一,钾肥进口量居世界第二,近年氯化钾产量已达130多万吨,但也只能满足15%的消费量[2] 。可见,我国钾盐的紧缺态势仍很严峻,如果钾盐找矿无重大突破,长期进口钾盐局面将难以扭转,这对我国资源安全、农业发展无疑会构成较大隐患。 要想实现中国钾盐资源找矿的突破,有必要研究和总结钾盐找矿的经验与理论。本文根 据国内外主要钾盐矿床地质及其他资料,对世界钾盐资源时间、空间及时空组合分布规律和主要产钾国的钾盐资源量、找矿经验、其境内主要大型钾盐矿床的成矿时代、发现过程、所用找钾方法等进行分类总结;对中国的钾盐储量、分布特征以及近年来在塔里木盆地、罗布泊盆地、柴达木盆地及云南思茅盆地等地区的找钾实践历程进行分析整理;对现有的诸如地质观察分析、物探和放射性测井、油盐兼探、水化学特征系数等找钾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希望通过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分析中国钾盐的找矿前景与方向。 收稿日期:2007-04-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40571173;49971074)和中科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基 金SKLLQG0532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王春宁(1981-),男,宁夏石嘴山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球化学研究工作1E-mil:wangchunni ng05@ 1631com 1 第15卷 第3期2007年9月 盐湖研究JOURNAL OF SALT LAKE RESE ARC H Vol.15 No.3 Sep. 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